研究生: |
王全清 |
---|---|
論文名稱: |
非營利組織志工服務與學習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潘淑滿
Pan, Shu-M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非營利組織 、志工 、服務學習 、志願服務 |
英文關鍵詞: |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ervice and learning, Volunteer, Volunteer servi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4 下載:17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非營利組織志工服務與學習之研究--以佛教慈濟功德會志工為例
趨勢專家認為,二十一世紀將是志願服務的世紀,國內由於實施週休二日及國人退休年齡的提早,志工運動蓬勃發展,但如何有效推動,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擁有四百多萬會員的佛教慈濟功德會,是推展志工志業非常成功的團體,期能解析其推動的情形與現況,進而探索其深層的相關問題。研究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慈濟功德會特有的組織、文化和精神內涵。
二、探討慈濟功德會志工從事服務工作的情形。
三、探究慈濟功德會志工學習與成長的狀況。
四、根據研究結果,作為非營利組織推動志工服務與學習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以質性研究取向,希望藉深度訪談的方法,深入瞭解慈濟功德會的組織文化,志工服務與學習的動機、類別、方式、內容、經驗與心得,以提出具體建議,供志願服務者及相關非營利組織參考,並作為未來宣揚志工服務理念,推展志工活動之依據。
本研究得到的結論有以下六項:
一、參與動機是志工服務與學習的原動力。
二、組織文化是志工服務與學習成敗的基石。
三、健全組織是志工服務與學習發展的利器。
四、服務工作是志工實現理想最佳的舞台。
五、學習訓練是志工有效服務最有力的保證。
六、成長改變是志工生涯發展最完美的註解。
最後,研究者結合文獻資料,受訪者的看法與意見,研究分析與討論,研究者的研究結論等內容論述,針對慈濟功德會、其他非營利組織及後續研究者分別提出相關參考建議。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志願服務、志工、服務學習
The tendency experts believe that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the volunteer service century. Becau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day-off-per-week and people retire younger in average age, the volunteer service movement grows vigorously in Taiwan. However, how to promote the movement effective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rned issue. The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with more than 4 million members is the most successful group to do this job. This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ovement and how they worked, and to explore the deep and related questions.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o understand the unique connotation of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spirit of the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2. to discuss how the volunteers engaged in the service work in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3. to inquire into the learning and growth of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volunteers.
4. to be the referenc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ctuating the Volunteer service and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reach the goals above, this study affiliated the deep interview to the volunteers to understand thoroughly the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the motive, category, content, form and experiences of volunteers’ service and learning in Tzu Chi Foundation by qualitative approach. Finally, this study submitted the concrete proposals as basis to publicize the volunteer service idea in the future and promote the activities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is research obtained six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The participation motive was the driving force for volunteers’ service and learning.
2. The organization culture was the basic factor of success or failure for volunteers’ service and learning.
3. The perfect organization was the best advan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s' service and learning.
4. The service work is the best stage for volunteers to achieve the their aim of life.
5. The training is the most powerful guarantee for volunteers’ effective services.
6. The volunteers’ growth was the most perfect illustration in their career.
Finally, the researcher integrated the literature materials, participant's views , the opinions, the research analyzes, discusses and conclusions to reveal the correlation references and proposals separately for the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othe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follow-up researchers.
Key words:Nonprofit Organizations、Volunteer service、Volunteer、service and learning
中文部份:
丁仁傑(1988)。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兼論助
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85,113-177。
丁居倫(2006)。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友民(1998)。現代人應具有的休閒觀。人力發展,49,58-60。
王順民(2001)。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機構的轉型與發展。台北:天下遠見。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白文正(2005)。臺北市扶輪社員服務動機與服務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朱斌妤 葉旭榮 黃俊英(2002)。「志工參與行為意義模式」的建構及其在老人福
利機構志工招募的應用。管理學報,39(3),475-505。
江明修(1997)。領導型態與功能。收於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洪健全基
金會。
江明修(2000)。第三部門經營型態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
伍翠盆(2005)。學生志工- 以國立空中大學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法琳(2003)。大台北地區大學服務性社團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滿意度研
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沈 六(1999)。美國的服務學習。訓育研究,第11卷,第3期,頁191-103。
何淑華(1995)。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組織文化之解析。東吳社會學報,4,295-322。
宋世雯(2000)。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大
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恩(2000)。宗教性志願事奉與非營利組織研究:以台灣慈濟功德會與韓國存
福音教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李盈憲(2001)。青年志願組織運作之研究-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鄉泉(1999)。佛教慈濟功德會的成人教育角色功能與發展途徑初探。成人教育,
47,47-53。
吳正煌(1996)。慈濟功德會。台灣世界展望會和中華聯合勸募協會決策菁英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坤良(2006)。社教志工的參與動機、服務學習、參與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2004)。大愛灑人間-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花蓮:佛教
慈濟基金會。
林 玲(2001)。國家公園志工制度初探。國家公園學報,11(2),213-230。
林宜璇(1996)。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林招蓉(2003)。社區志工參與國民小學生命教育課程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嘉義市興仁社區發展協會成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定彬(2000)。慈濟社區志工的發展及其意涵—以嘉義慈濟組織為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翁秀琪(2000)。危機傳播:慈濟和人本是怎麼做的。新聞學研究,62,171-174。
梁玫玲(1996)。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展社會成人教育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蜜芳(2005)。慈濟社區志工參與國民小學品德教育課程服務學習 經驗之研究--以台中縣陽光國小大愛媽媽團體為例。濟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系碩士論文。
郭正雄(2005)地方文化政策評估之研究-以台北縣土城市「文化立市」為例。台
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芳妙(1995)。美國中小學服務學習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雪雲(1999a)。邁向全球化社會的多元素養與教育。理論與政策,50,15-36。
陳雪雲(1999b)。學習型社區:全球化與終身學習的新視野。社會教育學刊,28,
21-46。
陳惠英(2003)。家庭主婦參與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高雄市家庭教育志工為
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幸梅(2004)。成人參與服務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印度垂死之家台
灣志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振甫(2000)。宗教慈善團體非營利組織管理特質分析--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維安(2000)。人間佛教與台灣社會:以社區為道場,以服務為修行。新世紀智
庫論壇,10,76-78。
馮燕、蕭新煌(2003)。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黃世鑫、宋秀玲(1989)。我國非營利組織功能之界定與課稅問題之研究。財政部
賦稅改革委員會。
黃明月(1999)。服務性學習與婦女教育。成人教育,52,31-38。
黃富順(1998)。學習社會與人力資源發展。成人教育,44,8-16。
黃翠蓮(2003)。公務機關志願工作人員參與動機、領導型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
究----以台北市政府志工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 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
曾華源(2001)。對我國擴大參與志願服務途徑與設置志工中心的建議。社區發展
季刊,39,59-73。
葉子豪(2005)。從宗教全球化的觀點論慈濟功德會之發展。私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葉淑敏(2005)。喜樂保育院志工的參與動機、照護經驗與生命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葉良琪(1999)。醫院志願服務管理內在動態系統之研究-以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為例。
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彭俊亨(1994)。組織符號之研究:非營利組織─慈濟功德會的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彭敏松(2005)。成人參與學校志願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
溫健蠶(1997)。大學生的服務學習及學生發展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碩士。
楊岱容(1998)。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主婦聯盟之環境保護基金會
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宮凰(2003)。婦女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蔣 駿(2001)。宗教性非營利組織實踐中山先生大同思想之初探-以佛教慈濟基金會為例。國立國父紀念館管刊。孫學闡微,45-49。
鄭惠美(2001)。應用自我導向學習策略培養社區志工-以台北雙溪鄉社區健康營造中
心為例。護理雜誌,48(1)43-48。
鄭文義(1989)。公益團體的設立與經營。工商教育出版。
滕雨方(2003)。非營利組織義工教育訓練之研究-以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為例。佛光
人文社會學院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玉(2002)。高齡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依玲(2004)。彰化縣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服務學習的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潘 煊(2004)。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園。台北:天下遠見。
劉恵美(2003)。非營利組織志願工作人員組織承諾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
嘉義地區志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盧蕙馨(1999)。慈濟志工行善的人情脈絡。人文社會科學學刊,創刊號,31-55。
盧俊澄(2000)。非營利組織策略性志工管理模式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鍾明杏(2005)。佛教在家信徒皈信之研究-以慈濟中區委員為例。玄奘大學宗教學
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
戴至璁(1998)。非營利機構組織理念、經營型態與服務對象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原住民文教組織為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寶鳳(1997)。瞭解組織中的學習-台灣的一個個案研究。成人教育學刊,89-320。
釋證嚴(2007)。禮儀之美。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釋證嚴(1993-2004)。慈濟年鑑。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釋德實、張旭宜、李慧琳(2006)慈濟法髓。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網路資料:
「中華總會會長」、「創會緣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網站,
http://www.blia.org.tw
http://www.dgbas.gov.tw/census-n/six/lue5/
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8/index.htm
http://www.npo.org.tw/Npo-Info/index.asp-22k
http://www.npo.pad.nccu.edu.tw-1knp
http://lib.tngs.tn.edu.tw/fish/camp/study-circle/sc-010/sc-010-m/3.htm
英文部分:
Hansmann,H.(1987).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aurnal, 89,
p.838.
Ilsley, P.J.(1990). Enhancing the volunteer experi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Prentice-Hall
Press.
Weisbrod, B. A. (1986)”Toward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a
Three-Sector Economy”, in Rose Ackerman S. (ed.). The Economic of
Nonprofit Institu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 M. (1987)”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s: 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 Nonprofit Relation.” In Powell, W. W.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