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威瑨 |
---|---|
論文名稱: |
《周易》卦爻辭同文現象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周易 、易學 、卦爻辭 、原始思維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1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名為「《周易》卦爻辭同文現象研究」,係針對《周易》卦爻辭中重複出現於不同卦不同爻位的字辭,進行關於其意涵與性質的探討。
在第一章中,提出了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以及論文架構。第二章的部分是探討前人對此問題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個別的述評。在此過程中確認了前人因執著於聖人教化與象數框架的角度,而多有牽強之處,因此不如配合上古占卜文化,從卦爻辭的字義和結構著手,以平實而非過於神聖化的方式去看待《周易》及其文本內容。
在第三章,對卦爻辭的同文辭例進行歸納,共分為「出現於同卦多爻」以及「出現於多卦」兩類,並對字義及吉凶意涵作出整理,以作為其後研究的依據。在此共整理出三十五條辭例,並於第四章中進行分析。
在第四章的部分,從「卦爻位角度」以及「取象事例和占卜心理」兩個角度來作探討。卦爻位角度又分為爻位性質和繫辭規律兩部分,但皆無法找到足以貫通全經的規則。但同時也可以確定,反對卦繫以相同爻辭、爻辭依照爻位高低而以相應的高低事物取象的這兩種現象在某些卦中是確實存在的,另外也有某些辭例固定分布在卦辭或是爻辭部分的情形,這表示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的卦序有其穩定性,以及卦辭與爻辭的差異性可能已經包含在卦爻辭編纂者的創作意識當中。
在取象事例和占卜心理方面,本研究著重於探究卦爻辭同文現象背後所蘊涵的思維模式。在嘗試過運用不同的理論來解釋之後,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看法,來替卦爻辭同文現象的思維模式作定位。筆者認為,在解讀象徵之辭時,不能拋棄「聯想」的詮釋。聯想的心靈活動在上古時期十分活躍,也決定了卦爻辭以象徵為表現手法的書寫方式。同文現象代表著某一象徵之辭的重複使用,因此也就代表了該象徵的效度被強化。如果占卜者把象徵之辭看作自身與包含占卜問題的外在世界之間的溝通橋樑的話,那麼從同文現象就可以得知在《周易》的創作意識裡,對這個溝通橋樑的強力信任。此外,以同樣的象徵辭描述不同事件,也反映了以簡御繁的思維模式,這與占卜活動本身的思維型態也是密切相合的,更是人類的文明與學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最後,在第五章的結論部分,筆者也提出了本研究未來可以加以延伸的方向,諸如對原始思維的論述能否更趨精緻,切合中國上古時代的實際情形;在共時面上,能否藉此與其他民族的思維作比較;在歷時面上,這種思維又有哪些部分為現代所繼承,而能探索人類先天上的心靈機制;在價值衡量上,古代與現代間的思維模式差異,是否有進步或退步的評斷依據。人類思維問題的探討,本身即有跨領域的性質。本文以《周易》卦爻辭同文現象為研究進路,在研究過程中以經學和哲學為主要的研究領域。能否在這個進路上或是其他領域的方法中對相關問題有近一步的理解,則有待日後更多人從更多角度參與探討,或可開創更多的學科整合成就。
一、古籍部分
(一)經部
1. 魏‧王弼:《周易略例》,《周易二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2.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據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一冊,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3.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據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一冊,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4.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據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二冊,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5.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據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六冊,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6.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7.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台北:鼎文書局,1972年。
8.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據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八冊,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9.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據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八冊,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0. 宋‧歐陽修:《易童子問》,《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1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1. 宋‧程頤:《易程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12. 宋‧蘇軾:《東坡先生易傳》,《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6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3. 宋‧朱熹:《周易本義》,《周易二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14. 宋‧項安世:《周易玩辭》,《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10、111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5.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75、76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6.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1年。
17.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
18. 清‧焦循:《孟子正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19. 清‧焦循:《易學三書》,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
20. 清‧黃式三:《易釋》,《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22冊,台北:成文出版社,
21.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22. 清‧俞樾:《易貫》,《春在堂全書》第二冊,台北:環球出版社,1968年。
23. 清‧皮錫瑞著,民國‧周予同注:《經學歷史》,台北:漢京文化,2004年。
(二)史部
1.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大申書局,1977年。
2. 吳‧韋昭注:《國語》,台北:漢京文化,1983年。
3.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
4. 晉‧陳壽著,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台北:洪氏出版社,1984年。
5. 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6.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三)子部
1. 魏‧王弼注:《老子注》,《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
2. 《靈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65年版。
3.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正中書局,1973年。
4. 清‧孫詒讓著,李笠校補:《校補定本墨子閒詁》,台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四)集部
1. 宋‧項安世:《平庵悔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2. 清‧焦循:《雕菰集》,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3. 清‧阮元:《揅經室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二、民國以來專著
(一)易類專書
1. 于省吾:《雙劍誃易經新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2. 王明雄:《易經原理》,台北:遠流文化,1996年。
3.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
4. 朱伯崑編:《易學漫步》,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
5.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涵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6.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7. 李漢三:《周易卦爻辭釋義》,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9年。
8.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9. 李霖生:《周易神話與哲學》,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
10. 吳克峰:《易學邏輯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 吳新楚:《周易異文校證》,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 尚秉和:《焦氏易詁》,台北:中華書局,1971年。
13.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台北:學生書局,1975年。
14.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15.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台北:武陵出版社,1983年。
16. 高亨:《周易古經通說》,台北:華正書局,2005年。
17.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台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5年。
18.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19. 徐芹庭:《周易異文考》,台北:五洲出版社,1975年。
20. 陳居淵:《焦循儒學思想與易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21.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22. 張善文編:《周易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3. 張善文:《歷代易學要籍解題》,台北:頂淵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24. 黃沛榮編:《周易論著選集》,台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25. 黃沛榮:《易學乾坤》,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26. 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27.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28. 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29.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台北:頂淵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30. 黃慶萱:《周易讀本》增訂初版,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31.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二版,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32. 楊吉德:《周易卦象與本義統解》,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33. 聞一多:《周易義證類纂》,《聞一多全集》第二冊,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34. 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0年。
35.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36. 賴師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37. 賴師貴三編:《臺灣易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38. 賴師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39.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40.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二)其他
1. 王師文方:《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2. 王師冬珍:《墨學新探》,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3. 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台北:明文書局,1989年。
4.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台北:洪葉文化,1995年。
5.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6. 史作檉:《中國哲學精神溯源》,台北:理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7. 朱曉海編:《新古典新義》,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
8. 余明光:《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9. 余培林:《詩經正詁》,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10. 何新:《龍:神話與真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1.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儒學篇》,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12.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69年。
13.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14. 胡菊人譯著:《李約瑟與中國科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
15. 馬承源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6. 陳師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17.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18.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19. 彭師孟堯:《符號邏輯》,台北:心理出版社,2002年。
20. 彭師孟堯:《人心難測──心與認知的哲學問題》,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21.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冊,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
22. 黃俊傑編:《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朝鮮儒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23. 馮達文、郭齊勇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24.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25. 葉國良編:《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26.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27.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28.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29.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30.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31. 熊十力:《讀經示要》,台北:明文書局,1999年。
32.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33.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先秦卷》,台北:洪葉文化,2001年。
34.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上古卷》,台北:洪葉文化,2003年。
35. 歐崇敬:《中國哲學的脈絡構造理論分析》,台北:洪葉文化,2004年。
36. 賴師貴三編:《春風煦學集:黃慶萱教授七秩華誕受業論集》,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37. 顧頡剛編:《古史辨》第三冊,台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三、外籍學者專著
1. [日]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合譯:《中國古代文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2. [日]白川靜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台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3. [日]本田成之著,譯者不詳:《中國經學史》,台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4.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出版社,2005年。
5. [英]史泰司(Walter Terence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
6.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7.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出版社,2006年。
8.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莫比爾(Bill Moyers)著,朱侃如譯:《神話》,台北:立緒文化,2005年。
9. [英]李約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10. [法]伽達瑪(He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11. [美]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
12. [德]哈伯瑪斯(Juergen Habermas)等著,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台北:桂冠出版社,2005年。
13. [法]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14.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15. [瑞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台北:商鼎文化,1995年。
16. 編者不詳:《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
四、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1. 陳明彪:《牟宗三的漢代易學觀述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2.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二)碩士論文
1. 王儷容:《台灣廟宇籤詩解籤方式及其內涵探究—以高雄市哈馬星代天宮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2. 李慈恩:《高亨《易》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3. 南基守:《《易經》卦象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4. 唐玉珍:《《左傳》、《國語》引《易》考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5. 陳彥汝:《籤詩故事在運籤中的核心價值研究—以關帝百首籤詩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6. 陳惠玲:《《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5年。
7. 項世勳:《清儒黃式三、黃以周父子易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8. 游佳樺:《俞樾曲園《易》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9. 楊百菁:《易爻義例之研究--以下卦各爻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10. 楊陽光:《《易經》憂患意識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11. 趙憶祺:《由《周易》與《黃帝內經》探討理象數術之養生及其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12. 劉玉龍:《寺廟籤詩研究—以台灣寺廟運籤為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13. 劉健海:《帛書《易經》異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4. 賴師貴三:《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15. 顏婉玲:《《周易》心理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2年。
16. 龔鵬程:《孔穎達《周易正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五、單篇論文
(一)學報與期刊論文
1. 王俊龍:〈序成六虛上下,數生太極乾坤──今本《周易》卦序排列數學規律三探〉,《周易研究》,2005年第5期。
2. 李宗焜:〈數字卦與陰陽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卷第2期(2006年6月)
3. 李蕙如:〈從詮釋學看《周易》歷代注疏〉,《東方人文學誌》,第4卷第4期(2005年12月)。
4. 周曉瑜:〈聞一多的《周易》社會史史料學研究〉,《周易研究》,2006年第1期。
5. 郭瓊瑜:〈《史記》述《周易》探微〉,《中國學術年刊》,第22期(2001年5月)。
6. 黃忠天:〈《周易》與上古史的關係〉,《高雄師大學報》,第11期(2000年4月)。
7. 黃忠天:〈漫談歷代出土文物對易學研究的影響〉,《中華道教學院南臺分院學報》,第1期(2000年9月)。
8. 張政烺:〈帛書《六十四卦》跋〉,《文物》,1984年第3期。
9. 黃沛榮:〈《易經》形式結構中所蘊涵之義理〉,《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
10. 廖名春:〈二二相耦,相反為義—「周易」卦義新論〉,《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0期(2004年10月)。
11. 劉鶴丹:〈易經是否屬於原始思維〉,《周易研究》,2007年第2期。
12. 鄭吉雄:〈從卦爻辭字義的演繹論《易傳》對《易經》的詮釋〉,《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
13. 鄭吉雄:〈論象數詮《易》的效用與限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
(二)會議論文
1. 何澤恆:〈《易‧坤‧六二》爻義重探〉,國家圖書館所舉辦之「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9月15-16日。
2. 謝向榮:〈周易「有孚」新論〉,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所舉辦之「東西方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10月5-7日。
六、網路資料
1.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漢藏詞源辭典」計畫:
http://stedt.berkeley.edu/html/publicatio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