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維薇 Wei-Wei, Wu |
---|---|
論文名稱: |
企業推動品格教育初探-以永光化學為例 |
指導教授: | 上官百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1 |
中文關鍵詞: | 品格 、品格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character, character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9 下載: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鑑於品格教育對社會、企業及個人所具之深刻影響力,本研究以「永光化學」公司推動品格教育之過程為個案,其研究目的為:(一)瞭解推動理念與目標。(二)瞭解實際執行情形。(三)探討員工對品格教育推動方式看法。(四)探討品格教育對企業及個人影響。(五)分析個案公司品格教育推動策略、問題與解決辦法。
研究者採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及文件分析法進行研究,依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個案公司基於宗教信仰及企業經營理念而推動品格教育,推動目標強調對員工之價值觀塑造。(二) 品格教育推動後,深化愛心管理以吸引員工認同,並提升企業形象以獲得利害關係人信任。(三)推動策略以全員共同參與、建立正式流程系統、嘗試多元化教學方式、廣泛性之品格研習內容、以表揚肯定建立行為典範、以研討交流建立價值共識為主。(四)員工認同企業以正式教材、表揚事蹟、研討法推動品格教育;但員工知行仍有落差。(五)品格教育推動困難點在於欠缺計劃共識、落實執行能力與評鑑改善機制等。
最後根據結論,研究者建議企業推展品格教育原則:(一)高階主管支持及長期承諾。(二)訂定核心品格。(三)運用並落實多元教學方法。(四)結合管理機制塑造品格學習環境。(五)訂定品格教育評鑑及改善機制。
Character education deeply affects the society, business and industries, and each individual. Thus this particular study focuses on Everlight Chemical Inc.’s practice in promoting character education within its corporation.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understand the aim and beliefs of this plan. 2) To grasp the course and situations of actual practices. 3) To learn about employees’ perspective on this method. 4) To identify the impact and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5) To analyze the designed strategies, the occurring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above, this study makes use of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documentations. The results concluded are the following: 1) The company bases its plans on its religious belief and management values; the goal is to emphasize on how character education reshapes employees’ principles and attitude. 2) The tactics were to earn employees’ recognition by managing with care and enhancing the business’s image to win the trust of stakeholders. 3) The promoting strategies are that all must take part in order to build a procedure that is whole and withstanding; to try diverse methods that can help promote the character of the company and set a first-rate example in business; to use discussions and exchange of experience for bringing together common values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4) Employees consent to the company’s way of promoting using authorized materials, praise of work, and discussion. However, employees don’t always perform according to what they know. 5) The difficulties in promoting character education are: lack of joint strategies, the ability to carry out the measures, and assessments in addition to ways of improvemen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ose who wish to promote character education in business should: 1) Gain the support and long-term commitment of management teams. 2) Establish moral characters. 3) Make use of diverse methods. 4) Shape the environment to go with the campaign. 5) Set up standard assessments to improve such projects.
一、中文部份
丁亞雯(2004)。高中品格教育的反思與行動。學生輔導,92,79-95。
方思貞(2007)。幼稚園實施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今宜、汪以仁(2003)。以全品格教育塑造教訓輔合一的魅力校園。教育研究,113,131-141。
王如敏(2001)。品格教育教學對國小資優學生情緒適應行為與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志成(2007)。把最難的,做得最深-品格與服務教育。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HRD CLUB 講座,台北,2007年11月29日。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86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87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88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89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90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91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92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a)。員工手冊,3-4。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b)。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93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94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a)。經營理念與經營原則。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b)。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95年度年報。
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96年度年報。
玉山銀行(2007)。2007年11月25日,取自http://www.esunbank.com.tw/about/bank_born.info
吳怡靜(2003)。企業倫理成為核心能力。天下雜誌,287,248-254。
吳怡靜(2004)。未來領導人的新課表。天下雜誌,310,76-77。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Q. Patton著。質的研究與評鑑。台北:桂冠。
吳毓瑩(1996)。量表奇偶點數的效度議題。調查研究,2,5-34。
吳寶珍(2003)。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主清(2007)。產業類別對品德議題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3-68。
李琪明(2006)。新品德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美國經驗在台灣的反思與轉化。課程與教學,9(2),55~74。
李開復(2006)。做最好的自己。台北:聯經。
周慧菁(2003)。品格要怎麼教?。天下雜誌海濶天空教育網站,2007年08月25日取自http://www.lcenter.com.tw/trend/TeacherDetail.asp?no=6.
官振萱、陳名君(2004)。品格、責任感、肯做事。天下雜誌,310,58-62。
林公孚(2006)。談品格與品格教育。品質月刊,42(12),16-18。
林天佑、吳清山(2005)。品格教育、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64,149-150。
林巧鵑(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現況調查。93年度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宜諄(2004)。品德應從CEO做起。台北:遠見,216,189-194。
林家正(2007)。國小品德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英雄故事題材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素芬(2007)。國小中年級學生品格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素梅(2005)。天主教輔仁大學推動品德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婉翎(2008)。永光堅持好品格是最佳競爭力。經濟日報,A14版企管副刊,2008/4/11。
邱紹一、李介至(2004)。西方品格教育對我國中學品德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120,44-51。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07a)。落實方案。2007年08月25年,取自http://www.cepa.url.tw/do-left.htm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07b)。關於我們。2006年08月25日,取自http://www.cepa.url.tw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07c)。十二項核心價值。2007年08月25年,取自http://www.cepa.url.tw/core-left.htm
孫台鼎、王金國(2005,7月)。大學品格教育的實施與檢討-以靜宜大學「打造品格開拓人生」計畫為例。論文發表於靜宜大學主辦之「中部地區人文社會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台中。
柴松林(2006)。人民教育與品德教育。卓越國際媒體月刊,266,8。
馬克.傅勒Mark B. Fuller(2007)。基業長青的關鍵推手-深化道德競爭力。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16,132-136。
高明秀、許博雄(譯)(1990)。Stephen E. Fienberg著 。類別資料分析。台北:巨流。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編(2001)。面訪實務。台北:五南。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
培基文教基金會(2003)。領導者必備的品格特質。台北:培基文教基金會。
培基文教基金會(2006a)。品格第一品格簡報系列一-品格。台北:培基文教基金會。
培基文教基金會(2006b)。品格第一簡報系列二-文化。台北:培基文教基金會。
張宗治(2005)。靜思語教學對國中生品格促進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春興、林清山(1983)。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嘉文(1997)。經典彩色辭海。台北:亞太。
教育部(2004a)。落實校園品德教育。教育部新聞稿,2005年07月03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DISPL/EDU7742001/importance/930316-1.htm?FILEID=87490&open
教育部(2004b)。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05年12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publicFun/dynamic_default.php?UNITID=97&CATEGORYID=#
陳永隆(2006)。相互提攜互動和諧。品質月刊,42(12),25-28。
陳啟明(2007)。行為心理學觀點的品格教育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5,71-82。
粘舒愉(2006)。幼稚園關懷氣氛與教師品格教育信念、教學行為相關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建一、余作輝(1996)。國民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之品格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23-34。
黃德祥、洪福源(2004)。美國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臺灣教育,625,17-29。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120,35-43。
楊淑雅(2005)。幼兒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經濟部統計處(2008)。經濟統計指標資料表D-2 製造業主要行業生產指數增加率。2008年05月24日,取自http://2k3dmz2.moea.gov.tw/GNWEB/Indicator/indicator.aspx?menu=3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初版
劉曙光、宋景堂、劉志明(譯)(2001)。Samuel Smiles。品格的力量。台北:立緒文化。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教、黃富順(1992)。成人道德教育模式之研究。社會教育文獻選輯。台北:教育部。
蔡孟錡(2005)。國民小學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美玲(2005)。實踐社群在國民中學應用之行動研究-以品德教育推動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諶攸文(譯)(2004)。隆.克拉克著。優秀是教出來的。台北:雅言文化。
龍應台(2006年6月27日)。〈今天這一課 品格〉。中國時報,A7版。
鍾潔美(2002)。台灣的驕傲─世界級的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紡織月刊,75,21-23。
簡成熙(2006a)。2006品格教育能夠促進公德嗎? 。課程與教學季刊,9:2,13~20。
簡成熙(2006b)。台灣德育的推展與研究何去何從?。教育研究,159,46~59。
羅國俊(2006)。國民中學品格教育活動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以體驗為主的小團體探索教育實施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羅清俊(200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如何做好量化研究。台北:威仕曼文化。
羅耀宗、林君文、章明儀、劉真如(譯)(2004)。法蘭克--容根‧李克特(Frank-Jürgen Richter)、馬家敏(Pamela C. M. Mar)(編)。企業全面品德管理-看見亞洲新利基。台北:天下遠見。
蘇芸慧(2005)。國小教師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外文部份
Amstrong, J. S., & Overton, T. S. (1977). Estimating nonresponse bias in mail survey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 396-402.
Character Counts(1992). The Six Pillars of Character. Retrieved August 22, 2007form http://josephsoninstitute.org/sixpillars.html
Character Education Parnersip(CEP)(2005).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07form http://www.character.org/site/c.gwKUJhNYJrF/b.993263/k.D335/Eleven_Principles_of_Effective_Character_Education.htm
Chen, P.D.(2005). College and Character: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 Values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Practices between American Four-year Private Faith-based and Private Nonsectar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http://etd.lib.fsu.edu/theses/available/etd-11162005-165857/
Lickona, T. (1993). The retur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1(3), 6-11.
Lickona, T. (2003). 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 Ten essential virtur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10(1), 1-3.
Merriam, S. 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Rev.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Rest, J.R.(1986). Moral Development : Advance in Researchh and Theory.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lers.
U. S. Department of Labor (1991). What Work Requires of Schools: A SCANS Report for American 2000. The Secretary’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the Necessary Skills, Washington, DC.
Wynne, E. A., & Ryan, K. (1997). Reclaiming our schools: Teaching character, academics, and discipline.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