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國樑
論文名稱: 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學業成就相關因素之探討----以桃園縣朝陽高中為例
指導教授: 譚光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2
中文關鍵詞: 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學業成就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3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九十學年度開始實施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後,在優渥的加分政策下提高原住民學生選讀高級中學的意願,數量激增。為了解影響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學業成就的相關因素,希望能提供教育工作者一些研究心得,以協助他們提高學習興趣、發展潛能。職是之故,本研究採「深度訪談法」,訪談了9位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並從相關人員及資料之檢核中,歸納出以下十項結論:
    一、家庭經濟狀況普遍不佳,影響到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學業成就的表現。
    二、父母親學歷的高低與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學業成就的關聯性不明顯,但低學歷母親之子女其學業成就表現有較差的傾向。
    三、父母親的管教態度採消極與疏離的學習參與、及因互動所產生的支持性行為較少,會影響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學業成就的表現。
    四、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由於程度上的差異所產生的消極學習態度,會影響到其學業成就的表現。
    五、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生活適應良好者多能展現出積極正面的自我概念。
    六、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多能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及同儕關係,教師及同儕的鼓勵、關懷與支持對其生活適應影響很大,但對學業成就則影響不大。
    七、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大致良好,但學習上則有嚴重適應不良的現象;整體而言,生活及學業上的適應均呈現女生優於男生的現象。
    八、由於長期居住於都市,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的自我認同感並不顯著,且多呈現族語能力不佳的現象。
    九、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較具多元文化理念,他們除了想接受自己的傳統文化外,並能接受其他文化、肯定其他文化、並欣賞其他文化。
    十、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在學校並未感受到有任何被歧視的感覺,反而會因原住民身分受到更多的關懷與照顧。

    The Discussion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Urban Aborigi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 Chao Yang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
    Abstract
    Since the BCTEST was implemented in 2001, the policy of adding points to the min-
    ority in BCTEST has inspired the urban aboriginal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attend senior high school. As a result ,the number of the urban aboriginal students has sharply increas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se citywide aborigi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life adjustment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some implica-
    tions in pursuit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e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urban aborigi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to uplift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develop-
    ment poten-tial . To achieve the end, this study adopt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nine infor-
    mants. Through careful interviews and data examination, the following findings are se-
    cured.
    1. The poor family economy of these urban aborigi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ademic degrees of parents and these students’ acade-
    mic performance is not significant, while the students whose mothers have low aca-
    demic degree show worse academic performance.
    3. The passive rearing attitude, indifferent participation into students’ learning and less
    supportive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will influence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4. The passive attitude toward learning resulting from lowe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will influence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5. The urban aboriginal students with good life adjustment tend to develop positive and initiative self-concept.
    6. The urban aboriginal students mostly get along well with the instructors as well as peer groups; meanwhile, the encouragement, concerns and supports from the instru-
    ctors and peer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ir life adjustment, whereas they show les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7. The urban aboriginal students do well in school life adjustment but serious one in learning adjustment; in general, female is superior to male in both life and learning
    adjustment.
    8. Self identity of the urban aboriginal students is not significant because of the long-
    term stay in urban areas and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9. The urban aboriginal students have boarder multicultural concept; they not only ac-
    cept their ethnic cultures but also accept, affirm, and appreciate other cultures.
    10. With the ethnic identity, the urban aboriginal students gain more care and concerns at school rather than feel the discrimin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8 第三節 名詞釋義………………………………………………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演進…………………………11 第二節 族群意象與族群刻板印象……………………………15 第三節 生活適應………………………………………………21 第四節 學業成就………………………………………………36 第五節 小結……………………………………………………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對象………………………………………………54 第二節 研究實施………………………………………………55 第三節 資料分析………………………………………………59 第四節 資料的信度與效度……………………………………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影響都市原住民高中學業成就之家庭因素…………63 第二節 影響都市原住民高中學業成就之個人因素…………81 第三節 影響都市原住民高中學業成就之學校因素…………95 第四節 影響都市原住民高中學業成就之文化因素…………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3 第二節 建議……………………………………………………130 參考文獻…………………………………………………………135 附錄 附錄一:第一次訪談大綱………………………………………145 附錄二:第一次訪談大綱【修訂版】…………………………146 附錄三:第二次訪談大綱………………………………………147 附錄四:訪談結果檢核表………………………………………149 附錄五:訪談紀錄分析表實例…………………………………150 附錄六:教師陳述表……………………………………………161 附錄七:研究對象擔任班級幹部及參與社團名稱……………16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以仁(1982)。台灣省國民小學所在地、規模大小與教育素質有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財印(1992)。國民中學導師背景因素、期望水準與管教態度對學生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鐘和(1983)。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市:大洋。
    任秀媚(1986)。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與智力之比較。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02)。中華民國統計月報。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999)。原住民族教育內涵與實施之規劃研究。台
    北市: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0)。八十八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
    台北市:作者。
    李亦園(1978)。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化適應。載於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
    年論文集,2,717-739。
    李亦園(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
    李亦園(1990)。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一)。載
    於山胞教育研究叢書之二(頁15-32)。台北市:教育部。
    李亦園、許木柱(1985)。台灣高山族的現代適應問題:一些初步發現及其
    理論意含。科學發展月刊,13(11),1413-1425。
    李亦園、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
    (二)。載於山胞教育研究叢書之四(頁121-144)。台北市:教育部。
    李振賢(1998)。多元方式入學的高中學生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建興、簡茂發(1992)。縮短山地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
    究。載於山胞教育研究叢書之四(頁95-120)。台北市:教育部。
    林文達(1983)。教育機會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8,87-115。
    林金泡(1981)。臺灣北部地區的都市山胞。中國論壇,12(7),21-28。
    林金泡(1990)。都市原住民教育問題與展望。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9,
    13-15。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
    輔導學報,16,157-212。
    周文欽(1982)。國中學生的社會背景、心理特質與學業成就、升學意願的
    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文欽(1991)。台北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相關因素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天賜、吳武典(1980)。國中文化貧乏學生身心特質之調查研究。中國測
    驗學會測驗年刊,27,395-417。
    周維萱(2002)。紐西蘭原住民政策之研究-以毛利教育為例。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天泰、吳家瑩(1995)。原住民國小之教育革新:娑婆噹國小之個案研究。
    教育部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吳哲豪(1988)。阿美族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原住地東部富田社
    區及移居地台北近郊山光社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麗晴(1996)。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推理表現與策略使用之差異研
    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
    質性研究概論(頁46-54)。台北市:巨流。
    范巽綠(2003)。堅持改革,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十年教改的回顧與成果。
    台北市:教育部。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生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
    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高淑芳(2000)。八十八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行政院原住民委
    員會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
    馬賴古麥(2002)。原住民族教育法之回顧與展望。2005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92.htm
    陳枝烈(1996)。都市原住民兒童適應問題之探討-二個兒童的晤談。原住
    民教育季刊,1,33-57。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依玫(1987)。「你瞭解他嗎?」。時報周刊,476,53-57。
    陳怡君(1994)。台北區公立高中學習策略、學習興趣及性向與英、數兩科
    學業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麗華(1996)。國小師生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學童的接納
    態度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陳麗華(1997)。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元漢族群關係探
    討。載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7-
    114)。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黃美英(1985)。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台灣土著族群都市移民的初步探
    討。思與言,23(2),194-219。
    黃美英(1988)。異鄉的邊緣人-原住民的都市適應與文化認同。文星,118,
    80-87。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
    黃茂夫、高淑芳、胡悅倫、溫寶珠(1996)。原住民學生在平地或山地就讀
    之學習成效差異研究。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專案研究報告。台中縣:教育
    廳。
    黃順利(1999)。以社會心理學理論解析原住民困境。原住民教育季刊,14,
    86-94。
    黃貴祥(1988)。學習目標、學習技巧、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許木柱(1989)。泰雅、阿美兩族與漢人的族群關係:族群刻版印象與族群
    互動的分析。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之「族群關係與
    區域發展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
    許木柱(1992)。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
    委員會。
    許木柱、李亦園(1987)。社會文互變遷與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以環山泰雅
    族為例的初步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4,281-297。
    教育部(1994)。八十二學年度山胞教育研討會實錄。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郭丁熒(1988)。教師權力類型、學生參與心態與學生學校適應行為關係之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
    莊明貞(1984)。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新竹教育大學(2004)。原住民教育統計調查。2005年10月22日,取自
    http://www.ntctc.edu.tw/~aboec/education/education.htm
    張世平(1983)。高中生的教師期望、父母期望、自我期望與學業成就的關
    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坤鄉(1996)。原住民國中學生中途輟學相關因素與形成過程之研究-以
    屏東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建成(1997)。討論:原住民觀點與原住民教育。載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
    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7-63)。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
    張建成、黃鴻文(1993)。光復以來台灣山胞之教育成就及其家庭因素的探
    討(第一階段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
    台北市:國科會。
    張隆盛(1989)。花蓮縣宜昌國小山地學生學科成就報告。山胞教育研究叢
    書之四-縮短山地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教育部專
    案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張雯(2002)。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教育人類學探討:看一位卑南族婦女
    的生命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曉春(1974)。台北地區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思與言,12(13),21-22。
    張家銘(譯)(1993)。A.Giddens著。社會學(下)。台北市:唐山。
    傅仰止(1985)。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3(2),76-100。
    傅仰止(1987)。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適應。中國社會學刊,11,
    55-79。
    傅仰止(1988)。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科會。
    傅仰止(1989)。都市山胞認同移居地的社會心理成因:評初移意願、團體
    期望、族群偏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科
    會。
    傅仰止(1991)。台灣原住民族的都市暫留與認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科會。
    楊孝嶸(1992)。台灣地區山胞教育資料蒐集、整理與問題分析研究。教育
    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楊國樞(1986)。中國國民性與現代生活的適應。載於葉英堃、曾炆煋(主
    編):現代生活與生理衛生(再版)(頁71-86)。台北市:水牛。
    楊溫柔(1987)。國一學生學業成就不理想原因之調查與輔導。測驗與輔導,
    85,1639-1640。
    雅柏甦詠(2002)。原住民族教育的虛相與實相。原住民族教育季刊,27,
    123-137。
    蔡中涵、林天生(1992)。山胞教育師資之培育研究。台北市:教育部教育
    研究委員會。
    蔡淑鈴、瞿海源(1993)。比較台灣各族群之教育取得。人文及社會科學研
    究彙刊,3(2),19。
    蔡毓智(2001)。都市原住民學生的教育困境。2005年10月22日,取自
    http://www.nhu.edu.tw/~edusoc/art/ar04.htm
    劉貞蘭、許添明(1999)。原住民學校與社區溝通之困境。花蓮師院學報,9,
    285-306。
    劉慶中、藍瑞霓(1991)。從教育行政觀點評估高屏地區山地與平地國中九
    年國教成效之差異。載於高敬文(編著):高屏地區山地與平地國中實
    施九年國教成效差異評估研究(頁79-94)。屏東市:國立屏東師院。
    蔣嘉媛(1998)。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評估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強(1986)。山地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調查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明霖(1986)。山胞遷村與環境調適之研究-以苗栗南庄鄉遷村為個案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高橋(1985)。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台北市:巨
    流。
    謝高橋(1989)。台灣山胞移居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
    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謝高橋(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
    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
    11,63-86。
    簡茂發(1984)。高級中學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
    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簡茂發(1985)。台北市高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的關
    係。台北市:台北市政府研考會。
    關復勇(1986)。山地學校與平地學校之比較。山地文化,7,7-8。
    羅皓誠(1996)。高雄地區聯考生與自學方案分發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
    究。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譚光鼎(1997)。阿美族的教育及其問題之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8,1-27。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
    譚光鼎(1999)。教育與族群。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
    93-124)。台北市:師大書苑。
    譚光鼎(2002)。原住民學生適應與流失問題-新竹縣原住民學生的探究。
    原住民教育季刊,27,45-67。
    Arkoff,A.(1968).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New York:McGraw-Hill.
    Bogdan,R.C.,& Biklen,S.K.(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3rd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Bruyn,S.(1966).Human perspective in sociology.New York:Prentice Hall.
    Burger,H.(1968). Etho-Pedagogy: A manual in sensitivity with techni-
    ques for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teaching by fitting ethni pat-
    terns.Albuguerque,NM:Southwestern Cooperative Educational Laboratory.
    Cross,W.E.(1987).A two factor theory of black identity: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children.In M.J.Rotheram & J.S.Phinney(Eds.),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e-
    tion(pp.71-83).London:Sage.
    Dillard,J.L.(1972).Black English :Its history and us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Anchor Doubleday.
    Eisner,E.W.(1991).The enlighten eye.New York:Macmillan.
    Flanagan,J.C.(1974).Project talent:The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 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Gibson,M.A.,& Ogbu,J.U.(1991).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A com-
    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minorities.New York:Garland.
    Hamilton,C.(1964).The negro leaves the sout.Demography,1(1),273-
    295.
    Hess,R.,& Shipman,V.(1965).Early experience and socialization of cognitive modes in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36,869-886.
    Jencks,S.H.(1972).Inequality:A re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family and schooling in America.New York:Basic Books.
    Johns,H.R.(1981).A population geography.London:Harper&Row.
    Johnson,N.J.,& Sanday,P.R.(1971).Subcultural variables in one urban poor popul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73,128-143.
    Kluegel,J.R.(1990).Trends in whites' explanations of the black-white gap in socioeconomic status,1977-1989.American Sociological Re-
    view, 55(4),512-525.
    Lazarus,R.S.(1969).Patterns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effectiveness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Lazarus,R.S.(1976).Patterns of adjustment (3rd ed.).New York:McG-
    raw-Hill.
    LeComte,M.D.(1987).Bias in the biography: bias and subjectivity in ethnography research.Anthropology & Educational Quarterly,18,
    43-52.
    Lee,E.(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3(1),26-40.
    Ogbu,J.U.(1978).Minority education and caste.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roctor,T.B.,Feldshuser,J.F.,& Black,A.K.(1986).Early admission of selected children to elementary school: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80,70-76.
    Rumbiak,M.(1985).Nimboran migration to Jayapura- Irian Jaya.Pacific Viewpoint, 26(1),206-211.
    Sack,W.H.(1987). The high achieving sioux indian child:Some prelimi-
    lary findings from the flower of two soils project.American Indian and Alasks Native Mental Health Research,1(1),37-51.
    Sigelmas,M.S.,Lee,E.,& Welch,S.(1991).Black Americans' view of ra-
    cial inequality-The dream deferr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
    sity.
    Vaughan,G.M.(1987).A social psychological model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In M. J. Rotheram, & J. S. Phinney,(Eds.).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London:Sage.
    Wilson,S.(1977).The use of ethnographic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7(1):245-265.
    Yaungman,M.B.(1979). Assessing behavioral adjustment to school.Bri-
    tish Journ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49,258-26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