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自強
論文名稱: 從美學觀點探討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理念與實施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9-Year Joint Arts and Humanities Curriculum: An Aesthetic Approach
指導教授: 錢善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7
中文關鍵詞: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美學課程統整
英文關鍵詞: 9-Year Joint Curriculum, Grade 1-9 Curriculum, Aesthetic, Aesthetics, Arts and Humanitie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3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已然全面實施,其中負責藝術教育工作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最備受矚目但也爭議最多的兩項特點,一是其將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學習歸併至一處的統整課程架構,二是其特重人文素養的教學目標。但以研究者所見,不論支持或反對者,鮮有就藝術活動之本質、運作狀態、與特殊性而對此爭議點展開討論者。本研究之目的便在於剖析美感經驗的狀態及特殊性、探討藝術活動在自律與他律價值上的意義、從藝術創作、傳達、欣賞與品鑑的心物關聯析論各類型藝術在本質與運作上的異同,同時分析探討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實施要點,以及全領域課程綱要與之相關的部分命題與概念。最後再以業已確立的美學觀點檢驗「藝術與人文」的理念與實施是否符合或者背離了藝術的原理原則與特殊性問題,以作為藝術與人文領域實際實施、施行與否、或實施方法修訂的參考。
    經研究發現,基於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在創作、欣賞、評鑑上各自需要專門的媒材符號與形式語法理解認知訓練,而此項訓練與學習既不可代換又不可移轉,同時不同類別藝術也由於使用媒材符號語法的不同,各自有其適於與不適於表現的主題和內容,因此各類別藝術在創作欣賞評鑑以及相關媒材知能訓練的學習活動上難以統整進行。而以藝術陶冶涵育人文素養、十大基本能力、融入六大議題方面,研究結果認為後三者可區分為「直接關乎藝術」與「非直接關乎藝術」兩種。在直接關乎藝術的部分,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責無旁貸,而且也沒有其它領域可以為之代勞;但對於非直接關乎藝術的概念、命題、態度、與知能,藝術教育則只適合提供它們入情入理出現與陳述的境況。此外對於人文素養的培養,經研究發現藝術與人文領域無法直接從事進行、功能與效果無法預測與界定的,遠比它所能直接進行的要多。
    根據本研究最後歸納導出的的主要研究結果,以及研究歷程中發現的次要與附屬結果,研究者並提出若干建議,作為教育主管機關、課程設計者、第一線藝術教育工作者、以及後續相關或深入研究之參考。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has already been put into practice. In which,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because of its fusing traditional music, visual arts, and performing arts disciplines into one Learning Area, and the curriculum goals focusing at the humanistic literacy, is highly striking and argued. However, neither the supporters nor the dissenters have discussed the questionable points through the essence of arts, the operating states of arts, and the features of art activities. The study first analyzed the states and the feature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s, discussed the inner and external value of art activities, and explor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different arts. Then, the research probed into the Curriculum Rationale, the Curriculum Goals, the practice principles of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Curriculum, and some relative concepts and statements originated from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Finally, the study explored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Arts and Humanities through aesthetics, examined whether they corresponding or interfering the aesthetic principles. And then, brought up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realization and correction of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Curriculum.
    Since on creating, appreciating, and examining progresses, music, visual arts, and performing arts each needs proper capabilities and trainings related with specific media and symbols. Besides, the training and learning related with media and symbols cannot be substitute by the others. Furthermore, due to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media and symbols, each kind of art has particular subjects suitable or not for them to express.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integrate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concerning different kinds of arts. To touch upon the topic of art education and humanistic literacy, 10 Core Competences, etc., art education must take charge of them directly concerning with art, but it can only give situations for them not directly concerning with art to appear. To improve the humanistic literacy, the category Arts and Humanities can do effectively is much more narrower than it cannot do directly.
    According to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brought up some specific proposals for the reference of the first line teachers, curriculum designer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and follow-up researchers.

    第一章、緒論…………………………………………………………… 1 第二章、美感經驗分析………………………………………………… 9 第一節、美感的態度——形相的直覺………………………………… 9 第二節、美感經驗與心理距離…………………………………………16 第三節、美感經驗與移情作用…………………………………………27 第四節、審美活動與聯想作用…………………………………………33 第五節、美學意義上的「美」與「美感」……………………………40 壹‧「美」和「美感」的指涉範疇……………………………………40 貳‧藝術美的指涉範疇……………………………………………… 41 參‧藝術美與自然美醜……………………………………………… 43 肆‧藝術美的意涵…………………………………………………… 47 第三章、藝術活動與藝術行為…………………………………………51 第一節、美感、快感、快適感…………………………………………51 壹‧快感和美感的區別……………………………………………… 51 貳‧快適感與不快適感……………………………………………… 54 參‧快適感、不快適感與美感的關係……………………………… 56 肆‧快感、不快感與美感的關係…………………………………… 57 第二節、藝術活動與道德教化…………………………………………59 壹‧美感經驗中藝術與道德的關係……………………………………60 貳‧美感經驗前藝術與道德的關係………………………………… 64 參‧美感經驗後藝術與道德的關係——就審美判斷而論………… 67 肆‧美感經驗後藝術與道德的關係——藝術的道德教化功能…… 70 伍‧含有正面道德概念的作品起道德教化作用的方式…………… 71 陸‧涉及不道德概念的作品對於道德教化的影響………………… 72 柒‧無關乎道德概念的作品在道德教化上的影響………………… 76 捌‧音樂的道德教化功能…………………………………………… 78 玖‧藝術非直接關乎道德概念的人格與教育意義………………… 82 第三節、藝術的媒材與類別……………………………………………85 壹‧在創作階段各類藝術的異同…………………………………… 85 貳‧在欣賞階段各類藝術的異同…………………………………… 91 參‧在審美判斷階段各類藝術的異同……………………………… 95 第四章、「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課程理念分析與探討…………98 第一節、「藝術與人文」基本理念之分析探討………………………98 壹‧領域名稱的由來與意涵………………………………………… 98 貳‧領域課程綱要之「基本理念」…………………………………100 參‧「基本理念」之探討——學習目標與學習內容………………101 肆‧「基本理念」之探討——以人文素養為學習內容,跳脫精緻藝術 與技術本位……………………………………………………………106 伍‧「基本理念」之探討——學習領域應提供的學習經驗與活動 111 陸‧「基本理念」第三段與末段之探討…………………………… 114 第二節、人文素養之意涵…………………………………………… 116 壹‧人文主義的意涵………………………………………………… 117 貳‧人文教育的意涵與目的………………………………………… 121 參‧人文素養的意涵與內容………………………………………… 123 肆‧學習領域所稱的人文素養內容………………………………… 126 第三節、「藝術與人文」之課程目標與分段能力指標……………128 壹‧「探索與表現」目標主軸所包含的具體教學目標與學習行為表現………129 貳‧「審美與理解」目標主軸所包含的具體教學目標與學習行為表現………132 參‧「實踐與應用」目標主軸所包含的具體教學目標與學習行為表現………134 肆‧分段能力指標綜合探討………………………………………… 136 第四節、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課程統整……………………………… 140 壹‧統整的概念與課程統整的理據………………………………… 141 貳‧課程統整的意涵——外國學者的見解………………………… 142 參‧課程統整的意涵——我國學者的見解………………………… 144 肆‧本研究對課程統整不同解釋的觀點…………………………… 145 伍‧統整課程的模式——外國學者的主張………………………… 147 陸‧統整課程的模式——我國學者的看法………………………… 150 柒‧九年一貫課程架構所適用的統整課程模式…………………… 153 捌‧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的統整課程模式………………………… 154 玖‧主題統整課程的模式與運作方式……………………………… 157 拾‧藝術與人文領域的主題式統整………………………………… 163 拾壹‧領域其它統整課程方式——(一)大單元教學設計………… 165 拾貳‧領域其它統整課程模式——(二)方案教學設計…………… 167 拾參‧領域其它統整課程模式——(三)行動研究教學設計……… 169 拾肆‧領域其它統整課程模式——(四)獨立研究教學設計……… 171 第五節、協同教學、十大基本能力、與六大議題………………… 173 壹‧協同教學的意涵——外國學者的解釋………………………… 174 貳‧協同教學的意涵——我國學者的解釋………………………… 176 參‧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協同教學…………………………………… 178 肆‧十大基本能力…………………………………………………… 181 伍‧六大議題………………………………………………………… 183 第五章、綜合討論…………………………………………………… 185 第一節、從美學觀點探討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的關係…………… 185 壹‧針對人文精神的實踐而論……………………………………… 185 貳‧針對李大偉和孟繼洛的所主張的人文素養內容而論………… 189 參‧針對郭為藩所述人文素養內容而論…………………………… 190 肆・針對張惠雯歸納李大偉、孟繼洛的人文素養內容而論……… 195 伍・藝術賞鑑的態度與能力即是人文素養之要項………………… 198 第二節、從美學觀點探討藝術與人文領域之統整課程…………… 202 壹‧以美學理解「統整不同類型藝術學習的概念」其內容指涉… 202 貳‧領域主題式課程學習活動發展方式之探討………………… 205 參‧以「共同的主題」統整三類型藝術學習方法論之探討…… 209 肆‧以概念性主題統整三類型藝術學習方法論之探討………… 212 伍‧以藝術互通性形式原理統整三類型藝術學習方法論之探討 213 陸‧對領域其它統整課程模式之探討…………………………… 216 第三節、從美學觀點探討藝術與人文領域內之協同教學、六大議題、 及十大基本能力…………………………………………………… 221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228 壹‧研究結果的歸納……………………………………………… 228 貳‧基於研究結果的申論與建議………………………………… 231 參‧對領域課程綱要之建議……………………………………… 234 肆‧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236 伍‧結語…………………………………………………………… 237 附錄……………………………………………………………………239 參考書目………………………………………………………………248 表目錄 表4-1,藝術與人文領域三大目標主軸在各學習階段的發展重點…136 表4-2,各統整課程模式所屬統整層級與統整途徑對照表…………152

    一‧中文部分
    Beane, James A. <課程統整(Curriculum Integration)>。林佩璇 等譯。台北市:學富文化,2000。

    Cambell, Dorothy & Linda Harris. <統整課程發展:協同合作取向(Collaborative theme building: how teachers write integrated curriculum)>。徐愛婷 等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2。

    Croce, Benedetto. <美學原理>。Dauglas Anslie原譯,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 重譯。台北市:正中書局,1968。

    de Bono, Edward. <高明的思考法--de Bono思考訓練法精粹>。陳美芳、盧雪梅 編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89。

    Drake, Susan M. <統整課程的設計——證實能增進學生學習的方法(Creat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Proven ways to increase student learning)>。黃光雄 譯。高雄市:麗文文化,2001。

    Gaebelein, Frank E.著,D. Bruce Lockerbie編。<當代基督徒人文素養(The Christian, The Arts, And Truth: Regaining The Version of Greatness)>。蘇茜 譯。台北市:校園書房,2002。

    Goleman, Daniel. <EQ(Emotional Intelligence)>。張美惠 譯。台北市:時報文化,1996。

    Hanslick, Eduard. <論音樂美(Vom Musikalisch-Schönen)>。陳慧珊 譯。台北市:世界文物,1997。

    Hauser, Arnold. <藝術社會學(Soziologie der Kunst)>。居研安 編譯。台北市:雅典出版社,1988。

    Hersh, Richard H. & Diana Pritchard Paolitto & Joseph Reimer. <道德發展與教學>。單文經、汪履維 編譯。台北市:五南出版社,1988。

    Hollingsworth, Mary. <人類藝術史(L’ARTE NELLA STORIA DELL’UOMO)>。劉扳盛 主譯。台北市:金楓出版,1991。

    Huismann, Denis. <美學(Esthetique)>。欒棟、關寶豔 譯。台北市:遠流出版,1990。

    Katz, L. G. & S. C. Chard. <探索孩子的心靈世界--方案教學的理論與實務(Engaging Children's Minds: The Project Approach)>。陶英琪、陳穎涵 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8。

    Kuhmerker, Lisa & Uwe Gielen & Richard L. Hayes. <道德發展--柯爾堡的薪傳(The Kohlberg Legacy for the Helping Professions)>。俞筱鈞 等譯。台北市:洪葉文化,1993。

    Lessing, Gotthold Ephraim. <詩與畫的界線(Laokoon)>。朱光潛 譯。台北市:駱駝出版社,2001。

    Plato. <對話錄(Dialogues)>。楊瑞林 譯。高雄市:則中出版社,1962。

    Read, Herbert. <透過藝術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呂廷和 譯。台北市:雄師圖書,1975。

    Storr, Anthony. <音樂與心靈(Music and the Mind)>。張嚶嚶 譯。台北市:知英文化,1992。

    Tatarkiewicz, Wladyslaw. <西洋古代美學(History of Aesthetics Vol. 1 Ancient Aesthetics)>。劉文潭 譯。台北市:聯經出版,2001。

    Tolstoy, Lev. <藝術論(Chto takoye iskusstvo?)>。耿濟之 譯。台北市:遠流出版,2000。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2000。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台北市:揚智文化,2001。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課程統整與教學>。台北市:揚智文化,2000。

    尤煌傑、潘小雪。<美學>。台北縣:空中大學,2000。

    王文俊。<人文主義與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1993。

    史文鴻。<西方當代美學>。台北市:青文出版,1992。

    國力台灣藝術教育館。<國民教育「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設計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

    瓦倫汀。<實驗審美心理學(Th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of Beauty)>。潘智彪 譯。台北市:商鼎文化,2000。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南市:大夏出版社,1995。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台北縣:頂淵文化,2001。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台北縣:駱駝出版社,1993。

    朱光潛。<詩論>。台北市:書泉出版社,1994。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市:萬卷樓圖書,1994。

    朱光潛。<談美>。台南市:漢風出版社,1993。

    李澤厚。<美學論集>。台北市:三民書局,1996。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市:淑馨出版,2000。

    克萊夫・貝爾。<藝術(Arts)>。周金環、馬鍾元 譯。台北市:商鼎文化,2000。

    周淑卿。<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台北市:師大書苑,2002。

    周理俐。<音樂美學>。台北市:樂韻出版,1993。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89。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1992。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1993。

    柯林伍德。<藝術哲學大綱>。周浩中 譯。台北市:水牛出版,1997。

    洪鎌德。<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台北市:揚智文化,1997。

    胡邦欣。<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輕鬆上手>。高雄市:高雄復文,2002。

    席勒。<美育書簡>。譯者不詳。台北市:丹青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高新建。<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下)>。台北市:師大書苑,2004。

    高楠。<藝術心理學>。台南市:復漢出版社,1993。

    崔光宙。<美感判斷力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1992。

    康軒文教。<國中藝術與人文第二冊(一下)>。台北縣:康軒文教,2004/11/25

    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8。

    張惠雯。<我國技職體系學生之人文素養內涵需求研究——以桃園縣工業類科為例>。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1998。

    張德銳 等。<協同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2002。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專題研究,第三輯>。台北市:三民書局,1993。

    曹俊峰。<康德美學導論>。台北市:水牛圖書,2003。

    郭為藩。<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台北市:五南圖書,1992。

    郭為藩 等。<人文及社會學科展望>。台北市:幼獅文化,1988。

    郭美女。<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2000。

    陳以亨、鄭英耀、周珮儀。<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小組組織運作模式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2。

    陳立夫 等。<人文教育時二講>。台北市:三民書局,1987。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市:巨流,1993。

    陳姿光。<流行音樂運用於國中音樂欣賞教學之研究>。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1998。

    陳浙雲、吳財順、潘文忠。<邁向協同教學之路:新校園文化的生成與開展>。台北市:遠流出版,2003。

    陳照雄。<人文主義教育思想>。高雄市:復文圖書,1988。

    陳樹恆。<誘人的誤區>。台北縣:新雨出版,1995。

    黃壬來。<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台北縣:桂冠,2002。

    黃嘉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省思與實踐>。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2。

    黑格爾。<美學(全四冊)>。朱孟實 譯。台北市:里仁書局,1981。

    楊深坑。<柏拉圖美育思想研究>。台北市:水牛圖書,1996。

    楊龍立。<九年一貫課程與文化>。台北市:五南圖書,2003。

    楊龍立、潘麗珠。<統整課程的探討與設計>。台北市:五南圖書,2001。

    裘學賢。<人文主義哲學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高雄市:復文圖書,1998。

    廖瑞銘。<大布列顛百科全書>。台北市:丹青圖書,1987。

    趙惠玲。<美術鑑賞>。台北市:三民書局,1995。

    劉千美。<藝術與美感>。台北市:台灣書店,2000。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市:台灣商務,2002。

    潘裕豐。<網路遠距輔助學習模式對國中資優生獨立研究方案學習成效之研究>。彰化縣: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2000。

    蔣一民。<音樂美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1993。

    鄭博真。<協同教學基本概念、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2002。

    鄧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市:聯經出版,2002。

    盧君質。<藝術概論>。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1987。

    瞿述祖、童慶懋。<單元教學法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1962。

    簡楚瑛。<方案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文景書局,2001。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研究及推動小組。<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實務——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花蓮市:花蓮師範學院,2001。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育部,2001。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育部,2003。

    <國民教育「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設計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

    二‧外文部分

    Fubini, Enrico. <A History of Music Aesthetics>. London: Macmillan, 1990.

    Goodman, Nelson. <Languages of arts: an approach to a theory of symbols>. Indianapolis: Hackett, 1976.

    Goodman, Nelson.<Reconceptions in philosophy and other arts and sciences>. London: Routeledge, 1988.

    Stolba, K. Mari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Dubuque, IA: Wm. C. Brown, 199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