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星倫
論文名稱: Bernstein教育論述分析──以高中國文課綱的「文白之爭」為例
指導教授: 卯靜儒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5
中文關鍵詞: 高中國文課綱文白之爭伯恩斯坦教育論述再脈絡化規則
英文關鍵詞: High School Chinese Literature Curriculum Guideline, the debate of learning modern or classic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 Bernstein, pedagogic discourse, recontextualizing rul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55下載:1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企盼能藉由伯恩斯坦的教育論述理論視角,尤其是他的再脈絡化規則,剖析高中國文課綱制訂時,為何會選擇文白比例作為論述競爭的焦點,其背後又有哪些社會團體如何藉由論述達成其對權力的掌握和競逐。全文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份先對伯恩斯坦的教育論述機制進行探討,以釐清其概念上未詳盡之處;第二部分則是以文本分析為方法,針對官方再脈絡化場域和教育再脈絡化場域如何對國文課綱進行教育論述,加以分析。

    從對伯恩斯坦再脈絡化規則之討論,可以發現教育論述是一種「關於社會秩序、關係和認同」的「規約性論述」去挪用「關於特定能力」的「教學性論述」,而「規約性論述」可包括「教學理論」與「意識型態」。從第四章的結果與討論裡顯示,國文課綱的教育論述大抵可分為三種:由官方專案小組和召集人所建構的官方教育論述,以及教育再脈絡化場域中贊成官方立場者與反對官方立場者。相較起課程標準,課程綱要修訂上,官方乃是採取「提高語體文比例」以「增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教學性論述,而非官方場域的反對、贊同兩派,則分別將焦點置於維持(提高)或降低文言文比例,才能增進學生語文能力上。但在整個辯論中,可以發現正反雙方的論述終歸還是回到以國族意識型態為主的支配性論述,也就是用「傳承中華文化命脈」與「建立台灣主體意識」去關聯教學性論述的內涵,包括國文教學在語言教育上的「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以及文學教育上的「中國文學」與「台灣文學」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再脈絡化場域的論述裡,由教學理論去調控文白比例的程度和空間反而不大。

    由上述結論,本文建議國文課綱的修訂,應透過能穩定發展和改進的「教學理論」作為再脈絡化之依據,而非以「意識型態」規約之,因此,高等教育學校中的國文和教育系所,尤其是師培院校,更應致力於彌補國文教學理論之空缺。此外,「教育再脈絡化場域」之組織或行動者,尤其是教育現場的教師,應把握創造具有教育相對自主性論述的機會,去思索如何透過教育的角度而非意識型態影響國文課綱的官方論述。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high school Chinese Literature Curriculum Guideline as official pedagogic discourse and its recontextualizing rule. Here B. Bernstein’s pedagogic discourse theory is applied as analyzing frames to view the controversies over it.

    The two main topics in the thesis is about ‘what consciousness?’ and ‘whose ruler?’ in recontextualizing process of Chinese Literature Curriculum Guideline. To the former question,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contents of pedagogic discourses. First is an official pedagogic discourse(OPD) constructed by official organization and its convener under MOE. The other two are followed by ‘for’ and ‘against’ OPD in pedagogic recontextualizing fields (PRF). OPD contend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curriculum should be elevated. While there are some social groups and actors against that stand, arguing that heightening classic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uld enhance language competences and skills in Chinese learning. What else, they claim classic Chinese preserves the nation’s cultural essence so it shall be inherited and students should be educated. Actors and groups in PRF who agree upon official’s points of view, also believe that to cut down Chinese classics’ leaning and increase the 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and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curriculum can help build up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with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above, they conclude that the ideology about national imaginations and identities are the regulative discourse (RD) dominating the instructional discourses (ID) – the proportion of classic and modern Chinese. With such findings, resear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bsence of ‘theories of instruction’, which is deemed as an important RD in Bernstein’s viewpoint.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架構……………………………………………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伯恩斯坦教育機制理論之探究11 第一節 伯恩斯坦思想概述………………………………… 12 第二節 教育機制的意涵…………………………………… 18 第三節 分配規則的探究…………………………………… 21 第四節 再脈絡化規則的探究……………………………… 26 第五節 評鑑規則的探究…………………………………… 32 第三章 國文課綱修訂重點及其歷史社會脈絡43 第一節 國文課綱修訂歷程與爭議………………………… 43 第二節 文白之爭的起源與探究…………………………… 62 第三節 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國族認同……………………… 67 第四章 國文課綱之教育論述及場域剖析83 第一節 再脈絡化規則與教學理論………………………… 83 第二節 再脈絡化場域之探究……………………………… 96 第三節 再脈絡化場域論述的剖析…………………………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反思…………………………………… 159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166 參考文獻 167 中、英文部分………………………………………………… 167 報紙報導部分………………………………………………… 169 附錄 172

    一、中、英文部分

    王更生(1992)。《文言常識》台灣版序。載於張中行(主編),文言常識(頁1-8)。台北市:新文豐。
    王更生(2001)。國文教學面面觀。台北:五南。
    王甫昌(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8(2),145-208。
    王明通(1989)。中學國文教學法研究。台北:五南。
    王基倫、王榮生、白雲開、孫紹振等著(2012)。國語文教學 理論與實際的多元探索。台北:五南。
    王瑞賢(2006)。B. Bernstein: 符碼與教育論述導論。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頁259-187)。台北:高等教育。
    王瑞賢(譯)(2005)。B. Bernstein著。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台北:學富。
    王瑞賢(譯)(2007)。B. Bernstein著。階級、符碼與控制:教育傳遞理論之建構(Class, codes and control)。台北:聯經。
    王寧(主編)(2009)。古代漢語。北京市:北京大學。
    向陽(2006)。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載於陳大為、鍾怡雯(主編),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I:文學思潮與論戰(頁42-67)。台北:萬卷樓。
    何三本(2002)。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吳介民(2004)。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社會想像:文化界公共領域的集體認同形塑。載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頁299-355)。台北:桂冠。
    呂叔湘(1992)。文言和白話。載於張中行(主編),文言常識(頁3-12)。台北市:新文豐。
    李金城(1991)。中學國文教學的藝術。高雄:復文。
    李鍌(2011)。章銳初先生與臺灣國文教學。孔孟月刊,49,42-49
    林央敏(1996)。不可扭曲台語文學運動。載於台語文學運動史論(頁115-124)。台北:前衛。
    竺家寧(1998)。中國的語言和文字。台北市:台灣書店。
    柯慶明(2005a)。二十一世紀的國文教育。2011年7月18日,取自chincenter.fg.tp.edu.tw/cerc/epaper/1_epaper/1-2.doc。
    柯慶明(2005b,6月29日)。高中國文也應該是人文教育。聯合報,E7版。
    柯慶明(2008)。98高中國文課綱修訂要點及其理念(文學與終身)。2011年7月18日,取自chincenter.fg.tp.edu.tw/cerc/epaper/23_epaper/9608304.doc
    胡安順、郭芹納(主編)(2007)。古代漢語。北京市:中華書局。
    孫秀玲(2011)。胡適與文化啟蒙。2014年5月7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events/20110927-hushi/index2.shtml。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20,1-31。
    張學波(1998)。中學國文教學理論研究。台北:明文。
    教育部(2005)。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
    教育部(2008)。「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延後1年」(新聞稿)。2011年4月9日,取自http://web.ylsh.ilc.edu.tw/98discuss/viewforum.php?id=3
    教育部(2009a)。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2011年3月22日,取自http://203.68.236.93/doc/95course/content/98-06.pdf
    教育部(2009b)。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章銳初(1968)。怎樣教國文。台北:正中。
    許美華(2004)。教師知識對學生學習之影響。研習資訊,21(3),84-95。
    陳翠蓮(2008)。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
    普通高級中學國文課程綱要專案小組(2009)。普通高級中學國文科課程綱要(草案)公聽會會議手冊。2011年5月16日,取自http://web.fg.tp.edu.tw/~chincenter/blog/wp-content/uploads/2011/03/98_HSCE_Public-hearing_book.pdf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黃美娥(2006)。對立與協力。載於陳大為、鍾怡雯(主編),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I:文學思潮與論戰(頁2-41)。台北:萬卷樓。
    廖咸浩(1995)。「台語文學」的商榷。載於愛與解構--當代台灣文學評論與文化(頁75-87)。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錢乃榮(主編)(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Bernstein, B. (1971).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Young, Michael F. D.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 47-68). London : Collier-Macmillan.
    Bernstein, B. (1990).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In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pp. 165-218). London: Routledge.
    Bernstein, B. (2000).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Goodson, I. (1981). Becoming an academic subject.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2), 163-180.
    Haavelsrud, M. (2001). Classification strength and power relations . In Towards a sociology of pedagogy(pp. 319-330). New York: Peter Lang.

    二、報紙報導部分

    〈社論〉搶救國語文?其實是搶救中國!。自由時報,A2版。
    丁鳳珍(2008,10月2日)。拒絕封建文化污染台灣教育。自由時報,A15版。
    王貝林(2007,7月6日)。高中國文,古典文學應降至三成。自由時報,A8版。
    王彩鸝(2009,12月10日)。99年課綱 高中國文重拾經典文學。聯合晚報,A11版。
    田世昊、許敏溶、申慧媛(2006年2月25日)。文言文教材比率之爭 杜正勝、余光中隔空再戰。自由時報,A14版。
    向陽(2004,12月5日)。高中國文教育應以文學欣賞與語文應用為鵠的。自由時報,3版。
    朱曉海(2006,1月7日)。文學素養專題2 古典文學學習之道。聯合報,E7版。
    呂興忠(2006,2月25日)。余光中有夠中國。自由時報,A19版。
    李名揚、林怡婷、孟祥傑(2004年12月22日)。高中國文綱要 教部不改 遲不回應255位教授連署。聯合報,C8版。
    李南衡(2004,11月29日)。讀那麼多文言文幹嘛!。自由時報,15版。
    李敏勇(2006,3月11日)。開闊台灣化、進步本土性。自由時報,A15版。
    孟祥傑(2004a,11月25日)。高中國文 文言文比重大縮。聯合報,A3版。
    孟祥傑(2004b,11月26日)。40篇古文 「杜正勝說要換的」。聯合報,A2版。
    林秀美(2009,12月12日)。國文課綱 南區公聽會 文言文比率調高 師轟、爸媽怨。聯合報,A4版。
    林怡婷(2004,11月27日)。文言文比重 維持現狀或市場決定。聯合報,A6版。
    林怡婷、李名揚(2004,12月8日)。搶救高中文言文 中文系教授連署。聯合報,C7版。
    林怡婷、孫蓉華(2004,11月25日)。教授認為 文化中國與政治中國應分開。聯合報,A3版。
    林新輝、孟祥傑(2004,12月24日)教師訪部長 會談三小時 高中國文課綱 不再重修。聯合報,C7版。
    林曉雲(2009,12月11日)。國文課綱公聽會/高中古文多9篇 老師直言教不完。自由時報,A14版。
    林曉雲、胡清暉(2010,9月8日)。101學年起 高中生要多讀文言文。自由時報,A14版。
    林麗雲(2008,9月29日)。文言文的政治操作。自由時報,A13版。
    邱瓊玉(2009,12月11日)。課綱吵半天 文言文比率 兩派交鋒。聯合報,A4版。
    金恒煒(2006a,3月6日)。批余光中文言文邏輯。自由時報,A15版。
    金恒煒(2006b,3月20日)。問題在腦袋不在語言。自由時報,A15版。
    孫蓉華(2005,5月5日)。「調整文言文 無政治操作」 教部:盼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語文 課程綱要照樣95年實施。聯合報,A3版。
    徐如宜(2005,9月29日)。廢文化教材 學生嘆氣。聯合報,C7版。
    徐如宜(2006,2月24日)。余光中回批「格局太小 歷史讀到那裡去了」。聯合報,A6版。
    張錦弘(2005,5月5日)。余光中:反對高中國文文言變少 時數縮短。聯合報,A3版。
    張錦弘(2006,2月25日)。台師大國文系教授林安梧:杜不懂語文教育。聯合報,A7版。
    張錦弘(2007a,5月5日)。搶救國文 98課綱別砍古文
    草案初定 聯盟:古文少了12篇 國文變台文 張曉風感嘆 救國文很不堪。聯合報,C4版。
    張錦弘(2008a,5月5日)。搶救語文三級貧戶 余光中、張曉風:停止98課綱。聯合報,A8版。
    張錦弘、李威儀、王維玲(2010,9月8日)。搶救聯盟失望 學生反應兩極。聯合報,A6版。
    曹長青(2007,7月9日)。〈曹長青專欄〉從林語堂說起,我們的孩子慘遭文言文三層面摧殘。自由時報,A15版。
    郭芳綺(2009,12月12日)。高中文言文比例增 引發砲轟。自由時報,A14版。
    陳宛茜(2006,2月25日)。余光中:是教長腦袋轉太快、見風轉舵。聯合報,A7版。
    陳芳明(2004,11月28日)。去中國化有什麼不對?。自由時報,3版。
    曾韋禎(2005a,5月6日)。又要消滅杜正勝!。自由時報,15版。
    曾韋禎(2005b,5月25日)。爺爺奶奶 狼又來了!。自由時報,15版。
    曾貴海(2006,2月26日)。詩人,先說服中國吧!。自由時報,A15版。
    黃以敬、許敏溶(2005,5月8日)。本土社團疾呼 由教育建構台灣主體性。自由時報,10版。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行動宣言(2005)。2011年1月18日,取自http://203.68.236.10/chem/01about/salve.html
    葉海煙(2004,12月4日)。我們需要有前瞻性的國文教育。自由時報,12版。
    廖瑞銘(2007,1月27日)。「國文」教育失敗。自由時報,A19版。
    潘柏年(2006,2月25日)。文言文爭議/部長荒唐的文言文…典型宛在 還是錯了。聯合報,A15版。
    鄭天佐(2006,2月27日)。英數史地Orz 之乎者也AKS。自由時報,A15版。
    鄭天恩(2005,5月6日)。文言文的狼來了?。自由時報,15版。
    鄭正煜(2007,6月26日)。台灣文學在哭泣。自由時報,A15版。
    盧世祥(2005,11月28日)。只有去台灣化,哪來「去中國化」?。自由時報,3版。
    謝文華(2006,5月5日)。不折手斷?學子國語文奇慘。自由時報,A9版。
    謝蕙蓮(2005,5月4日)。余光中:部長一人意識不該改變語文發展。聯合晚報,3版。
    謝蕙蓮(2007,7月13日)。高中新課綱 文言文少12篇 救國文聯盟批:雙重打壓文言文。聯合晚報,10版。
    簡慧珍(2006,2月24日)教長:余光中腦袋沒轉過來/杜正勝指「教學會倒退到五四運動前」。聯合報,A6版。
    藍祖蔚(2008,10月13日)。李敏勇:加重文言文是時代倒錯。自由時報,A5版。
    顏利真(2007,6月26日)。什麼國文公聽會。自由時報,A15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