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繼中
論文名稱: 《論語》仁概念的研究──以文質論觀點的探討
指導教授: 高懷民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46
中文關鍵詞: 文質一體同化王天下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7下載:8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索《論語》的仁概念。就思想的演變來看,周初的政治核心是敬德思想而非仁,仁是後來才逐漸取得主流地位。孔子無疑是中國歷史上對仁的闡釋最為原創與最為深刻的人。仁在孔子自身當有一深切研討與履踐的過程,否則孔子很難楬櫫仁,並以之接引時賢弟子。
    因此,孔子對仁的修習是如何得來,而他又是如何確定所修習者即為仁;這是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要完整的回答此一問題,便需要對仁與禮的關係有所認識。孔子曾說:“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信善哉!”(《左傳.昭十二年》)這是說能使自己依禮制精神行事,便是仁。這句話基本上便把仁、禮結合起來,也告訴人們如果要修仁,當從禮下手。而大家都知道孔子是當時的禮學大家,則毫無疑問地孔子透過對禮的篤行成就了仁。
    接著又產生一個問題:何以習禮便可以成就仁,而習禮者如此多,為何《論語》中只有孔子可稱仁?這一問題的答案,依《論語》來講,不妨叫做文質論。這是說仁、禮關係是人的內外兩面,而這兩面具有互相依存的特性,如果一個人能依禮篤行履踐,那麼就可以成就仁。而如果只有外表行禮,內在卻不真的有禮制規定的存心,那麼行禮也是無法成就仁的。這一觀點說明人的存心或內質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我們也由此知道孔子的偉大。
    既然文質論能透過禮制成就內在,那麼是否可以透過外在表現來認識內在成就?孔子的答案是可以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論語.為政》)是孔子提出的觀察法,透過對人言行的明察,還有何能隱藏呢!因此,本文就根據孔子這一說法,試圖為仁下一定義。
    而根據孔子的觀察要項,本文從《論語》中梳理出四個義項,做為仁概念的內涵:屬於上位者;屬於個人內質;仁不僅止於內質,尚應有具體的方法;仁是相應於天下,且能使天下歸往等。再總合這些義項得出對仁的界說:仁乃是政治上位者個人對於領下成員所採行的行為之內質,此行為內質乃由合乎禮樂規範道化性要求的具體行為所承載或昭彰,通常此行為內質有益於成員對其歸向,且是可通行於天下者即是。
    在提出了仁概念的定義後,本文進一步就有關仁的守位作用提出說明。由於《論語》中並未對守位作用提出理論性的說明,這一部分乃由《易傳》的形上學解釋加以補充。另一個需要特別提出說明者是〈堯典〉的一體同化理論對仁的影響。仁的天下性即是由此而來。一體同化在闡釋天日對萬物的化育作用;其模型乃是一日對萬物。古人則天取法,以天下群黎為教化,亦有一人對天下的模型。一日與一人對應,說明仁就是此一人的光明。孔子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天下又豈有不向光明之人。又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季氏〉)因此禮制便成為一人仁心的具體化。據此,本文主張王、仁與禮制乃三位一體,這是仁的政治哲學內涵。
    接著,本文將轉到對朱子有關《論語》仁的詮釋的探討。朱子在中國哲學史上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力。但朱子對《論語》仁的釋意並非來自《論語》本身,而是依理學觀點為之。這在方法上甚有商榷餘地。而其所釋“愛之理,心之德”,則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哲學性闡釋,顯然必須從朱子的理學體系才能暸解其意義。而縱使理解了朱子的仁,對孔子的仁來說,恐怕亦難有認知上的助益。
    不過,藉由對朱子釋仁的探討,可以看到一般對仁為“全德說”的發展大體脈絡。而由於進一步的探索,在《中庸》與《五行》中,都可看到仁、義、禮、智,此四行基本上有善、德的層次差別。《五行》又說:“善,人道也;德,天道也。”也就是說,仁分別有人、天的層次。但《論語》論仁,大都針對弟子而論,故對仁的闡釋大多屬善的層次。但亦有論及德層次者,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便是。因而,為了對德有一更清楚的認知,本文乃從《論語》中梳理出德概念。不過,就《論語》來說,仁、德,大抵仍分屬善、德的層次。
    經過本文的歸類分析與釋義,孔子對德的義項主要有四:先事後得;主忠信、徙義;因恆而德;德乃天生等,如將此諸義項加以整合理解,可以得出德的完整概念:德乃是內外如一,不斷遷義的行為結果,係經由恆常的履踐,上達於天而生於行為者;德的成就,整個過程乃是依循先事後得的因果律。
    德既然是天生,而仁德又為君人者的條件,故孔子認為一個君子治理邦國或天下,應該以仁、德來治理。德是可以通達天地的,如用德來治理,可以強化國家的凝聚與團結,在無形中弭除對國家不利的因素作用,進而使民眾默化向善,故孔子極力主張德治是有其道理的。
    據《論語》來看,在諸德之中,最高的德當是中庸之德。德可以感格天地,而具中庸之德的大人,甚且可以與天地參;也就是說,大人之德是可以燮理陰陽,與天地同化萬物。這應當是〈堯曰〉篇“天之曆數在爾躬”的真正意涵。經由如此對德的析理,可知孔子所言的上達,實即是上達於天德。而經由對德的理解,才可說對孔門的政治哲學有了真正而深入的認識;也才知道古人何以言政治必欲講究修身進德。
    最後,本文特指出仁領域以及德的重新認識,做為對當代的啟示。仁乃今人所不熟悉的領域,是在知性高度開發的情形下,為人們所忽略的地方,這是一個可以提昇內質,改善人際互動的人格陶成地,當予以重視。只有水而沒有山的心靈生態是不自然的。而德是更深一層的成就,這是自然的結果。
    關鍵字:文質、仁、德、一體同化、王天下

    《論語》仁概念的研究 ——以文質論觀點的探討 目 次 摘要 關鍵字 頁數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2 二、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文獻檢閱⋯⋯⋯⋯⋯⋯⋯⋯⋯⋯⋯⋯⋯⋯⋯⋯⋯⋯⋯ 6 第三節 本文的內容與結構⋯⋯⋯⋯⋯⋯⋯⋯⋯⋯⋯⋯⋯⋯⋯ 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1 一、文獻真偽問題⋯⋯⋯⋯⋯⋯⋯⋯⋯⋯⋯⋯⋯⋯⋯⋯⋯ 22 二、義理探究的方法⋯⋯⋯⋯⋯⋯⋯⋯⋯⋯⋯⋯⋯⋯⋯⋯ 27 第二章 禮樂之道的形成與完善⋯⋯⋯⋯⋯⋯⋯⋯⋯⋯⋯⋯⋯⋯ 36 第一節 禮樂制度的形成⋯⋯⋯⋯⋯⋯⋯⋯⋯⋯⋯⋯⋯⋯⋯⋯ 36 第二節 舜對禮樂之道的完善⋯⋯⋯⋯⋯⋯⋯⋯⋯⋯⋯⋯⋯⋯ 41 一、舜為天生聖人⋯⋯⋯⋯⋯⋯⋯⋯⋯⋯⋯⋯⋯⋯⋯⋯⋯ 43 二、制陶器在政治上的意義⋯⋯⋯⋯⋯⋯⋯⋯⋯⋯⋯⋯⋯ 46 第三節 人與民的等級區分⋯⋯⋯⋯⋯⋯⋯⋯⋯⋯⋯⋯⋯⋯⋯ 51 一、人本質的哲學探討⋯⋯⋯⋯⋯⋯⋯⋯⋯⋯⋯⋯⋯⋯⋯ 51 二、人有政治名位的意涵⋯⋯⋯⋯⋯⋯⋯⋯⋯⋯⋯⋯⋯⋯ 55 三、百姓制度⋯⋯⋯⋯⋯⋯⋯⋯⋯⋯⋯⋯⋯⋯⋯⋯⋯⋯⋯ 57 四、人與民⋯⋯⋯⋯⋯⋯⋯⋯⋯⋯⋯⋯⋯⋯⋯⋯⋯⋯⋯⋯ 64 第三章 孔門的文質論⋯⋯⋯⋯⋯⋯⋯⋯⋯⋯⋯⋯⋯⋯⋯⋯⋯⋯ 69 第一節 從子夏問詩說起⋯⋯⋯⋯⋯⋯⋯⋯⋯⋯⋯⋯⋯⋯⋯⋯ 69 第二節 辨文質與本末⋯⋯⋯⋯⋯⋯⋯⋯⋯⋯⋯⋯⋯⋯⋯⋯⋯ 73 一、綜論子夏問詩⋯⋯⋯⋯⋯⋯⋯⋯⋯⋯⋯⋯⋯⋯⋯⋯⋯ 74 二、子貢的文質論⋯⋯⋯⋯⋯⋯⋯⋯⋯⋯⋯⋯⋯⋯⋯⋯⋯ 76 第三節 孔子的文質論⋯⋯⋯⋯⋯⋯⋯⋯⋯⋯⋯⋯⋯⋯⋯⋯⋯ 79 一、孔子對外文的觀點⋯⋯⋯⋯⋯⋯⋯⋯⋯⋯⋯⋯⋯⋯⋯ 79 二、文質三態⋯⋯⋯⋯⋯⋯⋯⋯⋯⋯⋯⋯⋯⋯⋯⋯⋯⋯⋯ 81 三、孔子對人內質的基本區分⋯⋯⋯⋯⋯⋯⋯⋯⋯⋯⋯⋯ 85 第四章 孔門仁禮關係的進一步探討⋯⋯⋯⋯⋯⋯⋯⋯⋯⋯⋯⋯ 88 第一節 文質論的運用⋯⋯⋯⋯⋯⋯⋯⋯⋯⋯⋯⋯⋯⋯⋯⋯⋯ 88 一、孔子即外文以論仁⋯⋯⋯⋯⋯⋯⋯⋯⋯⋯⋯⋯⋯⋯⋯ 89 二、孔子的觀察法⋯⋯⋯⋯⋯⋯⋯⋯⋯⋯⋯⋯⋯⋯⋯⋯⋯ 90 三、孔子的政治觀⋯⋯⋯⋯⋯⋯⋯⋯⋯⋯⋯⋯⋯⋯⋯⋯⋯ 96 四、以禮論仁、孝的兩例⋯⋯⋯⋯⋯⋯⋯⋯⋯⋯⋯⋯⋯⋯ 100 第二節 孔門的君子之道⋯⋯⋯⋯⋯⋯⋯⋯⋯⋯⋯⋯⋯⋯⋯⋯ 106 一、君子之道為禮樂之本⋯⋯⋯⋯⋯⋯⋯⋯⋯⋯⋯⋯⋯⋯ 106 二、君子之道可中道而廢⋯⋯⋯⋯⋯⋯⋯⋯⋯⋯⋯⋯⋯⋯ 113 三、終——君子之道的休息地⋯⋯⋯⋯⋯⋯⋯⋯⋯⋯⋯⋯ 115 第五章 《論語》中孔子的仁概念⋯⋯⋯⋯⋯⋯⋯⋯⋯⋯⋯⋯⋯ 121 第一節 “仁”字義的考察⋯⋯⋯⋯⋯⋯⋯⋯⋯⋯⋯⋯⋯⋯⋯ 121 第二節 屬於上位者⋯⋯⋯⋯⋯⋯⋯⋯⋯⋯⋯⋯⋯⋯⋯⋯⋯⋯ 126 一、由仁屬於人,人乃上位者以知⋯⋯⋯⋯⋯⋯⋯⋯⋯⋯ 127 二、由問者具有上位屬性而知⋯⋯⋯⋯⋯⋯⋯⋯⋯⋯⋯⋯ 128 三、由闡釋內容知其所屬⋯⋯⋯⋯⋯⋯⋯⋯⋯⋯⋯⋯⋯⋯ 130 四、仁屬於民,不成立⋯⋯⋯⋯⋯⋯⋯⋯⋯⋯⋯⋯⋯⋯⋯ 133 五、先仁在政治上的作用⋯⋯⋯⋯⋯⋯⋯⋯⋯⋯⋯⋯⋯⋯ 136 第三節 屬於個人內質⋯⋯⋯⋯⋯⋯⋯⋯⋯⋯⋯⋯⋯⋯⋯⋯⋯ 137 一、正面⋯⋯⋯⋯⋯⋯⋯⋯⋯⋯⋯⋯⋯⋯⋯⋯⋯⋯⋯⋯⋯ 138 二、反面⋯⋯⋯⋯⋯⋯⋯⋯⋯⋯⋯⋯⋯⋯⋯⋯⋯⋯⋯⋯⋯ 141 第四節 仁不僅止於內質,尚應有具體的方法⋯⋯⋯⋯⋯⋯⋯ 145 一、為仁要講究具體方法⋯⋯⋯⋯⋯⋯⋯⋯⋯⋯⋯⋯⋯⋯ 145 二、講究方法屬知的領域⋯⋯⋯⋯⋯⋯⋯⋯⋯⋯⋯⋯⋯⋯ 148 三、知者利仁⋯⋯⋯⋯⋯⋯⋯⋯⋯⋯⋯⋯⋯⋯⋯⋯⋯⋯⋯ 149 四、具體方法有履踐的意涵⋯⋯⋯⋯⋯⋯⋯⋯⋯⋯⋯⋯⋯ 153 第五節 仁是相應於天下,且能使天下歸往⋯⋯⋯⋯⋯⋯⋯⋯ 154 一、仁者安人⋯⋯⋯⋯⋯⋯⋯⋯⋯⋯⋯⋯⋯⋯⋯⋯⋯⋯⋯ 154 二、知者利仁⋯⋯⋯⋯⋯⋯⋯⋯⋯⋯⋯⋯⋯⋯⋯⋯⋯⋯⋯ 156 第六章 仁的作用如何可能的探討⋯⋯⋯⋯⋯⋯⋯⋯⋯⋯⋯⋯⋯ 159 第一節 仁可積累⋯⋯⋯⋯⋯⋯⋯⋯⋯⋯⋯⋯⋯⋯⋯⋯⋯⋯⋯ 159 一、由己⋯⋯⋯⋯⋯⋯⋯⋯⋯⋯⋯⋯⋯⋯⋯⋯⋯⋯⋯⋯⋯ 159 二、仁的積累性⋯⋯⋯⋯⋯⋯⋯⋯⋯⋯⋯⋯⋯⋯⋯⋯⋯⋯ 162 第二節 《易傳》的形上學解釋⋯⋯⋯⋯⋯⋯⋯⋯⋯⋯⋯⋯⋯ 164 一、上下位及其間的作用⋯⋯⋯⋯⋯⋯⋯⋯⋯⋯⋯⋯⋯⋯ 165 二、上下位間所具有的易簡性⋯⋯⋯⋯⋯⋯⋯⋯⋯⋯⋯⋯ 168 三、仁是乾易作用在政治上的履踐⋯⋯⋯⋯⋯⋯⋯⋯⋯⋯ 174 四、守位是天人一體的表徵⋯⋯⋯⋯⋯⋯⋯⋯⋯⋯⋯⋯⋯ 176 第七章 仁的政治哲學意涵⋯⋯⋯⋯⋯⋯⋯⋯⋯⋯⋯⋯⋯⋯⋯⋯ 180 第一節 天下的概念⋯⋯⋯⋯⋯⋯⋯⋯⋯⋯⋯⋯⋯⋯⋯⋯⋯⋯ 180 一、天下與四海的共生概念⋯⋯⋯⋯⋯⋯⋯⋯⋯⋯⋯⋯⋯ 181 二、天地一體的觀念⋯⋯⋯⋯⋯⋯⋯⋯⋯⋯⋯⋯⋯⋯⋯⋯ 186 第二節 《堯典》的一體同化理論⋯⋯⋯⋯⋯⋯⋯⋯⋯⋯⋯⋯ 188 一、依方化物的思想⋯⋯⋯⋯⋯⋯⋯⋯⋯⋯⋯⋯⋯⋯⋯⋯ 191 二、“時”概念的確立⋯⋯⋯⋯⋯⋯⋯⋯⋯⋯⋯⋯⋯⋯⋯ 195 三、方時對應系統⋯⋯⋯⋯⋯⋯⋯⋯⋯⋯⋯⋯⋯⋯⋯⋯⋯ 199 四、以日為元⋯⋯⋯⋯⋯⋯⋯⋯⋯⋯⋯⋯⋯⋯⋯⋯⋯⋯⋯ 202 第三節 王天下的提出⋯⋯⋯⋯⋯⋯⋯⋯⋯⋯⋯⋯⋯⋯⋯⋯⋯ 206 一、王的概念⋯⋯⋯⋯⋯⋯⋯⋯⋯⋯⋯⋯⋯⋯⋯⋯⋯⋯⋯ 206 二、一人與天下的關係⋯⋯⋯⋯⋯⋯⋯⋯⋯⋯⋯⋯⋯⋯⋯ 212 三、王、仁、禮制的三位一體關係⋯⋯⋯⋯⋯⋯⋯⋯⋯⋯ 217 第八章 朱子詮釋《論語》仁的探討⋯⋯⋯⋯⋯⋯⋯⋯⋯⋯⋯⋯ 221 第一節 朱子以“愛之理,心之德”釋仁⋯⋯⋯⋯⋯⋯⋯⋯⋯ 221 一、朱子的“愛之理,心之德”意涵⋯⋯⋯⋯⋯⋯⋯⋯⋯ 223 二、朱子對《論語》仁釋意的若干商榷⋯⋯⋯⋯⋯⋯⋯⋯ 226 第二節 朱子的仁具“全德”意涵的溯源⋯⋯⋯⋯⋯⋯⋯⋯⋯ 230 一、〈仁說〉理論基本說明 ⋯⋯⋯⋯⋯⋯⋯⋯⋯⋯⋯⋯⋯ 231 二、體用說方面⋯⋯⋯⋯⋯⋯⋯⋯⋯⋯⋯⋯⋯⋯⋯⋯⋯⋯ 233 三、全德說方面⋯⋯⋯⋯⋯⋯⋯⋯⋯⋯⋯⋯⋯⋯⋯⋯⋯⋯ 234 第三節 全德說與五行模式⋯⋯⋯⋯⋯⋯⋯⋯⋯⋯⋯⋯⋯⋯⋯ 237 一、《五行》綱領的基本內涵 ⋯⋯⋯⋯⋯⋯⋯⋯⋯⋯⋯⋯ 237 二、程朱的全德說不具五行模式⋯⋯⋯⋯⋯⋯⋯⋯⋯⋯⋯ 244 第九章 《論語》中孔子對德的闡釋⋯⋯⋯⋯⋯⋯⋯⋯⋯⋯⋯⋯ 248 第一節 古文獻上的德概念⋯⋯⋯⋯⋯⋯⋯⋯⋯⋯⋯⋯⋯⋯⋯ 248 一、德的本義⋯⋯⋯⋯⋯⋯⋯⋯⋯⋯⋯⋯⋯⋯⋯⋯⋯⋯⋯ 248 二、德與姓⋯⋯⋯⋯⋯⋯⋯⋯⋯⋯⋯⋯⋯⋯⋯⋯⋯⋯⋯⋯ 252 三、德的多樣性⋯⋯⋯⋯⋯⋯⋯⋯⋯⋯⋯⋯⋯⋯⋯⋯⋯⋯ 254 第二節 三人行的模式⋯⋯⋯⋯⋯⋯⋯⋯⋯⋯⋯⋯⋯⋯⋯⋯⋯ 256 一、行的中偏結構⋯⋯⋯⋯⋯⋯⋯⋯⋯⋯⋯⋯⋯⋯⋯⋯⋯ 257 二、《論語》的三人行 ⋯⋯⋯⋯⋯⋯⋯⋯⋯⋯⋯⋯⋯⋯⋯ 260 第三節 孔子所言“德”之分類⋯⋯⋯⋯⋯⋯⋯⋯⋯⋯⋯⋯⋯⋯ 266 一、德與他物對比⋯⋯⋯⋯⋯⋯⋯⋯⋯⋯⋯⋯⋯⋯⋯⋯⋯ 267 二、德的政治作用⋯⋯⋯⋯⋯⋯⋯⋯⋯⋯⋯⋯⋯⋯⋯⋯⋯ 267 三、德的修養⋯⋯⋯⋯⋯⋯⋯⋯⋯⋯⋯⋯⋯⋯⋯⋯⋯⋯⋯ 270 四、涉及德的內涵⋯⋯⋯⋯⋯⋯⋯⋯⋯⋯⋯⋯⋯⋯⋯⋯⋯ 275 第四節 德的內涵⋯⋯⋯⋯⋯⋯⋯⋯⋯⋯⋯⋯⋯⋯⋯⋯⋯⋯⋯ 276 一、先事後得⋯⋯⋯⋯⋯⋯⋯⋯⋯⋯⋯⋯⋯⋯⋯⋯⋯⋯⋯ 276 二、主忠信、徙義⋯⋯⋯⋯⋯⋯⋯⋯⋯⋯⋯⋯⋯⋯⋯⋯⋯ 280 三、因恆而德⋯⋯⋯⋯⋯⋯⋯⋯⋯⋯⋯⋯⋯⋯⋯⋯⋯⋯⋯ 281 四、德乃天生⋯⋯⋯⋯⋯⋯⋯⋯⋯⋯⋯⋯⋯⋯⋯⋯⋯⋯⋯ 284 第十章 仁的檢視及其對當代的啟示⋯⋯⋯⋯⋯⋯⋯⋯⋯⋯⋯⋯ 287 第一節 周遊諸國與檢視定義⋯⋯⋯⋯⋯⋯⋯⋯⋯⋯⋯⋯⋯⋯ 287 一、周遊諸國是遵道而行⋯⋯⋯⋯⋯⋯⋯⋯⋯⋯⋯⋯⋯⋯ 287 二、由辨別同類事蹟檢定⋯⋯⋯⋯⋯⋯⋯⋯⋯⋯⋯⋯⋯⋯ 290 三、仁概念四義項的檢視與被檢視⋯⋯⋯⋯⋯⋯⋯⋯⋯⋯ 295 節二節 仁、知之辨⋯⋯⋯⋯⋯⋯⋯⋯⋯⋯⋯⋯⋯⋯⋯⋯⋯⋯ 302 第三節 德的重新認識⋯⋯⋯⋯⋯⋯⋯⋯⋯⋯⋯⋯⋯⋯⋯⋯⋯ 312 一、具有神奇性⋯⋯⋯⋯⋯⋯⋯⋯⋯⋯⋯⋯⋯⋯⋯⋯⋯⋯ 312 二、德對於規範的重要性⋯⋯⋯⋯⋯⋯⋯⋯⋯⋯⋯⋯⋯⋯ 319 第十一章 結 論⋯⋯⋯⋯⋯⋯⋯⋯⋯⋯⋯⋯⋯⋯⋯⋯⋯⋯⋯⋯ 324 第一節 本文主要發現⋯⋯⋯⋯⋯⋯⋯⋯⋯⋯⋯⋯⋯⋯⋯⋯⋯ 324 一、文字學方面⋯⋯⋯⋯⋯⋯⋯⋯⋯⋯⋯⋯⋯⋯⋯⋯⋯⋯ 324 二、義理方面⋯⋯⋯⋯⋯⋯⋯⋯⋯⋯⋯⋯⋯⋯⋯⋯⋯⋯⋯ 325 第二節 本文主要貢獻⋯⋯⋯⋯⋯⋯⋯⋯⋯⋯⋯⋯⋯⋯⋯⋯⋯ 326 一、《論語》仁概念的釐定 ⋯⋯⋯⋯⋯⋯⋯⋯⋯⋯⋯⋯⋯ 326 二、仁對當代的啟示⋯⋯⋯⋯⋯⋯⋯⋯⋯⋯⋯⋯⋯⋯⋯⋯ 330 參考書目⋯⋯⋯⋯⋯⋯⋯⋯⋯⋯⋯⋯⋯⋯⋯⋯⋯⋯⋯⋯⋯⋯⋯⋯ 333

    參考書目
    一、《論語》注釋版本與參考資料
    01 鄭靜若,《論語鄭氏注輯述》,台北:學海出版社,1981
    02 〔魏〕何晏,《論語集解》;收入《漢魏古注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03 〔宋〕邢昺,《論語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
    04 〔宋〕朱熹,《論語集注》;見《四書集註》,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05 〔清〕劉寶楠、劉恭冕,《論語正義》,高流水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
    06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07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三聯書店,2002
    08 李澤厚,《論語今讀》,北京:三聯書店,2004
    09 〔清〕錢坫,《論語後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0 陳大齊,《孔子學說論集》,台北:正中書局,1979
    11 陳大齊,《孔子學說》,台北:政治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
    12 陳大齊,《論語臆解》,台北:臺灣商務,1996
    13 陳大齊,《論語選粹今譯》,台北:臺灣商務,1996
    14 陳冠學,《論語新注》,台北:東大,1995
    15 湯化,《論語漫談》,台北:頂淵文化,1997
    16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1987
    二、中文書籍(排序依朝代由遠及近;近人則以姓名筆劃由少及多)
    01 《漢魏古注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第1版
    02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第9版
    03 《尚書.孔傳》,台北:新興書局,1991
    04 《周髀算經》;影印,收入〔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86冊,台北:臺灣商務,1986
    05 〔漢〕鄭玄,《毛詩鄭箋》,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
    06 〔漢〕司馬遷,《史記》(百衲本),台北:臺灣商務,1981
    07 〔漢〕揚雄,《太玄》,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
    08 〔漢〕班固,《漢書》(百衲本),台北:臺灣商務,1988
    09 〔漢〕京房,《房氏易》;輯入《叢書集成續編》第26冊,台北:新文豐,1989
    10 〔漢〕許慎,《說文解字》,台北:世界書局,1986
    11 〔漢〕劉熙,《釋名》,上海:上海書店,1989
    12 〔漢〕王充,《論衡》,北京:中國書店,1991
    13 〔漢〕王符,《潛夫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4 〔漢〕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台北:新興書局,1982
    15 〔隋〕蕭吉《五行大義》,見劉國忠,《《五行大義》研究》附錄《五行大義》校文,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
    16 〔南唐〕徐鍇,《說文繫傳》;收於《說文解字四種》,北京:中華書局,1998
    17 〔宋〕周敦頤,《通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
    18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
    19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
    20 〔宋〕朱熹,《詩經集註》,台北:華正書局,1982
    21 〔宋〕朱熹,《孟子集注》;見《四書集註》,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22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1986
    23 〔明〕來知德,《周易集註》;影印,收入〔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廿六冊,台北:臺灣商務,1986
    24 〔清〕顧炎武,《日知錄》,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
    25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
    26 〔清〕劉淇,《助字辨略》,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73
    27 〔清〕惠士奇,《禮說》;影印,收入〔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1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
    28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註》,台北:黎明文化,1980
    29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
    30 〔清〕阮元,《揅經室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
    31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台北:臺灣商務,1983
    32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33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吳則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4
    34 于省吾,《尚書新證》,台北:崧高書社,1985
    35 水渭松,《墨子直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
    36 王海棻,《古代漢語簡明讀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7 王健文,《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後二十年》,台北:三民,2001
    38 王章陵,《馬克思“異化論”批判》,台北:正中書局,1987
    39 王國維,《古史新証》,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40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41 王關仕,《儀禮服飾考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42 江林昌,《楚辭與上古歷史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太陽循環文化揭秘》,濟南:齊魯書社,1998
    43 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44 江曉原、鈕衛星,《回天:武王伐紂與天文歷史年代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5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46 李力,《出土文物與先秦法制》,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
    47 李辰冬,《詩經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1982
    48 李志超,《天人古義——中國科學史論綱》,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
    49 李知宴,《中國古代陶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50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51 李衡眉,《先秦史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99
    52 李縉雲,編著,《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53 李學勤,《中國青銅器的奧秘》,台北:台灣商務,1988
    54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55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台北:萬卷樓,1993
    56 李儼,《中國古代數學簡史》,台北:九章出版社,1983
    57 吳庚,《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台北:聯經,1993
    58 杜勇,《《尚書》周初八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59 余冠英,《詩經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60 宋永培,《《說文》漢字體系與中國上古史》,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61 宋希仁,《當代外國倫理思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62 金文傑,《大易探微》,青島:青島出版社,1999
    63 金景芳,《知止老人論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64 金景芳,《《周易.繫辭傳》新編詳解》,沈陽:遼海出版社,1998
    65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80
    66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台北:聯經,1984
    67 屈萬里,《尚書集釋》,台北:聯經,1983
    68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1989
    69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外一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0 高均,《高平子天文曆學論著選》,台北: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1987
    71 高明,《古文字類編》,台北:大通書局,1986
    72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台北:自印,1990
    73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
    74 徐元誥,《國語集解》,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
    75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76 徐志鈞,《老子帛書校注》,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77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乙集,台中:中央書局,1957
    78 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引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79 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卷十五,台北:鼎文書局,1975
    8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香港:新亞研究所,1976
    81 張大可輯釋,《史記論贊輯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82 張方,《中國詩學的基本觀念》,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83 張立文,《周易與儒道墨》,台北:東大,1991
    84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85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北京:中華書局,2003
    86 章太炎,《太炎文錄》初編;收入《民國叢書》第三編第八十三冊,上海:上海書店,1991
    87 梁啟雄,《荀子柬釋》,台北:河洛圖書,1974
    88 陳久金、楊怡,《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曆法》,台北:台灣商務,1993
    89 陳大齊,《論語臆解》,台北:臺灣商務,1996
    90 陳榮捷,《陳榮捷哲學論文集》,香港:美國東方研究所香港辦事處,1969
    91 陳夢家,《尚書通論:外二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92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二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
    93 郭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4 郭沫若,〈先秦天道觀之進展〉,《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外二種)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95 郭為,《陰陽五行家思想之述評》,高雄:興國出版社,1979
    96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97 黃光國,《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1988
    98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77
    99 彭林,《儀禮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100 彭浩校編,《郭店楚簡《老子》校讀》,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01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1981
    102 項退結,《中國哲學之路》,台北:東大,1991
    103 曾運乾,《尚書正讀》,台北:華正書局,1982
    104 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05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106 楊陽,《王權的圖騰化:政教合一與中國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07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108 楊樹達,《詞詮》,台北:臺灣商務,1959
    109 楊樹達,《高等國文法》;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二編.第54冊,上海:上海書局,1990
    110 楊寶忠,《《古代漢語》詞語考證》,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7
    111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112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113 熊鈍生,主編,《辭海》,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0
    114 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1999
    115 劉正,《金文氏族研究:殷周時代社會、歷史和禮制視野中的氏族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02
    116 劉如瑛,《諸子箋校商補》,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117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118 劉起釪,《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
    119 劉起釪,《古史續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120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21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余嘉錫、楊樹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22 劉慶娥,《古漢語速成讀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
    123 鄭慧生,《甲骨卜辭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
    124 鄭慧生,《星學寶典——《天官歷書》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
    125 臧克和,《中國文字與儒學思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126 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127 錢宗範,《周代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128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29 錢穆,《朱子學提綱》,北京:三聯書局,2002
    130 賴炎元,《春秋繁露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1987
    131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
    132 蕭泰芳、張儒、馬麥貞、白平,《《古代漢語》注釋商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33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34 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135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萬卷樓,2000
    136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
    三、中文譯著(排序依作者中文譯名筆劃由少及多)
    01 【美】本杰明.史華茲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02 【德】布魯格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1976
    03 【英】李約瑟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翻譯小組譯,《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四卷,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8
    04 【法】孟德斯鳩著;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台北:台灣商務,1998
    05 【美】享廷頓著;周琪、劉緋、張立平、王圓譯,《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06 【美】杭亭頓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
    07 姚新中著;趙艷霞譯,《儒教與基督教:仁與愛的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08 【美】郝大維、安樂哲,合著;蔣弋為、李志林,合譯,《孔子哲學思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09 【德】馬克思.韋伯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0 【美】赫伯特.芬格萊特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11 【英】謨爾著;蔡坤鴻譯,《倫理學原理》,台北:聯經,1978
    四、中文論集(排序依作者姓名筆劃由少及多)
    01 于省吾,〈釋禾、年〉;彙入《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
    02 毛子水,〈表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鄭注〉,收入《論孟論文集》,台北:黎明,1982
    03 李鏡池,〈《易傳》思想的歷史發展〉;收入其所著,《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78
    04 屈萬里,〈先秦說詩的風尚和漢儒以詩教說詩的迂曲〉;收入林慶彰,編,《詩經研究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05 高亨,〈孔子思想三論〉;收入《哲學研究》編輯部編,《孔子哲學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06 張忠培,〈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見杜正勝主編,《考古、文明與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07 陳公柔,〈西周金文中的新邑、成周與王城〉;載《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08 陳鼓應,〈《易傳.繫辭》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兼論《易傳》非儒家典籍,乃道家系統之作〉;收入其所著,《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09 常正光,〈陰陽五行學說與殷代方術〉,收入艾蘭,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10 馮友蘭,〈再論孔子關於仁的思想〉;收於《哲學研究》編輯部編,《孔子哲學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11 廖名春,〈帛書《要》篇與孔學研究〉;收入其所著,《《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
    12 錢穆,〈論《十翼》非孔子作〉;載《古史辨》第三冊上編,台北:藍燈,1987
    13 戴君仁,〈洪範五紀說〉;載《尚書論文集》,台北:黎明,1982
    五、中文刊物(排序依作者姓名筆劃由少及多)
    01 白奚,〈“全德之名”和仁聖關係——關于“仁”在孔子學說中的地位的思考〉;載《孔子研究》年2002第4期
    02 江曉原,〈《周髀算經》蓋天宇宙結構〉;載《自然科學史研究》1996年第3期
    03 李運富,〈《論語》裡的“必也,P”句式〉;載《中國語文》1987年第3期
    04 李繼閔,〈“商高定理”辨證〉;載《自然科學史研究》1993年第1期
    05 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載《武漢大學文哲季刊》五卷三期,1936
    06 宋永培,〈《論語》“民”、“人”的實際所指與詞義特點〉;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6期
    07 胡厚宣,〈甲骨文四方風名考〉,原載《責善半月刊》第2卷第19期;修訂本更名〈甲骨文四方風名考證〉,收入《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本文參考,香港:文友堂,1970
    08 胡厚宣,〈重論“余一人”問題〉;見四川大學歷史系古文字研究室編,《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
    09 徐中舒,〈士王皇三字之探原〉;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四分,台北:中研院史語所員工福利委員會,1971
    10 高明,〈從甲骨文中所見王與帝的實質看商代社會〉;收入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
    11 郭沂,〈從“疑古”走向“正古”——試論中國古典學的發展方向〉;載《孔子研究》2002年第4期
    12 黃岳洲,〈文言文教材疑難詞句試釋〉,載《語文學習》1984年第11期
    13 馮友蘭,〈對于孔子所講的仁的進一步理解和體會〉,載《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14 傅佩榮,〈《論語》詮釋的相關問題〉;載《哲學雜誌》,台北,第三十二期,2000年5月
    15 舒大剛,〈《周易》、金文“孝享”釋義〉;載《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
    16 楊澤波,〈釋仁〉;載《孔子研究》1995第3期
    17 裘錫圭,〈關于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載《文史》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
    18 臧克和,〈讀《殷周金文集成》雜誌〉;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
    19 錢寶琮,〈蓋天說源流考〉;載《科學史集刊》第一期,1958
    20 嚴文明,〈略論中國文明的起源〉;載《文物》1992年第1期
    21 饒宗頤,〈帛書《繫辭傳》“大恆”說〉;載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六、英文書籍(排序依作者姓氏字母)
    01 Fingarette, Herbert. (1972) 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 New York: Harper & Row.
    02 Huntington, Samuel P. (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03 Salmon, Wesley C. (1973) Logic,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 2nd edition.
    04 Schwartz, Benjamin I. (1985)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