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書偉
論文名稱: 中壢龍岡穆斯林的離散認同與文化地景
The Muslim Diaspora Identity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in Lungang, Jhongli
指導教授: 譚鴻仁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穆斯林離散認同文化地景遷移
英文關鍵詞: diaspora, landscape, identity, Muslims, migr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伊斯蘭信仰中,清真寺與穆斯林社群間的關係相當密切,連結穆斯林的信仰、思想、教育、生活與行為,是社群發展的核心。目前臺灣的清真寺,分佈於臺北、桃園、臺中、臺南與高雄等地,各個清真寺的發展多是透過中國回教協會(簡稱回協)的主導與支助,而桃園中壢龍岡清真寺在其建立過程卻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力量、透過教親的集資集力建造而成。當初成立清真寺的教親多是1953、1954年自大陸滇、緬地區的撤退部隊,為了宗教的需要而選擇在龍岡忠貞新村建立清真寺。
    時日推移,龍岡地區也陸陸續續有許多的泰國緬甸華僑穆斯林在此聚居,溯其淵源,這些華僑絕大部分是雲南籍華人的後裔,經過更為周折的歷程,聚居泰緬,再輾轉到臺灣。他們或為求學、或為工作、或為依親,逐漸形成今日龍岡穆斯林聚落的主體。此外,東南亞外籍勞工、國外留學生或商人等群體的逗留,也成為龍岡地區穆斯林文化另一股注入的新力量。來自各地的離散群體(diaspora groups)承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離散經驗與認同,這些離散群體在龍岡這個地方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化空間,對此文化空間有著不同的詮釋與認知。
    本研究從龍岡穆斯林離散的歷程,描繪出討論穆斯林文化在龍岡地區的空間化與地方化,透過宗教這個媒介(medium)進而塑造出來的文化空間或文化地景的書寫,並說明穆斯林離散空間的形塑是一種關係空間的建立,同時也是克服空間障礙的過程,穆斯林必須採用各種變通方式與策略性認同的建立來維繫社群的穩定,妥協與調適的作法得以使社群網絡穩定與擴大,地理距離不再是決定關係串聯的必要因素。

    The mosque in Isla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necting the religious rites, norms, education, behavior and everyday life. It is also the center of the linkage in Muslin communities. There are only 6 mosques In Taiwan, located in Taipei, Taoyuan, Taichung, Tainan and Kaohsiung. In Taiwa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sque is mostly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Muslim associ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cal Mosque in Jhongli City, displayed a bottom-up strength of local Muslims, who were mostly Yunnan-Myanmar border troops retreated from China in 1953-54.
    The second wave of local Muslim immigrants is overseas Chinese Muslims from Thailand and Myanmar, most of whom are descendants of Yunnan Chinese. They came here mainly for education, work or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They become the majority members of the local Muslim community. The third wave of Muslim newcomers are foreign laborers, foreign students and merchants from the Southeast Asia, who come here within last decade.
    The diaspora groups from anywhere have their own culture backgrounds, experiences of diaspora and identities. Owing to the Muslim ethnical identities, the landscape of Jhongli Lungang show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llisions, conflicts, adjustments and the special identities of Muslim. Furthermore, these Muslims created their new identities and subjectivities. The paper aims to document how these diaspora groups have formed their typical culture spaces and explain how a distinctive process of spati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Muslim culture was made possible by different groups of Muslim immigran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diaspora space in Lungang Muslim community is a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relational spac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onstraints and conflicts in Taiwan society, Muslims try to keep the community stable and expand their relational network by compromising with the religious doctrines and shaping the strategic identities. Physical limits for them are not dominant factors anymore.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龍岡忠貞新村概況 6 第三節、問題意識 9 第四節、研究目的 12 第二章、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研究背景回顧 14 壹、臺灣伊斯蘭信仰與中國大陸移民 16 貳、中國現代化都市中的伊斯蘭教發展 19 參、臺灣的泰緬華僑與伊斯蘭信仰 23 肆、東南亞外籍勞工與穆斯林 26 第二節、相關研究回顧 28 壹、離散的相關研究 28 貳、遷移研究 31 第三節、研究理論回顧 34 壹、離散(diaspora) 35 貳、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 40 參、文化混雜(hybrdity) 42 肆、研究概念架構 43 第三章、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研究取徑 48 壹、後結構轉向 48 貳、後現代主義地理學 49 第二節、龍岡清真寺的個案選擇 50 第三節、研究流程與設計 53 壹、進入田野的方式 53 貳、蒐集資料的方法 55 參、整理和分析資料的方式 56 肆、建立初步理論和結論的方式 56 第四節、實地訪談 57 壹、訪談對象 57 貳、面對受訪者時的呈現自我 58 第五節、研究倫理 59 第四章、龍岡穆斯林的離散空間 61 第一節、龍岡穆斯林聚落的形成 62 壹、隱形化的老兵穆斯林 62 貳、來自泰緬的外來者 73 參、全球化帶來的新面孔 79 第二節、龍岡穆斯林的離散意涵 86 壹、龍岡穆斯林身分的認同歸屬 86 貳、伊斯蘭文化的傳承的策略 95 第三節、信仰衝突與調適的策略 102 壹、抵抗的形式 102 貳、宗教的變通與妥協 111 第四節、宗教地景和身分再現 122 壹、象徵與宗教身分的地景 122 貳、權力與空間的區劃 130 第五章、討論 137 第一節、龍岡穆斯林的離散意涵 137 第二節、離散者的認同建構 142 第三節、信仰衝突與社群生存的策略 145 第四節、建立認同的地景 149 第六章、結論 151 第一節、研究發現與歸納 151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困難 155 第三節、後續研究 157 參考文獻 159 附錄一、受訪者名單 169 附錄二、「龍岡清真寺大殿落成紀念」 171 附錄三、訪談大綱 173 謝辭 177

    中文文獻

    于嘉明(2008)。在台泰緬雲南籍穆斯林的族群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方筠(2011)。別讓穆斯林兄弟空腹工作。全球中央雜誌。(2011年11月)
    王宏仁、郭佩宜(編)(2009)。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臺北市:中研院亞太出版社。
    王志弘、沈孟穎、林純秀(2009)。族裔公共空間的劃界政治:臺北都會區外圍東南亞消費地景分析。臺灣東南亞學刊,6(1),頁3-48。
    王志弘(2006)。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臺灣社會研究,(61),頁149-203。
    王雯君(2005)。從網際網路看客家想像社群的建構。資訊社會研究,(9),頁155-184。
    史宗玲(2010)。地景變遷之離散印記:羅斯的《美國牧歌》中猶太美國人之族裔身份。長榮大學學報,14(2),頁17-31。
    白蓓麗(1995)。中國穆斯林婦女問題探析。回族研究,4,56-63。(吳海鴻,譯)
    江柏煒(2009)。軍事治理下的地方社會:以金門華僑網絡為中心之考察(1949-1970s)。考古人類學刊,(71),頁7-46。
    余振貴(1996)。中國歷代政權與伊斯蘭教。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宋郁玲(2006)。人文地理學人口遷移研究的跨界與轉向:臺灣與英美研究的比較。地理學報,(43),頁61-79。
    尚道明(1995)。眷村居民的生命歷程與國家認同—樂群新村的個案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長寬(1996)。中國回教之發展及其運動。臺北市:中華民國阿拉伯文化經濟協會。
    林津如(2008)。新移民女性之組織工作。於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編),跨界流離。臺北市:台社出版社。
    林美容(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林漢岳(2008)。國際遷移的另一種視野:東南亞籍男性婚姻移民來台灣之生活適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雯(2004)。都會區域中流動遷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臺北縣市大陸女性配偶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亞克(2003)。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早期傳播。學術探索,(4),頁69-73。
    姜蘭虹(2009)。日久他鄉是故鄉-加拿大臺裔移民的心聲。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2),頁25-42。
    施雪琴(2009)。全球化視野下的女性跨國流動-以1978年以來中國女性遷移東南亞為中心。南洋問題研究,(137),頁51-59。
    柯凱佩(2003)。大陳人移民經驗的認同歷程。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臺北:巨流出版社。
    孫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建中(1997)。台灣早期的回族移民。歷史月刊,110,頁114-118。
    孫振玉(1995)。中國伊斯蘭傳統文化研究。蘭州市:甘肅民族出版社。
    孫鴻業(2002)。汙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分與認同。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峰堯(2006)。印尼客工之宗教認同─以臺北文化清真寺之印尼客工為例。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藹萱(2000)。Rethinking 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 in contemporary migration theories。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0),頁145-188。
    高念慈(2007)。中壢龍岡清真寺的建立與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高怡萍(2005)。徘徊於聚族與離散之間。新竹市:清華大學人類所博士論文博士論文。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院。
    高麗珍(1988)。臺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炎憲(編者)(2002)。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新店市:國史館。
    郭承真(2010)。中國西部穆斯林流入東部沿海大中城市現狀與展望。宗教與世界,(3)。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義華(2006)。後殖民移民文學對移民文化身份失落/重構的思考與再現。中南大學學報,12(4),頁496-49。
    彭惠怡(2007)。繪製離散:布蘭德的【返鄉之圖】。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曾秀萍(2009)。流離愛欲與家國想像:白先勇同志小說的“異國”離散與認同轉變(1969~1981)〉。臺灣文學學報,14,頁171-203。
    游惠晴(2009)。中和華新街緬華族裔經濟社區形成與發展之研究。臺北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費孝通(1998)。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賀聖達(2010)。東南亞伊斯蘭教與當代政治。北京市:中國書籍出版社。
    黃志弘(2005)。宗教地理學研究趨勢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10),頁177-204。
    黃郁涵(2008)。全球化、跨國流動與都市飛地:中和緬甸街移民社區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俐(2008)。再現.流亡的孤軍-桃園縣忠貞新村集體生活聚落瓦解過程。中壢市: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賈福康(2001)。台灣鹿港回教尋根運動的回顧與前瞻:為編印臺灣鹿港回教尋根文獻而作。中國回教,(271),頁9-10。
    賈福康(2005)。臺灣回教史(第二版)。臺北市:中國回教協會。
    廖炳惠(2008)。全球離散之下的亞美文學研究。海洋文化學刊,(5),頁17-33。
    翟振孝(2006)。遷移、文化與認同。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趙彥寧(1999)。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O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臺灣社會研究,(36),頁37-83。
    趙彥寧(2002)。家國語言的公開祕密:試論下階層中國流亡者自我敍事的物質性。臺灣社會研究,(46),頁45-48。
    劉秀淑(2006)。易地的金枝: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新北市:華梵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劉寶軍(2010)。世界華人穆斯林概觀。銀川市:寧夏人民出版社。
    蔡珮(2010)。澳洲布里斯本澳籍台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46,頁91-155。
    戴秋怡(2010)。屏東客家印尼華僑離散之個案研究。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玉鳳(2008)。東方與西方之間-華裔美國文學中的香港形象解析。南都學壇,28(5),頁42-46。
    謝世忠(2004)。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謝宗榮(2003)。台灣傳統宗教文化。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簡會元(1992)。緬甸與華僑。臺北市:中國僑政學會。
    羅於陵(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與和再界定。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怡文(2002)。伊斯蘭教在臺灣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顧朝林(2008)。人文地理學流派。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文文獻(包含翻譯文獻)

    Anderson, B. (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 臺北市:時報出版社。(原著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出版於2006年)
    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arker, C. (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羅世宏等,譯) 臺北市, 五南出版社。(原著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Second edition)出版於2003年)
    Bauman, Z. (2010)。社會學之思(第二版)。(李康,譯) 北京市: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著Thinking Sociologically出版於2001年)
    Bhabha, H. K. (1985). Signs taken for wonders: Questions of ambivalence and authority under a tree outside Delhi, May 1817. Critical Inquiry, 12(1), pp. 144-165.
    Bhabha, H. K. (1990).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Cambridge. London: Cambridge.
    Bhabha, H. K.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Brah, A. (1996). Cartographies of diaspora: contesting identities. London: Routledge.
    Brettell, C., & Hollifield, J. F. (2000). Migration Theory: 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London: Routledge.
    Brooker, P. (2003). 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2nd ed.).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Bulter, K. D. (2001). Defining Diaspora: Refining a Discourse. Diaspora, 10(2), pp. 189-219.
    Castles, S., & Miller, M. (2008)。移民:流離的年代。(賴佳楓,譯) 臺北市: 五南出版社。(原著The Age of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 (Third edition)出版於2003年)
    Clifford, J. (1994). Diaspora. Cultural Anthropology, 9(3), pp. 302-338.
    Cloke, P., Crang, P., & Goodwin, M. (2006)。人文地理概論。 (王志弘等,譯) 臺北市: 巨流出版社。(原著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出版於1999年)
    Cohen, R. (1997). Global diaspora: An introduction (2nd ed.).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ress.
    Cosgrove, D. (1998).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Cosgrove, D., & Jackson, P. (1987). New directions in Cultural Geography. Area, 19(2), pp. 95-101.
    Crang, M. (2004)。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 臺北市: 巨流出版社。(原著Cultural Geography出版於1998年)
    Cresswell, T. (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譯) 臺北市: 群學出版社。(原著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出版於2004年)
    Durkheim, E. (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東、汲喆,譯) 上海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著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出版於1912年)
    Durkheim, E. (2006)。道德教育。(陳光金,譯) 上海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著 Moral Education出版於1925年)
    Esman, M. (2009). Diaspora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lroy, P. (1991). It ain't where you're from, it's where you're at... the dialectics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 Third Text, 13, pp. 3–16.
    Gilroy, P. (1993). Small Acts: Thoughts on The Politics of Black Cultures. London: Serpent's Tail.
    Gilroy, P. (1995). 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Rutherford, J.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 222-237).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Henderson, G. (1999). Landscape and Englishness. London: Reaktion Books.
    Hendry, J. (2004)。社會人類學:他們的世界。(林日輝、戴靖慧,譯) 臺北市, 弘智文化。(原著An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thropology: Other People's World出版於1999年)
    Johnston, R. J. (2000)。哲學與人文地理學。(蔡運龍、江濤,譯)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原著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 (Second edition)出版於1986年)
    Kalra, V. S., Kaur, R., & Hutnyk, J. (2008)。離散與混雜。(陳以新,譯) 永和市: 韋伯文化。(原著Diaspora and Hybridity出版於2005年)
    Lane, B. C. (2001). Landscapes of the Sacred: Geography and Narrative in American Spiritualit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D. Nicholson-Smith, Tra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ie, J. (1995). From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o transnational diaspora.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4(4), pp. 303-306.
    Lyotard, J. F. (1984). 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tchell, D. (2000).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
    Mitchell, D. (2003). Dead labor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ndscape-California Living, California Dying. In K. Anderson, M. Domosh, N. Thrift, & S. Pile, Handbook of Cultural Geography (pp. 233-248).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Murdoch, J. (2006). Post-structuralist Geograph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Neuman, W. L. (2007)。社會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五版)。(郝大海,譯) 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著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fifth edition)出版於2002年)
    Park, C. C. (1994). Sacred Worlds: An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and relig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eters, J. D. (1999). Exile, Nomadism, and Diaspora: The Stakes of Mobility inthe Western Canon. in Naficy, H. (ed.), Home, Exile, Homeland (pp. 17-41).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Safran, W. (1991). Diasporas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s of Homeland and Return. Diaspora, 1(1), pp. 83-99.
    Said, E. W. (1999)。東方主義。(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譯) 臺北市: 立緒出版社。(原著Orientalism於1995年出版)
    Sassen, S. (2005)。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黃克先,譯) 臺北市: 巨流出版社。(原著Guests and Aliens出版於1999年)
    Sauer, C.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 2, pp. 19-53.
    Schatzman, L., & Strauss, A. L. (1973). Field research: strategies for a natural sociolog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mith, P. (2008)。文化理論—導論。(張鯤,譯)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原著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出版於2006年)
    Sopher, D. E. (1981). Geography and Religion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5, pp. 510-524.
    Stalker, P. (2002). Migration Trends and Migration Policy in Europ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40(5), pp. 151-179.
    Stalker, P. (2002)。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蔡繼光,譯) 臺北市: 書林出版社。(原著The no-nonsense guide to international migration出版於2001年)
    Western, J. (1981). Outcast Cape Tow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immer, A., & Glick Schiller, N. (2002). 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and beyond: nation-state building, migr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Global Networks, 2(4), pp. 301-334.
    Woodward, K.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SAGE.
    Zukin, S. (1991). Landscapes of Power: From Detroit to Disney Worl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