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沈怡螢
論文名稱: 噶瑪蘭新社部落生活空間資源之利用、變遷與再發現
指導教授: 鄭勝華
Zheng, Sheng-Hua
汪明輝
Wang, Ming-Hu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5
中文關鍵詞: 自然資源部落地圖採獵文化生活變遷傳統編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6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嘗試以地理學的角度,勾畫新社部落生活空間資源使用的多元性,及其文化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並以1968年台11線濱海公路的開通作為「事件」,來觀察部落的轉變。
    透過各章節的論述,可知新社部落原為一較封閉的原初豐裕社會,族人抱持著虔敬的心,在山野、溪澗與大海間採摘自然萬物,樂於分享與服務,社會關係緊密,幾乎自給自足。1968年台11線濱海公路開通,部落快速納入台灣經濟體系,衝擊了新社部落的文化與生態;但隨著納入台灣整體經濟與社會的時間愈久,族人愈益理解自由經濟的邏輯,市場經濟的交換開放而活絡。近十數年來,新社香蕉絲編織文化的再發明,是當地納入台灣整體社會和經濟數十年後,開始形成的自主性自我保護。其動機不僅和族群意識的覺醒有關,亦因族人對貨幣經濟邏輯的掌握度提高,才能在文化結構中選取具有市場經濟潛力的香蕉絲織物,並提升到上層的市場經濟層面,進行再發明。
    在這樣的文化抵抗過程中,我們看到:文化與環境的關係,不是固著或單向的支配模式,而是不斷的雙向回饋;自然環境提供生養的資源孕育人群與文化,族群文化的深層內涵,亦可藉由技術/技藝形成不斷的調適與創造。在實踐過程中,持續詮釋自身文化的意義,甚至改變所處的環境。因此我們得知,文化與環境之間,是一種創造性的適應過程,是相互流動、推進的人地關係。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區的選定 2 第三節 研究位置 4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6 第五節 文獻回顧 7 第六節 研究概念與架構 9 第二章 新社部落的人群 11 第一節 噶瑪蘭的遷徙與南下新社 11 第二節 新社部落的形成 14 第三節 新社部落的社會與文化 18 第四節 台11線濱海公路的影響 21 第三章 陸域資源的利用與變遷 23 第一節 陸域環境 23 第二節 公路開通前的陸域資源使用 27 第三節 公路開通後的陸域資源使用 42 小 結  44 第四章 溪流資源的利用與變遷 45 第一節 溪流環境 45 第二節 公路開通前的溪流資源使用 47 第三節 公路開通後的溪流資源使用 54 小 結  60 第五章 沿岸海域資源的利用與變遷 61 第一節 沿岸海域環境 61 第二節 公路開通前的沿岸海域資源使用 71 第三節 公路開通後的沿岸海域資源使用 81 小 結  89 第六章 香蕉絲編織傳統的再發明 90 第一節 傳統衣飾的沒落 90 第二節 復名運動揮動的蕉絲彩衣 (1982-2002年) 92 第三節 復名後蕉織技藝織就的文化發展空間 (2002-2008年) 98 第七章 結論 106 參考文獻 107 附錄

    內政部
    2001 《經建版二萬五分之一地形圖》。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2002 《思考原住民》。台北:前衛出版社。
    王凱弘
    2005 《Tumpu Daingaz:一個台灣原住民族布農族的抵抗空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白長川
    1991 〈冬山河的史話〉,《臺灣文獻》42:3、4,頁253-279。
    石再添
    1977 〈臺灣東部花東海岸域的地形學計量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頁143-169。
    1995 《臺灣地理概論(三版)》。台北:臺灣中華。
    石再添、張瑞津、林雪美、張政亮、劉明錡、陳政典
    1995 〈臺灣東部河口地區之地形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4,頁1-38。
    石再添、鄧國雄、許民陽、楊貴三
    1989 〈臺灣花東海岸海階的地形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4,頁1-50。
    台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sinica.edu.tw/。
    台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2001new/main1.asp。
    江永棉、王瑋龍、黃淑芳編著
    1990 《臺灣海藻簡介》。台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
    1996a 《平埔族調查旅行》。台北:遠流出版社。
    1996b 《臺灣踏查日記》。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三畏
    2005 《集水區經營治理》。台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所發展基金會。
    李壬癸、吳榮順
    2000 〈噶瑪蘭的歌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頁147-205。
    李瑞宗
    1993 〈原住民時代植栽文化噶瑪蘭族(上)〉,《造園》14,頁72-79。
    1994 〈原住民時代植栽文化噶瑪蘭族(下)〉,《造園》15,頁78-84。
    李榮祥
    2001 《台灣賞蟹情報》。台北市:大樹文化。
    李維峰、林銘郎、董家鈞、楊賢德、酈寶成、魏佳韻
    2002 《土石流及崩塌地整體治理對策之研擬及既有防治措施之效益檢討》。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李潼
    1992 《少年噶瑪蘭》。台北:天衛文化。
    沈世傑
    1984 《臺灣近海魚類圖鑑》。台北市:省立博物館。
    1993 《臺灣魚類誌》。台北市:台大動物系。
    沈淑敏
    1998 〈消失中的海岸線?─談花東海岸的侵蝕與防治〉,《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6,頁66-72。
    汪明輝
    1990 《阿里山鄒族傳統社會的空間組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阮文彬、劉炯錫
    2002 《德高部落傳統阿美族溪流漁獵文化調查》。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
    阮昌銳
    1993 〈噶瑪蘭族的木雕〉,《宜蘭文獻雜誌》6,頁75-83。
    林正春、劉炯錫、廖迦密
    1998 《都蘭地區阿美族海洋文化之調查研究結案報告》。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林佳慧
    2002 《臺南縣南化鄉蔡寮溪流域人文生態系統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林俊強
    2005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研究─泰雅族司馬庫斯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論。
    林聖欽
    1995 《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祁偉廉
    1998 《臺灣哺乳動物:野外探險實用大圖鑑》。台北:大樹文化。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2005 《噶瑪蘭族傳統家屋興建工程計畫期末報告書》。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6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大會手冊》。(未出版)
    邱水金
    1993 〈禮失求諸野〉,《宜蘭文獻雜誌》6,頁52-60。
    邱秀蘭
    2006 《噶瑪蘭族傳統文化再現之研究─以2005年宜蘭綠色博覽會噶瑪蘭館為例》。中原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碩論。
    邱輝龍、許圳塗
    2002 〈臺灣原住民風俗中的香蕉作物〉,《農業世界雜誌》230、231。
    2003 〈香蕉布、香蕉衣、香蕉紙~談香蕉纖維的利用〉,《農業世界雜誌》233,頁66-72。
    施志昀、游祥平
    1998 《台灣的淡水蝦》。高雄市: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
    1999 《台灣的淡水蟹》。高雄市: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
    施添福
    1996 《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上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柳芝蓮
    1990 《臺灣海藻彩色圖鑑》。台北市:行政院農委會。
    柯培元
    1993 《噶瑪蘭志略》。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金男、劉炯錫、古總結、馮桂蓮、廖迦密
    1999 《郡社群布農族的植物文化期末報告》。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胡興華
    2003a 《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b 〈鰻魚王國的起落〉,《漁業推廣》196,頁14-37。
    徐君臨
    1989 《臺灣東部漁民漁場空間認知與漁撈活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徐國士、夏禹九
    2000 《東部水資源保育及防災研究中心期末報告》。台北:經濟部水資源局。
    張文傑
    1990 《排灣族與雅美族的農耕及生計適應─以士文村和朗島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張石角、張杏枝
    1993 《臺灣過去二十年重大崩山災害及其對受影響地區之自然和社會環境之影響(五)》。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張宗智
    1994 《噶瑪蘭語的未來》。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論。
    張長義等
    2003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張峻嘉
    1987 《山村生計活動之變遷─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張振岳
    1997 〈噶瑪蘭人的手工織布法〉,《臺灣風物》47:4,頁113-130。
    張崑雄、邵廣昭、花長生著
    1994 《臺灣的珊瑚魚類》,台北市:渡假。
    張崑雄、邵廣昭、李信徹同撰
    1979 《臺灣沿岸魚類圖鑑》,台北市:中研院動物所。
    張豐吉
    2000 《台灣編織植物纖維研究》。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清水純
    1987 〈台灣平埔族的漢化〉,《台灣學術研究會誌》,頁43-63。
    1998 《噶瑪蘭族神話傳說集》。台北:南天書局。
    清水純,李英茂譯
    1997 〈噶瑪蘭族和哆囉美遠族的傳說故事〉,《宜蘭文獻雜誌》27,頁51-58。
    清水純,張文義譯
    1993 〈噶瑪蘭族〉,《宜蘭文獻雜誌》6,頁88-100。
    許民陽
    1995 《花東海岸的地形變遷─海岸後退的研究》。台北:天馬文化。
    許民陽、高慶珍、高鵬飛、鄭紹龍
    1998 〈花東海岸後退的研究─花蓮至長濱段〉,《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6,頁73-98。
    陶天麟
    2004 《台灣淡水魚地圖》,臺中市:晨星。
    陳天任
    1993 《原色臺灣龍蝦圖鑑》,台北市:南天。
    陳永龍
    1992 《社會空間變遷之研究─以魯凱族好茶社為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2003 《重讀水沙連:從水域文化之保育理述邵族生存抗爭》。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論。
    陳有貝、邱水金、李貞瑩
    2005 《宜蘭縣礁溪鄉淇武蘭遺址第三階段資料整理計劃》。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陳志榮
    1995 〈噶瑪蘭人的宗教變遷〉,《平埔研究論文集》,頁77-98。
    陳育貞等
    2004 《流流仔:資源調查傳習活動及學習環境整頓計畫報告書》。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委託。
    陳明杰
    2007 〈疏伐作業對人工林林地水土保持影響〉,《林業研究專訊》14:1,頁10-13。
    陳淑均
    1963 《噶瑪蘭廳志》。台北:臺灣銀行。
    陳義雄、張詠青作
    2005 《臺灣淡水魚類原色圖鑑》。基隆市:水產。
    陳逸君
    2002a 〈沒有人編織的明天〉,《研究與動態》6,頁251-256。
    2002b 《現代台灣族群意識之建構─以噶瑪蘭族為例》。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4  《百年新社─噶瑪蘭族新故鄉》。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陳憲明
    1986 〈臺灣北部高冷地區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2,頁103-142。
    1987 〈臺灣北部番子澳漁撈活動的時空間配置〉,《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3,頁71-104。
    1989 〈臺灣東部漁撈活動的時間地理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5,頁89-115。
    1991 〈澎湖北海一帶無人島紫菜採集的領域管理〉,《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7,頁63-84。
    1992 〈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鳥嶼的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8,頁111-159。
    陳曉玲
    2006 《太魯閣族生活方式之變遷─花蓮縣秀林鄉水源部落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喬治馬偕,林耀南譯
    1959 《臺灣遙寄》。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游祥平、陳天任共著
    1986 《原色臺灣對蝦圖鑑》。臺北市:南天。
    曾振名
    1998 《流流社社會文化資源調查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曾晴賢
    2002 〈台灣河川洄游生物的習性〉,《科學發展》352,頁4-11。
    曾晴賢、陳育賢合著
    1992 《海邊生物》。台東市: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黃淑芳
    1990 《臺灣東北角海藻圖錄》。台北市:國立台灣博物館。
    黃啟瑞
    2000 《原味與市場-另一種Amis*植物人文的探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論。
    黃宣衛
    1991 《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阿美族社會文化之調查研究》。台北: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黃應貴(主編)
    1992 《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台北:正中書局。
    楊萬全
    1993 《水文學》。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所。
    楊懿如,李鵬翔攝影
    2002 《賞蛙圖鑑:台灣蛙類野外觀察指南》。臺北市: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葉柏舜
    2003 《蘭陽平原先住民聚落分布之地理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論。
    詹素娟
    1993 〈有關噶瑪蘭族之研究書目〉,《宜蘭文獻雜誌》6,頁61-74。
    1998 《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論。
    2007 〈綠島觀點下的黑潮與Sanasai傳說圈〉,《第十一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西太平洋區域與海洋文化論文集》4-2-1。
    詹素娟、張素玢
    2001 《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鈴木質,王美晶譯
    1999 《台灣原住民風俗》。台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雅貞
    2006 《從災害識覺觀點看花蓮縣土石流保全住戶之疏散配合意願》。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論。
    劉璧榛
    2003 〈身體與權力─噶瑪蘭社會中群體認同與性別認同的關係〉,《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頁218-24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璧榛、林翠娟
    1997 〈噶瑪蘭人patohokan儀式的記錄整理〉,《宜蘭文獻雜誌》27,頁29-50。
    潘英海
    2001 〈傳統文化?文化傳統?─關於「平埔族群傳統文化」的迷思〉,《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205-236。
    蔣文鵑
    2001 《傳承、變奏與斷裂─以當代太魯閣族女性之織布文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論。
    鄭明修
    1993 《海洋生物》。台東市: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鄭漢文、呂勝由
    2000 《蘭嶼島雅美民族植物》。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俊宏
    2004 《花蓮鄉新社部落噶瑪蘭人之人體測量學與膚紋學研究》。私立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論。
    賴景陽
    2005 《台灣貝類圖鑑》。臺北市:貓頭鷹。
    謝兆申、王明果
    1991 《臺灣地區主要土類圖輯》。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壤調查試驗中心。
    謝孟龍
    1990 《臺灣花東海岸晚第四紀沉積層海階地形暨新構造運動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論。
    謝繼昌
    1976 〈文化生態學:文化人類學中的生態研究〉,《食貨月刊》6(6),頁16-30。
    賴景陽
    2005 《台灣貝類圖鑑》。台北:貓頭鷹。
    關華山、邱水金、謝英俊、陳秀珠
    2004 《邵族、噶瑪蘭族傳統聚落設置展示計畫委託研究發展及規劃設計報告書》。屏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Allee, W.C. et al
    1949 “Principles of Animal Ecology, Philadelphia.”W.B. Saunders Co.
    Haviland, William A
    2002 “Cultural anthropology, US.”Thomson Learning.
    Keesing, Roger M. and Strathern, Andrew J.著,吳佰祿, 李子寧譯
    2000 《文化人類學:當代的觀點》。台北,桂冠。
    Kottak, Conrad Phillip
    1994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McGraw-Hill.
    Moore, Omar Khayam
    1957 “Divination-A New Perspectiv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9, pp. 69-74.
    Rappaport, Roy
    1968 “Pigs for the Ancestors: Ritual in the Ecology of a New Guinea People,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Steiner, D. and Nauser, M.
    1993 “Human Ecology~ Fragmentary of anti-fragmentary views of the world,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Steward, Julian H.
    1938 “Basin-Plateau Aboriginal Sociopolitical Groups,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Bulletin 120.”
    1955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o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8 “Culture Ecolog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pp. 337-344, The Macmillan Co. & The Free Press.
    Vayda, Andrew P. and Rappaport, Roy A.
    1968 “Ecology, Cultural and Noncultural James A. Cliffton ed.,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pp. 477-497.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