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維君
Wei-Chun Chien
論文名稱: 國小人際智能訓練之教學成效研究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he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Course 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 郭靜姿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5
中文關鍵詞: 人際智能多元能力多元智能
英文關鍵詞: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multiple talent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際智能」訓練課程教學的成效。研究設計採用「不等組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就讀南投市平和國小六年級的學生30名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括:「多元能力特質量表」及自編的「人際智能訓練課程」、「人際智能量表」。評量所得的資料以共變量分析和t考驗,加以分析探討。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人際智能量表」的評量部分:
    (1) 「實驗組」在傾聽、溝通方式、同理心和合作學習四個分量表的後測評量得分,顯著優於「對照組」;在情緒表達、觀察兩個分量表的後測評量得分,「實驗組」與「對照組」未有顯著差異。
    (2) 實驗組個別受試的表現不一致,但以傾聽分量表進步最多,而情緒表達和觀察分量表則普遍未進步。
    (3) 實驗組在傾聽、溝通方式、同理心和合作學習四個分量表的後測評量得分顯著優於前測評量分數;在情緒表達、觀察兩個分量表的後測評量得分與前測評量分數,未達顯著差異。
    二、在「多元能力特質量表」的評量部分:
    (1)「實驗組」在語文、音樂、肢體動作和人際交往四個分量表的後測評量得分,顯著優於「對照組」;在一般能力、邏輯-數學、視覺空間、自我掌控和情境適應分量表的後測評量得分,「實驗組」與「對照組」未有顯著差異。
    (2)實驗組的優、弱勢能力因內在差異,表現不一。總計一般能力有2人顯著進步、邏輯-數學有3人顯著進步、語文有5人顯著進步、音樂有4人顯著進步、視覺空間有1人顯著進步、人際交往有4人顯著進步、自我掌控有2人顯著進步、情境適應有1人顯著進步。
    (3)實驗組在音樂、人際交往兩個分量表的後測評量得分顯著優於前測評量分數;在一般能力、邏輯-數學、語文、視覺空間、肢體動作、自我掌控和情境適應七個分量表的後測評量得分與前測評量分數,未達顯著差異。
    三、實驗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學業表現上,國語和數學兩科,實驗前後並沒有顯著進步。
    四、 由訪談中發現,實驗組於「人際智能訓練課程」實施後,在學校的人際關係普遍獲得改善。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course.
    An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cours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involved thirty sixth grade students selected from Ping-Heh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to.Instruments used are:(1) The Characteristics Scale of Multiple Talents,(2) The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Scale,(3) The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course.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using ANCOVA and t-test .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Ⅰ、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Scale
    (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matched group in the following subtests:Listen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Empath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ollowing subtests:Emotional
    Express and Observation.
    (2)The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quite differences.Listening
    had a largest improvement .But Emotional Express and
    Observ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
    (3)In the experiment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test and the post-test in the following subtests:Listen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Empath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ollowing subtests:Emotional
    Express and Observation.
    Ⅱ、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Scale of Multiple
    Talents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matched group in the following subtests:Average Ability, Linguistic, Musical, Body-Motion, and Interpersonal Ability.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matched group in the following subtests:Logical-Mathematical, Visual-Spatial, Self-Control, and Situational-Adjustment.
    (2)The individual excellent and weak abilities were quite different. In
    sum, two person improved in the Average Ability , Visual-
    Spatial,and Situational-Adjustment;three persons improved in
    the Logical-Mathematical; five persons improved in the
    Linguistic;four persons improved in the Musical, and
    Interpersonal Ability;two persons improved in the Self-Control.
    (3)In the experiment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test and the post-test in the following subtests:Musical
    and Interpersonal Ability.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ollowing subtests:Average Ability, Logical-Mathematical,
    Linguistic, Body-Motion, Visual-Spatial, Self-Control, and
    Situational-Adjustment.
    Ⅲ、In Chinese and Mathematics ,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test and the post-test.
    Ⅳ、After the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course, by interview the
    experiment group fou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had quite improvement at school.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多元智能理論的探討 ………………………………………… 15 第二節 多元智能評量與教學 ………………………………………… 20 第三節 人際智能的教學與評量 ……………………………………… 39 第四節 人際溝通 ……………………………………………………… 48 第五節 人際能力訓練之相關研究與應用 …………………………… 61 第六節 文獻探討總結-對本研究的啟示 …………………………… 6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7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74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82 第五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 8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人際智能的表現 ……………………………………………… 87 第二節 多元能力的表現 ……………………………………………… 111 第三節 實驗組受試在學校的表現 …………………………………… 142 第五章 總結與建議 第一節 總結 …………………………………………………………… 14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155 第三節 建議 …………………………………………………………… 157 參考文獻 …………………………………………………………………… 161 附錄 附錄一 多元能力特質量表 ……………………………………………… 173 附錄二 人際智能量表 …………………………………………………… 179 附錄三 量表各題與總量表之相關 ……………………………………… 183 附錄四 分量表各題間之相關 …………………………………………… 184 附錄五 人際智能訓練課程架構 ………………………………………… 187

    一.中文部份
    王瑪麗(民74):人際問題解決訓練對國中女生問題解決能力、態度與人際適應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君(民82):團體領導者訓練實務。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法。民國73年2月17日。華總(一)義字第6692號公佈。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法。民國86年5月14日。華總(一)義字第8600112820號修正公佈。
    江文慈(民86):整合與超越:多元智力取向的評量。測驗與輔導,143,2952-2954頁。
    李平譯(民86):經營多元智慧。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燕、李浦群譯(民84):人際溝通。台北:揚智出版社。
    林亞屏譯(民74):鑽出牛角尖。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益三(民83):同儕輔導對高工學業及人際適應困難學生之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連煌(民87a):啟發兒童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載於資優教育教師專業知能研討會-多元智能與成功智能的理論與實務會議手冊,7-23頁。
    邱連煌(民87b):多元智能學校的組織、課程與教學。載於資優教育教師專業知能研討會-多元智能與成功智能的理論與實務會議手冊,24-50頁。
    吳武典(民85):資優教育行政與體制。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編印:全國資優教育會議會議手冊,9-28頁。
    吳武典(民86):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3期,1-7頁。
    吳武典(民87):透過人事智能達到成功人生。載於資優教育教師專業知能研討會-多元智能與成功智能的理論與實務會議手冊,110-123頁。
    吳麗娟(民80):讓我們更快樂-理性情緒教育課程。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立勳(民83):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姜錢珠(民82):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中生社會技巧、社會自尊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錚蓉(民81):自我概念暨人際關係團體諮商方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高鳳(民80):情感教育課程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姿(民83):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問題探討。載於國立台灣師大特教系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印:開創資優教育的新世紀,67-87頁。
    郭俊賢、陳淑惠譯(民87):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陳玉統(民86):多維智力理論模式的檢驗與國小學生多維智力成分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瓊森譯(民86):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北:信誼出版社。
    陳美芳(民86):資優定義與鑑定標準的問題。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印:特殊教育法的落實與展望,142-144頁。
    梁靜珊(民86):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效果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
    曾端真、曾玲岷譯(民85):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出版社。
    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葉宗文(民78):自我肯定訓練對於育幼院院童、單親兒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信仁(民74):社會技巧訓練對學齡兒童社會關係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惠(民85):自我與人際溝通。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楊昌裕(民75):人際關係訓練對國小教師人際技術與師生班級口語互動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劉英台(民75):國中生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相關變項之關係暨「人際問題解決小團體輔導方案」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典謨(民76):了解資優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否則個別化的教學就會落空。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44-45頁。
    蔡麗芳(民81):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小萍(民80):國小五年級兒童「同理心訓練方案」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台華(民83):資優教育教學模式之選擇與運用。載於國立台灣師大特教系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印:開創資優教育的新世紀,105-121頁。
    盧蓓恩譯(民85):人際溝通-目標本位取向。台北:五南書局。
    謝應珍(民76):國中二年級學生接受社會技巧訓練對其人際關係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