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素君
論文名稱: 台灣原住民族知識之建構:台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李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原住民族知識台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知識建構
英文關鍵詞: aboriginal people,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Taiwan aborigines community Colleg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20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政策之形成,是受到終身學習思潮、社區總體營造所帶動的回歸地方社區之趨勢,加上原住民菁英之主張與訴求,致使政府自2001年開始規劃推動,並配合相關法源的支持,至2010年止,已設立有15所原住民部大。原住民部大乃由民間非營利組織結合政府與社會資源所建構之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終身學習場域,屬非正規的成人教育機制,並以培育部落社區發展人才、促進原住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為目的。
    本研究旨在以研究參與者的觀點探討都市原住民部大的定位,以及如何兼顧原住民生計與原住民族發展,如何建構原住民部落知識來傳承部落文化特色,又能融入都市現代生活;其所建構之原住民族知識的樣貌又為何?主要透過了解台北市部大的發展背景,探究原住民族知識建構的基礎、方式與架構,並據資料分析之內容與結果作成結論如下:
    壹、台北市部大辦學特色:
    一、强調文化傳承與民族發展─結合部落文化內涵與現代知識。
    二、輔助都會原住民在地發展─建立族人間共同連結與支持。
    三、改善原住民社會地位-學習多樣化知識與實用技能、提升原住民工作技能與競爭力。
    四、延聘部落師資─擴大原住民菁英參與部落文化復振的責任與機會。
    五、促進原漢共同學習─增進相互瞭解、關懷與尊重。
    六、全球公民互動與體驗-將部落帶向世界,將世界帶進部落。
    貳、台北市部大在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的基礎
    一、原住民族知識之建構應奠基於民族發展與主體論述
    二、原住民族知識之建構與能促成族群認同
    三、教育資源分配影響原住民族知識建構
    參、台北市部大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的方式
    一、透過「族群生活文化」課程傳承傳統文化
    二、透過課程連結傳統與現代。
    三、透過相關課程,掌握原住民的主體發聲機會。
    四、行銷原住民。
    五、互動式建構。
    肆、台北市部大所呈現之原住民族知識的架構
    一、原住民族知識建構的動態性、脈絡性與主體性。
    二、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的架構。
    在建議的部分,研究者分為以下三大部分:
    壹、對相關單位的建議
    一、編列正式預算,健全原住民部大的經營
    二、認證原住民族知識的學習成果,重構族群的主體性,並依其主體意願開展民族之永續發展
    三、勵優良原住民部大教材,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四、國家政策運作,應廣納原住民族知識觀點
    貳、對台北市部大的建議
    一、建立原住民族知識建構的對話機制,增設對相關議題之探討
    二、加強與原鄉部大間之交流參訪
    三、整合人力,發揮原民食玩網站功能、行銷原鄉特色產品
    四、擴大與原鄉部大合辦「生態旅遊課程」
    五、重視原住民師資的培育養成,鼓勵終身學習
    參、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擴大原住民部大知識建構面向的研究探討,以期開展族群未來發展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romoting Aborigines Community College since 2001. This policy appeared under the trend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which followed by a call for “returning to the local.” Supported by Native Peoples Basic Law and relating statues, 15 Aborigines Community Colleges have been set up before 2010. Most of these Colleges are established b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co-founded by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resources. The principle subject of Aborigines Community Colleges is Indigenous Peoples. These Colleges are institutions for informal adult education, and they form specific fields for Indigenous Peoples’ lifelong learning, aiming at cultivating talented leaders and practitioners who can foster tribe-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forward preservation and innovation of Aborigine cultur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is the core questionnaire of this essay. This research sets out from the viewpoint of researcher as a participant, discussing how they locate the purpose and function of Aborigines Community College, how they compromise between economic surviv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how they construct their own knowledge to pass on tribal cultures while try to join modern urban life. By exploring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Taipei Aborigines Community College, I reveal the foundation, method and frame of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 employ content analysis and mak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about the features of Taipei Aborigines Community College,
    (1) Emphasizing on culture heritage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combing tribal culture and modern knowledge.
    (2) Supporting Indigenous Peoples’ loc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bond and reciprocity among members.
    (3) Elevating Indigenous Peoples’ social status: providing leaning opportunities of various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and promoting Indigenous Peoples’ working abil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
    (4) Employing tribe members as teachers: acknowledging the importance of Indigenous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the renaissance of tribe culture, assuring their opportunity to make it happen, and empowering them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5) Promo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Indigenous Peoples and Han Chinese: consolidating their mutual concerns and mutual respect.
    (6) Realizing global citizens’ experience and mode of interaction: bring the tribe to the world and bring the world to the tribe.
    2. about the found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1)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supposed to be founded on Indigenous Peoples’ own dis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subjectivity.
    (2)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supposed to be able to consolidate the identity of tribes.
    (3) Prop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redistribution is vital for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3. about the method used in Taipei Aborigines Community College for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1) Passing on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through the Tribal Culture in Daily Life course.
    (2) Combing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rough various courses.
    (3) Securing Indigenous Peoples’ subjectivity and their voice through courses like Week of Citizens and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Citizen Journalists.
    (4) Promoting Indigenous Peoples’ efforts.
    (5) Employing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process.
    4. about the frame of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Taipei Aborigines Community College,
    (1) Emphasizing the dynamics, context and subjectivity of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2) Structuring Indigenous Peoples’ own frame of knowledge.
    As for policy suggestions, I offer ten recommendations as follows:
    1. Suggestions to corresponding authorities
    (1) Formulate budget for Aborigine Community Colleges to improve their financial stability.
    (2) Certifying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reconstructing Indigenous Peoples’ subjectivity, and supporting their ethn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ir will.
    (3) Awarding outstanding materials for Aborigine Community Colleges, securing 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e heritage.
    (4) Bring various Indigenous Peoples’ voices in policy-making process.
    2. Suggestions to Taipei Aborigine Community College
    (1)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urging discussion of relating issues during courses.
    (2)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and experience-sharing between Aborigine Community Colleges.
    (3) Integrating human resources, combining Indigenous Peoples’ Shyokugan Website to develop and market special local product.
    (4) Holding joint courses for Eco-tourism more frequently.
    (5) Making efforts to nurture Aborigine teachers, encouraging life-long learning.
    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1) Investigating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Aborigine Community Colleges from more aspects, to enrich the possibilities for Indigenous Peoples’ future development.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6 第三節 研究目的…………………………………………………8 第四節 相關名詞釋義……………………………………………9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族發展與原住民族知識……………………13 第二節 原住民教育與原住民知識………………………………31 第三節 原住民部大之源起與都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39 第四節 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相關研究.………………………44 第五節 小結………………………………………………….……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5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56 第三節 研究的實施………………………………………………58 第四節 研究倫理…………………………………………………71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73 第一節 台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設立、發展與特色……73 第二節 台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的合理性基礎.86 第三節 台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的方式………92 第四節 台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的架構……..114 第五節 小結………………………………………………………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3 第一節 結論………………………………………………………..123 第二節 建議………………………………………………………..127 參考文獻……………………………………………………………....132 中文部分………………………………………………………………132 英文部分………………………………………………………………144 附錄一 近年來台灣地區原住民族知識建構相關期刊文章彙整表..146 附錄二 本研究蒐集、分析之相關文件資料一覽表………………153 附錄三 台北市部大歷年(931至992)課程……………………..155 附錄四 台北市部大97~99年度課程..…………………..…..…....161 圖表目次 表 1-1 98學年度各級學校原住民學生人數結構………………...3 表 2-1 原住民就業者從事職業與一般民眾從事職業之比較…..15 表 2-2 原住民就業者從事的職業-按人口特性分……………….16 表 2-3 原住民與一般民眾就業者平均月收入之比較…………..17 表 2-4 98年12月十五歲以上原住民與一般民眾教育程度比例分佈情況.17 表 2-5 全台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一覽表………………………..43 表 2-6 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相關學位論文一覽表……………..45 表 3-1 研究訪談對象基本資料…………………………………..57 表 3-2 前導性訪談大綱…………………………………………..60 表 3-3 台北市部大行政人員後續訪談大綱…………………..…62 表 3-4 講師訪談大綱………………………….………………….63 表 3-5 受訪者訪談時間與編碼一覽表…………………………..66 表 3-6 研究者進行參與觀察表…………………………….…….67 表 4-1 台北市部大創校歷史概述表……………………………..75 表 4-2 台北市部大歷年實開課程數與學員數…………………..76 表 4-3 台北市部大歷年學員原漢人數…………………………..77 表 4-4 台北市部大歷年學程轉變一覽表………………………..80 表 4-5 台北市部大「數位媒體」學程學員成果……………….102 表 4-6 97-98年度台北市部大「數位媒體」學程相關報導…...105 表 4-7 台北市部大「論壇」場次一覽表………………………111 圖 3-1 研究實施程序圖……………………………………….…53

    中文部分
    元庚鮮(1998)。由民間團體推動原住民成人教育之策略。臺灣教育,576,25-28。
    王連進(2007)。桃園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行政資源整合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進發(2008)。載於行政院原民會主辦之「97年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務研討會暨成果觀摩展」,宜蘭市。
    尤稀‧達袞(2006)。前瞻跨世紀原住民傳播權益之藍圖:兼論傳播媒體與原住民形象的文化與權力政治。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編, 「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 10 輯「資訊媒體教育」,頁 53-76, 臺北市: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瓦歷斯‧尤幹(1994)。體檢台灣「山胞教育」:台灣原住民教育體制的一些觀念問題。載於「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麗雲(譯)(2002)。Michael W. Apple著。意識型態與課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石雅如(2009)。性禁忌、疾病與死亡。載於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主辦之「第一屆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東華大學。
    台灣立報(2002)。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專題報導---傳統,本來就該學。2002,12,20。
    台灣社區通(2010)。社區營造政策館/年度計畫總覽。2010.05.20取自: http://sixstar.cca.gov.tw/frontsite/contentadmin/projectStarAction.do?method=doSimpleSearch&date=OTc=&menuId=MjAx
    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8)。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米甘幹‧理弗克(2003)。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應有的理念及發展方向,載於「第五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台北: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朱柔若譯/Thomas Herzog著(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台北:揚智文化。
    任凱、王佳煌合譯/John Lofland.Lyn H.Lofland原著(2005)。質性研究-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學富。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九十一年台灣原住民族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教育政策組)。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九十四年度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課程規劃。台北: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98年度就業狀況調查統計。2010年11月17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5211&cateID=A000111&linkSelf=53&linkRoot=4&linkParent=4&url=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a)。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2011.01.18取自: 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5336&cateID=A000297&linkSelf=161&linkRoot=4&linkParent=49&url=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b)。99年12月縣市原鄉都會比例。2011年1月18日取自: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0C3331F0EBD318C2E0E37333B4A47E72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9a)。原住民族教育法。2009.6.14,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 &Lcode=H002003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9b)。終身學習育法。2009.6.14,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 &Lcode=H002003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0)。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2010.07.16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75
    李壬癸(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
    李玉婷(2003)。屏東縣原住民部落大學組織規劃與運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宋志忱(2008)。新部落意識推動原住民部落大學,載於「社區大學十年有成」研討會大會手冊。台北: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吳芝儀譯/Amia Lieblich,Rivka Tuval-Mashiach,Tamar Zibler著(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台北:濤石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Q.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李承宇(2008,8月4日)。原民不原始 科學知識豐。聯合報。2010.11.17,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39975
    汪明輝(2009)。台灣原住民族知識論之建構。載於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主辦之「第一屆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東華大學。
    宋春富(2006)。原住民參與部落大學學習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以高雄市海洋民族大學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李政賢譯/ Irving Seidman著(2009)。訪談研究法。台北:五南。
    李瑛(1997)。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成人教育。載於第一期原住民成人教育工作者培訓成果報告(頁215-22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李瑛、孫大川(1997)。推展都市原住民成人教育芻議。成人教育,37,39-44。
    李瑛(2000)。部落有教室明天會更好—原住民教育改革的省思。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8,16-24。
    李瑛(2002)。原住民知識體系之建構—以卑南族為例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3-H-003-096。
    谷縱‧喀勒芳安(2006)。原住民部落大學政策之研究—桃園縣原住民部落大學個案分析。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配偶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志興(1995)。花環(inupuDan)的重現:高雄地區卑南族非親屬性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秀幸(2004)。社群形式、社會實體和知識建構關係之理論初探。載於2004年終身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終身學習:社群、文化與知識建構」研討會論文集。南投:暨南國際大學。
    林金泡(1996)。原住民的都市情境。人類與文化,31,178~184。
    林怡君(2007)。賦權增能評鑑模式在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施之可行性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99-221。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林添福(2004)。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終身學習教育協會運動-花蓮縣原住民社區大學經驗分享。載於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編:九十三年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務研討會成果報告書(2004年3月25日至26日)。光碟版。
    周惠民(2004)。馬躍自述:一個原住民的都市記憶。原住民教育季刊,34,127-132。
    周惠民(2008)。台灣社會變遷下的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8年5月30–31日。
    周惠民(2010)。原住民族知識在教育上的意涵與應用。載於「2010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90-103。
    金惠雯(2005)。部落、教育與發展-從「台灣原住民族學院」的發展經驗談起。載於國立台灣史前文化館發行之「南島民族論壇-海洋文化的傳統與當代發展活動實錄」。
    金惠雯(2008)。部落社區大學與成人教學理念的實踐-從部落教室到學習型部落。載於行政院原民會主辦之「97年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務研討會暨成果觀摩展」,宜蘭市。
    林瑤棋(2001)。台灣都會區原住民的困境。歷史月刊,156,79~85。
    周德昌(2006)。桃園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正鋒(2007)。台灣少數族群的政策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專刊,59-76。
    施正鋒(2008)。都市原住民政策初探。法政學報,21,127-146。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洪泉湖(2000)。台灣原住民的教育問題與政策。政策月刊,58,17-21。
    洪泉湖(2003)。全球化與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公民訓練學報,69,50-55。
    洪輝祥(2001)。籌設部落大學的當代意義。載於「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宜蘭:財團法人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頁129-134。
    范麗娟(2008)。多元文化教育對原住民族發展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2,1-16。
    孫大川(1992)。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紀的摹寫―試論原住民文學的可能。中外文學,21(7),153-176。
    孫大川(1995a)。族群觀。載於吳密察、江文瑜主編,體檢國小教科書,頁179-186。臺北:前衛。
    孫大川(1995b)。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孫大川(1997)。序-走出原住民教育的新風格。載於第一期原住民成人教育工作者培訓成果報告,頁Ⅲ。
    孫大川(1999)。從歷史發展的觀點探討「原住民族教育」。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1,2-4。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
    孫大川(2003)。原住民文學的困境,載於《臺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臺北:印刻出版社。
    孫大川(2004)。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定位與精神。載於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編:九十三年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務研討會會議手冊(2004年3月25日至26日)。頁14-23。
    孫大川、蔡智賢(2006)。從言說到書寫─台灣原住民的文字創作、文獻整理及其傳播經驗:以《山海文化》為例。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編, 「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 10 輯「資訊媒體教育」,頁 97-107, 臺北市: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孫大川(2010)。主委致詞。載於行政院原民會主辦「2010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會議手冊,頁5-6,台北市。
    浦忠成(2001)。建立符合原住民需求的社區大學。載於「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宜蘭:財團法人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
    浦忠成(2002)。思考原住民。台北:前衛出版社。
    浦忠成(2005)。從部落出發-思考原住民的未來。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基金會。
    浦忠成(2010a)。台灣原住民文化保存與傳承的課題。載於「2010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147-149。
    浦忠成(2010b)。國家與原住民族文學史。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2(4), 1-37。
    浦忠成(2010c)。國家考試納入原住民族知識芻議。載於行政院原民會、考選部主辦「國家考試與原住民族知識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頁88-107,台北市。
    徐明珠(2002)。為終身學習法催生,國政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
    基金會。
    馬昀甄(2009)。當代原住民知識生產的技藝-以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為例。載於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主辦之「第一屆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東華大學。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6)。L.Cohen、L.Manion and K.Morson
    著。最新教育研究法。台北:韋伯文化。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許木柱(1974)。長光一個母系社會的涵化與文化變遷。台大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木柱(1987)。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曹天瑞(2009)。原住民族文化教育之落實與問題討論。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之「2009年原住民族教育學術研討會-教育文化與人才培育」,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凝態中心,頁183-190。
    陳元義、陳鄔福、鍾桂林(2009)。臺灣原住民部落產業發展之道:融會貫通法與SWOT分析法之啟示。育達學院學報,19,18-37。
    許世雨(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頁158~159,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張如慧(2002)。都市原住民族語教學之理想與實踐。原住民教育季刊,26,70-87 。
    陳芬苓(2008)。原住民經濟困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國家與社會,4,1-42。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枝烈(2002)各級各類學校教科書原住民女性觀點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26,18-45。
    陳枝烈(2003)。淺談部落大學的辦學理念。原住民教育季刊,29,137-142。
    陳枝烈、謝雪紅(2004)。美國部落學院的發展對台灣原住民部落大學的啟示。原住民教育季刊,36,117-130。台東師院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教研會(2010)。原住民族教育現況。2010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publication.aspx?publication_sn=1417&pages=0
    教育部教研會(2011)。98年原住民教育推動概況。2011.02.15取自:http://140.111.34.34/budget/common/index.php?z=573&zzz=573
    教育部部史網站(2010)。教育重大政策發展歷程。2010.08.02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15。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 224-259。
    陳玫霖(2004)。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蛻變部落知識整合與產業發展,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主編:「資源整合與部落學習研討會」會議手冊(2004年12月2日至3日),頁105-117。
    陳信木(2010)。都市原住民之社經與人口組成-遷移的選擇和困境。載於行政院原民會主辦,「原鄉到都市-原住民族城鄉資源關係」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7-42。
    張美玉(199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在職進修教育的經驗與反省,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建年(2004)。推動以原住民族為主體之教育改革。載於「九十三年度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研討會」。台東縣政府教育局。
    張建成(2006)。傳統與現代之間-論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編, 「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 2 輯「文化教育」,頁 53-76, 臺北市: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茂泰(1995)。把有聲語言「消音」為文字語言:原住民族語言文字化的理論
    評估。載於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出版: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究論文集,頁57-76。
    張英陣譯(2000)。質性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清河(2006)。科技、政治與弱勢傳播。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編, 「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 10 輯「資訊媒體教育」,頁 125-146, 臺北市: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張培倫(2008)。「建構台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之規劃研究」計畫。論文發表於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主辦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工作坊(一)」,台北:台大校友會館3C會議室。
    張培倫(2009a)。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一些後設思考。載於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主辦之「第一屆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東華大學。
    張培倫(2009b)。關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一些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25~33。
    陳張培倫(2010a)。原住民族知識與現代知識的平等對話。載於行政院原民會主辦「2010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論文集,頁35-49,台北市。
    陳張培倫(2010b)。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載於行政院原民會、考選部主辦「國家考試與原住民族知識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頁9-44,台北市。
    陳婉君(2006)。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經營與發展-以台東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張德永(2005)。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推動與運作現況之評鑑結果分析與反思。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7,31-37。
    陳淑靜(2004)。原住民社區大學之營運-以屏東縣原住民落大學為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耀宗(1996)。教科書中的原住民圖像。原住民教育季刊,4,43-49。
    張耀宗(1998)。文化差異下的原住民教育。台灣教育,576,21-24。
    張耀宗(2007)。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195-214。
    傅仰止(1985)。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3(2),177-193。
    游吉祥(2004)。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發展與地方政府-以宜蘭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為例。載於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編:九十三年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務研討會成果報告書(2004年3月25日至26日)。光碟版。
    黃美金(2009)。台灣原住民族語教學之回顧與展望。清雲學報,29(4),139-166。
    黃美金(2004)。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學習規劃之我見。載於《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1~6.10,2004年12月18日,台東市:台東大學。
    黃美英(1997)。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變遷與社會適應。載於第一期原住民成人教育工作者培訓成果報告,頁55-86。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楊曉珞(2010)。鄒族美學知識。載於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主辦之「第一屆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東華大學。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惠雯等譯/Benjamin F. Crabtree, William L. Miller編著(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黃應貴(1986)。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
    廖文生(1984)。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志禹(1996)。認識與知識:建構論VS.接受觀。教育研究月刊,49,25-38。
    楊智偉(2001)。原住民部落大學籌備構想工作報告。載於「推動台灣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座談會」(10月2日),教育部。
    管中祥(2002)。從Habermas的溝通觀點再思考媒體傳播過程的權利意義。中華傳播學刊,2,185-220。
    劉千嘉、林季平(2008)。臺灣原住民的回流及連續遷徙-2000年戶口普查分析。地理學報,54,1-25。
    撒古流‧巴瓦瓦隆(1998)。跨世紀文化紮根運動:部落有教室。台北:順益原住民博物館。
    蔡明哲(2001)。台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劉美慧(2001)。多元文化課程設計。載於譚光鼎等編著,多元文化教育,頁204-210。台北市:國立空大。
    劉美慧、陳麗華(2000)。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樣式及其應用。花蓮師院學報,10,101-126。
    劉真琴(2009)。新竹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清田(1998)。建構主義取向的課程設計。課程與教學季刊,1(3),15-3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蔣斌(1997)。原住民與臺灣社會。載於第一期原住民成人教育工作者培訓成果報告,頁12-26。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汚名 : 臺灣原住民的族羣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戴仁傑(2003)。原住民對教育政策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謝雪紅(2006)。台灣原住民部落大學課程之分析-主流再製?傳統再現?。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蕭新煌(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現況與特色。載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115~11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顏朱玲(2005)。Paulo與Freire與Ivan Illich的教育思想及其對成人教育之啟示與貢獻。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4,152-174。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2000)。原住民族教育改革的檢討與展望。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5,5-11。
    譚光鼎(2002)。臺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2006)。原住民族教育政策檢討與規劃。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編, 「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 1 輯「民族教育」,頁 53-76, 臺北市: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譚光鼎(2008)。被扭曲的他者:教科書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1(4),27-50。
    譚光鼎、王麗雲(2006)。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譚光鼎、浦忠成(1998)。原住民族教育政策體系規劃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專案報告。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7)。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蘇羿如(2007)。遷移中的台灣「都市」原住民。國立中央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15,153-174。
    顧忠華(2009a)序-台灣學的出發。載於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社大全促會主辦之「第一屆社區大學與台灣學的建構研討會」會議手冊。
    顧忠華(2009b)主題演講-全球知識生產下的台灣定位。載於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社大全促會主辦之「第一屆社區大學與台灣學的建構研討會」會議手冊。
    Leonard譯/ John Liebhardt著(2009)。資通訊科技與原住民知識傳遞/ICTs and the spread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2010.09.25取自: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2009/10/11/4622/

    英文部分
    Adelman, C., Kemmiss, S. and Jenkins, D. (1980).Rethinkng case study: notes from the Second Cambridge Conference. In H. Simons (ed.) Towards a Seience of the Singular. Centre for A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45-61.
    Apple, M. W. (1974).The pocess and ideology of valuing education setting.In M. W. Apple, M. Subkoviak, & H. lufler, Jr. (Eds.), Education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responsibility(pp.3-34). Berkeley, CA:McCutchan.
    Apple,M.(1976).Making curriculum problematic.The Revew of Education,2(1),52-68.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 &Lcode=H0020037
    Apple, M. W. (1979).Ideology and curriculum,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Apple, M. W. (1996).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ffs, NJ:Prentice Hall.
    Bourdieu,P.&Passern,C.(1977).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ulture.Beverly Hills, Calif.:Sage.
    Freire,P.(1985).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cuture,power,and liberation.South Hadley, Mass:Bergin&Garvey Publishes.
    Habermas,Jurgen(1971).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sts. Boston :Beacon Press.
    Lobo, Susan(2001).“Is Urban a Person or a Plac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Indian Country,” in Susan Lobo, and Kurt Peters, eds. American Indian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pp. 73-84. Walnut Creek, Calif.: Altamira Press.
    Mishler, E. G. (1986).Research interviewing: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isbet, J. and Watt, J. (1984).In J. Bell, T. Bush, A.Fox, J. Goodey and S. Goulding (eds) Conducting Small-scale Investigations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London: Harper & Row,79-92.
    Freire,P.(1970).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Horder& Herder.
    Tutty, M. L., Rothery, M., &Grinnell R. M. (eds).(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London:Allyn and Bacon.
    Tabachnick,R.(1998).The social cntext lf teacher development.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邀請美國威思康新-麥迪遜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訪問教授專題演講文稿。1998年2月17日。
    Ying Lee(2009). Indigenou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 2(2): 155-16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