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由美 |
---|---|
論文名稱: |
台灣族群問題的探源與進路 |
指導教授: | 陳延輝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500 |
中文關鍵詞: | 族群 、族群意識 、多元文化主義 、國家認同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1 下載:20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是否存在著族群問題,學界間亦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學者質疑對族群問題的研究將突顯差異、製造衝突;有些學者更是從根本的態度上,否定台灣存在著族群差異。但本論文透過理論舖陳與前人實證研究的結果推知,族群差異的存在是種本然性的事實,我們無法否定它的存在,唯一可以選擇是逃避它、視而不見,或是面對它、正視它、並嘗試去解決衝突。本論文認為,第二種策略是較佳的選擇,唯有正視問題,才有可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出路。
族群差異的存在,有血緣上、文化上,亦有歷史上的因素,本論文由台灣目前最普遍的「四大族群」的分類方式出發,首先運用歷史分析法,嘗試去釐清在四大族群下的三條族群分軸(原/漢、閩/客、本省人/外省人)是如何被界定的,並進而探討這三條軸線如何在1945年至1990年間被整合成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兩情結的對抗,1990年代後,這兩種意識更演化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國家認同之爭。
本論文認為,國家認同的分歧對立將造成我國民主鞏固與民主深化的危機,由於對國家的未來有南轅北轍的看法,已造成我國憲政延宕、公民社會難以建立的窘境。本論文認為,欲突破此種困境,可借鏡西方多元文化主義思想的源流,在國家憲政體制中設計容納多元政黨、少數否決的機制,以建立朝野對憲政的共同尊重;而在民主運作上,為促成公民社會的構建,應參酌秦力克所建議「使用方言的政治」的作法,創建一尊重台灣各語族平等發言權的溝通平台,「語言平等法」的通過應屬當務之急;而在教育方面,對於公民教育的內涵,國家應該揭櫫主要目標與價值,並容納異議與批評。最後,族群的維繫必有賴制度的支持,能透過政治手段以保障文化傳統的,在當今全球社會中,其基本單位仍為國家,本論文以為透過對傳統主權觀念的反省,可以讓身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對國家、土地、與人之間的關係與責任,有更深刻的思索。
參考書目
一、 中文部分:
1. 丁庭宇(1989),《咱攏馬是台灣人》,台北:桂冠。
2. 六十七(1961),《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九十種──番社采風圖考》,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天 下(1992),《發現台灣(上)》,台北:天下。
4. 尹 萍(1987),〈省籍,一道若隱若現的政治疤痕〉,載於《遠見雜誌》,頁16-19。
5. 尹章義(1986),〈台灣意識之史的發展〉,載於《中國論壇》,第266期,頁19-25。
6. 尹章義(1987),〈台灣意識試析-歷史的觀點〉,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95-112。
7. 尹懷哲(2004),日本選舉制度改革所造成的非預期結果,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
8. 中央研究院(1992),《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一)》,台北:中央研究院。
9. 中國教育學會(1993),《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
10. 王 拓(1977),〈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載於《仙人掌》,第2期,4月1日。
11. 王人傑(1980),〈從國際法觀點看高雄暴力案的相關問題〉,載於《黃河》,第11期,頁48-51。
12. 王文興(1978),〈鄉土文學的功與過〉,載於《夏潮》,第23期,2月,頁515-546。
13. 王白淵(1946),〈告外省人諸公〉,載於《政經報》社論,第2卷第2期,1月25日。
14. 王仲孚(1997),〈對於《認識台灣》教科書之應有的認識──兼論《課程》與教科書〉,收錄於台灣使研究會編,《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台北:台灣史研究會。
15. 王成勉(1980),〈「台獨」是自欺欺人的說法〉,載於《黃河》,第10期,5月。
16. 王甫昌(1993),〈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於族群同化的影響〉,載於《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第6卷第1期,頁231-267。
17. 王甫昌(1994),〈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收錄於張茂桂、吳乃德、王甫昌、林忠正、林鶴玲、陳茂泰、劉文雄、黃應貴、蔣斌、石磊、瞿海源、洪鐮德、胡台麗等著(1994),《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53-100。
18. 王甫昌(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載於《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129-210。
19. 王甫昌(1998),〈台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頁133-156。
20. 王甫昌(2002),《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21. 王育德(1989),《早年之台灣》,台北:時報。
22. 王育德(2000),《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
23. 王明柯(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載於《當代》,第91期,頁6-19。
24. 王秋桂(1990),《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稻鄉。
25. 王家英、孫同文(1996),〈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台灣當前的主體經驗〉,載於《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頁321-354。
26.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收錄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春季號,頁71–116。
27.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7-55。
28. 王曾才(1981),〈三民主義與當今世界問題〉,載於《黃河》,第25期,頁28。
29. 王曾才(1983),〈創造不虞匱乏的社會〉,載於《中央月刊》,第15卷第8期。
30. 王曾才(1994),〈中國的國家認同與現代化〉,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201-213。
31. 王曉波(1986),《台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台北:帕米爾。
32. 尤 根.哈貝瑪斯(Jurgen Habermas)(1964),〈公共領域〉,收錄於曹衛東譯,汪暉、陳燕谷編(1998),《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頁125–133。
33. 卡 爾.波 柏 & 吉安卡羅.波賽提(Karl Popper & Giancarlo Bosetti)(1997),王凌霄譯(2000),《二十世紀的教訓:卡爾波柏訪談錄》,(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台北:貓頭鷹。
34. 台灣人(1993),〈假台灣人:台灣的第五大族群〉,載於《島嶼邊緣》,第8期,頁68-79。
35. 台灣人權促進會(1990),《台灣人權報告1987-1990》,台北:台灣人權促進會。
36. 正中書局編(1998),〈傾聽人民的聲音:李登輝總統十年建樹〉,《破舊立新》,台北:正中。
37. 石之瑜(1992),《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文化發展與政治認知》,台北:永然文化。
38. 石元康(1995),〈社群與個體: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論辯〉,載於《當代》,第114期,頁94-104。
39. 石元康等作,殷海光基金會編(1998),《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
40. 石計生(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我國中小學人文社會學科之研究》,台北:前衛。
41. 石家駒(1978),〈在民族文學的旗幟下團結起來〉,收錄於仙人掌雜誌社編,《民族文學的再出發》,原載於《仙人掌》,第12期,8月1日,台北:故鄉,頁223–238。
42. 田弘茂著、程鷹摘譯(1985),〈台灣與香港的未來〉,載於《台灣年代》,第3期,4月26日,頁11。
43. 田弘茂(1991),《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44. 丘洪(1987),〈一个客家人的心聲〉,《太平洋時報》,「台灣族群政治專題」,載於《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
45. 史 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San Jose, CA.:蓬島文化。
46. 史 明(1998),《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社會發展四百年史》,台北:前衛。
47. 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1993),《外省人.台灣心》,台北:前衛。
48. 多 爾(William E. Doll)(1993),王紅宇譯(1999),《後現代課程觀》(A Post-Modem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台北:桂冠。
49. 行政院(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
50. 行政院(2004),《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手冊》,台北:文建會。
5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一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5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二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53. 朵伊森(Droyson, J. G. )(1987), 《歷史知識的理論》,胡昌智譯,台北:聯經。
54. 朱西寧(1977),〈回歸何處?如何回歸?〉,載於《仙人掌》,第1卷第2期,4月1日。
55. 朱雲珍(1997),《台灣民族主義:起源與內涵之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錄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前衛,頁139-160。
57. 朱雲漢(1998a),〈從黨國體制到支配性一黨體制:國民黨與臺灣的民主轉型〉,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頁261-286。
58. 朱雲漢(1998b),〈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頁23-44。
59. 江 迅(1983),〈『台灣民族主義』的弔詭〉,載於《前進》,第16期,7月16日,頁60-61。
60. 江中明(1995),《新黨危機》,台北:商周文化。
61. 江易平、李祖舜(1994),《逆水而行──新黨故事》,台北:商周。
62. 江宜樺(1997a),〈族群正義與國家認同〉, 收錄於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2月26日。
63. 江宜樺(1997b),〈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台灣國家認同〉,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頁83-121。
64. 江宜樺(1997c),〈自由主義哲學傳統之回顧〉,發表於政治大學政治系主辦「政治學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5月31日。
65. 江宜樺(1997d),〈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發表於中國政治學會八十七年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月24日。
66. 江宜樺(1998a),〈自由主義哲學傳統之回顧〉,載於《當代》,第127期,頁12-29。
67. 江宜樺(1998b),〈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載於《台灣社會研究》,第29期,頁163-229。
68. 江宜樺(1998c),《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69. 江宜樺(1999a),〈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的發展與困境〉,發表於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hinese Leg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香港中文大學,8月24日。
70. 江宜樺(1999b),〈台灣民主意識的變遷與挑戰〉,收錄於黃俊傑、何寄澎編,《台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71. 江宜樺(2001a),〈新國家運動下的台灣認同〉,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181-216。
72. 江宜樺(2001b),《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
73.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74. 江宜樺、李強主編(2003),《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
75. 江雪齡(1996),《邁向廿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76.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77. 江慕雲(1992),《為台灣說話》,台北:稻鄉。
78. 全中鯤(1997),《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79. 全中鯤(2000),《少數民族兒童學校教育問題探討──以花蓮泰雅國小及其學區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0. 池煥德(1997),《「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1. 貝 克(Ulrich Beck)(1998),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Was ist Globalisierung?)(初版),台北:台灣商務。
82. 何汝壁,伊承哲(1987),《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國:甘蕭人民。
83. 沈 六(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47-70。
84. 沈君山、黃肇松(2001),〈兩岸關係指標 延續十年〉,收錄於沈君山編,《統一與統合:國統綱領十週年座談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1-3。
85. 沈筱綺(1995),〈族群政治與台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會主辦「台灣政治學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
86. 呂正惠(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台北:人間。
87. 呂正惠(2002),〈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頁177-227。
88. 杜國清(1985),〈《笠》詩刊與台灣新詩的發展〉,載於《文學界》,第13集。
89. 杜繼平(2001),〈跳蚤「左派」的滿紙荒唐言〉,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原載於2001年1月、2月與4月出版的《左異》第15、16、18號,(收入本書時略有增補),頁229-295。
90. 汪 暉(1998),〈文化與公共性導論〉,收錄於汪暉,陳燕谷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
91. 汪宏倫(2004),〈現代共同體當中的怨恨心態──一個對台灣經驗的初步反省〉,收錄於廖炳惠、黃英哲、吳介民、吳叡人編,《重建相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59-98。
92. 李 昂(1993),《施明德前傳》,台北:前衛。
93. 李 喬(1988),《台灣人的醜陋面》,Irvine, Calif.:台灣。
94. 李 喬(1994),〈「台灣民族主義」的幾個問題〉,收錄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頁17-21。
95. 李 鍌、邱燮友、周 何、應裕康(1996),《中國文化概論》,台北:三民。
96. 李行之(1977),〈五四,與我們同在〉,載於《夏潮》,第2卷第6期,6月1日。
97. 李亦園(1992),〈廿一世紀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允晨,頁125-131。
98. 李金銓(1987),〈電視文化何處去?──處在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夾縫中〉,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148-158。
99. 李帕特(Arend Lijphart)(1993),《當代民主類型與政治──二十一個國家多數模型與共識模型政府》,陳坤森譯,台北:桂冠。
100. 李帕特(Arend Lijphart)(2003),《多元社會的民主》,張慧芝譯,台北:桂冠。
101. 李旺台(1993),〈『美麗島』事件後的黨外〉、〈黨外雜誌發展史略〉,《台灣的反對勢力》, 台北:五千年,頁17-43。
102.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
103. 李惠宗(2001),《憲法要義》,台北:元照。
104. 李登輝(1995),《經營大台灣:李登輝總統談市政經營、省政經營與國家經營》,台北:遠流。
105. 李勤岸(1996),〈語言政策與台灣獨立〉,收錄於施正鋒主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頁113-157。
106. 李筱峯(1987),《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
107. 李筱峯(1990),〈二二八事件中台灣社會名流遇害因素初探〉,載於《現代學術研究專刊》,第2期,5月21。
108. 李筱峯(1991a),《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
109. 李筱峯(1991b),〈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收錄於《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頁273-302。
110. 李筱峯(1992a),〈『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陳儀的對策〉,收錄於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基金會編,《二二八學術研討論文集(1991)》,台北:自立晚報,頁167-194。
111. 李筱峯(1992b),〈台灣只有國籍問題沒有省籍問題〉,收錄於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編《外省人,台灣心》,台北:前衛,頁211-212。
112. 李筱峯(1992c),〈不再流亡的新台灣人—賀「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誕生〉,收錄於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編,《外省人,台灣心》,台北:前衛,頁15-17。
113. 李筱峯(1999a),《台灣史100件大事(上)戰前篇》,台北:玉山社。
114. 李筱峯(1999b),《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
115. 李筱峯(2001),《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
116. 李 敖、陳境圳(1997),《你不知道的二二八》,台北:新新聞。
117. 李廣均,(2001),〈有關戰後台灣民族主義社會性格的幾點思考〉,《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111-146。
118. 李鴻禧(1999),《憲法與人權》,台北:元照。
119. 吳 思(2002),《潛規則》,台北:究竟。
120.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4期,頁33-60。
121.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頁27-51。
122. 吳乃德(1995),〈社會分歧和政黨競爭:解釋國民黨為何繼續執政〉,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8期,頁101-130。
123. 吳乃德(1996a),〈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基礎〉,載於《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5-39。
124. 吳乃德(1996b),〈國家認同政治支持:民進黨的理解和誤解〉,載於《民眾日報》,8月13-15日。
125. 吳乃德(1996c),〈民族認同衝突和民主政體鞏固〉,發表於台灣政治學會第三屆年會學術討論會,12月14-15日。
126. 吳乃德(1997),〈國家認同和民主鞏固:衝突、共生與解決〉,收錄於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頁15-30。
127. 吳天泰(1993),〈小學的多元文化教育〉,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375-386。
128. 吳東野(1996a),〈「半總統制」之探討〉,載於《美歐月刊》,第11卷第1期,頁72-85。
129. 吳東野(1996b),〈「半總統制」政府體系的理論與實際〉,載於《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8期,頁37-49。
130. 吳洪英(2000),〈第三世界發展的時代特徵〉,收錄於談世中、王耀媛、江時學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131. 吳密察、張炎憲等著(1993),《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前衛。
132. 吳叡人(1995a),〈沒有民族主義的民族〉,載於《中國時報》,4月14日。
133. 吳叡人(1995b),〈命運共同體的想像:自救宣言與戰後的台灣公民民族主義〉,收錄於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與傳承》,台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134. 吳叡人(1997),〈民主化的弔詭與兩難?──對於台灣民族主義的再思考〉,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頁31-48。
135. 吳叡人(2001),〈台灣非是臺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43-110。
136. 吳濁流(1975),〈無花果(有關二二八部分)〉,收錄於韋名編,《台灣的二二八事件》,香港:七○年代。
137. 吳濁流(1977),《菠茨坦科長》,台北:遠行。
138. 吳濁流(1993),《無花果》,台北:前衛。
139. 吳麗君(1999),〈夢裡故事說不完〉,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2期,頁119-146。
140. 余光中(1977),〈狼來了〉,收錄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頁204–226。原刊於《聯合副刊》,8月20日。
141. 伯努瓦(1996),〈面向全球化〉,周紅云中譯(1998),收錄於王列、楊雪冬編《全球化與世界》,北京:中央編譯,頁1-27。
142. 佛格遜(Marilyn Ferguson)(1987),廖世德譯(1993),《寶瓶同謀》(The Aquarian Conspiracy: Person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1980s .),台北:方智。
143. 但昭偉、蘇永明 (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台北:五南。
144. 宋學文(2000),〈全球化與非政府組織對國際關係之影響〉,載於《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1期,9月,台北:財團法人陳隆志新世紀基金會,頁43-51。
145. 明 至(1949),〈北平通訊〉,《政經報》,第2卷第3期。
146. 社 論(1947),〈可怕的心理破壞〉,《民報》,2月19日。
147. 社 論(1980),載於《疾風》,第6期,1月。
148. 社 論(1982),載於《深耕》,第19期,10月10日。
149. 艾 波(Michael W. Apple)(1990),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Ideology and Curriculum),台北:桂冠。
150. 來安民(1993),《馬丁布伯的對話哲學及其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51. 邵宗海(1992a),〈略論『一個中國』〉,《「一個中國政策」學術討論會》,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頁37-52。
152. 邵宗海(1992b) ,〈『一個中國』政策的發展評估〉,《「一個中國政策」學術討論會》,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頁104-143。
153. 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台北:幼獅。
154. 周 星(1991),《民族政治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55. 孟 養(1980),〈歷史豈容抹煞、誣滅與捏造-駁斥所謂「一千八百萬人 的台灣史」〉,載於《疾風》,第7期,頁54。
156. 孟 樊(1990),〈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收錄於孟樊、林耀德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頁145-221。
157. 孟 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158. 周英雄、劉紀蕙(2000),《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159. 周婉窈(2000),《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
160. 周陽山(1992),《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
161. 林 雯(2001),《黨外雜誌與民族主義──七、八○年代台灣的民族主義論述》,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162. 林火旺(1998),〈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收錄於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頁379-409。
163. 林正杰(1985),《改革體制》,台北:前進。
164. 林正杰(1988),《綠色烏托邦:西德綠黨黨綱》,台北:前進。
165. 林正義(1999),〈評析當前美國對兩岸的政策與可能變化〉,《政治科學論叢──「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專刊),頁1-19。原發表於台大政治系主辦「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10月16日,台北:台灣大學。
166. 林亨泰(1988),〈新詩的再革命〉,載於《笠》第146-147期,10-12月。
167. 林忠正(1991),〈你不能說,外省人是經濟上的弱者〉,載於《商業周刊》,第176期,頁58-65。
168. 林忠正、林鶴玲(1993),〈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頁101-160。
169. 林秀珍(1994),《羅爾斯正義原則及其教育涵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70. 林宗義(1989),〈林茂生與二二八──他的處境與苦悶〉,收錄於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頁21-45。
171. 林明幟(1997),《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72. 林佳龍(1999),〈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收錄於林佳龍、邱澤奇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頁87-152。
173. 林佳龍(2000),〈政治領導與民主化──論李登輝的改革策略與成果〉,發表於台灣綜合研究院主辦「李總統主政與台灣的成就研討會」。
174. 林佳龍,(2001a),〈台灣的民族主義政治〉,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3-20。
175. 林佳龍(2001b),〈台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217-266。
176. 林佳龍(2002),〈解釋晚近台灣民族主義出現與性質〉,收錄於洪泉湖、謝政諭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頁289-314。
177. 林啟旭(1988),《台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台北:新台叢書。
178. 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
179. 林福岳(2002),《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180. 林瑞榮(1999),《國小鄉土教材的評鑑與設計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181. 林瑞榮(1998),《國小鄉土教材的實施與發展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182. 林毓生(1989),《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
183. 林毓生(1990),〈殷海光先生闡釋民主的歷史意義與中國民主理論發展的前景〉,收錄於韋政通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台北:自立晚報。
184. 林萬億(1996),〈平等的分享與合理的分享〉,收錄於許倬雲策劃主講,《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台北:洪建全基金會,頁71-84。
185. 林濁水(1986),〈王育德先生研習台灣話的貢獻〉,載於《伸耕》,第6期,頁168。
186. 林濁水(1990),〈「夏潮論壇」反「台灣人意識」論的崩解〉,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53-162。
187. 林衡哲(1993),〈三讀《無花果》〉,收錄於吳濁流(1993),《無花果》,頁231-255。
188. 林衡道(1996),《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
189. 林繼文(1998),《半總統制下的三角政治均衡》,政治制度:理論與現實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6月25日-26日。
190. 奈斯比(Naisbitt, John)(1994),《全球的弔詭──小而強的年代》,顧淑馨譯,台北:天下。
191. 金里卡(Kymlicka, Will)(2004),鄧紅風譯,《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台北:左岸。
192. 金恆煒(1999),〈新台灣人與舊台灣人〉,載於《當代》,第137期,1月1日,頁86-87。
193. 金耀基(1997),《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
194. 金耀基(1998),〈中國的現代性與民主發展的前景:論民主與文化的關係〉,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頁1-22。
195. 邱進益(2001),〈國統綱領就是『統合論』〉,收錄於沈君山編,《統一與統合:國統綱領十週年座談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4-8。
196. 邱貴芬(1992a),〈「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載於《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頁 113-163。
197. 邱貴芬(1992b),〈「咱攏是台灣人」──答廖朝陽有關臺灣後殖民論述的問題〉,載於《中外文學》,第21卷第3期,頁29-46。
198. 邱貴芬(1995a),〈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載於《中外文學》第23卷第11期,頁141-147。
199. 邱貴芬(1995b),〈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載於《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頁125-127。
200. 拉利.戴蒙(1997),〈民主鞏固的追求〉,收錄於田弘茂、朱雲漢所編的《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頁1-45。
201. 侍建宇(1998),《西洋政治思想導論》,台北:五南。
202. 南方朔(1986),〈『中國結』與『台灣結』統一論〉,載於《中國論壇》,第266期,頁31-33。
203. 南方朔(1994),《自由主義的反思與批判》,台北:風雲時代。
204. 侯立朝(1977),《鄉土吾愛》,台北:博學。
205. 郁永河(1996),《裨海紀遊》,台灣叢書第一種,台灣文獻委員會。
206. 施正一主編(1984),《民族辭典》,四川:四川民族。
207. 施正鋒編(1995),《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208. 施正鋒(1997),〈台灣的族群政治〉,收錄於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頁73-108。
209.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210. 施正鋒(2002),《台灣民主鞏固的擘劃》,台北:前衛。
211. 施敏輝(1990a),《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
212. 施敏輝(1990b),〈注視島內一場「台灣意識」的論戰〉,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18。
213. 柯司特(Manuel Castells)(2002),夏鑄九、黃麗玲等譯,(1997),《認同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ntity),台北:唐山。
214. 柯喬治(1999),《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
215. 柯遠芬(1992),〈台灣二二八事變之真像〉,收錄於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一)》,頁1-36。
216. 洪泉湖等著(1995),《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台北:時英。
217. 洪鎌德(1993),〈多元民族的和諧共處──以星加坡為例〉,《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頁199-232。
218. 哈特利等(O’Sollivan, Tim, Hartley, John, Saunders, Danny; M. Montgomery & Fisk, John)(1983),楊祖珺譯,(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Key Concepts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台北:遠流。
219. 韋名編(1975),《台灣的事件》,香港:七十年代。
220. 韋政通(1984),〈台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載於《台灣文藝》,第86期。
221. 韋政通(1985),〈三十多年來知識份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收錄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頁341-380。
222. 韋政通(1986),《中國智慧》,台北:水牛。
223. 韋政通(1989),〈台灣三十年來思想性雜誌的回顧與前瞻──《民主評論》與《文星雜誌》〉,原載《哲學與文化》6月,收錄於《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頁299-305。
224. 胡 佛(1983),〈政治文化與青年的國家認同〉(訪問稿),載於《中國論壇》,第15卷第12期,頁16-19。
225. 胡 佛(1987),〈現實困擾:試解政治文化的結〉,為「突破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困境」座談會引言,載於《中國論壇》,第290期,頁12-14。
226. 胡 佛(1987),〈憲政結構的流變與重整〉,載於《台大法學論叢》,第16卷第2期,頁1-32。
227. 胡 佛、張佑宗、歐陽晟(1994),〈台灣價值分歧的結構及對統獨立場與投票抉擇的影響〉,發表於台大政研所選舉行為研究小組主辦之「民主化、政黨政治與選舉」研討會。
228. 紀斷弦(1983),〈斷裂的巨龍──評被扭曲的民族主義〉,載於《夏潮論壇》,第1卷第6期,頁69-70。
229. 徐火炎(1993),〈選民的政黨取向、政黨認同與黨派投票抉擇〉,載於《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3卷第2期,頁144-166。
230. 徐火炎(1996),〈台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三年間的實証研究結果〉,載於《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85-127。
231.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
232. 徐永明 (2004),《揭開藍綠社會本色的密碼》,載於《財訊》月刊,第262期,台北:財訊,頁186-190。
233. 徐永明、范雲(1994),〈台灣政治轉型過程中的省籍政治──外省人危機意識及其政治表現〉,「外省人在台灣」研討會論文,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主辦。
234. 徐宗懋(1989),《台灣人──沒落的貴族》,台北:時報。
235. 徐宗懋(1993),《台灣人論》,台北:時報。
236. 徐偉傑譯(2000),《全球化》,台北:弘智。
237. 馬克斯(Marx, Kart)、恩格斯(Fruedrich Engels)(1972),《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
238. 馬起華(1987),《二二八研究》,台北:中華民國公共秩序研究會。
239. 孫大川(1997a),〈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民族主義論文系列之四,台北:時英,頁43-84。
240. 孫大川(1997b),〈神話之美 台灣原住民的想像世界〉,《文化與差異研討會》,東吳大學。
241.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經。
242. 孫曉萍(1998),〈生存實力,從容擁有〉,載於《天下雜誌》,第23期,頁30-33。
243.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分與認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4. 秦 琦(1990),〈神話與歷史‧現在與將來──評「夏潮論壇」對黨外的批判〉,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73-184。
245. 秦孝儀總編纂(1978.10),《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6卷(下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
246. 秦鳳英(1992),《知識菁英對威權體制民主化之影響研究──台灣『大學雜誌』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47. 高孔廉(1992),《國統綱領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48. 高伊哥(1984),〈台灣歷史意識問題〉,載於《台灣年代》,第1卷第6期。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63-171。
249. 高伊哥(1990),〈台灣歷史意識問題〉,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63-171。
250. 高拱乾(1959),〈竹枝詞〉,《台灣府志》,台北:台銀。
251.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上)、(下),台北:五南。
252. 高維民口述,福蜀濤記錄(1987),〈台灣光復初時的軍紀〉,載於《中華雜誌》第25期。
253. 高隸民著,胡煜嘉譯(1987),《台灣奇蹟》,台北:洞察。
254. 翁松燃(1987),〈從香港經驗看統一:自決和『一國兩制』〉,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160-179。
255. 翁松燃(1990),〈殷海光先生的民主觀〉,收錄於韋政通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台北:自立晚報。
256. 翁松燃(2001),〈『不統一』綱領該改一改了〉,收錄於沈君山編,《統一與統合:國統綱領十週年座談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23-26。
257. 袁鶴齡(1999),〈初探國家認同的外部因素──美國因素、中國因素與台灣的國家認同〉,收錄於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一九九九年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頁490-520。
258. 唐賢龍(1947),《台灣事變內幕記》(又名《台灣事變面面觀》),南京:中國新聞出版部。
259. 夏榮和、林偉盛、陳俐甫譯(1992),《台灣.中國.二二八》,台北:稻鄉。
260.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1996),夏鑄九等譯(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261. 尉天驄(1977),〈當前台灣文學問題專訪〉,載於《夏潮》,第3卷第2期,8月1日。
262. 尉天驄編(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
263.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廖兆陽譯(1988),《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
264. 若林正丈,何義麟譯(1989),《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
265. 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譯(1997),《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前衛。
266. 若林正丈(1998),《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
267. 范 雲、徐永明(1994.1.9),〈台灣政治轉型過程中的省籍政治──外省人的危機意識及其政治表現〉,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主辦「迷惘與追尋──『外省人』在台灣」研討會。
268. 章玉琴(1998),《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69. 梁景峰(1990),〈我的中國是台灣〉,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59-60。
270. 梁裕康(1997),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查理斯.泰勒(Charles Taylor)承認政治論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71. 張 琴(1991),〈台灣人民為什麼仇恨台灣省政府〉,收錄於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鄉,頁43-46。
272. 張文貞(2002),〈憲政主義與選擇制度:「新國會」選制改革芻議〉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20202/20020202-2.html
273. 張世鵬(1998),〈關於全球化時代資本主義研究的若干回應〉,收錄於張世鵬、敘彝編譯,北京:中央編譯。(要頁碼嗎?)
274. 張旭成(1989),〈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響〉,收錄於陳芳明編(1989),《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頁111-130。
275.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載於《通識教育季刊》,第6卷第2期,頁39-63。
276. 張忠棟(1977),〈鄉土、民族、自立自強〉,載於《中國論壇》,第5卷第2期,11月1日。
277. 張忠棟(1998),《自由主義人物》,台北:允晨。
278. 張炎憲(1992),〈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收錄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現代學術基金會。
279. 張炎憲(1996),〈台灣史研究與台灣主體性〉,收錄於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頁440-441。
280. 張炎憲(1996),《歷史文化與台灣》,台灣研究研討會記錄(76-100回),台北縣板橋市:台灣風物雜誌。
281. 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1996),《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282. 張金鑑(1994),《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
283. 張素貞(1984.3),〈五十年代小說管窺〉,載於《文訊》,第9期。
284.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
285.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頁61-71。
286. 張茂桂(1993a),〈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頁233-278。
287. 張茂桂(1993b),《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288. 張茂桂(1995),〈「去魅」族群問題──多面向理解與歷史思考〉,收錄於蕭新煌編,《敬告中華民國──給跨世紀台灣良心的諍言》,台北:日臻。
289. 張茂桂(1996),〈是批判意識型態,抑或獵殺巫婆?對於趙剛〈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一文的回應〉,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3期,頁255-269。
290. 張茂桂(1997),〈談「身份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頁91-116。
291. 張茂桂等(1998),《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292. 張茂桂(1999),〈「新台灣人」之非論〉,載於《國策》,第7期,頁3-8。
293. 張茂桂、吳忻怡(1997),〈教育對於統獨傾向的作用〉,載於《台灣政治學刊》,第2期,頁107-189。
294. 張茂桂、吳忻怡(2001),〈關於民族與族群論述中的認同與情緒:尊重與承認的問題〉,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147-180。
295. 張培倫(1998),〈秦力克論文化、平等原則與族群差異權利〉,「一九九八批判的新生代論文研討會」論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主辦。
296. 張培倫(1999),〈課程規劃與社會正義〉,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迎向千禧年學術研討會。
297. 張博宇編(1987),《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推行國語資料彙編(上)》,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298. 張富美(1989),〈在血痕中讀史──二二八事件研究資料評介〉,收錄於陳芳明編(1989),《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頁145-159。
299. 張景涵、包青天、許仁真、鄧維楨(1972),〈論中國之前途:與海外留學生冷靜談國是〉,載於《大學雜誌》,第49期,頁45-49。
300. 張煦本(1953),《台灣社會剖視》,台北:大華新聞社。
301.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北:前衛。
302. 張慧英(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遠見。
303.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正中書局。
304. 張錦華(1997),《多文化主義與廣播政策──以台灣弱勢族群(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305. 張學謙(2004),〈雙言社會與族群語言的保存與發展〉,收錄於行政院編,《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會議手冊》,頁108-118。
306. 張翰璧(1990),《系統與生活世界: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的剖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307. 許介鱗(2001),《戰後台灣史記(續)》,第4卷,台北:文英堂。
308. 許有為(1995),〈法國第五共和制憲法總統與總理職權〉,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09. 許育典(2000),〈人的實現與多元文化教育的法建構〉,載於《教育研究月刊》,10月。
310. 許志雄(1997),〈從比較憲法觀點論「雙首長制」〉,載於《月旦法學雜誌》,第26期,頁30-37。
311. 許忠聖(1992),《戰後台獨意識內涵之解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312. 許南村(1977),〈「鄉土文學」的盲點〉,載於《台灣文藝》革新第2期,6月。
313. 許倬雲(1996a),〈問題的提出與省思〉,《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收錄於許倬雲策劃主講,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314. 許倬雲(1996b),〈世代傳承的正義與公平〉,收錄於許倬雲策劃主講,《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台北:洪建全基金會,頁139-140。
315.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
316. 許勝懋(1999),〈台市選民的分裂投票行為:一九九八年市長選舉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17. 許福明(1984),〈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318. 現代用語導讀(1996),第四冊,社會生活類,台北:書泉,頁11-25。
319. 陳 元,(1990),〈從移民的台灣史試解「中國結」與「台灣結」〉,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67-76。
320. 陳少廷(1992),〈中共對台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收錄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305-333。
321. 陳文團(1998),《政治與道德》,台北:台灣。
322. 陳文團(1999),《意識形態教育的貧困》,台北:師大書苑。
323. 陳正然(1985),《台灣五○年代知識份子的文化運動──以「文星」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24. 陳必照、江大樹、劉淑範(1992),《當前憲政改革方案》,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325. 陳永興(1992),《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北:自立晚報文化(3月一版第二刷)。
326. 陳光興(1990),〈炒作後現代?:評孟樊、羅青、鍾明德的後現代觀〉,《自立早報.自立副刊》,2月23日。轉引自陳芳明,〈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頁54。
327.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7期,頁149-222。
328. 陳光興(1995),〈文化研究在英國的歷史變動軌跡〉。收錄入唐維敏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頁v-xxii。
329.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頁73-139。
330. 陳志奇(1980),《美國對華政策30年》,台北:中華日報。
331.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332. 陳伯璋(1998),〈原住民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卷第2期,頁1-14。
333. 陳孟元(1996),《台灣1980年代黨外運動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334. 陳其昌(1988),〈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主人──評謝里法的「歷史盲點」〉,載於《遠望雜誌》,第2期,台灣前途的遠望專欄。
335. 陳其南(1987),〈本土意識、民族國家與民主政體〉,載於《中國論壇》, 第289期,頁22-31。
336.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
337. 陳枝烈(1995),《排灣族文化之田野研究及其對國小社會科課程設計之啟示》,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338.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復文。
339. 陳思賢(1999),《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台北:五南。
340. 陳春生(1996),《台灣憲政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
341. 陳春生(1998),《中華民國憲法原理》,台北:明文。
342. 陳春生(2001),《台灣政黨與政治文化》,台北:翰蘆。
343. 陳美玉(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及其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344. 陳美如(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
345. 陳美如(1998a),〈多元文化學校教育的建構〉,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卷第2期,頁119-138。
346. 陳美如(1998b),〈多元文化學校的知識革命與教師重構-從「潛在課程」談起〉,載於《教育研究集刊》,第41期,頁171-192。
347. 陳昭瑛(1995),〈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載於《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頁6-43。
348. 陳映真(1983),〈向著更寬廣的歷史視野......〉,載於《前進》,第12期,1983年6月18日。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31-37。
349. 陳映真(1987),〈國家分裂結構下的民族主義──『台灣結』的戰後史分析〉,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69-79。
350. 陳映真(1988),〈「鄉土文學」的盲點〉,載於《台灣文藝》革新號,第2期,1977年6月。
351. 陳映真(1990a),〈向著更寬廣的歷史視野……〉,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31-37。
352. 陳映真(1990b),〈為了民族的團結與和平〉,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61-66。
353. 陳映真(2000c),〈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原載於《聯合文學》2000年9月號,頁49-86。
354. 陳映真(2002a),〈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頁7-48。
355. 陳映真(2002b),〈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載於《聯合文學》,第17卷第2期。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頁87-132。
356. 陳奎熹(1986),《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357. 陳俐甫(1990),《禁忌、原罪、悲劇――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台北:稻鄉。
358. 陳芳明(1988),《台灣人的歷史與意識》,高雄:敦理。
359. 陳芳明(1989),《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
360. 陳芳明編(1991),《台灣戰後史資料選》,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361. 陳芳明(1999),〈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載於《聯合文學》月刊,8月號。
362. 陳芳明(2000),〈後殖民或後現代:戰後台灣文學的一個解釋〉,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頁41-63。
363. 陳春生(1998),《中華民國憲法原理》,台北:明文。
364. 陳淑卿(2003),〈全球化與在地性〉,載於《當代》,第187期,頁40-43。
365. 陳朝建(1996),《以現代立憲主義論台灣民間社會的制憲運動1986-199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66. 陳新民(1998),《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經銷。
367. 陳運棟(1987),〈義民乎?不義之民乎?〉,載於《三台》雜誌,10月號。
368. 陳運棟(1989),《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台原。
369. 陳榮成譯,GEORGE KERR原著(1991),《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
370. 陳儀深(1992),〈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收錄於《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頁303-349,原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371. 陳儀深(2000),〈虛擬革命與真實叛亂—1961年蘇東啟政治案件的初步研究〉,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編,《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頁303、307。
372. 陳德照(2000),〈全面看待經濟全球化〉,收錄於談世中、王耀媛、江時學主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373. 陳儔美(2001),〈日本第四十二屆眾議院選舉研析〉,載於《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5期,頁23-36。
374. 陳樹鴻(1990),〈台灣意識──黨外民主運動的基石〉,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91-205。
375. 陳寶玲(1998),《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76. 陳麗華(1997),〈情境模式的教學設計〉,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8期,頁26-34。
377. 郭正亮(1997),〈選舉總路線下的民進黨〉,收錄於游盈龍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頁204-222。
378. 郭正亮(1998a),《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文化。
379. 郭正亮(1998b),〈李登輝現象:民主轉型與領導〉,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03-142。
380. 郭正亮(1998c),〈民進黨的路線爭議:從新台獨論到中國政策分歧〉,載於《國策》,第1期,頁9-11。
381. 郭正亮(1999),〈台灣主體性的辯證〉,收錄於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海峽學術。
382. 郭延以(2000),《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1954年初版。
383. 連 橫(1985a),《台灣通史(上冊)》,台北:黎明。
384. 連 橫(1985b),《台灣通史(下冊)》,台北:黎明。
385. 連震東(1945),〈台灣人的政治理想和對做官的觀念〉,載於《台灣民生報》,第9、10期合刊,重慶,民國34年10月7日,頁5-6。
386. 麥 斯(1998),〈全球化與國家的未來〉,楊雪冬中譯(1998),收錄於王列、楊雪冬編《全球化與世界》,北京:中央編譯。
387.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1997),〈國民小學原住民課程與教育規劃研究:八十五學年度總結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388. 項 田(1984),〈台灣自決問答錄〉,載於《台灣潮流》,第10期,頁41-45。
389. 單文經(1998),〈在班級中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環境的策略〉,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427-457。
390. 單文經譯,美國公民教育中心(1996),《美國公民與政府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391. 敏米(Albert Memmi),魏元良譯(1998),〈殖民者與受殖者〉,收錄於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解殖與民族主義》,文化/社會研究譯叢(三),香港:牛津大學,頁1-27。
392. 黃 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
393. 黃 徒(1992),《台獨的社會真實與新聞真實》,台北:稻鄉。
394. 黃光國(1986),〈『台灣結』和『中國結』的社會心理分析〉,《中國論壇》,第266期,頁26-30。
395. 黃光國(1987),〈「台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1-19。
396.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397. 黃光雄(1998),〈多元文化教育-序〉,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3。
398. 黃叔璥(1957),〈番俗六考〉,《台灣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四種,第五卷。
399. 黃昭堂(1994),〈戰後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收錄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頁195-227。
400. 黃俊傑(1996),〈戰後台灣的儒家思想:存在形式、內涵與功能〉,《東亞近現代儒學之回顧》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收入本書第六篇。
401. 黃俊傑(1999),〈論『台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收錄於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頁1-32。
402.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403. 黃政傑(1997),《多元文化課程》,台北:師大書苑。
404. 黃政傑(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343-373。
405. 黃政傑(2000),《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406. 黃政傑、張嘉育(1997),《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輯於當前語文學習問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語言學研究所。
407.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
408. 黃宣範編(1995)《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
409. 黃國昌(1991),《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
410. 黃森松(1987),〈我們都是「客家人」〉,載於《台灣新文化》,第17期。
411. 黃嘉光、王康陸、陳正修(1991),《台灣獨立運動三十年:張燦鍙選集》,台北:前衛。
412. 黃學聖(2002),《當代自由主義公民資格觀的轉變之研究-對於多元文化論挑戰之回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413. 程宗明(2000),《公共電視促進公民社會發展方向》,http://rnd.pts.org.tw/p1/p1.htm
414. 游盈隆等(1993),《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78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台北:中央選委會。
415. 游盈隆(1996),《民意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416. 游勝冠(1997),《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
417. 馮朝霖(1995),《多元文化與教育-其理論、政策與課程》,發表於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主辦,民間教改建議研討會,1995年12月。
418. 彭 歌(1977),〈不談人性,何有文學〉,《聯合副刊》,8月17~19日。
419. 彭明敏(1988),《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台北:前衛。
420. 彭明敏、黃昭堂(1995),《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頁154、226-232。
421. 彭孟緝(1992),〈台灣省二二八事件回憶錄〉,收錄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二二八事件文獻續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41-42、85。
422.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台北:自立晚報。
423. 彭瑞金(1998),《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
424. 彭懷恩(1991),《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風雲論壇。
425. 曾建元(1998),《論薩托里的憲政工程論》,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426. 曾健民(2002),〈「戰後再殖民論」的顛倒〉,原載於《聯合文學》第195期,2001年1月號;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頁297-319。
427.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台北:生智。
428. 曾慧佳(1999),《從流行音樂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429. 湯錦台(2003),《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台北:貓頭鷹。
430. 傅仰止 (1995),〈台灣族群的意象與位階:比較他群和我群〉,《台灣地區社會意象調查》,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83年7月定期調查報告。
431. 傅偉勳(1987),〈兩岸處境與中國前途-從雙結問題到大陸問題〉,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181-194。
432. 傅錫誠(2001),〈政治意識型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解析〉,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433. 奧田彧(1943),〈荷領時代之台灣農業〉,《台灣文化論叢第一輯(1995)》,台北:南天。
434. 溫明麗(1996),〈理性、詮釋與多元文化教育:辯證性對話〉,《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發表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辦1996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435. 詹棟樑(1998),〈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實際探討〉,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21-46。
436. 詹志禹(1998),〈多元文化與教育的演化論基礎〉,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101-123。
437. 詹念峰(1998),《「語言、階級、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438. 莊坤良(2001),〈迎拒全球化〉,載於《中外文學》,第30卷第4期,頁8-25。
439. 莊明貞(1997),《道德教學與評量──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440. 莊明貞(1998),〈真實性評量在教育改革中的相關論題-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思考〉,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0期,頁19-23。
441. 莊明貞(1999),〈多元文化的評量與教學-從Vygotsky觀點談起〉,載於《教師天地》,第99期,頁25-31。
442. 莊明哲(1999)《全球化、民主制、與民族主義理論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中山研究所博士論文。
443. 楊 瑩(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過程與回應典範〉,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125-164。
444. 楊志宏、麥莉娟(1989),〈檢驗台灣大眾傳播結構的變遷:回溯1980年代及前瞻1990年代〉,載於《報學》,第8 卷第3期,頁18-25。
445. 楊長鎮(1997),〈民族工程學中的客家論述〉,收錄於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頁17-35。
446. 楊青矗(1977),〈什麼是健康的文學〉,載於《夏潮》,第17期,8月1日。
447. 楊思偉(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與課題〉,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165-185。
448. 楊洲松(1998),《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449. 楊祖珺(1983),〈巨龍、巨龍,您瞎了眼〉,載於《前進》,第11期。
450. 楊亮功(1988),〈二二八事變奉命查辦之經過〉,收錄於蔣永敬等編《楊亮功先生年譜》,台北:聯經,頁353。
451. 楊芙宜(2003),《民主化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從菁英論述到民眾態度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452. 楊深坑(1993),〈意識型態批判與教育研究〉,載於陳伯璋編著,《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453. 楊深坑(1995),《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台北:師大書苑。
454. 楊深坑(1997),〈後傳統認同與文化多元主義〉,載於《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馬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455. 楊逢泰、邵宗海等編(1993)《民族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
456. 楊國樞(1989),〈我們為什麼要組織澄社〉,《澄社簡介》,台北:澄社。
457. 楊碧川(1987),《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
458.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459. 楊鏡汀(1988),〈被扭曲的客家歷史〉,載於《客家風雲雜誌》,第8期,頁41-44。
460. 鄔昆如(1991),〈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概念及其現代意義〉,收錄於鄭曉時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461. 鄔昆如(1998),〈吳鳳神話的省思〉,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卷第2期,頁37-50。
462. 鄒雲霞(1981),《眷村居民我群認同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63. 趙 剛(1996),〈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頁1-72。
464. 趙 剛(1998),《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台北:唐山。
465. 趙 剛(2001),〈為何反全球化?如何反?--關於全球化的一些問題的思考與對話〉,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4期,頁49-146。
466. 趙天儀等(1992),〈近三十年來的台灣詩文運動暨《笠》的位置──座談會記實〉,載於《文學界》第4集。
467. 廖文毅(1956),《台灣民本主義》,東京:台灣民報。
468. 廖炳惠(1994),〈族群與民族主義〉,收錄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頁101-116。
469. 廖炳惠編(1995),《回顧現代文化想像》,台北:時報。
470. 廖炳惠(2000),〈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論述?〉,收錄於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頁85-99。
471. 廖朝陽(1992a),〈評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載於《中外文學》,第21卷第3期,頁43-44。
472. 廖朝陽(1992b),〈是四不像,還是虎豹獅象?──再與邱貴芬談台灣文化〉,載於《中外文學》,第21卷第3期,頁48-57。
473. 廖朝陽(1995a),〈中國人的悲情:回應陳昭瑛並論文化建構與民族認同〉,載於《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頁102-126。
474. 廖朝陽(1995b),〈再談空白主體〉,載於《中外文學》,第23卷第12期,頁105-109。
475. 管碧玲(1994),《民族主義與台灣政黨政治》,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476. 潘立夫,(1984a),〈台灣人.台灣路〉,載於《台灣廣場》,第9期,8月10日。
477. 潘立夫(1984b),〈台灣意識的挑戰與成長〉,載於《台灣潮流》,第17期,頁26-31。
478. 潘家慶(1990),《解嚴前後報紙政治新聞報導的轉變》,新聞學研究,第43集。
479. 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台北:揚智。
480. 齊茂吉(1998),〈韓戰及台海二次危機對台灣安全之影響〉,收錄於賴澤涵、于子橋編,《台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頁75。
481. 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鄉。
482. 劉大和(2001),《全球化之中的文化問題》,http://home.kimo.com.tw/liutaho/A41.htm
483. 劉雨卿(1982),《恥廬雜記》,劉雨卿將軍遣著編印紀念委員會印行。
484. 劉重義等人(1988),〈風起雲湧:海外台灣獨立建國運動〉,載於《自由時代週刊》,10月。
485. 劉紀蕙、周英雄(2000),《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486. 劉姝言(1997),《自由主義及其公民教育》,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87. 劉美慧(1999),《國小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488. 劉進慶(1992),《臺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
489. 劉勝驥(1996)〈從民意測驗看台灣民眾的統獨輿論之變化〉,載於《東亞季刊》,第27卷第4期,頁122-149。
490. 劉義周(1998),〈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一個新的測量方式〉,發表於「中國政治學會八十七學年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月24日。
491. 劉維公(2000),〈「文化全球化」社會學研究初探〉,載於《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第28期,頁189-228。
492. 劉黎兒(2003),〈日本新選制給台灣的啟示〉,載於《新新聞》,第503期,頁1-4。
493. 劉蔚之(1992),《一個山地學校的多元文化教育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494. 劉蔚之(1998),〈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之研究〉,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頁71-99。
495. 歐用生(1998),〈後現代社會的課程改革〉,載於《國民教育》,第38卷第5期,頁3-11。
496.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載於《教育研究資訊》,第7卷第1期,頁22-32。
497. 鄭 梓(1992),〈試探戰後初期國府之治台策略──以用人政策為與省籍歧視為中心的討論〉,收錄於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基金會編,《二二八學術研討論文集(1991) 》,台北:自立晚報,頁229-277。
498. 鄭玉卿(1998),〈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以英國牛津一個教育方案為例〉,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卷第2期,頁77-94。
499. 鄭永年(2001),〈中國新一波民族主義〉,《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頁21-40。
500. 鄭伯壎等譯,E.R.Hilgard等著(1991),《心理學》,台北:桂冠。
501. 鄭金洲(1997),〈美國批判教育學之批判〉,載於《比較教育研究》,第5期。
502. 鄭明娳(1994),《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
503. 鄭明哲(1984),〈台獨運動真的是資產階級運動嗎?〉,載於《台灣年代》第1卷第6期。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19-131。
504. 鄭陸霖(1999),〈虛妄的「新台灣人」與難產的「公民社會」〉,載於《當代》,第137期,頁15-22。
505. 鄭凱中(1996),《「台生」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與族群想像》,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06. 鄭瑞城(1988),電視新聞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呈現方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507. 董思齊(2001),《不確定的想像共同體:1949年以來台灣國家認同的困境》,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08. 葉石濤(1977),〈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載於《夏潮》,第2卷第5期,5月1日。
509. 葉石濤(1999),《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
510. 葉阿明(1983),〈意識與存在──再論台灣意識〉,載於《生根》,第15期,頁28。
511. 葉欣怡(2001),《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12. 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
513. 葉梗紅(1981),〈二二八事變中的王添灯〉,載於《台灣思潮》,第2期,(洛杉磯,1981年7月1日)。
514. 葉富國(1993),〈『假台灣人』專輯說明及書目〉,《島嶼邊緣》,第8期,頁102-107。
515. 錢永祥(1988),〈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對《自由中國》經驗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利》,第1卷第4期,頁57-99。
516. 錢永祥(2001),〈自由主義與國族主義──兩種價值〉,《縱欲與虛無之上》,台北:聯經。
517. 璜.林茲( Juan J. Linz)&阿弗雷德.史德本(Alfred Stepan)(1997),〈邁向鞏固的民主體制〉,收錄於田弘茂、朱雲漢所編的《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頁65-96。
518. 駱明慶 (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第29卷第2期,頁117-152。
519. 賴建國(1997),《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520. 賴澤涵等(1993),《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
521.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522. 聯合國新聞部編(1988),《聯合國手冊》,版10,中國對外翻譯,頁485。
523. 魏嘉男(2002),《國家認同理論與台灣經驗論述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24. 魏鏞著,朱雲鵬譯(1982),〈台灣的現代化〉,收錄於朱雲漢、彭懷恩主編,《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
525. 鍾逸人(1988),《辛酸六十年:二二八事件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回憶錄》,台北:自由時代。
526. 鍾肇政(1991a),〈新个客家人〉,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新个客家人》,台北:台原。
527. 鍾肇政(1991b),〈邁向光明的未來〉,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物協會編《新个客家人》,台北:台原。
528. 鍾肇政(1991c),〈我們不是隱藏人〉,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物協會編《新个客家人》,台北:台原。
529. 謝牧(1947),〈「二二八」人民起義親歷記〉,收錄於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編,《歷史的見證》,北京:台灣民主自治同盟,頁117。
530.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531. 謝相慶(2000),〈日本眾議院議員新選舉制度以及政治效應──以1996年為例〉,載於《選舉研究》,第6卷第2期,頁45-87。
532. 謝繼昌(1979),〈平埔族之漢化──台灣埔里平原之研究〉,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第47期,頁49-72。
533. 蔡 玲、馬若孟,羅珞珈譯(1998),《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台北:三民。
534. 蔡志忠(1997),《智慧的語言──法句經》,台北:時報。
535. 蔡政文、林嘉誠(1990),《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536.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的反省〉,載於《政治科學論叢》,第8期,頁51-84。
537. 蔡英文(2003),〈台灣民主理念的發展及其問題〉,收錄於江宜樺、李強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頁3-37。
538. 蔡佩如(2003),《中華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後殖民分析──以「台灣論述」為核心》,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39. 蔡淑鈴(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收錄於楊國樞、瞿海源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44。
540. 蔡智賢(1998),〈台灣社會與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特質的初探〉,發表於台大三研所主辦「文化、國家與現代性論文研討會」,12月12-13日。
541. 蔡義敏(1990),〈試論陳映真的「中國結」──「父祖之國」如何奔流於新生的血液中?〉,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39-51。
542. 蔣一安(1980),〈駁斥萬年國會謬說〉,載於《黃河》第10期,頁18。
543. 蔣渭川(1991),《二.二八事變始末記》,蔣梨雲等編印。
544. 蔣廉儒(1980),〈中國國民黨顯示了智者、仁者、勇者的新形象〉,載於《中央月刊》,第13卷1期。
545. 戴正德(1999),〈文化運動與台灣語言〉,載於《新世紀智庫論壇》,第8期,頁91。
546. 戴國煇(1987),〈我觀『中國結』與『台灣結』之爭論──藉心理歷史學士也的幾點剖析〉,載於《中國論壇》,第289期,頁56-66。
547. 戴國煇(1990),〈研究台灣史經驗談〉,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99-113。
548. 戴國煇 (2002),《台灣史對話錄》,台北:南天。
549. 戴國煇、葉芸芸(2002),《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學:解開歷史之謎》,台北:遠流。
550. 戴寶村(1995),〈國家認同問題〉,收錄於吳密察、江文瑜編,《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頁199-208。
551. 聯合報系文教基金會主編(1996),《新聞.媒體.面面觀—新聞理論與實務》,台北:聯合報系文教基金會。
552. 顏尹謨(1986),〈追尋台灣人的根〉,載於《伸耕》,第4期,頁40。
553. 簡良平(1990),〈國小教科書中「漢族中心」意識型態之批判〉,載於《現代教育》,第6卷第4期。
554. 簡後聰(1985),《美國對華政策的演變與研析》,大中國圖書。
555. 簡烱仁(1997),《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
556.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557. 譚光鼎(1998),《國小社會科族群關係單元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558. 譚光鼎、劉美惠、游美惠(2002),《多元文化教育》,台北:空大。
559.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台北:稻香。
560. 薛化元(1999),〈戰後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互動的一個考察:以雷震及《自由中國》的國家定位為中心〉,載於《當代》,第141期,頁32-45。
561. 薛承雄(1988),〈媒介支配:解讀台灣的電視新聞〉,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562. 薛曉華(1995),《八○年代中期後台灣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63. 羅 青(1989),《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五四,頁315。
564. 羅永生(1998),〈專輯導言:解殖與(後)殖民研究〉,收錄於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解殖與民族主義》,文化/社會研究譯叢(三),香港:牛津大學,頁vii-xv。
565. 羅志淵(1965),《中國憲法史》,台北:台灣商務。
566. 羅香林(1984)[1950],〈客家源流考〉收錄於羅翔雲編《客家話》,台北:台灣文藝。
567. 羅香林(1992a)[1933],《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
568. 羅香林(1992b)[1965],《客家史料彙編》,台北:南天。
569. 羅思遠(1990),〈故土的呼喚已漸遙遠──論「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爭辯〉,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頁185-189。
570. 羅福全(1986),〈國家本位主義──台灣文化與經濟建設的基礎〉,載於《伸耕》第5期,頁44。
571. 蕭高彥(1996a),〈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一個政治哲學的分析〉,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多元主義學術研討會」,5月30-31日。
572. 蕭高彥(1996b),〈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的考察〉,載於《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257-295。
573. 蕭高彥(1997),〈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省思〉,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6期,頁1-27。
574. 蕭高彥(1998),〈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多元主義》,頁487-509。
575. 蕭高彥(2003),〈民主化與國家認同在台灣:政治理論的反思〉,收錄於江宜樺、李強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頁131-175。
576. 蕭新煌(1971),〈山胞現代化的若干問題〉,載於《思與言》,第9卷第3期,頁23-36。
577.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頁21-46。
578. 蕭新煌(1990),〈「省籍問題」再探索〉,載於《自由時報》79年12月12日,版4。
579. 蕭新煌(1996),〈從社會運動看跨時代的正義與公平〉,載於許倬雲策劃主講,《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580. 蕭新煌、黃世明(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581. 蕭新煌、黃世明、翁仕杰(1995),〈百年來台灣社會立的浮沈與轉型〉,收錄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百年來的台灣》,台北:前衛,頁110-147。
582. 藍博洲(1991),〈永遠的王添灯〉,《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
583. 薩托利.吉奧瓦尼(Giovanni Sartori)(1994),雷飛龍譯(1998),《比較憲政工程──結構、動機與後果之研究》(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t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台北:國立編譯館。
584. 薩孟武(1998),《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
585. 薩繆爾.杭廷頓(1997),〈民主的千秋大業〉,收錄於田弘茂、朱雲漢編,《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頁48-64。
586. 顧忠華(1992),《韋伯學說新探》,台北:唐山。
587. 顧忠華、金恆煒(2004),《憲改大對決:九七修憲的教訓》,台北:桂冠。
588. 蘇 蘅(1994),〈語言(國\方)政策型態〉,收錄於澄社編,《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頁265-267。
589. 蘇友瑞(2001),〈做為當前台灣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台北市長選舉後有感〉,http://tlc.org. tw/Society/ps1.htm,上網檢視日期:民國90年2月2日。
590. 蘇裕玲(1995),《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台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報 紙:
1. 朱 炎,〈我對鄉土文學的看法〉,載於《中央日報》,1976.9。
2. 朱天心,〈女作家談選舉:「留給選民一個值得寄望的未來。」〉,載於《聯合報》,2004.3.7,版A4。
3. 朱雲漢,〈台灣民主鞏固的前景無法太樂觀〉,載於《聯合報》,1995.8.27。
4. 阮小芳,〈讓社區大學凝聚民間社會〉,載於《中國時報》,1998.3.31,版11。
5. 洪素卿,〈返國就醫團吃定台灣健保〉,《自由時報》,2002.6.16,版7。
6. 柯遠芬,〈事變十日記(初篇)〉,載於《台灣新生報》,1947.5.10,版3。
7. 柯遠芬,〈事變十日記〉,3月4日部分,載於《台灣新生報》,1947.5.14。
8. 華夏子,〈三民主義的文學〉,載於《中央日報》,1976.9。
9. 黃 娟,〈閩腔客調〉,載於《中報》,1988.10.20。
10. 陳茂雄,〈台灣有言論自由但沒有思想自由〉,載於《自由時報》,2000.5.12,版15。
11. 《大明報》,1946.12.6、12.30。
12. 《中央日報》,1947.3.11。
13. 《中外日報》,1947.3.6、8。
14. 《民 報》,1947.2.19。
15. 《民生報》,1980.12.28。
16. 《台灣新生報》,1947.3.2-3.9、5.10、14。
二、英文部分:
1. AASA(1987), Se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2. Ackerman Bruce(1998), 《The New Separation of powers》, John Hart Ely, Gerrymanders :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50 STAN. L. REV. 607、639-640.
3. Ackerman Bruce(2000), 《The New Separation of powers》, Harvard Law Review, l(113): 633-729.
4. Adams, M.(1992), 《Promoting Diversity in College Classroom: Innovative Responses for the Urriculum, Faculty, and Institu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5. Adams, M., Jones, J. & Tatum, B. D.(1997), 〈Knowing Our Students〉, In Adams, M., Bell, L. A. & Griffin, P. eds, 《Teaching for Diversity and Social Justice》, N. Y.: Routledge.
6. Adams, M.(1997), 〈Pedagigical Frameworks for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 In Adams, M., Bell, L. A. & Griffin, P. eds, 《Teaching for Diversity and Social Justice》, N. Y.: Routledge.
7. Alan C. Isaak(1975),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Revised Edition: 64-66.
8. Albrow M.(1996), 《The Global A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9. Alice H. Amsden(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B. Evens, at. al. Eds.,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N. 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6-106.
10. Allen, M.(ed)(1994), 《Teaching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U. S. A.: Sage Publishing.
11. Alston, K(1995), 〈The Difference We Mak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the Tower of Babel.〉, In Wendy Kohli(ed.),《Critical Conversation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 Y.: Routledge.
12. Alter, P.(1990), 《Nationalism》, London: Edward Aronold.
13. Anderson, Benedict,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2nd ed. , London: Verso.
14. Anderson, Peter(1997), 《Culture and Policy》, Queensland: Australian Key Center for Cultural and Media Policy.
15. Arcilla, R.V.(1995), 〈For the Stranger in My Home: Self-Knowledge, Cultural Recognition, an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Wendy Kohli(ed.), 《Critical Conversation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Y.: Routledge.
16. Aristotle(1955), 《The Ethics of Aristotle》, tr. J. Thomson,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7. Aristotle(1988), 《The Politics》, ed. S. Emer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 Aronowitz, S., & Giroux, H.A.(1985), 《Education Under Siege》, Soug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19. Avery F. Gordon and Christopher Newfield. Eds.(1996), 《Mapping Multiculturalism》, Minneapolis and London: U of Minnesota Press.
20. Banks, James A.(1988),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21. Banks, James A.(1990), 〈Citizenship Education for a Pluralistic Democratic Society〉, 《The Social Studies》, (81): 210-214.
22. Banks, James A.(1991),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thnic Studies(5th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3. Banks, James A.(1992), 〈A Curriculum for Empowerment, Action and Change〉, In K. A. Moodley (Eds.), 《Beyo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Calgary, Alberta: Detselig Enterprises.
24. Banks, James A.(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Issue and Perspectives(2)》Boston: Allyn and Bacon. : 2-26.
25. Banks, James A.(1994a),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26. Banks, James A.(1994b),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7. Banks, James A.(199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 Actio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N. 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28. Banks, James A.(1998),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29. Banks, J. A. & Banks, C.A.M.(1989), 《Multuculturalism’s Five Dimensions》, Nea Today.
30. Banks, J. A. & Banks, C.A.M.(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31. Banks, J. A. & Banks, C. A. M.(1995),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U.S.A.: Macmillan Publishing.
32. Banks J. A. & Lynch, J.(1986), 《Multiethnic Education in Western Societies》, N. Y.: Holt, Rinehart and Winton.
33. Banks, J .A., Cortes, C. E., Garcia, R. L. Gay, G. & Ochoa, A. S.(1992),《Curriculum Guideline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rev. ed.)Washton, DC: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34. Baptiste, H. P.(1986),《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Urban School from a Social -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ternalizing Multiculturalis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Leadership, (6): 295-312.
35. Barth, R.S.(1990),《Improveing Schools from Withi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36. Beane, J. A. (1998),《Curriculum Integration -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37. Beaudry, J.S. & Davis, J.E. (1997),《Multicultural 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 A Bourder Trouth》, In Morey, A. I. & Kitano, M. K.(Eds.). U. S. A.: Allyn and Bacon.
38. Beck-Gernsheim, Elisabeth(1997), 《Schwarze Juden und griechische Deutsche》(黑色猶太人和希臘德國人), in: U. Beck(編), 《Perspektiven der Weltgesellschaft》(世界社會的各種觀點), Frankfurt /M.
39. Beck Ulrich(2000)《What is Globalization?》, Oxford, UK:Polity Press.
40. Beetham, David(1985),《Max Weber and the Theory of Modern Politics》,(Cambridge : Polity Press) : 120.
41. Bell, L. A.(1997),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 In Adams, M., Bell, L. A. & Griffin, P. eds, 《Teaching for Diversity and Social Justice》, N.Y.: Routledge.
42. Belle, La Thomas, and Ward, Christopher R(1994),《Multiculturalism and Education: 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on 》, N. 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chools and Society Press.
43. Bendix, Reinhard(1959) , 《Nation-Building and Citizenship: Studies of Our Changing Social Order》, New York: Anchor Books.
44. Bennett, C. I,(1986),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45. Bennett, C. I,(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2nd ed)》, Boston : Allyn & Bacon.
46. Berlin(1991), 《Against the Current: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47. Birch, Anthony H.,(1993),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Modern Democracy》, London: Routledge.
48. Bomnnell, Victoria E.(1980), 《The Uses of Theory, Concepts and Comparison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i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56-173.
49. Bourdieu, P.(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Polity Press.
50. Brubaker, Rogers. (1996), 《 Nationalism Reframed: Nationhood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the New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1. Callan, Eamonn(1994), 〈Beyond Sentimental Civic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02:190-221.
52. Campbell, Rev. WM.(1996), 《Formosa Under the Dutch》,台北:南天書局,重印本。
53. Cardienas, J. A.(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A Generation of Advocacy》, U.S.A.: Simon & Schuster Custom Publishing.
54. Carlson R. (1975), 《 Reframing and reform.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55. Charles D. Tarlton, (1965), 〈Symmetry and Asymmetry as Elements of Federalism: A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Journal of Politics 27》, (4): 861-874.
56. Chiu Hugdah(丘宏達)(1973), Ed., 《China and the Question of Taiwan : Documents and Analysis》, N. Y.: Praeger Publishers Ins.: 220-221.
57. Cicero(1991),《On Dutie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Miriam Griffin and Margaret Atki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8. Clark, R. T.(1969), 《Herder: His Life and Thought》,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59. Cobban, A .(1994),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Chicago: Chicago UP): 51.
60. Coubly, D., Gundara, J. & Jones, C.(eds.)(1997), 《Intercultural Education-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
61. Connor, Walker (1972), 〈Nation - Building or Nation-Destroying?〉, 《World Politics》, 26: 319-335.
62. Craft, Maurice(198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Banks & Lynch(eds): 76-97.
63. Davidman, L. & Davidman, P. T.(1997), 《Teaching With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 A Practical Guide》, N. Y. : Longman.
64. Deutsch, Karl(1953),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 MIT Press)
65. Deutsch, K.(1967), 〈Nation and World〉,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Toward Empirical Theory》, N. Y.
66. Deutsch, K. W.(1969), 《Nationalism and It’s Alternatives》, N. Y.: Knopf: 67-70.
67. Douglas Mendel(1970), 《The Politics of Formosan Notionalism》,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28-30.
68. Douglas, Lasken(1997),〈Multiculturalism's Next Defeat〉in《The American Enterprise》, 8: 10-11.
69. Dunning, J.(1993b),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Wokingham: Addison - Wesley.
70. Duverger, Maurice(1980),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 -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8(2): 161-187.
71. Dworkin, Ronald(1986), 《Law’s Empire》,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72. Dworkin, Ronald(1990), 〈Foundations of Liberal Equality〉, In Grethe B. Peterson ed.,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Vo1.11. Salt Lake Cit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73. Dworkin, Ronald(1992), 〈Liberal Community〉, In Shlomo Avineri and Avner de - Shalit eds.,《Communitarianism and Individu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4. Dyke , Veron V.(1972) ,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 J.: Prentice - Hall): 46.
75. Edwin A. Winckle.(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99): 481-499.
76. Eller, Jack David(1997), 〈Anti - Multiculturalism〉, 《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99: 249-256.
77. Edgerton, S. H.(1996), 《Translating the Curriculum - Multiculturalism into Cultural Studies》, N. Y.: Routledge.
78. Eric A. Nordlinger(1972), 《Conflict Regulation in Divided Societies》, Occasional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no. 29(Cambridge, Mass: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Harvard Universiry): 32.
79. Feinberg, Joel(1973), 《Social Philosopy》, N. J.: Prentice-Hall Press.
80. Ferdman, B. M.(1991), 〈Literacy and Cultural Identidy〉, 《Language Issue in Literacy and Bilingual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M. Minami & B. P. Kennedy(eds), U. S. A.: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81. Ferdman, Jeffrey(1994),〈The Politics of Communitarianism〉, 《Critical Review》, 8: 297-340.
82. Fleras, A. and Elliott, J. L.(1992), 《The Nations Within: Aboriginal - State Relations in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and New Zealand》,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3. Franck, Thomas(1997), 〈Tribe, Nation, World: Self - Identification in the Evolving International System〉,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11: 151-169.
84. Frankfurt, H.G.(1971), 〈Freedom of the Will and the Concept of a Person〉, 《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8: 5-20.
85. Freire, P.(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 Continuum.
86. Friedman, Jeffrey(1994), 〈The Politics of Communitarianism〉, 《Critical Review》(8): 297-340.
87. Fukuyama , F.(1992),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Free Press: N. Y.
88. Fyfe, A. & Figueroa, P.(eds.)(1993), 《Education for Cultural Diversity - The Challenge for a New Era.》, London : Routledge.
89. Gabriel A. Almond(August 1956),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 《Journal of Politics》, 18(3): 398-399.
90. Gates, Hill,(1981), 〈Ethnicity and Social Class〉, ed. Emily Martin Ahern and Hill Gates,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1. Gay, G.(1995a),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B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U. S. A.: Macmillan Publish.
92. Gay, G.(1995b), 〈Bridging Multicultural Theory and Practic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3(1):4-9.
93. Gay, G.(1997),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發表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
94. Gay, G.(1998), 《Multiculturalizing Teacher Education.》,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演講稿1998.3.13。
95. Gellner , Ernest(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96. George Kerr(1965),《Formosa Betray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234.
97. Gibson, M. A.(1976),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ome Concepts and Assumpti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7): 7-18.
98. Gibson, M. and Bhachu, P. K.(1991), 〈The Dynamics of Educational Decision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ikhs in Briti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M. A. Gibson and J. Ogbu(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N. Y.: Garland Publishing, Inc.
99. Giddens, A.(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00. Gilligan, C.(1982), 《In a Difference Voice》, U. S. 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1. Gilligan, C.(1992), 《Meeting at Crossroads》, U. S. 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2. Gilpin, R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03. Giovanni Sartori.(1997),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N. Y.: N. Y. University Press.
104. Giroux, H .A.(1981), 《Ideology, Cultural and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Barcombe, England: Falmer Press.
105. Giroux, H .A.(1988), Schooling for Democracy: Critical Pedagogy in Modern Age. N. Y.: Routledge.
106. Giroux, H .A.(1991), 〈Democracy and the Discour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To Wards a Politics of Border Pedagog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2(4): 20-22.
107. Giroux, H .A.(1992), 《Border Crossing》, N.Y.: Routledge.
108. Giroux, H .A.(1997),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 Theory, Cultural, and Scholling a Critical Reader》, U. S. A.: Westviewpress.
109. Giroux, H. A., Lankshear, C., Mclaren, P. & Peters, M.(1996), 《Counter Narratives Cultural Studies and Ccritical Pedagogies in Postmodern Spaces》, N. Y.: Routledge.
110. Gitlin, A. D.(1990), 〈Educative Research, Voice, and School Chang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0(4): 443-466.
111. Glatthorn, A. A.(1987b), 《The Hidden Curriculum》, Scott Foresman Publishing.
112. Glazer, N.(1994), 〈A New Word for an Old Problem: Multicultural School Wars Date to the 1840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1(5): 6-9.
113. Goldberg, D.(1994), 《Multiculturalism: A Critical Reader》, Oxford, UK & Cambridge, U.S.A.: Blackwell.
114. Goldberg, David Theo(1994),《Multiculturalism》, N. Y.: Robert Miller Gallery.
115. Gollnick, D.M. (199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Viewpoi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56): 1-17.
116. Gollnick, D. M. & Chinn, P. C.(1990),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Ohio: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117. Gollnick, D. M. & Chinn, P. C.(199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4ed)》, US: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pp.320-326.
118. Gonzales, M. R.(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Practice: Teachers' Social Constructions and Classroom Enactment》, ED390851.
119. Goodwin, A. L.(1994), 〈Ma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elf to Other: What do Preservice Teachers Really Think abou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 45(2): 119-131.
120. Gordon, A. F. & C. Newfield(1996), 《 Mapping Multiculturalism》,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21. Grant, C. A.(1978), 〈Education that is Multicultural: Isn't That What we Mean?〉 ,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9(5): 45-63.
122. Grant, C.(ed.)(1995), 《Educating for Diversity》,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23. Grant, C. A.& Sleeter, C. E.(1989), 〈Race, Class, Gender, Exceptionality,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 and Perspectiv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24. Grant, C. A. & Gomez, M. L.(1996), 《Making Schooling Multicultural-Campus and Classroom》, U. S.: Merrill Prentice - Hall.
125. Greene, M.(1993),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Toward a Curriculum for Human Beings》, Teacher College Record. 95(2): 211-221.
126. Greene, M.(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 - Bass.
127. Griffiths, M.(1998),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Social Justice - Getting off the Fence》, U.S.A.: Open University Press.
128. Guibernau, M.(1992), 《Meeting at Crossroads》, U. S. 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9. Guibernau, M.(1996), 《Nationalisms: The Nation-State and Nation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lity Press: Cambridge.
130. Gurr, Ted Robert (1993) , 《Minorities at Risk: A Global View of Ethnopolitical Conflict》,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Chapter 4.
131. Gutmann, A.(1994), 《Multiculturalism》,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2. Habermas, Jürgen(1992),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Praxis International》, (12): 1-19.
133. Habermas, Jürgen(1996), 〈The European Nation State. Its Achievements and Its Limitations. 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 《Ratio Juris》, (9): 125-137.
134. Hagopian, E.(1994), 〈Cultural Pluralism,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then Wha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1(5): 10-13.
135. Held,(1995a) : 101-102.
136. Herder, J. G.(1969), 《Herder on Soci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tr. & ed. F. M. Barnard Cambridge: Cambridg University Press.
137. Hilliard, A. G. III.(1991), 〈Why We Must Pluralize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9): 12-14.
138. Hirst, P. and Thompson, G.(1996a), 〈Globalization: Te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nd Some Surprising Answers〉, Soundings.
139. Hirst, P. and Thompson, G.(1996b),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Governa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ollins, E. R.(ed.)(1996), 《Transforming Curriculum for a 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y》,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40. Hobsbawn, Eric J.(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N. 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1. Hollins, E. R.(ed.)(1996a), 《Transforming Curriculum for a 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y》,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42. Hollins, E. R.(ed.)(1996b), 《Culture in School Learning - Revealing the Deep Meaning》,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43. Holmes, B. & McLean, M.(1989), 《The Curriculu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 Unwin Hyman.
144. Horowitz, Donald L.(1975), 〈Ethnic Identity〉, ed. Nathan Glazer and Danied P. Moynihan, 《Ethnicity: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45. Horowitz, Donald L.(1985), 《Ethnic Groups in Conflic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46. Horton, J.(ed)(1993), 《Liber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Toleration》, London: Macmillan.
147. Hu, Fu, and Yun-Han Chu(1995),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Democratization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olidating the Third World Democracies, Held by Institute for National Policy Research &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Democratic Studies, August: 27-30, Taipei, Taiwan.
148. Huntington, S. P.(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 Y.: Simon and Schuster.
149. Ignatieff, Michael(1993), 《Blood and Belonging: Journeys into the New Nationalism》,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New York.
150. Ignatieff, Michael(1995), 〈The Myth of Citizenship〉, In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Citizenship》, N. Y.: State University of N. Y. Press: 53-77.
151. Johan Galtung(1969), 〈Violence, Peace, and Peace Research〉,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6(3): 183-186.
152. Jos, P. A. & Fred, A. J.(199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 Back to the Classis, Educational Research〉, 25(3): 17-23.
153. Kanpol, B. & P. McLaren(1995),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Westport, Connecticut & London: Bergin & Garvey.
154. Kennedy, G.A.(1992), 《A Analysis of the Philosophy Foundation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 U.S.A.: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 A Bell & Howell Company.
155.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U.S.A.: Open University Press.
156. King, E. W., Chipman, M. & Cruz - Janzen, M.(1994), 《Education Young Children in a Diversise Society》, U.S.A.: Allyn & Bacon.
157. King, J. O., Hollins, E. R., Hayman, W. C.(eds.)(1997), 《Preparing Teachers for Cultural Diversity》, N. Y. :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58. Kohn, Hans(1945),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 Y.: Macmillan.
159. Kohn, Hans(1968), 〈Nationalism〉, In Davi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1. N. Y.: Macmillan.
160. Kottler, J. A.(1997), 《What's Really Said in the Teachers' Loung - Provocative Ideas about Cultural and Classroom》, U.S.A.: Corwin Press.
161. Kymlicka, Will(1989), 《Liberalism, Community and Cultur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62. Kymlicka, Will(1991),《Liberalism and the Politicization of Ethnicity》,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and Jurisprudence, 4: 239-256.
163. Kymlicka, Will(1995a), 《Multiculturalism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64. Kymlicka, Will(1995b), (ed.)《The Rights of Minority Cultur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5. Kymlicka, Will(2000), (ed.)《Citizenship in Diverse Socie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6. Kymlicka, Will(2001),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7. Kymlicka, Will and Magda Opalski(2001), (eds.)《Can Liberal Pluralism be Exported? Western Political Theor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168. Ladson-Billing, G.(1995),〈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 :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 Y.: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747-762.
169. Lai, Tse-han, Ramon H. Myers, and Wei wou(1947), 《A Tragic Beginning: 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 194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70. Leicester, M.(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England: NFER - NELSON.
171. Light , Calhoun and Keller(1985), 《Sociology》, N. Y.: McGrow Hill, Inc.
172. Lijphart, A.(1991), 〈Constitutional Choices for New Democracies〉, 《Journal of Democracy》, (2):72-84.
173. Lin, Chia-lung(1996), 〈Nationalisms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Divided Socie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North America Taiwan Study Conference, May 24-26,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74. Lin, Chia-lung(1998), 《Paths to Democracy: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h. D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Yale Univers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175. Linz, Juan J.(1990),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 《Washington Quarterly》, 13 .
176. Linz, Juan J. and Alfred Stepan(1996), 〈Toward Consolidated Democracies〉, 《Journal of Democracy》, 7(2): 14-33.
177. Linz, Juan J. & Arturo Valenzuela(eds.)(1994), 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
178. Lipka, J. & Mohatt, G.V.(1998), 《Transforming the Culture of School》,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79. Lipset, Seymour Martin & Diamond, Larry, Juan J. Linz, (eds.)(1995), 《Polit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mparing Experiences with Democracy》, Boulder: Lynne Reinner.
180. Locke, J.(1963),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ed, P. Laslet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1. Lovejoy, Arthur O.(1961),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n Ideas》,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82. Lynch, James(1983), 《The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London: 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183. Lynch, James(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Global Society》, N. Y.: The Falmer Press.
184. Lynch, James(1992),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 Limited.
185. MacBride, Sean(1980), 《Many Voices, One World》, London: Kogan Page.
186. MacIntyre, Alasdair(1984a),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87. MacIntyre, Alasdair(1984b), 〈Is Patriotism a Virtue? 〉, The Lindley Lecture, University of Kansas.
188. MacIntyre, Alasdair(1990),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London: Duckworth).
189. Macpherson, C. B. ,(1964),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Hobbes to Lock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0. Magee, B.(1971), 《Modern British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66-82.
191. Mann, M. (1993),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 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 - States, 1760 - 1914》Vol.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2. Mann, M.(1997), 〈Has Globalization Ended the Rise and Rise of the Nation – Stat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Vol. 4.
193. McElroy - Johnson, B.(1993), 〈Giving Voice to the Voiceles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3): 85-104.
194. McCarthy, E. D.(1996), 《Knowledge as Cultural the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 Y.: Routledge.
195. McCarthy, C.(1998), 《The Uses of Culture - Education and the Limits Affiliation》, N. Y.: Routledge.
196. McLaren, P.(1997), 〈Decentering Whiteness: In Search of a Revolutionary〉,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5(1): 4-11.
197. McLaughlin, T. H.(1992), 〈Citizenship,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1(3): 235-250.
198. Mendel, Dougles.(1970), 《The Politics of Formosan Nationalism》, Berkel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9. Memmi, Albert(1965), 〈Mythical Portrait of the Colonized〉, 〈The Two Answers of the Colonized〉, 〈Conclusion〉in《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N. Y.: The Press, Inc, 79-89、119-153.
200. Michael J. Sandel(1982), 《Liberali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 Michael J. Sandel(1984), 〈The Procedural Republic and the Unencumbered Self〉 , 《Political Theory》, 12: 81-96.
202. Mill,John Stuart(1964),〈Utilitarianism, Liberty,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London: Everyman’s Library
203. Mill, John Stuart(1977),〈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J. M. Robson ed.,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Stuart Mill》, Vol.18.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4. Mill, John Stuart(1978),《On Liberty》, Stefan Collini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5. Miller, David(1983), 《Children and Race》, Beverly Hills, CA: Sage.
206. Miller, David(1988),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ity〉,《Ethics》(98): 647-662.
207. Miller, David(1995), 《On Na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8. Miller, David(1997), 〈Nationality: Some Replies〉,《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14): 69-82.
209. Miller, M.(1995), 《The Third World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7.
210. Montesquieu, B.(1959), 《The Spirit of the Laws》, tr. T. Nugent N. Y.: The Hafner Library of Classics.
211. Morey, A. I. & Kitano, M. K(1997), 《Multicultural 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U. S.: Allyn and Bacon.
212. Mouffe, Chantel. ed. (1992), 《Dimensions of Radical Democracy》, London: Verso: 225-240. Parker, W.P.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Democratic Socie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213. Neito, S.(1992),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 Y.: Longman.
214. Neito, S.(1994), 〈Affirmation, Solidarity, and Critique: Moving Beyond toLerance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1(4): 9-12.
215. Nelson, R. F.(1997), 〈 Teaching, Students, Teachers: How to Promote Cultural Awareness in Urban and Suburban Schools〉, ED405322.
216. Nieto, S.(1992),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 Y.: Longman.
217. Nodia, Ghia.(1994), 〈Nationalism and Democracy〉, In Larry Diamond & Marc F. Plattner eds., 《Nationalism, Ethnic Conflicts, and Democrac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18. Ohmae, K.(1990), 《The Borderless World》, London: Collins.
219. Olson, J., (1992), 〈Teachers’ Belief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20. Ogbu, J. U.(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 Gibson, M. and J.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N. Y.: Garland Publishing, Inc.
221. Ogbu, J. U.(1990), 〈Minority, Educ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222. Ogbu, J. U.(1992),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versity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21(8): 5-14.
223. Pai, Young(1990),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London: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224. Parekh, B.(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225. Parsons, Talcott(1975),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Nature and Trends of Change of Ethnity〉, ed. Natha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26. Perraton, J. et al.(1997),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New Political Economy.
227. Pfaff, William(1993), 《The Wrath of Nations: Civilization and the Furies of Nationalism》,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228. Platt, A. M.(1993), 〈Beyong the Canon, with Great Difficulty〉, 《Social Justice》, 20(1-2): 72-81.
229. Powell, G. B. Jr.(1982), 《Contemporary Democracy: Participation, Stability &Violen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30. Prantl H.(1997), 〈Probleme Kann Man Nicht Abschieben〉(問題無法被遣送), In: Suddeutsche Zeitung (南德日報)
231. Pye, Lucian W.(1971),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Leonard Binder et al.,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32. Rabushka A. and Shepsle K.A.(1972), 《Politics in Plural Societies: a Theory of Democratic Instability》, Columbus: Charles E. Merrill.
233. Ravenholt, Albert(1952), 〈Formosa Today〉, 《Foreign Affairs》, 30(4): 612-624.
234. Rawls, John(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35. Rawls, John(1985), 〈Justice as Faimess : Political not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14: 223-251.
236. Rawls, John(1987), 〈The Idea of an Overlapping Concensus〉,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7: 1-25.
237. Rawls, John(1988), 〈The Priority of Right and Ideas of the Good〉,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17: 251-276.
238. Rawls, John(1993), 《Political Liberalism》, N. 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39. Raz, J.(1986), 《The Morality of Freedo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0. Reiff, D.(1993), 《Multiculturalism's Silent》, Harpers, August: 62-72.
241. Rhoads, R. A. & Valadez, J. R.(1996), 《Democracy,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Community College a Critical Perspective》, U. S.: Garland.
242. Robins, K.(1991), 《Tradition und Translation: National Culture and its Global Context》(傳統與轉化:民族(國家)文化及其全球脈絡), in: J. Corner and S. Harvey (編), 《Enterprise and Heritage : Crosscurrents of National Culture》, (企業與遺產:民族(國家)文化的交參趨勢): 28.
243. Rodriguez, L. J.(1995), 〈Voice and Empowerment the Struggle for Poetic Expression〉, In Darder, A.(ed),《Culture and Difference -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Bicultural Experience》, U. S.: Bergin & Garvey.
244. Ross, D.(1956), 《Aristotle》, London: Methuen.
245. Rousseau, J. Jean(1975), 《Social Contract》.
246. Ryle, Gilbert(1947), 《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 Barnes and Nobel.
247. Sandel, Michael J.(1982), 《Liberali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8. Sandel, Michael J.(1984), 〈The Procedural Republic and the Unencumbered Self〉, 《Political Theory》, 12 : 81-96.
249. Sandel, Michael J.(1992), 〈The Procedual Republic and the Unencumbered Self〉, In Shlomo Avineri and Avner de-Shalit eds.,《Communitarianism and Individuali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0. Said, Edward,(1979),《Orientalism》, N. Y.: Vintage.
251. Said, Edward,(1994),《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 Y.:Vintage.
252. Scholte, J. A.(1993),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ocial Chang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53. Serwer A.(1994), 〈McDonald’s Conquers the World〉, 《Fortune》: 101-116.
254. Seton-Watson, H.(1997), 《National and States: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Nations and the Polities of Nationalism》, Boulder: Westview.
255. Shugart, Matthew Soberg and John M. Carey(1992),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Constitutional Design and Electoral Dynam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6. Sikkema, M. & Niyekawa, A.(1987), 《Design for Cross - Cultural Learning》, U.S.A.: Intercultural Press.
257. Sleeter, C. E.(1993), 《Keepers of the American Dream: A Study of Staff Development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Washington, D. C.: The Falmer Press.
258. Sleeter,C.E.(199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 U.S.A.: Albany.
259. Sleeter, C. E., & Grant, C. A.(1993), 《Making Choice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N. Y.: Macmillan.
260. Sleeter, C. E., & Grant, C. A.(1994),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NJ.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261. Sleeter, C. & Grant, B.(1988),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olumbus, Ohio: Merrill.
262. Smelser, Neil J.,(1959) , 《Social Change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London: Routledge.
263. Smith, Anthony D.(1981), 《The Ethnic Revival in the Modern World》,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4. Smith, Anthony D.(1986),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N. Y.: Basil Blackwell Ltd
265. Smith, Anthony D.(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evada: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266. Smith, Anthony D.(1993),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ined, Reconstructed?〉, In Marjorie Ringrose and Adam J. Lerner eds.,《Reimaging the N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67. Solomon, R. C. & Murphy, M(1990), 《What is Justice》,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68. Spears, J. D.(1993), 〈Rural Adult Education Forum〉, 《 Empire: Translating Multiculturalism into Local Program》, 5(2).ED379121.
269. Spivak,(1995),〈Gayatri Chakrovorty〉,《The Spivak Reader: Selected Works of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270. Stanley Hoffman ,(1987), 〈The Game Rule〉,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271. Staples, L.(1984), 《Roots to Power》, N. Y.: Praeger.
272. Steiner, S. F.(1998), 〈Who Belongs Here? Portraying American Identity in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Multicultural Review》, 7(2): 20-27.
273. Strange, S.(1996), 《The Retreat of the State: 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4. Suzuki, B. H.(1977), 〈The Japanese-American Experience〉, In M. J. Gold, C. A. Grant, & H. N. Rivlin(eds.), 《In Praise of Diversity: A Resource Book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 Teacher Corps.
275. Suzuki, B. H.(1984),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6: 294-322.
276. Suzuki, L. A., Meller, P. J., Ponterotto, J. G.(eds.)(1996),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Assessment Clinical,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California: Jossey-Bass.
277. Swartz, E.(1989),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t the School Level. Rochester》, NY: Rochester City School District.
278. Tamir, Yael(1993a), 《Liberal National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79. Tamir, Yael(1993b), 〈The Right to National Self - Determination as an Individual Right〉,《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16): 899-905.
280. Taylor, Charles(1985), 《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 Philosophic Papers》, 2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81. Taylor, Charles(1989a), 〈Cross - Purposes : The Liberal - Communitarian Debate〉, In Nancy L. Rosenblum(ed.), 《Liberalism and the Moral Lif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59-182.
282. Taylor, Charles(1989b),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83. Taylor, Charles(1992a),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my Gutmann(ed.),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25-73.
284. Taylor, Charles(1992b), 〈Quel Principe d’ Identité Collective〉, In Lenoble and Dewandre: 59-66.
285. Taylor, Charles(1993), 《Reconciling the Solitudes: Essays on Canadian Federalism and Nationalism》, Montreal & Kingston: MciGill - Green’s University Press.
286. Taylor, Charles(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Charles Taylor,et al.《Multiculturalism》.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73.
287. Taylor, Charles(1995),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88. Taylor, Charles(1997), 〈Nationalism and Modernity〉,In Robert McKim and McMahan eds.,《The Morality of Nation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55.
289. Thomas, D. J.(1993), 〈Treasonable or Trustworthy Text: Reflections of Teacher Narrative Studies〉, 《Journal of Education of Teaching》, 19(4 - 5): 231-249.
290. Tilly, Charles(1975), 《The Rebellious Century1830-1930》,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91. Tilly ,Charles(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Reading, MA: Addison - Wesley).
292. Torres, C. A.(1998), 《Democracy, Educ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N. Y. &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293. Tuck, R(1994),〈Rights and Pluralism〉, InJ. Tully (ed.), 《Philosophy in an Age of Pluralism : The Philosophy of Charles Taylor in Ques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94. Tuck, R(1999),《The Rights of War and Pea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5. Tully, James(1995),《Strange Multiplicity: Constitutionalism in the age of Diversit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96.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1998),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verview , N. Y.: United Nations “www.unctad.org”.
297. UNEP Repo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3vols)(1993), N. Y.: United Nations.
298. Veser, Ernst(1997), 〈Semipresidentialism - Duverger’s Concept -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Paper Presented in the《Constitutional Choice Round Table》, Academia Sinica, Taipei.
299. Vico, G.(1984), 《The New Science of Giambattista Vico》trs. T. Bergin and M. Fisch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300. Walzer, Michael(1983), 《Spheres of Justice: 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 N. Y.: Basic Books.
301. Walzer, Michael(1990), 〈The Communitarian Critique of Liberalism〉, 《Political Theory》(18): 6-23.
302. Walzer, Michael(1992), 《What It Means To Be An American》, N. Y.: Marsilio. Watkins, Frederick.
303. Williams, Raymond(1989), 《Resources of Hope》, N. Y.: Verson: 35-38.
304. Winckler, Edwin A.(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99: 481-499.
305. Wirt, K. and M. Kirst(1982), 《Schools in Conflict》, Berkeley: McCutchan.
306. Wu, Nai-the(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vstem》,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307. Young, Iris Marion(1989), 〈Policy and Group Difference: A Critique of the Ideal of Universal Citizenship〉, 《Ethics》,vol.99, no. 2.
308. Young, Iris Marion(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4.
309. Young, Iris Marion(1995), 〈Polity and Group Difference: A Critique of the Ideal of Universal Citizenship〉, In Ronald Beiner(ed.), 《Theorizing Citizenship》,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 Y. Press): 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