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友偵
Lo, Yu-Chen
論文名稱: 社會安全網下成人保護社工督導的工作經驗之研究
Study on the Adult Protection Social Work Supervisors’ experiences under the Social Safety Network Program in Taiwan
指導教授: 游美貴
Yu, Mei-Ku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社會安全網成人保護成保社工督導保護性社工督導
英文關鍵詞: Social safety network program, Adult protection, Social work supervisor of adult protection, Protective social work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23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1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第1期(2018-2020年)基礎建構將要結束,明年要進到第2期(2021-2024年)主題深化,專業人力的補足及專業能力的精進,是此計畫推動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對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強化社會安全網推行下,成保社工督導者在發揮督導角色功能的實務,以及其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因應策略;並依據研究結果,對成人保護社會工作督導在政策、專業訓練與實務促進等等方面提出建議。

    本研究以質化研究方法,成人保護社工督導為研究對象,總共邀請6位直轄市成保社工督導參與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做為蒐集資料方式,而以主題分析法為資料分析方法。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社安網下成保社工督導的實務督導變化,包括社安網帶來成保案量及工作挑戰度增加、成保社工督導沒有覺察成保工作之改變,以及社安網需要與基層成保社工督導再對話

    二、社安網下成保督導的實務精進經驗,則有精進成保社工的多元文化能力、協助社工在負荷量增加時的個案處遇,以及促進社工與相對人或案家屬的工作。

    三、社安網下跨體系網絡合作之工作經驗,主要為優化與衛政系統合作之工作經驗,強化與警政、教育、司法等網絡合作之工作經驗等等。

    The first phase (2018-2020) of the Social Safety Network Program is about to end, and the second phase (2021-2024) will begin next year. The second phase will look into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program. Having sufficient manpower and building up the professionals' capabilities are the keys to the success of this program. The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ocial work supervisors’ perspectives of adult protec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From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ions on policies, practices,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will be put forth.

    This research is a qualitative study and the target research group is the adult protection supervisors. A total of 6 supervisors from various municipal cities are participated. The data collection is done by in-depth interview and data analysis is done through thematic analysis. The main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I.The change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adult protection under the social safety network program has reflecte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ses and work challenges. However, the supervisors do not feel any change from their work. Therefore, there is the need to have ongoing dialogues between the supervisors and supervisees.

    II.The extensive experiences of social work supervisor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social workers’ abilities to deal with diversity cases, to cope with a heavy caseload, and to engage services for perpetrators of family violence.

    III.Multi-agency collaboration under the social safety
    network program should be optimized with the other governmental agencies such as mental health, police, education, and justice systems etc.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推行 13 第二節 成人保護社會工作督導 21 第三節 社會安全網下成人保護社會工作督導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 49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5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成保社工督導專業知能培訓的經驗 57 第二節 成保社工督導實務工作經驗 71 第三節 成保社工督導促進網絡合作之經驗 9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0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14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117 第四節 研究者的反思 118 參考文獻 120 中文部分 120 西文部分 124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 126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27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128 附錄四 保護性社工督導培訓課程 129 附錄五 心衛社工Level 1-3訓練課程 13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公民新聞(2016年3月26日)。競選政見:蔡英文推「五大社會安定計畫」讓台灣人民安心。取自:https://www.peopo.org/news/302455
    中國電子報(2019年10月24日)。強化社安網蘇揆:跨部會建立以家為核心工作模式。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1024003094-260407?chdtv
    王翊涵、廖美蓮(2019)。與家的距離、與社區的距離。發表於2019年12月6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與社團法人台灣社會政策會共同舉辦之「2019學術研討-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模式:傳承與創新」研討會。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吳淑美(2019)。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網絡合作與資源運用。社區發展季刊,165,236-242。
    李宜珍(2014)。保護性社工者-督導經驗與督導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臺南市。
    吳敏欣、鄭妙君、陳儷今(2016) 。高危機家庭暴力個案跨網絡合作服務實務-以臺南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56,283-292。
    汪淑媛(2010)。社工督導功能期待與實踐落差研究-比較督導與被督者之觀點:公部門家暴防治社工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9,41-84。
    林宥芯(2010)。專業環境與情緒勞動:以保護型社工員為例(碩士論文)。私立實踐大學。臺北市。
    林萬億(2010)。建構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社會福利體系。社區發展季刊,129,20-51。
    林萬億(2014)。捷運殺人事件的集體創傷療癒。取自:https://thwu2758.pixnet.net/blog/post/385503680
    林萬億(2019)。強化社會安全網:背景與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65,3-29。
    林維言、陳怡如(2019)。強化社會安全網之保護服務公私部門合作策略-以家庭暴力被害人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65,42-51。
    周清玉、曾冠鈞(2011)。保護性社工人力與工作條件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7(1),47-78。
    邱獻輝(2019)。探索男性親密暴力之文化意涵。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期刊,8(1),27-50。
    吳書昀、游美貴(2019)。以社區為基礎的資源連結策略。發表於2019年12月6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與社團法人台灣社會政策會共同舉辦之「2019學術研討-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模式:傳承與創新」研討會。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周雅萍(2018)。督導在組織中-責信時代的行政管理,於游美貴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台北市:雙葉。
    社會工作研究倫理守則(2019年5月7日)。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IU-YB6qZGZ0L9ktTkB3SROp_pr-WkbZ/view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姚智仁(2018)。實務督導技巧-新手督導實務,於游美貴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台北市:雙葉。
    陳芬苓(2013)。性別暴力的趨勢與政策意涵。社區發展季刊,142,51-57。
    陳芬苓、黃翠紋、嚴祥鸞(2011)。家庭暴力防治政策成效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
    陳秋山譯(2008)。社會工作督導-脈絡與概念(原作者:Ming-sum Tsui)。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5)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彥宜(2009)。保護性業務一線社會工作者職場暴力之初探:權力的觀點。台灣社會工作學刊,6,79-118。
    黃秀珠、林淑玲(2010)。不孕婦女成為母親的生活經驗。應用心理學,47,119-164。
    黃翠紋、林淑君(2014)。不同類型家庭暴力事件成因及特性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0(2),91-30。
    游美貴、鄭麗珍(2018)。社會工作督導概論,於游美貴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台北市:雙葉。
    游美貴(2018)。督導需協助社工維護人身安全的實務演練專題。於「衛生福利部106年度家庭暴力防治專業人員教育訓練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游美貴(2019a)。社論-編織綿密社會安全網。社區發展季刊,165,1-2。
    游美貴(2019b)。衛生福利部107年度「以兒少安全為中心之保護性社工督導專業培訓計畫」委託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游美貴(2020)。家庭暴力防治:社工對被害人服務實務,第二版。臺北市:洪葉。
    曾煥裕、劉曉春譯(2016)。社工督導:理論與實務(原作者:Davys,A. & Beddoe, L.)。臺北市:洪葉。(原著出版年:2010)。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傅從喜、林宏陽、黃國清、李大正、陳儀、楊家裕、謝秀玉、黃曉薇(譯)(2009)。社會工作研究法(原作者:A.Rubin, & E.Babbie)。臺北市:心理。
    諶立中、李炳樟、紀馨雅、何佩瑾(2019)。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以精神疾病個案危機事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65,61-66。
    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2018)。臺北市108年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計畫。取自:https://www.dvsa.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0B3E9861D5742ECE&s=A61D834D3ECC8570
    廖靜薇、楊淵勝(2019)。精神疾病家庭暴力相對人高危機階段的工作模式。社區發展季刊,165,198-205。
    潘淑滿.張秀鴛.潘英美(2016)。我國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之調查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56,93-21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鄭詩穎(2015)。受暴女性為何無法逃脫?-從「家庭暴力」與「高壓控管」。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4),481-497。
    鄭瑞隆(2005)。家庭暴力社工員專業服務困境與改進措施之研究。犯罪學期刊,7(2),129-164。
    鄭麗珍、游美貴、吳書昀、彭淑華、趙善如 (2019)。衛生福利部委託107年度「強化社會安全網輔導團計畫」結案報告。臺北市: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劉玉鈴(2014)。正向觀點的社工督導關係-以保護性業務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3,101-126。
    劉淑瓊(2008)。推倒「柏林圍牆」-論家庭暴力防治之網絡治理課題。東吳社會工作學刊。19,1-35。
    衛生福利部(2017)。統計資訊: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統計。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1.html
    衛生福利部(2018a)。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核定本(107-109年)。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3763-40093-1.html
    衛生福利部(2018b)。精神衛生法與心理衛生社工服務及評估工具。取自:   
     https://www.mohw.gov.tw/dl-53872-a6afabb9-0e19-4795-b0e4-12d2fcff4d10.html
    衛生福利部(2019a)。強化社會安全網推動成果。
    衛生福利部(2019b)。107年強化社會安全網輔導團計畫結案報告。
    衛生福利部(2019c)。「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策略三運作狀況及未來展望。
    戴如玎、趙梅櫻、張雅惠、張名慶(2019)。屏東縣政府社會(家庭)福利中心的服務轉型經驗。社區發展季刊,165,77-90。
    總統府新聞(2016年5月20日)。 2016年就職演說。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444
    簡慧娟、吳建昇、蔡惠怡(2019)。強化社會安全網:如何發掘與服務社區中的脆弱家庭。社區發展季刊,165,30-41。

    二、西文部分
    Cousins, C. (2004).Becoming a social work supervisor: A significant role transition. Australian Social Work, 57(2), 175-185.
    Crabtree, B.D., & Miller, W.L.(1992).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Brown,A.& Bourne,I.(1996).The social work supervisor: Supervision in community, day care and residential setting. Philadelphia , PA:Open University.
    Hair, H. J.(2012). The purpose and dur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the training and discipline of supervisors: What social workers say they need to provide effective servic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Advance Access published. May 30, 2012, 1-27. Retrieved from http://bjsw.oxfordjournals.org
    Hawkins,P. & Shohet,R.(2000).Supervision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2nd(ed.).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Holstein, J., & Gubrium, J.(1995).The Active Interview. Newbury Park,CA: Sage Publications.
    Kadushin, A.(1992). Social work supervision: An update survey. The Clinical Supervisor, 10 (2), 9-27.
    Kadushin, A. & Harkness, D. (2014).Supervision in social work, 5th (ed.).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orrison, T.(2001). Staff supervision in social care: Making a real difference for staff and service users. Brighton, England: Pavilion.
    Munson, C.(2002). Handbook of clinical social supervisor, 3rd (ed.). Binghampton, NY: Haworth Press.
    Noble, C. & Irwin, J. (2009). Social work supervision: An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challenges in a rapidly changing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ocial Work, 9(3), 345-358
    Payne, M.(2005).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3rd(ed.).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Teddlie, C., & Yu, F.(2007).Mixed methods sampling: A typology with examples.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1(1), 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