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官欣安 Kuan, Hsin-An |
---|---|
論文名稱: |
舜的形象建構與辯證——由《古史辨》的討論展開 The Construction of Shun’s Personal Image from Comparative Studies: A Discussion Starts from “Debates On Ancient History” |
指導教授: |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6 |
中文關鍵詞: | 舜 、上古史 、傳說 、禪讓 、人物形象 |
英文關鍵詞: | Shun, Ancient History, Myth and Lengend, Shan Rang, Personal Imag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23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6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秦漢文獻中的「舜形象描寫」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不僅僅在於針對該人物資料的統合、演變,而是企圖探究舜作為聖王與聖人的相關認定之價值判斷基準,同時反思何以在紛繁相異甚至論述對立的文獻中仍能維持舜至高地位的共識,因此本文涉及的第一層面必然是文獻的整理,其次是思想與邏輯脈絡的分類,細分可以將本文分為幾個部分:古史傳說、史書人物、有所依託的片段性格描述,呼應本文題目便是舜形象的三個方面:初始形象、基礎形象與衍生形象。
「初始形象」與「古史傳說」合而一觀所產生的便是將舜從歷史人物的形象進行時間線上的上溯,檢視人格之前所具有的、與商周文化及祖先神/上帝有關的「神格」,藉此意識到在神格描寫逐漸淡化而人的成分加重之下,後者的文獻的歷史成分並不能成為可靠的根據——舜的歷史形象經由此番推論而得以顯露其「故事」的特徵,這項推論實仰賴於顧頡剛等《古史辨》學者對「文獻年代」的定位與懷疑,以及後來借助甲文、金文等王國維、郭沫若、胡厚宣、陳夢家、島邦南等學者的研究成果,使舜的形象於神話和古史兩面向得以相接續。
「史書人物」與「基礎形象」圍繞司馬遷《史記》為核心開展,史遷有意的剪裁先秦文獻並強化舜的「聖王」面向:透過以黃帝為主幹的血脈關係聯繫整個「五帝譜系」,使舜成為前有所承後開三代的古帝王;另外藉由〈五帝本紀〉的比對可以察覺堯—舜—禹三者的禪讓傳統,舜的庶民身分和隨山刊木的禹有所區別並有「天下明德自虞帝始」之說,舜的故事核心從〈堯典〉的禪讓說漸轉入對「明德」的探討,主要集中於家庭和國家之間的關聯性。
「有所依託的片段性格描述」與「衍生形象」的討論是根據秦漢間諸子雜文等蒐羅並進行議題上的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個人德行與理國之道,細部內容著重於家、國關係的演變,這項關乎堯舜禪讓間的合理性與君臣尊卑的考量、人的教化從「德」或從「術」的問題,這類型的討論背後為學派造說的痕跡較明顯,因此更多涉及的會是對「政治維繫」的觀點,從舜的論述發展能夠發現背後的問題在於:不論是舉賢或是禪讓,以舜為中心的理想形象並沒有實際落實於現世的可能,這也意味著舜的形象與相關故事價值不全然依賴於「事蹟」,而在於「後來之人如何解讀與編造相關事蹟」的詮釋視角與價值觀歷時的修正。
Most of Chinese do not separate myth from historical figure of Shun. However,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documentation,details are open to variation,and one version may condict the details of another, but Shun has been recognized as Great Lord for centuries, the situation may connected to Chinese narratives of Shun’ image, before any attempt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text will follow the academic custom of collecting traditional documentation and explaining potential meaning within Shun.
At first, Shun’s potential imag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its myth.Debates on Ancient history, was written by Gu Jiegang and The Doubting Antiquity School,attributing their perspective about ancient history, Shun became a character and common ideal rather than a historical figure. After Gu Jiegang and The Doubting Antiquity School, Oracle bone script was utilized by Wang Guowei and Guo Moruo ,Shun’s potential image could be justified from those documentation as well, also , the research scholars discovered that Shun was related to the ancestor and the Supreme Being of Shang and Zhou dynasty, thus, Shun had been identified as religious and historical model.
Shun’s basic image was matured by Sima Qian and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As a historian,Sima Qian tried to build a Genealogy of morality and biography about Five Great Lord—Shun was supposed to be a pioneer of Xia,Shang and Zhou dynasty. Within Shun’s description,the discussion of Shan Rang are always prevalent, Sima Qian combined Shan Rang and Shun’ personal moral to describe values between family and country.
Aside from Sima Qian and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there are some texts provide other aspects ,most of them filled of imaginations and specific purpose.Aithough we can’t make sure which one is truth or lie, still can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Shun.
古籍(依編著時代排序)
〔春秋齊〕:《司馬法》,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四部備要》中華書局據通行本校刊。
〔戰國〕尸佼:《尸子》,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四部備要》中華書局據通行本校刊。
〔西漢〕孔安國 注,〔唐〕孔穎達 疏,〔清〕阮元 校刻:《尚書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收入《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西漢〕毛公 注,〔東漢〕鄭玄 箋,〔唐〕,孔穎達 疏,〔清〕阮元 校刻:《詩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收入《十三經注疏》第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西漢〕劉向 撰,向宗魯 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西漢〕董仲舒 著,蘇興 撰,鍾哲 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西漢〕韓嬰 撰,許維遹 校:《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西漢〕司馬遷 撰,〔宋〕裴駰 集解,〔唐〕司馬貞 索隱,〔唐〕張守節 正義,〔日〕瀧川龜太郎 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萬卷樓出版社:2006年。
〔西漢〕伏勝 撰,〔清〕陳壽祺 輯校:《尚書大傳》,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經學輯佚文獻彙編》第6冊,2010年。
〔東漢〕王逸:《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東漢〕班固 撰;〔唐〕顏師古 注;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 疏,〔清〕阮元 校刻:《禮記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收入《十三經注疏》第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東漢〕袁康 撰:《越絕書》,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四部備要》中華書局據通行本校刊。
〔東漢〕趙岐 注;〔宋〕孫奭 疏;〔清〕阮元 校刻:《孟子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收入《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東漢〕許慎 撰;〔清〕段玉裁 注;〔民國〕魯實先 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東漢〕王充 著,黃暉 撰:《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三國吳〕韋昭 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點校:《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魏〕王弼 注,〔唐〕孔穎達 疏,〔清〕阮元 校刻:《周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收入《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魏〕何晏 注,〔北宋〕邢昺 疏,〔清〕阮元 校刻:《論語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收入《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晉〕郭象 注,〔唐〕成玄英 疏,〔清〕郭慶藩 撰,王孝魚 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晉〕杜預 集解;〔唐〕孔穎達等 正義;〔清〕阮元 校刻:《春秋左傳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第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晉〕陳壽 撰,〔南朝宋〕裵松之 注,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三國志注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出版。
〔晉〕張華:《博物志》,臺灣: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南朝梁〕劉勰:《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魏徵等 撰,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唐〕玄宗 御注,〔北宋〕邢昺 疏,〔清〕阮元 校刻:《孝經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金〕王若虛:《史記辨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二十四史資料研究彙編》第6冊。
〔宋〕王應麟:《史記正誤》,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四部備要》中華書局據通行本校刊。
〔宋〕羅泌 撰,羅苹 注,〔明〕喬可傳 校:《路史餘論》,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四部備要》中華書局據通行本校刊。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鵝湖出版社,2010年。
〔清〕陳立 撰,吳則虞 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馬驌:《繹史》,齊魯書社,2001年。
〔清〕秦嘉謨 等輯:《世本八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二十四史資料研究彙編》第4冊。
〔清〕沈欽韓:《史記疏正》,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二十四史資料研究彙編第5冊。
〔清〕王先謙 撰,鍾哲 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王先謙 撰,沈嘯寰,王星賢 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袁珂 撰:《山海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吳毓江 撰:《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黎翔鳳 撰,梁運華 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何寧 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諸祖耿:《戰國策集注匯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方向東 撰:《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許維遹 撰 , 梁運華 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許富宏 撰:《慎子集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 輯:《緯書集成(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近代論著(按筆畫排序)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年。
王宇信、揚升南 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書局,1977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下)》,臺北:時報出版社,1987年。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收入《王國維全集》第8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收入《王國維全集》第8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朱大可:《華夏上古神系》,東方出版社,2014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宋鎮豪:《百年甲骨學論著目》,語文出版社,1999年。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甲辰:《舜帝傳說與傳統道德的深層建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孟世杰:《先秦文化史》,收入《民國叢書》第4编第38卷,上海書店,1929年。
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中華書局,1952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胡厚宣:《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胡適〈介紹幾部新出的史學書〉,收入《古史辨》第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上)》,華北新華書店,1948年。
夏曾佑:《中國古代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
島邦男:《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徐北文:《海岱居文存》,齊魯書社,2006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徐復觀 :《兩漢思想史》第3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袁柯 選編:《古神話選釋》,人民出版社,1979年。
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33年。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收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1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香港:中華書局,1976年。
郭沫若:《殷契粹編》,科學出版社,2002。
郭靜雲:《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陳新:〈堯舜時代禪讓淺說〉,《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仲庚、王田葵、尤慎、蔣華、張京華、周亞平、呂芳文等 輯錄整理:《虞舜大典(古文獻卷)》(共2冊),岳麓書社,2018年。
陳仲庚、王田葵、尤慎、蔣華、張京華、周亞平、呂芳文等 輯錄整理:《虞舜大典(近現代文獻卷)》(共8冊),岳麓書社,2018年。
陳泳超;《堯舜傳說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登原:《中國文化史》,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陳夢家等 著:《商代神話》,臺北:天一出版社,1991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1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8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2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8年。
童書業著,童教英整理:《童書業史籍考證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楊寬;《三皇五帝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葉林生:《古帝傳說與華夏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蒙文通:《古史甄微》,巴蜀書社,1999年。
劉俊男:《華夏上古史研究》,延編大學出版社,2000年。
鄭國茂:《舜帝之謎》,人民出版社,2007年。
魯迅:《中國古小說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劉起釪:《古史續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鍾柏生:《武丁卜辭中的方伯地望考》,臺北:書恒出版社,1989年。
顧頡剛:《古史辨》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顧頡剛:《虞初小說回目考釋》,收入《顧頡剛全集》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顧頡剛:《古史辨》第7冊(下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顧頡剛:《古史辨》第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顧頡剛等 著:《三皇五帝考》,收入《古史辨》第7冊,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美〕艾蘭Sarah Allan:《世襲與禪讓—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英〕彼得.布魯克Peter Stephen Paul Brook 著;耿一偉 譯:《空的空間》,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2008年。
期刊論文(按筆畫排序)
丁山:〈由陳侯因(次月)錞銘黃帝論五帝〉,《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本第4分冊,1934年,頁517-536。
于文哲:〈《尚書》虞舜神話溯源〉,《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第204期,2011年,頁175-179。
王玉哲:〈堯舜禹禪讓與篡奪兩種傳說並存之新理解〉,《歷史教學》第1期,1986年,頁21-23。
王漢昌:〈禪讓制研究—兼論原始政治的一些問題〉,《北京大學學報》第6期,1987年,頁119-124。
王樹民〈堯舜禹禪讓的歷史真相〉,《河北學刊》第4期,1999年,頁64-67。
刑克斌:〈三皇、五帝的各種說法〉,《文史知識》第7期,1983年,今收錄於《虞舜大典》第1冊,岳麓書院,2011年,頁453-455。
何崝:〈堯舜禹史跡新探〉,《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今收錄於《虞舜大典》第7冊,岳麓書社,2018年,頁140-157。
李曉風:〈娥皇、女英神話的文化淵源及原型意義〉,《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2007年,頁35-37。
周甲辰:〈舜封象弟論〉,《零陵學院學報》第6期,2004年11月,頁198-200。
周蘇平:〈堯舜禹「禪讓」的歷史背景〉,《西北大學學報》第2期,1993年,頁45-52。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第4期,2012年,頁117-140。
姚愚冰:〈禪讓及其歷史變幻〉,《文史知識》第3期,1986年,頁122-129。
星舟:〈舜與二妃故事的真相—中國神話敘事結構研究之一〉,《湖北師範學學報》第5期,1993年,頁34-39。
胡厚宣:〈殷卜辭中的上帝與王帝〉,《歷史研究》第9期,1959年,頁23-111。
徐中舒:〈論堯舜禪讓與父系家族私有制的發生和發展〉,《四川大學學報》第1期,1958年,頁1-14。
袁珂:〈關於舜象鬥爭神話的演變〉,《神話論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7年,頁119-132。
袁珂;〈中國神話研究範圍〉,今收錄於《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747。
馬興:〈從堯舜禪讓的實質看傳子制的確立〉,《天府新論》第1期,2001年,頁129-132。
高國藩:〈試論舜的神話中娥皇女英的作用〉,《固原師專學報》第4期,1994年,頁6。
張培蓮:〈舜帝祖籍考證〉,《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今收錄於《虞舜大典》第7冊,岳麓書社,2018年,頁158-161。
張雪〈舜象傳說的演變新探〉,《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7年,頁40-43。
郭永吉:〈先秦至西漢博士論考—兼論博士與儒的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2期,2008年,頁66-67。
閆春新 〈《尚書》中的舜之原型與後世重塑—傳統文化中的孝與山東孝德建設〉,《濟寧學院學報》第36卷第1期,2015年,頁5-26。
陳昌茂:〈舜象傳說與兩兄弟型故事比較探微〉,《貴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期,2003年,頁48-51。
陳星燦:《舜象故事的母題蠡測》,《中國文化》第14期,1996年,頁66-71。
陳瑞苗:〈虞舜為帝紀年考〉,《舜德春秋》,海南出版社,2001年,今收錄於《虞舜大典》第7冊,岳麓書社,2018年,頁134-138。
陳鼓應 著:〈堯舜禹在先秦諸子中的意義與問題〉,《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期,1985年,頁26-44。
童書業:〈二戴禮記輯於東漢考〉,《浙江圖書館餘刊》第2期,第4卷。
黃炘佳:〈三皇五帝及華夏文化探源—中國上古神話譜系的文化人類學研究〉,《史學月刊》第5期,1993年),頁1-12。
楊向奎:〈應當給「有虞氏」一個應有的歷史地位〉,《文史哲》第7期,1952年,頁47-49。
楊安平:〈關於堯舜禹「禪讓」制傳說的探討〉,《中國史研究》第4期,1990年。
楊希牧:〈再論堯舜禪讓傳說〉,《先秦文化史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784-853。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研究學刊》第4期,2005年12月,頁99-136。
蒙文通、繆鳳林:〈三皇五帝說探源〉,《史學雜誌》第5期,1930年,今收錄於《虞舜大典》第1冊,岳麓書院,2011年,頁94-103。
劉家和:〈從三代反思看歷史意識的覺醒〉,《史學史研究》第1期,2007年,頁1-6。
劉掞藜:〈儒家所言堯舜禹事偽耶真耶〉,《史地學報》第2卷第8號,1935年,今收錄於《虞舜大典》第1冊,岳麓書社,2018年,頁141-151。
蔣應榮:〈堯舜禪讓問題〉,《中山大學語歷所周刊》第37期,1982年,今收錄於《虞舜大典》第1冊,岳麓書社,2018年,頁51-53。
鄭杰文:〈禪讓學說的歷史演化及其原因〉,《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2002年,頁26-40。
錢耀鵬:〈堯舜禪讓的考古學研究〉,《中原文物》第4期,2002年,頁14-19。
錢耀鵬:〈堯舜禪讓的時代契機與歷史真實—中國古代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線索〉,《社會科學戰線》第5期,2000年,頁127-137。
謝寶笙:〈堯舜禪讓與五帝文化〉,《許昌師專學報》第4期,1997年,頁50-52。
羅琨:〈有虞氏譜系探析〉,《中原文物》第1期,2006年,頁28-32。
學位論文(按筆畫排序)
古育安:《戰國時代古史記憶的初步研究—以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與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為例》,臺北:國立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柏雲:《帝嚳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5月。
馬興:《堯舜時代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
張丹:《先秦秦漢舜帝形象演變研究》,湘潭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5月。
彭邦本:《禪讓傳說新探—傳世文獻與出土資料的綜合考察》,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12月。
蔡佩陵:《「水」與大禹神話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