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古松展
Ku, Sung-Chan
論文名稱: 從戲劇教育中的角色扮演反思同理心之建構
Reflection on Empathy Construction from the Role Playing in Drama Education
指導教授: 范聖韜
Fan, Sheng-Tao
口試委員: 容淑華
JUNG, SHU-HWA
張連強
CHANG, LIEN-CHIANG
范聖韜
Fan, Sheng-Tao
口試日期: 2023/05/1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十二年國教同理心角色扮演戲劇教育教育設計
英文關鍵詞: 12 Year Basic Education, Empathy, Role Play, Drama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二次分析概念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64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2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十二年國教108課綱下,不論是核心素養或是十九項議題,對於同理心的重視都更勝以往。而同理心的發展,也將從單純的如何促進,進展為如何「有效地」促進。本研究之目的,政策方面希望探索戲劇教育、角色扮演以及同理心促進的現況、問題與發展可能性。學術方面,透過瞭解同理心的概念與理論發展,分析同理心與角色扮演之特質,並探討其相互關係,以補充同理心促進和戲劇教育,理論性論述與研究較少的缺口。
    在實務方面,希望瞭解教育現場的教師,對於同理心促進教學研究的看法,同時比較教學研究間,對於同理心的觀點,並歸納其實踐方法,嘗試探究並解釋教學研究中,師生感受與量表存在落差的問題。考量現實中此類議題已有許多教學研究,但理論研究卻很匱乏,因此本研究放棄較為微觀的直接教學,改以宏觀的方式另闢蹊徑,通過彙整運用戲劇與其它方法,促進同理心的教學研究,跨個別研究的進行二次分析,並針對特定問題與概念進行概念分析,期間並輔以小規模的訪談蒐集資料,補充與現場的連結。
    本研究的發現,在政策上宜鼓勵理論性的研究,讓此議題能在戲劇教育中持續發展。學術上同理心研究需注意多元定義對後續研究造成的實際影響;同理心的劃分以概念層次觀點進行較為清晰;角色扮演係戲劇活動能夠促進同理心之關鍵因素。實務上繪本與戲劇活動為教學設計的主流,而這兩者皆大量採用角色扮演。此外,同理心量表的使用,宜追溯量表的發展脈絡,更好地判定適合施測的對象。本研究希望夠作為在實務中探詢理論,並將理論帶到現場的橋樑。

    Under the “108 Curriculum of 12 Year Basic Education” both the Core Competency and the 19 issues place more emphasis on empathy than ever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has progressed from how to promote it in the past to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i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n terms of policy, 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ossibilities of theater education, role-playing, and empathy promotion.
     Academically,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empathy,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pathy and role-playing, and explores their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enrich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discourse and research in empathy promotion and theater education. In terms of practice, the researcher hope to know the teacher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ir views on empathy to promote teaching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er compares the views on empathy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summarizes its practical methods. And the researcher explores and explains,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feelings of teachers/students and the scale.
     Considering that there are many teaching studies on this topic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but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very scarce, therefore this study abandons the direct teaching of the microscopic way, and deploys the macroscopic way. The researcher integrates teaching research on the “use of drama and other methods to promote empathy” and conducts cross-study “secondary analysis” on it. For specific problems and concepts, “conceptual analysis” is adopted, and data are collected through small-scale “interviews” during this period to supplement the link with the teaching sit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policy should encourage theoretical research so that this issue can continue to develop in theater education. Academically, empathy research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ctual impact of multiple definitions on subsequent research; the division of empathy is relatively clear from a conceptual perspective; role-playing is a key factor in promoting empathy in drama activities.
     In practice, picture books and drama activities are the mainstream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both of them use role-playing extensively. In addition, when using of the empathy scale should trace back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cale, to better determine the subjects suitable for the test. This study bridges theory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brings theoretical insights to the teaching field.

    謝辭 i 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五節 研究限制與範圍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十二年國教-108課綱 13 第二節 同理心之理論與研究概況 16 第三節 戲劇教育之研究概況 31 第四節 同理心促進之教學研究概況 45 第五節 角色理論與角色扮演概述 6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7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7 第三節 研究倫理 83 第四章 比較與分析 85 第一節 既有的問題與疑慮 85 第二節 戲劇為主的同理心促進教學研究 88 第三節 戲劇以外的同理心促進教學研究 91 第四節 戲劇為主教學研究之戲劇方法 96 第五節 戲劇為主教學研究之同理心 99 第五章 思辨與建構 107 第一節 角色扮演的概念建構 107 第二節 概念層次論 111 第三節 同理心與行為同理心 115 第四節 量表的適用對象 119 第五節 特質的思辨 121 第六節 重新思考同理心的建構 126 第七節 綜整戲劇教育發展 127 第六章 結論 1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9 第二節 額外研究發現 133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133 參考文獻 135 附錄 151

    丁凡(譯)(2020)。我想好好理解你:發揮神經科學的七個關鍵,你的同理也可以很走心(原作者 : H. Riess & L. Neporent)。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18)
    丁曼如、張晉壽(2021)。防疫重症呼吸治療之創新戲劇教學法。呼吸治療,20(2),61-6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2020年10月版)。議題融入說明手冊。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7318
    天主教新竹社會服務中心(編)(1997)。試穿別人的鞋子:同理心訓練(初版)。光啟出版社。
    方永泉(2000)。分析哲學。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文景出版。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terms.naer.edu.tw/detail/ed96456336dc571e20f5f05e15e821ea/
    方永泉(2000)。應用。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文景出版。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terms.naer.edu.tw/detail/2478d99d20cbddf1aae40bd4209ae8bf/
    王文方(2020)。分析哲學作為一種批判性思維訓練的實用轉向。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phil.nycu.edu.tw/post-0006/#_ftn1
    王世億(2007)。友情內涵之建構及與同理心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王如玄(2019年5月13日)。從校園霸凌反思我們與惡的距離。Yahoo新聞。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tw.news.yahoo.com/%E5%BE%9E%E6%A0%A1%E5%9C%92%E9%9C%B8%E5%87%8C%E5%8F%8D%E6%80%9D%E6%88%91%E5%80%91%E8%88%87%E6%83%A1%E7%9A%84%E8%B7%9D%E9%9B%A2-032348438.html
    王妍(2015)。共情研究述評。心理技術與應用,19,13-16。
    王秀雲(2013)。同理心的性別與歷史。醫療品質雜誌,7(4),81-84。
    王春光(譯)(2021)。同理心的力量:放開自己,理解他人,用天生的能力,撫慰受傷的靈魂(原作者 : A. Ciaramicoli & K. Ketcham)。日出出版。(原著出版年:2000)
    王婉容(2008)。應用戲劇的開創性與實踐初探。載於許瑞芳、王婉容(編),劇場事6:應用劇場專題(初版)(48-54頁)。臺南人劇團。
    白琇文(2016)。臺灣青少年同理心表現之探究 ――以臺北市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研究所。
    石光生(2016)。台灣戲劇教育發展風華。美育,211,21-31。
    同理心能力,從描述開始。張老師月刊,367,87-88。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awrence Neuman)。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朱麗葉(2008)。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影響之研究――以臺北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
    江韋逸(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幸福感與同理心發展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米果(2019年4月23日)。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你還能輕易選邊站嗎?。天下雜誌。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4852?template=fashion
    但昭偉(2000)。定義。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文景出版。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terms.naer.edu.tw/detail/8a0c1a4a1acec7700373c65e5c79b463/
    何享憫(2007)。應用繪本實施國民小學「同理心」品格教育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何瑩瑩(2021)。基隆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正念與同理心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
    吳孟璇(2015)。結合虛擬角色扮演遊戲之兩種同理心介入策略對國小自閉症學生同理心成效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重度障礙碩士班。
    吳宜恬(2005)。幼兒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同理心」及「分享行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
    吳燕如(2014)。「戲」在一起~戲劇表演融入品格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建國科技大學設計學院暨創意生活應用設計研究所。
    吳錦鳳(1992)。同理心技巧與演練(初版)。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呂松庭(2008)。同理心能力,從描述開始。張老師月刊,367,87-88。
    呂政達(2008a)。宋維村:同理心是可以教的。張老師月刊,361,72-75。
    呂政達(2008b)。同理心不可得?。張老師月刊,367,80-81。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銀華出版部。
    李月治(2022年6月8日)。被插隊多點同理心。自由時報。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521670
    李奉儒(2004a)。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揚智文化。
    李奉儒(2004b)。教育意義的新探索。教育研究集刊,50(3),179-184。
    李長波(2007)。基於角色理論的研究型大學教師結構研究。陝西教育學院學報,23(3),1-4。
    李樹人、陳雨鑫(2022年7月31日)。疫情爆發還推DNR? 醫護壓力大。聯合新聞網。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udn.com/news/story/122974/6500675
    李錦虹、林明德(2021)。同理心如何發生?從應用劇場之教學切入。教育心理學報,53(1),127-150。
    卓耕宇(2008)。行動比認知更具挑戰的同理心實踐。張老師月刊,367,93-96。
    林于仙、李其昌(2020)。表演藝術之戲劇教育於各國課綱中的定位與內涵:以英、美、澳、芬等國為例。藝術學報,106,111-130。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妘蓁(2013)。資優生同理心、過度激動特質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林芃薇(2015)。閱讀不同觀點文本對國小學生同理心與霸凌感受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林孟玲(2020)。用演的比說的好懂? --以劇場教學專題實施法學教育。課程與教學季刊,23(2),217-242。
    林玫君(2006)。英美戲劇教育之歷史與發展。美育,154,78-83。
    林玫君、林珮如(譯)(2010)。創作性兒童戲劇進階:教室中的表演藝術課程(原作者 : B. S. Wills)。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林玫君、盧昭惠(2009)。表演藝術教育篇――臺灣近現代表演藝術教育篇。載於鄭明憲(編),臺灣藝術教育史(164-214頁)。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林芳寧(2003)。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芳寧(2003)。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玲如(2008)。其實我懂你的心──以繪本探究幼兒「同理心」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暑期幼兒教育碩士班。
    林英杰(2017)。Michael Slote的同理心(Empathy)概念及其道德教育的蘊義〔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班。
    林茂賢(2001)。臺灣傳統戲曲(初版)。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林晏萩(2013)。大學生同理心量表之編製-從「恕」與「慈悲」出發〔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林淑馨(2020)。寫論文,其實不難:學術新鮮人必讀本(增訂二版)。巨流出版。
    林清涼(2006)。走過臺灣五十年的傳統戲曲教育。美育,155,37-39。
    林逢祺(2010)。教育規準論(二版)。五南。
    林筠菁(2006)。運用故事教學發展學童同理心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
    林義男(2000)。角色理論。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文景出版。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terms.naer.edu.tw/detail/e508508282f9356d73fd322cd293aeef/
    林鈺雄(2021年3月18日)。洗澡熊說「法」/藍鬍子:我們與連續殺人魔的距離。報導者。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www.twreporter.org/a/legal-knowledge-showerbear-blaubart
    林碧珍(2002)。協助教師撰寫數學日誌以促進反思能力之協同行動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5,149-180。
    林曉雲、吳柏軒、翁聿煌(2020年2月17日)。技專高職今年禁新設表演藝術科系。自由時報。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52422
    邱啟瑗(2020)。宋慶齡與毛澤東政治關係之解析。發展與前瞻學報,28,3-20。
    邱國展(2021)。新聞時事融入國小六年級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金盛華(2022)。角色理論。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路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34895&Type=bkzyb
    施映君(2007)。分析哲學之意涵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3)。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63/63-36.htm
    范聖韜(2018)。表演藝術應用:教學、療育、引導(初版)。五南。
    范麗超(2013)。運用繪本教學增進國小低年級學生同理心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風笑天(2018)。社會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
    容淑華(1999)。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的戲劇教育。美育,111,89-91。
    容淑華(2013)。另類的教育:教育劇場實踐(初版)。臺北藝術大學。
    徐凱文(2010)。Empathy: 本源,內涵與譯名。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4(6),407-408。
    涂繼方(2012)。穿越三層故事:臺北市河堤國小演/教員社群之實踐〔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翁開誠(1986)。同理心:多向度測量與相關研究(初版)。大洋出版社。
    耿一偉(譯)(2010)。劍橋劇場研究入門(原作者 : C. Balme)。書林。(原著出版年:2008)
    馬欣悅(譯)(2019)。同理心(原作者 : D. Goleman、A. McKee,& A. Waytz)。中信出版。(原著出版年:2017)
    高麗雀、徐南麗,(2002)。應用Mintzberg的十個角色理論探討管理能力的提昇。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2),12-16。
    國語日報出版中心(2000)。新編國語日報辭典(一版)。國語日報社。
    張子超(2000)。二次分析。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文景出版。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terms.naer.edu.tw/detail/9fc563593c34eebb1060b635c1ddcee5/
    張子超(2000)。立意取樣。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文景出版。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terms.naer.edu.tw/detail/96d398601ebfd52bf17e015a953dbcfa/
    張良銘(2016)。同理心內隱態度測驗發展〔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
    張良銘、劉冠英、葉庭光(2017)。同理心的內隱測量。教育論叢,5, 25-38。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灣東華。
    張曉華(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增修版)。成長基金會。
    張曉華(2004)。表演藝術戲劇教學在國民教育十大基本能力上的教育功能。臺灣教育,628,29-38。
    張曉華(2006)。令人稱羨的臺灣學制內戲劇教育。美育,155,35-36。
    張曉華(2011)。臺灣中小學戲劇教育教改政策配套措施之探討。載於鄭明憲(編),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282-314頁)。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應姤(2006)。應用教育劇場教學突破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2021)。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臺灣學術網路第三版)。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search.jsp?md=1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21)。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jsp
    曹追陽(2017)。自閉症幼兒共同注意力、依附關係與其同理心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梁繼權(2015)。反思在醫學教育的應用。臺灣家醫誌,25(3),165-173。
    莊惠美(2010)。培養「同理心」-搭起人際互動的橋樑。臺灣教育,666,47-49。
    許又新(2010)。Empathy譯名的商榷。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4(6),401-402。
    許永芳(2002)。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
    許曉綺(2013)。國小教師運用英語繪本實施人權教育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
    連育德(譯)(2021)。同理心對話:增加談話深度的關鍵技巧(原作者 : C. Headlee )。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2018)
    連婉婷(2013)。臺北市高中階段資優生與一般同儕的同理心反應研究――以多向度結構模式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郭玉霞(2000)。角色扮演。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文景出版。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e89df5adc95d64a420401089e0625209/
    郭為藩(1971)。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之意義(上)。師友月刊,49,6-12。
    陳必瑩(2014)。以繪本教學實施國小低年級學童校園霸凌防治知識宣導及同理心發展之研究―― 以臺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陳玉敏、王文芳、張正辰(2002)。同理心之概念分析。慈濟護理雜誌,1(4),7-12。
    陳岳辰(譯)(2017)。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原作者 : P. Bloom)。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2016)
    陳延興(2009)。教師教學倫理與創意品德教育。學生輔導,107,50-65。
    陳明珠(1998)。道德推理與同理心之實驗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375-393。
    陳信昭、王璇璣、曾正奇、蔡若玫(譯)(2016)。跟大師莫雷諾上心理劇:關於心理劇、團體治療與自發性(原作者 : J. L. Moreno)。張老師。(原著初版年:2008)
    陳家如(2019年9月1日)。《我們與惡的距離》談同理心的鞋子。自由時報。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14720
    陳晞如(2012)。話說從頭:翻開台灣兒童戲劇教育史(1945-1986)。美育,186,86-89。
    陳晶、史占彪、張建新(2007)。共情概念的演變。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5(6),664-667。
    陳慧玉(2017)。運用合作學習法提升國小學童同理心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六年級社會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陳澂毅(2013)。探討疼痛同理心之神經心理歷程〔未出版之博士學位論文〕。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陳靜慧(2012)。繪本教學對中班幼兒同理心及利社會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陳韻文(2010)。台灣當代戲劇教育探究。亞洲戲劇教育學刊,1,(1),81-96。
    陳韻文(2014)。戲劇課程的多元文化教學設計。載於王建堯、葉玉賢等(編),幼兒多元文化教學(301-338頁)。華都文化。
    曾玉慧(2013)。幼兒對於同理心圖畫書之詮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曾亞竹(2012)。書目療法對國小五年級霸凌學童同理心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
    曾威豪(2009)。助人工作者之不同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曾晴(2021)。運用創作性戲劇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同理心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游淑瑜、游明麟(2009)。心理劇治療的人格理論~角色理論及重要概念。輔導季刊,45(1),50-59。
    游綉雯(譯)(2019)。孩子的第二天性(原作者 : E. Clabough)。遠流。(原著出版年:2019)
    程致銘(2017)。戲劇團體對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影響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童麗清(2016)。培養同理心。志為護理,15(2),36。
    舒志義、李慧心(譯)(2005)。建構戲劇:戲劇教學策略70式(原作者 : J. Neelands & T. Goode )。成長基金會。(原著出版年:2000)
    項婉秋(2016)。關懷倫理學應用在國小四年級「同理心」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黃怡螢(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同理心技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黃明圓(2013)。國小四年級學童同理心訓練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研究所。
    黃俊傑(2021)。作為通識教育的人文教育:是什麼?為什麼?應如何?。通識教育學刊,28,9-35。
    黃俊豪、連廷嘉(譯)(2009)。青少年心理學(原作者 : F. P. Rice & K. G. Dolgin)。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
    黃冠臻(2016)。戲劇習式融入讀報教育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
    黃春惠(2014)。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黃春惠(2014)。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黃炤宏(2008)。同理心真的可以學嗎?。張老師月刊,367,81-82。
    黃海軍、徐津春(2011)。Empathy的詞意演變和漢譯。中國科技翻譯,24(4),54-57。
    黃婉萍、舒志義(譯)(2014)。教育戲劇:學習媒介意或藝術過程?載於D. Davis(編著),蓋文伯頓:教育戲劇精選文集(133-146頁)。心理。(原著出版年:2010)
    黃雪蘭(2012)。運用繪本提升國小學生的同理心與多元文化態度〔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英語研究所。
    黃惠英(2016)。影片欣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同理心要素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黃煜文、林力敏(譯)(2014)。同理心優勢:6個習慣,讓你擁有脫穎而出的溫柔競爭力(原作者 : R. Krznaric )。先覺出版。(原著初版年:2014)
    黃詩婷(2018)。故事的共鳴:運用一人一故事劇場於國中生同理心與故事分享〔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黃鈺婷(2019)。佛洛姆(E. Fromm)生命情態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黃慶明(2006)。五十年來的台灣分析哲學概況。鵝湖月刊,31(7),2-13。
    黃薏文(2018)。同理心:如果你是他(初版)。傳愛家族傳播文化。
    新北市文林國小輔導室(無日期)。品格教育。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team.twles.ntpc.edu.tw/userdata/counse/yun/02/morality/index.htm
    楊克平(2001)。二次分析法在護理研究之應用。臺灣醫學,5(2),221-226。
    楊婷雅(2015)。同理心融入創造思考教學與傳統教學法對提升同理心之效果比較〔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
    葉杏芳(2021)。教育戲劇教學對發展國小六年級學生同理心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葉秀盈(2016)。同理心、家庭及學校依附與國小高年級學童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葉采薇(2016)。國際教育融入國中表演藝術教學之探討:以創作性戲劇教學應用於文化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
    廖本富(2000)。同理心的迷思與澄清。國教世紀,191,67-78。
    廖美玉(2021)。國小高年級學童同理心、社會技巧與人際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
    廖苑伶(2012)。青少年道德脫離、同理心、對暴力電玩之熱愛與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廖淑台(1991)。國小兒童的父母敎養方式丶同理心丶道德判斷與道德行為之相關研究。金玉堂出版。
    管倖生、阮綠茵、王明堂、王藍亭、李佩玲、高新發、黃鈴池、黃瑞菘、陳思聰、陳雍正、張文山、郭辰嘉、楊基昌、楊清田、董皇志、童鼎鈞、鄭建華、盧麗淑(2018)。設計研究方法(四版)。全華圖書。
    趙如錦(2000)。心理劇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齣心理劇的過程研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趙旭東(2010)。Empathy的內涵與譯名。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4(6),405-406、410。
    趙姿婷(2017)。諮商中的同理心概念。諮商與輔導,380,17-21。
    趙梅如、鍾思嘉(2004)。觀點取替故事同理心量表的發展。中華輔導學報,15,39-60。
    劉中夫(2006)。同理心訓練課程對高職學生同理心、情緒智力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劉斐玟、朱瑞玲(2020)。導論。載於劉斐玟、朱瑞玲(編),同理心、情感與互為主體:人類學與心理學的對話(1-18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潘怡如、李明濱(2004)。同理心的心身醫學觀。北市醫學雜誌,1(4),385-392。
    蔡奇璋、許瑞芳(2001)。導讀。載於蔡奇璋、許瑞芳(編),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v-xi頁)。揚智文化。
    蔡孟容(2018)。國中七年級學生同理心培育課程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教學研究所。
    蔡承易(2017)。男兒有淚不輕彈?從性別角色理論看臺灣男性的諮商求助行為。輔導季刊,53(3),43-53。
    蔣宗強(譯)(2015)。同理心文明(原作者 : J. Rifkin)。中信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9)
    鄧宏瑜(2011)。探討諮商關係中的同理心。諮商與輔導,303,39-44。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dx.doi.org/10.29837/CG.201103.0012
    鄭文鐸(2018)。男性與女性電信詐欺犯罪者自我控制與同理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鄭月秀(2011)。看見—藝術融入教育的腳印。美育雙月刊,181,56-63。
    鄭黛瓊(2003)。游溯戲劇教育的原鄉–英國戲劇課程扎根現況。美育,135,42-47。
    黎小甄(2012)。由資源分配探討大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同理心、個人集體主義傾向〔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賴淑雅(2008)。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載於耿一偉(編),劇場事特刊:劇場關鍵字(初版)(11-12頁)。臺南人劇團。
    錢德順(2020a)。戲劇教育教育的哲學根源。FAF戲劇教育發展基金。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www.the-faf.com/article02
    錢德順(2020b)。學校戲劇教育的形式。FAF戲劇教育發展基金。擷取日期2023年4月23日。https://www.the-faf.com/article03
    戴至中、王敏雯(譯)(2020)。助人改變:持續成長、築夢踏實的同理心教練法(原作者 : R. E. Boyatzis, M. L. Smith, & E. V. Oosten )。經濟新潮社。(原著出版年:2019)
    薛明鑫(2018)。戲劇教育在霸凌防制中的師生增能――從中學表演藝術課程出發〔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鍾嘉怡(2021)。動物同理心課程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動物園黑猩猩戶外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簡瑞良(2000)。同理心在敎學過程中的運用。學生輔導,71,110-113。
    譚寶芝(2017)。繪本融合習式方法:香港幼兒戲劇教育的實踐模式、狀況與挑戰。藝術教育研究,34,65-91。
    蘇志翰(2014)。電影融入教學增進國中生同理心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蘇明進(2021)。老蘇老師的同理心身教(初版)。親子天下。
    蘇貞夙(2008)。運用繪本教學增進幼兒同理心發展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顧乃春(1992)。戲劇教育規畫與施教之探討。美育,30,19-23。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role play。https://dictionary.apa.org/role-play
    Audet, N. (2019). The Magic of Empathy: Theory and Practice. Dr. Nicole Publishing.
    Coutu, W. (1951). Role-Playing vs. Role-Taking: An Appeal for Clar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6(2), 180-187. Retrieved April 23, 2022, from https://doi.org/10.2307/2087691
    Davis, M. H. (1980).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https://www.uv.es/friasnav/Davis_1980.pdf
    Duan, C., & Hill, C. E. (1996). The Current State of Empathy Resear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3(3), 261-274. Retrieved April 23, 2022, from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43.3.261
    Eisenberg, N. (2000).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oral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1, 665-697. Retrieved April 23, 2022, from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51.1.665
    Hoffman, M. L. (1987). The Contribution of Empathy to Justice and Moral Judgment. In N. Eisenberg & J. Strayer (Eds.), 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 (pp. 47-8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zoni, S. (2018). Empathy: A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umann, D. L., & Chan, R. C. K., & Boyle, G. J., & Wang, Y., & Westbury, H. R. (2015). Measures of Empathy: Self-Report, Behavioral, and Neuroscientific Approaches. In G. J. Boyle, D. H. Saklofske & G. Matthews (Eds.),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pp. 257-289). Academic Press. Retrieved April 23, 2022, from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386915-9.00010-3
    Rogers, C. R.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In S. Koch (Ed.), Psychology: A Study of a Science (Vol. 3, 184-256). McGraw-Hill.
    Stueber, K. R. (2006). Rediscovering Empathy: Agency, Falk Psychology, and the Human Science. MIT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