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柏升
Po-Sheng Tseng
論文名稱: 台灣衛星電視頻道經營之垂直整合效益研究:以東森與三立為例
指導教授: 陳炳宏
Chen, Ping-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5
中文關鍵詞: 垂直整合水平整合競爭策略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0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球企業在「私有化」、「解管制」時勢潮流下,加速朝向整合發展,傳播媒體的集中,更早從70年代就已開始,傳播媒體走向水平或垂直整合發展,背後實有政治、經濟及科技等個別因素支撐所致。政府從1993年通過有線電視法,有線電視系統合法設立使台灣有線電視產業如雨後春筍的蓬勃發展,而台灣媒體生態在經濟自由化、國際化之趨勢下,因應法規對於股權結構之管制放寬,本土媒體朝向專業化與整合方向成長;我國衛星電視之發展,係在有線電視多頻道特質下,頻道商為求生存立基,由原始跑帶供應節目內容方式開始轉變成透過衛星訊號傳送畫面品質較佳之節目內容,以保障播出之節目內容能維持一定品質;自1999年通過衛星廣播電視法後,更加速衛星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
    本研究旨在探討衛星廣播電視企業形成水平整合與垂直整合的目的、水平整合之企業與垂直整合之企業經營優勢、及以五力分析研究衛星電視產業裏水平整合與垂直整合業者之競爭策略。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與資料分析法向衛星電視頻道企業蒐集資料,並以本土衛星電視企業-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及東森華榮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各為水平整合與垂直整合之案例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
    一、無論是水平或垂直整合者,追求「商業利益」是整合的最主要因素,
    此點亦與理論相符。
    二、經營優勢部分:
    (一)垂直整合:研究結果有整合經濟效益、成本降低、獲得市場資訊能
    力、提高進入障礙、成長動力、擴大產品與市場規模、市場價格影
    響力等;但也有內部控制與企業間協調較易出現問題、遭遇封銷與
    排擠現象、管理殊異風險等缺點。
    (二)水平整合:有擴大產品與市場規模、市場價格影響力、成本降低、
    成長動力、管理殊異風險、整合經濟效益、獲得市場資訊能力、產
    品差異化等優點;但會遭遇封銷與排擠現象之缺點。
    三、競爭策略部分:垂直整合業者擁有系統通路,是在競爭策略上的優
    勢;但水平整合之多頻道業者,如三立電視,以努力提升節目品質,
    讓頻道擁有高收視率,使三立能免除無系統之弱勢,而使系統在觀眾
    壓力下必須播出其頻道,此一部分,是水平整合者強而有力之競爭優
    勢。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一些現象,如:頻道代理商的形成與角色、通路與內容、節目一窩蜂與節目差異化、如何兼顧整合後之競爭力與收視戶權益等面向,因為研究資料取得限制,無法獲得圓滿解答,建議未來有志研究衛星電視產業者,可朝向上述議題進行研究,以供未來台灣衛星電視事業發展之參考。

    第一章緒 緒..................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對象............01 第二節 研究流程..................04 第三節 名詞定義.................05 第二章 文獻探討...............06 第一節 企業整合理論與方式...............06 壹、企業整合理論之探討.................07 貳、企業整合之方式...................10 第二節 傳播集團....................18 壹、傳播媒體集團化...................18 貳、國內傳播集團相關研究.................28 第三節 競爭策略研究.....................31 第四節 衛星頻道集團化我國相關法令規定.........40 第五節 本章小結...................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46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47 第二節 資料分析法...................48 第三節 研究架構....................49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訪談大綱...............50 第四章 我國衛星電視市場................54 第一節 衛星頻道市場概況................54 壹、垂直整合衛星電視企業................54 貳、水平整合衛星電視企業................56 參、擁有一至二個頻道之衛星電視事業..........58 第二節 台灣衛星電視傳播集團..............62 壹、主要垂直整合衛星電視企業...............62 貳、主要水平整合衛星電視企業..............71 第五章 資料分析....................78 第一節 整合企業之目的................78 第二節 整合經營優勢分析...............79 第三節 水平與垂直整合競爭策略分析...........89 第六章 結論.....................94 第一節 研究發現...................94 第二節 研究檢討與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7 中文參考文獻.................... 107 英文參考文獻.................... 113 附錄 深度訪談名單................. 115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中華徵信所(1999)。《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台北:中華徵信所。
    中華徵信所(2000)。《二00一年版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特刊》。台北:中華徵信所。
    方嘉麟(1994)。《公司兼併與集團企業》。台北:月旦。
    王俊淵(1999)。《集團以交叉持股方式買賣股票對集團整體股價影響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泰允(1992)。《企業購併實用:基本概念/本土實務/在美須知/行動指南》。台北:遠流。
    史綱、李志宏、陳錦村、鄭漢鐔(2001)。《企業購併理論與實務》。台北:樂觀文化。
    立法院(2002)。〈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1(10):272-353。
    伍忠賢(2002)。《策略管理》。台北:三民。
    伍忠賢(1998)。《企業購併聖經》。台北:遠流。
    任惠光(2000)。《企業集團進入有線電視產業之競爭與併購策略規劃》。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聰明(2002年11月18日)。〈吳健強任超視總經理〉,《聯合報》,第28版。
    行政院新聞局(2002年10月01日)。《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基本資料》。[Online]. Available: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satellite/sata.htm
    行政院新聞局(2002年07月)。《各有線電視(播送)系統訂戶數統計表(截至九十一年六月底)》。[Online]. Available: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ctv/cablecou.htm
    何吉森(1999)。〈有線廣播電視法評析-從線纜傳播結構角度觀察〉,《月旦法學雜誌》,46:47-59。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新店市:桂冠。(原書Patton, M. Q.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吳萬益、陳淑惠(1999)。〈集團企業組織文化、決策模式與經營策略之研究:中美日德主要集團企業運作模式之實證分析〉,《交大管理學報》,19(2):131-179。
    呂芳耀(1996年9月)。〈企業購併簡介〉,《證券櫃檯》,3:5-13。
    李天任、藍莘(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原書Wimmer, J. D. & Dominick, J. R.〔1991〕. 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李田樹(2002)。《合併與收購》,台北:天下遠見。(原書Carey, D. et al.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US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Corporation.)
    李秀珠、李天鐸、黃慧珠(1996)。〈衛星電視產業升級與法規政策之研究〉,《傳播文化》,4:1-18。
    沈玉瑛(2001)。《競爭策略與訂價策略配合對新產品績效影響之研究-以產品專利類型為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嘉信(2000)。〈比資金、比知識、比網路〉,《天下雜誌》,特刊28:361-366。
    汪嘉偉(2001)。《通訊、媒體、娛樂產業跨業整合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辛澎祥(2002年3月28日)。〈太設集團有線系統換人作〉,《大成報》,第7版。
    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台北:天下。(原書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周岳曇(2002)。《台灣有線電視頻道外國節目之經營策略與現況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尚孝芬(2002年3月27日)。〈東森和美AT&T結盟〉,《民生報》,第Cs7版。
    林志田(2002)。《電信業購併策略之效益分析--以台灣大哥大購併泛亞電信為例》。義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林秀美(2000)。《我國直播衛星之產業競爭分析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南谷(2002年3月13日)。〈中天增資,和信可望再結親家〉,《大成報》,第9版。
    林南谷(2001)。《廠商行銷策略初探之研究-以直播衛星電視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南谷(1999年2月)。〈淺談媒體經營與責任-訪東森電視台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朱宗軻〉,《廣電人》,50:39-41。
    林建志(2001)。《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因應頻道分級之決策探討》。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玲妃、何伯陽(2002年3月15日)。〈東森媒體今年底前在香港上市〉,《工商時報》,第13版。
    林敬章(2000)。《購併企業之組織變革員工態度差異之研究-以有線電視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靜宜(1995)。《臺灣有線電視產業之垂直整合(1992-1994):政策法規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尚志(2001)。〈象山集團董事長江道生的傳奇故事〉,《浙江月刊》,392:12-14。
    孫耀清(2000)。《國內電信業跨足多媒體產業之研究-以中華電信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高源清(1990):《企業買收合併術》。台北:故鄉。
    涂吟儀(1997)。《我國企業多角化與對外投資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動腦雜誌編輯部(2001):〈Smart迅速智富〉,《動腦雜誌》,299:134-136。
    動腦雜誌編輯部(2000):〈象山集團能圓傳媒大夢?〉,《動腦雜誌》,297:72-74。
    動腦雜誌編輯部(1999):〈多角化經營的年代影視〉,《動腦雜誌》,281:87。
    張乃文(2001)。《金融集團策略聯盟與跨國併購之探討-以「富邦集團」與「花旗集團」間之合作個案為例》。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依雯(1999)。〈「三立頻道家族」之經營策略初探:一個收視率意義解讀取向的分析〉,《新聞學研究》,61:179-222。
    張欣玲(1998)。《臺灣有線電視產業垂直整合發展影響面之研究─從價值鏈觀點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婉珍、呂郁青(2002年3月15日)。〈東森媒體最快年底在港上市〉,《經濟日報》,第27版。
    許文彥(2000)。《我國有線電視市場的管制與法規評析-從憲法節制私人資本規定出發》。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是祥(1980)。《企業經營策略》,台北:林秀雄。(原書Anosff, H. I. Corporate strategy.)
    陳奇賢(1999)。《企業集團、雙邊貿易與策略性貿易政策》。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1999)。〈台灣有線電視產業集團化趨勢研究-以和信與力霸企業集團為例〉,《廣播與電視》,14:89-110。
    陳炳宏(2001)。《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
    陳家瑋(2002)。《有線電視市場之垂直整合與競爭》。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雲上(2002年3月29日)。〈中天財務吃緊總經理江永慶不告而別〉,《聯合晚報》,第7版。
    陳綉里(2000)。《企業策略》,台北:商周。(原書Fahey, L. & Randall, R. M. 〔1994〕. The portable MBA in strategy. John Wiely & Sons, Inc..)
    曾國安(1997)。《企業環境、競爭策略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明哲(2002)。〈從併購中,成為未來百年主導企業〉,《合併與收購》。台北:天下遠見。
    黃西玲(1997)。《從台灣看美國媒體併購經驗:近五年併購個案及相關法令之分析與探討》。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黃金印(1999)。〈企業併購與企業再造-跨世紀競爭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4(4):170-199。
    黃淑慧(1998)。〈全球傳播集團併購的新趨勢及其對台灣電視媒體之意義〉,《廣播與電視》,3(3):1-19。
    黃敦群(1999)。《台灣大型企業購併與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營杉、林清河、蔡明宏、歐嘉瑞、洪明洲(2000)。《企業策略》。台北:空大。
    黃營杉(1999)。《策略管理(第四版)》,台北:華泰文化。(原書Jones, H.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楊志弘(1990)。《解剖媒體》,台北:時報文化。
    楊意菁、陳芸芸(2001)。《媒體原理與塑造》,台北:韋伯文化。(原書Grosserberg, L. Wartella, E. & Whitney, D. C. [1998].MediaMaking: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Sage.)
    廖元祺(2001)。《美國職業籃球聯盟集體協商之研究—以1998年度協商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義男(2001)。〈從行政法院裁判看公平交易法實務之發展〉,《月旦法學雜誌》,70:28-40。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1年5月11日)。《企業大型化、集團化發展趨勢對中小企業之衝擊與因應》。[Online]. Available: http://www.moeasmea.gov.tw/web/html/study/企業大型/l_enterprise-m.htm
    經濟部商業司(2002年4月23日)。《公司登記資料及申請案件查詢系統》。[Online]. Available: http://www.moea.gov.tw/%7Edoc/ce/cesc1110.html
    劉貞萍(2001)。《企業集團經營有線電視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劉現成(2001)。〈年代娛樂集團的國際經略〉,《廣電人月刊》,82:9-13。
    蔡安怡(1999)。《台灣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者策略比較研究-以東森媒體事業群、和信傳播集團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翼擎(1996)。《台灣地區報業之競爭態勢與競合策略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呈皇(2000)。《跨國傳播集團與台灣影視產業的競爭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琪(2001)。《傳播產業集團化與多角化研究-以中視媒體集體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佳玲(1997年5月)。〈無線三台絕地反攻〉,《廣告雜誌》,72:52-67。
    蕭峰雄、黃金樹(1997)。《產業經濟學》。台北:空中大學。
    魏玓(2000)。〈傳播媒體的市場化、數位化與全球化〉,《當代》,151:4-13。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2。台北:巨流。
    蘇聰儒(2000年9月)。〈公司併購之法律規範〉,《律師雜誌》,252:118-131。
    二、英文參考文獻
    Albarran, A. B. and Chan-Olmsted, S. M. (1998). Global media economics: Commercialization, concent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world media markets. Ames, 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Albarran, A. B. and Dimmick, J. (1996). Concentration and economies of multiformity in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9:4, 41-50.
    Altheide, D. L. (1996). Qualitative media analysi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Anosff, H. I. (1988). The new corporate strateg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Bagdikian, B. H. (1997). The media monopoly (5th ed.). Boston, MA: Beacon Press.
    Berger, A. A. (1991). Media research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Berry, C. H. (1974). Corporate growth and diversific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an-Olmsted, S. M. (1997). Theorizing multichannel media economics: An exploration of a group-industry strategic competition model.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10:1, 39-49.
    Chan-Olmsted, S. M. (1996). Market competition for cable television: Reexamining its horizontal mergers and industry concentration.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9:2, 25-41.
    Demers, D. P. (1996). Corporate newspaper structure, profits, and organizational goals.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9:2, 1-23.
    Gershon, R. A. (1997). Th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 Global messages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Herman, E. S. and McChesney, R. W. (1997). Global media: The missionaries of global capitalism. Washington, D. C.: Cassell.
    Holstein, J. A. and Gubrium, J. F. (1995). The active interview.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Jones, G.R. (1998). Organizational theory- Text and cases (2nd ed.). Addison: Wesley.
    Lofland, J. and Lofland, L. H. (1984).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2n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Lofland, J. (1971).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iles, M. B. and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Parsons, P. R. and Frieden, R. M. (1998). The cable and satellite television industrie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Lodon: SAGE.
    Singleton, R. A. and Straits, B. C. (1999). Approached to social research (3r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Nation. (2002, January 7/14). The Big Ten, 274:1, 27-3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