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藍郅堯
Lan, Zhi-Yao
論文名稱: 探討不同年級學生對列聯表資料推論兩變數關係的表現
指導教授: 楊凱琳
Yang, Kai-L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統計推論兩變數關係二維列聯表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48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8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學生對列聯表資料推論兩變數關係的表現。
    有關變數間的相關趨勢之推論,根據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數學課程綱要(民99),在高一數學的二維數據單元中,才提供計算相關係數與求出迴歸直線方程式的學習機會。雖然高中數學課程中納入探討數值變數間相關性的迴歸直線等二維數據單元,但是在使用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民97)的國中小數學課程中皆未有內容探討兩類別變數的關聯性。
    再從李健恆、楊凱琳關於國中統計課程的教科書研究(2012),以及歷年學測數學與指定科目考試數學乙中分析近年的統計教材與統計考題,發現近年臺灣的教科書、課程與國家考試的試題中較少出現有關於統計推理的相關問題。而從近年的PISA 2012臺灣精簡報告(2012)中指出,臺灣國高中學生在「不確定性與資料分析」的平均得分比整體數學表現平均得分低。綜合以上,課程中較少出現有關統計推理的問題;學生在不確定性內容的試題表現較弱的現象等,使得研究者對臺灣學生在未學過的兩類別變數數據之推論能力發展感興趣。
    Obersteiner ,Bernhard與Reiss(2015)曾探討德國小學二年級與四年級學生在二維列聯表的推論策略,研究發現雖然這些德國學生尚未學習兩類別變數間的關聯性,但對列聯表關聯性的趨勢能卻夠進行有意義但不一定有效的推論。
    對於二維列聯表的問題進行推論時使用計算比值的方式進行推論是有效的策略。但是,學習過比與比值的臺灣學生對此問題是否就能使用此策略來推論呢?而沒學習過比與比值的臺灣學生使用的推論策略可能為何呢?加上學習過不同統計內容後,學生在二維列聯表進行推論時的策略又有何異同呢?由於以上種種疑問,研究者先以中小學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於統計二維列聯表試題所使用各種有意義的推論策略之分佈,以及其所使用策略的推論特徵為何。
    研究分為前置研究以及主要研究,在前置研究中先以小學三、四、六年級的個案學生初探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統計內容前後的推論表現可能有何異同,再於主要研究中對多個年級取樣本進行分析,並訪談受試者深入分析學生對列聯表的推論策略之特徵。
    以可能會影響學生推論策略的統計內容以及比與比值的學習前後挑選年級,由於小學四年級比小學三年級多學了判讀二維表格;國中八年級比小學四年級多學了如何判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比與比值;高中一年級比國中八年級多學了機率與統計,於是研究者在樣本分析時選擇以小學三、四年級、國中八年級、高中一年級作為主要研究的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發現數據變數相關性中的正相關與負相關對各年級學生作答的影響不大,但是獨立會明顯影響所有年級學生的推論。接著在推論策略層次的維度下,不同年級在三種不同策略層次試題的推論表現具有顯著的影響。小學三年級大部分具有格間對照比較策略與格間加減計算比較策略的推論特徵,但使用格間對照比較策略的比人數例較高;小學四年級開始仍然主要為格間對照比較策略與格間加減計算比較策略,但是使用格間加減計算比較策略的人數比例較高;國中八年級開始主要的推論策略以格間比例計算比較策略為主,具格間對照比較策略或格間計算比較策略特徵的人數比例較小學四年級低很多;最後高中一年級依然以格間比例計算比較策略推論為主,且使用格間對照比較策略或格間加減計算比較策略的人數比例較國中八年級低很多。
    最後統整各年級中各推論策略使用比例後分類出不同的策略使用者,除了Obersteiner(2015)等人所述格間對照比較策略使用者、格間加減計算比較策略使用者、格間比例計算比較策略使用者之外,本研究還發現次格間對照比較策略使用者、次格間加減計算比較策略使用者、次格間比例計算比較策略使用者以及因離群值數據影響而答對的加減策略使用者等子分類,作為所有年級策略使用者的完整分類,且依訪談結果統整出這些分類的主要推論特徵。

    摘要 II 誌謝 IV 目次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界定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兩變數關係、統計共變與二維列聯表 7 第二節 二維列聯表推論的實徵研究與認知理論 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流程 27 第二節 研究工具 30 第三節 前置研究 32 第四節 正式研究 36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3 第一節 不同層次的試題對不同年級學生推論表現的影響 43 第二節 各年級學生在不同策略層次的分佈及推論特徵 61 第三節 討論 68 第五章 結論 76 第一節 總結 76 第二節 反思與建議 78 參考文獻 80 附錄一、研究工具 84 附錄二、老師注意事項 91 附錄三、家長同意書 93

    Agresti, A.(1996).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Vol. 990,36-37.
    Barbey, A. K.,& Sloman, S. A.(2007). Base-rate respect: from ecological rationality to dual processes, Behavioural and Brain Sciences, 30:241–297.
    Baterno, C., Estepa, A., Godino, J. D., & Green, D. R. (1996). Intuitive strategies and preconceptions about association in contingency table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7(2), 151-169.
    Batanero, C., Cañadas, G. R., Arteaga, P.,& Gea, M. M.(2013). Psychology students strategies and semiotic conflicts when assessing independence, Universidad de Granada, Spain.
    Beyth-Marom, R., Fidler, F.,& Cumming, G.(2008).Statistical cognition: toward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statistics and statistics education, Statistics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7(2): 20-39.
    Christou, P. K. (2015). Natural number bias in operations with missing numbers, 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 47(5):747-758
    Floyd, A.,et al.(1982).EM235 Developing Mathematical Thinking, Open Uniersity, Milton Keynes.
    Fischbein, E.(1987). Intuition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n educational approach. Dordrecht: Reidel.
    Gallagher, J.M.,& Reid, D.K. (1981). The learning theory of Piaget and Inhelder. Belmont, CA: Brooks/Cole.
    Moritz, J.(2004). Reasoning about covariation. In Ben-Zvi, Dani, Garfield, Joan (Eds.),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ing Statistical Literacy, Reasoning and Thinking, Springer Netherlands,227-255.
    Moursund, D. G. (2006).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math maturity: Improving math education in K-8 schools.
    No, A. , Han, S.Y.,& Yun, J.Y.(2016).Korean High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Correlati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tatistics,71-81.
    Obersteiner, A., Bernhard, M.,& Reiss, K.(2015). Primary school children’s strategies in solving contingency table problems: the role of intuition and inhibition, 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 47:825–836.
    Pérez Echeverría, M. P.(1990). Psicología del razonamiento probabilístico, Madrid: Ediciones de la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Madrid.
    Rao,J. N. K.,&Scott A. J.(1984).On chi-squared tests for multiway contingency tables with cell proportions estimated from survey data, The Annals of Statistics, 12(1):46-60.
    Shaklee,H., Holt,P., Elek,S.,& Hall,L.(1988).Covariation Judgment: Improving Rule Use among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Child Development, 59(3):755-768.
    Shaklee,H.,&Mims M.(1981).Development of Rule Use in Judgments of Covariation between Events, Child Development, 52(1):317-325.
    Sharma,S.(2013). Assessıng Students’ Understandıng of Tables and Graphs: Implıcatıons for Teachıng an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4(4):51-70.
    Tarr, J. E. (2013). Learning Trajectories Related To Bivariate Data In Contemporary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 Se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Columbia.
    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反應、反省。民意學術專刊,夏季號,47-66。
    林亭瑩、陳怡仲、王美娟(2013)。探索北北基地區國小三、四年級學童統計圖的理解表現。教育科學期刊,第12卷第1期,1-33。
    林福來、郭汾派、林光賢(民74)。國中生比例的概念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74-0111-S003-02),未出版。
    金鈐、王安蘭(民95)。高中機率的直觀教學。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51(1,2),15-54。
    唐君儀(2013)。探討國小學童對資料變異概念之不同表徵的表現。科學教育,359:42-54。
    教育部(民97)。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9)。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數學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105)。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草案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台北:教育部。
    李健恆、楊凱琳(2012)。從統計認知面向與圖表理解角度分析國中數學教科書的統計內容。教科書研究,第5卷第2期,31-72。
    黃湘武(民69)。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第37期,12-17。
    陳偉琳(2012)。國小學生對統計圖理解層次之探究。桃園: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欣民、劉嘉茹、柳賢(2011)。從隨機概念發展模型理論初探小六學童樣本空間直觀。屏東大學教育學報-教育類,第36期,281-314。
    許瑛玿、洪榮昭(200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新詮釋。科學教育月刊, 第260期,2-9。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2014)臺灣PISA 2012精簡報告。2015年7月。
    蔡佩真(2009)。國小學童統計圖理解之探究-以二、三、四、五年級為例。台北: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謝貞秀、張英傑(民92)。國小三四年級平面圖形概念之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2期,97-13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