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舜文
Shun-Wen Lin
論文名稱: 離婚女性依附風格一致性與穩定性變化歷程之分析研究
指導教授: 蔡順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0
中文關鍵詞: 離婚女性依附風格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9下載:6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離婚女性在依附風格上的一致性、穩定性,以及其他影響依附風格的因素。期望透過研究的發現,一則可以增進輔導實務工作者對離婚女性的瞭解,以做為日後輔導工作的參考,幫助離婚女性離婚後的調適;另一方面亦藉由離婚女性這樣的研究對象,擴展依附理論的研究領域。
    本研究採取質化研究取向,邀請七位離婚女性,以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訪談時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進行訪談,再將訪談過程謄寫成訪談逐字稿,抽取依附有關的主題進行進一步的整理與分析。分析時將離婚女性依附風格有關的主題,以Bartholomew(1991)對依附風格分類的兩向度進行分類,並整理出離婚女性在生命歷程中所呈現的依附風格。針對研究參與者所呈現的依附風格,歸納整理出綜合的結果如下:
    一、 離婚女性在同一生命時期對於不同的依附對象會呈現出不同的依附 風格,但其對自我的看法有一致性。
    二、 離婚女性在經歷婚姻以及離婚的過程,依附風格會逐漸由安全轉變為不安全,依附風格呈現不穩定的狀態。在離婚之後,離婚女性所呈現的依附風格偏向放棄依附型。
    三、 離婚女性除了因人際關係改變而使依附風格改變之外,工作、宗教信仰對於離婚女性自我看法的提升亦有助益。
    四、 離婚女性在原生家庭所形成的依附風格,可能影響其對婚姻對象的選擇。
    五、 離婚女性其原生家庭父母的婚姻互動狀態常是不幸福的,而離婚女性在婚姻中也有可能重複父母在婚姻中的互動狀態。
    本研究亦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父母的教養態度、諮商輔導專業機構、其他民間機構以及政府提出建議。最後並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目 錄 致謝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Bowlby的依附理論以及早期對依附的研究…….11 第二節 成人依附風格相關研究……………………………….20 第三節 成人依附風格與婚姻、離婚有關的研究……..…52 第四節 國內離婚女性研究概況……………………………….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64 第二節 研究者訓練…………………………………………..……66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69 第四節 研究工具…………………………………………..………..71 第五節 研究程序…………………………………………..………..74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79 第七節 資料的信度與效度………………………………………83 第四章 資料分析示例與研究結果 第一節 資料分析示例……………………………………………..87 第二節 資料分析結果……………………………………………113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離婚女性在同一生命階段對於不同依附對象的依附風格一致性...……...………...……………...……...136 第二節 依附風格穩定性與婚姻的關係…...………...……152 第三節 影響離婚女性對自我看法的其他因素…...…….167 第四節 離婚女性與其原生家庭依附關係對其婚姻之影響…...………...……………...………...…………….……169 第五節 離婚女性在原生家庭中所感受到父母親婚姻狀況對其本身婚姻中互動狀況的影響…...………...…17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建議...………...………...………...………...………..…….17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對未來研究的建議...………...………............17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84 英文部份..…...………...………...………...………...………...189 附錄 附錄一 邀請說明函...…….......…...………...………..…194 附錄二 訪談指南...……...……...………...………...…….196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199 附錄四 訪談內容檢核表…………...……………………………200 附錄五 資料檢核回饋表……………..……………………….204 附錄六 研究參與者檢核題表資料…. …………………….205 附表目次 表 2 - 1 Ainsworth的三種依附風格表………………………………20 表 2 - 2 Hazan & Shaver的研究結果表…………………………….32 表 3 - 1 研究架構表 ……………………………………………………66 表 3 - 2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71 表 3 - 3 訪談次數與時間表……………………………………….…..79 表 3 - 4 研究參與者檢核研究結果回饋表 ………………………85 表 4 - 1 資料分析結果示例表……………….………………………114 表 5 - 1 離婚女性在不同的生命歷程對不同依附的依附風格列表…………………..…………………….………………………137 表 5 -2 離婚女性離婚後依附風格歸類表………………………165 附圖目次 圖 2 –1 依附理論研究取向概念圖 ………………………………..21 圖 2 –2 Bartholomew的成人依附模式圖 …………………………34 圖 2 –3 依附表徵的網絡模式 ………………………………………48 圖 4 –1 研究參與者A婚前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15 圖 4 –2 研究參與者A婚姻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16 圖 4 –3 研究參與者A離婚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17 圖 4 –4 研究參與者B婚前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18 圖 4 –5 研究參與者B婚姻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19 圖 4 –6 研究參與者B離婚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0 圖 4 –7 研究參與者D婚前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1 圖 4 –8 研究參與者D婚姻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2 圖 4 –9 研究參與者D離婚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3 圖 4 –10 研究參與者E婚前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4 圖 4 –11 研究參與者E婚姻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5 圖 4 –12 研究參與者E離婚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6 圖 4 –13 研究參與者F婚前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7 圖 4 –14 研究參與者F婚姻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8 圖 4 –15 研究參與者F離婚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29 圖 4 –16 研究參與者H婚前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30 圖 4 –17 研究參與者H婚姻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31 圖 4 –18 研究參與者H離婚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32 圖 4 –19 研究參與者I婚前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33 圖 4 –20 研究參與者I婚姻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34 圖 4 –21 研究參與者I離婚時期資料分析結果 ………………13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心平(民78):陌生情境下嬰兒行為及其依附類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國時報(民87, 11, 13):台灣離婚率節節上升。
    王文科譯(民83):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珮琳(民77):母親離婚後生活適應對其學齡子女自我觀念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佩真(民85):青少年自殺企圖的影響因素及發展脈絡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啟名(民82):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永裕(民85):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季芳(民82):男女單親家長生活適應及其相關社會政策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虹妮(民87):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靜樺(民84):離婚家庭青少年期子女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寶靜(民68):台北市婦女離婚後社會調適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英(民78):當前社會中離婚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孟香(民77):離婚家庭關係與學齡子女行為困擾相關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娟(民88):南區大學生依附類型與其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蕙瑛(民83):離婚與家庭調適。刊於白秀雄等著:單親家庭----福利需求與因應對策。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邱碧慧(民83):不同依附類型之成人在人際互動中的歸因差異。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秋月(民76):單親婦女的支持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雅芬(民88):婚姻暴力、依附關係、因應策略與青少年健康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主編(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以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涂妙如(民83):幼兒與母親以及與教師間依附關係對幼兒社會與學習行為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佩韻(民87):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青惠(民85):八位離婚女性離婚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芬(民86):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風格、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美滿(民78):社會團體工作對離婚家庭兒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東門國小學童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素蓉(民85):社會網絡在離婚男性生活滿意狀況的角色。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圭如(民84):單親家庭子女的自我概念、角色行為與教育期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均姝(民81):小團體諮商對離婚婦女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益綜(民86):諮商中來談者的依附運作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錚(民88):成年前期女性從原生家庭到婚姻家庭的心理依附與分離歷程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豔紅(民86):台灣原住民青年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以四位新竹泰雅族男性青年的生命故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于娟(民83):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真(民78):自我與他者----晚晴協會離婚婦女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凱倫(民80):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斐莉(民81):台北市的單親家庭子女照顧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民83):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鈴喬(民87):不同依附風格夫妻之關係期望、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芳彰(民86):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美慧(民80):單身女性之婚姻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萍(民84):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劉彥君(民86):離婚男性生活適應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松珍(民78):單親家庭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玉矞(民79):家庭結構與學齡兒童學業成就之研究----單親家庭與雙親家庭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居安(民84):成人依附量表之編製。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秋紅(民81):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舒云(民85):台北市單親家庭國中生同儕人際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研究----與雙親家庭做比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品蘭(民81):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建文、丁心平、許錦雲(民79):陌生情境中嬰兒行為及其依附類型研究初探。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3期,19-70頁。
    龔美娟(民83):母親的依附經驗及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Ainsworth, M. D. S.(1979).Infant- 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932-937.
    Bartholomew, K. (1990). Aoidance of intimacy: an attachment pera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147-178.
    Bartholomew, K., & Griffin, D.(1994). Models of the self and other:fundamental dimensions underlying measureof adult attach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3), 430-445.
    Bartholomew, K., & Griffin, D.(1994). The metaphysics of measurement: the case of adult attachment.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Eds), Attachment Process in Adulthood(pp.17-52).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Bookcraft Ltd, Avon..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 A test of a four - category model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Bartholomew , K., & Perlman, D. (1994).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 an introduction.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Eds), Attachment Process in Adulthood(pp.1-13).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Bookcraft Ltd, Avon.
    Berman, W. H.(1988). The role of attachment in the post -divorce experi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3), 496-503.
    Berman, W. H., & Sperling, M. B(1994).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dult attachment. In W. H. Berman, & M. B. Sperling(Eds), Attachment In Adults(pp. 3-28). New York,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Brennen,K., & Morris, K. A. (1997). Attachment styles, self esteem, and patterns of seeking feedback from romantic partn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iten , 23(1), 23-31.
    Brown, S. D. & Dee, S. R. (1984). Assessing attachment following divorce :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divorce reaction invent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4), 520-531.
    Clipper, C.(1997). Adult attachment mode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justment to divorce. Saint Louis Uniersity. PHD.
    Cohn ,D. A., Silver, D. H., Cowan, C. P., & Cowan, P. A.(1992). Working models of childhood attachment and coupl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3(4), 432-449.
    Collins, N. L. & Read, S. J.(1990) . Adult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d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4), 644-663.
    Collins, N. L. & Read, S. J.(1991). Attachment style and verbal descriptions of romantic partners .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8, 187-215.
    Collins , N. L. & Read, S. J.(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ttachment Process in Adulthood(pp. 53- 90).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Bookcraft Ltd, Avon.
    Collins, N. L.(1996) .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implications for explana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4), 810-832.
    Davila, J., Burge, D. & Hammen, C.(1997). Why does attachment style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4), 826-838.
    Duggan, E. S., & Brennan, K. A.(1994). Social avoid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Bartholomew’s adult attachment typolog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1, 147-153.
    Hesse, E. (1996). Discourse, memory, and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 note with emphasis on the emerging cannot classify category.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17 (1) , 4-11.
    Feeney, J. A. & Noller, P.(1990). Attachment style as predictor of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2), 281-291.
    Feeney, J. A. & Noller, P.(1996). Adult Attachment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eeney,J.A. , Noller, P., & Hanrahn, M., (1994).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 In W. H. Berman, & M. B. Sperling (Eds), Attachment In Adults(pp. 128-154). New York,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Hazan, C., & Shaver, P.(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Hazan,C., & Shaver, P.(1990). Love and work: an attachment –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2), 270-280.
    Hazan, C., & Zeifman, D.(1994). Sex and psycological tether.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ttachment Process in Adulthood(pp. 151- 178).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Bookcraft Ltd, Avon.
    Hodge, C.N. (1996) Attachment styles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infants, caregivers). PHD,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Humble, A. M.(1995) Predicting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From Past Attachmentsand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Alberta. MSC.
    Kane, S.(1997). Attachment theory and females sexual abuse survivors’ representations of self and others. PHD, the University of Utah.
    Klohnen, E.C.(1996). Life path of avoidantly and securely attached women across adulthood : a 31-year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PH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Kobak, R. R., & Hazan, C(1991). Attachment in marrige: effects of security and accuracy of working mod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6), 861-869.
    Kintson, G. C. (1982) Attachment to the spouse in divorce : a scale and its appl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4(2), 379-393.
    Kojetin, B. A. (1996). Adult Attachment Style with Romantic Partners, Friends, and Parents. PH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ee, J. C. (1996) The influence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and romantic love partner upon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PHD,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Berkeley/ Alameda.
    Levine, C.(1996) Attachment style and individual in recently married adults: an exploration of continuity in attachment patterns. PHD, St. John University.
    Main , M., Kaplan, N., & Cassidy, J.(1985).Security in infancy,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A moveto the levelof representatio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 50(1 & 2), 66-104.
    Pistole, M. C.(1995). College students’ ended love relationships : Attachment style and emo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6(2), 53-61.
    Rothbard,J. C., & Shver, P. R. (1994). Continuity of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In W. H. Berman, & M. B. Sperling(Eds). Attachment In Adults(pp. 31-71). New York,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Scharfe,E., & Barthoomew, K.(1995). Accomodation and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 in young coupl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 389-401.
    Senchak,M., & Leonard, K. E.(1992). Attachment styles and marital adjustment among newly-wed coupl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9, 51-64.
    Simpson, J. A., & Rholes, W. S., & Nelligan, J. S.(1992) . Support seeking and support giving within couples in an anxiety- provoking situation:the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4), 434-446.
    Steele, H., & Steele, M.(1994). Intergenerational patterns of attachment. Bartholomew & Perlman(Eds) .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ttachment Process in Adulthood(pp. 93- 120).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Bookcraft Ltd, Avon.
    Weinfield, N. S.(1996) Attachment and representation of relationship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 continuity, discontinuity and their correlates. PH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