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思恩
Chu, Ssu-En
論文名稱: 從 E. Fromm的觀點分析牧者講道的教育理念與實踐策略—以大臺北地區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例
Analyzing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Practical Strategy of Preaching from E. Fromm's Perspective -- A Case Study from Taipei Area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口試委員: 蔡慈倫
Tsai, Tzu-lun
鄭仰恩
Cheng, Yang-en
口試日期: 2021/06/0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弗洛姆禮拜講道宗教成人教育社會性格
英文關鍵詞: E.Fromm, Worship Sermon, Religion dult education, Social character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半結構深度訪談研究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59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6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研究對象,透過Fromm《逃避自由》及《愛的藝術》之理論觀點,檢視牧者的講道的教育理念與實踐策略之原則,梳理當今台灣社會脈絡中,信仰教育文化的變化與更新,並歸納出五點結論,分別為:1.我教即我在:與自身生命經驗有關的信仰體驗。2.充滿恐懼的文化:信仰與社會對信徒性格上的形塑。3.在群體中求知:講道理念層面對共有真理的追尋。4.在群體中學習:發展人類因愛連結的講道實踐。5.不再分隔:講道反應牧者自身的生命狀態。
    從Fromm的觀點來看,理想上牧者的講道最好能帶給信徒更多思考空間和自我生命經驗對話,但實踐層面上,牧者本身可能缺乏這樣被對待過的經驗,以至於要跳脫過去的習慣,冒險地做出新的嘗試和改變,需要有很大的勇氣與支持。因為牧者的講道教育若能夠讓信徒越來越誠實地面對自己,一方面固然可能讓信徒更有自我反思能力,但在此同時,信徒也很有可能會開始反對牧者、質疑牧者,當信徒擁有思辨的能力,就能對習以為常的習慣產生新的覺察。
    但如果教會不是一個複製權威的地方,而信仰的目的是真的能讓人與上帝有所連結,進而體驗到信仰核心中的愛,那牧者如何容許讓信徒有屬於自己親身的經驗,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講道的實踐上,牧者必須付出時間、心力,相信信仰中的愛需要在生命經驗中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以作朋友的心態和信徒建立信任關係,累積彼此的信任與默契,而不是將自己擺在高處觀看,進入真實生活中與信徒共同生活,將身歷其境相互對待的方式和感受,和信仰知識對話,這樣的信仰知識才能為生命帶來真正的影響,使人成長、茁壯。

    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the presbyterian churches in Taipei area. Through Fromm’s theory of Escape from Freedom and The Art of Loving,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sermon’s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practice strategy, and discerns the renewal education and its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 society. To conclude in five perspectives: 1. I teach therefore I am, the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ate to life experiences. 2. Culture of fear, how religious and society form the church members’ personality. 3. Seeing Knowledge among the group, to seek the common tru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mons. 4. Learning from the group, to develop the sermon practice driven by the connection of human love. 5. Never separated, the sermons reflect pastors’ lives.
    From Fromm’s perspective, ideal sermon is to bring thinking and conversation to the church members. However, pastors themselves don’t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s. Pastors need great courages and support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past experiences and take the risk to make new try and to change. When the sermon brings honesty to face themselves, meaning church members are empowered to self-reflect. At the same time, church members could start to question and stand against the pastors. When church members embrace the critical thinking, that means they are able to have new vision to the usual practice.
    If church is not a place to replicate the authority, and religious is to connect human and God, to experience the core love from the religion, how the pastors create space for church members to own the connections matters. Pastors need to make effort on the sermon and to believe love of faith will only work on the base of life experiences. To build trust and understanding by making friends with church members instead of being supreme. Pastors need to live together with church members, bring religious into lives, and to bring conversations with feelings and connections. The religious can only bring true power for lives and to make people grow and strong through this religious knowledge.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4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 社會變遷與資本主義的興起……………………………………8 第二節 社會變遷下的宗教改革………………………………………….20 第三節 成人與宗教教育…………………………………………………....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37 第二節 研究流程………………………………………………………….......3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40 第四節 研究參與者……………………………………………………….......44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46 第六節 研究嚴謹度……………………………………………………….......48 第七節 研究倫理考量……………………………………………………......4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牧者的講道理念內涵及其形成…………………………………49 第二節 牧者講道理念的實踐策略………………………………………..88 第三節 講道形塑出的社會性格面向…………………………………….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2 第二節 研究建議……………………………………………………….............130 參考文獻 ……………………………………………………………………………...........134 附件一 關於牧者在講道教育中的訪談大綱……………………………........138 附件二 訪談同意書………………………………………………………………........142

    Berger, A. A.(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台北市:風雲論壇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2000年)
    Gawande, A.(2015)。凝視死亡(廖月娟譯)。台北市:遠見天下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2014年)
    Fromm, E.(1994)。生命的展現:人類生存情態的分析(孟祥森,譯)。臺北市: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76年)
    Fromm, E.(2002)。健全的社會(鄭谷苑,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55年)
    Fromm, E.(2009)。愛的藝術(孟祥森,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56年)
    Fromm, E.(2015)。人心:善惡天性(向恩,譯)。北京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原著出版於1964年)
    Fromm, E.(2015)。占有還是存在(李穆,譯)。北京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原著出版於1976年)
    Fromm, E.(2017)。自我的追尋(林宏濤,譯)。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1947年)
    Fromm, E.(2017)。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劉宗為,譯)。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1941年)
    Freire, P.(2019)。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張珍瑋,譯)。高雄市:巨流。(原著出版於1968年)
    Jarvis, P.(2002)。成人及繼續教育-理論與實務(許雅惠,譯)。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原著出版於1983年)
    Palmer, P. J.(2009)。教學的勇氣──探索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藍雲、陳世佳,譯)。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1998年)
    May, R.(2012)。焦慮的意義(朱侃如,譯)。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50年)
    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 S.(2004)。終身學習全書:成人教育總論(楊惠君譯)。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1991年)
    內政部宗教輔導科(1997-2018)。宗教教務概況,取自:https://reurl.cc/rxWjO4
    王雨辰(2010)。論弗洛姆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批判。理論月刊,2010卷9期,P5-11。
    王武聰(2001)。忠孝路教會華語禮拜。新使者雜誌,63,23-24。
    白德培(2015)。基督教與民主—基於教會史的反思。神學院通訊,44。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研發中心(2018)。 2018年各中會/族群區會教勢統計總表--禮拜人數,取自:https://reurl.cc/MZn1A3
    伊春慶、林文旭、章世佳、楊文山、趙星光、蘇國賢、 熊端梅、簡文吟(2014)。基督信仰在台灣──2012年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調查。台北市:社團法人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
    吳光遠(2006)。佛洛姆:說來也挺可笑,世上只有人是唯一自尋煩惱的動物。臺北市:海鴿文化。
    李瑛、何青蓉、方顥璇、方雅慧、徐秀菊(2018)。成人學習與教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沈宜臻(2019)。從E.Fromm的觀點思考當代個體話語愛的藝術─以男性基督徒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周蓮清(2003)。佛洛姆的生平及其人道思想發展背景。社會科教育研究,8,69-88。
    性別公義委員會。2019年在職牧師傳道師性別圖像,取自:https://reurl.cc/Wd9ZmL
    林鴻信(1997)。繼續改革中的教會-認識長老教會。禮記出版社。
    林鴻信(1994)。加爾文神學。台北市:禮記出版社。
    林耀盛(2017)。導讀《逃避自由》:從逃避到追尋-自由倫理與自我藝術之間。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邱淑芬(1996)。基督教會辦理社區成人教育活動之現況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論文,高雄市。
    紀金慶(2019)。偽理性:走出科學神話、經濟迷思與體制牢籠,解救現代人孤獨、焦慮、迷惘的哲學處方箋。新北市:財經傳訊。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出版。
    胡忠銘(2001)。改革宗的信仰與傳統的禮拜。新使者雜誌,63,11-14。
    胡宏志(2013)。淺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民主代議制度。女宣雜誌,405,4-16。
    徐敏雄(2016)。參與式導覽體驗行動的社區共學意涵分析─E. Fromm的觀點。開創終身教育新契機-社會教育六十週年紀念,147-168。
    張懋禛(2007)。重拾「團契」的真諦——從細胞小組教會的發展談起。新使者雜誌,102,65-67。
    梁哲懋(2017)。改革宗裡的代議制度。女宣雜誌,427,4-17。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2016-2018)。社區大學學員相關統計,取自:https://reurl.cc/O1W8aD
    郭永玉(2000)。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陳秀容(1992)。佛洛姆(Erich Fromm)的政治思想。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鈕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春生(2007)。什麼是細胞小組教會。新使者雜誌,101,57-60。
    黃春生(2011)。小組與團契的差異。2011年11月2日,取自:http://chunsheng-huangchunsheng.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2863.html
    黃武雄(2013a)。童年與解放。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武雄(2013b)。學校在窗外。新北市:左岸文化。
    蔡維民(2007)。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理性傳統與宣教遺傳看宗教對話。新使者雜誌,103,p.21-25。
    廖斌洲(2016)。台灣民主深化期的基督徒公民責任。新使者雜誌,153。
    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編輯小組(2014)。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使徒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慈倫(2011)。當代基督教講道學。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
    劉炳熹(2017)。悶世代裡,行道者的自我跨越(上)。教會公報,3384,21。
    鄭仰恩等人(2011)。加爾文與今日教會。台北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盧龍光(2007)。基督教聖經與神學詞典。香港:宗教文化出版社。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