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宜樺
Hsieh, I-Hua
論文名稱: 2018-2023年臺灣視覺藝術市場線上交易探究
Research on Online Transactions in Taiwan’s Visual Arts Market from 2018 to 2023
指導教授: 范聖韜
Fan, Sheng-Tao
口試委員: 范聖韜
Fan, Sheng-Tao
江政達
Cheng, Ta-Chiang
張瑜倩
Chang, Yu-Chien
口試日期: 2024/06/0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視覺藝術市場線上交易平臺
英文關鍵詞: Visual Arts Market, Online Trading, Platforms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文獻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7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0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2018-2023年臺灣視覺藝術市場的線上交易模式。研究問題在探討藝術交易平臺的線上轉型,以及視覺藝術消費轉變後趨勢的形成,探討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研究者將既有文獻歸納為:疫情前後國內外藝術市場概況、藝術品在各大平臺交易線上轉型的趨勢、視覺藝術線上交易模式的各種面向探討。本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主要運用深度訪談,以藝術交易平臺、藝術家、收藏家三類總共八位作為訪談對象。研究結論如下:一、藝術市場的線上轉型至關重要。二、線上交易會持續發展並與實體展覽相輔相成。三、藝術市場與國際接軌和交易安全性提升的必要性。本研究對視覺藝術線上交易提供了學術和實務上的重要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online trading models of the visual arts market in Taiwan from 2018 to 2023. The research questions focus on the online transformation of art trading platforms and the formation of trends following changes in visual arts consumption, examining potential future development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s summarized into three main areas: the state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rt markets before and after the pandemic, the trend of the art market from physical transactions to online transactions and various aspects of online trading models in visual arts. This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primarily utiliz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eight participants from three categories: art trading platforms, artists, and collector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onlin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rt market is crucial. 2. Online transactions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complement physical exhibitions. 3. There is a necessity for the art market to align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enhance transaction security. This study provides significant academic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online trading in visual ar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第五節 重要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疫情前後國內外藝術市場概況 10 第二節 藝術品在各大平臺線上交易的轉型趨勢 23 第三節 視覺藝術線上交易模式的各種面向探討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8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4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53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0 第一節 藝術市場概況之整理與分析 60 第二節 藝術品交易平臺的線上轉型發展分析 66 第三節 線上消費模式的發展以及產業未來趨勢 77 第五章 結論 90 第一節 研究結果綜整 9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2 參考文獻 94 附錄 訪談邀請信 103

    一、中文文獻
    ARTOUCH編輯部(2021)。Artsy年度市場報告出爐:聚焦線上藝術交易與新世代藏家購買習慣。典藏ARTouch線上雜誌,擷取自:https://artouch.com/art-market/content-44820.html(擷取日期:2024年4月25)。
    Platform A(2023)。關於我們Platform A。Platform A官方網站:https://www.platform-a.art/。擷取日期:2023年3月18日。
    TACC+產業情報(2023)。更智慧的零售,虛實融合(OMO)的全通路市場機會。取自:https://www.koryu.or.jp/Portals/0/BokeibuJ-Startup/su2023tacc01tw.pdf
    TAICCA文化內容進策院(2021)。疫情之下的視覺藝術產業: 數位模式拉近藝術社交距離新經營策略出線。取自:https://taicca.tw/article/9d3d0352
    TBA(2023)。The Bridge Art官方網站:https://www.tba.tw/exhibition/。擷取日期2023年4月11日。
    中華民國電子商務年鑑(2013)。中華民國電子商務年鑑官網。取自:https://ecommercetaiwan.blogspot.com/。擷取日期2023年4月8日。
    文化部(2023)。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擷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75(2023 年 05 月 31 日)
    尹怡曄(2009)。798跨國畫廊之經營模式研究。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巴塞爾藝術展及瑞銀集團、非池中藝術網編輯(2023)。2023年藝術市場報告顯示環球藝術市場在2022年的持續增長及韌性,銷售超越疫情前水平。非池中藝術網。取自:https://artemperor.tw/focus/5337(擷取日期:2024年4月27日)
    王敏(2018)。網路藝術交易平臺衝擊下傳統畫廊經營精進方案之探討。義守大學管理碩博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2016)。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原作者:Pierre Bourdieu)。典藏藝術家庭。
    石隆盛(2016)。不只是交易,藝術電商將推動收藏觀念的轉變。今藝術,283,160-163。
    朱瑞莉(2018)。臺灣畫廊參與海外國際藝術博覽會之參展要素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宇豪(2021)。新冠疫情下網路消費行為探討。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宜修(2011)。臺灣藝術市場變遷下美術社會現象演進與變化之研究(1990-2000年)。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36,111-140。
    李明哲(2022)。臺灣文創個別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載於李明哲(總編),文化部:2022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
    李明哲(2023)。臺灣文創個別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載於李明哲(總編),文化部:2022-2023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初步報告。
    李柏達(2005)。由藝術品拍賣探討臺灣藝術市場之現況——以1990年——2005年為例。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李沅洳(2023)。2023年第一季藝術市場總結。典藏藝術雜誌。擷取自:https://artouch.com/art-market/content-108821.html。
    李玉玲、蕭瓊瑞、張晴文(2021)。視覺藝術深化發展與未來契機。202全國文化會議,取自https://reurl.cc/jW7dOn。
    李華夏(譯)(2007)。有閒階級論(原作者:T. Veblen)。左岸文化。
    杜信慧(2010)。臺灣畫廊事業經營與第一手藝術市場油畫作品訂價策略研究。藝術欣賞,6(3),73-76。
    吳佳霏(2020)。COVID-19疫情下的文化科技新商機。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3(8),106-112。
    吳大任(2023)。全球升息對國際貨幣及臺灣經濟之影響。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官網:https://www.sef.org.tw/article-1-204-13983。擷取日期2023年4月8日。
    吳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Q. P. Michael)。桂冠出版。
    吳莉君(譯)(2021)。觀看的方式(原作者:J. Berger)。麥田出版。
    巫鴻(2005)。作品與展場——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嶺南美術出版社。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2021)。畫廊協會在疫情衝擊下的線上轉型策略【協會專欄】。取自https://reurl.cc/LX44Ry
    非池中線上藝廊(2023)。非池中線上藝廊官方網站首頁:https://todaay.artemperor.tw/。擷取日期:2023年3月18日。
    林光浦(2019)。 臺灣當代藝術市場成員產銷互動與內心世界探索——以 1980後藝術家的觀點出發。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林博仁(2017)。畫家商業化策略之探討——以臺灣新銳藝術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潔盈(譯)(2004)。如何開發藝術市場(原作者:L. Hill, C. O’Sullivan & T. O’Sullivan)。五觀藝術。
    林翊婷(2021)。數位與實體藝術之爭:NFT 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這兩大要件缺一不可?換日線線上網。擷取自: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5364。擷取日期2024年4月18日。
    林茜(2023)。後疫情時代消費模式之改變——以北部地區為例,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虹(1999)。藝術第三市場潛力無窮。典藏藝術雜誌。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 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能力雜誌電子報(2021)。如何善用募資平臺創造排隊成效?聯合電子報發行,第552期: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OE0039/370887/web/。擷取日期:2023年3月20日。
    拍賣簡介。帝圖拍賣-領銜全臺書畫文物類第一拍賣品牌。非池中藝術網:https://auctions.artemperor.tw/about#A1。擷取日期2022年11月5日。
    昭藝(2020年7月30日)。淺談後疫情時代國際藝術市場趨勢【非池中線上專欄】。取自https://artemperor.tw/focus/3434
    財團法人經濟研究院(2021)。文化產業國內外市場動態之專題分析。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1,7-11。
    財團法人經濟研究院(2021)。文化產業國內外市場動態之專題分析。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3,8-13。
    財團法人經濟研究院(2021)。文化產業國內外市場動態之專題分析。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4,7-12。
    涂榮華(2004)。臺灣商業畫廊經濟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許喬雲、鄧韻琴(2021)。年輕世代藝術收藏社群力,解析兩岸三地差。典藏・今藝術&投資,347。取自https://reurl.cc/58djKG
    許有麟(2017)。藝廊經濟之探討-騷音藝廊。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7(2), 67-72。
    黃國彥(2000年12月)。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觀察法。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擷取日期2022年11月1日。https://artemperor.tw/focus/6012
    黃文叡(2008)。藝術市場的投資與解碼,藝術家出版。
    黃河(1993)。建立臺灣畫廊的世界新形象——第一屆中華民國畫廊博覽會的運作構成與展望。雄獅美術, 263,39-41。
    戚月嬋(2019)。區塊鏈在藝術品交易平臺的應用。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華藝線上圖書館。取自:https://doi.org/10.6342/NTU201900163
    陳奕廷(2023)。探討 NFT 融資對於消費者 NFT 購買意願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如瑩(2005)。從eBay看線上藝術拍賣市場。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陳恩嘉(2023)。NFT藝術市場之頭像創作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與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陳晞(2020)。藝起加油!臺灣藝術家響應「#artistsupportpledge」作品互助購藏度難關。非池中藝術網。擷取自:https://artemperor.tw/focus/3203。擷取日期2024年4月18日。
    陳義豐(2014)。藝術網路行銷:點擊中國藝術市場。新銳文創。
    張健一、賴逸芳、吳沛穎、吳孟芯、林昀嬋、林韋葳、陳智豪、游凱文、楊惠嵐、邵意軒、張陳玥(2021)。2021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文化部。
    張家馨、李竺恩(2024)。藝術市場趨勢如何影響了2024臺北當代?盤點參展畫廊反饋及銷售狀況。非池中藝術網。擷取自:https://artemperor.tw/focus/6010。擷取日期2024年4月30日。
    張家馨、李竺恩、王襦萱(2024)。全球化浪潮來襲:臺灣畫廊如何制定市場策略?專訪三位畫廊主理人。非池中藝術網。擷取自:https://artemperor.tw/focus/5949。擷取日期:2024年4月30。
    張建一、盧俊偉、賴逸芳、吳孟芯、林昀嬋、林韋葳、徐亦慧、陳智豪、游凱文、楊惠嵐、蕭景方、邵意軒(2020)。2020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文化部。
    張正霖、陳巨擘(譯)(2008)。藝術社會學——經濟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原作者:A. Victoria D.)。臺北:巨流出版社。
    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原作者:D. Throsby)。典藏藝術家庭。
    楊士賢(2023)。藝術與金融跨界多元化投資商機之研析——以非同質化代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術論文。
    楊椀茹(2024)。順勢飛翔,波翼藝術以前瞻視野打造嶄新藝廊平臺。ARTouch典藏線上網,擷取自:https://artouch.com/art-market/content-139314.html。擷取日期2024年4月30日。
    榮欽科技、吳燦銘、王震寰(2015)。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上奇資訊出版,臺北。
    游雅珊(2021)。臺灣地區視覺藝術消費變化之研究。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市。
    物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簡秀枝(2019)。臺灣藝術市場的Y2K,從蘇富比撤拍體檢臺灣市場生態。典藏藝術雜誌。109。
    曾士全(2002)。臺灣藝術拍賣市場經營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翁翠蓮(2013)。當代設計藝廊與設計藝術市場初探—從國際案例分析設計藝廊類型。 樹德科技大學學報,62。
    劉剛、劉曉瓊(1998)。藝術市場。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
    劉文良(2021)。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碁峰出版社。
    蘇品長、劉定衢、王藼譽、余庭儀(2020)。以比特幣建構兼具公平交換和客戶匿名特性之數位內容線上交易機制。國防管理學報,41(2),67-87。
    蘇振明(1993)。兒童美術鑑賞教學研究——培養二十一世紀藝術消費者。當代美勞教學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出版社。
    詔藝(2021)。一個全新世代的收藏來臨。典藏・今藝術&投資。347。取自https://reurl.cc/NGlvbm
    謝文全、黃乃熒、吳清山、陳麗珠、王麗雲、王如哲、秦夢群、張德鋭、張明輝、林新發、黃宗顯、張細富、林明地、湯志明與潘慧玲(2015)。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謝文和(2003)。博物館成人學習之研究建構主義觀點-以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趙琍(1994)。香港亞洲藝術博覽會的省思——從參展經驗看臺灣畫廊經營與市場國際化問題。雄師美術,275,14。
    郭書瑄、嚴玲娟(譯)(2008)。藝術.文化經濟學(原作者:J. Heilbrun、C. M. Gray)。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鄭椀予(2017)。中國藝術品產業政策研析。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0(12),90-96。
    闕巧婷(2016年3月18日)。先別說Instagram了,你有聽說過藝術電商嗎?非池中線上專刊。取自:https://artemperor.tw/focus/1276
    陶小軍、王菡薇(2017)。藝術市場學。商務印書館。
    魏嘉慧(2014)。臺灣文化政策與藝術產業的互動——以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1992-2012)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暨藝術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羅禾淋(2022)。以畫廊產業與藝術家探討在NFT趨勢下的影像藝術革命。南藝學報,24,91-104。
    羅芙奧藝術集團(2018)。關於我們—羅芙奧藝術集團官網。官網:https://ravenel.com/ab/corInfo。擷取日期2022年10月28日。
    藝展無界(2023)。藝展無界官方網站:https://todaay.artemperor.tw/。擷取日期:2023年3月18日。
    嚴瀟瀟(2023)。多元、混雜與加速—從線上銷售平臺Artsy的經驗,窺見一個混合型市場全貌。ARTouch典藏線上網,擷取自:https://artouch.com/art-market/content-94898.html。擷取日期2024年4月30日。 
    二、英文文獻
    Alexander, V. D. (2003). Sociology of the Arts: Exploring Fine and Popular Forms 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
    Christie’s 2021 Annual Report. (2021). Retrieved November 17, 2022, from issue website: https://reurl.cc/eWyRM7
    Clare, M. (2010). Fine Art and High Finance: Expert Advice on the Economics of Ownership. Bloomberg Press.
    David, T.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es, S. (1999)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lbany,72, 1-21.
    Deloitte (2014). Art & Finance Report 2014. Luxembourg: Deloitte, 80.
    Fletcher, P. (2012). On the Rise of the Commercial Art Gallery in London. BRANCH. Retrieved from https://reurl.cc/MXOel4
    Heilbrun, J.& Gray, C. M. (2001). The Economics of Art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 Z. (1994). The Art of Selling Art. New York: The Consultant Press.
    Joan, R. T. (2018). Artists and Online Dissemination: An Analysis of Positions and Position-Takings. The Journal of Art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48(5).
    McAndrew, C. (2020). A Survey of Global Collecting in 2020: An art Basel & UBS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reurl.cc/kqyxoq
    McAndrew, C. (2021). A Survey of Global Collecting in 2020: An art Basel & UBS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reurl.cc/kqyxoq
    McAndrew, C. (2022). A Survey of Global Collecting in 2020: An art Basel & UBS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reurl.cc/kqyxoq
    Nicholas O. (2020, April 16). Art Law Report. Fate of Museum Collections and Endowments Presents Hard Questions in Hard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sullivanlaw.com/artlawreport/topic/covid19
    Peter, B. (2022). Artists and Online Dissemination: An Analysis of Positions and Position-Takings. The Journal of Art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52(4).
    Scott A. (2000). Risk Society or Angst Society? Two Views of Risk,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ty. T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 Critical Issues for Social Theory. London.
    Sincero, S. M. (2012, January). Personal interview survey. Explorable.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21, from: https://explorable.com/personal-interview-survey
    Thompson D. (2010). 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 The Curious Economics of Contemporary Art. Palgrave MacMillan
    Tunnikmah, N. (2020, March).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World of Fine Arts; between online exhibitions, Virtual Exhibitions in Cyberspace Appreci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disciplinary Arts & Humanities.
    Yin, R.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