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侯貞伊
Hou, Chen-Yi
論文名稱: 親生物性資優生在自然觀察情境中表現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of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in Nature Observation Program
指導教授: 陳美芳
Chen, Mei-Fang
呂金燮
Lu, Chin-Hsi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7
中文關鍵詞: 親生物性資優生自然觀察情境
英文關鍵詞: biophilia, gifted students, nature observation program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Wilson於1984年提出親生物性的概念,主張人們對於大自然有著與生俱來的親近力,會自然而然地想走進大自然裡,並且能從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激發各項能力的發展。本研究旨在探究五位親生物性資優生與五位一般資優生參與好野人資優方案三天兩夜自然觀察情境中的學習與能力展現。研究之重點在探究親生物性資優生與一般資優生三方面的表現:(一)自然觀察技能及工具使用狀況、(二)在觀察大自然的過程中所引發的思考表現、(三)因觀察大自然獲得靈感創作作品。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實地自然棲地觀察資優生的表現和訪談資優生與觀察教師為輔助,收集多元資料以探究親生物性資優生與一般資優生參與自然觀察課程的表現樣貌。
      研究結果顯示,在自然觀察技能方面:親生物性資優生在一開始圍樣區觀察時能運用較多的五感觀察向度來探索樣區,一般資優生經過分享交流後在接下來寶物選取的觀察裡也漸漸增加其他的感官向度使用;在觀察工具的使用,親生物性資優生與一般資優生都會先試著使用每一樣工具,之後則是依照個人想觀察的方向挑選適用的工具輔助,不會每一樣工具都使用上。在思考歷程方面:親生物性資優生與一般資優生皆會在觀察自然的過程中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分類自然物種、比較物種之間的相似與相異處、並能根據蒐集到的資料推論和分析現象背後的原因,然而由親生物性資優生會一直持續推論自然現象。在創意作品方面:本課程要求所有學生在課程結尾時,將自然觀察經驗化作藏寶地圖並提供寶物線索,讓另一組來進行尋寶;親生物性資優生較能靈活重組自己的觀察筆記,連結到自己較擅長的表達方式和生活經驗來設計藏寶地圖的形式,也多能善用自己的優勢轉化設計寶物的線索;一般資優生則常在經過討論後才有創作想法,也常參考親生物性資優生的點子來設計自己的寶物線索。
      本研究並針對研究發現,提出未來教學與研究之建議。教師可運用本研究發展之課程與觀察工具,引發資優生進行大自然的觀察、探究和主動思考,並以大自然為創作的靈感來源,發揮個人的優勢能力。研究者可在本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親生物性及自然觀察的評量架構與真實評量工具,並與學生學習規劃結合。

    Wilson proposed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 in 1984, advocating that people have a natural affinity for nature, will have the urge to connect with nature, and from the process of close to nature to inspi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and ability of five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and five general gifte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a three-day nature observation program by wildkids village. The focus of the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general gifted students: (a) nature observation skills and the use of tools, (b) in the process of observing the nature of the thinking of the performance, (c) observe how the nature inspie creation works.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the multidimensional data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and five general gifted students in the nature observation progra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are following. In the observation of skills,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ampling area can be observed when the use of more sense of five dimensions to explore the sample area. After sharing, the general gifted students used more senses in next observation of their own treasure. In the use of observation tools, both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and general gifted students tried each tool in the beginning. Then they select the appropriate tool to use with personal oberservation purpose, so not every tool would be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and general gifted students used classroom knowledge to classify natural species, comp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pecie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henomenon based on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However,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were more continued to infer the natural phenomenon. In the creative work, this program required all students using nature observation experience to make a treasure map and provide a clue to their own treasure at the end of the program for another group to hunt treasure.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were more flexible to reorganize their observation notes , and design the form of treasure map and clues by their ways of expression and life experience. ON the other hand, general gifted students created ideas by discussing or refering biophilic gifted students’ ideas.
    Basing 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futu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teachers can us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ols and observation tools of this research to induce the gifted students to observe, explore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of nature, and use the nature as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to develop their own advantages. On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can further develop the evaluation structure and the real assessment tool of the biological and natural observation, and combine with the student learning pla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人與自然間的親生物性 10 第二節 資優生特質與課程設計和實施 15 壹、資優生需求 15 貳、資優生課程設計與實施 21 第三節 自然觀察充實課程 25 壹、自然觀察充實課程設計 25 貳、自然觀察課程範例:好野人資優方案 27 參、自然觀察技能 31 肆、思考歷程與創意作品展現 33 伍、自然觀察課程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47 第三節 研究者的角色 72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式 7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3 第六節 研究信賴度 86 第七節 研究倫理 87 第四章 資優生在好野人方案中的個別樣 89 第一節 親生物性資優生的個別樣貌 89 壹、一隻真正的夏綠蒂 89 貳、行萬里路的海洋 107 參、在大自然翻滾的天牛 120 肆、循跡觀察的小河兒 133 伍、翱翔於草原的遊隼 152 第二節 一般資優生的個別樣貌 165 壹、探索未知的滿天星 165 貳、繞著地球旋轉的地球 177 參、享受與自然和諧互動的杉山 189 肆、以人為中心的蜜蜂 203 伍、課本學習者達鴨 216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226 第一節 四階段中的自然觀察技能與思考歷程表現 226 壹、三個圍樣區探索觀察 226 貳、自然之鑰活動觀察 235 參、寶物選取觀察 239 肆、寶物線索設計觀察 246 第二節 作品創作 254 壹、寶物選取的評鑑 254 貳、寶物線索的設計創作 254 參、藏寶地圖設計 258 第三節 研究結論 262 壹、兩組資優生的自然觀察技能表現 262 貳、兩組資優生的思考歷程表現 264 參、兩組資優生的作品創作表現 265 第四節 研究建議與未來教育應用 267 壹、在研究上的建議 267 貳、在教育上的建議 267 參考文獻 269 中文部分 269 西文部分 273 附錄 275 附錄一:述說大自然報名表 275

    一、中文部分
    陳俊賢、陳淑惠(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增訂版》(原作者:L. Campbell、B. Campbell與D. Diskinsion)。臺北市:遠流。
    蔡崇建、高翠霞(2003)。自然智能的探索-從理論建構到教學設計。臺北市:心理。
    孟祥森(譯)(2000)。希望:珍˙古德自傳(原作者:J. Goodall 與 P. Berman)。臺北市:雙月書屋。
    徐仁修(2000)。家在芎林。臺北市:遠流。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臺北市:小畢空間出版社。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
    連雪雅(譯)(2015):野遊筆記:101件山林生活教我的事(原作者: 本山賢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原作者:Engleson D.C.與Yockers D.H.)。臺北市:五南。
    羅幸惠(譯)(2015):筆記大自然(原作者:Leslie C.W.與Roth C.E.)。臺中市:鄉宇文化。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 原作者:Robert K. Y.)。臺北市,五南。
    李政賢(譯)(2010)。思考的藝術:批判創造思考(原作者:Vincent Ryan Ruggiero)。臺北市:五南。
    吳昆壽(2016)。資優教育概論。臺北市:心理。
    黃一峰(2012):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臺北市:天下文化。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毛連塭(2008):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毛連塭(2005):如何實施資優教育。臺北市:五南。
    王中意(2016):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臺北市,寶瓶文化。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鄒欣寧(2013):打開雲門: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臺北市,果力文化。
    陳豐祥(2009)。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歷史教育,15,12月。
    鄭雪花(2012):體現與體驗──「自然書寫」主題教學的通識教育意涵。通識教育學刊,10,9-39。
    盧秀琴(2013)。科學戶外教學探討環境資源與生態保育。國民教育,53(4),56-63。
    吳武典(2003):多元智能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10,20-40。
    成映鴻(2004)。戶外教學理論與實際。國教輔導雙月刊,43(5)。
    李明昆、洪振方(2011)。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學戶外探究活動之行動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8(1),99-142。
    王琡棻(2009):資優生情意特質一體兩面。國小特殊教育,48,100-110。
    呂金燮、侯貞伊、陳偉仁(2016)。資優教育的在的轉化:一個課外方案的實踐與省思。資優教育論壇,14,1-26。
    張馨仁(2000):從Dabrowski的理論看資優生的情緒發展。資優教育季刊,74,6-18。
    王文伶(2010):多元智能模式的資優課程設計:從本土實證研究角度探析,資優教預季刊,115,25-29。
    李乙明(2010):區域資優教育方案的理念與作法。資優教育季刊,114,1-7。
    于曉平(2010):區域性資優教育方案的理念與實施。資優教育季刊,114期,8-15。
    郭靜姿,2013:如何實施資優學生的區分性教學。資優教育季刊,127,1-11。
    黃澤洋(2013):資優教師專業角色與資優課程設計。資優教育季刊,128,1-6。
    陳惠雅(2011)。羅東自然教育中心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環境教育課程目標及生態價值模式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邱雅琦(2004)。植物園於戶外環境教育實施之探討-以下坪熱帶植物園規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琳瑄(2011)。利用學校周邊自然地區以「專題導向學習法」進行自然探索學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理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佑霖(2004):探索國小學生環境活動經驗、環境感受和環境覺知發展過程之技能-以台北縣市高年級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雯婷(2010):自然科網路教學設計模式之研究─以國小「認識魚類」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陳依信(2014):荒野痴童的蛻變—自然觀察專家成長歷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二、西文部分
    Renzulli, J., S. (1977). The Enrichment Trial Model︰A guide for developing defensible programs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Mansfield, CT: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Kahn, P. H.(1997).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Children’s Affiliation with Nature. Developmental Review, 17, 1–61.
    Katcher, A., Segal, H., & Beck, A. (1984). Comparison of contemplation and hypnosis for the reduction of anxiety and discomfort during dental surgery.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 27, 14–21.
    Kellert, S, R.(2003). Kinship to Mastery: Biophilia In Huma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Island Pewss.
    Kellert, S. R.(2008). Biophilia.Human Ecology.P.462.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SA.
    Renzulli, J. S.(1976). The enrichment triad model: A guide for developing defensible programs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Gifted Child Quarterly, 20(3), 303-326.
    Wilson, E.O.(1984).Biophilia: The Human Bond with Other Species.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ellert, S. R.(1997).Kinship to Mastery. Washington, D.C.
    Terrapin Bright Green (2014). 14 Patterns of Biophilic Design.
    Gardner, H. (2006).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Davis,G. A. & Rimm, S. B.(2003).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6th Edition)
    Kristen Nicholson-Nelson (1998).Developing students’ Mutiple Intelligences.(pp.13). Scholastic.
    Vantassel-Baska, J. (2006).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for Gifted Learners (Thir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oseley D.(2005). Frameworks for Thinking: A Handbook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