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義婷
論文名稱: 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對高中學生創造力之影響
The Effect of Using Mobile Devices Assisting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in Arts Courses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Creativity
指導教授: 林仁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行動裝置創造思考教學美術課程
英文關鍵詞: mobile devices, creative thinking, art cours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各式各樣的行動裝置出現在學生的生活和教室中,關於行動裝置的使用與影響,成為教學者需要關注的議題。本研究旨在探討「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對高中學生創造力的影響。研究目的為(1)發展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的教學策略與課程設計。(2)探討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的困難與限制。(3)分析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對高二學生,在創造力的影響。(4)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提供未來參考。採量化統計輔助質性資料的方式進行準實驗研究,量的方面,以新北市某高級中學六個班的高二學生,將其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各三班來進行研究。實驗組以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而對照組則以一般創造思考教學授課。教學前後皆以「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施測,測驗後再以獨立樣本t檢定、成對樣本t檢定進行組間與組內的比較;質的方面,收集學生作品、課堂攝影、學習單資料以及問卷的方式,來瞭解行動裝置用於課堂教學對學生創造力培育時產生的影響。研究結果如下:
    (1)行動裝置融入課程能更便利教師課程活動的進行,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主動學習的心態。
    (2)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對學生創造力的提升顯著優於一般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
    (3)行動裝置在輔助教師教學時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經過反思後,都能找到改善及解決的途徑。
    (4)創造力的顯著成效難在短時間內有大幅度的改變。

    The growing usage of mobile devices have been causing extensive impacts on student’s daily live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refore it becomes crucial for educators to carefully examine and analyze the usage of these mobile devices as well as its effects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mobile device in creative learning and its integration in high school art courses. The study aims to 1)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devices in art cours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 2) Examine the difficulties and limitation of mobile devices integration in the creative learning courses. 3) Analyze how the integration of mobile devices may have affected the creative thinking in different student learning groups. 4) To provide a concluded summary and suggest future proposals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Statistical sampling will be conducted to assist this research, in which six classrooms of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half: three of which will b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ther three classrooms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ll have its course curriculum conducted with mobile devices integration, 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will follow the traditional creative thinking course curriculum without the integration of mobile devices. Using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TTCT) before and after taught, then compared to the dependent sample and paired sample to t-test between two groups. The impact of this research is to be reviewed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student works. Classroom photographs and learning data will be collected to further support this review and surveys will also be conducted to assist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
    1) The integration of mobile devices in class not only assists the progression of course activities, but also effectively enable, engage, and empower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2) The integration of mobile devices i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student creativity in contrast to traditional course curriculum.
    3) After carefully examination,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mobile device integration in coursework have been successfully resolved.
    4)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significant growth of creativit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行動裝置的特性及其在教育上的運用 9 第二節 創造力、創造思考教學與創造力評量 17 第三節 近年相關論文分析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7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 60 第六節 課程規劃與實施程序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學生的學習成效、設備使用調查反應及作品中的創造力展現67 第二節 行動裝置輔助教學所遭遇的困難及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 82 第三節 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對高二學生創造力之影響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結 論 101 第二節 建 議 103 參考文獻 107 中文部分 107 英文部分 111 附 錄 113 附錄一 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方法融入美術課程之單元教學設計115 附錄二 行動裝置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之教學與行為目標123 附錄三 高級中學美術作業單(正式問卷) 125 附錄四 問卷專家效度表 127 附錄五 問卷專家效度意見表 133 附錄六 心理出版社測驗授權同意書 135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23-31。
    王梅芳(2005)。資訊融入教學在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全球建築藝術」專案學習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王盟傑(1995)。整合式學習環境下博物館行動學習系統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毛連塭(1984)。台北市國民小學推展創造性教學研討會結論報告—創造性教學資料彙整。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編),創造性教學資料彙整編(頁1-12)。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汪芃譯(2011)。CarlaSonheim著。畫畫的52個創意練習:用各種媒材創意作畫。臺北:木馬文化。
    李乙明(修訂)(2012)。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指導手冊(原作者:Torrance, E. P., & Ball, O. E., & Safter, H. T.)。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2)。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Robert J. Sternberg著。創造力Ⅰ‧理論&創造力Ⅱ‧應用。臺北:五南圖書。
    沈蔚諭(2011)。iPad應用程式研究與創作-以兒童合作學習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初正平(1973)。兒童創造能力之研究。台北:台北女師專兒童研究實驗中心。
    杜明城譯(1998)。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創造力。臺北:時報文化。
    周文忠、林宗翰(2010)。實體與虛擬教具於教師教學應用上之省思。資訊科學應用期刊,6,31-46。
    周明武(2007)。國小高年級視覺型與觸覺型學生創造力傾向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林玉佩(2000)。全球網上決戰,台灣在哪裡。天下雜誌2000年特刊:網上學習如何幫孩子成長向前,46-51。
    林幸台(1974)。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徵(2009)。iPod touch 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林秀珊(2007)。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活動對國中美術班學生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林姿華(2010)。全世界漫步在雲端-淺談科技新知識『雲端運算』(碩士論文)。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6/13.html
    林雅玲(2003)。國中小創意教師教學策略與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林峯旭(1995)。行動學習教學系統之建構-以校園植物的學習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吳美慧(2002)。威廉斯創造思考教學模式教材設計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認知、情意及自然科學業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吳崇熙(2011)。建構行動裝置上之 植物3D輔助學習系統。國立新竹師範大
    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洪惠瑕(2008)。創造思考教學運用於美術課程以提升國中生創造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郭有遹(2001)。創造心裡學。台北:正中。
    莫其霖(2010)。應用創造思考策略在漫畫創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陳英豪、吳鐵雄、簡真真(1980,1990)。創造思考與情境的教學。高雄:復文。
    陳碧珠譯(2006)。E. Zimmerman著。培養新思維需要心力與時間:創造力與藝術。國際藝術教育學刊,3(2),74-87。
    陳榮清(201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陳龍安(1984)。啟發創造思考的策略。台北市教師教學研習中心(編),創造性教學資料彙編(71-112)。
    陳龍安(1990)。「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陳龍安(1991)。智能結構理論在國語科創造思考教學的應用。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龍安(2012)。創造思考教學理論與實際(第六版)。台北:心理。
    張索娃譯(2005)。B. Edward著。像藝術家一樣反轉思考。台北:時報文化。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美術」課程綱要(2008年1月24日)。
    黃心怡(2006)。視覺創意教學提升國中學生創造力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黃瑞琪(2011)。應用遊戲學習以及E化行動教育來增進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黃旭陽(2003)。資訊融入國中視覺藝術創造力教學的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黃勝峻(2011)。行動裝置在高等教育課堂上的運用。臺灣高教研究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p=668
    賈馥茗(1979)。英才教育。台北:開明。
    劉建增(2004)。資訊科技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論文系統。
    蔡學鏞譯 (2007)。P. Morville著。隨意搜尋。新北市:美商歐萊禮。
    謝佩芬(2009)。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活動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鍾素惠(2010)。創造思考教學策略提升平面廣告影像解讀能力之行動研究。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羅文旋(2011)。平板電腦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生活課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校園植物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羅玲妃譯(1997)。Buzan, Buzan著。心智繪圖:思想整合利器。台北:一智。
    蘇振瑋(2011)。行動裝置上之情境式校園英語會話輔助學習系統。國立新竹師範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英文部分
    Buzan T. (1993, 1997). The Mind Map Book. BBC.
    Crawford, R. P. (1954). The techniques of creative thinking. New York: Hawthorn.
    Dexter, S. L., Anderson, R.E., & Becker, H. J. (1999). Teachers’ views of computer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3), 221-239.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 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10-13, 21.
    Dropbox(2012). https://www.dropbox.com/install access time: 2012/11/24.
    Edwards, B. (2002). The New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Workbook. New York:Jeremy P. Teacher/Putnam, a number of Penguin Putnam Inc.
    Gove, P. B. (1973).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新北市:新月圖書公司。
    Lubart, T. I. (1994). Product-centered self-evaluation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Mueller, J., Wood, E., Pasquale, D., & Cruikshank, R. (2012). Examining mobile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Handheld devices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 (2), 43-54.
    McNiff, J. (1988).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 Practice.London: Macmillan.
    Mehilinger, H. D. (1996). Schoo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hi Delta Kappan, 77(6), 400-407.
    Ochse, R. (1990). Before the gates of excellence: The determinants of creative geniu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nheim, C. (2010). Drawing Lab for Mixed-Media Artists: 52 Creative Exercises to Make Drawing Fun. England: Quayside Pub Group.
    Sternberg, R. J. (Ed.).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1). An 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 and its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34, 1-32.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5). Defying the crowd: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Free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 677-688.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9).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reativity. Americ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el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Williams, F. E. (1970). A study of change in the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grade V children. PH.D., University of Toronto(Canada).
    Yamamoto, K. (1965). Creativity: A Blind Man’s Report on the Elepha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2, 428-34; winter.
    Zuber-Skerritt, O.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vebur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