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聖銘
論文名稱: 我國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合理性之研究
指導教授: 吳清基
Wu, Ching-Ji
陳奎憙
Chen, Kuei-His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47
中文關鍵詞: 多元入學政策政策制定合理性
英文關鍵詞: multiple entrance policy, rationality of policy-mak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8下載:9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之合理性。首先,就相關文獻探討,以瞭解教育政策制定之學理依據及合理性意涵;其次,就政策制定之程序合理性及實質合理性面向,以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檢視多元入學政策制定之內涵與現況;最後,根據文獻探討及主要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
    因此,本研究之結論如下數點:
    壹、在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之程序合理性方面
    一、尚符合多元參與原則,但基層教師仍有不同意見。
    二、尚能循序漸進不草率,但宣導溝通仍有不足。
    三、尚有折衝妥協及工具性色彩存在。
    四、尚有市場導向意識型態及功績主義價值觀念存在。
    貳、在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之實質合理性-政策目標方面
    一、並無助於紓解國中學生的升學壓力。
    二、教師的教學尚能多元活潑,但評量方式未能更多元化。
    三、學校尚能辦理各種社團或競賽活動來鼓勵學生發展才藝。
    四、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並未明顯提高。
    五、學校尚能提明確的資訊以輔導學生升學。
    六、社區高中的發展情況見仁見智,學校特色並不容易建立。
    七、明星高中的觀念尚未明顯淡化,學生就讀社區高中的意願並未明顯提高。
    參、在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之實質合理性-政策內涵方面
    一、並未能有效促進國中教育的正常化發展。
    二、並未能有效達成五育均衡發展的目標,亦未能有效達成因材施教理想。
    三、並未能充份符合公平正義,亦未能有效縮短城鄉差距的學習機會不平等。
    四、基本學力測驗的定位有違當初政策制定的本意。
    五、並未能有效解決傳統聯考所衍生的升學問題。
    六、並未能普遍受到師生及家長認同與支持。
    七、並未能彰顯多元入學精神,制度設計亦過於複雜難懂。
    因此,本研究之建議如下數點:
    壹、在教育行政機關方面
    一、加強溝通宣導及經驗分享,促進師生及家長對政策瞭解。
    二、檢討修訂政策的內涵與具體做法,使方案更為合理周延。
    三、將基本學力測驗定位調整為參考指標,而非唯一或主要指標。
    四、朝招生多元且簡化原則,讓政策簡單易懂易行。
    五、提升技職體系的教育環境及升學管道,鼓勵學生朝多元性向發展。
    六、給予弱勢族群及文化不利學生積極性的差別待遇。
    七、鼓勵高中職發展學校特色,引導國中學生就近升學。
    貳、在學校及教師方面
    一、落實教學正常化以引導學生適性發展,並能多元評量學生學習成就。
    二、捐棄以明星學校為升學指標的迷思,落實學生多元進路輔導。
    三、學校應倡導社團活動並鼓勵學生多元潛能開展。
    四、教師應不斷在職進修,並以開放多元的態度與認知進行教學及評量
    參、在學生及家長方面的建議
    一、學生能清楚並運用自己的優勢智慧,以學得更好更廣。
    二、家長應破除明星學校的迷思,參與並尊重子女的教育選擇。
    關鍵字:多元入學政策、政策制定合理性

    Abstract

    A study is to explore rationality of the multiple entrance policy-making f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wan.
    Shen-Ming Wa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ultiple entrance policy-making f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wan. To begin with, based on the citation discussion, the researcher understands the academic basis and rational content of educational policy establishment. Secondly, wit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methods, the researcher reviews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establishment of multiple entrance policy-making in the aspects of procedural rationality and actual rationality of the establishment procedures. At last, based on the citation discussions and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institutes involved.

    Therefore, there ar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Rationality of establishment procedures of multiple entrance to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It conforms to the multiple participation principle, although teachers at basic level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ii)It works step by step and not in haste. Nevertheless, the publicity is still insufficient.
    (iii)It is with compromise and tool nature.
    (iv)It is with market orientation consciousness and concept of performance based values.
    II.In policy tools under actual rationality of establishment procedures of multiple entrance to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It does not help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elieve pressure of advanced study.
    (ii)Teachers’ teaching is diverse and vivid. However, assessment methods are not multiple.
    (iii)Schools establish various associations or competition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talents.
    (iv)Learning motive and interest of students are not significantly raised.
    (v)Schools provide specific advanced study information to help students perform well in entrance examinations.
    (vi)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igh schools differs and it is not easy to establish school characteristics.
    (vii)Concept of star high schools is not faded, yet. Willingness of students to study at community schools i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II.In policy content under actual rationality of establishment procedures of multiple entrance to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It does not effectively help normaliz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ii)It does not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goal of equal development of five kinds of education and the ideal of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s’ aptitude.
    (iii)It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 of justness and fairness and does not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gap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remote areas and cities.
    (iv)Positioning of the Junior High Basic Achievement Test is against the intention of policy establishment at the beginning.
    (v)It does not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from the traditional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s.
    (vi)It fails to win universal support from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vii)It does not manifest the spirit of diverse entrance and the system design is far too complicated.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er offer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I.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s
    (i)Enhancing publicity and sharing of experience; helping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understand the policy.
    (ii)Reviewing the content of policy and concrete methods to enable the project more comprehensive.
    (iii)Adjusting the positioning of Junior High Basic Achievement Test as an indicator for reference, instead of the only major indicator.
    (iv)Simplifying the multiple entrance principle and making the policy easily understood and executed.
    (v)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advanced study channels of vocational school system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develop diversely.
    (vi)Offering disadvantaged and culturally unfavorable students aggressive treatments in difference.
    (vii)Encouraging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o develop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o attract junior school students to study at nearby schools.
    II.For schools and teachers
    (i)Putting education normalization into practice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develop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s while assessing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diversely.
    (ii)Abandoning the myth for star high schools and putting assisting students in diverse development into practice.
    (iii)Schools shall promote association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diverse potentials.
    (iv)Teachers shall need to continue studying at the job and to teach and assess students with an open and diverse attitude and cognition.
    III.For students and parents
    (i)Students shall be aware of and use their own advantages to learn better.
    (ii)Parents need to abandon the concept of star high schools. They ought to participate in and respect the choice of students in schools.
    Keyword:multiple entrance policy、rationality of policy-making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重要名詞釋義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教育政策制定之理論基礎 11 第二節 教育政策制定鉅觀因素之分析 40 第三節 教育政策制定微觀因素之分析 61 本章小結 76 第三章 教育政策制定合理性之分析 77 第一節 合理性概念分析 77 第二節 教育政策制定之程序合理性 84 第三節 教育政策制定之實質合理性 96 本章小結 107 第四章 我國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內容與現況之分析 109 第一節 政策制定的發展背景與沿革 109 第二節 政策制定的精神、特色與內涵 125 第三節 政策制定的疑慮與省思 135 本章小結 154 第五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63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16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69 第六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71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特性分析 171 第二節 受訪者對我國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 程序合理性看法之析論 174 第三節 受訪者對我國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 實質合理性-在政策目標方面看法之析論 203 第四節 受訪者對我國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 實質合理性-在政策內涵方面看法之析論 231 第五節 受訪者對我國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 合理性看法之訪談結果 265 第六節 綜合討論 29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301 第一節 結論 301 第二節 建議 311 參考文獻 317 附 錄 33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台北:五南。
    王俊權(1989)。我國壓力團體與教育行政決策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麗雲(1999)。教育研究與教育政策。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第四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頁139-15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王慧蘭(1999)。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7(3),87-108。
    尹萍譯(1990)。John Nasbitt & Patricia Aburdene著。2000年大趨勢(Megatrend 2000)。台北:天下文化。
    巨克毅、呂宗麟(1993)。當代思潮理論與發展-孫中山思想與世界思潮。台北:三民。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
    羊憶蓉(1999)。教育與政治。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423-438)。台北:師大書苑。
    朱志宏(2000)。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台北:行政院教改審議委員會。
    朱鎮明(1996)。制度、官僚、與政策過程:分析政府運作的概念性架構。台北:洪業文化。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同作者。

    沈姍姍(1999)。教育與經濟。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439-453)。台北:師大書苑。
    李奉儒、詹家慧(2002)。檢視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批判教學論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01,60-71。
    李錦旭譯(1989)。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改革與經濟生活的矛盾。台北:桂冠。
    李天健(1993)。自學方案記事本末。人本教育札記,50,40-49。
    吳京(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政策。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頁71-87)。台北:天下文化。
    吳定(1994)。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事業公司。
    吳清基(1984)。教育行政決定理論與實際問題。台北:文景。
    吳清基(1985)。我國教育行政決策過程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行政比較研究(頁1-17)。台北:台灣書店。
    吳清基(1990)。開放社會的教育行政決策。載於中國教育會(主編),開放社會的教育政策(頁83-95)。台北:台灣書店。
    吳清基(1992)。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何信全(1992)。海耶克自由理論研究。台北:聯經。
    林大森(1996)。中等教育分流體制與社會地位取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台北:台灣書店。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水波(1981)。政策執行之理論探討。思與言,18(6),459-504。
    林天祐等(1996)。教育政策形成及制定過程之分析。初等教育學刊,5,1-40。
    林文瑛、王震武(1996)。台灣教育的管制、規範或扭曲-「鬆綁原則」整合研究。台北:行政院教改審議委員會。
    林全義(2002)。台灣地區高級中學入學方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閔政(1996)。論「民眾參與」在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以師資培育法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清江(1972)。教育社會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鍾沂(2000)。公共事務的設計與執行。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林鍾沂(1995)。美國官僚制度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如何爭取政治支持。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嘉誠(1982)。伊士頓-政治系統的工程師。台北:允晨。
    邱辛曄(譯)(1992)。保守主義。台北:桂冠。
    邱祖賢(1996)。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兆偉(1997)。美國教育改革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邱天助(1993)。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天助(2002)。教改,弱肉強食的文化鬥爭。聯合報,,3月25日,15版。
    邱錦昌(1993)。美國教育政策之演變及其影響。教育研究雙月刊,32,18-24。
    周育仁(1997)。認識政治。台北:台灣書店。

    周珮儀(1999)。左右為難:新左派與新右派的政育政策社會學分析。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周珮儀(2000)。教育政策的兩難-以英美當前的教育政策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57-83。
    周淑媚(2001)。新世紀新教育-談教育改革的方向。商業職業教育季刊,580,53-58。
    周淑卿(1995)。批判取向的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研究雙月刊,44,39-44。
    周淑卿(1996)。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自由化政策趨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燦德(1994)。變遷社會對我國教育決策的衝擊及其因應策略。台灣教育,520。
    柯三吉(1988)。先進國家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模式。中國論壇,305。
    柯三吉(1991)。公共政策與政治經濟論叢。台北:時英。
    柯正峰(1999)。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定之研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柯智焰(2001)。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問題之調查研究-以高雄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孫志麟(2004)。品質與均等: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的政策反思。發表於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編,「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頁83-106)。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湘澤、高全余譯(1994)。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
    高強華(1999)。教育與社會變遷。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315-334)。台北:師大書苑。
    翁福元(1999)。政治變遷教育發展與國家:台灣主要教育政策改革之討論(1945-1999)。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莊勝義(1979)。台灣地區高級中等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崔之元(1999)。知識經濟:二十一世紀的希望。明報月刊,32(2),49-52。
    馬向青(2001)。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為藩(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陳文玉(1997)。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究-台北縣開放教育政策個案分析。國立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奎憙主編(1999)。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海雄(1999)。政策內容與政策執行力間的關係。研考雙月刊,23(4),25-33。
    陳國偉(2003)。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儒晰(2004)。教育選擇與多元入學的批判教育社會學分析。發表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編之「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頁197-210)。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許泰益(2002)。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規劃與執行之檢討。中等教育,544,100-109。
    許籐繼(2000)。學校組識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世熒(2000)。利益團體影響政府決策之研究。發表於私立銘傳大學主辦之「展望新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頁69-88)。台北:銘傳大學。
    張芳全(2001)。歷任教育部長的政策。台北:商鼎文化。
    張建成(1999)。教育政策。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83-118)。台北:師大書苑。
    張鈿富(1996)。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之探討。台北:行政院國科會資料中心。
    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
    張鐸嚴(1998)。功績主義教育選擇之評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福建譯。柏克馬克佛森原著。政治自由的堡壘。台北:時報文化。
    舒緒緯(1997)。師資培育法制訂過程及其內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教育部(1988)。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願景。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7)。高職免試多元入學方案。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7)。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多元入學方案(草案)。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的白皮書。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1)。九十學年度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宣導手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2)。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2)。九十一學年度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手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4)。93年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台北:作者。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93)。發展與改進國中技藝教育方案-邁向十年國教目標。台北:作者。
    教育資料文摘(1993)。行政院通過「邁向十年國教計畫」。教育資料文摘,191,63-70。
    曹俊漢(1990)。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黃乃熒(1999)。教育政策分析了解的可信度。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與政策之國際比較(頁1-34)。台北:師大書苑。
    黃文三(2004)。從台灣後現代社會論多元入學制度的回顧與展望。發表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編)「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頁23-38)。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黃仁易(1992)。我國體育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以國民體育法第二次修訂過程為分析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玉清(1994)。從政策規劃角度探討美國教育改革動向。美歐月刊,9(7),122-130。
    黃政傑(1995)。綜合高中課程規劃之研究。台北:台灣師大教研中心。
    黃昆輝(1992)。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書局。
    黃純敏(1998)。社會重構法與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1-12。
    黃淑君(摘譯)(1999 )。Torres,C.A.著。「國家和教育」的教育政策社會學分析。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新民(2003)。再製與抗拒-我國高中職入學制度(1971-2002)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嘉雄(2000)。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湯志民(2003)。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之檢討與改進。理論與政策,16(4),89-107。
    曾淑柑(2000)。解嚴後台灣中等教育政策發展之研究:1987-1997年意識型態之反省。教育政策論壇,1(2),26-48。。
    傅麗英(1995)。公共參與之理論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日青(譯)(1999)。Anderw Heywood原著。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楊思偉(1998)。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科會。NSC87-2418-H-003-003-S14。
    楊桂杰。(1994)。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檢討-建構以實現正義為指向之政策判準。立法院院聞,252,89-91。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1999)。意識型態的批判與教育學研究。載於陳伯璋(主編),意識型態與教育(頁9-63)。台北:師大書苑。
    楊朝祥(2001)。高中職多元入學變革六面向總檢討。國家政策論壇,1(7),147-152。
    廖春文(1990)。邁向溝通理性的教育政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開放社會的教育政策(頁97-121)。台北:台灣書店。
    蔡文山(2004)。再製乎?抑或公平乎?台灣升學機制之教育社會學探究。發表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編),「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頁259-279)。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培村(1990)。從開放社會的決策過程檢討我國的教育政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開放社會的教育政策(頁163-193)。台北:台灣書店。
    蔡淑萍(1992)。我國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教育政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秀滿(1999)。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青雷(1988)。衝突與妥協:美國利益團體與遊說活動。台北:時報文化。
    鄭勝耀(1999)。學校效能的新規準-均等、效率、選擇、卓越。國教新知,45(2),59-67。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
    鍾德馨(2003)。從教育機會均等的正義意涵談多元入學方案之缺失。亞東技術學學報,24,177-185。
    薩孟武(1983)。政治學。台北:三民。
    顏國樑(2002)。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的影響因素及其啟示。新竹師院學報,15(15),2-35。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1996)。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法治國原則在我國教育法制中之理論與實踐。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羅傳進(1996)。立法程序與技術。台北:五南。
    譚光鼎(1992)。中等教育選擇功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23-50。
    譚光鼎(1999)。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認識台灣」課程為例。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論文(頁92-101)。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譚光鼎(2003)。關懷弱勢族群教育問題。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務處主辦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論壇」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羅清水(1999)。從公共政策的形成模式探討教育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技職雙月刊,51,7-14。
    蘇清守(1994)。我國高中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蘇德祥(2001)。高中多元入學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外文部份
    Anderson, James E. (1975).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Apple, M.(1996).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Aronowitz, S. & Giroux, H.A.(1985).Education under siege: the conservative, liberal and radical debate over schooling. Massachusette: Bergin& Garvey.
    Belsey, A.(1986).The New Right, social order and civil liberties. In R. Levitas(ed.). The ideology of the New Righ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wles, S.& Gintis, H.(1976).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Bernstein, B.(1975).Class, codes and control Theoretical stud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anguage. La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Bourdieu, P.& Passeron J.C.(1977).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trans by R.Nice).London: Sage.
    Bourdieu, P.(1973).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 Brown (Ed.),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 Tavistock.
    Ball, S.J.(1990).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explorations in policy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Cooper, T. L. (1983).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D. Lynch (ED.),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anagement(pp.13-45). New York: Marcel dekker.
    Cobb, R.W. & Elder, C.D.(1975).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ye, Thomas R.(1976).Policy analysis: what governments do, why they do It, and what difference it makes. Alamaba: University of Alamba Press.
    Dye, T.R.(197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6th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unn, Willam 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ale, R.(1982).Education and capitalist state: contributions and contradictions. In M.W. Apple (Ed.), 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 Kagan Paul.
    Dahl, R.A.& Lindblom, C.E.(1953).Politics , economics , and welfare . New York: Harper& Brothers.
    Etzioni, Amitai.(1967). Mixed-scanning: a third 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7(5),385-392
    Etzioni-Halevy, Eva. (1985).Bureaucracy and democracy: a political. dilemma.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Easton, David.(1965).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Eyestone, R.(1978).From social issues to public policy. New York: Wiley.
    Fragence, M.(1977).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
    Forester, John.(1989).Planning in the face of pow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arder, H.(1983).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ordon, M.(1999). Hannah arendt on authority: conservatism in education reconsidered. Educational Theory, 49(2), 161-180.
    Gramsci, A.(1971).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cshers.
    Habermas, Jurgen.(1975).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 student protest, science, & political.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1981).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 : Beacon Press.
    Hoy, W.K.& Miskel C.G.(1990).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4thed).New York: Random House.
    Hirsch, E.D.(1996).The schools we need and why we don’t have them. New York: Doubleday.
    Jones, Charles O.(1977).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North Scituate, Ma.:Duxbury Press.
    Kweit, R.W.& Kweit, M.G.(1987)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bureaucratic societ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
    Lasswell,Harold& Kaplan, A.(1970).Power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indblom, Charles E.(1977). Politics and markets. New York: Basic Books.
    Mitchell, D.E. et al.(1989). Culture and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American State. Philadelphia, PA: Falmer.
    Owens, R.G.(1991).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4th ed.).Boston: Allyn and Bacon.
    Odden, Allan(1991).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ortney, K.E.(1986).Approaching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cy and program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arkin, F.(1982).Max Weber. Sussex: Ellix Horwood Ltd..
    Rourke, Francis E.(1976).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Roger W. Cobb(1972).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 of Agenda-Building. M.D.: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oskin, M.G. et al(1991).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Ranney, Austin.(1968). The study of Policy content: a framework for choice. in Austin Ranney (ed).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pp.3-22). Chicago: Markham.
    Rawls, J.(1971).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arling, G. (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Chicago: Doresy.
    Simon, Herbert A.(1976).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Torres, C.A.(1999).State and education: towards a political sociology. I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2nd Taiwan Forum 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homas, J., Burligame, M., Coombs, P., Paul, W.(1992). Educational gov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3rd ed.). London: RKP.
    Weber, M.(1947).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oung, M.F.D.(Ed.)(1971).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