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宣余
Lin, Hsuan-Yu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比字句與韓語相對應形式之語義和篇章對比分析
A Semantic and Discours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Bi”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Korean
指導教授: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口試委員: 楊人從 李明懿
口試日期: 2021/01/2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1
中文關鍵詞: 比字句語言類型學比字句的省略比字句的移位篇章分析信息結構漢韓對比分析韓語格助詞보다(boda)
英文關鍵詞: bi construction, language typology, discourse analysis, bi construction movement, bi construction ellipsis, information structur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Korean, Korean case maker boda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46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1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現代漢語比字句的語義分析、篇章分析及韓漢比字句對比分析為三大研究問題進行語言現象分析,並依研究結果進行教學設計。本論文透過文獻回顧和中央平衡語料庫,以及自建的漢韓平行小說語料庫共870筆語料進行探討。
    從語義層面上來看,現代漢語介詞「比」的功能是用來比較兩個事物性質或狀態的程度差異,含有比較前項(X)、比較點(P)、比較標記、比較後項(Y)、比較結果(R)等五個成分,基本結構是「X(P)比Y R」。比字句的謂語項有語義上的限制,必須是可程度比較的動詞,如狀態動詞中的形容詞及心理動詞或是有數量增減義的動詞其他一般動詞,不能直接進入比字句中,需有其他表程度差異的語法成分,如描述補語、狀語或能願動詞。篇章層面上,從省略和移位兩個面向討論比字句句式。省略分為比較前項省略及比較點省略,比較前項省略為信息省,比較點後項省略為認知省,省略動因乃是語言經濟原則中的省力原則。移位也可分為比較點移位和比字介詞組(比Y)移位,未移位時句子為自然焦點,移位後可帶來對比焦點。
    接著從漢韓對比語料庫發現,漢語「比」的韓語對應形式以「보다(boda)」為主,「보다(boda)」是比較格助詞,黏著在比較後項的後方,基本結構為「X 이/가(主格助詞)+ Y보다(boda)+R」。其次,韓漢比字句中皆有狀語和補語增補意義,但是漢語狀語只能是相對程度副詞(更/還),不能使用絕對程度副詞(很/非常),但韓語則無此限制。再者,漢韓補語的語序不同,漢語的程度/數量補語位在謂語後方,而韓語則是位於謂語前面。在篇章分析上,漢韓語同有零代詞的回指方式,且漢語比字句使用移位帶出對比焦點,韓語則使用對照格助詞引出對比焦點。最後筆者根據比字句句式的困難與否和跨語言距離排出教學語序,並分析現行的華語教材後,將對比結果應用到教學中,希望能針對韓籍學生提供有效的建議。

    The current thesis has conducted semantic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the Chinese preposition bi. Additionally,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method was employed to compare the comparative marker bi with the word boda in Korean.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pplied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This research has utilized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data for investigation purposes. The empirical data comprise 870 data points from the Sinica Corpus and Chinese-Korean translated corpus.
    At the semantic level, bi is a preposition tha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roperties and states of two things. The basic bi sentence contains five components: a comparative subject (X), comparative point, comparative marker, comparative standard (Y), and comparative result (R). The structure of a bi sentence is “X+bi+Y+R”.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dicate (verb) of a bi sentence has restrictions due to semantic demands; that is, the verbs must be state verbs or active verbs with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meanings. The other types of verbs cannot be directly used in bi sentences, and some grammatical elements, such as descriptive complements, adverbials, or modal verbs, are required.
    Secondly, at the discourse level,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ellipsis in bi sentences: a comparative subject ellipsis and comparative point ellipsis. A comparative subject ellipsis is used to indicate given information, and such an ellipsis can be seen as a cognitive omission. The purpose of an ellipsis is due to the “economy principle” of language for the purposes of conveying more information with less effort. Next, there are also two kinds of movement in bi sentences; namely, the comparative point movement and bi preposition phrase movement. The focus of the sentences without movement would be a natural focus. However, if a movement occurs, it is often used to convey a contrastive focus.
    Thirdly, this thesis has analyzed the Chinese-Korean corpus and identified the Korean form that mainly corresponds to bi is boda. At the semantic level, boda is a comparative case marker/postposition particle in Korean. The basic boda sentence structure is “X i/ga (subject case marker)+ Yboda +R (result).” Moreover, Chinese and Korean both have adverbial and degree/quantity complements to add comparative meaning. But there are several differences in their usage. First, the adverbs in a bi sentence can only be adverbs of relative degree, such as geng (more) or hai (still) but not absolute-degree adverbs, such as hen (very), feichang (extremely). However, in Korean both relative degree adverbs and absolute degree adverbs can be used in boda sentences. Additionally, the syntactic position of degree complements or quantity complements also differs in these two languages. The complements of Chinese are located after the predicates; in contrast, the complements of Korean are located before predicates. At the discourse level, both Chinese and Korean feature a zero-pronoun in the anaphora system to elide a comparative subject. In terms of conveying contrastive focus, Chinese employs bi movement, and Korean utilizes comparative particles.
    Lastly, five Chinese textbook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Taiwan and Korea are reviewed. Moreover, a simple lesson plan is further devised for Korean-speaking learners of Chinese. 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thesis study is to produce results tha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摘要i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和範圍 2 一、 研究方向 2 二、 研究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本論文架構 4 第五節 術語解釋 5 一、 比字句 5 二、 篇章分析 5 三、 省略 5 四、 回指 6 五、 主題(或稱話題) 6 六、 焦點類型 6 七、 雙名詞句 7 八、 信息結構與主位結構 7 九、 對比分析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漢韓類型學對比 9 一、 形態類型 9 二、 語序類型 10 三、 主要分枝方向與中心語參數 12 四、 主語、主題類型 14 五、 代詞脫落參數 15 六、 漢韓詞類對比 17 七、 漢韓語類對比 20 八、 小結 23 第二節 比字句的語義研究 24 一、 比較句的意義 24 二、 比字句中的比較標記「比」 29 三、 比字句中的前後比較項 35 四、 比字句中的比較點 39 五、 比字句中的比較結果 42 六、 小結 49 第三節 比字句的篇章研究 50 一、 篇章相關理論概念 50 二、 比字句的篇章相關研究 59 三、 小結 62 第四節 漢韓比字句對比 63 一、 韓語的比較句 63 二、 韓語的比字句︰보다(boda)句 64 三、 韓語보다(boda)句的句法成分 64 四、 韓語보다(boda)句的語序 66 五、 韓語보다(boda)句的比較項 67 六、 韓語보다(boda)句的比較結果 68 七、 韓語基本句式介紹 72 八、 小結 7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7 一、 語料分析架構 78 二、 語料來源 79 第二節 研究問題 81 一、 研究問題一︰比字句中各句法成分的語義特徵為何? 81 二、 研究問題二︰比字句不同句式的篇章功能為何? 84 三、 研究問題三︰比字句的語義特徵和篇章功能在韓語如何對應? 89 四、 小結 90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91 第一節 比字句的語義層面 91 一、 比較結果中的謂語類型 92 二、 比較結果中的狀語類型 100 三、 比較結果中的補語類型 102 四、 小結 104 第二節 比字句的篇章層面 105 一、 比字句的省略機制 107 二、 比字句的移位機制 112 三、 小結 126 第三節 漢語「比」和韓語보다(boda)對比 127 一、 語義層面 127 二、 篇章層面 143 第五章 教學應用 149 第一節 語義的困難度與跨語言差距 149 一、 漢語比字句語義句式之困難與否與跨語言差距 151 二、 漢語比字句篇章句式之困難與否與跨語言差距 153 第二節 華語教材中比字句的呈現 155 一、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155 二、 當代中文課程 156 三、 《다락원 중국어 첫걸음》 157 四、 《만만하게 시작하는 왕초보 중국어 회화》 158 五、 《다락원 중국어 마스터》 159 第三節 教學建議 161 第六章 結論 163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6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66 參考文獻 167 附錄 177 一、 漢韓翻譯語料庫 177 二、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 196

    中文部分
    丁銀貞(2010)。韓國學生學習漢語語法的困難和對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丁聲樹(1963)。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千葉史子(2011)。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頁279-288。
    王力(1959)。中國現代語法(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
    王楚蓁(2008)。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包華莉(1993)。“比” 字句刪除法的商榷。語文研究(1),頁29-36。
    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1957語言班(1982)。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史銀姈(2003)。現代漢語 “差比句” 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白水振、金立鑫、白蓮花(2014)。漢韓語主語省略的類型學分析。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頁17。
    白蓮花(2011)。韓漢語語序類型對比研究。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白曉紅、趙衛(2007)。漢語虛詞 15 講。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石定栩(1999)。共性與個性—漢語語言學中的爭議。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2003)。現代漢語語法系統的建立︰動補結構的產生及其影響。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李訥(2001)。漢語語法學化的歷程︰形態句法發展的動因和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任海波(1987)。現代漢語 “比” 字句結論項的類型。語言教學與研究(4),頁 91-103。
    全珍英(2010)。漢語 “比” 字句與韓語相關句式的比較研究。上海︰復旦大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朱永生(1996)。試論語篇連貫的內部條件(上)。現代外語(4),頁18-20。
    朱永生(1997)。韓禮德的語篇連貫標準外界的誤解與自身的不足。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1),頁23-27。
    朱德熙(1980)。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3)。關於 “比” 字句。語法研究與探索 (一),1(98),頁3。
    朴民庭(2001)。比字句的語用分析及否定形式。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佟慧君(1986)。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吳侖真(2013)。韓、漢語法對比研究之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福祥(2004)。試說 “X 不比 Y Z” 的語用功能。中國語文(3),頁222-231。
    呂叔湘(1957)。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呂叔湘(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子瑄、語言學、曹逢甫(2009)。漢語語言學。台北︰正中書局。
    李訥、石毓智(1998)。漢語比較句嬗變的動因。世界漢語教學(3),頁16-28。
    李臨定(1986)。現代漢語句型。北京︰商務印書館,頁 225-255。
    李藍(2003)。現代漢語方言差比句的語序類型。方言3,頁214-232。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4)
    ,頁17-24。
    沈家煊(1999)。不對稱和標記論。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2001)。跟副詞 “還” 有關的兩個句式。中國語文(6),頁483-493。
    沈家煊(2001)。語言的 “主觀性” 和 “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04),頁29-36。
    肖奚強(2003)。相對程度副詞句法語義分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6),頁 144-150。
    肖奚強、金柳廷(2009)。韓國學生漢語代詞照應偏誤分析。中國語文學雜誌30,頁 31-40。
    周士宏(2009)。資訊結構中的對比焦點和對比話題—兼論話題焦點的性質。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4),頁12-16。
    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宗守云(2011)。“X 比 Y 還 W” 的構式意義及其與 “X 比 Y 更 W” 的差異。華文教學與研究(4),頁79-85。
    尚平(2015)。初級水準美國留學生 “比” 字句省略形式考察。現代語文(語言研究)(10),頁76-79。
    屈承熹(1988)。語法、語意及語用之相互影響。語言研究(1),頁159-166。
    屈承熹(1998)。漢語功能語法芻議。世界漢語教學(4),頁28-42。
    屈承熹(2003)。功能篇章語法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上的應用。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首屆國際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討會論文集。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從認知、功能到篇章結構。台北︰文鶴出版社。
    武果(2009)。副詞 “還” 的主觀性用法。世界漢語教學(3),頁 322-333。
    邵敬敏、劉焱(2002)。比字句強制性語義要求的句法表現。漢語學習(5),頁1-7。
    金民慶(2017)。漢韓比較句的特徵分析與重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施關淦(1994)。關於 “省略” 和 “隱含”。中國語文(2),頁125-128。
    段玉裁(1992)。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2017)。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第20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裕樹、范曉 (1995)。動詞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徐赳赳(2003)。現代漢語篇章回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烈炯(1999)。共性與個性——漢語語言學中的爭議。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徐烈炯(2009)。話題的結構與功能(增訂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烈炯、劉丹青(2007)。話題的結構與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慧(2017)。語言省略現象的界定及其相關認知研究路徑探析。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1),頁99-103。
    恩斯特、凱西爾(2013)。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殷志平(1987)。“比” 字句淺論。漢語學習(4),頁3-5。
    耿直(2012)。基於語料庫的比較句式 “跟、有、比” 的描寫與分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袁毓林(1994)。一價名詞的認知研究。中國語文(4),頁241-253。
    袁毓林(2003)。從焦點理論看句尾 “的” 的句法語義功能。中國語文(1),頁3-16。
    馬建忠(1986)。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崔希亮(2001)。語言理解與認知。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頁90-101。
    康姆利、沈家煊、羅天華、陸丙甫(2010)。語言共性和語言類型(第2版)(語言與文字系列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伯江(1997)。認識觀的語法表現。國外語言學,2(3),頁15-19。
    張旺熹(1999)。漢語特殊句法的語義硏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敏(1998)。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9)。“更” 字比較句中多項比較的程式與格式。世界漢語教學(4),頁443-456。
    曹逢甫(1989)。從主題—評論的觀點探討中文的比較句。清華學報,國立清華大學,19(1),頁15-11。
    曹逢甫(2005)。漢語的句子與子句結構。北京︰北京語言大出版社,頁208-229。
    曹瑞炯(2013)。韓、漢、英三語差比句的類型比較。語言學研究(1),頁125-136。
    許余龍(2002)。對比語言學(第1冊)。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許國萍(2005)。現代漢語差比範疇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郭謦維(2011)。漢日語尾助詞對比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平(1987)。漢語零形回指的話語分析。中國語文,1987,頁363-378。
    陳平、徐赳赳 (1996)。漢語中結構話題的語用解釋和關係化。當代語言學(4),頁27-36。
    陳平(2004)。漢語雙項名詞句與話題—陳述結構。中國語文(6)頁493-575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陳俊光(2011)。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社。
    陳偉英(2009)。漢語主語省略的認知語用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陳珺(2013)。成年韓國人漢語比較句習得研究(第一版)。漢語國際教育與推廣叢書冊。北京:科學出版社。
    陸儉明(1980)。“還” 和 “更”。語言學論叢第6輯,191,頁209。
    陸儉明、馬真(2003)。現代漢語虛詞散論(修訂版)。北京︰語文出版社。
    湯廷池(1988)。漢語詞法句法論集(第3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店。
    馮勝利(2009)。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宣範(1990)。中文在言談結構上是個受格語言。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10
    黃柏榮、廖序東(2002)。現代漢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國文(1988)。語篇分析概要(第1冊)。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黃曉惠(1992)。現代漢語差比格式的來源及演變。中國語文(3)。頁213-224。
    楊人從(2018)。新觀念韓語法。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玉玲(2011)。國際漢語教師語法教學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元任(2002)。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趙金銘(1997)。新視角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趙金銘(2002)。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與語法教學。語言文字應用(1),頁107-111。
    趙苡廷(2015)。漢語「連字結構」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丹青(2002)。漢藏語言的若干語序類型學課題。民族語文(5),頁1-11。
    劉丹青(2003)。語言類型學與漢語研究。世界漢語教學,頁5-12。
    劉丹青(2008)。漢語名詞性短語的句法類型特徵。中國語文(1),頁3-20。
    劉丹青(2012)。漢語的若干顯赫範疇︰語言庫藏類型學視角。世界漢語教學(3),頁291-305。
    劉丹青(2012)。漢語差比句和話題結構的同構性︰顯赫範疇的擴張力一例。語言研究,32(4),頁1-12。
    劉丹青(2019)。語法調查研究手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劉丹青、徐烈炯(1998)。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 “連” 字句。中國語文(4),頁243-252。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焱(2004)。現代漢語比較範疇的語義認知基礎,上海︰學林出版社。
    劉慧英(1992)。小議 “比” 字句內比較項的不對稱結構。漢語學習(5),頁17-20。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鄧靜怡(2008)。漢語 “比” 的語法化研究。四川︰四川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魯健驥(1992)。狀態補語的語境背景及其他。語言教學與研究(1),頁32-42。
    戴浩一、黃河(1988)。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當代語言學(1),頁10-20。
    謝佳玲(2006)。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1),頁45-63。
    魏詩珈(2018)。韓漢焦點類型之對比研究與教學啟示。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關芳芳(2016)。漢語心理動詞「愛」字近義詞群區辨架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英文部份
    Cassirer, E. (1944). An essay on man: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52): Yale University Press.
    Chafe, W. (1976). 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C.N. Li(Ed.), Subject and topic. (pp.25-5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hoe, H. S. (1995). Focus and topic movement in Korean and licensing. Discourse configurational languages: 334.
    Chu, C. C. H. (1998). 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Comrie, B. (1989).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Syntax and morph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ryer, Matthew S. (1992). The Greenbergian word order correlations. Language : 81-138.
    Eifring, H.&Theil, R. (2005).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Asian and African languag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Greenberg, Joseph Harold (1963).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 In J. G. Greenberg (Ed.), Universals of language. (pp.58-90)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Gundel, J. K. (1988). Universals of topic-comment structure. Studies in syntactic typology, 17(1) : pp. 209-239.
    Halliday, M. A. K, &Hasan, R. (2014).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Routledge.
    Halliday, M. A. K (1985). Systemic background. Systemic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 :1-15.
    Halliday, M. A. K. (2006). Linguistic studies of text and discourse (Vol. 2). A&C Black.
    Halliday, M. A. K. &Matthiessen, C. M. (2013). Halliday's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Routledge.
    Haspelmath, M., Dryer, M. S., Gil, D., Comrie, B. (2005). 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pper, P., E.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pper, P. J. &Thompson, S. A. (1980).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Language : 251-299.
    Jackendoff, R. S. (1992). Semantic structures (Vol.18). MIT press.
    Jackendoff, R. S. (1972).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MIT press.
    Kim, A. H. O. (1985). The grammar of focus in Korean syntax and its typological implication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thern California.
    Kuno, S. (1987). Functional syntax: Anaphora, discourse and empath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 Charles, N. &Thompson Sandra, A. (1976).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Subject and topi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i Charles, N. &Thompson Sandra, A. (1989).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rtinet, A. (1962). A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Clarendon Press.
    Prator, C. (1967). Hierarchy of difficulty. Unpublished classroom lec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tassen, L. (1985). Comparison and universal grammar: Blackwell.
    Whaley, L. J. (1996). Introduction to typology: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anguag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Wilson, D. &Sperber, D. (2002). Relevance theory: Blackwell.
    Whitney, W. D. (1877).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 as a phonetic force.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 , 8, 123-134.

    韓文部份
    김정대 (1993)。한국어 비교구문의 통사론。계명대학교 박사학위논문。
    남미혜 (1988)。국어 어순 연구。서울대학교 석사학위논문。
    박철우 (2014)。‘대조’의미의 언어학적 성격︰정보구조와 관련하여。한국어 의미학,45,頁129-157。
    송홍규 (2016)。차등 비교 구문과 정도차 표현。동악어문학,69,頁145-169。
    오경숙 (2003)。‘보다’비교구문의 의미와 정도성'。國語學・(41-42),頁 277。
    우순조 (2008)。'-보다'성분의 유형과 유사 비교 구문。언어학(52),頁 145-165。
    전영철 (2006)。대조 화제와 대조 초점의 표지 ‘는’。한글(274),頁 171-200。
    전영철 (2013)。한국어의 제언문/정언문 구별과 정보구조。국어학 國語學,68,頁 99-133。
    정인교 (1981)。한국어 비교구문에 대해서︰특히'-보다-더-'구문을 중심으로。언어과학연구,1,頁 61-74。
    정철주 (1984)。차등비교구문과 기준。한국어문연구,1,頁 33-51。
    허용(2005)。외국어로서의한국어교육학개론。박이정。
    허용、김선정(2006)。외국어 로서의 한국어 발음 교육론。박이정。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