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靜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
指導教授: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述補結構補語教學語法教學排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4下載:1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截至目前,針對「動詞後置成分(俗稱補語)」進行研究討論的學者相當之多,但多以結構為主,多為分類之別,分類之標準各家紛云,但仍無法解決一些虛化的問題,如“愛上、哭起來、切開、做下去…”等詞的語義內涵、句法功能到底是什麼?再者,漢語學界對「補語」的定義仍舊模糊不清,漢語有補語嗎?若有,是「補」什麼?若沒,這些成分是什麼?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以動詞後置成分稱之,並以詞彙虛化與否及語法功能分出五類語法範疇:虛化的【動助詞】表客題(theme)跟起點、終點的關係、【時相】虛化為表動詞的內部時間結構、【結果語】保有詞彙義,表示的動作的結果-施事、受事或者動作等的趨向、情狀的改變、【程度語】表示狀態、動作行為的強烈程度、【動量詞】表示動作行為進行的次數與方式。
    接著據此架構,採頻率、語義與結構困難度、跨語言差距、語言習得等排序原則同時也檢視教材等相關資料,結合這幾方面及原則,最後提出「動詞後置成分」的教學排序與建議。希望能將研究成果貢獻於教學上。

    目 錄 摘要 I 目錄 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導論 - 1 - 1.1 研究動機 - 1 - 1.2 研究目的 - 3 - 1.3 研究範圍與架構 - 3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 2.1 何謂補語? - 5 - 2.2 補語是句法結構?或詞彙結構? - 8 - 2.3 傳統對補語之研究分析 - 10 - 2.4 對補語結構系統的反思 - 13 - 2.4.1 Kupfer(1995) - 13 - 2.4.2 馬慶株、王紅旗(1998) - 15 - 2.4.3 張旺熹(1999) - 16 - 2.4.4 呂文華(2001) - 18 - 2.5 本文對補語再反思:動詞後置成分之範疇 - 19 - 2.5.1 本文動詞後置成分的範圍 - 19 - 2.5.2 本文動詞後置成分的語法範疇 - 22 - 第三章 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 - 24 - 3.1 動助詞(verb-particles) - 25 - 3.1.1 動助詞的定義與語義特徵 - 25 - 3.1.2 動助詞的語義 - 30 - 3.2 時相(phase) - 33 - 3.2.1 本文時相之定義 - 33 - 3.2.2 時相之語義 - 33 - 3.2.2.1 「下來」的語義 - 33 - 3.2.2.2 「下去」與「起來」之比較 - 35 - 3.2.2.3 「下來」與「下去」之比較 - 36 - 3.2.2.4 「好1」之語義 - 37 - 3.3 結果語 - 40 - 3.3.1 結果語之定義 - 40 - 3.3.2 結果語之語義 - 43 - 3.3.2.1 表示「動作的達成」 - 43 - 3.3.2.2 表示「動作的狀態」 - 46 - 3.3.2.3 表示「施事者的變化」 - 48 - 3.3.2.4 表示「受事者的變化」 - 49 - 3.4 程度語 - 52 - 3.4.1 極了、死了、透了、壞了 - 54 - 3.4.2 得字句 - 56 - 3.4.2.1 「得」後為「很、不行、要命、可以」 - 59 - 3.4.2.2 「得」後為形容詞性結構 - 61 - 3.4.2.3 「得」後為動詞性結構 - 63 - 3.4.2.4 「得」後為主謂結構 - 65 - 3.5 動量詞 - 71 - 3.6 可能式 - 73 - 3.7 本章結論 - 77 - 第四章 動詞後置成分之教學排序 - 78 - 4.1 使用頻率 - 79 - 4.2 偏誤分析 - 86 - 4.2.1 偏誤情形 - 89 - 4.2.2 次分類之偏誤分析 - 92 - 4.3 現有教材之整理與檢視 - 96 - 4.4 教學排序 - 101 - 4.5 本章結論 - 112 - 第五章 結論 - 113 - 5.1 總述 - 113 - 5.2 研究限制與省思 - 115 - 參考書目 - 117 - 附錄:「動詞後置成分」之病句語料(節錄) - 123 -

    孫玄常. 1984. 《賓語和補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丁邦新. 1994.(中譯本)《中國話的文法》. 趙元任. 1968.(原著)《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台北:學生書局.
    鄧守信. 2001. <論對外漢語語法結構排序>. 香港:中文教學語法研討會.
    丁聲樹. 1963.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 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月華. 1980. <可能補語用法的研究>. 於1989.《漢語語法論集》.1-26. 北京:現代出版社.
    ______主編. 1998. 《趨向補語通釋》.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______等. 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版). 台北:師大書苑.
    繆錦安編著. 1998. 《漢語的語義結構和補語形式》.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 1992. 《現代漢語補語研究資料》.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李靜延. 2003.《從“形容詞狀語”探討“漢語狀語”》. 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杉村博文. 1982. <V得C、能VC、能V得C>. 於《漢語學習》. 第六期. 23-33.
    魯健驥. 1992. <狀態補語的語境背景急其他>.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一期. 32-42.
    ______. 1993. <狀態補語的句法、語義、語用分析在教學中的應用>.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 22-31.
    竟成. 1993. <補語的分類及其教學>. 於《世界漢語教學》第二期. 110-115.
    賀曉萍. 1999. <關於狀態補語的幾個問題>. 於《語文研究》第一期. 25-28.
    王邱丕君、施建基. 1991. <擴展‧排他‧強調-說補語>.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四期. 72-83.
    呂文華. 1995. <關於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補語系統>.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四期. 36-46.
    ______. 2001. <關於述補結構系統的思考-兼談對外漢語教學的補語系統>. 於《世界漢語教學》第三期. 78-83.
    石毓智. 2002. 《現代漢語語法系統的建立:動補結構的產生及其影響》.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馬慶株. 1998. 《漢語語義語法范疇問題》.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郝維. 2001. <補語的可能式研究綜述>. 於《漢語學習》. 第三期. 29-34.
    朱德熙. 1998. 《語法講義》. 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伯江、方梅. 1996. 《漢語功能語法研究》. 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屈承熹著、紀宗仁協著. 1999.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 台北:文鶴出版社.
    傅一勤譯. 1994. (中譯本)《語法哲學》. Jespersen, Otto. 1924.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陳平. 1988. <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 於《中國語文》第六期. 401-422.
    張麗麗、黃居仁. 1995. <漢語數量詞後置初探>. 於《7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1:1-16.
    簡玉玟. 1997. 《現代漢語動詞後置趨向性成分的語法意義及其對外華語教學語法》. 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敏. 1998. 《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永石繪美. 2004. 《現代漢語結果補語之語義與教學探析》. 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高更生、王紅旗. 1996. 《漢語教學語法研究》. 北京:語文出版社.
    范曉. 1985. <略論V-R>. 於《語法研究與探索(三)》.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小榮. 1994. <對述結式帶賓語功能的考察>. 於《漢語學習》. 第5期. 32-38
    莊舒文. 2002. 《時相與時態的搭配關係》. 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趙金銘、崔希亮編. 1997. 《新視角漢語語法研究》.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黃慧真. 1994.(中譯本)《認知過程的原理》. L. Mann, D. A. Sabatino. 1985.《Founations of cognitive process》. 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春興. 1995. 《現代心理學》. 台北:東華書局.
    董秀芳. 2002. 《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呂叔湘. 1956. 《中國文法要略》. 北京:商務印書館.
    ______. 1979.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北京:商務印書館.
    ______. 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 香港:商務印書館.
    陸志韋. 1957. 《漢語的構詞法》. 北京:科學出版社.
    陳珮嘉. 2000. 《漢語動詞單位詞與動詞搭配關係之初探》. 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鄭良偉. 1987. <時體、動量和動詞重疊>. 於《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 440-447.
    戴浩一. 1990. 葉蜚聲譯<以認知為基礎的漢語功能語法趨議(上、下)>. 於《國外語言學》. 第四期. 21-27.
    張豫峰. 2000. <說“得”字句中的“得”>. 於《語文建設通訊》. 第63期. 55-60
    陳立芬. 2003. 《現代漢語副詞【才】與【就】的教學語法》. 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梁玉玲等. 1994. (中譯本)《女人、火與危險事務》.Goerge Lakoff . 1986. (原著)《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 台北:桂冠圖書.
    房玉清. 1992. <“起來”的分布與語義特徵>. 於《世界漢語教學》. 第一期. 23-28.
    張慎敏. 1994. <現代漢語「起來」的方向語義及起始動貌>. 於《第四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語言分析組》. 147-157.
    周國光. 1997. 《漢語句法結構習得研究》. 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
    程美珍. 1997. 《漢語病句辨析九百例》. 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孔令達. 1994. <兒童語言中的述補結構>. 於《世界漢語教學》. 第四期. 42-47.
    張旺熹. 1999. 《漢語特殊句法的語義研究》.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劉宓慶. 1992. 《漢英對比與翻譯》. 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Reference in English
    Bolinger, Dwight. 1971. The Phrasal Verb in Englis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shimoto, A. Y. 1964. Resultative verbs and other problems. 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8:36-94.
    . 1996. Embedding structures in Mandarin. 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12:1-255.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 Lilian M. 1988. Aspect:A General System and Its Mankfest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Taipei: Student Book Co.
    Kuhl, P. K. et Meltzoff, A. N. (1988) : Speech as an intermodal object of perception . In Yonas, A. (Ed.), Perceptual Development in Infancy : The 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 Vol. 20, 235-266. Hillsdale, NJ: Erlbaum.
    Kupfer, P. 1995. How far is the comcept of b&y& justifiable in Chinese grammar descrip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0.2, 87-100.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n, Huei-ling. 1996. A Lexical-Syntactic Analysis of Resultative Compounds in Mandarin Chinese. 8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 Vol. 1. 189-200.
    Lu, Jianji. 1984. Directional complement: a pedagogical view.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9.2: 79-94.
    Lu, John H-T. 1977. 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 vs. directional verb compounds in Mandar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5.5:276-313.
    McDonald, Edward. 1994. Completive verb compounds in modern Chinese: a new look at an old problem.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2:317-63.
    Odlin, Terence. 1994. Per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uirk, Randolph et.al. 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Ren, Xiaobo. 1991. The post-verb constituent in Chinese passive form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2:221-242.
    Rudanko, Juhani. 1989. Complementation and Case Grammar: A syntactic and Semantic Study of Selected Patterns of Complementation in Present-Day English.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Teng, Shou-hsin, 1977. A grammar of verb-particles in Chines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sitcs. Vol.5, 1-25.
    1997. 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CLTA. 32.2, 29-39.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JCLTA. 33.2, 41-52
    2001. Issues on Simplicity in Chinese Pedagogical Grammar. 美國:哈佛大學研討會
    2003.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First Draft)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Thompson, Sandra. 1973. 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 in Mandarin Chinese: a case for lexical rules. Lnaguage. 49.2.361-379
    Treichler, D. G. (1967). Are you missing the boat in training aids? Film and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 1, 14-16, 28-30, 48.
    Yong, Shin. 1994.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V-Complements in Mandarin Chinese. 7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 Vol. 1. 381-397
    Zou, Ke. 1996. 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 with Nonpersonal Subjects. 8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 Vol. 1. 442-45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