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榮霖
論文名稱: 台北都會行旅意象以台北交通生活文化為創作題材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昌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7
中文關鍵詞: 台北都會行旅意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0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是來自彰化縣員林鎮的鄉下人,自幼與自然田野為伍,對於鄉村景物有一份特有的情懷。就讀台中師專時,有幸受林昌德老師的啟迪,接受水墨畫的薰陶,遂以筆墨描寫生活週遭的自然景象,心中情懷有所寄託。師專畢業後,再進入師大美術系進修,為了就學方便,及教書工作的需求,只得選擇居住在都會城市中,於此,天天或步行,或騎機車,或駕駛汽車穿梭於都會叢林間,深深覺得都會中的人們匆忙疾馳的行旅步調,在在可以從道路、街景、人潮、車流、甚至車位一位難求景象中感受到。
    時代、環境與個性是藝術品形成的主要因素(泰納語)。這表明藝術家創作思維與感受來自與週遭環境和當時生活文化的互動。藝術創作品原是生活所經歷的經驗之提煉,更是生命所體驗的感動之萃取。「生活是創造的泉源,生活是第一位的。寫生是畫家奔向生活、認識生活、豐富生活感受、累積創作經驗、吸收創作泉源的重要一環。……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然後進入創作過程,使自己的作品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精神。」(註1)
    本專題創作研究以《台北都會行旅意象—以台北交通生活文化為創作題材之研究》為題,作為自己繪畫創作思考的論述。本題目之訂定,乃自身處於台北都會的生活空間中,都會中的街道、交通號誌、人潮、車流、停車等各種行旅景象,常常映入眼簾腦際,揮之不去。是觀光遊覽、或是為生活奔波;匆忙、或是效率;是熱鬧的榮景、或是擁擠惱人的交通瓶頸;各種感觸情懷油然而生。尤其對都會交通與行旅景象的多面向的內涵、社會象徵、感受情懷深感興趣,乃想藉此作為研究創作的探討題材。故擬從歷史的觀點出發,探討宋代「清明上河圖」與當前有關行旅繪畫的作品,經由比較分析、歸納、整理,以探究其創作思維。並整理出不同時期的表現風格及其時代面貌,從鑑古識今中尋求創作思維的根基。期能從不同的形式和內涵,捕捉都會人交通生活的共同記憶和詮釋當代台北都會行旅的風貌與特色。
    在研究創作當代交通生活文化繪畫作品中,試以傳統筆墨用具,加入當代媒材來思考,嘗試將當代台北都會行旅的各種景象經深化的關照與想像、寫生與轉化、技法的具現,創作表現出台北都會行旅多面向的意象,或悠遊、或奔波、或匆忙、或奇特、或秩序,或壯觀,或擁擠、或……等等。
    以下是本創作論文的架構,共分六章,茲分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探討創作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創作內容、表現形式、媒材,技法。
    第二章 宋代「清明上河圖」的探討:本章將探討中國宋代繪畫的清明上河圖中所呈現古代城市行旅和城市市民生活的面貌,及其創作的思維;並從視覺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其空間透視、造形、與構圖。
    第三章 當代畫家的交通生活文化和行旅繪畫面貌:以當代兩岸畫家所描繪過的交通生活文化和行旅繪畫作品為例,探討其內在思維和情懷,並分析其表現形式與風格特色。
    第四章 都會行旅系列創作理念與理論基礎:從環境與藝術創作的關係切入、探討水墨畫的題材、內容、美學與意象,並從寫生與轉化的理念加入中國繪畫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融合之意涵,來闡述個人對於都會交通生活文化與行旅的繪畫創作理念,以創作出富有時代面貌和個人特質的作品
    第五章 作品解析:闡述創作的歷程、內容與形式、材料技法的運用,並將這段時間所創作的一系列作品的內涵作詳實的說明。
    第六章 結語:將這一系列都會行旅水墨畫創作作階段性的總結,探討都會行旅繪畫的視覺性與情感意涵,同時導引未來創作研究的方向。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創作方法 ---------------------------4 一、台北都會的發展 -----------------------------4 二、台北都會交通道路設施 -----------------------6 三、台北都會行旅面貌 ---------------------------7 四、都會行旅系列創作方法 -----------------------10 第二章 宋代「清明上河圖」之探討 ---------------------12 第一節 清明上河圖內容分析 -----------------------12 第二節 清明上河圖與宋畫的關係 -----------------------19 第三節 清明上河圖的貢獻 -------------------------- 19 第四節 從視覺心理學探討清明上河圖 --------------------20 第三章 當代畫家的交通生活文化和行旅繪畫面貌 -------27 第一節 台灣水墨畫的變革 --------------------------27 第二節 當代畫家的交通生活文化和行旅繪畫面貌 -------- 28 一、鄉愁思古型: --------------------------------------29 二、域外記逰型: --------------------------------32 三、形式構成型: --------------------------------36 四、都會寫實型: --------------------------------38 五、詩意隨想型: --------------------------------43 第四章 都會行旅系列創作理念 -------------------------47 第一節 環境與藝術創作 -------------------------------47 第二節 水墨畫題材、內容、美學與意象 -----------------47 第三節 寫生與轉化 -----------------------------------50 第四節 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融合 -----------------------51 第五章 作品解析 ----------------------------------55 第一節 創作的歷程 --------------------------------55 第二節 內容與形式說明 ----------------------------57 第三節 材料技法的運用 ----------------------------59 第四節 作品說明 --------------------------------- 61 一、堤岸泊車 ---------------------------------60 二、進城 ‧--------------------------------------64 三、出城 ----------------------------------------67 四、尖峰時刻 -------------------------------------69 五、紅綠意象 --------------------------------------72 六、綠色標兵 -------------------------------------75 七、台北暮色形旅圖 ------------------------------78 八、黃包車陣 ------------------------------------83 九、和平西路一段 ---------------------------------86 十、過馬路 --------------------------------------89 十一、負笈尋美 ----------------------------------91 十二、公車生命體 --------------------------------94 第六章 結語 -----------------------------------------97

    一、工具書
    1《中國美術辭典》,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2《西洋美術辭典》,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3《國語日報辭典》,國語日報社,2000。
    二、專書
    1高木森,《宋畫思想探微》,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
    2郭繼生主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3萬青力,《李可染藝術世紀展》,時報文化出版社,2000。
    4凌嵩,《藝術概論》,自印,1989。
    5葉朗,《中國美學的開展》,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
    6郭因,《中國近代繪畫美學》,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
    7郭因,《先秦至宋繪畫美學》,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
    8郭因,《元明繪畫美學》,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
    9郭因,《中國古代繪畫美學》,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10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11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12李可染,《李可染畫論》,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
    13朱光潛,《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14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灣開明書店,1979。
    15黃光男,《台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16葛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17《台北的絕版、復刻與新生》,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1。
    18劉淵臨,《清明上河圖綜合研究》,台北,藝文印書局,1969
    19李澤厚,《美的歷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0鄭慧美,《家庭美術館-空間.造境.陳其寬》,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21劉文潭,《現代美學》,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三、期刊
    1《中國巨匠美術週刊第83期》,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2《中國巨匠美術週刊第24期》,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3《中國巨匠美術週刊第2期》,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4《中國巨匠美術週刊第64期》,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5《中國巨匠美術週刊第38期》,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四、論文
    1袁金塔,〈中國遠古藝術與現代水墨畫創作〉,《新世紀台灣水墨畫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歷史館,1999。
    2林昌德,《寫生造境-林昌德水墨創作解析》,印刷出版社,1995。
    3呂坤和,《城市造境-以台北多面向建築為創作題材的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3
    4沈政乾,《生之困系列創作-中國繪畫傳統題材以外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6
    五、畫冊
    1劉懋善,《劉懋善畫集》,台北,傳承藝術中心,1991。
    2高永隆,《高永隆作品集》,1997
    3《中國現代墨彩畫展-國際巡迴展》,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5。
    4江明賢,《江明賢畫集》,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5林章湖,《飛相掃心-林章湖書畫展》,台灣省立美術館,1995。
    6《台灣當代水墨畫家選集》,台灣當代水墨畫家雅集編委會,2003。
    7羅青,《羅青書畫三十年展《》,台灣省立美術館,1993。
    8郭繼生編,《羅青畫集》,自行出版,1990。
    9林昌德,《林昌德水墨畫集》,台北,國風出版社,1991。
    10袁金塔等著,《水墨.新紀元畫冊專輯》(當代水墨兩岸交流展畫冊專輯),2002。
    11呂坤和,《城市造境》,自行出版,2003。
    12沈政乾,《沈政乾作品集》,自行出版,1996。
    13《台灣師大與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國畫教學研究展作品集》,台中市文化局,200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