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湛萍
Jan-Ping , Yang
論文名稱: 從景觀分析與社會結構變遷探討板橋的空間性轉變
指導教授: 潘朝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板橋空間景觀社會結構殖民都市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8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是一篇有關地區空間性轉變的研究,以歷史脈絡發展為經,社會—空間發展為緯,探討板橋地區自清代開發以來,歷經日治時期殖民統治,至國民政府遷台光復後迄今空間特性的變化。文中由各時期政治、經濟、意識型態諸社會結構要素間的運作互動關係,來瞭解其發展歷程,而景觀乃是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涵構,景觀意義的生產必然關乎其生產過程與社會實踐,因此,景觀本身即是一地空間性的表徵,成為本文探討空間特性時最佳的切入點。本文藉由外顯可見的視覺脈絡(景觀)與內蘊之社會脈絡(社會結構),並以社會與空間是互為辯證、相互影響之觀點,來探究板橋各階段的空間特性,此空間特性的形塑與轉變乃是本文研究的核心。
    清領時期,板橋的空間性主要由「拓墾空間」轉變為「文治空間」。清代的板橋在林成祖招佃開鑿大安圳後,「拓墾空間」發展達到高潮,大安圳是當時板橋「拓墾空間」中最重要的景觀,它的鑿修間接加速板橋早期聚落的空間墾殖,而此時具實質支配地方發展力量的即是帶頭鑿圳的地主豪強林成祖。其後林成祖勢力漸弱,被林本源家族所取代,政治上,在林家主導下建立的「枋橋城」,構築一個保衛漳州人的具體空間形式,板橋遂成為臺北盆地內漳州人的領導核心;經濟上,林家帶動手工業、物品交易等相關商業活動;文化上,林家成立的大觀書社是引領板橋進入「文治空間」的關鍵點,將枋橋由械鬥下的武質空間轉變為「文治空間」。清代後期的林家確立板橋聚落傳統形貌的塑立,對板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影響至鉅。
    日治時期,政治面向的支配力量被重新解構再建構,日本殖民勢力進入,以其絕對政治力改造了整個社會結構與空間意義、功能和形式,在此之下板橋呈顯出「殖民空間」特性。政治上,日人為便於統治廣設警察派出所,並善用保甲制度,建構「警政威權空間」。意識型態方面,意圖透過實質空間形式的改造,間接達成意識上的重塑,如枋橋城牆的拆除,枋橋地名的更改,並以教育為手段,進行人民思想的改造運動,一方面切斷臺灣與傳統中國文化的關聯,一方面強化日本化、皇民化意識。經濟上,呈現出「經濟殖民空間」的特性,由板橋此時香花、甘蔗與蓬萊米的大量生產與栽培觀之,乃是為了配合殖民母國之利益或島都臺北市的發展,以國家權力的行政統治遂行農業發展之控制,並加強交通建設(縱貫鐵路),便於進行資源掠奪,深具殖民經濟的壟斷性空間性質,但另一方面也奠定日後板橋發展之基石。日治時期的板橋在殖民關係下建構,都市過程本身成為殖民政府遂行政治、經濟與意識型態控制的部分過程。
    戰後,政治面向的支配力量再次地被重新解構與再建構,日人戰敗退出臺灣,國家政府播遷來臺,但日治時期日人的建設奠定板橋現代化發展之基礎,仍對之後的板橋具潛在影響力。隨著政治支配者與國家統治邏輯的不同,板橋的都市意義、功能與形式再次轉變。戰後由於工業化與大量城鄉移民進入,板橋都市化快速,共同形構出「都市化空間」的發展。大量移入的城鄉移民,改變板橋原先的人口組成與生態,構成都市發展的另一股力量,板橋被重構為一個新的「移民都市」,原有的聚落結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且密集的住宅景觀及其形式變遷,並由於戰後國家政策的考量與行政地位的落差,板橋在都市發展與市政建設上呈顯出「邊緣」性格。都市的具體空間成為移民生產與再生產的基底,但同時空間在大量人口擠壓下,都市問題叢生,並且在邊緣特性的無法及時解決下持續蔓延開來,影響都市整體成長與發展,形成都市危機。「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作為一個新社會空間形式,帶給板橋無限的希望和契機,也替板橋的未來發展投入一個未知的變數。
    板橋的空間意義、功能與形式歷經不同階段不斷地被建構、解構與再建構。經由動態的都市發展過程中社會結構與地表景觀象徵意涵的分析,解析板橋不同發展階段中的空間特性,影響其空間性轉變的主要支配性力量在清代初期是開鑿大安圳的地主豪強—林成祖,後期是仕紳階級—林本源家族;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是絕對的政治權力;光復後則受到國家政策與地方領導份子較大影響,但近年來市民力量亦逐漸展現中。
    我們由板橋的歷史與社會結構變遷過程,透過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型態等各層面,看到景觀如何被賦予意義,「空間性」如何在景觀與社會結構中呈顯其特性。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2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4 第四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 12 第五節 組織架構與研究流程 16 第二章 清領時期枋橋的空間性轉變—由「拓墾空間」到「文治空間」 18 第一節 平埔族時期 18 【板橋聚落早期的空間拓殖】 第二節 漢人入墾與「大安圳」的修築 19 【板橋聚落傳統形貌的塑立】 第三節 從「枋橋城」到「大觀義學」—由「漳泉械鬥」到「文治社會」 27 第四節 林本源家族對於枋橋空間性的改造與影響 32 第五節 清領時期枋橋之景觀分析與空間性轉變 36 【殖民統治下的板橋—奠定現代化發展之基礎】 第三章 日治時期板橋的空間性—「殖民空間」 43 第一節 「警政威權空間」的建構 44 第二節 意識型態的改造 48 第三節 「經濟殖民空間」的建構 52 第四節 日治時期的景觀分析與空間特性 60 【衛星市鎮的板橋—邁向臺北都會副都心發展遠景】 第四章 光復後迄今板橋的空間性—「都市化空間」 73 第一節 光復後迄今板橋社會結構變遷的論述 73 第二節 板橋「都市化空間」的空間特性與危機 86 第三節 光復後迄今景觀的分析與其空間意涵 98 第四節 新興地景「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的意義與影響 116 第五章 結論 126 參考文獻 131 附錄一 板橋市行政區域圖(含各里名) I 附錄二 照片 II

    一、 中文部分
    (一) 史料方志
    林興仁、盛清沂
    1959 《臺北縣志(四)》,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六六號,臺北:成文。
    林興仁、盛清沂
    1959 《臺北縣志(十一)》,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六六號,臺北:成文。
    板橋市公所
    1997 《板橋市志續編》,板橋:板橋市公所。
    陳培桂
    1993 《淡水廳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盛清沂、吳基瑞
    1988 《板橋市志》,板橋:板橋市公所。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1967 《臺北縣年鑑(第一輯)》,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二)統計資料
    戶口普查處
    1990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五卷臺灣省臺北縣下冊〉戶口普查處,。
    行政院主計處
    民國60、65、70、75、80年 《臺閩地區工商業普查報告》,行政院主計處。
    臺北縣政府
    各年度《臺北縣統計要覽》。
    房屋市場月刊社
    民國63~70年 《房屋市場月刊》市場行情,房屋市場月刊社。
    臺灣房屋市場雜誌社
    民國72~78年 《臺灣房屋市場》市場行情,臺灣房屋市場雜誌社。
    太聯房屋市場雜誌社
    民國78~81年 《太聯房屋市場》市場行情,太聯房屋市場雜誌社。
    太聯文化出版公司
    民國民國82~83年 《房屋市場》市場行情,太聯文化出版公司。
    民國84年 《房屋月刊》市場行情,太聯文化出版公司。
    民國85~86年 《房屋與生活》市場行情,太聯文化出版公司。
    (三)網站
    臺北縣政府 http://www.tphg.gov.tw/
    臺北市捷運工程局 http://www.dorts.gov.tw/
    (四)報紙
    工商時報 80.05.27
    中國時報 88.12.25
    中國時報 89.01.30
    中國時報 89.02.01
    自立早報 78.11.12
    自由時報 88.10.25
    自由時報 88.12.06
    自由時報 88.12.09
    自由時報 88.12.22
    自由時報 88.12.23
    自由時報 89.02.10
    自由時報 89.03.28
    自由時報 89.04.07
    聯合報 80.01.10
    聯合報 81.10.01
    聯合報 84.06.03
    聯合報 88.11.04
    聯合報 88.11.20
    臺灣新生報 79.05.25
    (五)專書/專文
    王月鏡
    1973 〈板橋鎮之發展與土地利用〉,《臺灣人口移動及地域發展之研究》,社區發展叢書之二四,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王世慶
    1976 〈海山史話(上)〉,《臺北文獻》直字37:69-131。
    1987 〈林本源之租館和武備與乙末抗日〉,《臺灣文獻》38(4):34-49。
    1995 《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1996 〈林本源的農田水利事業〉,《臺灣風物》46(2):64-94。
    王志弘
    1998 《流動、空間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
    王志鴻、周守真
    1994 《臺北縣的舊街》,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王淑惠
    1999 《走踏臺北縣—親近板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尹章義
    1989 《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
    內政部營建署
    1994 《臺北縣住宅建設計畫之規畫》,文大建築及都市設計系規畫,內政部。
    史威廉、王世慶
    1974 〈林維源先生事蹟〉,《臺灣風物》24:4161-175。
    江文顯
    1987a 〈臺北都會區衛星市鎮都市化過程之研究—以板橋為例(上)〉,《臺北文獻》直字82:88~137
    1987b 〈臺北都會區衛星市鎮都市化過程之研究—以板橋為例(下)〉,《臺北文獻》直字83:82-121。
    何思瞇、許禎庭
    1999 〈臺灣教育制度的演變—以大觀義學與板橋國小為例〉,《北縣文化》61:60-80。
    交通年鑑編輯委員會
    1994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交通年鑑》,交通部。
    李伯年
    1955 〈臺灣之香花〉,《臺灣之花業》,臺灣研究叢刊第31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李乾朗
    1983 《傳統建築》,臺北:北屋。
    1992 《板橋林本源庭園》,雄獅。
    余銘家
    1991 《板橋地區聚落發展與生活環境之演變》,文大地理所碩論。
    邵鐵軍
    1979 《板橋地區土地利用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卓克華
    1996 〈板橋林家三遷暨三落大厝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18:131-180。
    柯志明
    1989 〈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農經濟之形成〉,《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40。
    周憲文
    1958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臺灣研究叢刊第59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苗文耀
    1996 《臺北都會區衛星市鎮之都市化—板橋市的個案研究》,臺大地理研究所碩論。
    板橋市公所
    1998 《板橋市政百寶箱》,板橋:板橋市公所。
    林正修
    1993 《臺灣戰後城鄉關係之政治分析(1945~1992)》,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林惠正
    1989 〈板橋城—林本源建板橋城的故事〉,《漢聲》21:48-51。
    林滿紅
    1973 〈板橋新莊史蹟調查〉,《臺灣文獻》24(4):31-34。
    林瑞穗
    1984 〈都市社會學的理論探究途徑〉,《思與言》22(4):365-380。
    林衡道
    1967 〈板橋鎮與林家宅地〉,《臺灣風物》17(5):12-14。
    涂照彥
    1993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
    高傳棋
    1999 〈清末時期臺北盆地境內傳統舊街庄聚落的重建—以板橋境內十四街庄的形成與轉化為例〉,《北縣文化》61:39-48。
    翁佳音
    1998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段承璞
    1992 《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
    孫清山
    1997 〈戰後臺灣都市之成長與體系〉,《臺灣的都市社會》蔡勇美、章英華著,臺北:巨流。
    夏鑄九
    1987 〈對一個城市形式與城市設計理論的認識論上之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識上之同道〉,《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3(1):119-131。
    1991a 〈建築論述中空間概念之變遷:一個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5:1-20。
    1991b 〈一個能實踐的假說:都市與區域過程中之臺灣地方政府與社會〉,《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6:31-41。
    1993 《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臺灣社會研究叢刊03,臺北。
    徐裕健
    1993 《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臺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博論。
    陳正祥
    1993 《臺灣地誌(下冊)》2版,臺北:南天。
    陳志梧
    1988 《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以日本殖民時期的宜蘭地景為個案》,臺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博論。
    陳宜君
    1992 《臺北都會區空間經濟結構之變遷》,臺大地理研究所碩論。
    陳坤宏
    1991 《空間結構—理論、方法與計畫》,臺北:明文書局。
    陳漢光
    1967 〈「大觀書社」與「大觀義學」〉,《臺灣風物》17(5):15-20。
    許松根、莊朝榮
    1991 《我國工業用地政策之探討》,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現代經濟探討叢書第13種,臺北:南港。
    許雪姬
    1981 《板橋林本源園林研究與修復》,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畫室。
    章英華
    1986 〈清未以來臺灣都市體系之變遷〉,《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瞿海源、章英華主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16號,臺北:南港。
    黃世孟
    1987 〈日據時期臺灣都市計畫政經脈絡及歷史分期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所規畫學報》14:1-15。
    黃克武
    1978 〈清時板橋的開發與寺廟〉,《臺北文獻》直字45/46:397-419。
    黃靜嘉
    1959 〈日據下之臺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臺灣文獻》10(1):67-138。
    曾旭正
    1994 《戰後臺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臺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博論。
    詹麗芬
    1993 《臺北都會區住宅分化之研究》,臺大地理研究所碩論。
    溫振華
    1978 《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師大歷史研究所碩論。
    1998 〈再讀1654年北臺古地圖〉,《北縣文化》58:4-8。
    溫振華、戴寶村
    1999 《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葉肅科
    1993 《日落臺北城》,臺北:自立晚報。
    張景森
    1990 〈卡斯提爾與新的都市研究範型〉,《當代》50:113-123。。
    慈惠宮管理委員會
    1993 《板橋慈惠宮誌》。
    蔡采秀
    1995a 〈家族與地方都市的發展—以板橋林家與海山劉家為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2(2):137-186。
    1995b 《板橋的都市發展(1894-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臺大社會學研究所博論。
    蔡采秀、章英華
    1995 〈國家與地方都市的發展—以板橋為例〉,《臺灣的國家與社會》,徐正光、蕭新煌主編,臺北:東大。
    蔡燈鍬
    1999 《板橋人的老相簿》,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蔡耀餘
    2000 〈板橋地區最後的老舊眷村〉,《坊訊》25:20-27,板橋:大豐公司。
    鄧宗德
    1991 《八○年代臺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中形成之研究》,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蕭新煌
    1993 〈臺北縣移入人口趨勢、現象、問題與對策〉,《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蕭新煌等著,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臺北縣政府
    1993a 《臺北縣綜合發展計劃1-總體發展計劃》。
    1993a 《臺北縣綜合發展計劃2-部門發展計劃(一)》。
    1993a 《臺北縣綜合發展計劃6-鄉鎮市發展計畫(一)》。
    1993b 《變更板橋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計畫書》,臺北:臺北縣政府。
    1994 《擬定「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書》,臺北:臺北縣政府。
    1999 《臺北縣八十六年、八十七年度都市計畫年報》,臺北:臺北縣政府。
    臺灣文獻委員會
    1967 《臺北縣年鑑(第一輯)》,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臺灣風物社
    1967 〈板橋鎮鄉土史座談會紀錄〉,《臺灣風物》17(5):1-8。
    劉蕙蘋
    1999 〈為板橋帶來榮繁的板橋火車站(下)〉,《坊訊》13:38-41。
    謝燕玉
    1990 《板橋市升格為省轄市可行性之研究》,文化政治學研究所碩論。
    (六)譯書/譯文
    矢內原忠雄
    1985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周憲文譯,臺北:帕米爾。
    伊能嘉矩
    1896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注(1996),臺北:遠流。
    淀川喜代治
    1933 《臺北州街庄志彙編(上)--板橋街誌》,古舜仁、陳存良譯(1997),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本武治
    1992 〈工業化的發展過程〉,《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谷浦孝雄編著,雷慧英譯,臺北:人間出版社。
    黃昭堂
    1994 《臺灣總督府》,黃英哲譯,臺北:前衛。
    臺北廳
    1919 《臺北廳誌》,陳存良、林彩紋譯(1997),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諾伯舒茲
    1979 《場所精神》《Genius Loci》,施植明譯(1995),臺北:田園城市。
    鐵道部
    1994 〈臺灣鐵道史摘譯—臺北部分〉,黃貢譯,《臺北文獻》直字107:67-81。
    Edward Relph
    1987 《現代都市地景》《The Modern Urban Landscape》,謝慶達譯(1998),臺北市:田園城市。
    Kevin Lynch
    1960 《都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宋伯欽譯(1999),臺北:臺隆。
    Manual Castells
    1983 〈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Change〉,《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陳志梧譯(1994),收錄於夏鑄九與王志弘編譯的《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中,臺北:明文。
    二、 外文部分
    (一) 英文部分
    Denis E. Cosgrove
    1984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London:Croom Helm
    Derek Gregory & Rex Walford
    1989 《Horizons in Human Geography》,Barnes&Noble Books。
    Edward Relph
    1981 《Rational Landscapes and Humanistic Geography》,London:Croom Helm。
    Johnston, R.J. , eds
    199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3rd ed, London:Blackwell。
    Kevin Lynch
    1987 《Good City Form》,Cambridge:The MIT Press。
    Manual Castells
    1977 《The Urban Question》,Cambridge:The MIT Press。
    Mike Crang
    1998 《Cultural Geography》,London:Routledge。
    (二) 日文部分
    小林虎五郎
    1938 《海山郡要覽》,成文出版。
    山田伸君
    1899 《臺北縣下農業經濟調查書》,頁104-106,臺灣總督府民政支部殖產課編印發行。
    安倍明義
    1938 《臺灣地名研究》,頁134,臺北:杉田書店。
    海山郡教育會
    1934 《我等海山》,成文出版。
    海山郡役所
    1929 《海山郡要覽》,成文出版。
    1933 《海山郡管內要覽》,成文出版。
    1934 《海山大觀》,海山郡役所。
    板橋街役場
    1932 《板橋街勢一覽》,板橋街役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