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振峰
Xu, Frederic
論文名稱: 華語聲調特徵在二語教學中之描述及其應用
Pedagogic Descri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Tones’ Features in TCSL
指導教授: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3
中文關鍵詞: 華語聲調特徵聲調特徵描述聲調教學華語聲調正音
英文關鍵詞: Features of Mandarin Chinese Tones, Pedagogic Descrip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Tones, Teaching Tones, Correcting Mandarin Chinese tone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75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9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彙整相關文獻,並融合教學實作經驗,針對聲調教學提出一套簡約而實用之「華語各聲調特徵對照暨教學建議項目表」,並據以針對不同母語背景之華語學習者的常見偏誤提出具體的聲調教學及正音建議。
    本文以重音「音域較寬、較長、較強」之概念,重新描述華語各聲調的內在結構及其在不同語境中之變化,因而將同樣為升調之陽平及全上分別描述為「高升、後重」以及「低升、前重」。並建議將陰平和上聲分別描述為「高平調」與「極低平調」,且將平調描述為「中重」結構,以提醒學習者在發平聲時應小心地控制音量淡入、淡出,才能避免調頭、調尾之音量突出,而被判斷為非平調。而去聲若位於句首、停頓之後或負載重音,其起調調值略高於相鄰陰平之調值及相鄰陽平尾音之調值;若位於重音位置或句尾,其尾音也須說到音域的最低點,因此可將去聲描述為「非句尾則首重,重音節及陳述句尾則首尾皆重」。輕聲在非重音詞詞尾及重音詞尾,可分別視為「前音節調型的延伸」以及「前音節極值音高的對照」;後者是說,若輕聲的前音節是帶極高調值的陰平、陽平和去聲,則該輕聲調值為低,而在帶極低音值的上聲之後則調值為高,藉此與前音節共同拓展調閾來呈現重音。且輕聲若位於停頓之前需承擔邊緣調。
    本文並將華語雙音節聲調組合分成「敘述句首」(原型)、「敘述句尾」(音高下傾)及「疑問句尾」(音高升階)三型,以樂譜一一條列,呈現不同聲調組合在不同語境中之基本變化。
    在教學實踐方面,作者與網路華語教學公司ChinesePod 合作,將上述內容以實作教學工作坊之形式,錄製了一系列華語發音教學影片「SayItRight Series」。本文記錄並說明SayItRight Series系列教學影片之設計特色、內容規劃以及工作坊中實際教學、正音和討論的過程。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relevant literature, coupled with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dissertation will present a simple and practical chart comparing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of the Chinese tones. It will als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them and correcting common pronunciation errors specific to Chinese-language learner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fresh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contextual variation of each Chinese tone in terms of stress (broader, longer, or stronger sounds). As such, the two rising tones (second and full third tones) are described respectively as: rising high with final stress, and rising low with initial stress. This study advocates describing first tone as, “high level tone,” and third tone as “very low level tone,” and both of these tones as “center-stress” in structure. This is to remind learners that these tones must be eased into and out of to avoid accenting the attack or release, and thus appearing to be something other than a level tone. If a fourth tone occurs at the beginning of a sentence, after a pause, or on a stressed syllable, its starting pitch will be slightly higher than an adjacent first tone, or the high end of an adjacent second tone. If it occurs on a stressed syllable or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it’s ending pitch needs to reach the lowest level. As such, the fourth tone can be described as having initial stress in non sentence-final position, and having both initial and final stress on stressed syllables or at the end of a declarative sentence. A neutral tone can be described as a blended extension of the previous tone, or a counterpoint to the extreme pitch of the previous tone,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neutral tone occurs at the end of a stressed or unstressed word, respectively. That is to say, if the previous tone is a high first, second t, or fourth tone, the following neutral tone will be low, but following the low tone, the third, then the following neutral tone would be high, in this way to stress the word by broadening the pitching range.
    This study classifies two-syllable tone pairs in Mandarin in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1) Declarative sentence-initial (original), 2) Declarative sentence-final (lowered pitch range), 3) Interrogative sentence-final (raised pitch range). A musical notation will b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basic changes of tone pairs in different contexts. Beyond the three types listed above, this study will also also use Mandarin’s third tone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subtle tonal changes that occur in the following contexts: Mid-sentence emphasis, Declarative sentence-final, Exclamatory sentence-final and Imperative sentence-final.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spect, the author has partnered with ChinesePod, presenting the material in videos led by two teaching hosts that are a part of the Say It Right series. In order to direct future research, this report will describe the format, content and teaching process, as well as how to help learners correct their pronunciation by the describing tools suggested in this dissertation.

    第一章 敘論 1 一、從「語音假象」談起 1 二、華語聲調的語音假象 1 三、衝破語音迷障 5 四、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1 一、文獻彙整分析 11 二、提出聲調聲調特徵描述建議 12 三、教學實踐與過程描述 12 四、華語聲調教學法發展研究 12 第三章 聲調基本觀念文獻探討與整合 15 第一節 漢語聲調理論的沿革 15 一、四聲的發現與流行 15 二、古人對聲調的描述 16 三、以現代理論及方法詮釋聲調 17 四、漢語音韻學及西方音系學的相互影響 18 五、回歸音節學角度的聲調觀點 18 第二節 聲調是一種音位 19 一、音系與音位 19 二、音位區辨特徵與羨餘特徵 20 三、從自主音段音系學看聲調 22 第三節 聲調與其他語音成分的對應聯繫關係 23 第四節 聲調標記方式 25 一、趙元任採集、紀錄聲調方法的演變 25 二、聲調符號 27 三、聲調的測量與標示 29 第五節 聲調特徵概論 34 一、聲調特徵的主要聲學範疇 34 二、從語音辨識角度認識聲調 35 第六節 華語各聲調特徵 38 一、華語第一聲(陰平)特徵 38 二、華語第二聲(陽平)特徵 39 三、華語第三聲(上聲)特徵 40 四、華語第四聲(去聲)特徵 42 五、華語輕聲的特徵 43 第七節 以樂理概念及樂譜來描述華語各聲調 45 一、華語調域寬度 46 二、聲調在調域中的分佈位置 46 第四章 聲調與語調的互動 49 第一節 不同音系音高變化模式之差異 49 第二節 韻律層級相關概念 51 一、韻律層級和節律習慣 51 二、華語詞彙重音主要受構詞結構影響 51 三、節律分界與句法分界 51 四、節律習慣的區域差異 52 五、語調段的聲學現象 52 六、掌握一字調和二字調是掌握華語韻律音系的基礎 52 七、輕聲調值需考慮語調因素: 53 第三節 跨語言的語調概念與現象 56 一、重音 56 二、音高下傾(declination) 59 三、音高降階(downstep) 60 四、音高重置(pitch reset) 60 五、邊界調(boundary tone) 60 第四節 漢字聲調和語調的關係 61 一、聲調與語調 61 二、趙元任對聲調和語調關係的描述 61 三、聲調調閾寬度和語調調域寬度 62 四、華語語調段聲學變化 64 第五節 變調規則 65 一、雙上變調: 65 二、雙去變調 68 三、「一、七、八、不」 變調 68 四、 三字組變調 68 第五章 華語聲調教學發展研究 71 第一節 重新建構聲調特徵概念 71 一、聲調特徵描述重點 71 二、以五度三碼標調法及發聲態來描述 72 三、帶入重音觀念來描述各聲調 73 四、華語聲調圖示比較 74 第二節 華語聲調教學建議 78 二、第二聲教學建議 79 三、第三聲教學建議 80 四、第四聲教學建議 81 五、輕聲教學建議 82 六、華語各聲調特徵對照暨教學描述建議項目表 84 第三節 華語二字組模塊之樂譜呈現及發音注意事項 85 一、以第一聲為首之組合 87 二、以第二聲為首之組合 89 三、以第三聲為首之組合 91 四、以第四聲為首之組合 92 五、二字輕聲詞模塊 94 六、華語輕聲調值推算一覽表 97 第四節 聲調偏誤的原因與教學正音策略 99 一、調型問題多源於認知問題 99 二、調域的問題多源於母語音系的韻律習慣 101 三、其他源於母語音系習慣的偏誤 104 第六章 華語聲調特徵描述之教學應用 107 第一節 Say It Right系列華語聲調教學影片製作 107 一、Say It Right 華語語音教學影片系列介紹 107 二、第4集 Introduction to The 4 Tones of Mandarin Chinese 113 三、第5集 Tones Overview in Mandarin Chinese 113 四、第6集 1st and 3rd Tone Combinations 121 五﹑第7集 2nd and 3rd Tone Combinations 123 六、第8集 2nd and 4th Tone Combinations 128 七、第9集 The Neutral Tone in Mandarin Chinese 134 八、小結 142 第二節 高級聲調練習教材設計 143 一、主題:上聲的語調變化--以「剩女」及「女人」為例 143 二、設計緣由 143 三、選擇詞彙及例句之範圍及原則 143 四、建議關注之語流變化要點 143 五、語調模組類型說明 144 六、例句設計及聲調、語調相關細節說明 146 七、多媒體操做介面及補充內容建議 148 第七章 結語 149 一、論文貢獻 149 二、研究限制 150 三、後續行動與研究 150 參考文獻 151 中文參考文獻 151 英文參考文獻 160

    中文參考文獻
    Haudricourt, A. G. (1955)。De l’origine des tons en viêtnamien, J. Asiatique. 242. 馮蒸譯。原始漢語與藏語。北京:中華書局。
    Kim, Hae Ryeong、王建勤(2016)調域和時長對韓國學生感知陰平和去聲的影響。海外華語文教育, 總第80期,392-399
    孔江平(2001)。論語言發聲。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尹基德(2010)。漢語韻律的嗓音發聲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
    尹基德(2012)。漢語普通話句重音的嗓音發聲研究。語言學論叢第四十五輯。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毛世楨(1999)普通話二字詞的輕重格式。呂士楠等編。現代語音學論文集,113- 116。北京。金城出版社。
    毛世楨(2008)。對外漢語語音教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力(2013)。漢語音韻。北京:中華書局。
    王士元(1987)聲調的音系特徵。劉漢城、張文軒譯。國外語言學,第1期。1-11。
    王士元(2010)。王士元語音學論文集。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P377~394。
    王安紅(2006)。漢語聲調特徵教學探討。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三期,70-75。
    王安紅、陳明、呂士楠(2004)。基於言語數據庫的漢語音高下傾現象研究。聲學學報,第29卷第4期,353-358。
    王建勤((2016)調域和時長對韓國學生感知陰平和去聲的影響。海外華文教育。第三期。北京語言大學對外和與研究中心。
    王建勤(1998)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洪君(1994)。漢語的特點和語言的普遍性。綴玉二集:北京大學中文系青年教師學術論文選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洪君(1999,2008)漢語非線性音系學(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洪君(2004)。試論漢語的節奏類型—鬆緊型。語言科學,第3卷第3期(總第 10 期), 21-29 。
    王茂林(2005)聲調和語調研究的新成果—PENTA模型。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第4期。67-74。
    王茂林(2009)。音系學重音理論簡述。外語學理論與實踐,第3期。83-87。
    王韞佳(1995)。也談美國人學習漢語聲調。語言教學與研究,1995年第3期,126-140。
    王韞佳(2004)。音高和時長在普通話輕聲知覺中的作用。聲學學報,第29卷第5期,453-461。
    王韞佳、李美京(2010)調型和調階對上聲和陽平知覺的作用。心理學報,第42卷,第9期。
    王韞佳、初敏、賀琳(2006)。漢語焦點重音和語義重音分布的初步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總第76期)。
    王韞佳、初敏、賀琳、馮勇強(2003)。連續話語中雙音節韻律詞的重音感知。聲學學報。第28卷第6期。534-539。
    王韞佳、覃夕航(2015)。普通話單字調陽平和上聲的辨認及區分——兼論實驗設計對聲調範疇感知結果的影響。語言科學。第14卷第4期(總第77期)。337-352。
    包智明、侍建國、許德寶(1997)。生成音系學理論及其應用(第二版)。中國社科院出版社。
    石鋒(1990)。論五度值標調法。語音探微,27-52。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鋒(1999)。漢語語調格局在不同語速中的表現。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慶祝王士元教授六十五歲華誕。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石鋒(編著)(1990)。語音學探微。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鋒、冉啟斌(2011)。普通話上聲的本質是低平調—對『漢語平調的聲調感知研究』的再分析。中國語文,第6期(總第345期),550-576。
    石鋒、廖榮蓉(1994)。語音叢稿。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吉娜、簡啟賢(2004)。泰國學生初學漢語的偏誤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27-129
    朱川(1994)。漢日超音質特徵對比實驗。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 1 期,84- 87
    朱川(2013)。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增定版)。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朱川(主編)(1997)。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北京:語文出版社。
    朱曉農(2004)。親密與高調—對小稱調 、 女國音 、 美眉等語言現象的生物學解釋。當代語言學,第6卷第3期,193-222。
    朱曉農(2006)。歷史音系學的新視野。語言研究,第26卷第4期,31-42。
    朱曉農(2008)。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曉農(2009a)。發聲態的語言功能。語言研究,第29卷第76期,1-19。
    朱曉農(2009b)。聲調起因於發聲──兼論漢語四聲的發明。語言研究集刊,第6輯,1-29
    朱曉農(2010)。全濁弛聲論 ——兼論全濁清化(消弛)低送高不送。語言研究,第30卷第3期,1-19。
    朱曉農(2010)。語音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曉農(2011)。語言語音學和音法學:理論新框架。語言研究,第31卷第1期,64-87。
    朱曉農(2012)。降調的種類。語言研究,第32卷第2期,1-16。
    朱曉農(2012)。音法演化—發聲活動。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曉農、石德富、韋明應(2012)。魚糧苗語六平調和三域六度標調制。民族語文,第4期,3-12。
    朱曉農、林 晴、[泰]趴差椏(2015)。泰語聲調的類型和順時針鏈移。民族語文,第4期,3-18。
    朱曉農、章婷、衣莉(2012)。 凹調的種類—兼論北京話上聲的音節學性質。中國語文,第5期(總第350期),420-436。
    江荻(2011)。重音、重調和聲調。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73-80。
    何 平(1997)。談對日本學生的初級漢語語音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3期,44-50。
    何平(主編)(2008)。漢語語音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
    余靄芹(1988)。聲調教學的商榷。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229-235。
    吳志剛(2009)。漢語聲調「彎頭」現象的實驗分析。漢語學習。第2期。50-57。
    吳宗濟(1982)。普通話語句中的聲調變化。中國語文。1982年第6期。收錄於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141-161。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宗濟(1985)。普通話三字組變調規律。中國語言學報。1985年第2期。收錄於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162-189。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宗濟(1986)。自主音段音系學。國外語言學,第1期,48-49。
    吳宗濟(1993)。普通話語調分析的一種新方法:語句中基本調群單元的移調處理。語音研究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收錄於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301-319,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宗濟(1994)普通話語調中短語調群在不同音階下的調域分布初探。收錄於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320-328。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宗濟(1996a)。趙元任先生在漢語聲調研究上的貢獻。清華大學學報。社科版。第3期。58-63頁。
    吳宗濟(1996b)從聲調與樂律的關係提出普通話語調處理的新方法。中國社會科學學院語言研究建所45週年紀念文集。收錄於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333-358,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宗濟(2004)。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北京
    吳宗濟、趙金銘(1992)。現代漢語語音概要。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吳門吉、胡明光(2004)。越南學生漢語聲調偏誤溯因。世界漢語教學。第 2 期,頁 81-87。
    呂士楠、初敏、許潔萍、賀琳(2012)漢語語音合成—原理和技術。科學出版社。北京
    呂叔湘(1963)現代漢語單雙音節問題初探。中國語文。第1期,23頁。
    宋益丹(2006)。漢語聲調實驗研究回望。語文研究。第1期(總第98期)。41-45。
    李紅印(1995)。泰國學生漢語學習的語音偏誤。世界漢語教學,第二期,66-71 。
    李頭龍(2014)韓籍華語學者對於華語雙唇清塞音感知與產出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秦還(1992)。談談現代漢語聲調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第 1期。
    沈炯(1985)北京話聲調的音域和語調。北京語音實驗錄(林燾、王理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炯(1992)。漢語語調模型雛議。語文研究,1992第四期(總第45期)
    沈炯(1994)。漢語語調構造和語調類型。方言,第3期,221-228。
    沈炯(1995)。漢語音高系統的有聲性和區別性。語言文字應用,第2期(總第14期),13-18。
    沈炯、J. H. v. d. Hoek (1994)漢語語勢重音的音理。語文研究,第 3 期。
    沈曉楠(1989)。關於美國人學習漢語聲調。世界漢語教學,51-54。
    邢志群(2010)。對外漢語聲調教學之現狀與教學法。台灣華語學研究,創刊號,1-18。
    邢志群(2013)。對外漢語教學法。文鶴出版社。
    初敏(2004)。普通話節律組織中的局部語法約束和長度約束。語言學論叢。第30輯。商務印書館。
    孟子敏(2000)。日語學生的華語語音偏誤成因及教學策略。世界華語文教學研 討會論文集。第六屆第四冊教學應用組,頁 64-77。
    彼得.賴福吉、伊恩.麥迪森(Ladefoged, .Peter and Ian Maddieson)(2015)。世界語音(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張維佳、田飛洋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彼得.賴福吉、凱斯.約翰遜(Ladefoged, Peter and Keith Johnson)(2008)。語音學教程(第七版)。A Course in Phonetics(seventh edition)2005, 2011, 2006。 張維佳、田飛洋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茂燦 、林聯合、夏光榮、曹雨生(1980)。普通話二字變調的實驗研究。中國語文。1980年第1期。
    林茂燦 、顏景助(1980)北京華輕聲的聲學性質。方言,第3期。166-178
    林茂燦(1995)。北京話聲調分布區的知覺研究。聲學學報。第20卷第6期(總第104期)。10-23。
    林茂燦(2004)。漢語語調與聲調。語言文字應用。第3期。57-67。
    林茂燦(2011)。漢語焦點重音和功能語氣及其特徵。漢宇文化。語言文字大論壇。第6期(總第104期)。10-23。
    林茂燦(2015a)。漢英語調的異同和對外漢語語調教學—避免「洋腔洋調」之我見。國際漢語教學研究。第3期(總第7期)。39-46。
    林茂燦(2015b)。漢語語調和句子節奏—從趙元任語調學說的示意圖談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6。
    林茂燦、顏景助(1980)北京話輕聲的聲學性質。方言。 第 3 期,166-178 頁。
    林茂燦、顏景助、孫國華(1984)。北京話兩字組正常重音的初步實驗。方言。第 1 期,
    林華一(2007)。零起點日籍學習者之漢語聲調習得。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燾(1983)探討北京話輕音性質的初步實驗。北京語音實驗錄。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燾(1996)語音研究和對外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第三期。
    林燾(2001)。林燾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
    林燾(主編)(2010)。中國語音學史。北大出版社
    林燾、王理嘉(1995)。語音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
    邵帥(2012)。近30年對外漢語聲調偏誤研究綜述。高等教育。第12期(總第122期)。153。
    邵敬敏(2016)。兩岸語文狀況和發展趨向比較研究。語言文字應用。第1期。130-137。
    金東垠(2005)。韓籍學生華語聲調錯誤分析與教學研究—以雙音節以上詞彙為例。國立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勁松。北京話的語氣和語調。中國語文。1992年第2期。
    姜曉紅2001關於對外漢語聲調教學的一些思考。寧夏大學學報。第3期。
    段海風、朱曉農(2018)。朝鮮語的硬軟輔音:從語音數據到因法範疇。民族語文,第三期。
    洪于惠、范美媛、徐振峰(2009)。應用網路課程於語音偏誤標記及語音教學作法之實證與探討─「臺大華語」語華語學習者之語音改正。第六屆華文網路教育會議。台北
    胡明揚(1997)。七、八變調不宜再推行。 語文建設,第6期,10。
    韋璇 (2010)。越南留學生漢語語音偏誤分析研究綜論。語言教學研究,第18期,127-129。
    孫悅、張勁松、解焱陸、曹文(2013)。日語母語者漢語陽平和上聲的知覺訓練。 漢語應用語言學研究。204-213。
    孫海(2007)。英語語調學習的幾個誤區。牡丹江師範學院外語系。2007年7月。第26卷第7期
    徐世榮(1957)試論北京語音的「聲調音位」。中國語文,第6期,23-24。
    徐世榮(1982)。雙音節詞的音量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4-19。
    徐世榮(1999)。普通話語音常識。語文出版社。
    徐振峰(2010)。以「五度三碼中文聲調標示法」談中文聲調教學。臺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徐振峰、林宜敬、曾金金(2015)。針對高級漢語學習者進行線上即時自動回饋發音訓練模組製作。Paper submitted to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Internet Chinese Ed-ucation,MIT,Boston,USA
    徐通鏘(1998 )。 聲母語音特徵的變化和聲調的起源。民族語文, 第1期,1-15。
    桂明超(2003)。再論美國英語語調對美國學生學習漢語聲調的乾擾。漢語語音學研究。第1卷第1期。38-43。
    郝然(2015)。論音樂感知與對外漢語聲調教學。大眾文化,第2期,185-190。
    馬大猷、沈豪(1983)。聲學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
    馬秋武(2014)。漢語語調音系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當代外語研究,第1期。6-11。
    馬燕平(1995)。初級漢語水平日本留學生的漢語聽力障礙。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1995年第6期,98-105。
    馬燕華(1994)。初級漢語水平留學生的普通話聲調誤區。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1994年第3期,88-93。
    高松清孟(2018)華語聲調組合訓練課程個案研究-以一位高齡日籍學習者的聲調正音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張洪明(2014)。韻律音系學與漢語韻律研究中的若干問題。當代語言學,第16卷第13期,303-327。
    張奚若(1995)。大力推廣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中國語文,第12期
    張家騄(2005)。漢語普通話區別特徵系統。聲學學報,第30卷第6期,506-514。
    曹文(2002)。漢語語音教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曹文(2007)。趙元任先生對漢語語調研究的貢獻。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總第82期),75-85。
    曹文(2010a)。漢語平調的聲調感知研究。中國語文。第6期(總第339期)。536-576。
    曹志耘(1998)。漢語方言聲調演變的兩種類型。語言研究,第1期(總第34期),89-99。
    曹劍芬(1986)。普通話輕聲音節特性分析。應用聲學,第五卷第4期
    曹劍芬(1995)。連續變調與輕重對立。中國語文,第4期(總第247期),312-319。
    曹劍芬(2002)。 漢語聲調與語調的關係。中國語文,第3期(總第288期),195-202。
    曹劍芬(2010)。漢語語調研究中的若干問題。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天津
    曹劍芬(2012)。漢語語調結構複雜性的語音學合音系學分析。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海
    曹劍芬(2014)。趙元任語調思想探微。中國語音學報第四輯,2014
    曹劍芬(2016)。語言的韻律與語音的變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
    梅氏清泉(2018)。新實用越南語發音。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出版社
    許慧娟(2006)。再論漢語的聲調與重音。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7.1。中央研究院。109-137。
    許慧娟(2006)。再論漢語的聲調與重音。語言暨語言學7卷1期
    郭錦桴(1993)。漢語聲調語調闡要與探索。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陳氏金鸞(2005)。越南學生漢語聲調偏誤分析。國立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慶華(2008)。日籍學習者華語發音之偏誤分析矯正與教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金金(1999)。東南亞學生華語聲調聽辨分析。第二屆東南亞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92-113。
    曾金金(2008)。華語語音資料庫及數位學習應用。新學林出版社
    程瀟(2010)。外國留學生習得漢語聲調的難點及教學策略。現代語文、語言教學研究。127-128。
    賀陽、勁松(1992) 北京話語調的實驗探索。 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71-96。
    馮勝利(2000)。漢語韻律句法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馮勝利(2005)。漢語韻律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良喜、黃穎思(2018)。重音與聲調的語言節律共性。當代語言學。第20卷第1期。85-102。
    黃慧中(2014)。以日語重音和語調的教學策略改善日籍初級華語學習者聲調偏誤成效之探討。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學位論文。
    黃賢軍,楊玉芳,呂士楠(2005)韻律短語的音高下傾實驗研究。第八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聲學技術24:360~364
    楊順安(1991)。普通話輕聲音節的規則合成。應用聲學。1991(10卷1期)
    葉德明(1991)。美日學生中國語音差異研究。世界華語文教學第三屆理論與分析,4-11。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篇)─語音理論習對策。師大書苑有限公司,台北
    葉德明(2013)。華語表達的態與藝—華語正音與表達。正中書局。
    賈琳、王建勤(2013)。視覺加工對英語母語者漢語聲調感知的影響。世界漢語教學。第27卷第4期。548-557。
    路繼倫、王嘉齡(2005)。關於輕聲的界定。當代語言學。第7卷第2期。107-112。
    榮蓉、石鋒(2013)。音高和時長對普通話陽平和上聲的聽感影響。語言科學。第12卷第1期(總第62期)。17-26。
    端木三(2007)。重音、信息和語言的分類。語言科學,第6卷第5期。3-16 頁。
    趙元任(1922)。國語羅馬字的研究。國語月刊,漢字改革專刊1卷7期。87-117。
    趙元任(1979)。呂淑湘譯。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1979)。呂淑湘譯。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1979)。語言問題。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1992a)。中國言語字調底實驗研究法。科學,七卷九期。
    趙元任(2002)。吳宗濟、趙新那編。國語語調。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2002)。英語語調(附美語變體)與漢語對應語調初探。載趙元任著 吳宗濟、趙新那編。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 商務印書館 ,2002。
    趙元任(2006)。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管
    趙忠德、馬秋武(主編)(2011)。西方音系學理論與流派。商務印書館。北京
    趙赫(2011)。韓國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偏誤淺析。科教文匯。(上旬刊) 第 10 期。
    劉 藝(1998)。日韓學生的漢語聲調分析。世界漢語教學。1998 年第 1 期。
    劉俐李(2004)。漢語聲調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曉慧(2013)。 上聲變調的聲學與感知實驗研究。文教資料。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第29期(總第625期)。139-142。
    劉藝(1998)。日韓學生的漢語聲調分析。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第1期。
    劉藝(2014)。漢語學習者陳述句語調音高的聲學實驗分析。漢語學習。第1期。91-99。
    厲為民(1981)。試論輕聲和重音。中國語文。第 7 期,35- 40 頁。
    樊婧澤、韓子琪(2017)日本留學生雙音節聲調感知研究。 考試週刊,第62期。96-97。
    蔡蓮紅、吳宗濟、蔡銳、陶建華(2001)漢語韻律特徵的可計算性研究。新世紀的現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
    蔡整瑩、曹文(2002)。泰國學生漢語語音偏誤分析。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總第60期)。86-92。
    鄧丹(2015)。漢語語調大波浪的追尋之路—讀『語調格局—實驗語言學的奠基石』有感。南開語言學刊。第2期(總第26期)。147-153。
    鄧丹、石鋒(2006)。普通話與台灣國語聲調的對比分析。聲學學報,第 31 期
    鄭錦全(2002)。鍾榮富(中譯)。國語的共時音韻。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鄭驊雄(1988)。現代漢語聲調類型的九度分析。語文研究。 第 1 期,35-37 頁
    鍾榮富(2009)。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正中書局
    鍾榮富(2015)。華語語音及教學(新修增定版)。正中書局
    瞿靄堂(1985)。漢藏語言調值研究的價值與方法。民族語文。1985-6
    瞿靄堂、勁松(1992)。北京話的字調和語調—兼論漢藏語言聲調的性質和特點。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67-74
    魏李迎(2017)。 近二十年對外漢語教學中聲調偏誤研究回顧與展望。 河南。 現代語文。1-13。
    關英偉、李波(2008)。越南學生漢語單字調習得的實驗研究。中國語音學報。2008第一輯
    關鍵(2000)。聲調教學改革初探。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

    辭典
    Richards, Jack C & John Platt, Heidi Platt (eds.)(1998, 2007) 。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管燕紅翻譯。香港:朗文出版社
    Trask, R.L. 編輯(2000)。語音學和音系學辭典。語文出版社
    對外華語教材
    王淑美、盧翠英、陳夜寧(201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謝佳玲主編。著作財產權人:臺灣教育部。正中書局出版
    葉德明(主編)(2003)。遠東生活華語。第一冊。遠東圖書出版
    Kubler, Cornelius C. (2011) Basic Spoken Chinese. TUTTLE Publishing
    Liu, Yuehua & Tao-chung Yao, Nyan-Ping Bi, Liangyan Ge, Yaohua Shi.(2009)Integrated Chinese level 1.Part 1. The 3rd Edition. 1st Edition ed. By Yea-fen Chen, Xiaojun Wang. Cheng & Cui Company
    Ross, Claudia. & Baozhang He, Pei-Chia Chen, Meng Yeh (2010) 現代漢語課程 課本 第一冊 繁體版 The Routledge Course in Modern Mandarin Chinese – Textbook Level 1, Traditional Characters. Routldge

    英文參考文獻
    Beach, D. M. (1923). Phonetics of Pekingese. London Univ. thesis.
    Cannor, O’and Amold (1973). Intonation of Colloquial English. Longman
    Chao, Y.R. (1932). A Preliminary Study of Inglish Intonation ( with Amenrican Varients) and it’s Chinese Equivalent. 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110-197,2006。北京:商務印書館。
    Chao, Y.R. (1933). Tone and Intonation in Chinese. 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198-220,2006。北京:商務印書館。
    Chao, Y.R. (1948). Mandarin Primer. CambriHarvard College Press.
    Chao, Y.R. (1956). Tone, Intonation, Singsong, Chanting, Recitative, Tonal Composition, and Atonal Composition in Chinese. 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 596-611。2006。北京:商務印書館。
    Chao,Y.R.(1930).A System of 「Tone-letters」,Le Maître Phonétique,troisième série,no.30, 24-27, Avrill-Juin
    Chen, Gwang-tsai. (1974).The Pitch Rnag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Vol. 2, No. 2 (MAY 1974), pp. 159-171
    Chomsky,Noam and Morris Halle(1968) 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New York:Harper and Row
    Cruttenden,Alan (2002). Intonation,北京大學出版社 ,劍橋大學出版社.
    Duanmu,San(1990). A formal study of syllable,tone,stress and domain in Chinese lan-guages. Ph.D.diss.,MIT,Cambridge,MA.
    Duanmu,San(2012).Word-length preferences in Chinese:a corpus study.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1.1:89-114.
    Duanmu,San,Hyo-Young Kim,and Nathan Stiennon.(2005) Stress and syllable structure in English:approaches to phonological variations.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2:45-77.
    Duanmu,San.(2000).The Phonology of Standard Chinese(2nd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lege,J.E.(1995).Second Language Speech Learning Theory,Findings,and Problems.In W.Strange & J.Jenkins(Eds.),Speech Perception and Linguistic Experience: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ross-Language Research(pp.233-277).Timonium,MD:York Press.
    Flege,J.E.(1999).The relation between L2 Production and Perception.In J.Ohala,Y.Hasegawa,M.Ohala,D.Granville & A.Bailey(Ed.),proceedings of the XIV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pp.1273-1276).Berkeley,CA: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Univ.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Goldsmith,J(1979) The Aims of Autosegmental Phonology, D.Dinnsen(ed.),Current Ap-proaches to Phonological Theory,Indiana Uni.Press.
    Goldsmith,John(1976 ) Autosegmental Phonology. Ph .D.diss .,M IT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lle,Morris,and Samuel Jay Keyser(1971) English stress:its form,its growth,and its role in verse.New York:Harper and Row.
    Jakobson, Romanm, Gunnar Fant, and Moris Halle. (1952). Preminiaries to Speech analys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Ladefoged, .Peter and Ian Maddieson (1996) The Sound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Black-well Publishing
    Ladefoged, .Peter and Ian Maddieson (2015, 2011, 2006) A Course in Phonetics (Seven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Maddieson(1978) Universals of Tone,In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J.Greenberg et al eds.) ,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335–366.
    McCawley, J. (1968). The Phonological Componet o f a Grammar of Japanese, The Hague: Mouton
    Ohala ,John.(1978). Production of tone.Tone:A Linguistic Survey, ed.By Victoria Fromkin, 5-39.New York:Academic Press.
    Pierrehumbert, Janet, and Mary Beckman.1988.Japanese tone structure. Cambridge,MA:MIT Press.
    Pierrehumbert,Janet.(1980). The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of English intonation. Ph.D.diss.,MIT,Cambridge,MA.
    Pike,K.L. and Ann Arbor(1948).Tone Languages . University of Michig an Press .
    Pike,K.L.(1945).The Intonation of American English.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Richey, C. Rita and James D Klein(2005).Devolopmental Research Methods: Creating Knowledge from Instrction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Journal of Com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pring 2005. Vol.16(2), 23-38
    Sapir, Edward. (1933)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Phonemes. In David Mandaelbaum (ed.), Selectied Writings of Edward Sapir in Languag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Selinker,L.(1972). 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0,209-231.
    Selkirk, E. (1984). Phonology and Sytax. MIT Press
    Shen,X.S.& Lin,M.(1991).A perceptual study of Mandarin Tone 2 and 3.Language and Speech,34(2):145-156.So,C.K.(2006).「Effects of L1 prosodic background and AV training on learning Mandarin tones by speakers of Cantonese,Japanese,and English, PhD Thesis PhD,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Simon Fraser University,Vancouver.
    Shen,Xiaonan Susan.1993.Relative duration as a perceptual cue to stress in Mandarin. Lan-guage and Speech.36.4:415-433
    Shih, Chi-lin (1986). The Prosodic Domain of Tone Sandi in Chinese. MIT. Dissertation , University of Calofonia at San Diego
    Stewart, J. M. (1983). Downstep and Floating Low Tones in Aioukrou. Jurnal of Afric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Vol 5, 57-78.
    Stockwell ,Robert P.(1977)Foundation of syntactic theory.。句法理論基礎。R.P.斯托科威爾1986華中工學院出版社 印行,1986:105
    Sun, Sylvia Henel(1997). The Development of a Lexical Tone Phonology in American Adult Learners of Standard Mandarin Chine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disserta-tion.
    Sung Chul-Jae.(1992)An Acoustic Phonetic Study of Word Accent in Standard Korean.The Journal of Language,1992,l6.
    Wang,S-Y.(1967)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Tone.Inter.J.Amer.Ling.33.2,P.93-105
    Woo, Nanccy (1972), Prosody and Phonology, PhD Dissertation.MIT
    Xu, Yi (1997).Contextual tonal variations in Mandarin. Journal of Phonetics, 25, pp.61- 83.
    Xu, Yi (2007). Target Approximiniation as core Mechanism of Speechch Production and Percetion.Invited Lecture given at Instutute of Liguistics CASS
    Yeon,S.H.(2004).Perception of English palatal codas by Korean speakers of English.Journal of Pan-Pacific Association of Applied Linguistics,8 ,110-123.
    Yeu-Ting Liu 劉宇挺(2011)Focus on Form as a Pedagogical Framework for Fostering a Native-like Mandarin Ton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2.3:627-667
    Yip, M.(2002).Ton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ip,Moira. (1980). Tonal phonology of Chinese. Ph.D. diss., MIT, Cambridge, MA.
    Zhu, Xiaonong(1995, 1999). Shanghai Tonetics. Muenchen, Germany: Lincon Europa. PhD Dissertation, ANU, 195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