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君宜
論文名稱: 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之研究:以一所完全中學為例
指導教授: 黃乃熒
Whang, Na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4
中文關鍵詞: 語言遊戲學校組織變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4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現況的呈現,再進而探討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組織變革應用的範圍、語言遊戲對個案學校組織變革品質的影響及其可能產生的困境,最後找出有助於解決困境的策略。基於研究目的,為了深入探究語言遊戲實存在於目前的學校現況中,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一所完全中學為個案進行研究,並藉由訪談與觀察的資料蒐集方式,經由對於資料的分析與討論、探索反省與啟示,以提出結論與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中,利害關係人間的矛盾源於對自我信念的禁錮。
    二、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中,打破舊社會契約關係的機制在於個體自主性的確保。
    三、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中,整合對立的機制在於利害關係人間能進行相互理解的溝通。
    四、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向度上,使學校組織設計更具有彈性。
    五、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向度上,學校成員會呈現道德之矛盾。
    六、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時,新的社會契約關係能提升變革的倫理性。
    七、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能提升變革品質。
    八、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所產生的困境,在於利害關係人之自我欲望的膨脹。
    九、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所產生的困境,會降低變革效率。
    十、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困境之解決,應以反省作為機制。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本研究對學校成員的建議如下:

    一、學校成員應超越自我意識型態
    二、學校成員在變革歷程中應加強溝通素養
    三、學校成員在變革歷程中應該注意情感關係的經營
    四、學校成員應增進自我反省的能力
    五、學校成員應培養面對變革的道德勇氣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語言遊戲的意義與特性………………………………………………9 第二節 學校組織變革的意義、向度與歷程…………………………………20 第三節 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之範圍………………………………33 第四節 語言遊戲對學校組織變革品質的影響………………………………40 第五節 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之困境及其解決策略………………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2 第一節 研究方法………………………………………………………………52 第二節 研究對象………………………………………………………………55 第三節 研究的實施步驟………………………………………………………58 第四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62 第五節 研究之信實度…………………………………………………………63 第六節 研究倫理………………………………………………………………64 第四章 個案學校研究結果之分析………………………………67 第一節 昀晞高中學校行政體系之背景脈絡分析……………………………67 第二節 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77 第三節 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的範圍………………………………104 第四節 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的品質………………………………124 第五節 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的困境及其解決策略………………132 第五章 研究結果之反省與啟示…………………………………16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85 第一節 結論…………………………………………………………………185建議…………………………………………………………………193 參考文獻………………………………………………………………202 附錄……………………………………………………………………211 附錄一 訪談大綱……………………………………………………………211 附錄二 訪談記錄表…………………………………………………………213 附錄三 正式會議觀察記錄表………………………………………………214 表次 表2-1 變革的典範………………………………………………………………24 表3-1 訪談對象身份代碼………………………………………………………58 圖次 圖2-1 共識的語言遊戲與差異的語言遊戲……………………………………17 圖2-2 組織變革的向度圖………………………………………………………27 圖2-3 學校組織變革的向度與歷程圖…………………………………………32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丁福寧(1996)。分析哲學和宗教語言。哲學與文化,23(3),頁1364-1388。
    方漢文(2000)。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三麗書店。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欣(譯)(2001)。德里達:解構。高橋哲哉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信惠(1996)。布爾迪厄的語言象徵性權力概念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振鴻(1999)。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變革關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耀慶(2002)。維根斯坦「生活形式」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包羽(譯)(2001)。維特根斯坦:語言的界限。飯田隆著。河北:河北教育出版。
    申小龍(1993)。文化語言學。南昌:江西教育。
    伍國雄、鄭燕祥(1996)。學校組織變革研究:方法學上的考慮。教育研究學報,11(2),頁165-174。
    江怡(2002)。維特根斯坦:一種後哲學的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1997)。教育名詞:組織變革。教育研究月刊,18,62。
    吳靖國(2000)。教育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吳耀堂(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行政決策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玉惠(2003)。國民中學學校革新的社會動力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杜岐旺(2000)。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沈清松(1986)。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
    汪行福(2002)。通向話語民主之路:與哈柏馬斯對話。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士良(譯)(1998)。S. A. Augustini著。懺悔錄。台北:臺灣商務。
    周國平(譯)(1996)Fredrich Nietzsche著。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台北:臺灣商務。
    周慶華(1997)。語言文化學。台北:生智。
    林水木(2000)。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99-221)。高雄:麗文。
    林信榕(2001)。教育變革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林郁絲(2001)。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教師角色壓力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維杰(1990)。維根斯坦後期哲學的觀點:經驗、語言與生活方式。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智璋(譯)(1976)。維根斯坦傳。台北:國家書店。
    洪正華(2000)。J.-F.Lyotard 後現代思想及其在比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洪漢鼎(譯)(1993)。Hans Geor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
    洪漢鼎、夏鎮平(譯)(1995)。Hans Geor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台北:時報文化。
    洪顯勝(譯)(1983)。R, Barthes著。符號學要義。台北:南方。
    胡士琳(2003)。學校行政體系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幼慧(主編)(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瓊文(1999)。學校組織成員屬性、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支持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范光棣、湯潮(譯)(1996)。L, Wittgenstein著。哲學探討。台北:水牛。
    范熾文(2002)。學校行政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2002)。組織行為與人事管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夏光(2003)。後結構主義思潮與後現代社會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奚浩(2001)。從倫理的觀點論維根斯坦的思想發展。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孫素紋(2000)。維根斯坦美學觀析論。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秦夢群(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高宣揚(1991)。哈伯瑪斯論。台北:遠流。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張月(譯)(2002)。M. A, Rose著。後現代與後工業。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張正平(譯)(2000)。他者的單語主義:起源的異肢。Jacques Derrida著。台北:桂冠。
    張志林、陳少明(1998)。反本質主義與知識問題:維特根斯坦後期哲學擴展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
    張志斌(譯)(1999)。S, Best ﹠D, Kellner著。後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俊陽(2000)。論語言的協調性與策略性:哈伯馬斯與布爾迪厄的語言實踐觀比較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偉浚(2003)。遊戲的意義與真實。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清濱(1997)。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台北:台灣書店。
    張智仁、何勤華(譯)(2002)。柏拉圖著。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銀富(編)(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莫宗佑(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活動與教育變革接受度相關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士軍(1993)。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雅嵐(2001)。維根斯坦後期哲學及其教育啟示。教育研究,9,155-165。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50)。高雄:麗文。
    陳佳慧(2002)。由李歐塔(Jean-Franois 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析論我國大學教育之知識處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建東(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榮波(1982)。哲學分析的天才:維根斯坦。台北:允晨。
    陳榮波(譯)(1983)。C. A. V, Peursen著。語言迷宮的嚮導:維根斯坦。台北:時
    陳龍森、杜奉賢(譯)(1991)。J, Habermas著。論社會科學的邏輯。台北:結構群文化。
    報文化。
    曾秀瑜(1996)。論維根斯坦生活形式的概念。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舒光(1986)。維根斯坦哲學。台北:水牛。
    黃乃熒(1996)。超越實體本質了解的學校行政溝通模式:語言典範與學校行政行動承諾關係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9,141-168。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乃熒(2001)。從學校組織權力弔詭管理觀點建構學校組織變革的模式。師大學報:教育類,46(2),145-164。
    黃乃熒(2003)。後現代思潮與教師專業發展。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28,1-24。
    黃乃熒(2003)。學校組織變革之意識型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3-H-003-003)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品堯(1998)。「善良的對話意願」對「無限延異的遊戲」:論高達美。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政傑(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楊斐芬(1989)。維根斯坦《哲學探究》書中之意義問題試析。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春文(2000)。組織變革思潮對教育行政理論建構與實踐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計劃編號:NSC89-2413-H-142 -001-S)
    趙永吉(1998)。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的遊戲觀念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敦華(1988)。維特根斯坦。台北:遠流。
    趙敦華(1996)。維根斯坦。台北:生智。
    劉少杰(2002)。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北成、陳銀科、方海波(譯)(1998)。J, Derrida著。言語與現象。台北:桂冠。
    劉育忠(1999)。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福增(譯)(1994)。Robert J. Fogelin著。維根斯坦。台北:國立編譯館。
    劉瑾(譯)(2002)。G, Danaher ﹠T, Schirato ﹠J, Webb著。理解福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劉麗蓉(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學校組織變革接受度之關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台北:楊智。
    鄭揚宜(2003)。李歐塔倫理思想研究後現代社會的公正遊戲。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元尉(1999)。遊戲與對話:高達美的遊戲概念及其在對話問題上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龍君偉(2003)。教育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戴雪卿(2003)。國民中學學校組織變革內涵及其變革抗拒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出版。
    韓林合(1994)。維根斯坦哲學之路。台北:遠流。
    嚴平(1997)。高達美。台北:東大圖書。

    二、英文部分
    Altrichter, H.﹠Elliott, J. (2000). Images of educational change.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Angus, M. (1998). The rules of school reform. London : Washington, D.C. : Falmer Press.
    Barthes, R. (1968). Elements of semiology.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ennington G. (1991). Jacques Derrida . Paris: Seuil.
    Best, S. ﹠Kellner, D. (199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lack, M. (1987). Wittgenstein’language game . In Shanker, S. (Ed.), Ludwig Wittgenstein: critical assessments(Vol. 2, pp. 74-88). N.H.: Croom Helm.
    Bourdieu,P.(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G.Raymond, ﹠M.Adamson,
    Calabrese, R. L. (2002). The leadership assignment : creating change.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Daft, R. L. (1994). Management. Orlando: The Dryden Press.
    Danaher, G. , Schirato, T., ﹠Webb, J. (2000). Understanding Foucaul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errida, J. (1978). Writing and difference. (A. Bass, Trans.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rrida, J. (1981). Dissemination. (B. Johnson, Trans.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ssler, G. (1980). Organization Theory:Integrating Structure and Behavior. New Jersey:Prentice-Hall.
    Donkel, D. L. (1992). Th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ce in Heidegger and Derrida. New York: Peter Lang.
    Evans, R. (1996). The human side of school change : reform, resistance, and the real-life problems of innovation.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Finch, H. L. (1977). Wittgenstein-the later philosophy: an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N.J.: Humanities Press.
    Foucault, M. (1970).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 C. Gordon Trans. ).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ullan, M. (1993). Change forces. Probing the depths of educational reform. New York: Falmer Press.
    Fullan, M. (200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 M. (2003). Change forces with a vengeance. New York : RoutledgeFalmer.
    Gadamer, H.G.(1989). Truth and method. ( J. Weinsheimer ,﹠D. G. Marshall Trans. ).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 T. McCarthy Trans. ) .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 (1988). On the Logic of the Social Sciences.(S. W. Nicholsen ,﹠J. A. Stark Trans.). Oxford:Basil Blackwell.
    Habermas, J. (1990).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 T. McCarthy Trans. ). Boston: Beacon Press.
    Hanson, E.M.(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Allyn and Bacon.
    Harris, R. (1988). Language Saussure and Wittgenstein: How to play games and with words. London: Routledge.
    Hayakawa, S. I.(1978). 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San Francisco :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Herman, J. J. (1994). Making change happen : practical planning for school leaders. Thousand Oaks, Calif. : Corwin Press.
    Howells, C. (1998). Derrida: Deconstruction from Phenomenology to ethics. Cambridge: Polity.
    Huizinga, J. (1998). Homo ludens : A study of the play element i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Hunter, J. (1987). Forms of life in 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Hymes, D. (1964).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 Row.
    Leavitt, H. J. (1964). Organization change in industry. New perspective 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New York: John Wiley.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Row.
    Lippitt, G. L. (1985). Implement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Lyotard , J. F.(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 a report on knowledge.( G, Bennington,﹠B, Massumi, Trans.).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yotard , J. F.(1985). Just gaming. ( W. Godzich Trans. ).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yotard , J. F.(1988). The differend: Phrases in disput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alcolm N. (1958). Ludwig Wittgenstein: a memoir.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ldoveanu, M. (2002). Language, games and language games. Journal of Socio-
    Morgan, G. (1997). Images of organizati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Morgan, J. S. (1972). Managing change. New York: McGraw-Hill.
    Morrison, K. (1998). Management theories for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P. Chapman Pub.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Patrick, M. ( 1997 ). Derrida, Responsibility, and Politics. Aldershot: Ashgate.
    Patterson. J. (1997). Coming clean about organizational change: leadership in the real world. (ERIC document reproducition service NO. ED424662 ).
    Peursen, C. A.(1978). Wittgenstein. Oxford: New Jersey.
    Riley K. A. ﹠Louis K. S. (2000). Leadership for change and school reform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Falmer.
    Robbins, S. P. (1995). Organizational Theory: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T. (199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pplication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obbins, S.P. (1994).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Rogers E. M. (1999). Entertainment-education : 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for social change.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Rose, M. A. (1991). The postmodern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Schermerhorn, J. R. (1996).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Schermerhorn, J. R., Hunt, J. G. & Osborn, R. N. (1998). Basic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Senge, P. M. (1999).The dance of change : the challenges to sustaining momentum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 New York : Currency/Doubleday.
    In Shanker, S. (Ed.), Ludwig Wittgenstein: critical assessments(Vol. 2, pp. 107-109). N.H.: Croom Helm.
    Shawver, L.(1996). What postmodernism can do for psychoanalysis: A guide to the postmodernvis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56(4), 371-394.
    Slocum, J. W., & Woodman, R. W. (198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 Paul: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Stoll, L. ﹠Fink, D. (2002). Changing our schools.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Tra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Troike, M. S.(1989).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Weick, K. E. (1976).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as loosely coupled syste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I), 1-19.
    Wittgenstein, L. (195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G. E. M. Anscombe, Trans.). Oxford:Basil 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3).
    Woods, P. (1997). Restructuring schools, reconstructing teachers : responding to change in the primary school.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Zaltman, G. ﹠Duncan, G. (1977). Strategies for planned change.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