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君宜 |
---|---|
論文名稱: |
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之研究:以一所完全中學為例 |
指導教授: |
黃乃熒
Whang, Nai-Y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4 |
中文關鍵詞: | 語言遊戲 、學校組織變革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8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現況的呈現,再進而探討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組織變革應用的範圍、語言遊戲對個案學校組織變革品質的影響及其可能產生的困境,最後找出有助於解決困境的策略。基於研究目的,為了深入探究語言遊戲實存在於目前的學校現況中,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一所完全中學為個案進行研究,並藉由訪談與觀察的資料蒐集方式,經由對於資料的分析與討論、探索反省與啟示,以提出結論與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中,利害關係人間的矛盾源於對自我信念的禁錮。
二、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中,打破舊社會契約關係的機制在於個體自主性的確保。
三、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中,整合對立的機制在於利害關係人間能進行相互理解的溝通。
四、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向度上,使學校組織設計更具有彈性。
五、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向度上,學校成員會呈現道德之矛盾。
六、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時,新的社會契約關係能提升變革的倫理性。
七、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能提升變革品質。
八、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所產生的困境,在於利害關係人之自我欲望的膨脹。
九、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所產生的困境,會降低變革效率。
十、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困境之解決,應以反省作為機制。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本研究對學校成員的建議如下:
一、學校成員應超越自我意識型態
二、學校成員在變革歷程中應加強溝通素養
三、學校成員在變革歷程中應該注意情感關係的經營
四、學校成員應增進自我反省的能力
五、學校成員應培養面對變革的道德勇氣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丁福寧(1996)。分析哲學和宗教語言。哲學與文化,23(3),頁1364-1388。
方漢文(2000)。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三麗書店。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欣(譯)(2001)。德里達:解構。高橋哲哉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信惠(1996)。布爾迪厄的語言象徵性權力概念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振鴻(1999)。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變革關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耀慶(2002)。維根斯坦「生活形式」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包羽(譯)(2001)。維特根斯坦:語言的界限。飯田隆著。河北:河北教育出版。
申小龍(1993)。文化語言學。南昌:江西教育。
伍國雄、鄭燕祥(1996)。學校組織變革研究:方法學上的考慮。教育研究學報,11(2),頁165-174。
江怡(2002)。維特根斯坦:一種後哲學的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1997)。教育名詞:組織變革。教育研究月刊,18,62。
吳靖國(2000)。教育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吳耀堂(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行政決策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玉惠(2003)。國民中學學校革新的社會動力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杜岐旺(2000)。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沈清松(1986)。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
汪行福(2002)。通向話語民主之路:與哈柏馬斯對話。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士良(譯)(1998)。S. A. Augustini著。懺悔錄。台北:臺灣商務。
周國平(譯)(1996)Fredrich Nietzsche著。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台北:臺灣商務。
周慶華(1997)。語言文化學。台北:生智。
林水木(2000)。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99-221)。高雄:麗文。
林信榕(2001)。教育變革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林郁絲(2001)。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教師角色壓力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維杰(1990)。維根斯坦後期哲學的觀點:經驗、語言與生活方式。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智璋(譯)(1976)。維根斯坦傳。台北:國家書店。
洪正華(2000)。J.-F.Lyotard 後現代思想及其在比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洪漢鼎(譯)(1993)。Hans Geor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
洪漢鼎、夏鎮平(譯)(1995)。Hans Geor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台北:時報文化。
洪顯勝(譯)(1983)。R, Barthes著。符號學要義。台北:南方。
胡士琳(2003)。學校行政體系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幼慧(主編)(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瓊文(1999)。學校組織成員屬性、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支持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范光棣、湯潮(譯)(1996)。L, Wittgenstein著。哲學探討。台北:水牛。
范熾文(2002)。學校行政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2002)。組織行為與人事管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夏光(2003)。後結構主義思潮與後現代社會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奚浩(2001)。從倫理的觀點論維根斯坦的思想發展。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孫素紋(2000)。維根斯坦美學觀析論。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秦夢群(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高宣揚(1991)。哈伯瑪斯論。台北:遠流。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張月(譯)(2002)。M. A, Rose著。後現代與後工業。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張正平(譯)(2000)。他者的單語主義:起源的異肢。Jacques Derrida著。台北:桂冠。
張志林、陳少明(1998)。反本質主義與知識問題:維特根斯坦後期哲學擴展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
張志斌(譯)(1999)。S, Best ﹠D, Kellner著。後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俊陽(2000)。論語言的協調性與策略性:哈伯馬斯與布爾迪厄的語言實踐觀比較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偉浚(2003)。遊戲的意義與真實。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清濱(1997)。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台北:台灣書店。
張智仁、何勤華(譯)(2002)。柏拉圖著。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銀富(編)(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莫宗佑(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活動與教育變革接受度相關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士軍(1993)。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雅嵐(2001)。維根斯坦後期哲學及其教育啟示。教育研究,9,155-165。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50)。高雄:麗文。
陳佳慧(2002)。由李歐塔(Jean-Franois 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析論我國大學教育之知識處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建東(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榮波(1982)。哲學分析的天才:維根斯坦。台北:允晨。
陳榮波(譯)(1983)。C. A. V, Peursen著。語言迷宮的嚮導:維根斯坦。台北:時
陳龍森、杜奉賢(譯)(1991)。J, Habermas著。論社會科學的邏輯。台北:結構群文化。
報文化。
曾秀瑜(1996)。論維根斯坦生活形式的概念。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舒光(1986)。維根斯坦哲學。台北:水牛。
黃乃熒(1996)。超越實體本質了解的學校行政溝通模式:語言典範與學校行政行動承諾關係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9,141-168。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乃熒(2001)。從學校組織權力弔詭管理觀點建構學校組織變革的模式。師大學報:教育類,46(2),145-164。
黃乃熒(2003)。後現代思潮與教師專業發展。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28,1-24。
黃乃熒(2003)。學校組織變革之意識型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3-H-003-003)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品堯(1998)。「善良的對話意願」對「無限延異的遊戲」:論高達美。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政傑(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楊斐芬(1989)。維根斯坦《哲學探究》書中之意義問題試析。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春文(2000)。組織變革思潮對教育行政理論建構與實踐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計劃編號:NSC89-2413-H-142 -001-S)
趙永吉(1998)。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的遊戲觀念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敦華(1988)。維特根斯坦。台北:遠流。
趙敦華(1996)。維根斯坦。台北:生智。
劉少杰(2002)。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北成、陳銀科、方海波(譯)(1998)。J, Derrida著。言語與現象。台北:桂冠。
劉育忠(1999)。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福增(譯)(1994)。Robert J. Fogelin著。維根斯坦。台北:國立編譯館。
劉瑾(譯)(2002)。G, Danaher ﹠T, Schirato ﹠J, Webb著。理解福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劉麗蓉(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學校組織變革接受度之關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台北:楊智。
鄭揚宜(2003)。李歐塔倫理思想研究後現代社會的公正遊戲。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元尉(1999)。遊戲與對話:高達美的遊戲概念及其在對話問題上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龍君偉(2003)。教育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戴雪卿(2003)。國民中學學校組織變革內涵及其變革抗拒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出版。
韓林合(1994)。維根斯坦哲學之路。台北:遠流。
嚴平(1997)。高達美。台北:東大圖書。
二、英文部分
Altrichter, H.﹠Elliott, J. (2000). Images of educational change.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Angus, M. (1998). The rules of school reform. London : Washington, D.C. : Falmer Press.
Barthes, R. (1968). Elements of semiology.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ennington G. (1991). Jacques Derrida . Paris: Seuil.
Best, S. ﹠Kellner, D. (199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lack, M. (1987). Wittgenstein’language game . In Shanker, S. (Ed.), Ludwig Wittgenstein: critical assessments(Vol. 2, pp. 74-88). N.H.: Croom Helm.
Bourdieu,P.(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G.Raymond, ﹠M.Adamson,
Calabrese, R. L. (2002). The leadership assignment : creating change.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Daft, R. L. (1994). Management. Orlando: The Dryden Press.
Danaher, G. , Schirato, T., ﹠Webb, J. (2000). Understanding Foucaul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errida, J. (1978). Writing and difference. (A. Bass, Trans.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rrida, J. (1981). Dissemination. (B. Johnson, Trans.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ssler, G. (1980). Organization Theory:Integrating Structure and Behavior. New Jersey:Prentice-Hall.
Donkel, D. L. (1992). Th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ce in Heidegger and Derrida. New York: Peter Lang.
Evans, R. (1996). The human side of school change : reform, resistance, and the real-life problems of innovation.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Finch, H. L. (1977). Wittgenstein-the later philosophy: an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N.J.: Humanities Press.
Foucault, M. (1970).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 C. Gordon Trans. ).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ullan, M. (1993). Change forces. Probing the depths of educational reform. New York: Falmer Press.
Fullan, M. (200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 M. (2003). Change forces with a vengeance. New York : RoutledgeFalmer.
Gadamer, H.G.(1989). Truth and method. ( J. Weinsheimer ,﹠D. G. Marshall Trans. ).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 T. McCarthy Trans. ) .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 (1988). On the Logic of the Social Sciences.(S. W. Nicholsen ,﹠J. A. Stark Trans.). Oxford:Basil Blackwell.
Habermas, J. (1990).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 T. McCarthy Trans. ). Boston: Beacon Press.
Hanson, E.M.(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Allyn and Bacon.
Harris, R. (1988). Language Saussure and Wittgenstein: How to play games and with words. London: Routledge.
Hayakawa, S. I.(1978). 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San Francisco :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Herman, J. J. (1994). Making change happen : practical planning for school leaders. Thousand Oaks, Calif. : Corwin Press.
Howells, C. (1998). Derrida: Deconstruction from Phenomenology to ethics. Cambridge: Polity.
Huizinga, J. (1998). Homo ludens : A study of the play element i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Hunter, J. (1987). Forms of life in 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Hymes, D. (1964).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 Row.
Leavitt, H. J. (1964). Organization change in industry. New perspective 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New York: John Wiley.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Row.
Lippitt, G. L. (1985). Implement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Lyotard , J. F.(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 a report on knowledge.( G, Bennington,﹠B, Massumi, Trans.).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yotard , J. F.(1985). Just gaming. ( W. Godzich Trans. ).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yotard , J. F.(1988). The differend: Phrases in disput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alcolm N. (1958). Ludwig Wittgenstein: a memoir.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ldoveanu, M. (2002). Language, games and language games. Journal of Socio-
Morgan, G. (1997). Images of organizati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Morgan, J. S. (1972). Managing change. New York: McGraw-Hill.
Morrison, K. (1998). Management theories for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P. Chapman Pub.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Patrick, M. ( 1997 ). Derrida, Responsibility, and Politics. Aldershot: Ashgate.
Patterson. J. (1997). Coming clean about organizational change: leadership in the real world. (ERIC document reproducition service NO. ED424662 ).
Peursen, C. A.(1978). Wittgenstein. Oxford: New Jersey.
Riley K. A. ﹠Louis K. S. (2000). Leadership for change and school reform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Falmer.
Robbins, S. P. (1995). Organizational Theory: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T. (199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pplication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obbins, S.P. (1994).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Rogers E. M. (1999). Entertainment-education : 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for social change.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Rose, M. A. (1991). The postmodern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Schermerhorn, J. R. (1996).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Schermerhorn, J. R., Hunt, J. G. & Osborn, R. N. (1998). Basic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Senge, P. M. (1999).The dance of change : the challenges to sustaining momentum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 New York : Currency/Doubleday.
In Shanker, S. (Ed.), Ludwig Wittgenstein: critical assessments(Vol. 2, pp. 107-109). N.H.: Croom Helm.
Shawver, L.(1996). What postmodernism can do for psychoanalysis: A guide to the postmodernvis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56(4), 371-394.
Slocum, J. W., & Woodman, R. W. (198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 Paul: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Stoll, L. ﹠Fink, D. (2002). Changing our schools.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Tra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Troike, M. S.(1989).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Weick, K. E. (1976).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as loosely coupled syste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I), 1-19.
Wittgenstein, L. (195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G. E. M. Anscombe, Trans.). Oxford:Basil 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3).
Woods, P. (1997). Restructuring schools, reconstructing teachers : responding to change in the primary school.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Zaltman, G. ﹠Duncan, G. (1977). Strategies for planned change. New York: John Wiley﹠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