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愛蒂
Ai-Ti Huang
論文名稱: 宋代青瓷國際藝術拍賣市場之價格研究(2001-2010)-以宋代官窯、龍泉窯及耀州窯為例
A Study of Celad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rt Auction(2001-2010)-Case Studies on Guanyao,Longquan Celadon,Yaozhou Celadon of the Song Dynasty
指導教授: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曾永寬
Tseng, Yuan-K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青瓷龍泉窯耀州窯官窯藝術拍賣藝術市場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4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價證券、不動產與藝術投資,被稱為全球最有規律的三大致富投資標的,其中,藝術品投資報酬率列為首,根據紐約大學教授梅建平(Jian-Ping Mei)和麥可.摩斯(Michael Moses)的「藝術投資的價格研究」,「梅-摩斯-藝術-指數」(Mei-Moses- Art-Index)顯示出全球股市近50年來的平均報酬率為11.7%,而藝術品的平均報酬率卻達12.6%
    西方藝術市場界與收藏家們對中國瓷器評價極高,宋代是瓷器純熟的朝代,特別是宋代青瓷,宋代汝窯、龍泉窯、官窯、耀州窯及影青(青白瓷) 皆屬之。汝窯件數有限,成交量極少,影青的藝術市場雖量多但價差,故本研究僅就南宋官窯、龍泉窯及耀州窯以琢器(如罐、瓶、爐等)及圓器(如盤、碗等)的國際拍賣市場以量化統計、年化報酬率、投資報酬率等統計分析法,分析2001年至2010年宋代青瓷在國際藝術拍賣市場的價格變動情形及價量關係。
    1978年中國開放改革,2001年起中國的新富階級成為藝術市場強大主力,中國古代瓷器價格上漲迅速,遠遠以倍數成長,2001年至2010年是中國藝術市場的黃金十年。國際拍賣是觀察藝術市場走向的櫥窗,觀察藝術市場最好的方法是採用拍賣結果,以世界三大拍場倫敦、紐約、香港三地,2001年至2010年間在佳士得、蘇富比春拍秋拍資料加上中國二大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北京翰海的拍賣情形作為研究資料,透過公開的量價指標反映市場價值與趨勢。
    藉由本研究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宋代青瓷的價量分析,提供喜愛宋代青瓷的收藏者在參與收藏時,能達到感性收藏、理性投資的資料參考。

    Investments on negotiable securities, immovable properties and art crafts are regarded as the three target investments to enrich people, in which art investment is listed on the top. The Mei Moses Art Index, proposed by Jian-Ping Mei and Michael Moses in their research on the price of art investment, reveals that the average rate of return of negotiable securities was 11.7% while that of art crafts was 12.6% in the last 50 years; the art investment is much more profitable.
    The collectors in the western art market have been keeping a high opinion of the celadon in China, known for those from Ju Ware, Longquan, Guanyao, Yaozhou and Yingqing in Song Dynasty. The celadon pieces from Ju Ware are rare; those from Yingqing are too many to be sold at a good price. So my study focuses on the inter- national auction market of the carved and the circle celadon from Longquan, Ganyao, Yaozhou, analyzing their price changes and cost-sal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atistical data, annualized rate, and return on investment.
    After the economic reform in 1978, the New Rich has become the majority in the art market since 2001, which results in a rapid, almost multiple, growth of the ancient celadon price. The period from 2001 to 2010 is the golden decade of the Chinese art market. Since international auction is the window to the shift of art market, its auction results are credible. My research analyzes the auctions of Christie’s, Sotheby’s, China Guardian Company, and Beijing Hanhai Company in Londo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from 2001 to 2010, reflecting the celadon’s market value and its trend through the public OBV.
    With the cost-sale analysis of the Song celadon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my research can provide the collectors with information indispensable to their reservation and investment.

    目錄 謝誌 I 摘要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與動機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一、研究範圍 9 二、研究限制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0 一、文獻回顧與資料蒐集 20 二、資料統計分析 20 三、三級編碼 21 第二章 2001年至2010年影響藝術市場變動關係因素 22 第一節 全球金融海嘯的效應 24 第二節 中國資本經濟的崛起 26 第三節 中國藝術市場資金結構的改變及拍賣重心的轉移 35 第三章 官窯的市場 39 第一節 官窯的收藏與市場 39 第二節 官窯圓器的拍賣分析與統計 44 第三節 南宋官窯琢器的拍賣分析與統計 46 第四章 宋代龍泉窯的市場 53 第一節 龍泉窯的收藏與市場 53 第二節 龍泉窯圓器的拍賣分析與統計 62 第三節 龍泉窯琢器的拍賣分析與統計 64 第五章 耀州窯的市場 72 第一節 耀州窯的收藏與市場 72 第二節 耀州窯圓器的拍賣分析與統計 76 第三節 耀州窯琢器的拍賣分析與統計 79 第六章 結論與發現 83 參考書目 91 一、中文 91 二、西文 95 附錄 96 表目錄 表1-1 2001年至2010年瓷器成交單品最高價 3 表1-2 2001-2010宋代青瓷器型統計表 12 表1-3 2008-2010年中國瓷器前十大成交地點一覽表 16 表1-4 2009年中國瓷器前十大排行榜 17 表1-5 2010年中國瓷器前十大排行榜 18 表2-1 全球事件大事紀 24 表2-2 2003-2010年藝術成交比例表 26 表2-3 2005-2010主要國家消費者物價年增率 28 表2-4 2001-2010 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表 30 表2-5 2010中國拍賣行成交額排行 36 表2-6 2010全球拍賣行成交額排行 37 表3-1 2001-2010官窯圓器琢器成交量價比例表 41 表3-2 2001-2010宋代官窯拍賣成交量價表 42 表3-3 2008年中國瓷器前十大排行榜 43 表3-4 2001-2010宋代官窯圓器拍賣成交量價表 44 表3-5 2001-2010宋代官窯琢器拍賣成交量價表 47 表3-6 2008年歷年中國瓷器前十大高價 50 表3-7 2001-2010南宋官窯琮式瓶成交價表(人民幣RMB) 52 表4-1 2001-2010宋代龍泉窯圓器拍賣成交量價表 55 表4-2 2001-2010宋代龍泉窯每年拍賣最高成交價表 56 表4-3 2001-2010宋代龍泉窯圓器、琢器比較表 60 表4-4 2001-2010宋代龍泉窯圓器拍賣成交量價表 62 表4-5 2001-2010宋代龍泉窯圓器成交分類一覽表 63 表4-6 2001-2010宋代龍泉窯琢器拍賣成交量價表 65 表4-7 2001-2010宋代龍泉窯琢器成交分類一覽表 67 表5-1 2001-2010宋代耀州窯圓器琢器拍賣統計圖 73 表5-2 2001-2010宋代耀州窯每年拍賣成交最高價 75 表5-3 2001-2010宋代耀州窯圓器成交分類一覽 77 表5-4 2001-2010宋代龍泉窯圓器拍賣成交量價表 79 表5-5 2001-2010宋代耀州窯琢器成交分類一覽表 80 表5-6 2001-2010宋代耀州窯琢器成交統計表 81 表6-1 2001-2010宋代青瓷拍賣成交價前十大高價 83 表6-2 2001-2010宋代青瓷官窯、龍泉窯紙槌瓶成交比較表 84 表6-3 2001-2010 宋代官窯、龍泉窯、耀州窯成交比例消長表 88 表6-4 2001-2010宋代青瓷拍賣成交一覽表 88 圖目錄 圖1-1 2001-2010瓷器最高成交單價圖 4 圖1-2 2001-2010宋代青瓷與官窯龍泉窯耀州窯總成交價比較圖 7 圖1-3 2001-2010官窯、龍泉窯、耀州窯成交價量圖 8 圖1-4 2001-2010宋代青瓷成交量統計圖 8 圖1-5 2001-2010宋代青瓷各類別器型成交量比例表 11 圖2-1 2000-2011全球藝術品市場價格指數走勢圖 22 圖2-2 2001-2010 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曲線圖 31 圖2-3 2009年全球藝術市場成交比例圖 32 圖2-4 2010年藝術品拍賣額成交總價比例圖(按國家分配) 33 圖2-5 2005-2010藝術品拍賣額成交總價圖 33 圖2-6 2010中國拍賣行成交總額圖 36 圖2-7 2010全球拍賣行成交總價圖 37 圖3-1 2001-2010官窯圓器、琢器成交量價圖 40 圖3-2 2001-2010官窯總成交價趨勢圖 41 圖3-3 2001-2010官窯總成交量圖 41 圖3-4 2001-2010南宋官窯圓器拍賣量價圖 45 圖3-5 南宋《官窯葵口盌》 46 圖3-6 2001-2010南宋官窯圓器拍賣成交價分布圖 46 圖3-7 2001-2010南宋官窯琢器拍賣量價圖 47 圖3-8 2001-2010南宋官窯琢器拍賣成交價分布圖 48 圖3-9 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 49 圖3-10 南宋《官窯琮式瓶》 52 圖3-11 南宋官窯琮式瓶成交價圖 52 圖4-1 2001-2010宋代龍泉每年最高成交價趨勢圖 56 圖4-2 2001-2010宋代龍泉窯成交價分布圖 59 圖4-3 2001-2010宋代龍泉窯圓琢器平均成交價比較圖 60 圖4-4 2001-2010宋代龍泉窯量價表 61 圖4-5 2001-2010宋代龍泉窯圓器拍賣成交量分布圖 62 圖4-6 2001-2010宋代龍泉窯圓器成交總成交量表 63 圖4-7 2001-2010宋代龍泉窯琢器成交總量圖 65 圖4-8 2001-2010宋代龍泉窯琢器拍賣成交價分布圖 66 圖5-1 2001-2010宋代耀州窯每年成交最高價趨勢圖 74 圖5-2 2001-2010宋代耀州窯成交價分布圖 75 圖5-3 2001-2010宋代耀州窯圓器琢器成交量價圖 76 圖5-4 2001-2010宋代耀州窯圓器成交價分布圖 77 圖5-5 2001-2010宋代耀州窯圓器成交量價圖 79 圖5-6 2001-2010宋代耀州窯琢器成交量價圖 80 圖5-7 2001-2010宋代耀州窯琢器成交價分布圖 81 圖5-8 北宋《耀州窯刻花水注》 82 圖6-1 2001年至2010年宋代青瓷拍賣前十大高價成交量比例圖 84 圖6-2 2001年至2010年宋代青瓷拍賣前十大高價成交價比例圖 84 圖6-3 2001-2010宋代官窯、龍泉窯、耀州窯各年成交量趨勢圖 86 圖6-4 2001-2010宋代官窯、龍泉窯、耀州窯各年成交量圖 86 圖6-5 2001-2010年宋代青瓷板塊位移與消長圖 87

    一、中文
    專書
    今井敦(1997),青磁 (中國の陶瓷4),東京:平凡社。
    中囯浙東越窯靑瓷博物館編(2007),越窯靑瓷 精品五百件,杭州:西泠印社。
    王國川、翁千惠譯(2005),質性資料分析-如何透視質性資料,台北:2005年6月初版。
    古董拍賣年鑑編委會主編(2007),骨董拍賣年鑑 瓷器,湖南美術出版社。
    朱伯謙主編(1998),龍泉窰靑瓷 Celadons from Longquan Kilns ,藝術家出版社。
    沙拉.桑頓著,李巧云譯(2010),藝術市場探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潔盈(2004)。《如何開發藝術市場》。台北:五觀藝術出版社。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8年1月。
    典藏雜誌社(2003),華人古董市場指南,台北: 典藏藝術。
    典藏雜誌社(2010),文物[拍賣大典]2010,台北:典藏藝術。
    典藏雜誌社(2009),文物[拍賣大典]2009,台北:典藏藝術。
    典藏雜誌社(2008),文物[拍賣大典]2008,台北:典藏藝術。
    典藏雜誌社(2007),文物[拍賣大典]2007,台北:典藏藝術。
    藏典雜誌社(2006),文物[拍賣大典]2006,台北:典藏藝術。
    典藏雜誌社(2005),文物[拍賣大典]2005,台北:典藏藝術。
    典藏雜誌社(2004),文物[拍賣大典]2004,台北:典藏藝術。
    典藏雜誌社(2003),文物[拍賣大典]2003,台北:典藏藝術。
    杭州歷史博物館(2007),翠色 琢玉 梅青︰越窯、耀州窯、龍泉窯、青瓷文化對比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祝君波(2006),藝術品拍賣與投資實戰教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馬亦超(2006),南宋杭州修內司官窯研究 : 灰胎、灰白胎、白胎及仿名窯系列瓷專題,杭州 : 中國美朮學院出版社。
    徐定寶主編(2001), 越窯靑瓷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浙江省輕工業廳編(1989),龍泉靑瓷硏究Lung ch'! an ch'ing tz'u yen chiu,北京:文物出版。
    孫海芳編著 孫一瓊英譯(2007),中國越窯靑瓷 Chinese celadon of yue ware。
    夏葉子(2005),藝術品投資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龍泉青瓷博物館編(2009),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出土瓷器,北京 : 文物。
    浙江省博物館(2004),青瓷風韻-永恆的千峰翠色,浙江省: 浙江省博物館。
    陝西省考古硏究所,耀州窯博物館(1998),宋代耀州窯址,北京 : 文物出版社。
    單海蘭、徐劼(2008),耀州窯瓷,西安市: 陜西人民美術。
    陳定榮(1991),影靑瓷說 Ying ch'ing tz'u shuo,北京:紫禁城出版。
    陳萬裡(1985),中國靑瓷史略,香港:中華出版社。
    陳鳳九(2007),靑瓷齋,丹陽銅鏡靑瓷博物館。
    國立浙江省文物局(1998),中國龍泉靑瓷 Longquan celadon of China eng, 浙江:攝影出版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大觀-北宋汝窯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梅亞民 陳玉文(2009),中國古陶瓷鑒定標本參考圖典‧青瓷卷(上),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張昌華(2005),青瓷碎片 : 名人老相冊,北京 : 中國文聯,第一版。
    黃文叡(2008)。《藝術市場與投資解碼》。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馮先銘(1987),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200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出版社。
    曾肅良(2005),耀州青瓷研究,台北:三藝文化出版社。
    曾肅良(2002),透視藝術市場,台北:三義出版社。
    劉新園(1984),中國古代窯址調查發掘報告集。
    歷史博物館(2009),天青.秘色:高麗青瓷展,台北: 歷史博物館。
    耀州窯博物館編(2005),中國耀州窯 : 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西安市 : 三秦出版社。
    期刊
    尤惠玲(2011),解析中國藝壇:2011中國當代藝術投資報告,典藏投資,40期。
    史克非整理(2001),寒舍董事長蔡辰洋場邊解盤,未來拍賣市場在上海,典藏古美術,台北:典藏藝術,2001年8月,頁49。
    江夏(2002),翰海能量驚人,成交額創新高,典藏古美術,台北:典藏藝術,2002年8月,頁38-45。
    朱伯謙著、謝明良譯(1984),越窯(上),《雄獅美術》, 163期,1984.09,頁117-127。
    朱伯謙著、謝明良譯(1984),越窯(下),《雄獅美術》,164期,1984.10,頁128-139。
    朱伯謙(1981),越窯,中國陶瓷全集4,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日本:美乃美出版社。
    朱浩云(2006),投資藝術品應樹立三大理念,東方藝術,9期。
    朱浩云(1999),我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美術觀察,3期。
    祁慧泉(2003),近期美英藝術市場瞭望,云南藝術學院學報,4期。
    何鴻(2002),從數字比較看中國與海外藝術品拍賣業的差距,藝術探索。
    何鴻、何如珍(2002),從海外藝術市場的走勢看中國藝術市場,美術觀察,2期。
    何鴻、何如珍(2001),從海外藝術市場的走勢看中國藝術市場,藝術探索。
    安金槐(1982),對於我國瓷器起源問題的初步探討,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李琳(2006),藝術品投資虛火過旺?,中外文化交流,1期。
    邵建武(2004),藝術品拍賣:有井噴之勢,美術大觀,3期。
    怡然(2001),市場回暖 買氣上升-上海2001年春季藝術品拍賣回顧,上海工藝美術,3期。
    郭仁(1959),關於青瓷與白瓷的起源,文物。
    施靜菲(2009),獨一無二的中國青瓷史,台北:典藏投資,試刊號22期,頁54-59。
    陳春惠(2001),文物藝術品市場若干問題的思考,南方文物。
    張延華(2005),正在崛起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業,藝術市場。
    張延華(2005),建設規范繁榮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國拍賣,8月號。
    張德勤(2005),專題演講之一順勢而上 冷靜而為,中國拍賣,8月號。
    黃文叡(2011),藝術投資100問:建國百年 金錢萬歲,典藏投資,40期。
    黃艷(2005),當前是藝術品投資的最好時期,藝術市場,10月號。
    熊宜敬(2000),藝術收藏是金融風暴避風港,典藏今藝術, 11月號,頁158。
    劉太乃(2001),2001年會是藝術經營者痛苦指數最高的一年,CANS藝術新聞, 1、2月號,頁1。
    暢達(2005),藝術品拍賣的隱憂,藝術市場,3月號。
    趙榆(2007),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香港之主導,大美術,7月號。
    趙榆、利民(2003),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2002年的回顧與前瞻,美術觀察,2003(02) 。
    趙艷婷(2005),藝術市場與經濟發展狀況之間的關系,美術觀察,11月號。
    鄭志海(2004),中國藝術品市場經營任重道遠,藝術市場,7月號。
    鄭又嘉(2009),典藏古美術,購藏視野漸寬‧各朝瓷器齊上榜 ,198期。
    謝明良(2006),明代晚期の宋代官窯青磁鑑賞と「碎器」の流行,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美術研究,389號。
    謝明良(2005),臺灣海域發現的越窯青瓷及相關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12卷1期。
    論文
    李慶樹(2010),南宋官窯瓷器與貢瓷之研究-以工藝技術與坯、釉化學組成為例,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碩士論文。
    邱鳳玉(2007),中國大陸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研究,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行政管理暨管理班,碩士論文。
    陳小凌(2005),中國古陶瓷拍賣市場價格變動之研究-以九十年代蘇富比、佳士得公司拍賣文物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宗翰(1995),藝術品購買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
    西文專書
    Piroschka Dossi(2007),Hype! Kunst und Geld,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GmbH&Co,Munich/Germany。
    Sarah Thornton(2008),Seven Days in the Art World,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W.W North&Company.
    西文期刊
    Artprice(2011), the 2010 art market annual report – China winner of the past decade.

    Artprice(2011),Shock wave through the art marke – China now ranks first, ahead of the USA and the UK
    M. A. Louargand and J. R. McDaniel(1991) ,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Price efficiency in the art auction market ,Volume 15, Number 2, 53-65,springgerLink.
    Saltzman, Cynthia: Portrait of Dr. Gachet. The Story of a van Gogh Masterpiece: Money, Politics, Collectors, Greed, and Lo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