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馨儀 Hsieh, Hsin-Yi |
---|---|
論文名稱: |
劉以鬯小說的空間書寫:以《酒徒》、《對倒》為考察對象 Novel's Spatial Writing by Liu Yichang:The study is based on《The Drunkard》、《Intersection》 |
指導教授: |
范宜如
Fan, Yi-Ju |
口試委員: | 須文蔚 林偉淑 |
口試日期: | 2021/06/2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0 |
中文關鍵詞: | 劉以鬯 、酒徒 、對倒 、空間 、人文地理學 |
英文關鍵詞: | Liu Yichang, The Drunkard, Intersection, space, human geograph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71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9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香港文學的研究脈絡裡,資深報人劉以鬯被視作香港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家。與他相關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現代主義」、「創作技巧」、「小說形式」等文學面向,肯定其對香港文學發展的貢獻與小說創作的實驗精神。然而細讀文本,發現同樣以香港為背景的小說,卻傳達截然不同的空間意識,突顯作家站在不一樣的位置書寫香港城市,這與劉以鬯南來移民的背景有所關聯。因此本文先從作家的身份歷程切入,再以《酒徒》、《對倒》為考察對象,透過小說主角的行爲與出入場所,分析小說所呈現的香港六、七十年代的空間文化。從空間主體的差別與觀照視角的轉變,論述人與城市的關係,反映作家身份的移轉,還原其眼中香港的生活空間。藉此呈現隱藏背後多重複雜的殖民文化、移民情結與商業取向的文化空間。
本文在空間理論的基礎上,分析小說空間,連結作家身份的轉變,論述劉以鬯從移民過客到尋找本土位置的過程中,如何觀照香港從一座「浮島」到根著「我城」。在章節安排上,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方向與動機;第二章,先梳理劉以鬯多面向的文學身份與生平經歷,呼應其不同時期作品所展示的空間意識;三、四章為主要文本分析,藉人文地理學與都市相關理論,分別論述小說中香港的空間書寫。《酒徒》一章,論述從南來文人的角度,觀看香港的位置,闡述香港的文化空間與背後的逃避主義;《對倒》一章,從角色的都市漫遊,書寫日常空間;第五章為結論,回顧各章研究成果,論證劉以鬯經驗中的空間與地方。
In the research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senior newspaperman Liu Yichang is regarded as a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Hong Kong Modernism. Most of his related research focuses on literary aspects such as “Modernism”, “Creative skills”, and “Novel form”, those of which acknowledge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the experimental spirit of novel creation. However,Liu’s different novels on the background of Hong Kong convey completely different sense of space consciousness. His background as an immigrant influences him to write about Hong Kong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refore, in this thesis, I would start from the identity journey of the writer, take “The Drunkard” and “Intersection”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e the space culture of Hong Kong in the 1960s and 1970s from theprotagonists’ behaviors and space. From the difference of the space subject and the change of perspective, I woul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city, which reflects the transfer of the author's identity, and restores the living space of Hong Kong while those above explore the colonial culture, immigration complex ,and business orientation cultural behind the multiple and complicated cultural space.
Moreover, on the basis of space theor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space of novels, links the transformation of writer's identity, and discusses how Liu Yichang observes Hong Kong from a “floating island” to a “my city” in his journey from an immigrant to a local citizen. Chapter one introduces the motivation and general statements. Chapter two is to sort out Liu Yichang’s multi-faced literary identity and life experience. Chapters three and four are the main text analysis, which discuss the space writing of Hong Kong in the novel with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related theories. Chapter five will conclude and review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ach chapter and demonstrate the space and place in Liu Yichang’s experience.
一、劉以鬯作品 (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序)
劉以鬯:《寺內》,台北市:幼獅文化,1977年。
劉以鬯:《一九九七》,台北市:遠景出版,1984年。
劉以鬯:《短綆集》,北京:中國友誼出版,1985年。
劉以鬯著,李今編:《劉以鬯實驗小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4年。
劉以鬯:《島與半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劉以鬯:《見蝦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劉以鬯:《對倒》,香港:獲益文化,2000年。
劉以鬯:《劉以鬯小說自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劉以鬯:《舊文新編》,香港:天地圖書,2007年。
劉以鬯著,梅子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劉以鬯卷》,香港:天地圖書,2014年。
劉以鬯:《對倒》,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5年。
劉以鬯:《酒徒》,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5年。
劉以鬯著,劉燕萍編:《故事新編》,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
劉以鬯著,梅子編:《我與我的對話》,四川: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
二、專書 (依姓氏筆畫先後排序)
Allen John(約翰˙艾倫)等著,王志弘譯:《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台北市:群學,2009年。
Benjamin(班雅明)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市:臉譜出版,2010年。
Cresswell Tim(克瑞斯威爾)著,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群學出版,2006年。
Clare Marcus(克蕾兒˙馬可斯)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出版,2000年。
Francis T. McAndrew著,危芷芬譯:《環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出版,1985年。
Graham Ward(瓦爾德)主編,林心如譯:《塞杜文選(一)——他種時間/城市/民族》,苗栗縣,2008年。
Linda McDowell(琳達˙麥道威爾):《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市:群學出版,2006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2003年。
Marc Auge(馬克˙歐傑):《非地方:超現代性人類學導論》,台北市:田園城市,2017年。
Paul Cloke, Philip Crange, Mark Goodwin編,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市:巨流,2006年。
Paul A. Bell(貝爾)著,聶筱秋、胡中凡等譯:《環境心理學》,新加坡:新加坡商亞洲湯姆生國際出版,2003年。
Peter Adey(彼得˙艾迪)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新北市:群學出版,2013年。
Kevin Lynch(凱文˙林區)著,胡家璇譯:《城市的意象》,台北市:遠流出版,2014年。
Yi-Fu Tuan(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98年。
Yi-Fu Tuan(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等譯:《逃避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2006年。
Yi-Fu Tuan(段義孚)著,潘桂成譯:《恐懼》,台北縣:立緒文化,2008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市:麥田出版,1998年。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市:麥田出版,1997年。
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台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
王良和:《文本的秘密——香港文學作品析論》,香港:匯智出版,2019年。
王嘉玲編:《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展覽圖錄》,台南市:台灣文學館,2020年。
朱耀偉編:《香港關鍵詞:想像新未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年。
何杏楓、張詠梅編:《劉以鬯主編〈香港時報·淺水灣〉(1960.2.15-1962.6.30)時期研究資料冊》,「劉以鬯主編《香港時報·淺水灣》(1960.2.15-1962.6.30)時期研究」計畫出版,2004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市:麥田出版,1996年。
李育霖編:《華語語系十講》,新北市:聯經出版,2020年。
町田敬志、西澤晃彥著,蘇碩斌譯:《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台北市:群學出版,2012年。
周 蕾:《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周永新:《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香港:中華書局,2016年。
周永新:《回首香港七十年 : 我們有過的歡笑和唏噓》,香港:中華書局,2016年。
周潔茹編:《期頤的風采——懷念劉以鬯先生》,香港:香港文學出版,2018年。
易明善、梅子:《劉以鬯研究專集》,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年。
洛 楓:《世紀末城市》,香港:牛津大學,1995年。
胡亞敏:《敘事學》,台北市:若水堂,2014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市:麥田出版,2008年。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市:聯經出版,2015年。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市:揚智文化,2002年。
馬俊偉、吳俊雄、呂大樂編:《香港文化政治》,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9年。
香港文學館主編:《我香港,我街道》,新北市:木馬文化,2020年。
徐磊青、楊公俠:《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台北市:五南,2005年。
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陳鼓應:《存在主義》,台北市:台灣商務,1992年。
陳翠兒、蔡宏興主編:《空間之旅——香港百年建築》,香港:三聯書店,2005年。
陳伯軒:《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
陳其澎:《身體與空間》,新北市:暢通文化,2011年。
陳冠中:《我這一代香港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國球:《香港抒情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16年。
陳國球:《香港˙文學:影與響》,香港:練習文化實驗室,2017年。
陳智德:《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新北市:聯經出版,2019年。
梁秉鈞:《也斯的五O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香港:中華書局,2013年。
梁秉鈞:《香港文化十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梁秉鈞:《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青文書屋,1996年。
梁秉鈞:《香港的流行文化》,台北市:書林,1994年。
梁秉鈞、黃勁輝編:《劉以鬯作品評論集》,香港:香港文學評論,2012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1年。
張 寧:《異國事物的轉譯: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與回力球賽》,台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19年。
張美君、朱耀偉編:《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岡哲學映像》,台北市:威秀資訊科技,2015年。
郭斯恆:《霓虹闇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紀錄》,香港:三聯(香港)書店,2018年。
許定銘:《書鄉夢影》,香港:初文出版,2017年。
黃自鴻:《小說空間與台灣都市文學》,台北市:台灣學生,2015年。
黃勁輝:《劉以鬯與香港文學——文學˙電影˙紀錄片》,香港:中華書局,2016年。
黃勁輝、梁秉鈞、黃淑嫻等編:《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編:《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編:《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〇-一九六九年)》,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游勝冠、熊秉真編:《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出版,2015年。
湯家驊、雷鼎鳴等著:《我們是香港真本土》,香港:明報出版社,2017年。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市:麥田出版,1996年。
楊 義:《楊義文存(第5卷:中國現代文學流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楊小濱:《慾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台北市:麥田出版,2013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市:麥田出版,2014年。
鄭 蕾:《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香港:中華書局,2016年。
鄭寶鴻:《觸景生情——幾代香港人的生活記憶》,香港:中和出版,2017年。
趙稀方:《報刊香港:歷史語境與文學場域》,香港:三聯書店,2019年7月。
趙稀方:《小說香港:香港的文化身份城市關照》,香港:三聯書店,2018年。
蕭國健:《簡明香港近代史》,香港:三聯書店,2003年。
潘毅、余麗文編:《書寫城市——香港的身分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年。
潘國靈:《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市:五南,2005年。
蔡子懷:《想像香港的方法:香港小說(1945-2000)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
樊善標、馬輝洪、鄒芷茵主編:《疊印——漫步香港文學地景.一》,香港:商務印書館,2016年。
盧瑋鑾編:《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1925-1941)》,香港:華風書局,1983年。
盧瑋鑾:《香港故事——個人回憶與文學思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蘆原義信著,尹培桐譯:《街道的美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9年。
三、期刊論文與會議論文
李 躍:〈意識流小說的「香港化」-論劉以鬯的長篇小說《酒徒》〉,《江西教育學院報》,第29卷5期(2008年10月),頁78-81。
李 躍:〈看「故事」如何「新編」-論劉以鬯小說《寺內》、《蜘蛛精》及其它〉,《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8卷4期(2008年12月),頁48-51。
李 鈞:〈香港現代主義小說的奠基之作——劉以鬯《酒徒》細讀〉,《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3期(2016年5月),頁109-116。
李明燊:〈隱蔽的身影——劉以鬯《吵架》的敘事學分析〉,《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2期(2010年12月),頁118-120。
余欣娟:〈殖民與樂土的錯位:論梁秉鈞詩的空間隱喻〉,《國文學誌》第34期(2017年6月),頁97-117。
朱崇科:〈空間形式與香港虛構——試論劉以鬯實驗小說的敘事創新〉,《人文雜志》2期(2002年3月),頁93-98。
計紅芳:〈酒徒與劉以鬯的身份同構〉,《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7卷4期(2007年8月),頁77-80。
郭強生:〈都市、空間、小說創作〉,《百年小說研討會》會議論文2 (2011年5月21-24日),頁 9-10。
陳智德:〈「回歸」的文化焦慮─1995年的《今天.香港文化專輯》與2007年的《今天.香港十年》〉,《政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16年6月),頁69-90。
陳彥瑾:〈劉以鬯:一個人,一座城,一種文學精神〉,《文化月刊》第8期(2018年8月),頁42-45。
陳丹燕:〈上海咖啡館的編年史〉,《聯合文學》第204期(2001年10月),頁146-149。
袁勇麟:〈二十世紀香港小說與外國文學關係淺探〉,載於汕頭大學台港及海外文學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編,《期望超越》(廣東:花城出版,2011年),頁261-270。
莊宜文:〈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3期(2008年1月),頁23-58。
須文蔚:〈劉以鬯在港台意識流推廣的一段公案〉,《名作欣賞》第34期(2018年12月),頁36-40。
須文蔚:〈臺灣文學同仁刊物企劃編輯與公關活動之研究——以「創世紀」詩雜誌近二十年媒體表現為例〉,《創世紀詩雜誌》第140/141期(2004年10月),頁129-143。
須文蔚:〈劉以鬯主編《淺水灣》副刊時期臺港跨藝術互文現象分析:以秦松與蔡瑞月的稿件為例〉,《台灣文學研究雧刊》第23期(2020年2月),頁21-46。
蔡益懷:〈浪跡香江——試析劉以鬯小說中的游蕩者形象〉,《華文文學》第5期(2002年10月),頁50-55、20。
黃雅蓮:〈殖民話語與中國性:劉以鬯《酒徒》的一種解讀〉,《中極學刊》第9期(2015年6月),頁51-65。
黃萬華:〈跨越1949:劉以鬯與香港文學〉《理論學刊》第7期(2010年7月),頁115-118、128。
鄧觀傑:〈建構香港的視線——劉以鬯小說中的南洋與上海〉,《中國文學研究》第48期,(2019年7月),頁285-320。
劉 超:〈內在真實的探求―論劉以鬯及其《酒徒》的現代性〉,《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2期(2006年4月),頁24-27。
劉紹信、夏野:〈敘事形式的多重變奏——劉以鬯《吵架》敘事重讀〉,《學術交流》第11期(2015年12月),頁194-197。
潘國靈:〈劉以鬯小說的影視改編綜論〉,《現代中文學刊》第2期(2012年4月),頁39-45。
潘亞暾、汪義生:〈劉以鬯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期(1988年4月),頁73-82。
鄭迦文:〈香港文化空間鏡像建構―從小說《對倒》到電影《花樣年華》〉,《貴州社會科學》第2007卷第12期(2007年12月),頁50-55。
鄺銳強:〈存在主義對劉以鬯《對倒》的影響〉,《香江文壇》第38期(2005年4月),頁44-46。
四、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先後)
陳 同:《文化的疏離與文化的融合——徐訏、劉以鬯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1年。
計紅芳:《跨界書寫——香港南來作家的身份建構》,蘇州: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王淑君:《在荊棘中行走——劉以鬯小說論》,安徽: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侯桂新:《從香港想像中國:香港南來作家研究(1937-1949)》,香港:香港嶺南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9年。
鄭倍蓉:《西西小說香港城市書寫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郭千綾:《劉以鬯小說中的「現代性」與「香港性」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張丰慈:《摩登長廊裡的傳奇──論西西的香港都市書寫》,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黃雅蓮:《香港文學與文化身分:以劉以鬯、西西、梁秉鈞為個案的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黃勁輝:《劉以鬯與現代主義:從上海到香港》,山東: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謝明成:《香港製造──論董啟章《V城系列》的城市邏輯》,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陳姿含:《九七後香港城市圖像 ──以韓麗珠、謝曉虹、李維怡小說為研究對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劉慕嵐:《都市人與空間——香港作家也斯小說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史碩婷:《劉以鬯的身份迷思》,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
五、電子媒體與網路資源
紀錄片,《1918》,導演:黃勁輝,監製:廖美立,2015年,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周潔茹編輯:《香港文學》月刊(電子版),http://www.hongkongliterary.com/magazine.jsp?nav=1。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庫》,http://hklitpub.lib.cuhk.edu.hk/index.jsp。
鄧小樺編輯:《虛詞》,以文學為中心的網上發表平台,http://p-articles.com/
《微批》,推動閱讀和評論的文學媒體,https://paratext.hk/。
Youtube影片,《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座談會》OUH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5heJS15Ujg&ab_channel=OUHKChannelOUHKChannel。
Youtube影片,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2018:思念劉以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HmgA2SJ_k&ab_channel=%E7%B2%B5%E8%AE%80%E5%AD%B8%E9%99%A2%E7%B2%B5%E8%AE%80%E5%AD%B8%E9%99%A2。
李佩樺:〈遇見百分百「香港文學」——《香港文學》雜誌之專輯解讀〉2019年5月12日檢索自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li-pei-hua/li-pei-hua_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