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芳婷 |
---|---|
論文名稱: |
追尋烏托邦?台北門禁社區現象之探討 |
指導教授: | 譚鴻仁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4 |
中文關鍵詞: | 門禁社區 、都市化 、郊區化 、社會隔離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6 下載:1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二十世紀末期,門禁社區現象開始在全球各大都市蔓延,其指人們為了安全等理由,選擇遷入一個對居民進行管制,具有圍牆或是圍籬的封閉居所。此新興現象引起學界廣泛討論,門禁社區取代政府提供安全、清潔、設備維護等服務,私有力量將都市切割成無數區塊,造成空間碎裂化,國家角色與功能逐漸消逝。在不同的社會發展脈絡下,門禁社區的興起應該代表不同社會意義,本研究採用紮根理論,試圖解釋門禁社區現象在台北興起所代表的涵義。研究目的有四:一、台北門禁社區類型及其形成原因;二、門禁社區內部生活方式;三、門禁社區居民與外部居民互動情形;四、門禁社區與外部公部門互動關係。
研究發現,台北門禁社區可分為「造鎮型」、「安全型」、「豪宅型」三種類型:「造鎮型」門禁社區多位於占地廣闊的郊區,社區以整體規劃興建,內部有完善的公共設備與生活機能,如游泳池、網球場、籃球場、餐館、幼稚園、便利商店等,猶如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小城鎮;「安全型」門禁社區為都市中最為常見的類型,社區於一樓入口處對進出人員進行控管,以保證社區安全,內部並有簡易公共空間與設備,如閱覽視、會議室、中庭花園等;「豪宅型」門禁社區多位於規劃良善的新興重劃區,住宅有高總價、大坪數的特徵,而社區內部具有完善的公共設備與服務,例如,游泳池、健身房、三溫暖、五星級服務、飯店式管理等。
三類禁社區各有其社區內部生活方式、與社區外居民互動方式,因此形成不同隔離機制:「造鎮型」門禁社區的汽車依賴影響居民生活方式,人們不是待在社區,便是直接開車至遠處,並不會在當地造成停留,因此與當地居民形成隔離;「安全型」門禁社區位在生活機能豐富的都市中,居民有許多步出社區,和當地發生接觸的機會;「豪宅型」門禁社區內外居民社經背景差異極大,兩者不僅是居住空間的隔離,更是生活型態的隔離,社區內外猶如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群。
三類門禁社區各以不同的方和公部門互動:「造鎮型」門禁社區由於範圍廣大,常和里行政單位重疊,社區以公私合夥的方式協同治理;「安全型」門禁社區自行打理簡單的社區事務,如安全、清潔、設備維護等,逐漸脫離政府控制;「豪宅型」門禁社區在強大的運作能力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甚至會和當地政府產生相互抗衡的量。
門禁社區出現象徵人們對不同生活型態的追求與渴望,各類門禁社區由於其隔離機制,分別造成不同程度的都市空間碎裂化。門禁社區引起地方治理模式改變,在各類社區中以不同方式呈現出來。門禁社區私有化與專業化的社區治理方式,對傳統社區內涵與意義產生衝擊,企業力量逐步滲入社區並改變都市地景。經濟優先與自由市場的都市發展策略下,居民可以藉由遷入各類門禁社區,滿足對生活的想像,並獲取較佳居家環境,但是門禁社區外居民,成為被良好環境隔離的一群人,他們必需繼續忍受惡劣居家環境。
中文部分:
米復國(1988)。〈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卷1,期1-2,97-147。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任瑋、黃秀義(2003/06/29a)。〈挑藝術品 要針對買家特性〉。《經濟日報》,版3
任瑋、黃秀義(2003/06/29b)。〈豪宅秀身價 典藏藝術品比高下〉。《經濟日報》,版3
李任初(1992)。《新自由主義─宏觀經濟的蛻變》。台北市:臺灣商務。
吳芝儀、廖梅花 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市:揚智。
宋健生(2000/07/09)。〈頂級豪宅 引進英國大管家〉。《經濟日報》,版24
林佳穎(2003)。《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www.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2007/5/10瀏覽)。
林瑞陽(2003/08/09a)。〈北市豪宅 地版就花400萬〉。《聯合報》,版C8
林瑞陽(2003/09/19b)。〈優良物業管理 打造名宅風華〉。《聯合報》,版C8
林韋任(2005/07/30)。〈優質管理 房價高人一等〉。《聯合報》,版B3
林潤華(2005)。〈「臺北信義豪宅」及其生產集團:信義計畫區高級住宅社區之生產者分析〉。《地理學報》,期40,45-67。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林萬億(2003)。〈論我國的社會住宅政策與社會照顧的整合〉。《國家政策季刊》卷2,期4,53-82。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周志龍(2004)。〈台灣新都市主義與都市規劃的挑戰〉。《都市與計劃》,卷31,期3,195-213。台北市: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周素卿(2003)。〈全球化與新都心的發展─曼哈頓意象下的信義計畫區〉。《地理學報》,期34,41-60。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洪子茵(2002)。《台北市集合住宅管理維護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
孫清山(1997)。〈戰後臺灣都市之成長體系〉。蔡勇美、章英華。《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市:巨流。
夏鑄九(1995)。《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市:唐山。
孫本初、鐘京佑(2006)。〈從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網絡治理之分析〉,《中國地方自治》,卷59,期4,33-54。台北縣:中國地方自治編輯委員會。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東升(1997)。〈都市政治與都市政策的分析〉。蔡勇美、章英華。《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市:巨流。
陳建元(2006)。〈土地使用制度的選擇與產權結構關係之研究-制度經濟的觀點與應用〉。《2006年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
章英華、蔡勇美(1997)。《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市:巨流。
張哲帆(1995)。《光復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莊文忠(2006)。〈書評:Transforming Local Governance: From Thatcherism to New Labour〔轉型中的地方治理:從柴契爾主義到新工黨〕〉。《台灣民主季刊》。卷3,期2,203-208。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
莊瑞祥(2002/11/27)。〈億元新豪宅主人年輕化〉。《民生報》,版A9。
張婉珍(2000/06/18a)。〈豪宅預售 接待中心比人氣〉。《經濟日報》,版24。
張婉珍(2000/06/16b)。〈北市豪宅 買氣大驚奇〉。《經濟日報》,版5。
彭漣漪(2007/06/05)。〈一縣市兩世界 貧富差距惡化〉。《中國時報》。
許咨民(1998)。《中華民國內政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i.gov.tw/stat/topic/topic113.html(2007/6/10瀏覽)
黃小黛(2007/01/26)。〈深夜噪音擾鄰,怎麼管?〉。《中國時報》,版E2。
黃小黛、郭寶珍(2007/05/25)。〈健身房及公用設施的使用時間,管委會可以變更嗎?〉。《中國時報》,版E2
黃宗儀(2004)。〈都市空間的生產:全球化的上海〉。《台灣社會研究》,期53,61-83。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黃淑枝(2004)。《郊區新社區的形成與居民生活滿意度分析-以台北都會區的新店安坑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黃秀義(2000/10/03)。〈豪宅門面 重金打造〉。《經濟日報》,版38。
黃啟菱(2006/11/11)。〈豪宅專賣店 擁抱避雷針客戶〉。《經濟日報民生報》,版A2。
張景森(1990)。《臺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畢恆達(2004),〈城市的守護天使?電眼(CCTV)就在你/妳身邊〉,《文化研究月報》,期36,台北市: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
翟本瑞、張維安、陳介玄(1989)。《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社會學方法論》。台北市:巨流。
楊金嚴(2003/06/13)。〈信義之星認養道路 月底收回〉。《聯合報》,版B4。
董鑑霆(2000)。《台灣住宅建築開發觀念與居住者使用態度演變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學系。
葛珮育(2000/06/16a)。〈台北億萬豪宅 買氣驚人〉。《聯合報》,版8。
葛珮育(2000/07/25b)。〈遠企物業 與建商合作在宅服務〉。《聯合報》,版22。
葛佩育(2002/11/26c)。〈信義之星 舉辦豪宅珠寶精品秀〉。《聯合報》,版21。
廖石(2003)。〈從『地方治理』 的思潮變遷探討『社區賦權』 在鄉村發展政策中的定位與課題〉。《城市與設計學報》。期15&16,93-115。台北市: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鄭育容(2005/10/01)。〈人傑地靈 點土成金〉。《聯合報》,版B2。
蔡宏進(1997)。〈城鄉關係的問題與展望〉。蔡勇美、章英華。《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市:巨流。
蔡錦昌(1994)。《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釋義》。台北市:唐山。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譚鴻仁、王俊隆(2005)。〈鄰避與風險社會:新店安坑掩埋場設置的個案分析〉,《地理學報》,期42,105-125。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謝高橋、張清富(1997)。〈城鄉連結─遷移人口的特性與適應〉。蔡勇美、章英華。《都市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蕭新煌(1997)。〈都市居民運動〉。蔡勇美、章英華。《都市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韓義興(2000/06/15)。〈超豪宅 黃金地段170坪〉。《聯合晚報》,版3。
顧忠華(1992)。《韋伯學說新探》。台北市:唐山。
顧忠華 譯(1986)。《理性化與官僚化:對韋伯之研究與詮釋》。台北市:聯經。
英文部分:
Atkinson R. & Blandy S. (2005).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New Enclavism and the Rise of Gated Communities, Housing Studies, 20(2), 177-186.
Atkinson, R. & Flint, J. (2004). Fortress UK? Gated Communities, the Spatial Revolt of the Elites and Time-Space Trajectories of Segregation. Housing Studies, 19(6), 875-892.
Bislev, S.(2004). Privatization of Security as Governance Problem: 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San Diego Region. Alternatives: Global, Local, Political,29(5), 599-618.
Bickford(2000). Constructing Inequality. City Spaces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Citizenship. Political Theory, 28(3), 355-376.
Blakely, E. J. & Snyder, M. G. (1997). Fortress Ameraca: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Blandy, S. (2006).Gated community in Engl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s. GeoJournal, (66), 15-26.
Blinnikov, M. (2006). Gated community of the Moscow green belt: newly segregated landscape and the suburban Russian environment. GeoJournal, (66), 65-81.
Brenner & Theodore (2002), Cities and the Geographies of "Actually Existing Neoliberalism". Antipode, 24(3), 349-379.
Brunn, S. D.(2006). Gated minds and gated lives as worlds of exclusion and fear. GeoJournal, (66), 5-13.
Chen, Simon C.Y.; Webster, Chris J.(2005).Homeowners Associations,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Costs of Private Governance. Housing Studies, 20(2), 205-220.
Coy, M. & Pöhler, M.(2002). Gated communities in Latin American megacities: case studies in Brazil and Argentina. Environment & Planning B: Planning & Design, 29(3), 355-371.
Glasze, G. & Alkhayyal, A.(2002). Gated housing estates in the Arab world: case studies in Lebanon and Riyadh, Saudi Arabia. Environment & Planning B: Planning & Design, 29(3), 321-337.
Gooblar, A. (2002). Outside the Walls: Urban Gated Communities and their Regulation within the British Planning System.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0(3),321-334.
Grant & Mittelsteadt.(2004) Types of gated communities. Environment & Planning B: Planning & Design, 31(6), 913-930.
Grant, J. (2005). Planning Responses to Gated Communities in Canada. Housing Studies, 20(2), 273-285.
Harvey(2005).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w, S. (2004). Behind the Gates-Life Securi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n Fortress America. New York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Lee, S. & Webster, C. (2006).Enclosure of urban commons. GeoJournal, (66), 27-42.
Leisch, H.(2002).Gated communities in Indonesia. Cities, 19(5), 341-351.
Manzi, T. & Smith-Bowers, B.(2005).Gated Communities as Club Goods: Segregation or Social Cohesion?. Housing Studies, 20(2), 345-359.
McKenzie, E. (1994).Privatopi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cKenzie, E. (2005).The Pomerium in Las Vegas: A Case Study of Emerging Trends in American Gated Communities. Housing Studies, 20(2), 187-203.
McKenzie, E. (2006). Emerging trends in states regulation of private communities in the U.S. GeoJournal, (66), 89-102.
Miller, C. M. & Moffat(2005). Battlement Mesa: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evolution. Social Science Journal, 42(1), 1-12.
Mycoo, M.(2006).The retreat of the upper and middle classes to 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poststructural adjustment era: the case of Trinidad.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38(1), 131-148.
Peck(2002). Peck J. & Tickell A. The Urbanization of Neoliberalism: Theoretical Debates Neoliberalizing Space. Antipode, 34(3), 380-404.
Raposo, R. (2006).Gated communities, commodification and aestheticization. GeoJournal, (66), 43-56.
Renaud Le Goix(2005). Gated Communities: Sprawl and Social Segregation in Southern California. Housing Studies, 20(2), 323-343.
Robins, S.(2002). At the limits of spatial governmentality: a message from the tip of Africa. Third World Quarterly, 23(4), 665-689.
Roitman, S.(2005).Who Segregates Whom? The Analysis of a Gated Community in Mendoza, Argentina. Housing Studies, 20(2), 303-321.
Salcedo, R. & Torres, A. (2004).Gated Communities in Santiago: Wall or Fronti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 Regional Research, 28(1), 27-44.
Stoyanov, P.& Frantz, K.(2006).Gated communities in Bulgaria: interpreting a new trend in post-communist urban development. GeoJournal, (66), 57-63.
Thuillier, G.(2005). 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Buenos Aires, Argentina: A challenge for Town Planning. Housing Studies, 20(2), 255-271.
Townshend, I. J.(2006). From public neighbourhoods to multi-tier private neighbourhoods: the evolving ecology of neighbourhood privatization in Calgary. GeoJournal, (66), 103-120.
Wu, F.(2005). Rediscovering the 'Gate' Under Market Transition: From Work-unit Compounds to Commodity Housing Enclaves. Housing Studies, 20(2), 235-254.
Wu, F. & Webber, K.(2004). The rise of “foreign gated communities” in Beijing: betwee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institutions. Cities, 21(3), 2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