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孟珈 |
---|---|
論文名稱: |
多元與一體的辯證:台灣環島活動之文化意涵 Diversified Community: A Study on the Activities of Travelling around Taiwan |
指導教授: | 莊萬壽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1 |
中文關鍵詞: | 環島 、環島旅行 、台灣主體性 、多元主體 、多元共同體 、台灣交通史 |
英文關鍵詞: | Travelling around Taiwan, Circling Taiwan, Taiwan Identity, Diversified Community, History of TaiwanTransport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台灣環島活動蔚為風潮,包括單車環島、徒步環島、溜冰環島、獨木舟環島、帆船環島、飛行環島等等。有人以環島關懷土地家園,有人以環島挑戰自我,有人則藉環島表達訴求、展現決心。有鑑於此,本文以歷年來之環島活動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中之文化意涵,並將其概略區分為「生產性」、「觀光性」與「挑戰性」三種類型:「生產性環島」乃是基於工作業務之需所進行,包括調查、探勘、巡視、宣導等,往往是外來者意圖認識台灣、掌控台灣的第一步,也是環島活動最初之樣貌;「觀光性環島」盛行於工商業高度發展之時,可視為大眾文化之一環;「挑戰性環島」則往往是就大眾文化之弊端所做的檢討與修正,強調個人心智的成長及人與土地的互動。這些環島類型雖可倂存於各個時代,但其發展趨勢大致是由生產性過渡至觀光性、挑戰性,並由嚴肅轉為休閒,由官方落入民間,進而成為全台普及之活動。此外,環島乃是人們在台灣島上的旅行與移動,涉及疆域的跨越、資訊的交流與文化的互動,因此一部環島文化史見證了台灣人地關係的轉變,也記錄了台灣一路由「他者/客體」到「自我/主體」的蛻變過程。最後透過島內本身的跨界現象,提出「多元/一體」的辯證角度,為「多元主體」或「多元共同體」的實踐提供些許反思與建議,豐富台灣主體論述的內涵。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now taking tours around Taiwan, whether by foot, by bicycle, by roller skate, by canoe, by boat, or by plane…etc. It’s worth noticing that some takes it as a way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homeland, some takes it as a life’s dream and challenge, while others circle the island declaring their determination to start a new life, to advocate love and peace, to fight for human rights and even against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As a resul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journeys and voyages around Taiwan, both during the past few centuries and the present time, 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travelling around Taiwa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otives, the journeys around Taiw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productive ones, tourist ones and challenging ones. Productive ones, related to political, commercial and martial affairs such as investigation, inspection, and advertising, are always the first step taken by foreign powers to seize and even to take over Taiwan. Tourist ones come along with the blossom of economy, and therefore can be taken as a part of mass / popular culture. Challenging ones care more about travelers’ spiritual improvement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nature. These travels of different types may exist at the same time, but actually with a tendency from productivity to tourism or challenge, from official business to popular recreation.
Moreover, travel may be contributive for barrier break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we can tell from those journeys people’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and even find out the process Taiwan changing from a passive “Object” to an active “Subject.” Finally comes the dialectical discuss of “diversity and unity,” along with the idea of “diversified community,” with which hopefully to enrich and modify today’s discourse of Taiwan Identity.
一、 專書
Aalsvoort, Lambert van der.著、林金源譯
2002 《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台北:經典雜誌。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
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Barker, Chris.著、羅世宏等譯
2004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Bocock, Robert.著、張君玫、黃鵬仁譯
1995 《消費》。台北:巨流。
Campbell, Rev. W.
1915 Sketches from Formosa. London: New York: Marshall Brothers, limited.
Campbell, Rev. W.(甘為霖)著、許雅琦、陳珮馨譯
2006 《福爾摩莎素描:甘為霖牧師台灣筆記》。台北:前衛。
Davidson, James W.著、蔡啟恆譯
1972 《台灣之過去與現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Fix, Douglas L.(費德廉)著、羅效徳譯
2006 《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台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Foucault, Michel.
1980 Power / 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on.
Spurr, David.
1993 The Rhetoric of Empire: Colonial Discourse in Journalism, Travel Writing, and Imperial Administration.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Urry, John.著、葉浩譯
2007 《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
Western, Mark.(韋馬克)著、林增祥譯
2004 《千里環台海王子:台灣女婿韋馬克的百萬公益行動》。台北:山岳文化。
Zheng, Chantal.(白尚德)著、鄭順德譯
1999 《十九世紀歐洲人在台灣》。台北:南天。
Zandvliet, Kees.(冉福立)著、江樹生譯
1997 《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上、下冊)。台北:漢聲雜誌社。
上野專一
1985 《臺灣視察復命》。台北:成文。
大竹文輔
1939 《臺灣航空發達史》。台北:出版者不詳。
王珊珊
2004 《近代台灣縱貫鐵路與貨物運輸之研究:1887-193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
2001 《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台北:稻鄉。
水野遵
1879 〈大臣使清視察航臺〉、〈探奇遭賊傳道入山〉,收錄於《臺灣征番私記》卷の一第二回及卷の二第五回,手抄本。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
伊能嘉矩著、溫吉編譯
1957 《臺灣番政志》。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
1996 《臺灣踏查日記》(上)。台北:遠流。
交通部
2002 《交通政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交通部。
江日昇
1960 《臺灣外記》,臺灣文獻叢刊第6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江樹生譯註
2000 《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台南:臺南市政府。
2002 《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台南:臺南市政府。
江樹生主譯註
2007 《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1622-1626》。台北:南天。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
1900 《臺灣蕃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沈葆楨
1958 《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贊誠
1966 《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3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呂紹理
2005 《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
林平祥纂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58 《臺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交通篇》。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玉茹
1996 《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知書房。
林季嫻
2007 《台灣人地關係初探》。台北:前衛。
林朝棨、周瑞燉編
1974 《臺灣地質》。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濁水
2006 《共同體:世界圖像下的台灣》。台北:左岸。
孟祥翰
1997 《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周鍾瑄
1962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范咸、六十七
1961 《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侯中一
1980 《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74輯。台北:文海出版社。
胡美璜、楊廷英、石中光編著
1984 《中華公路史》(下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胡傳
1960a 《臺灣日記與稟啟》,臺灣文獻叢刊第7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0b 《臺東州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8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郁永河
1959 《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姚瑩
1957 《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夏黎明
1996 《清代台灣地圖演變史》。台北:知書房。
夏獻綸編製、余寵繪圖
1959 《臺灣輿圖》,臺灣文獻叢刊第45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高明士等編
2005 《臺灣史》。台北:五南。
高拱乾
1960 《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翁佳音
1998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唐贊袞
1958 《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
1935 《臺湾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台北:台北帝國大學。
曹士桂
1988 《宦海日記校注》。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陳俊編著
1987 《台灣道路發展史》。台北: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陳淑均
1963 《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郭大玄
2005 《臺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台北:五南。
郭輝譯、王詩琅、王世慶校訂
1970 《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二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橫
1962 《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淺香貞次郎編輯
1941 《臺湾海運史》。台北:台湾海務協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2006 《騎跡紀念特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60周年校慶60鐵騎環島挑戰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博物館
2007 《地圖臺灣:四百年來相關臺灣地圖》。台北:南天。
國立編譯館
1997 《國民中學認識台灣(地理篇)教科書》。台北:國立編譯館。
曾汪洋
1955 《臺灣交通史》,臺灣研究叢刊第37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程大學
1991 《台灣開發史》。台北:眾文圖書。
渡部慶之進著、黃得峰譯
2006 《臺灣鐵道讀本》。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譯自1939年渡部慶之進著、東京春秋社出版之《臺灣鐵道讀本》)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
2002 《臺灣史》。台北:五南。
黃秀政
1992 《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商務。
黃叔璥
1957 《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拓榮
1983 《台東縣志(二)》。台北:成文。
黃星炫
1991 《臺灣的古道》。台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黃學堂
1997 《胡傳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編著、黃恆正譯
1986 《分眾的誕生:大眾社會解體後的分眾現象》。台北:遠流。
葉振輝
1995 《台灣開發史》。台北:臺元出版社。
楊鵬飛
1994 《台灣鐵路古今站名》。台北:作者自印。
照史
1975 《高雄人物》第一輯。高雄:勝夫書局。
莊永明
1989 《台灣紀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台北:時報文化。
莊萬壽
2003 《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玉山社。
康培德
1999 《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台北:稻鄉。
游鑑明
1988 《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0)。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1987 《臺灣省交通建設》。南投: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1990 《臺灣省交通建設:六年來建設成果與展望》。南投: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1998 《臺灣交通回顧與展望》。南投: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著
1958 《臺灣之交通》,臺灣研究叢刊第63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總督府編
1985 《臺灣統治概要》,臺北:成文。(據昭和二十年排印本影印)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總務課
1932 《自動車に關する調查》。台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32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三十三年報》。台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著、江慶林譯
1990 《台灣鐵路史》上卷,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纂
1942 《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
1991 《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歷史草案(上)》。台北:捷幼出版社。(據1903年版影印出版)
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吳文星、鄭瑞明譯
1989 《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肆卷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炳惠
2003 《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
廖鴻基等
2005 《臺灣島巡禮》。台北:聯合文學。
蔣中正
1982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潘英編著
2001 《臺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
潘繼道
2001 《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鄉。
劉一民
1991 《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師大書苑。
劉克襄
1988 《探險家在台灣》。台北:自立晚報。
1989 《橫越福爾摩沙:外國人在台灣的旅行》。台北:自立晚報。
1993 《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台灣》。台北:自立晚報。
1999 《福爾摩沙大旅行》。台北:玉山社。
劉良璧
1961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蔡春曦
1973 《公路運輸》。台北:交通部交通研究所。
蔡逸君
2006 《跟我一起走》。台北:寶瓶文化。
劉銘傳
1958 《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駱香林主修、吳玉階、苗允豐纂修、黃瑞祥協修
1959 《花蓮縣志稿》卷三(上)。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賴永祥、卜新賢、張美惠纂修
1960 《臺灣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外事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蕭瓊瑞
2006 《懷鄉與認同:台灣方志八景圖研究》。台北:典藏。
盧光輝、李載鳴、張政亮編著
2003 《臺灣之美──地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戴寶村
2000 《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北:玉山社。
謝崇耀
2002 《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台北:蘭臺出版社。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編
1905 《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下卷)。台北: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藍鼎元
1958a 《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b 《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藤崎濟之助著、全國日本經濟學會譯
2003 《臺灣史與樺山大將──日本侵台始末(上、下卷)》。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蘇昭旭
2007 《高速鐵路新時代:臺灣與世界高鐵接軌》。台北:人人出版。
二、 文章
Bourdieu, Pierre.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 by John Richardson. pp.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Swinhoe, Robert.
1859 “Narrative of a visit to the island of Formosa.” 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 ii(May 1859):145-164.
Turner, Victor著、楊麗中譯
1997 〈過渡儀式與社群〉,收錄於《文化與社會》,頁176-185。台北:立緒。.
丁日昌
1969 〈分巡臺澎兵備道扎行巡撫丁日昌擬定撫番善後章程二十一條〉,收錄於《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頁6-9,臺灣文獻叢刊第27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1 〈籌商大員移紮臺灣後山疏〉,收錄於《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頁86-89,臺灣文獻叢刊第28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山崎直方
1896 〈台灣探險餘談〉,《地質學雜誌》第4卷第41號頁190-194、第42號頁230-236、第43號頁262-265。
王開節
1958 〈臺灣之交通〉,收錄於《臺灣之交通》,頁1-31。
方豪
1969 〈康熙五十三年測繪地圖考〉,收錄於《方豪六十自定稿》(上冊),頁576-597。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伊能嘉矩
1902 〈小引三則〉,《臺灣志》卷首。東京:文學社。
江依恬
2006 〈編號109 人發所碩二 江依恬〉(學員感言),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編,《騎跡紀念特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60周年校慶60鐵騎環島挑戰隊》,頁81。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汪志伊、張師誠
1961 〈雙銜會奏稿〉,收錄於柯陪元,《噶瑪蘭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93種,頁131-150。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沈光文
1998 〈平臺灣序〉,收錄於龔顯宗主編,《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頁26-32。台南:台南縣文化局。
沈葆楨、文煜、李鶴年、王凱泰
1971 〈臺灣撫番開路情形疏〉,收錄於《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88種,頁76-78。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文星
1995 〈日本據臺前對臺灣之調查與研究〉,收錄於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編,《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67-576。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1997 〈東京帝國大學與臺灣「學術探險」之展開〉,收錄於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頁23-40。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吳炳輝
2005 〈孫元衡《赤嵌集》詩中的台灣風土〉,《明新學報》第31期,頁1-18。
吳密察
1998 〈從人類學者到歷史學者──台灣史研究的巨峰伊能嘉矩〉,《當代》第135期,頁10-27。
吳叡人
2001 〈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43-110。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呂紹理
2003 〈日治時期臺灣的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錄於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頁289-32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宜憲
2000a 〈晚清後山駐兵初探〉,《臺灣風物》第50卷第1期,頁13-42。
2000b 〈晚清後山駐軍與民庄的關聯性〉,《臺灣風物》第50卷第3期,頁83-114。
2001 〈晚清後山開撫議論之流變〉,《臺灣風物》第51卷第1期,頁111-140。
李信成
2005 〈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徙噶瑪蘭之研究〉,《台灣文獻》第56卷第1期,頁93-130。
李珮琪
2005 〈海洋文化精神及其實踐──以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福爾摩沙海岸巡禮計畫」為例〉,節錄後收錄於廖鴻基等,《臺灣島巡禮》,頁251-261。台北:聯合文學。
李國祁
1978 〈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5卷第2期,頁131-159。
李鴻瓊
1997 〈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第26卷第4期,頁83-117。
何獻瑞
2007 〈因為這些,我們環島!〉,《誠品好讀》第78期,頁31-32。
辛晚教
1988 〈臺灣地區觀光遊憩及資源開發政策回顧與展望〉,收錄於交通部觀光局技術組編輯,《發展國民旅遊研討會報告》,頁34-55。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邱貴芬
1995 〈「發現台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收錄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頁169-191。台北:麥田。
周婉窈
1997 〈曖昧的台灣人──日本殖民統治與近代民族國家認同〉,收錄於《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頁250-263。台北:文建會。
南方朔
1999 〈旅行有如閱讀〉,收錄於《魔鬼、上帝、印第安: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頁9-14。台北:元尊文化。
胡錦媛
2000 〈靜止與遊牧──《印度之旅》中的兩種旅行〉,收錄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頁182-205。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4 〈遠足離家──迷路回家〉,《臺灣當代旅行文選》,頁7-13。台北:二魚出版社。
2006 〈臺灣當代旅行文學〉,收錄於台中技術學院編,《臺灣旅遊文學論文集》,頁269-286。台中:五南。
胡錦媛主講、李文冰整理、記錄
1997 〈回歸點與出發點在旅行文學中的重要性〉,《幼獅文藝》第521期,頁43-50。
施添福
1990 〈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頁67-92。
姚瑩
1963 〈淡蘭擬闢便道議〉,收錄於陳培桂,《淡水廳志》頁25-26,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夏黎明
1992 〈光緒輿圖並說全臺前後山總圖〉,收錄於施添福主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頁223-238。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夏鑄九
1989 〈一個休閒空間的理論架構〉,《戶外遊憩研究》第2卷第1期,頁19-30。
唐羽
1989 〈吳沙入墾蛤仔難路線與淡蘭古道之研究〉,《台灣文獻》第40卷第4 期,頁171-260。
郝譽翔
2000 〈「旅行」?或是「文學」?──論當代旅行文學的書寫困境〉,收錄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頁279-302。台北:文津出版社。
曹永和
1979 〈歐洲古地圖上的臺灣〉,收錄於《臺灣早期歷史研究》,頁295-368。台北:聯經出版社。
莊漢開
1958 〈臺灣之民用航空〉,收錄於《臺灣之交通》,頁128-133,臺灣研究叢刊第63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許樹淵
1999 〈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簡史〉,《大專體育》第46期,頁7-10。
章英華
2005 〈都市化、社區與城鄉關係〉,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精簡本)》,頁398-420。台北:巨流。
陳英
1960 〈臺東志〉,收錄於胡傳,《臺東州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81種,頁81-86。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世慧
2007 〈產業、族群、地震帶──內山公路台三線〉,《經典》103期,頁48-69。
陳長房
1998 〈疆域越界:論後現代英文旅行文學〉,《中外文學》第27卷第5期,頁6-35。
陳政三
2005 〈翱翔福爾摩沙──郇和臺灣記行(一):環遊台灣首記〉,《臺灣博物》第24卷第4期,頁32-43。
2006 〈翱翔福爾摩沙──郇和臺灣記行(二):環遊台灣再記〉,《臺灣博物》第25卷第1期,頁36-43。
陳偉智
1998 〈知識與權力──伊能嘉矩與台灣原住民研究〉,《當代》第135期,頁28-51。
陳國棟
2005 〈臺灣交通簡史〉,《臺灣的山海經驗》,頁99-121。台北:遠流。
陳耀宏、蔡禎雄
1993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全國性動態青年活動之歷史變遷〉,《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15輯,頁27-46。
梁乃云
2006 〈編號510 教育系96級 梁乃云〉(學員感言),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編,《騎跡紀念特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60周年校慶60鐵騎環島挑戰隊》,頁8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炎憲
1989 〈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調查日記〉,《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6期,頁30-36。
張瑞津
1987 〈地形〉,收錄於石再添主編,《台灣地理概論》,頁9-22。台北:中華。
黃盛業
2006 〈編號404 工教系96級乙班 黃盛業〉(學員感言),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編,《騎跡紀念特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60周年校慶60鐵騎環島挑戰隊》,頁85。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游美惠
2000 〈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收錄於《調查研究》第8期,頁5-42。
曾一平
1953 〈漢人在奇萊開墾〉,《花蓮文獻》第1期,頁77-80。
楊清溪著、照史譯
1975 〈鄉土訪問飛行記〉,收錄於照史,《高雄人物》第一輯,頁163-173。高雄:勝夫書局。
詹素娟
2003 〈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頁117-142。
詹宏志
1998 〈硬派旅行文學〉,《聯合文學》第167期,頁98-101。
葉啟政
2004 〈一塊被撕裂的土地──台灣人失落的國族認同迷思〉,收錄於廖炳惠、黃英哲、吳介民、吳叡人編,《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頁315-343。台北:文建會。
廖炳惠
2002 〈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頁84-105。
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吳文星、鄭瑞明譯
1989 〈臺東移民史〉,收錄於《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4卷,頁3-7。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順德、Zheng, Chantal.(白尚德)
2003 〈十八世紀法國人對臺灣的看法〉,《臺灣史研究》第10卷第1期,頁173-187。
劉益昌
2003 〈臺灣玉器流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收錄於臧振華主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頁1-44。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劉家瑋
2006 〈編號503 歷史系96級 劉家瑋〉(學員感言),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編,《騎跡紀念特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60周年校慶60鐵騎環島挑戰隊》,頁8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劉維公
2000 〈符號化的旅遊與旅遊的終結〉,《誠品好讀》第1期,頁14-17。
賴進貴、黃清綺、葉高華
2005 〈古地圖的空間認知探索:以1878年《全臺前後山輿圖》為例〉,《臺大地理學報》第42期,頁47-68。
蕭阿勤
2005 〈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第9期,頁1-58。
戴寶村
1996 〈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與變遷〉,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頁425-443。台北:玉山社。
謝小萍
2006 〈按圖索驥的旅遊──論旅遊情報誌中的文化消費〉,收錄於台中技術學院編,《臺灣旅遊文學論文集》,頁307-325。台中:五南。
樺山資紀
1936 〈臺灣記事〉第一、二稿,收錄於西鄉都督と樺山總督紀念事業出版委員會編,《西鄉都督と樺山總督》,頁139-275。台北:西鄉都督と樺山總督紀念事業出版委員會。
蘇碩斌
2006 〈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臺灣社會學刊》第36期,頁167-209。
三、 學位論文
宋南萱
2000 「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振奇
1995 「由社會及文化觀點探討臺灣地區國民旅遊行為」。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祥翰
1988 「臺灣東部之拓殖與發展:1874-1945」。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華
1999 「日治前期臺灣縱貫鐵路之研究(1895-1920)」。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聖欽
1995 「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麗薇
2006 「自助旅行、觀光與文化想像:以台灣的自助旅行論述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慶隆
1996 「臺灣縱貫鐵道經營之研究:以「滯貨事件」為中心(1895-1924)」。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千慧
2005 「商圈營造對地方發展之影響──以內灣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智勝
2008 「日治時期台灣沿岸命令航線」。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佳惠
2001 「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智偉
1999 「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蕙嵐
2004 「由敘事角度切入看旅遊指南的景點再現與景點製造」。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龍保
2001 「日治中期臺灣國有鐵路之研究(1910~1936)」。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駱貞穎
2002 「空間的流動與符號的消費──走向旅遊的社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四、 報紙
《民生報》
1988 〈山鳴谷應/提倡假期單車旅行〉,1988年7月22日第7版。
1989a 胡榮華〈《胡榮華專欄》/給踏板上的勇者/「學習與成長」的歷練〉,1989年7月22日第7版。
1989a 胡榮華〈《胡榮華專欄》/踏板上的勇者──也是生活上的勇者〉,1989年7月30日第7版戶外活動。
1989b 〈踏板上的勇者/天雨路滑 上坡下坡難 有人摔掉牙 有人撞草堆〉,1989年8月2日第7版戶外活動。
1990 〈鐵馬環島行/長征千里到終點 大軍今凱歸〉,1990年7月21日7版戶外活動。
《自由時報》
2007 〈「我騎1里 你捐1塊」環島募款助院生〉,2007年8月4日第B2版。
《臺灣日日新報》
1903 〈本島の最近進步(十六)〉,1903年12月17日第1版。
1926 〈祝東臺灣鉄道全通〉專刊,1926年3月27日第5版。
1927a 〈臺灣八景決定/二十五日鐵道ホテルに於ける/最後の審查委員會で/同時に別隔二景及十二勝も決る〉,1927年8月27日第5版。
1927b 〈臺灣八景審查規定〉,1927年8月27日夕刊第1版。
1928 〈臺灣一周マラソン/花蓮港の鍾萬統選手〉,1928年11月13日第7版。
1930a 〈屏東飛行隊の壯舉/臺灣一周飛行コ一ス〉,1930年1月19日第5版。
1930b 〈新竹中學の新高登山と臺灣一周〉,1930年6月26日夕刊第2版。
1931 〈臺灣一周旅行/嘉義て計畫中〉,1931年1月16日第5版。
1932 〈臺灣一周航海/新潛艦伊六十七號/一日自佐世保首途〉,1932年9月3日夕刊第4版。
1934a 〈竹山/臺灣一周〉,1934年2月21日第8版。
1934b 〈楊君鄉土訪問/臺灣一周飛行/受關係者多數送行離陸〉,1934年10月18日第8版。
1934c 〈不時著高雄號/本早飛行返北〉,1934年10月19日第8版。
1934d 〈高雄號飛歸練兵場/由本社及民報贈呈花束/夜出席陳氏招宴〉,1934年10月20日第8版。
1934e 〈民間飛行家楊清溪君/三日全島一周飛行/是朝六時離陸按下午歸北〉,1934年11月2日第8版。
1934f 〈島民愛慕の鳥人/嗚呼!楊飛行士慘死/三日體育デ一奉祝飛行中/五十米の低空から墜落〉,1934年11月3日號外。
1935a 〈中壢驛長主催/臺灣一周旅行〉,1935年4月21日第11版。
1935b 〈けふ屏東機七機が/臺灣一周飛行演習/右廻り左廻り前後して臺北著發/一機のみ故障で飛行を中止〉,1935年4月27日夕刊第2版。
1935c 〈臺北臺東間/一日可到〉,1935年9月9日第8版。
1938a 〈臺灣一周視察〉,1938年3月8日第5版。
1938b 〈富士丸入港/臺灣一周旅行團來る〉,1938年11月7日第7版。
1938c 〈臺灣一周視察團から恤兵金を獻納〉,1938年11月8日第7版。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1907 〈新竹通信/參事逝世〉,1907年2月20日第5版。
《歐洲日報》
2006 〈華人工商圈/中華精選台灣環島行程〉,2006年4月22日第6版。
《聯合報》
1951 〈機帆船聯營處/當局准成立/統籌環島及澎湖運營 並計劃發展琉日航線〉,1951年9月17日第5版。
1952a 〈新疆歌舞團 將環島勞軍/準備節目極為精彩 全部日程約需兩月〉,1952年2月10日第2版。
1952b 〈花阿眉族山胞 組歌舞團環島勞軍/屏東駐軍舉行晚會 招待民眾同樂〉,1952年5月2日第6版聯合副刊。
1952c 〈台東縣議會 組地方自治考察團/將赴各地考察〉,1952年10月4日第4版。
1953a 〈駐華各使節/組旅行團 環島考察〉,1953年5月16日第1版。
1953b 〈天主教福利會巡迴診療車 將環島工作〉,1953年5月30日第3版。
1953c 〈各國駐華使節 昨遊台南古蹟/午後轉往某地參觀〉,1953年6月26日第3版。
1953d 〈外交團遊蹤〉,1953年6月29日第3版。
1953e 〈省運聖火傳遞 仍照成例辦理/廿一日在台南市點燃〉,1953年10月9日第3版。
1953f 〈欣逢國家大慶 環島萬民同歡/各地分開紀念大會 提燈結綵化裝遊行〉,1953年10月10日第4版。
1953g 〈加強反共抗俄宣傳/公路宣傳列車 明晨出發工作/俞主席將主持開車典禮 環島工作時間預定兩月〉,1953年12月3日第3版。
1954a 〈北市男女童子軍三百人/定下月舉行 環島露營/遊覽各地風景區〉,1954年1月4日第3版。
1954b 〈鐵路宣傳列車/昨晨自省垣出發赴新竹/俞主席主持授旗禮 卅餘人環島作反共宣傳〉,1954年5月23日第3版。
1954c 〈深入農村‧深入工廠的藝人行/文化工作隊將環島公演〉,1954年8月4日第3版。
1954d 〈鄉城小調/價值廾萬低音警報器 聲在耳際一鳴不驚人/議壇韶光瞬息任期屆 意猶未足要求環島遊〉,1954年9月24日第4版。
1955a 〈菲僑生藝宣隊 明起環島勞軍/軍中服務隊昨開始講習〉,1955年4月27日第3版。
1955b 〈立委今出發 考察省林業〉,1955年7月15日第3版。
1955c 〈防癆工作三年 檢查人五十萬/昨向記者報告工作〉,1955年8月5日第4版。
1956a 〈本省的地下水源〉,1956年6月17日第5版。
1956b 〈台灣遠景光明/紐約時報巨幅刊載 李普曼專文第一篇〉,1956年7月4日第2版。
1956c 〈環島航線船舶/搭客限量 應予規定〉,1956年9月23日第3版。
1957a 〈菲華僑藝宣隊 下週回國勞軍/韓藝術團下月來台〉,1957年4月9日第3版。
1957b 〈戰訓合格隊員 通知全部發出/限期前赴指定地點報到 徒步環島今上征途〉,1957年7月27日第3版。
1957c 〈征途寄語〉,1957年8月10日第2版。
1957d 〈征途寄語〉,1957年8月11日第2版。
1958a 〈聯合旅行社 舉辦春遊團〉,1958年2月1日第2版。
1958b 〈聯合遊覽公司 舉辦新年環島旅行〉,1958年12月11日第5版。
1959 〈雅靜安作環島訪問/視察天主教務/昨宿新竹今赴南部〉,1959年2月26日第1版。
1960a 〈巡迴商展九月出發/展出地點擬定/計廿一市鎮展期共兩月 廠商參加登記本月底止〉,1960年7月16日第5版。
1960b 〈省運會聖火/十四日由南市出發 北市選手月中集訓 全國網賽今揭幕〉,1960年10月12日第2版。
1960c 〈各國陸軍武官/今環島旅行〉,1960年11月4日第2版。
1961a 〈公保免費定期體檢 今起開始正式辦理/試辦兩週後環島巡迴工作 台北區預定九十天內完成〉,1961年3月3日第3版。
1961b 〈省運火炬決定環島傳遞 體協籃委會商建體育館 伍文明創馬拉松新紀錄〉,1961年9月20日第2版。
1962 〈楊萬如返國 擬在台設廠〉,1962年9月21日第5版。
1963a 〈謝東閔許金德/將環島訪省議員 請充分支持競選〉,1963年5月15日第2版。
1963b 〈政治作戰的特遣軍/國軍文康訪問團成績驚人〉,1963年10月26日第2版。
1964 〈泥火山分佈 獲得一結論/師大學生考察歸來〉,1964年7月27日第7版。
1965a 〈地熱蘊藏 一百餘處/陽明山四重溪等 比較有開發價值〉,1965年3月3日第2版。
1965b 〈台語影星勞軍 環島演出兩週〉,1965年6月23日第8版。
1966a 〈爭取聯名提高特別辦公費用/竹縣鄉代主席 今起環島旅行/將與各縣會商步驟〉,1966年6月10日第6版。
1966b 〈寶島之歌/搬上舞台〉,1966年12月10日第16版聯合副刊。
1967 〈環島民歌採集隊/兩隊返回台北/現正在分類整理中〉,1967年8月12日第9版聯合副刊。
1968 〈各地返國華僑青年/對於祖國文物 已有深刻認識/五日開始環島參觀訪問〉,1968年8月2日第9版。
1970b 〈歷史博物館將舉行/環島巡迴展覽/第一站是澄清湖陳列館 美術研究班今開始授課〉,1970年11月2日第5版。
1972a 〈《61年暑期青年自強活動特刊》/難忘人情溫暖 保證他時再來/海外青年研習團員 三百餘人分別賦歸〉1972年8月15日第6版。
1972b 〈選舉繽紛/長程競選七次環島/貧寒出身自比甘薯〉,1972年12月21日第3版。
1974 〈節約能源 長途跋涉 單車十老 勇氣可佩〉,1974年2月23日第6版。
1978a 〈尊師重道‧敬天法祖/謝東閔談政治抱負〉,1978年2月28日第3版。
1978b 〈許常惠明起環島採集民歌〉,1978年7月30日第7版影視綜藝。
1978c 〈媽媽環島爭選票 三子輪流當司機〉,1978年12月15日第3版。
1979 〈你對寶島了解多少?/讓我們發展知識性的國民旅遊〉,1979年7月25日第12版萬象。
1983 〈花蓮輪擱淺傾斜 船內車輛全泡水/六十多名員工.聲稱被遣散 薪津領到本月.表示要申訴〉,1983年4月22日第3版。
1984 〈正泰水泥等公司貸款 償還問題大致已解決〉,1984年6月25日第2版。
1989 〈競逐省商業會理事長 吳崑山率員環島拉票〉,1989年5月28日第15版全省綜合新聞。
1994 〈核四公投信念「走」完台灣一圈/卅四天風塵僕僕 林義雄說:「肉體有點痛苦,但很滿足」〉,1994年10月26日第6版綜合。
2000 〈為贏女友芳心 徒步環島/何大志追愛 玉里居民沿路打氣〉,2000年7月16日。(版次缺)
2002 〈逃離死神 兩人環島懺悔行/曾經重病待死卻未死 發願消罪苦行 黃姓 柳姓男子昨天穿越南橫公路抵達台東〉,2002年10月16日第20版高屏澎東綜合新聞。
2007a 顏亮一,〈一日生活圈 南北更不均 階級更擴大〉,2007年1月4日第A11版民意論壇。
2007b 〈告別童年 父子徒步環島50天/47歲中年轉業+12歲小學畢業 吃路邊攤 夜營學校 日行10小時 明返終點淡水〉,2007年8月31日第A6版話題。
2007c 〈一路有你 父子話題聊不完〉,2007年8月31日第A6版話題。
《聯合晚報》
1994 〈核四公投會成立 將發起環島苦行/要求未來總統候選人把「公投」列入政見〉,1994年9月13日第4版。
2008 〈不敵高鐵 西部航線恐將淨空/北中、北嘉、北南航線相繼停飛 北高也岌岌可危 西部機場如空城〉,2008年8月14日A2版話題。
《經濟日報》
1968a 〈日貨展委員長 菊池三郎抵台〉,1968年3月2日第4版工商服務。
1968b 〈十家旅行社聯營/外賓環島七日遊〉,1968年6月21日第4版工商服務。
1968c 〈董事長率機車隊 作五天環島訪問〉,1968年7月22日第4版工商服務。
1968d 〈復盛公司 服務隊返北〉,1968年10月2日第5版工商服務。
1968e 〈楊傳廣偕紀政 明起環島訪問〉,1968年11月13日第6版綜合‧通訊。
1968f 〈南部旅行社 元旦舉辦 環島旅行〉,1968年12月30日第7版綜合‧通訊。
1969a 〈三陽商業車/載重爬險坡 今天啟程〉,1969年3月16日第4版。
1969b 〈三陽商業車每輛六萬五即日起大量供應〉,1969年4月22日第5版。
1972a 〈南光興吹髮器 舉辦免費環島旅行〉,1972年3月13日第8版。
1972b 〈談天說地/觀光與「觀光」〉,1972年5月13日第10版。
1972c 〈產與銷/經營旅行社須做旅客分類/整套旅遊計劃不妨多策劃〉,1972年8月29日第9版。
1973a 〈外銷自行車零件昨在台中展示品質/一○五家廠商四百多件零件參加展覽〉,1973年5月19日第6版。
1973b 〈下週旅遊活動 瀏覽山川名勝為主 成功嶺探親是重點〉,1973年7月15日第7版。
1975 〈豪華快輪公司十九日開業/花蓮輪週六起開航行駛基花航線〉,1975年7月16日第7版。
1976a 〈觀光叢談/徒步旅行已蔚為風尚〉,1976年10月17日第8版觀光旅遊。
1976b 〈東南舉辦環島旅行/錫安專備寶島週遊券歡迎利用〉,1976年11月7日第8版觀光旅遊。
1977 〈功學社KHS自行車 舉辦千公里環島試車〉,1977年8月27日第9版。
1980 〈視聽事務器材展示 豐記今在中市舉行〉,1980年5月1日第9版。
1985 〈環島試車二十圈!/祥瑞一千促銷有新招〉,1985年5月17日第10版。
2006 〈雪山隧道通車 北宜生活圈成形/共耗時13年貫通 15年才通車 兩地車程縮短在30分鐘以內〉,2006年6月17日第A7版綜合新聞。
《讀賣新聞》
1895 〈臺灣行軍困難の實況〉,1895年6月22日,朝刊第2版。
五、 網路
@老綿羊
2007 〈20070705@老綿羊的環島行〉,http://blog.yam.com/leoli_yblog/article/10778717。瀏覽日期:2008.3.11。
2007年Travel Around Taiwan With Bike
2007 〈My Dream~〉,http://web.ntust.edu.tw/~A9203115/bike/。瀏覽日期:2008.8.27。
Ant安替的生活創作日誌
2007 〈單車環島「雙重奏」之序曲—環島緣起〉,http://blog.xuite.net/tinyiliu/ant/11849521。瀏覽日期:2008.8.27。
小V與我的旅遊紀錄
2008 〈愛台灣 環島網誌大集合〉,http://maverick007.net/。瀏覽日期:2008.8.25。
小眼睛先生的文字国
2005a 〈腳踏車與我〉,http://www.hohsienjui.com/archives/2005/04/aeeeee.html
。瀏覽日期:2008.3.11。
2005b 〈序〉,http://www.hohsienjui.com/archives/2005/04/post_1.html。瀏覽日期:2008.3.23。
小州的腳踏車環島日記
2006a 〈===前言===〉,http://blog.xuite.net/lhj1203/b/7754945。瀏覽日期:2008.3.21。
2006b 〈===第一天===〉,http://blog.xuite.net/lhj1203/b/7755034。瀏覽日期:2008.3.11。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
2005 〈「萬統盃花東縱谷國際超級馬拉松邀請賽」鳴槍開跑!〉,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2&SubjectNo=15211。瀏覽日期:2008.6.3。
「千里步道」網站:http://www.tmitrail.org.tw/index.asp。
王俊秀
2006 〈都市如流動饗宴:(千里步道當如是)〉,千里步道籌畫中心架設之「千里步道」網站, http://www.tmitrail.org.tw/Page_Show.asp?Page_ID=340。
王維資
2005 〈1920年代的民族意識:以1923年治警事件為中心〉,《文化研究月報‧三角公園》第50期,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50/journal_park382.htm。
台灣阿淵的部落格
2007 〈男子漢的單車環島 第二天 生死一瞬間的蘇花公路〉,http://www.wretch.cc/blog/tang111&article_id=9311951。瀏覽日期:2008.3.28。
交通部公路總局網站
〈公路沿革〉,http://www.thb.gov.tw/main_05.htm。瀏覽日期:2007.7.5。
〈公路分類〉,http://www.thb.gov.tw/main_05.htm。瀏覽日期:2007.7.6。
〈省道公路路線表〉,http://www.thb.gov.tw/main_05.htm。瀏覽日期:2007.7.7。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網站
〈高鐵計畫〉,http://www.hsr.gov.tw/homepage.nsf/hsrplan?OpenFrameset。瀏覽日期:2007.7.12。
〈高鐵計畫簡報資料投影片〉,http://www.hsr.gov.tw/homepage.nsf/hsrplan?OpenFrameset。瀏覽日期:2007.7.12。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網站
〈臺鐵之展望〉,http://www.railway.gov.tw/intro/introduction-4.aspx。瀏覽日期:2007.7.12。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網站
《第三期台灣地區整體運輸規劃‧海運及港埠篇》第四章:海運及港埠需求預測,http://www.iot.gov.tw/ct.asp?xItem=369&ctNode=1077。瀏覽日期:2008.7.7。
《交通政策白皮書-84年版》第二篇:運輸現況【城際運輸】,http://www.iot.gov.tw/ct.asp?xItem=308&ctNode=1069。瀏覽日期:2008.7.7。
交通部民航局網站
〈國內航線時刻表〉,http://www.caa.gov.tw/big5/timesheet/index.asp。瀏覽日期:2008.8.10。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2008 〈花東縱谷超級盃馬拉松〉,
http://www.erv-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2000044。瀏覽日期:2008.6.3。
林姿秀
2007 〈「台灣八景」的歷史建構:17 世紀末-21世紀初〉,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主辦之「第十一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西太平洋區域與海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http://www.geo.ntnu.edu.tw/acdemy_activity/web/11%A9%A1%BD%D7%A4%E5/A2-2%AAL%A8q%AB%BA.pdf。
陳佳妏
2000 〈滾滾波濤聲不息,裴然有緒煥文章──論清代台灣八景詩中的自然景觀書寫〉,發表於「台灣生態文化研討會」。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t/tan-ka-bun/pak-keng-si.htm(2000.08.25上傳)。瀏灠日期:2008.2.29。
陳衍秀
〈帝國之眼中的國境之南:台灣鐵道名所案內中的本島風景〉,http://www.srcs.nctu.edu.tw/taiwanlit/issue3/4-1.htm。瀏覽日期:2008.2.29。
帶著相機散步去
2007 〈十八天單車環島-第一個考驗〉,http://blog.yam.com/kristen322/article/10270526。瀏覽日期:2008.3.27。
專業與幼稚間的斷裂點
2007 〈環島回來了~〉,http://www.wretch.cc/blog/jckiller/8637645。瀏覽日期:2008.8.26。
傅大為
2001 〈從馬偕談清末台灣的半殖民醫療〉, 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18.htm。瀏覽日期:2007.9.18。
跨越極限 有多遠(單車環島篇)
2006 〈跨越極限有多遠 前記〉,http://tw.myblog.yahoo.com/zoe_super_happy/article?mid=58&next=357&l=f&fid=14。瀏覽日期:2008.3.31。
維基百科
搜尋條目:「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6%8F%E7%88%BE%E6%91%A9%E6%B2%99%E9%AB%98%E9%80%9F%E5%85%AC%E8%B7%AF。瀏覽日期:2007.7.12。
蔡裕明
〈地理意味著什麼?轉型中台灣的地理認同〉,http://www2.nsysu.edu.tw/macs/3_activity/2004b/20041011_1.doc。瀏覽日期:2008.8.26。
環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2007a 〈環島之旅‧第一章〉,http://www.wretch.cc/blog/FKris&article_id=6016268。瀏覽日期:2008.3.11。
2007b 〈環島之旅‧第六章〉,http://www.wretch.cc/blog/FKris&article_id=6560513。瀏覽日期:2008.3.24。
藍色哈士奇
2005 〈單車環島第9天〉,http://www.wretch.cc/blog/huskymomoco&article_id=2336487。瀏覽日期:2008.3.16。
六、 網路地圖
圖2-1 台灣衛星影像圖: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網站,http://www.csrsr.ncu.edu.tw/chin.ver/。
圖2-2 台灣道路網絡圖:http://www.cmlab.csie.ntu.edu.tw/~cwlin/map/taiwan3.jpg。
圖2-3 清末開山撫番之聯絡道路:中研院「台灣歷史文化地圖」網站,http://thcts.ascc.net/template/sample10.asp?id=rc15。
圖2-9 台鐵、高鐵路線圖:www.ice2006@pine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