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韻雯
Wang, Yun-Wen
論文名稱: 「DFC創意行動挑戰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成效研究
Effects of “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 Program” on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Tendency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潘裕豐
Pan, Yu-F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DFC創意行動挑戰創造力創造性傾向
英文關鍵詞: DFC, 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 Creativity, Creative Tendenc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101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7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以「DFC創意行動挑戰教學方案」作為實驗教材,探討此方案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成效。採準實驗研究中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新北市某國中兩個班級作為實驗組(接受DFC教學方案)與控制組(未施以任何實驗處理),兩班皆為26人。以「情境式創造力測驗」與「國中學生創造性傾向量表」為研究工具,另以自編之「DFC課程回饋表」與「活動心得問卷」為輔,作為教學歷程之探討。依前後測所得之數據資料,由SPSS軟體進行描述統計與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瞭解受試者在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的表現情形。研究結果如下:一、實驗組在「價值性」與「創造力」的表現顯著優於控制組,而獨創性則無。二、實驗組在創造性傾向之各項表現與控制組皆無達到顯著差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未來研究與教學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 Program” for the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tend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tudy adopted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of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and selected two classes, each having 26 students, from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as an experimental group (implement 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 Program) and a control group (execute original class schedule) respectively. The study used four scales: “Situation-based Creativity Test”, “The Creativity Aptitude Sca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eedback Questionnaire of Course”, and “Questionnaire of DFC”.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ests and One-way ANCOVA, the following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Ⅰ.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lue” and “Total Score” of creativity,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riginality”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Ⅱ.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reativity Aptitude Sca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guidance and future study.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創造力與創造思考教學 8 第二節 創造性傾向 29 第三節 DFC創意行動挑戰 39 第四節 DFC創意行動挑戰方案與創造力教育方案之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1 第一節 研究設計及架構 6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7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78 第一節 學生「創造力」之比較分析 78 第二節 學生「創造性傾向」之比較分析 83 第三節 學生參與DFC之內容分析 93 第四節 綜合討論與分析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6 第一節 結論 106 第二節 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2 中文部分 112 英文部分 117 附錄一 DFC創意行動挑戰教學方案 119 附錄二 課程回饋表 135 附錄三 活動心得問卷 136 附錄四 課程回饋表問答題整理 137 附錄五 設計觀點海報範例 141 附錄六 活動照片集 142 附錄七 量表使用同意書(情境式創造力測驗) 146 附錄八 量表使用同意書(國中學生創造性傾向量表) 147

    一、中文文獻
    孔為捷(2017)。地圖記憶創意教學對國中學生地理學習表現與創造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瑋、邱發忠(2009):軍事組織創造傾向量表的發展。復興崗學報,95,173-204。
    毛連塭(1984)。台北市國民小學推展創造性體育課程實驗報告。創造性教學資料彙編。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編。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姿琴(2013)。創造思考融入遊戲創作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敏(2017)。DFC教學方案應用於發展國小學童減量使用一次性產品環境素養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王曼娜、桑慧芬、鄭聖敏、顏靖芳(譯)(2014)。創造力與創新教育:創造力教學實務指引(原作者:Treffinger, D. J., Schoonover, P. F., & Selby, E. C.)。臺北市:華騰文化。
    王雅瑩(2014)。從「偶像」到「英雄」:專題式學習融入國中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萱(2019)。遊戲設計教學方案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創造力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榮暖(2018)。「Design for Change:全球孩童創意行動」融入社會領域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申繼亮、王鑫、師保國(2005):青少年創造性傾向的結構與發展特徵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1(4),28-33。
    江美惠(2005)。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方案對資優學生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牟嘉瑩(2016)。以「Design for Change: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心理資本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余欣怡(2015)。未來學校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及想像力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吳淑敏(1992)。創造性問題解決之心像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自我概念及認知風格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嘉明(2018)。國小資優生參與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錦勳(2012)。水平思考教學方案對增進國小資優生創造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靜吉(1976)。分歧式和連鎖式的聯想訓練對創造思考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3,45-71。
    吳麗雪(2006)。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美術班學生創造力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呂昆樺(2019)。實作教學對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冠瑋(2015)。跨越翻轉教學的鴻溝-1:暫時領先的翻轉新局。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658
    李式群(2007)。擴散圖形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智力低下學生圖形創造力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奇展(2010)。奔馳法(SCAMPER)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珮君(2009)。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創造力和自我概念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育如(譯)(2014)。創意自信帶來力量(原作者:Kelley, D., & Kelley, T.)。臺北市:聯經書房。
    林幸台(1974)。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幸台(1995)。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修訂報告。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1,133-149。
    林幸台(1998)。創造智能。資優教育教師專業知能研討會─多元智能與成功智能的理論與實務會議手冊,124-134。
    林宥榕(2009)。圖畫書教學對國小教師創造力教學及學童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琇曼(2016)。穿越「石」空見藍天—以DFC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柯佩蓉(2018)。創造思考技法融入輔導活動課程自我發展主題軸對國中生創造力及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涼絹(2015)。DFC課程運用在綜合活動領域以提升學生自我概念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范秀汝(2007)。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於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創造力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徐毓苓(2009)。英語科多元智能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英文寫作能力、寫作態度、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康光輝(2003)。陶塑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兒童創造力之影響--以高雄市博愛國小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張世彗(2011)。創造力教學、學習與評量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1-22。
    張玉成(1983)。教師發問技巧及其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臺北市:心理。
    張春興(主編)(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德銳等人(2013)。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臺北市:高等教育。
    許芳菊(2011)。新學習時代:老師一定要做的四個轉型。親子天下雜誌,21。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書局。
    陳孟妏(2010)。心智圖法結合繪本閱讀教學方案對國小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及創造力之成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俊宏(2011)。創造思考模式之數位遊戲教學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童創造力及科學創造力培育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榮華(2004)。國民中學智力測驗。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陳諭蓁(2005)。曼陀羅創造性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寫作表現、寫作態度、創造力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龍安(1997)。創造思考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龍安(2005)。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教育資料集刊,30,201-265。
    陳龍安、朱湘吉(2000)。創造與生活。臺北市:五南。
    黃玉琪(2006)。自然科心智圖法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與自然科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亭雙(2017)。DFC教學法融入國小中年級課程之行動研究-兼論與環境教育議題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黃雅卿(2007)。國中地理科心智繪圖教學方案對學生創造力、學業成就表現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曉薇(2016)。DFC行動方案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楊舒百(2007)。語文概念構圖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及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玉珠(2009)。情境式創造力測驗。臺北市:心理。
    葉爾雅(2017)。創意教學融入童軍課程對國中生創造力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九年級生為例。銘傳大學,臺北市。
    鄒正強(2012)。探究式實驗教學對八年級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賓靜蓀(2017)。非認知能力,幫助孩子成功。親子天下雜誌,87。
    歐用生(2013)。學習的革命:本土實踐的反思。新北市教育學習共同體特刊,1,4-16。
    潘朝昱(2008)。國中學生創造性傾向量表編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裕豐(2014)。創造力的理論。載於潘裕豐(主編),創造力關鍵思考技法(頁7-15)。臺北市:華騰。
    蔡捷妤(2017)。探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實踐—以印度河濱學校為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蔡淑君(2010)。創造力競賽活動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綺雯(2011)。運用創造思考教學於綜合活動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的教學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錢昭君(2010)。心智圖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及寫作表現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雯伃(譯)(2015)。創意行動之旅:給中學教師的設計思考教學手冊(原作者:Sethi, K. B.)。臺北市: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
    鍾聖校(1990)。對創造思考教學法的省思。資優教育季刊,34,21-27。
    蘇靜怡(2008)。英語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學習態度及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文獻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1), 123-167.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Westview press.
    Amabile, T. M. (1997). 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through motivational synerg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1(1), 18-26.
    Amabile, T. M., Conti, R., Coon, H., Lazenby, J., & Herron, M. (1996).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5), 1154-1184.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of and invention. NY: Harper Collins.
    Davis,G.A. (1989).Testing for creative potential.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4(3), 257-274.
    Dellas, M., & Gaier, E. L. (1970). Identification of creativity: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3(1), 55-73.
    Design Thinking Process. (2016, May).Stanford d.school.Retrieved from https://dschool.stanford.edu/resources/virtual-crash-course-video
    Guilford, J. 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New York: McGraw-Hill.
    Hallman, R. (1963). The commonness of creativity. Educational Theory, 13(2), 132-136.
    Maslow, A. H. (Ed.). (1959). New knowledge in human values. Oxford, England: Harper.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 (Eds.),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449-4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kuda, S. M., Runco, M. A., & Berger, D. E. (1991). Creativity and the finding and solving of real-world problems.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9(1), 45-53.
    Parnes, S. 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 Scribner
    Raudsepp, E. (1981) How creative are you?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Reber, A. S. (2003). Psychology-Dictionar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The Phi Delta Kappan, 42, 305-310.
    Rookey, T. J. (1973). Pennsylvania assessment of creative tendency.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Princeton.
    Simon, H. A. (1996).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MIT Press, Cambridge, MA.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1995). 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Y: Free Press.
    Sternberg, R.J., & Lubart, T. I.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7), 677-688.
    The Double Diamond Design Process. (2005). British Design Counci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esigncouncil.org.uk/news-opinion/design-process-what-double-diamond
    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el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Treffinger, D. J. (1988). Components of creativity: Another look. Creative Learning Today, 2(5), 1-4.
    Treffinger, D. J., Isaksen, S. G., & Dorval, K. B. (2006).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 introduction (4th edition).Waco, Texas: Prufrock Press.
    Treffinger, D. J., Young, G. C., Selby, E. C., & Shepardson, C. (2002). Assessing creativity: A guide for educators.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