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陸慧蓮 Fuey Lin Look |
---|---|
論文名稱: |
一般大學多元入學與就學機會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Channel College Admission System and Access to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王麗雲
Wang, Li-Y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4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多元入學制度 、就學機會 、學生背景 |
英文關鍵詞: | Multi-Channel College Admission System, access to university, students’ individual background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9 下載:2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資料為研究資料,透過卡方考驗(Chi-square test)和邏輯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分析:(一)學生背景與多元入學管道之關聯;(二)學生背景、多元入學管道與就學機會之關聯;(三)在多元入學管道下,學生背景與就學機會之關聯。除量化研究外,本研究也以公立高中輔導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瞭解學生選擇入學管道的考量因素,以及學生、家長和教師對多元入學制度的看法。藉由研究發現探討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對學生就學機會的影響,從而對教育實務、政策改進和未來研究發展提供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一)母親教育程度較高、父親從事「教師、軍人」工作、家庭年收入較低者,經由推薦甄選和個人申請管道進入一般大學的機率均高於考試分發者;(二)學生在選擇入學管道時,主要是受大學學測成績的影響,甚少受社經背景因素影響;(三)在控制背景變項後,高社經背景者對於進入公立大學似乎沒有太多優勢,反而是大學學測成績越佳者進入公立大學的機率就最高;(四)在多元入學管道下,儘管有較多低家庭年收入者經由個人申請管道入學,但其仍無進入公立大學的優勢。因為,個人功績仍然是影響學生就學機會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論是何種入學管道,大學學測成績越佳者進入公立大學的機率就最高,而成績較不理想的學生則進入私立大學。
In this study, the data analyzed is from Taiwan 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base (TIPED). Chi-square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tical methods are used to examin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individual background and the multi-channel college admission,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individual background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accessing university,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individual background and access to university under the Multi-Channel College Admission System. In additi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public high school counselor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 choice of admission channels.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and interview results, the impact of students’ individual background on access to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Multi-Channel College Admission System is discussed. Suggestions for the amendment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future study are provi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Students whose mothers have higher education, fathers’ job are teachers or soldiers, those who come from low-income families, and those with higher scores in 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enter universities through recommended admissions or applications. (2) Students’ choice of admission channel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results from 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results. It is less affected by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factors. (3) After controlling the effects of students’ individual background and admission channels, students who got higher scores in the 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have better chances entering public universities. (4) Low-incom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entering universities through applications, but their chance of entering public universities is lower. Because individual merit stil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edicting access to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got higher scores in the 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gained more opportunities to enter public universities whereas who got lower scores entered private universities.
一、中文部分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01)。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臺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2010)。考招單位。2010年11月24日年,取自http://nsdua.moe.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63&Itemid=93
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2)。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1998)。社會變遷中的就學機會均等。臺北市:揚智。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第十二版)。臺北市:五南。
王秀槐(2006)。多元入學制度下的就學機會均等:不同入學管道與不同類型學校的大一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分析研究 。論文發表於「2006 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兩岸高等教育的創新、法制化與永續發展」,臺北市。
王秀槐(2010a)。多元入學制度下的就學機會均等:經由不同入學管道進入不同類型學校的大一學生家庭社經背景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舉辦之「大專院校校務研究與高等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秀槐(2010b)。誰能上大學?大學入學機會、學校類型與入學管道初探。2010年5月24日年,取自http://ctld.ntu.edu.tw/epaper/?p=823
王秀槐、黃金俊(2010)。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從自我決定理論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中學生的科系選擇與學習成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1-27。
王俊權(2000)。從大學聯考到多元入學。臺灣教育,592,7-19。
丘愛鈴(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1954-199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丘愛鈴(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大學入學考試的變革。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195-239)。臺北市:學富。
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2010a)。本資料庫之資料釋出與處理暫停服務。2010年12月10日年,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cat=12
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2010b)。各調查計畫FAQ。2010年11月10日年,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cat=108
田弘華、田芳華(2008)。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下不同入學管道之大一新生特性比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4),481-511。
田芳華、傅祖壇(2009)。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之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1),209-233。
朱麗雲(2008)。大學入學方式與在學學習成效關聯性之探討-以某大學商學院為例。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文益(2004)。文化資本、多元入學管道與學生學習表現-以臺東師院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1),1-32。
周文菁(2004)。臺灣地區大學升學壓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臺北市:心理。
周祝瑛(2008)。臺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市:心理。
周華琪(2004)。臺灣與日本大學入學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大森(2002)。高中/高職的公立/私立分流對地位取得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5(1),35-62。
林大森(2010)。不同入學管道者選系決策與課業表現:一般、技職體系之比較。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舉辦之「大專院校校務研究與高等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世華、陳柏熹、黃寶園、傅瓊儀、趙如錦(譯)(2005)。K. F. Punch著。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研究取向。臺北市:心理。
林宛容(2005)。由多元入學方案談社會資本對升學選擇與機會的影響。論文發表於「2005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宛蓉(2006)。社會資本對升學機會、類型與管道的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琼虹(2008)。補習、學科能力測驗成績與就讀大學關聯之探討。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玉玲(2008)。從「繁星」為誰而閃亮?談多元入學方案。臺灣教育,652,45-49。
姚霞玲(2007)。甄選入選與繁星計畫的實施成效與檢討建議。考試學刊,3,81-109。
徐明珠(2003)。聯考與多元入學問題探討。2010年11月2日年,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01.htm
秦夢群(2004)。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實施與改革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7(2),59-84。
秦夢群(2006)。臺灣大學多元入學制度改革之研究。載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之「2006年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45-55),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張惠娟(2006)。入學管道及學生背景對在校成績表現之影響。逢甲大學財稅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新堂(2002)。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挑戰及因應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47,126-132。
張鈿富(2006)。大學多元入學機會與壓力。臺北市:五南。
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8(2),1-23。
教育部(2009)。99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宣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0)。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至98學年度)。2010年5月24日年,取自http://www.edu.tw/ 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怡靖、鄭燿男(2000)。臺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臺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416-434。
陳建州、劉正(2004)。論多元入學方案之就學機會均等性。教育研究集刊,50(4),115-146。
彭森明(2006)。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94 學年度高等教育師生問卷調查-大一新生【調查分析報告】。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管理、釋出單位】。
黃楸萍(2004)。教育機構均等的正義意涵談多元入學方案之缺失。亞東技術學院學報,24,177-184。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教育大學學報,19(1),151-160。
楊瑩(1994)。臺灣地區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3),1-22。
楊瑩(1998)。當前臺灣地區就學機會均等問題的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就學機會均等。臺北市:揚智。
楊麗秀(2004)。四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以一所國立科技大學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廖秀君(2003)。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學生學習成績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我國北部技職校院會計系學生為例。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蓋欣玉(2007)。從多元入學方案探討就學機會公平性。教育研究月刊,161,114-126。
蔡宜芳(2003)。公立大學校院入學機會之調查研究-新舊制度入學學生的比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淑鈴(2004)。高等教育的擴展對就學機會分配的影響。臺灣社會學,7,47-88。
鄭秋霞(2002)。從教育改革談臺灣地區大學入學制度之變革(1994-迄今)。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薛承泰(2003)。十年教改為誰築夢?。臺北市:心理。
蘇玉龍、葉連祺、吳京玲、陳恭(2006)。大學甄選入學實施成果追蹤。教育資料與研究,68,101-118。
二、英文部分
Blossfeld, H. P., &Shavit Y. (1993). Persisting barriers: Changes in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irteen countrie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Beverly Hills: Sage.
Bowles, H., & Gintis, S.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Chu, C. Y. C., Xie, Y., & Yu, R. R. (2007). Effects of sibship structure revisited: Evidence from intra-family resource transfer in Taiwa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0(2), 91-113.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oleman, J. S. (1990). Equ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Boulder: Westview.
Collins, R. (1971). Functional and conflict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6, 1002-1019.
Patten, M. L. (2007). Understanding research methods: An overview of the essentials (6th Ed.). Glendale, CA: Pyrczak Pub.
Raftery, A. E., & Hout, M. (1993). 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xpansion, reform and opportunity in Irish education, 1921-1975.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6, 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