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仰哲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友誼與學習諮詢網路之社會網路分析 |
指導教授: | 邱貴發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資訊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4 |
中文關鍵詞: | 社會網路分析法 、學生友誼網路 、學生學習諮詢網路 |
英文關鍵詞: |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tudent's friendship networks, student's learning advice network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6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利用社會網路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方法調查國中生班級內與課後的友誼網路和學習諮詢「獲得」以及「付出」網路,利用大小、強度、密度、相互性、中心性、結構洞與子群組七個社會網路分析指標進行分析,並針對社會網路指標分析中表現較為特殊的學生訪談該班導師。
本研究分析了台北縣兩個八年級的班級,使用UCINET 6 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國中生班級內的友誼網路大小、強度、密度與相互性皆高,但子群組的分佈呈現不明顯,學習諮詢網路的子群組較明顯。2.學習諮詢網路的網路大小、密度、相互性都明顯小於友誼網路,「學習諮詢付出網路」的大小、密度、相互性小於「學習諮詢獲得網路」。3.班級內友誼網路與學習諮詢網路有顯著正相關。4.同學課後的友誼網路大於學習諮詢網路,在課後學生社會網路的交往類別中與學校同學關係較為密切。
根據社會網路指標分析,確實可以找出友誼網路與學習諮詢網路中關係表現特殊的學生。對於幫助老師在班級內找出核心人物或對於學生行為的了解,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透過社會網路分析法能讓老師更清楚班級內學生的情況。建議後續的研究可以針對研究對象做長期追蹤,或進行班級經營的社會網路準實驗,將社會網路分析用於學生輔導工作。
參考資料
中文部份
謝亞恆,林俊營(民96)。社會網絡、學校教學品質與學校滿意度之關聯性:以台灣地區大學生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8卷1期。
羅梅香(民95)。國中生英語補習、家庭英語學習資源與英語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銓鴻(民94)。應用結構洞與小世界理論分析供應鍊資訊流通性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劉江釗(民94)。部落格之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所碩士論文。
邱建璋(民93)。組織內同儕關係類型、形成歷程及其互動內容之質性研究:社會網絡之觀點。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榮德(民93)。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文益、黃毅志(民93)。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卷2期。
郭玉辰(民93)。國中班級運作脈絡之民族誌探究。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德(民93)。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行程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國立中山大
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劭純(民92)。我們是好朋友----進入國小二年級兒童的友誼世界。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議德(民92)。以社會網路分析法評估工作團隊知識創造與分享。國立中正大
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葉家富(民92)。師範生的社會網絡資源、教師職業取得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以台東大學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雪華、陳端容、李蘭、柯姍如(民91)。台北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的班級人際網路位置與吸菸行為的關係。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1卷3期。
鄭尹茹(民91)。探索線上學習與課堂學習互動網絡差異與相互影響。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齊殷、 李文傑(民90)。青少年友誼網絡的特質與變遷: 長期追蹤研究。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之「青少年生命力成與生活調適」研討會。
吳齊殷、李珮禕(民90)。友誼網絡對青少年心理健康之影響。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之「青少年生命力成與生活調適」研討會。
英文部份
Barnes, J.A.(1954),“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Human
Relations7(1): 39-58.
Borgatti, S.P. (1998), “What 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ttp://www.analytictech.com/networks/whatis.htm.
Burt R.(1992),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13 pages.
Freeman, L. C. (1979).”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1, 215-239.
Borgatti, S. P., Everett, M. G. and Freeman, L. C.(2002) Ucinet for Windows: 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arvard, MA: Analytic Technologies.
Granovetter, M.S.(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1380.
Garton, L., Haythornthwaite C., and Wellman, B.(1997), “Studying Online Social Networks”, Journal of Comup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3(1), June 1997.
Hanneman, R.(4998),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Available:
http://wizard.ucr.edu/~rhannema/networks/nettext.pdf.
Mitchell, J. C. 1973. Networks, norms, and institutions. In Boissevain, J. and J. C.
Mitchell (Eds.), The Hague: Mouton.
Pattison, P.(1993), Algebraic Models for Social Networ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jek . http://vlado.fmf.uni-lj.si/pub/networks/pajek/
Scott, J. (1991).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Wellman, B.(1996), “For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Computer Network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ollaborative Work and Virtual Community,” ACM.
Wasserman, S. & Faust, K. (1994).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llman, B. and Carrington, P. and Hall, P.(1988), “Networks as Personal Communities,” In Social Structures: A Network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0-184.
Wiseman, J.(1990), “Friendship: Bonds and Binds in Voluntar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June, 1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