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家勝 |
---|---|
論文名稱: |
京房八宮卦序思想之傳承與演變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6 |
中文關鍵詞: | 卦序 、京房 、漢代易學 、象數易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6 下載:5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京房《易》學是漢代象數《易》之重要學流,其說上承先秦以迄漢初之《易》學傳統,並雜揉其他思想文化,形成一套獨特的《易》學體系。「卦序」自先秦以來,即有諸多不同之排列方式,歷來學者雖亦注意到此問題,卻僅有一本學位論文就此議題展開討論。可見,「京房八宮卦序」是一個具有研究價值,並仍待耕耘之論題。
本論文之研究重心是「京房八宮卦序」於先秦、漢初《易》卦序之傳承與演變。首先,筆者茲就《連山易》、《歸藏易》、今本《周易》、帛書《周易》四種卦序之內容及其思想,依照時間先後順序,敘述其要並提出個人看法。然因此四種《易》卦序之排列,本身涉及時代先後及成書真偽等複雜的問題,故筆者於此著墨較多篇幅,以求客觀地呈現目前學術界對這些問題之看法。其次,筆者在第三章敘述京房八宮《易》學之卦序排列以及主要理論--飛伏、納甲、世應、建候、積算、時中,以緊扣本論文之主旨,完整敘述「京房八宮卦序」之實際面貌。再次,筆者以為京氏《易》之卦序排列,主要是上承先秦、漢初的陰陽思想、五行思想、天人感應和卦氣說。故於第四章針對此四種學術思想,討論其源起、主要理論和京氏《易》所繼承之部分。最末,筆者欲就京房八宮卦序之影響,總結朱伯崑、林忠軍和高懷民等前輩學者之說法,提出公允之評論。另外,後世多謂《火珠林》與京氏《易》之關係密切,故於第五章另就《火珠林》對京氏《易》之繼承提出討論。
京房《易》學旁及占驗、災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是一門內含豐富的《易》學流派,欲掌握此門學術必須具備充足之《易》學知識,並對先秦以至兩漢之學術潮流有一定程度之了解。礙於個人學力不足、資質駑鈍,對於許多複雜難解的問題僅能點到為止,未能有更深入之剖析,此為筆者之憾。期望藉由本文之整理,作為日後進一步討論歷代卦序演變之基礎,以釐清《易》學史上相關之繁雜問題。
參考書目
一、古籍部分(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一)易類專書
01.(漢)京房:《京氏易傳》,《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2.(漢)鄭玄注:《易緯八種》,臺北:新興書局,1966年。
03.(漢)鄭玄:《易緯.乾鑿度》(據清乾隆四十一年「武英殿聚珍叢書」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4.(漢)鄭玄:《易緯.乾坤鑿度》(據清乾隆四十一年「武英殿聚珍叢書」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8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5.(漢)鄭玄:《易緯.稽覽圖》(據清同治十二年「古經解彙函」本合刊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6.(魏)王弼:《周易略例》(據明萬曆二十年刊「漢魏叢書」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7.(魏)王弼:《周易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08.(魏)王弼、(宋)朱熹:《周易兩種-周易王韓注、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09.(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據(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0.(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11.(宋)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12.(宋)朱震:《漢上易傳》(據宋刊鈔補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0、21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3.(宋)麻衣道者:《火珠林》,臺中:瑞成書局,1987年。
14.(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15.(宋)張載:《張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16.(宋)劉牧:《易數鉤隱圖》(據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原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7.(元)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18.(明)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臺北:廣文書局,1998年9月。
19.(清)王謨:《京房易傳》(據清嘉慶三年刊「漢魏遺書鈔」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0.(清)王謨《京氏易傳》,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21.(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2.(清)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
23.(清)尚秉和:《焦氏易詁》,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24.(清)胡渭《易圖明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
25.(清)胡煦:《周易函書:附卜法詳考等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26.(清)孫馮翼輯、臧庸述:《子夏易傳》(據清嘉慶十二年刊「問經堂叢書」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7.(清)惠棟:《易漢學》(據清光緒二十二年「彙文軒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1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8.(清)惠棟:《易漢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9.(清)惠棟:《周易述》(據清康熙二十一年「雅雨堂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30.(清)焦循:《易圖略》(據清光緒二十二年「彙文軒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6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31.(清)黃奭:《孟喜易章句》(據民國二十三年刊「黃氏逸書考」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二)經部
01.《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南昌府學重刊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初版。
02.(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3.(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04.(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05.(宋)王應麟:《玉海》,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
06.(宋)金履祥:《尚書表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7.(宋)蔡沈:《書經集註》,臺北:新陸書局,1975年。
08.(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09.(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三)史部
01.(周)左丘明:《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02.(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03.(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04.(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2008年10月。
05.(唐)杜佑:《通典》,臺北:大化書局,1968年。
06.(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07.(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08.(宋)歐陽脩、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09.(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宋)鄭樵撰、(明)陳宗夔校:《通志二十略》,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
11.(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2.(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13.(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4.(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15.(清)王先謙:《漢書補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3月。
16.(清)紀昀、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6月。
(四)子部
01.(東周)孫武:《孫子兵法》,臺北:東門出版社,1988年。
02.(漢)王充:《論衡》,《縮本四部叢刊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3.(漢)班固:《白虎通德論》,《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4.(漢)桓譚:《新論》,《四部備要》,臺灣中華書局據問經堂輯本校刊,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05.(晉)王弼注:《莊子》,臺北:先知出版社,1965年。
06.(晉)王弼注:《老子》,臺北:先知出版社,1976年。
07.(晉)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8月。
08.(梁)梁元帝撰:《金樓子》,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09.(隋)蕭吉:《五行大義》,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
10.(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四部叢刊》本,上海涵芬樓景印明趙氏脉望館刊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11.(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
12.(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13.(宋)王應麟:《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4.(宋)張行成《元包數總義》,收入《叢書集成初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39年。
15.(明)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明倫書局,1979年。
16.(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17.(清)孫詒讓:《札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8.(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9.(清)黃鼎編:《天文大成管窺輯要‧五星占》,臺北:老古出版社,1984年。
(五)集部
01.(唐)釋道宣:《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02.(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03.(清)王謨輯:《增訂漢魏叢書》,台北:大化書局,1983年。
04.(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楊州:廣陵書社,2006年。
05.(清)崔東壁撰,(日)那珂通世點校:《崔東壁先生遺書十九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06.(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1月。
二、民國後專著(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易類專書
01.《中華易學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易學大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02.尹寶生:《易經的應用哲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03.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9月。
04.朱伯崑主編:《易學基礎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2月。
05.朱伯崑主編:《周易知識通覽》,濟南:齊魯出版社,2004年。
06.曲辰:《解《易》諸迷》,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07.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臺中:瑞成書局,1996年8月。
08.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09.李申、郭彧編:《周易圖說總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10.李尚信、施維整理:《周易圖釋經典》,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6月。
11.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說》,臺北:鐘鼎文化出版公司,1967年。
12.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3.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
14.何世強:《京房易占術語詳解》,九龍:中國哲學文化協進會,2002年。
15.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5年。
16.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
17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18.金景芳:《周易通解》,吉林:長春出版社,2007年。
19.林尹:《周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出版社,1982年。
20.林政華:《易學新探》,臺北:文津,1987年。
21.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22.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23.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上下冊,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5月。
24.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周易》,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89年12月初版。
25.杭辛齋著、周易工作室點校:《杭辛齋易學七種:周易杭氏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1月。
26.屈萬里:《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27.屈萬里:《先秦兩漢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4月。
28.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
29.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30.胡樸安:《周易古史觀》,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
31.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32.高亨:《周易古經通說》,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33.高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樂天出版社,1974年。
34.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35.徐芹庭:《兩漢十六家易注闡微》,臺北:五洲出版社,1975年。
36.徐芹庭:《易經詳解》,桃園:普賢出版社;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37.徐芹庭:《易學源流》(上、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8月。
38.徐芹庭:《易圖源流》(上、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4月。
39.徐志銳:《周易陰陽八卦說解》,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
40.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10月。
41.唐明邦、汪學群:《易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42.唐林:《朱震的易學世界》,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
43.高懷民:《兩漢易學史》,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出版,1970年12月初版。
44.高懷民:《先秦易學史》,東吳大學出版,1975年6月初版。
45.高懷民:《大易哲學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46.梁韋弦:《漢易卦氣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47.許老居:《京氏易傳發微》,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48.郭彧:《易圖講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49.尚秉和:《易說評議》,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4月。
50.常秉義:《易經圖典精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51.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52.張其成主編:《易經應用大百科》,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
53.張其成:《易圖探秘》,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54.張其成:《象數易學》,臺北:志遠書局,2003年。
55.張曉雨:《納甲筮法》,臺北:新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56.張善文:《象數與義理》,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57.張善文:《歷代易學與易學要籍》,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58.張善文、黃壽祺:《周易譯註》,臺北:鼎淵,2004年。
59.張善文:《周易辭典》,北京:中華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60.張善文:《歷代易學集要提解》,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61.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
62.章克明:《周易道術通解》,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63.郭文友:《周易辭海》,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64.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65.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一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66.黃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
67.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3月。
68.陳立夫主編:《易學應用之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年6月。
69.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70.劉大均主編:《象數易學研究》第三輯,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71.劉大鈞:《今、帛、竹書《周易》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2.劉大鈞《納甲筮法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73.劉大鈞《大易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4.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上冊,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75.廖名春、康學偉、梁書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7月。
76.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1月。
77.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78.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79.潘雨廷:《周易表解》,臺北:建安出版社,1997年11月。
80.潘雨廷:《易學史發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81.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82.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83.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証》,臺北:萬卷樓,2000年。
84.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
85.蒙傳銘:《易學新探》,香港:廣華書店,1978年。
86.鄧立光:《周易象數義理發微》附:〈五行探原〉,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
87.盧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88.盧央:《京氏易傳解讀》上下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
89.賴貴三主編:《易學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 年2月。
90.戴君仁:《談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91.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92.藍甲雲《周易卦爻辭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93.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1994年。
(二)其他
01.王婷、王田心點校:《朱震集》,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
02.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
03.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04.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05.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06.宋會群:《中國術數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07.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08.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09.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0.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11.何介鈞:《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12.周桂鈿:《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3.周世榮:《馬王堆導引術》,長沙:岳麓出版社,2005年。
14.姚春鵬:《《黃帝內經》—氣概念下的天人醫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15.胡楚生:《潛夫論集釋》,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16.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7.高政一:《四書讀本》,台南:大孚書局,1990年。
18.高明:《高明文輯》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3月1日。
19.韋政通主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水牛出版社,2006年3月。
20.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21.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
22.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3.張心澂:《偽書通考》,臺北:宏業書局,1970年。
24.張岱年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
25.張豈之:《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26.張濤:《經學與漢代社會》,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27.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28.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9.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30.楊家駱主編:《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31.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32.劉文典:《淮南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33.鍾肇鵬:《求是齋叢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34.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導論》,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年。
35.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36.羅桂成:《唐宋陰陽五行論集》,臺北:鼎文書局,2000年。
37.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大詞典出版社,2001年。
38.顧頡剛等編纂:《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博士論文
01.李尚信:《今、帛、竹書周易卦序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02.徐芹庭:《漢易闡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2年。
03.陳明彪:《牟宗三的漢代易學觀述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04.郭國泰:《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從《呂氏春秋》到《太平經》》,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05.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二)碩士論文
01.江婉玲:《易緯釋易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02.陳明恩:《氣化宇宙論的形成及其開展》,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03.陳惠玲:《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三)周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04.許朝陽:《胡渭《易圖明辨》易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05.喬家駿:《《焦氏易林》易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06.曾宣靜:《《周易》經傳方位觀念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07.楊素珍:《秦漢以前「四方」觀念的演變及發展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08.廖伯娥:《馬王堆帛書易之義校釋與思想研究(又名:帛書周易〈易之義〉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09.劉馨潔:《易傳陰陽思想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0.劉健海:《帛書《易經》異文研究》,臺灣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1.蔡璧名:《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基因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臺灣師範大學中國研究所碩試論文,1992年。
12.龔鵬程:《孔穎達《周易正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四、期刊學報論文
01.于豪亮:〈帛書《周易》〉,《文物》,第3期,1984年,頁15-24。
02.王青:〈「太玄」研究〉,《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
03.王寧:〈《歸藏》卦名辯證〉,《周易研究》,第2期,1995年,頁14-20。
04.王開府:〈思想研究方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27期,1998年6月。
05.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第6期,2002年。
06.李學勤:〈出土文物與《周易》研究〉,《齊魯學刊》,第2期,2005年,頁5-9。
07.杜正勝:〈秦火與焚書〉,《歷史月刊》,第8期,1988年9月。
08.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的趨向〉,《中國哲學》,第12期,2002年。
09.胡化凱〈論五行說的歷史批判〉,《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第一期,頁186。
10.高懷民:〈西漢孟喜改列卦序中的哲學思想〉,《周易研究》,第2期,2000年,頁14-21。
11.唐蘭等:〈座談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文物》,第9期,1974年,頁45-53。
12.崔波:〈京房易學思想述評(上)〉,《周易研究》第四期,1994,頁17,18。
13.程二行、彭公僕:〈《歸藏》非殷人之易考〉,《中國哲學史》,2004年 第2期,頁100-107。
14.黃沛榮:〈論馬王堆帛書易經之卦序〉,《書目季刊》,第18卷第4期,1985年3月,頁139-149。
15.黃琪莉:〈帛書《周易》研究現況概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5卷第4期1995年1月,頁95-117。
16.張其成:〈漢代象數學家的人文關懷〉,《周易研究》,第43期,2000年。
17.張政烺:〈帛書《六十四卦》跋〉,《文物》,第3期,1984年,頁9-15。
18.張善文:〈論「帛書周易」的文獻價值〉,《中華易學》,第16卷第10期,1995年12月,頁12-23。
19.張家勝:〈帛書《周易》卦序及其時代問題〉,《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四期,2008年六月,頁107-130。
20.梁韋弦:〈孟京易學的來源〉,《中國哲學》,第11期,2003年。
21.許朝陽:〈漢易象數中的五行觀念-以筮法為考察進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1期,2004年7月,頁125-140 。
22.戢斗勇:〈易經形成不可能早於西周晚期〉,《中國哲學史研究》,第2期,1988年。
23.劉大鈞:〈帛《易》初探〉,《文史哲》,第4期,1984年,頁53-59。
24.廖名春:〈二二相耦,相反為義——《周易》卦義新論〉,《哲學與文化》,第10期,2004年,頁15-28。
25.樓宇烈:《易卦爻象原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6年,頁19-29。
26.廖伯娥:〈馬王堆帛書〈易之義〉校釋與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集刊》,第45號,2001年,頁7-189。
27.劉慧珍:〈漢代易學的特殊問題-易象陰陽五行化試論〉,《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1998年10月。
28.曉菡(韓仲民):〈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文物》,第9期,1974年,頁40-44。
29.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六十四卦」的重卦和卦序問題〉(上),《東方雜誌》,第18卷第8期,1985年2月,頁12-20。
30.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六十四卦」的重卦和卦序問題〉(下),《東方雜誌》,第18卷第9期,1985年3月,頁12-21。
五、網路資料
01.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
02.智識學術網:http://www.zisi.net/htm/ztzl/lswxx/2006-08-09-35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