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政武
論文名稱: 台灣原住民族休閒活動與社會文化變遷之研究-以南王聚落世俗化與涵化過程為例-
A study of recreation activity and social vicissitudes of Taiwan's aborigines
指導教授: 王宗吉
Wang, Chun-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44下載:9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探究台灣原住民族休閒活動內容與社會文化變遷的轉化及其相關問題的分析。
    本文的焦點著重在台灣社會文化變遷的過程中,對於原住民族休閒活動與社會文化樣式的改變歷程為立論的理論基礎,為此,以世俗化與涵化為核心的概念,幫助我們釐清與闡明問題:就世俗化的社會學觀點而論,說明原住民族休閒活動內容,在社會文化變遷的歷程中特質的轉換;就涵化的人類學觀點而言,用來闡明台灣原住民族休閒活動內容在文化接觸後所產生的影響。

    本論文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從1895年至1945年五十年間,台灣原住民族在日本殖民帝國主義下,計畫性瓦解南王聚落年齡級組織的嚴肅性與祭典活動的神聖性解體,使南王聚落的身體運動也有所改變。南王聚落原始生活習俗、文化典型的身體運動形式,逐漸趨向一般性休閒娛樂的身體運動。其神聖性的身體運動解體,增加了遊戲典型的身體運動的內容,逐漸呈現日本化色彩的顯現,也顯現出現代休閒內容面貌的導入與確立。

    從1946年至1999年五十四年間,台灣原住民族在國民政府引進西方民主制度,實施地方自治,使南王聚落的部落自治主體性,滑落至邊陲型的社會文化;國民政府政策,促使原住民族神聖性的身體運動逐漸消失或世俗化,導入遊戲典型的身體運動內容的增加,呈現現代休閒活動強勢的社會文化作用,即是一種涵化的過程;國民政府時期,原住民族神聖性的身體運動內容呈現,逐漸儀式化或解體的現象,其神聖性的身體運動面貌,逐漸轉向競技性及休閒性的身體運動,此一過程實然是一種世俗化的現象,也顯現出休閒活動特質的飛躍與轉型。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and probe into the recreation activity , social vicissitudes and related circumstances of Taiwan’s aborigines.

    This thesis puts great emphasis on the recreation activity of Taiwan’s aborigines and the process of their own social vicissitudes during Taiwan’s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addition , the theory of seculariz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acculturation are employed to clearly explain the following actual states .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secularization, the change of aborigines’ recreation activity features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is plainly expressed. And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of acculturation, the impact of alien culture on aborigines’ recreation activity is also clearly illustrated.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thesis are as follows: During the fifty years from 1895 to 1945, under Japan’s colonial policy, the solemnity of Nan-wang community’s generation groups and the holiness of its ritual celebrations died out . As a result, it brought about changes of Nan-wang community’s physical exercises. This community’s old customs and its typical way of physical exercises gradually altered and finally became recreational. In other words, the holi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s disintegrated and the recreational type of physical exercises came into being. It gradually assumed some Japanized color and modern recreation was surely introduced into this community and was here to stay.

    During the fifty-four years from 1946 to 1999,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mported democracy and implemented local self-government. In this way Nan-wang community’s tribal autonomy was reduced to marginal society and culture. Owing to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policy, the holiness of aborigines’ physical exercises died out or became secularized. Typical games and play were introduced and increased. Modern recreation activity presented its domineering culture effect. This was a kind of acculturaion process. I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the holiness of aborigines’ physical exercises gradually became ritualized or disintegrated. It w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athletic sports or recreational exercises. This was a sort of secularization phenomenon. And recreation activity underwent changes by leaps and bounds .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與課題……………………………………3 第三節 相關文獻的探討與研究的意義………………………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9 第五節 研究界域與限制……………………………………..14 第六節 名詞解釋與用語規定………………………………..15 第一章 註 釋…………………………………………………..18 第二章 休閒活動與社會文化變遷的理論經緯……….…………20 第一節 社會文化變遷與涵化理論……………………………20 第二節 身體運動內容與世俗化理論…………………………22 第三節 休閒活動與社會文化變遷的理論基礎………………24 第四節 本章小結………………………………………………27 第二章 註 釋…………………………………………………….29 第三章 南王聚落休閒活動與社會文化變遷的面貌……………..30 第一節 南王聚落的社會文化面貌……………………………..30 第二節 南王聚落的身體運動面貌…………………………..…36 第三節 與休閒活動相關連的社會文化面貌…………………..50 第四節 本章小結……………………………………………….53 第二章 註 釋…………………………………………………….54 第四章 南王聚落休閒活動的導入與確立…………………………..57 第一節 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涵化的探討………………….57 第二節 身體運動內容的轉化----世俗化的理解………………69 第三節 休閒活動特質的導入與確立………………………….78 第四節 本章小結………………………………………..…….. 80 第四章 註 釋……………………………………………………. 81 第五章 南王聚落休閒活動的飛躍與轉型…………………………..84 第一節 神聖性的解體—涵化的探討………………………….84 第二節 身體運動內容的休閒化:世俗化的理解…………….94 第三節 休閒活動特質的飛躍與轉型………………………. .110 第四節 本章小結……………………………………………..119 第五章 註 釋……………………………………………………120 第六章 結 論…………………………………………………….122 第一節 結 論………………………………………………...122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課題…………………………...…………125 參考文獻……………………………………………………………..126 中文參考文獻……………………………………………………..126 外文參考文獻……………………………………………………..158 附錄 附錄一 卑南族各村落分布圖………………………….………... …163 附錄二 卑南族聚落大獵祭及海祭位置圖…………….……….....164 附錄三 南王祭典及聚落平面圖………………………………….165 圖表次 圖一 研究架構圖…………………………………………………….11 圖二 傳統與現代社會的特徵……………………………………….24 圖三 原始民俗社會的發展階段…………………………………….27 圖四 社會文化變遷與休閒活動的關係…………………………..28 圖五 文化典型、現代社會文化與遊戲典型的關係圖…………..52 表3-1 從1895至1999年後台灣原住民族分類與稱呼演變摘要..31 表3-2 南王聚落與其他卑南族聚落的新舊行政劃分………..……...32 表3-3 卑南社群之年齡階級表…………………………………….…37 表3-4 西方學界有關休閒分類的看法………………………………44 表3-5 日本學界有關休閒分類的看法………………………………46 表3-6 台灣學界有關休閒分類的看法………………………………47 表4-1 昭和11年(1936)台東廳內各交易所交易狀況表………..61 表4-2 昭和4年(1929)卑南社卑南族進化狀況表………………61 表4-3 昭和4年(1929)卑南社平均每戶重要財產表……………62 表4-4 大正五年至昭和元年(1916-1926)卑南社的原住民人口統 計………………………………………………………………66 表4-5 1895-1945年南王聚落身體運動內容………………………..77 表4-6 日據時期南王聚落身體運動內容的變遷……………………80 表5-1 1965年南王村主要作物及副業農家數………………………88 表5-2 與原住民族休閒活動有關的法令規章………………………93 表5-3 卑南族豐年祭與身體運動相關一覽表……………………..101 表5-4 跨越2000卑南族聯合年祭暨傳統體育競技節目程序表….105 表5-5 跨越2000卑南族傳統體育暨民俗技藝表演及傳統歌舞內容 及參加總人數……………………………………………......106 表5-6 卑南族各聚落目前舉行定期性祭儀活動情形…………..…107 表5-7 1945-2000南王聚落身體運動內容……………………..….108 表5-8 1964年南王村卑南族的宗教信仰…………………………..111 表5-9 1946-1999年南王聚落身體運動內容的變遷…………….....119 表6-1 日據與國民政府時期南王聚落休閒活動內容特質的改變..122

    壹:中文參考書目
    一、 原典及官方出版品
    內政部(1994)。原住民政策與發展。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1995)。原住民行政法規彙編。台北: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
    學會。
    內政部(1996)。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台灣地區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
    北:內政部統計處編
    內政部(1997)。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台灣地區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台北:
    內政部統計處編印。
    內政部(1998)。人口政策資料彙集。台北: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
    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會議手冊。
    台北:山海文化。
    台北州警務課(1924)。台北州理蕃誌 ,頁94。
    台東縣政府(1998)。中華民國86年台東縣政府統計要覽。第47期台東縣政府
    編。
    台東廳(1929)。台東廳教育要覽。東京:台東廳庶務課。
    台東廳(1933)。台東廳第十二統計書。台東:台東廳。
    台東廳(1929)。台東廳第十七統計書。台東:台東廳。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54)。台東縣縣政二年。台東: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56)。台東縣縣政五年。台東: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63)。台東縣志—大事記。台東: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64)。《台東縣志—人民志》頁90。台東:台東縣文獻委
    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99)。台灣地名辭書卷三。頁227-258。台東:台東縣文
    獻委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52a)。縣治沿革。台東文獻。第一卷5-6期。台東: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52b)。台東縣地理概況。台東文獻。第一卷2-3期。台東: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59a)。三十年前台東概況。台東文獻。第一卷5期:1-41。台東: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59b)。台東縣各鄉鎮命名釋義暨沿革。台東文獻。第一卷5期:47-50。台東: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63)。進步中的台東。台東: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1963)。台東縣治。
    台東縣政府(1997)。第三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秩序冊。台東縣政府編。
    台東縣政府(1997)。第三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報告書。台東縣政府編。
    台東縣政府(1998)。中華民國86年台東縣政府統計要覽。第47期。台東縣政
    府編。
    台東縣政府(1997)。台東縣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文獻委員會(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三。頁1052。南投:台灣文獻
    委員會。
    台灣省政府(1952)。台灣的山地行政。南投:台灣省新聞處。
    台灣山胞行政局(1992)。台灣省山胞行政局基本資料。南投:台灣山胞行政局。
    台灣省政府(1969)。中華民國五十六年台灣省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南投:台灣
    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省政府(1971)。中華民國五十八年台灣省平地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南投: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省政府(1977)。台灣省山地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聽。
    台灣省政府(1979)。台灣省平地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省政府(1985)。台灣省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聽。
    台灣省政府(199)。台灣省偏遠地區居民經濟及生活素質調查。南投:台灣省
    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1993)。中華民國八十年台灣省偏遠地區居民經濟及生活素質調查
    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1996)。台灣省山地原住民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98)。台灣省民眾生活素質狀況調查報告。台灣省政府主計處編。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1982)。中華民國68年台灣省民眾生活與旅遊活動概況調
    查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1983)。中華民國70年台灣省民眾休閒活動概況調查報告。
    台中: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1987)。中華民國75年台灣省民眾生活與旅遊活動概況調
    查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6)。台灣省山地鄉原住民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書。台
    中: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原住民行政局(1996)。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
    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山胞行政局(1992)。台灣省山胞行政局基本資料。台中:台灣山胞行政局。
    台灣省政府(199)。台灣省偏遠地區居民經濟及生活素質調查。南投:台灣省
    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1993)。中華民國八十年台灣省偏遠地區居民經濟及生活素質調查
    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1996)。台灣省山地原住民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98)。台灣省民眾生活素質狀況調查報告。台灣省政府主計處編。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1982)。中華民國68年台灣省民眾生活與旅遊活動概況調
    查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1983)。中華民國70年台灣省民眾休閒活動概況調查報告。
    台中: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1987)。中華民國75年台灣省民眾生活與旅遊活動概況調
    查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6)。台灣省山地鄉原住民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書。台
    中: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原住民行政局(1996)。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
    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7)。原住民教育改革白皮書。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
    原住民委員會編。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八十七年度委託研究報告摘要。台北:行政院原
    住民委員會編。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台灣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
    住民委員會編。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施政總體規劃—台灣省政府
    精簡後原住民行政組織體系調整之研究。台北:行政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常用法規彙編。台北:行政
    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地區學前教育現況之調查研究。台北:行
    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政治發展與民族法治之規劃。台北:行政
    院原住民委員會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文化政策組。
    台北:行政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教育政策組。
    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教育體制的發展—民族學院之規劃。台北: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族社會福利體系之規劃。台北:行政院原
    住民委員會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族經濟體系之規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
    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原住民族教育現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
    民委員會。
    何福田等(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
    輔導委員會
    吳文星譯(1989)。台東移民史。台灣慣習紀事中譯本,第4卷。台中:台灣省
    文獻會。
    吳正德(1974)。南王村訪問錄。台北文獻。28:71-76。
    吳密察(1998)。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施政總體規劃—台灣省政府精簡後原住民
    行政組織體系調整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吳騰達(1997)。卑南族的傳統體育活動。台東文獻。復刊no1。頁51-55。
    宋增璋編著(1979)。《台灣撫懇志》頁253-283。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龍生(1995a)。拉拉鄂斯族毀滅記—流行於卑南族南王系統之一則神話。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一輯。249-275。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龍生(1997a)。卑南族的社會與文化(上、下冊)。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四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龍生(1997b)。卑南族卑南(南王)部落的形成和發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辦:台灣原住民歷史研討會。86.5.16-17。中研院。
    宋龍生(1998a)。卑南族神話傳說故事集:南王祖先的話。台灣原住民史料 彙編第六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龍生(1998b)。卑南族卑南(南王)部落的形成和發展。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鄧憲卿編,頁269-306。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龍生(1998c)。卑南族。台灣原住民輔助教材。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印。
    宋龍生(1999)。台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汝和(1972a)。台灣省通志卷3政事志行政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汝和(1972b)。台灣省通志卷5教育志制度沿革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
    李汝和(1972c)。台灣省通志卷5政事志教育行政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
    阮昌銳(1996)。台灣的原住民。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阮昌銳(1996)。台灣原住民。台灣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出版。77-117。
    孟祥瀚(1997)。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林衡立(1955)。排灣族之團主制度與貴族階級。台灣文獻。第6卷第4期,頁53-58。
    林志興(1997)。南王卑南族人的海祭。台東文獻2:55-78。
    林東泰等三人(1994)。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調查研究報告。
    教育部社教司。
    林嘉誠(1991)。台灣地區的社會變遷。社教資料雜誌,158期,頁4-7。台中: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花蓮縣政府(1998)。第四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秩序冊。花蓮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1998)。第四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報告書。花蓮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1996)。第二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報告書。屏東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1996)。第二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秩序冊。屏東縣政府。
    洪嘉文(1996)。運動與政治及商業化關係之探討。台灣省學校體育,36期,頁27-34。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洪敏麟(1971)。綜觀臺灣山地社會結構與文化演變之軌跡。台灣文獻。22卷3期。頁26-54。
    南王國民學校(1960)。南王社教。台東。
    省原民會(1998)。台灣省原住民經濟及生活素質調查。南投:台灣省原住民
    省原民會事務委員會 。
    胡家瑜(1996)。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台北市:內政部專題委託研
    究報告。
    范春源等四人(1999)。原住民參與體育活動人口調查。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
    會委託研究。
    桃園縣政府(1997)。第五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秩序冊。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1999)。第五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報告書。桃園縣政府。
    浦忠成(1996)。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研究。台北:行政院教
    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浦忠成(1998)。曹(鄒)族物質文化調查研究—變遷與持續。台北市:行政院
    原住民委員會專題委託研究。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台北:行政
    院原住民委員會。
    張滿泉(1997)。86年度全國文藝祭屏東縣排灣文明系列活動專輯。屏東縣立
    文化中心。
    張慧端(1996)。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書。台灣省原住
    民行政局委託研究
    張慧端主持(1996)。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書。南投: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原民行政局。
    教育部(1992)。發展與改進山胞教育五年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5)。教育部八十五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6)。全國原住民教育會議實錄。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八十七學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集。教育部教研會委託國立
    台東師院承辦。頁429-472。
    許木柱等六人(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木柱編(1995)。台灣省通誌—卑南族篇。台灣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住民委員會專題委託研究。
    許功明(1998)。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原
    陳慧蓉(1986)。吉安鄉阿美族的社會變遷,台灣省立博物館年刊,29期,頁1-27。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陳鴻雁等二人(1999)。國民參與休閒活動人口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體育委
    員會委託研究。
    陳瓊姬編(1995)。山林傳響。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傅君(1998)。振興原住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
    溫吉(1957)。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省文獻會。
    嘉義縣政府(1997)。第一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報告書。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1995)。第一屆原住民全國運動會秩序冊。嘉義縣政府。
    劉哲勳(1994)。台灣社會變遷中原住民族婦女雛妓問題—社會文化、社會心理及歷史性的因素。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235-25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劉斌雄、胡台麗(1987)。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南投:台灣省
    民政廳。
    衛惠林、陳奇祿、何廷瑞(1954)。台東縣卑南鄉南王村民族學調查簡報。考古
    人類學刊。3:14-26。
    衛惠林(1962)。卑南族的母系氏族與世系制度。考古人類學刊。19/20:65-82。
    衛惠林(1965a)。台灣省通誌稿。台灣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衛惠林(1965b)。台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考古人類學刊。25/26:
    71-87。
    衛惠林、王人英(1966)。台灣土著各族近年人口增加與聚落移動調查報告。國
    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3種: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印行。
    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1972)。卑南族。台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第二冊。台中: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登園(1968)。卑南抗日史話。台灣文獻。19(3):30-38。
    謝世忠、李沙莉(1995)。卑南族的物質生活—傳統與現代要素的整合過程研究。內政部專題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台北:內政部。
    謝浩等二人(1985)。卑南族昏喪習俗座談會紀實。台灣文獻。36(1):163-169。
    謝高橋(1995)。台灣社會變遷的回顧檢討與展望。台灣經濟,226期,頁113-130。南投:台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委員會。
    謝高橋、陳信木(1997)。生計方式與文化—論原住民勞動力文化的文化資本
    條件對於就業之影響,頁11。刊於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
    討會—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中心。
    瞿海源(1981b)。三十年來台灣地區各類宗教發展趨勢之初步研究。國科會研
    究報告(未出版)。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編(1913)。蕃族調查報告書(三)卑南族卑南社。台北: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編(1915-1922)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八冊)。台北:臨
    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編(1913)。台灣蕃族慣習研究(二)。台北:臨時台灣舊
    慣調查會。
    羅鼎(1983)。台東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二、 期刊論文/論著
    丁邦新(1978)。古卑南語的擬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3):321-392。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4a)。國際原住民年的回顧與展望。山海文化雙月刊元月號。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4b)。台灣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山海文化雙月刊三月號。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4c)。台灣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一)。山海文化雙月刊五月號。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4d)。台灣原住民與人類學家。山海文化雙月刊九月號。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5a)。發展中的台灣原住民。屏東: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部編(1995b)。原住民重要田徑運動選手名錄(一)。山海文化雙月刊,8期,頁45-64。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部編(1995c)。原住民重要田徑運動選手名錄(二)。山海文化雙月刊,8期,頁115-137。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部編(1995d)。原住民重要田徑運動選手名錄(三)。山海文化雙月刊,10期,31-43頁。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道明(1967)。知本卑南族及宗教。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9.30: 11-39。
    中國土地經濟學會(1997)。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
    土地經濟學會。
    文崇一(1980)。社會文化變遷。刊於李亦園主編,文化人類學選讀。頁
    瓦麗斯.尤幹(1991)。頭目的尊嚴。1991.5.26自由時報第18版。
    丹耐夫.景若(1990)。斬斷民族延傳的劊子手—改姓氏。中國論壇,第158期:
    頁27-29。
    王人英(1966)。台灣高山族的社會文化接觸與經濟生活變遷。中研院民族所集。第22期,頁183-214。
    王嵩山(1985)。鄒族政治制度研究—一個高山族聚落適應變遷的例子。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長華(1984)。魯凱族階層制度及其演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宗吉(1986)。台灣土著民族遊戲的文化社會學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體
    育學會。
    王宗吉(1991)。遊戲與社會形態的文化橫斷面研究。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王宗吉(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宗吉(1995)。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遊戲。國民體育季刊,24卷3期,頁23-34。台北:教育部國民體育雜誌社。
    王宗吉(1996)。社會學理論透視與運動社會學研究。論文寫作研習會。大專體育總會。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台北:洪葉文化。
    王建臺(199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文化的初探。國民體育季刊,24卷3期,
    頁61-67。台北:教育部國民體育雜誌社。
    王強等三人(1983)。卑南專欄。人類與文化。18:36-54。
    王傳銘(1996)。論Recreation與Leisure的含義。戶外遊憩研究。第九卷第一
    期。頁107-114。
    王瑞宜(1980)。卑南族的織布和衣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41-66。
    邱延亮譯(1988)。原初豐裕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一期,頁159-188。
    古野清人(1945)。高砂族的祭儀生活。東京:三省堂。
    古野清人(1953)。高砂族的宗教生活。民族學研究。8(1/2):34-40。
    古野清人(1975)。高砂族的祭儀生活。台北:古亭書屋。
    司淑蕙(1993)。淺談運動的商業化行為趨勢。體育與運動,83期,頁104-106。
    台北: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台灣之原始經濟。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台灣之山地經濟。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白龍芽(1985)。社會變遷中高職體育的突破與創新。國民體育季刊,14卷3白龍芽期,頁27-30。台北:教育部國民體育雜誌社。
    石 磊(1990)。台灣土著民族。國文天地,5卷10期,頁65-70。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石磊(1970)。從卑南族巫醫治病談起。台灣風物。20(1):71-73。
    石磊(1972)。新社卑南族的親屬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4:23-83。
    石磊(1975)。建和村卑南族的社會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119-142。
    石磊(1978)。個人、儀式與社會--卑南族消除儀式的個案研究。民族社會學報。16:129-145。
    石明宗(1994)。運動文化思考。中華體育,28期,頁9-16。
    石磊(1985)。卑南族的親屬制度。國際中國邊疆學術會議論文集。頁1403-1422。
    古允文譯(1995)。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台北:遠流。
    夷將•拔路兒(1995)。從「山胞」到「原住民」的正名運動史。台灣史料研究,5號,頁114-122。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
    江貞昱(1993)。經濟發展中社經結構變遷與休閒活動關係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台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志宏(1990)。論文化優勢與當前台灣文化。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若民(1976)。田野南王七日記。人類文化。8:42-47。
    江冠明主持(1996)。原住民社區節目發展之研究:從卑南族的參與式傳播發展。
    台北市: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江振德(1997)。台灣區漁村四健會青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柔若(1985)。社會學世俗化理論的回顧溯源與台灣民間宗教的世俗化。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福田等(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
    輔導委員會
    何麗芳(1992)。台北市老人休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台北:東吳社工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文星譯(1989)。台東移民史。台灣慣習紀事中譯本,第4卷。台中:台灣省
    文獻會。
    吳正德(1974)。南王村訪問錄。台北文獻。28:71-76。
    吳俊哲(1984)。社會變遷中體育專業人士應有的體認。國民體育季刊,13卷1期,頁111-116。台北:教育部國民體育雜誌社。
    吳英偉、陳慧玲譯(1996)。休閒社會學。台北:五南。
    吳密察(1998)。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施政總體規劃—台灣省政府精簡後原住民
    行政組織體系調整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吳國銑(1996)。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輔導問題之研究。訓育研究,35卷,1期,
    71-80。
    吳騰達(1997)。卑南族的傳統體育活動。台東文獻。復刊no1。頁51-55。
    呂秋文(1985)。台東海端鄉利稻村的經濟變遷—一個布農族聚落的個案研究
    。台北:邊研所年報。16:171-197。
    宋增璋(1980)。台灣撫墾志。上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宋龍生(1964)。台東平原的卑南族調查簡報。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23/24:67-82。
    宋龍生(1965a)。南王村卑南族的社會組織。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龍生(1965b)。南王村卑南族的會所制度。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5/26:112-144。
    宋龍生(1971)。南王村卑南族的居住型態、財富與現代化的關係。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2:287-297。
    宋龍生(1995a)。拉拉鄂斯族毀滅記—流行於卑南族南王系統之一則神話。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一輯。249-275。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龍生(1997a)。卑南族的社會與文化(上、下冊)。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四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龍生(1997b)。卑南族卑南(南王)部落的形成和發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辦:台灣原住民歷史研討會。86.5.16-17。中研院。
    宋龍生(1997c)。卑南公學校沿革史。未刊。
    宋龍生(1998a)。卑南族神話傳說故事集:南王祖先的話。台灣原住民史料 彙編第六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龍生(1998b)。卑南族卑南(南王)部落的形成和發展。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鄧憲卿編,頁269-306。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龍生(1998c)。卑南族。台灣原住民輔助教材。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印。
    宋龍生(1999)。台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明立國(1989)。台灣原住民族的祭禮。台北市:台原。
    李慧馨(1994)。涵化理論回顧與前瞻—1967到1993。政大:廣播與電視,1(4):129-143
    李亦園(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蓮經出版社事業公司。
    李汝和(1972a)。台灣省通志卷3政事志行政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汝和(1972b)。台灣省通志卷5教育志制度沿革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
    李汝和(1972c)。台灣省通志卷5政事志教育行政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
    李園會(1984)。台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台時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
    李明宗(1988)。戶外遊憩名詞解釋。戶外遊憩研究。1(1):83-84。台北:中
    華民國遊憩學會。
    李長貴(1971)。變遷中的山胞社會之研究。台中:東海社科中心。
    李茂興、藍美華譯(1997)。文化人類學。台北:弘智文化。此為Michael C. Howard
    所著Contemporary Cultural Anthropology。
    李淑芬(1984)。台北市老人戶外休憩活動之研究。台大園藝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李加耀(1998)。南賽夏族運動文化的變遷,頁53-4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阮昌銳(1975)。台東縱谷土著族的經濟生活變遷:泰雅、布農、阿美三個聚落
    的比較研究。台北:民族社會學報。13:44-88。
    阮昌銳(1996)。台灣的原住民。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阮昌銳(1996)。台灣原住民。台灣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出版。
    77-117。
    周海娟(1990)。台灣地區居民休閒活動的選擇與類型—社會學的次級分析。台
    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孟祥瀚(1988)。台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孟祥瀚(1997)。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林英彥(1966a)。台灣先住民狩獵時期之經濟生活。台灣銀行季刊,20(2),頁260-275。
    林英彥(1966b)。台灣先住民之農業。台灣銀行季刊,20(1),頁221-256。
    林英彥(1974a)。台灣先住民狩獵時期之經濟生活。台灣經濟史,第11集,頁1-16。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英彥(1974b)。台灣先住民狩獵時期之農業經營。台灣經濟史,第11集,頁17-61。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英彥(1974c)。台灣先住民狩獵時期之經濟結構。台灣經濟史,第11集,頁62-96。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衡立(1955)。排灣族之團主制度與貴族階級。台灣文獻。第6卷第4期,頁53-58。
    林志興(1996)。花環(inupiDan)的重現:高雄地區卑南族非親屬性組織之研究。台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志興(1997)。南王卑南族人的海祭。台東文獻2:55-78。
    林志興(1998)。卑南族聯合年祭對卑南族的影響,刊於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莊萬壽等四人編。頁521-5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中心。
    林建地(1996)。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
    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英津(1984)。卑南語南王方言的音韻。人類語文化。19:114-130。
    林瑋嬪(1990)。從祖家到漢人信仰—宗教變遷的探討。人類與文化。26:6-11。
    林嘉誠(1991)。台灣地區的社會變遷。社教資料雜誌,158期,頁4-7。台中: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林琪雯(1995)。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台灣棒球發展史。台北:台灣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周憲文(1953)。台灣之原始經濟。台灣銀行季刊,7(1),頁229-244。
    邱金松(1976)。體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中正書局。
    邱金松(1988)。運動社會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邱金松等編(1996)。運動休閒管理論文集。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邱奕松(1985)。日據初期台灣山地教育之探討74期。台北:台北文獻
    金榮華(1989)。人便山羊的故事及其他—卑南族民間故事研究。大陸雜誌78金榮華(5):13-15。
    卑南公學校(1929)。蕃人進化 狀況(附蕃歌)。昭和四年二月。
    侯桂林、黃景勝(1983)。台灣山地人(卑南族)齒頸部釉質突起及其和根叉槽骨病變之研究。科學發展月刊。11(5):395-404。
    南方朔(1995)。運動•被看•異國情調。山海文化雙月刊,10期,頁21-25。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姜容(1976)。從經濟生活的轉變看卑南族婚姻改變關係。人類與文化。7:2-5。
    姚麗香(1984)。台灣地區光復後宗教變遷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封雅君、飯峨梅紀錄(1995)。原住民與台灣的體育文化座談會。山海文化雙月刊,10期,頁8-20。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施翠峰(1974)。台東縣南王村巫俗調查紀實。台灣文獻25(2):91-98。
    洪文泰(1978)。<卑南鄉簡志>。打字油印本,無頁數。
    洪秀桂(1976)。南王卑南族女巫師。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9-40:28-55。
    洪秀桂(1978)。南王卑南族的豐年祭。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80-82。
    洪秀桂(1981)。南王卑南族成年儀禮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2:75-94。
    洪英聖(1994)。台灣先住民腳印。台北:時報文化雜誌社。
    洪嘉文(1996)。運動與政治及商業化關係之探討。台灣省學校體育,36期,頁27-34。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洪敏麟(1971)。綜觀臺灣山地社會結構與文化演變之軌跡。台灣文獻。22卷3期。頁26-54。
    南王國民學校(1960)。南王社教。台東。
    省原民會(1998)。台灣省原住民經濟及生活素質調查。南投:台灣省原住民
    省原民會事務委員會 。
    胡家瑜(1996)。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台北市:內政部專題委託研
    究報告。
    范春源、溫卓謀、陳玉枝、呂政武(1999)。原住民參與體育活動人口調查。台
    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夏鑄九、陳志梧(1988)。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結構與國家公園的空間
    角色。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233-246。
    夏春祥(1992)。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變遷與危機—就世俗化與涵化過程之探討。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大川(1988)。活出歷史原住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國論壇,317期,頁63-69。台北:中國論壇社。
    孫秀女、孫瑞納(1999)。卑南族的Misahor。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四
    期,頁37-40。
    孫武彥(1990)。人類社會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孫家琦(1997)。戰後台灣原住民地位之政治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淵東一(1974)。馬淵東一著作集(卷二)。東京:社會思想社。
    高一樵譯(1985)。世界遊戲百科。台北:武陵。
    高正源(1995a)。原住民與台灣棒運(上)。山海文化雙月刊,9期,頁32-36。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高正源(1995b)。原住民與台灣棒運(下)。山海文化雙月刊,10期,頁26-30。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高德義(1995)。邁向多元文化教育--原住民教育相關法規的檢討。發表於國立
    花蓮師院主辦之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
    高德義主編(1994)。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北: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夏黎明、李玉芬主編(1994)。國內有關台灣東部研究之學位論文書目。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夏黎明、周榮義、李玉芬主編(1994)。東台灣研究之中文期刊文獻索引。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徐明正(1995)。台東南王社區肩負神聖使命—少年猴祭傳承卑南族文化。文化通訊。3:15。
    柴松林(1991)。社會變遷與人類休閒生活的趨勢。 休閒與大眾文化研討會專
    輯。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台北:行政
    院原住民委員會。
    張松(1953)。台灣山地行政要論。台北:正中書局。
    張恭啟、于嘉雲譯(1989)。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
    張力中(1995)。台灣原住民棒球大事紀。山海文化雙月刊,9期,頁21-24。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張孝銘(1996)。職棒商品之初步詮釋。台灣體育,88期,頁49-52。台北:台灣體育雜誌社。
    張佳賓(1998)。從神話傳說論卑南族的倫理、教育及美學思想。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5-136。台北:師大人文中心。
    張佳琳(1993)。台灣光復後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毓浩(1997)。從民族主義論台灣原住民教育實施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芬芬(1976)。南王村卑南族祖家制度的研究。人類與文化7:6-15。
    張恭啟譯(1989)。文化變遷的理論。台北:遠流。
    張得水(1996)。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台北:前衛。
    張景旭(1988)。大家樂現象中階層及休閒因素之探討—以價值累加理論為架構。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慧端主持(1996)。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書。南投: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原民行政局。
    張燦穩(1990)。蘭嶼椰油村雅美族人漁場利用型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葆華(1993)。歷史學與社會學的交錯及歷史社會學的興起。東海學報,34,
    463-475。
    張哲民(1998)。台灣原住民的解放—過程與神學反省。台北:輔仁大學宗教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威克(1995)。台灣運動文化的反省與批判—以台灣區運動會的現象為例。台
    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淑玲(1993)。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台灣棒球的社會、歷史、
    文化分析(1895-199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移川子之藏等三人(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的研究。台北: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調查。
    許君玫(1954)。台灣先住民的經濟傳說集。台灣銀行季刊。8(4),頁198-223。
    許君玫(1956)。台灣先住民的農耕儀禮。台灣銀行季刊。10(1),頁135-164。
    許木柱(1993)。台灣民族學回顧與展望。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20:143-150。台北:政治大學民族所。
    許木柱等六人(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木柱編(1995)。台灣省通誌—卑南族篇。台灣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住民委員會專題委託研究。
    許功明(1998)。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原
    許立宏(1993)。運動與種族歧視。體育與運動,86期,頁90-98。台北:中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許淑純(1976)。南王卑南族的親屬制度及其變遷。人類與文化7:21-24。
    許義雄(1974)。休閒活動釋義。國民體育季刊。第4卷第3期16-19頁。
    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27-40。台北:教
    育部體育司。
    許義雄(1983)。體育學原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許義雄(1992)。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
    導委員會委託。
    許瓊文(1992)。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有關變項的研究。台北:台大心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文般(1985)。台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的發展。台北:台大社會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郭清候(1972)。台灣山地青年與平地青年運動能力之比較。台灣師大體研所碩士論文。
    陳文德(1987)。卑南族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台灣土著的傳統文化與人權現況。中國人權協會編。頁125-166。台北:大佳。
    陳文德(1989)。”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53-74。
    陳文德(1993)。南王卑南族人的觀念--從生命過程的觀點分析。人觀、意義與
    社會黃應貴編。頁477-50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陳文德(1998a)。親屬到底是什麼?--一個卑南族聚落的例子。親屬研究學術研
    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文德(1998b)。族群與歷史--以一個卑南族部落的形成為例。族群、歷史與
    空間: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花蓮:兆豐。
    陳文德(1999a)。起源、老人和歷史:以一個卑南族聚落對發祥地的爭議為例。
    時間、記憶和歷史。黃應貴編。頁343-379。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
    陳文德(1999b)。卑南族。台東:台東文化中心。
    陳水源(1991)。台灣山地觀光遊憩之發展。發表於台灣山地農村發展規劃
    陳宗韓(1994)。戰後台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國鈞(1957)。台東的卑南族。中國地方自治。9(3):10-13。
    陳國鈞(1974)。台灣土著特別祭儀。台灣土著社會研究(二)。台北:東方文
    化。
    陳國鈞(1992)。文化人類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德海(1997)。戰後日本休閒活動歷史變遷之研究。
    陳慧蓉(1986)。吉安鄉阿美族的社會變遷,台灣省立博物館年刊,29期,頁1-27。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陳鴻雁等二人(1999)。國民參與休閒活動人口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體育委
    員會委託研究。
    陳瓊姬編(1995)。山林傳響。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陳鶴之(1995)。不同地區平地、山地學童體格和基本運動能力發展比較研究。台中師院學報,9期,頁579-607。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陸谷孫(1992)。英漢大辭典。頁2816。台北:東華。
    程紹同(1990)。職業運動與政治關係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19(4):11-14。
    傅君(1998)。振興原住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
    溫吉(1957)。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省文獻會。
    傅君(1998)。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社會經濟篇。原住民跨世紀社會經濟發
    展藍圖。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215-275。
    喬健(1972)。卑南族呂家社祖家制度之研究。民族所集刊34:1-12。
    喬健(1973)。卑南族呂家社葬儀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3.34: 1-8。
    曾俊華(1989)。運動行為在土著民族社會的功能探討。師大體育,27期,頁24-3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學會。
    曾建次(1993)。卑南族知本部落口傳歷史及神話故事(上)。山海文化1:138-146。
    曾振名(1983)。南王卑南族的遷移及其回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3:17-47。
    森丑之助(1917)。台灣蕃族誌。第一卷。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黃文新譯。中
    央研究院民族所譯本。未出版。
    馮祥勇(1990)。農民休閒生活之研究。台北:台大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翎(1994)。光復後有關卑南族研究中文文獻探討。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刊3:179-194。未出版。
    黃金柱等六人(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台
    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黃俊傑(1995)。戰後台灣的社會文化變遷:現象與解釋。台北:中正書局。
    黃宣衛(1980)。傳統社會與西洋宗教:三個台灣高山族的例子。思與言。18(1):
    101-115。
    黃師樵(1973)。卑南王的故事。台北文獻。25:1-4。
    黃順三(1980)。人類學的鄉民社會研究。刊於李亦園主編。文化人類學選讀,
    頁369-390。台北:食貨。
    黃富三(1981)。清代台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之影響。(上下)。
    食貨月刊,第11卷1、2期,頁19-36,72-90。
    黃新生(1985)。依賴理論介紹。中華雜誌,264,38-41。
    黃應貴(1974)。經濟適應與發展:一個台灣中部高山族聚落的研究。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頁35-53。
    黃應貴(1976)。光復後高山族的經濟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
    39期,頁35-55。
    黃應貴(1985)。台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第57期,頁1-30。
    黃應貴編(1986)。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黃應貴(1988)。布農族社會階層之演變:一個聚落的個案研究。刊載黃應貴主
    編之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217-238。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黃應貴(1996)。台灣原住民的經濟變遷:人類學的觀點。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研
    究與教育之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黃定國(1991)。休閒的歷史回顧與展望。台灣教育月刊,第482期,1-6。
    黃惠慈(1986)。從提高生活素質談擴展休閒活動。社區發展季刊,第33期,21-25。
    黃維憲(1989)。概說我國近四十年來的台灣山胞研究—有關內容、理論和方法
    的引介。台灣邊疆研究理論與方法研討會實錄。
    趙邱巖譯(1969)。有閒階級論。台北:中正。
    楊南郡(1995)。拓山—原住民與台灣登山史。山海文化,8:32-36。
    楊 瑩(1996)。社會變遷與教育革新。當前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言討論文集,頁123-148。台北: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
    楊傳國(1985):開發山地學童天賦潛能。師友,217期,頁19-20。台中:台灣省立中小學校叫職員福利金籌集管理委員會。
    幣原垣(1931)。卑南大王。南方土俗。1(1),pp.1-10。
    廖文生(1984)。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台北:台灣大學社會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熊鵬翥(1997)。與部落攜手—文化展示的內部觀點。論文發表於文化展演
    與人類學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趙瑪麗(1976)。南王村卑南族的喪葬儀式。人類與文化7:16-20。
    劉相臣(1952)。台東山胞使用農具。台灣農林。6(5):35-36。
    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劉一民(1982)。人類為遊戲之靈。體育學報4。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劉一民(1990)。遊戲的深曾結構分析。體育學報12,頁33-44。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劉宏裕(1996)。戰後台灣地區休閒活動的相關研究—以活動內容及學術研究為
    主題。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斌雄、胡台麗(1987)。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南投:台灣省
    民政廳。
    劉瑞華譯(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文化。
    潘添財(1994)。從原住民文化特色談體育活動之相關與展望。中華體育,8卷2期,頁54-62。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蔣孝瑛(1990)。《美國青年休閒活動及其輔導現況》頁7-8。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蔡文輝(1982)。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
    蔡文輝(1984)。台灣地區休閒活動之探討。生活素質論叢第一集。台北:明德
    基金會生活素質研究中心。
    蔡文輝(1986)。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
    蔡宗信(1995)。日據時代台灣東部原住民棒球運動之發展。山海文化雙月刊,9期,頁37-43。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蔡祈賢(1992)。台灣的社會變遷與社會問題。社會福利,101期,頁9-12。南投:社會福利雜誌社。
    蔡禎雄(1995)。日據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台北:師大書苑。
    蔡禎雄(1997)。現代休閒活動的形成與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體育系所上課講義。未出版。
    蔡禎雄(1998)。日據時代台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台北:師大書苑。
    蔡茂其(1999)。休閒活動的起源與發展。台北:大新書局。
    蔡宗信(1992)。日據時代台灣棒球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以1895至1926年為
    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建雄(1997)。休閒的哲學理念暨分類。輯於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編:休閒、
    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賴建誠(1985a)。年鑑學派。史學評論,12,159-195。
    賴建誠(1985b)。法國年鑑學派領袖布勞岱爾。史學評論,12,197-215。
    衛惠林(1962)。卑南族的母系氏族與世系制度。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9/20:65-82。
    衛惠林(1965a)。台灣省通誌稿。台灣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衛惠林等三人(1965b)。卑南族。台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第二冊。頁365-390。台中: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衛惠林等三人(1954)。台東縣卑南鄉南王村民族學調查簡報。國立台灣大 學考古人類學刊。3:14-26。
    鄭全玄(1995)。台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鄭光慶(1995)。正視原住民傳統的體育活動。台灣體育,5卷3期,頁48-54。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鄭美能(1975)。農業政策與台灣農村社會經濟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7:113-14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鄭登園(1968)。卑南抗日史話。台灣文獻。19(3):30-38。
    蕭新煌(1985)。低度發展與發展。台北:巨流。
    蕭新煌(1984)。台灣山地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問題。台灣銀行季刊。35(1),126-161。
    蕭新煌(1985)。光復以來台灣社會變遷的軌跡。國魂,44期,頁11-14。台北:新中國出版社。
    戴伯芬等二人(1998)。卑南族普悠瑪的前世今生:南王都市原住民社會與空間的變遷。山海文化雙月刊。18:30-39。
    薛銘卿(1992)。休閒與休閒活動定義詮釋—非規範及規範之觀點。戶外遊憩研
    究。5(3/4):71-89。中華民國遊憩學會。
    謝世忠、李沙莉(1995)。卑南族的物質生活—傳統與現代要素的整合過程研究。內政部專題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台北:內政部。
    謝世忠、蘇裕玲(1998)。傳統、出演與外資—日月潭德化邵族豐年節慶的社會文化複象。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3:145-172。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幼獅文化。
    謝美霞(1987)。認識山地文化。中央月刊,20卷5期,頁43-46。台北:中央謝美霞文物供應社。
    謝浩等二人(1985)。卑南族昏喪習俗座談會紀實。台灣文獻。36(1):163-169。
    謝高橋(1995)。台灣社會變遷的回顧檢討與展望。台灣經濟,226期,頁113-130。南投:台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委員會。
    韓西庵(1951)。台灣山地人民經濟生活。台灣銀行季刊。4(2),頁116-175。
    瞿海良(1995a)。九千分雙一百—台灣原住民金牌之路。山海文化雙月刊,9期,頁18-20。台北:台灣文化雜誌社。
    瞿海良(1995b)。九千分雙一百—台灣原住民金牌之路圖序。山海文化雙月刊,瞿海良8期,頁4-20。台北:台灣文化雜誌社。
    瞿海良(1995c)。九千分雙一百—台灣原住民棒球傳奇圖序。山海文化雙月刊,
    8期,頁21-31。台北:台灣文化雜誌社。
    瞿海良(1995d)。台灣原住民棒球傳奇。山海文化雙月刊,9期,頁25-31。台瞿海良北:台灣文化雜誌社。
    瞿海良(1996)。台灣社會變遷研究的意義—一個系列研究的探討。當前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論文集,頁1-15。台北: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
    瞿海源(1981a)。我國宗教變遷的社會學分析。朱岑樓編。我國的社會變遷與
    發展。台北:三民書局。
    瞿海源(1981b)。三十年來台灣地區各類宗教發展趨勢之初步研究。國科會研
    究報告(未出版)。
    瞿海源(1982a)。台灣地區天主教發展趨勢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瞿海源(1982b)。世界次序、世俗化與基督教的發展—台灣與美國。中美政治
    分析頁41-75。台北:桂冠。
    瞿海源(1982c)。台灣地區基督教發展趨勢之初步探討。中國社會學刊。
    瞿海源(1983)。台灣山地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問題。中國社會學刊。
    瞿海源(1984)。台灣山地鄉的社會經濟地位與人口。中國社會學刊。7:157-175。
    瞿海源(1995)。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及社會學在台灣的發展。分析社會的方法論文集。頁E1-E19。國立空中大學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及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聯合出版。
    瞿海源(1997)。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
    瞿海源(1997)等二人。台灣地區宗教變遷之探討。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
    之比較研討會論文集。頁161-181。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顏妙桂(1983)。民生主義社會休閒活動之研究。台北:師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
    士論文。
    魏素芬(1997)。城鄉老人休閒活動之探討。台北:台大農業推廣碩士論文。
    蘇瑞陽(1992)。運動文化的出路與發展。中華體育,23:頁7-17。台北。中華
    體育學會。
    羅鼎(1983)。台東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蘇維衫(1998)。台灣職棒運動文化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瑛敏(1997)。日常休閒活動類型與設施圈域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婦女為
    例。建築學報。20。
    蘇瑛敏(1997)。女性休閒環境架構之基礎研究—以臺北縣市女性為例。國立政
    大及私立中國地政研究所合辦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三、 報章雜誌
    (一)雜誌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4a)。國際原住民年的回顧與展望。山海文化雙月刊元月
    號。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4b)。台灣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山海文化雙月刊三月
    號。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4c)。台灣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一)。山海文化雙月刊
    五月號。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4d)。台灣原住民與人類學家。山海文化雙月刊九月號。
    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5a)。發展中的台灣原住民。屏東: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部編(1995b)。原住民重要田徑運動選手名錄(一)。山海
    文化雙月刊,8期,頁45-64。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部編(1995c)。原住民重要田徑運動選手名錄(二)。山海
    文化雙月刊,8期,頁115-137。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部編(1995d)。原住民重要田徑運動選手名錄(三)。山海
    文化雙月刊,10期,31-43頁。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張力中(1995)。台灣原住民棒球大事紀。山海文化雙月刊,9期,頁21-24。
    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曾建次(1993)。卑南族知本部落口傳歷史及神話故事(上)。山海文化1:138-146。
    瞿海良(1995a)。九千分雙一百—台灣原住民金牌之路。山海文化雙月刊,9期,頁18-20。台北:台灣文化雜誌社。
    瞿海良(1995b)。九千分雙一百—台灣原住民金牌之路圖序。山海文化雙月刊,瞿海良8期,頁4-20。台北:台灣文化雜誌社。
    瞿海良(1995c)。九千分雙一百—台灣原住民棒球傳奇圖序。山海文化雙月刊,
    8期,頁21-31。台北:台灣文化雜誌社。
    瞿海良(1995d)。台灣原住民棒球傳奇。山海文化雙月刊,9期,頁25-31。台瞿海良北:台灣文化雜誌社。
    瞿海良(1996)。台灣社會變遷研究的意義—一個系列研究的探討。當前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論文集,頁1-15。台北: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
    (二)報紙
    沈世哲(1980)。卑南族頭目衣飾。台北:聯合報第12版1月25日。
    郭仲志(1982)。卑南族山胞飲水思源聯歡會昨在歌舞生中進行場面浩大男女盛裝與會 巫師「作法」揭序幕。台北:聯合報第5版12月26日。
    聯合報(1982)。卑南族雖非「石頭創生」在正史有「脈絡可尋」卑南王時代號令東部七十二社行斯巴達教育 家族母系領導。台北:聯合報第3版12月27日。
    聯合報(1983)。卑南族「狩獵祭」。台北:聯合報第5版1月1日。
    聯合報(1984)。笙歌達旦 痛飲狂歡 卑南族人 同慶豐年搭屋編籃顯手藝 狩獵歸來有豔事 傳統祭典多姿采 鄰近民眾飽眼福。台北:聯合報第3版1月3日。
    郭仲志(1984)。卑南族山胞年度豐年祭 場面盛大平日難得一見。台北:聯合報第5版12月26日。
    聯合報(1984)。卑南族山胞狩獵活動昨在郡界山揭開序幕。台北:聯合報第5版12月28日。
    更生日報(1985)。卑南山胞歡慶元旦 壓軸好戲陸續登場 熙壤遊客爭獵曼妙舞姿。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2日。
    更生日報(1985)。傳統技藝競賽陸續登場 卑南族豐年祭人潮洶湧。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3日。
    更生日報(1987)。卑南族豐年祭落幕 熱鬧祭典居然各族獨樂 促進交流何妨合併舉行。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3日。
    台東(1987)。「出草」捕獵物長途跋涉「刺猴」顯英勇祭典高潮 卑南族豐年祭定於二十四日起舉行。台北:聯合報第5版12月19日。
    台東(1987)。卑南族山胞豐年祭「哈拉巴蓋」揭序幕。台北:聯合報第5版12月25日。
    台東(1987)。卑南族豐年祭少年組節目登場 腰跨刀身繫鈴 長跑添力氣持長矛刺草猴 盛典新高潮。台北:聯合報第5版12月26日。
    周全剛(1987)。卑南族人尚武祭典見古風昔為山胞盟主霸業非偶然。台北:聯合報第5版12月26日。
    更生日報(1988)。傳統歌舞慶佳節。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3日。
    更生日報(1989)。卑南族成年加冠禮。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4日。
    更生日報(1989)。卑南族聯合豐年祭絕活出籠 演出難得一見盪鞦韆高潮迭起 吸引上千觀眾場面十分熱鬧。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3日。
    更生日報(1989)。南王卑南族婦女凱旋門迎英雄。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2日。
    更生日報(1989)。卑南族聯合豐年祭 南王成人狩獵祭。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2日。
    聯合報(1989)。卑南族豐年祭今階序幕狩獵賽跑猴祭歌舞歡迎觀賞。台北:聯合報15版7月9日。
    周全剛(1989)。卑南族布農族教父佳節很風光兩族的男孩出生後都會找個有名望的教父在成長過程中以他模範父親節來臨時教子自然也會邀請教父。台北:聯合報台中縣第15版8月9日。
    蘇采禾(1989)。卑南族八社聯合年祭(元旦由台東可別錯過)。台北:聯合報第31版12月30日。
    陳麗如(1990)。卑南青年大事—成人狩獵祭。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1日。
    陳麗如(1990)。卑南族慶豐收 傳統服飾爭奇鬥艷 狩獵巧思掀高潮。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3日。
    陳麗如(1991)。卑南族建和社區舉辦跨豐年祭 奧哇馬茲里 傳承族中法統。花蓮:更生日報第5版1月2日。
    陳麗如(1992)。卑南族聯合豐年祭 八族老少聚一堂 才藝競技承薪。花蓮:更生日報第5版1月3日。
    蘇采禾(1992)。卑南族舞上國家劇院。台北:聯合報台中版第17版7月16日。
    江芷玲(1993)。卑南族聯合豐年祭有聲有色 莊嚴祭祖儀式 傳統歌謠舞蹈比賽 活動緊湊。花蓮:更生日報第5版1月3日。
    江芷玲(1994)。全國文藝季台東現卑南猴祭—大獵祭。花蓮:更生日報第5版1月1日。
    江芷玲(1994)。卑南猴祭八社聯合年祭 促進團結。花蓮:更生日報第5版1月3日。
    陳嘉信(1994)。卑南族猴祭八社聯歡載歌載舞原住民紛紛表演拿手絕活來字各地遊客五千多人也加入慶典活動。台北:聯合報14版第1月3日。
    林秀芳(1994)。卑南族猴祭重現消失的成年之禮。台北:聯合報中縣版第40版12月19日。
    徐豫鹿(1995)。卑南族豐年祭舉辦成年禮 吸引大批媒體和觀光客場面盛大。花蓮:更生日報第2版1月3日。
    周美惠(1995)。卑南族春季特展昨在「順益」打頭陣大狩獵讓博物館動起來。台北:聯合報35版3月19日。
    黃衡墩(1995)。原住史卑南族篇今起進行田野調查。台北:聯合報17版1月1日。
    林秀芳(1995)。耶誕元旦假期來去台東看卑南族猴祭聯合豐年祭。台北:聯合報第40版12月18日。
    許進國(1996)。卑南族聯合豐年祭 祖先的花環永續傳承。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3日。
    許進國(1994)。卑南族豐年祭族人建議兩年半一次。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5日。
    陳憶文(1996)。射猴祭典沒有血腥 草猴替身 原住民少年完成「殺敵保鄉的任務」。花蓮:更生日報第9版12月30日。
    葛立堂(1996)。大獵祭考驗青年勇士們凱歸卑南族三百多名青年順利通過野外求生訓練少女夾道相迎。台北:聯合報第20版1月1日。
    羅紹平(1996)。原住民文化探尋冬令營卑南族長老傳授古技藝。聯合報台東版17版2月3日。
    陳慶鐘(1996)。興建原住民國宅及多功能活動中心作綠地公園蓋「芭拉館」做卑南族人聚會。聯合報台東版第14版4月13日。
    陳嘉信(1996)。海祭/卑南族摔角比賽論英雄威武。台東:聯合報15版7月15日。
    陳憶文(1997)。南王部落「大獵祭」勇士們昨凱旋歸來。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1月1日。
    羅紹平(1997)。卑南族年祭「大獵祭」登場青少年入山打獵三天通過考驗即可成年。台北:聯合報15版12月29日。(台中版)。
    郭淑珍(1998)。達古凡少年集會所成為舉辦猴祭的重要場址。花蓮:更生日報第6版7月12日。
    曹銘宗(1998)。孫大川:建立多元文化政策。台北:聯合報14版7月8日。
    藍國揚(1998)。卑南族的試膽會。台北:聯合報39版8月26日。
    章俊博(1998)。台東卑南族祈雨祭。台東:台灣時報第7版8月16日。
    陳憶文(1998)。以「薪火十年,直到永遠」為主題的卑南族聯合豐年祭。花蓮:更生日報第5版1月4日。
    更生日報(1998)。發展東部地區休閒產業的契機。花蓮:更生日報第2版1月1日。
    李健果(1998)。接觸原住民心世界—卑南族聯合年祭今天登場。台北:聯合報第44版1月3日。
    陳舜協報導(1998)。「卑南族猴祭體驗先祖本色」(87.3.21)自立早報第15版。
    祁止戈(1998)。1998原住民文化祭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日還有原住民嘉年華會節目豐富 卑南族成年猴祭原味重現。台北:中國時報18版3月27日。
    祁止戈(1998)。卑南族成年禮熱鬧登場二百多位青少年在長老見證下,歡喜變大人。台北:中國時報17版3月30日。
    黃美英(1998)。評文建會的週休旅遊文化—文建會為配合政策反將原住民部落和人民生活的社區聚落淪為假日休閒旅遊地。自立早報第11版5月12日。
    全玉明報導(1998)。「台東市南王里卑南少年會所落成」(87.7.12)民眾日報第
    十二版。
    許進國報導(1998)。「知本卑南族展開收穫祭慶典」(87.7.12)更生日報第六版。
    郭淑珍(1998)。「達古凡少年集會所啟用」(87.7.12)。更生日報第六版。
    陳盛永等五人(1998)。「專題探索—各族群豐年祭」。更生日報第六版。
    章俊博報導(1998)。「台東卑南族祈雨祭」(87.8.16)。台灣時報第七版。
    藍國揚報導(1998)。「卑南族的識膽會」(87.8.26)聯合報第三十九版。
    蘇采禾(1998)。曾建次首位原住民輔理主教昨天由教宗任命晉牧大典卑南族教友載歌載舞五千人觀禮。台北:聯合報5版8月30日。
    李嘉鑫(1998)。八蘭遺址卑南族千年前聚落。台北:中國時報42版12月11日。
    林建成(1998)。塔古邦給卑南族新生命。台北:聯合報39版12月28日。
    周全剛(1999)。卑南族猴祭少年排隊打屁股另有為喪家除晦氣、刺草猴練膽識等活動。台北:聯合報20版12月26日
    周全剛(1999)。卑南族靈媒祈求壯丁出獵平安台東「大獵祭」活動展開。台北:聯合報17版12月30日。
    陳麗如(2000)。世紀曙光千喜之約—卑南跨年活動氣氛沸騰。花蓮:更生日報第7版1月2日。
    陳憶文(2000)。南王部落大獵祭 勇士奏凱歌。花蓮:更生日報第21版元月1日。
    黃振國(2000)。卑南婦女節 上山除草去 傳統形式轉變為聯誼活動。台北:中國時報台東版3月12日。
    施美惠(2000)。同時展出風味美食、原住民工藝等卑南族聯合年祭初三至初五舉行。台北:聯合報14版2月4日。
    羅紹平(2000)。卑南族年祭遊客分享春節喜氣。台北:聯合報第17版2月9日。
    羅紹平(2000)。台東市原味藝術街坊計劃報告書出爐台大建議:結合卑南族原住民節慶與溫泉景觀行塑卡地布社群文。台北:聯合報第18版3月7日。

    貳:外文參考書目

    NHK放送文化中心(1991)。1990年度國民生活時間調查。
    小泉鐵(1929)。卑南社 祭 記錄。民俗學。1(1):17-23。東京。
    古野清人(1945)。高砂族 祭儀生活。東京:三省堂。
    平山勳(1934)。台灣社會經濟史全集。昭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發行。
    田代安定(1900)。台東殖民地預查報文。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
    伊能嘉矩(1918)。理蕃誌稿第一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
    伊能嘉矩(1985a)。台灣文化志。上冊。中譯本。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翻譯。
    伊能嘉矩(1985b)。台灣文化志。中冊。中譯本。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翻譯。
    伊能嘉矩(1985c)。台灣文化志。下冊。中譯本。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翻譯。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1996)。台灣踏查日記。上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移川子之藏(1935)。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台北帝國大學。
    安倍明義(1929)。卑南社 生活狀態 就 。東京:社會事業 友。8(1-6)。
    安倍明義(1931)。卑南社 猿祭。南方土俗。1(1):59-62。
    佐山融吉(1913)。蕃族調查報告書「阿眉族、卑南族」。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第一部。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黃文新譯本。卑南族卑南社。pp.1-83。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1923)。生蕃傳說集。臨時台北舊慣調查會。余萬居譯。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河野喜六(1914)。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臨時台灣舊慣
    調查會第一部。
    河野喜六、黃文新譯(1915)。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臨
    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中研院民族所譯本。
    岡田謙(1932)。年齡階級 社會史的意義。社會經濟史學。1(4):813-830。
    東京。
    原田倭(1932)。理蕃誌稿。第三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馬淵東一(1974)。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二卷。社會思想社。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1996)。探險台灣。台北:遠流。
    移川子之藏(1935a)。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 研究。台北。
    移川子之藏(1935b)。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 研究。第二冊系普篇。台北。
    陸子木小五郎(1985)。台東廳館內視察復命書。台北:成文出版社。
    森丑之助(1917)。台灣蕃族志。臨時台北舊慣調查會。
    森丑之助原著、宋文薰編譯(1994)。台灣蕃族圖譜,頁42-43。台北:南天書
    局。
    餘暇生活文化室(1993)。社會參加活動的時態及課題。
    豬口安喜(1921)。理蕃誌稿第二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賴昭克彰(1995)。餘暇及地域創造。學文社。
    藤井志津枝(1989)。日據時期台灣總督撫的理番政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
    史研究所專刊(21)。
    Alexander, J. C. and Giesen, B.(1978)From reduction to linkage: the long view of the
    Micro-macro debate. In Alexander, J.C., Giesen, B., Munch, R., and Smelser,
    N.J.(eds.)The Micro-Micro Link.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14.
    Alexander, J.C. Giesen, B., Munch, R., and Smelser, N.J.(eds.)(1987)The Micro-
    Macro Link.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rnes, J. A.(1972)Social networks. Reading,MA: Addison-Wesley.
    Bender, T.(1978)Community and Social Change in America. Baltimore, 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B.(1962)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ome suggestions. Industrial Relations 1
    (February),31-45.
    Berger, P. L. and Kellner, H.(1964) Marri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Diogenes 46(Summer),1-24.
    Berger, P. L. and Luckmann, T.(1966)The Social Contruction of Reality.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
    Berger, P. L.(1967)A Sociological View of the Secularisation of Theology , Journal of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6: 3-16.
    Berkowitz, S. D.(1982)An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al analysis: The Network
    Approach to Social Research. Toronto: Butterworth & Co.
    Blau, P. M.(ed.)(1957)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Free
    Press.
    Blau, P. M.(1982)Structural sociology and network analysis. In Mardsen, P. V. and
    Lin, N.(eds.)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Sage,273-279.
    Blumer, H.(1969)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rightbill, C.K(1960). The challenge of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 Hall.
    Bonnic Godbey(1993). 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 . Book Crafters Inc.
    Bucher,C.A., Shivers, J.S. & Bucher,R.D.(1984). Recreation for today’s society.
    (2nd). N. J.: Prentice-Hall, Inc.
    Burton ,T.L. & Jackson ,E.L.(1989). Charting the future . In E.L.Jackson & T.L.
    Burton (Eds.)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 .:Charting the future .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Charles K.Brightbill(1973). Man and Leisure, a Philosophy of Recreation .
    Greenwood Press P, publishers.(pp.20)
    Chen , W-T.(1998)(陳文德)The Making of ‘Community’: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among the Puyuma of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Chiao, C.(1985)(喬健)Reference System and Culture Change: A Diachronic
    Account of the Rikavon Puyuma unto the Fifties,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Border Area Studies. Taipei: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Press.PP.1423-1444.
    Dobbelaere, Kalel(1981)Secularization :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 Current
    Sociology 29(2).
    Donald W.Calhoun, PhD(1987) Sport, Culture , and Personality.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Duncan, Otis Dudley(ed)(1964)William F. Ogburn on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dari, Ronalds S.(1976)Social Change. Dubugue, Iowa:Wm. C. Brown.
    Farrell,P. & Lundergren,H.M.(1991)The process of recreation programming : Theory
    and technique.(3th Ed.). PA: Vendure Publishing,Inc.
    Fenn, Richard K.(1969)The Secularization of Valu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Secularizat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8(1):112-124.
    Fenn, Richard K.(1970)The Process of Secularization: A Post-Parsonian View,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9(2): 117-136.
    Fenn, Richard K.(1978)Toward a theory of Secularization Ellington , Connecticut:
    K & R Printers, Inc.
    Gene Bammel & Lei Lane Bammel(1992)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Pieper , J.
    (1963),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 N.Y.:New American Library.
    Glasner, Peter E.(1977)The Sociology of Secularization.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aferkamp,Hans and Neil J. Smelser(1992)Social Change Moder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buchi, T.(1976)(馬淵東一)Optional cult group affiliation among the Puyuma
    and the Miyako Islanders, in Ancestors. W. H. Newell, ed., pp. 91-103. Mouton
    Publishers.
    Maryhelen Vannier(1987)Recreation Leadership ,Philadelphia.Thomas L.Goodale &
    Peter A Witt(1985)Recreation and Leisure:Issues In An Era of Change . (pp.29-30)
    J.Pieper,(1963)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 .New York: Random House.
    Kathleen A. Cordes & Hilmi M. Ibrahim(1996)Applications in Recreation &
    Leisure:For Today and The Future.(pp.11-12)
    Kraus R.(1978)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2d ed .Santa Monica ,
    Calif:Goodyear.
    Kraus, R.G.(1990).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4th Ed.).NY: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audis, Judson R.(1974)Sociology:Concepts and Charateristics .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Maclean,J.R., Peterson ,J.A. & Martin ,W.D.(1985)Recreation and leisure :The
    changing scene (4th Ed.).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
    Moore, Wilbert E.(1974)Social Change. Englewood Cliffs , N.J.:Prentice-Hall
    Mull,R.F.,Bayless,K.G.,Ross,C.M. & Jamieson,L.M(1997).Recreational sport
    management(3th Ed.).Human Kinetics.
    Murphy , J.(1987).Concepts of Leisure. In A. Graefe & S. Parker(Eds.),Recreation
    and leisure : An introductory handbook, PA: Venture.
    Noriyoshi, Tamaru(1979)The Problem of Secularization: A Preliminary Analysis,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6(1/2): 89-114.
    Parr,M.G.(199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theory and recreation practice.
    Leisure Sciences, 18,315-332.
    Shiner , Larry(1967)The Concept of Secularization in Empirical Research ,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6: 207-220.
    Schroder, D.(1967)(山道明)The Puyuma of Katipol(Taiwan)and their Religion.
    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9/30:11-39.
    Smelser, Neil J.(1981)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Shivers, Jay. S.(1967)”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Recreational Service “,New
    York:Macmillan.
    Watson, Tony J. (1980). Sociology, Work and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附錄一 卑南族村落分布圖(引用宋龍生,1963)

    附錄二 卑南族聚落分佈情形(引用宋龍生,1998)

    附錄三 南王聚落平面圖

    資料來源:引用陳文德(1989)。<’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7期,頁5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