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辛佩芳
論文名稱: 蘇軾詩中的草木意象管窺
指導教授: 沈秋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6
中文關鍵詞: 蘇軾草木意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3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蘇軾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之集大成者,宋詩藝術成就極高之大家,他的創作歷程與生平遭遇息息相關,無論順逆,均能以草木抒發情感,寓寄志節,草木是他心靈的寄託,更是他心志的表徵,其生命情感與自然草木密切結合,一同於天地間分享悲喜。
    蘇軾所處的時代,距離我們如此遙遠,但他的作品對後世影響卻非常深遠,人們對他的興趣及研究,不曾因年代遠久而減少。這些研究與詮釋,以蘇詞的相關探討最為豐富,而蘇詩研究則著重於平生不同階段的比較,因此,筆者希望從草木意象的角度,來探討蘇軾藉由草木所抒發的生命情感。在本論文中,筆者要探索的是東坡如何吟詠草木,如何以草木表現情意,而草木又是如何在東坡的人生經歷中觸發思考,產生共鳴,藉此掌握東坡詩歌創作中的獨特美感特徵,體悟到詩人從自然草木榮枯中所熔鑄而出生命情懷。

    本論文共分七章,其大旨如下:
    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研究範疇及題目義界、研究方法與研究大綱等,作為本論文研究東坡詩中草木所表現的情思之依據。
    第二章則是概述東坡的生平遭遇及思想淵源,由其成長歷程及順逆窮達,了解東坡詩中草木意象所產生之背景。
    第三章是蘇軾詩中的草木類述,將蘇詩分草、木二類,先概述各種草木的象徵意義,再羅列出東坡詩中所提及該草木的詩作。並在附錄中,歸納出所有的草木及詩句,統計每種草木出現的次數,以助於了解東坡的草木詩。
    第四章是蘇軾詩草木意象的託寓內涵,將蘇軾詩中的草木意象分成八種不同情感,探討蘇軾於自然草木中所蘊釀的悲喜哀樂。
    第五章是蘇軾詩草木意象的表現手法,分別從意象的組合及意象的修辭兩部份探析,期使更深入了解意象之呈現,掌握蘇軾草木詩所表現的藝術手法。
    第六章是蘇軾詩草木意象的美感效果,先探究蘇詩的審美特徵,再分析蘇詩的詩風,以窺蘇詩千變萬化的不同面貌,及鎔鑄美學理念後所營造出來的獨特雋永之美感效果。
    第七章是結論,總結全文,並說明東坡詩中草木的成就及其對後代的貢獻。

    蘇軾詩中的草木意象管窺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題目義界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大綱 8 第二章 蘇軾生命歷程及其文藝成就 11 第一節 蘇軾的生命歷程 11    一、家世背景 11    二、志學從師 13    三、得意科場 14    四、簽判鳳翔 15    五、任職史館 16    六、通判杭州 18 七、守密謫黃 19 八、 知制中樞 22 九、守杭移揚 23 十、放遷嶺海 25 第二節 蘇軾的文藝成就 27 一、詩 27 二、文 29 三、詞 31 四、書 33 五、畫 35 第三節 小結 38 第三章  蘇軾詩中之草木類述 41 第一節 芳草不鋤當戶長 41 一、 拄杖敲門看修竹-竹 42 二、 菊殘猶有傲霜枝-菊 43 三、 漸如濯濯出水蓮-蓮 44 四、 為我佳處留茅庵-茅 45 五、 萬里飄蓬未得歸-蓬 46 六、 稻熟魚肥信清美-稻、稌 47 七、 新春堦下筍芽生-筍 48 八、 蔞蒿滿地蘆芽短-蒿 49 九、 際天菽粟青成堆-粟 49 十、 愁聞塞曲吹蘆管-葦、葭 50 十一、試著芒鞋穿犖确-芒 50 十二、飯豆羹藜思兩鵠-菽、豆 51 十三、杖藜曉入千花塢-藜 51 十四、殺雞為黍子來無-黍 52 十五、翠草玄芝匝地生-菌、芝 53 十六、偶然相值兩浮萍-萍 53 十七、孤臣南游墮黃菅-菅 54 十八、麻鞋短後隨獵夫-麻 54 十九、白蘋吹花覆苕水-白蘋 55 二十、喜見春盤得蓼芽-蓼 55 二十一、爛煮葵羹斟桂醑-葵 56 二十二、九節菖蒲石上仙-菖蒲 56 二十三、爛蒸鵝鴨乃瓠壺-瓠 57 二十四、韭芽戴土拳如蕨-韭、荄 57 二十五、煮芹燒筍餉春耕-芹 58 二十六、葛衣草履隨僧蔬-葛 58 二十七、自笑方求三歲艾-艾 59 二十八、投篙披綠荇-荇 60 二十九、慚愧春山筍蕨甜-蕨 60 三十、蔓菁宿根已生葉-蕪菁、芥 60 三十一、無限芳洲生杜若-朮 61 三十二、何時東山歌采薇-薇 62 三十三、種秫作酒不種秔-秫 62 三十四、茨棘尚未容-茨、蒺藜 63 三十五、烏菱白芡不論錢-菱 63 三十六、南漪杜鵑天下無-杜鵑 64 三十七、千尺長松掛薜蘿-女蘿 64 三十八、縷橙芼薑蔥-葱 65 三十九、發此露槿妍-木槿 65 四十、時繞麥田求野薺-薺 66 四十一、味如蜜藕和雞蘇-荏、雞蘇 66 四十二、漾漾舞寒藻-藻 66 四十三、寧餐墮齒堇-堇 67 四十四、蘆菔生兒芥有孫-蘆菔 67 四十五、篙竿繫舸菰茭隔-茭 67 四十六、早歲藜莧腹-莧 68 第二節 故國依然喬木在 68 一、白首歸來種萬松-松 69 二、蹙踏飛波柳陰下-柳 70 三、故遣寒梅第一開-梅 71 四、一一天與君子性-茶 72 五、野桃含笑竹籬短-桃 73 六、自種黃桑三百尺-桑 74 七、此柏未枯君記取-柏 75 八、飛騰桂籍他年事-桂 76 九、臥聞疏響梧桐雨-桐 77 十、梨花淡白柳深青-梨 77 十一、不向安期覓棗瓜-棗 78 十二、杏花飛簾散餘春-杏 79 十三、綠槐高處一蟬吟-槐 80 十四、我擊藤床君唱歌-藤 81 十五、卻向霜餘染爛紅-牡丹 81 十六、凜然相對敢相欺-檜 82 十七、柳絮榆錢不當春-榆 83 十八、客夢冷隨楓葉斷-楓 84 十九、只有黃楊厄閏年-楊 84 二十、無複杞菊嘲寒慳-杞 85 二十一、空看河陽滿縣花-李 86 二十二、但見曉色開扶桑-扶桑 87 二十三、只有芙蓉獨自芳-芙蓉 87 二十四、搗殘椒桂有餘辛-椒 88 二十五、嫣然一笑竹籬間-海棠 89 二十六、不知樗櫟薦明堂-樗 89 二十七、石頭山高暗松櫟-櫟 90 二十八、山茶相對阿誰栽-山茶 91 二十九、山中橋梓其成陰-梓 91 三十、至今霜蹄踏長楸-楸 92 三十一、反將木瓜報珍投-木瓜 93 三十二、便與甘棠同不翦-甘棠 93 第三節小結 94 第四章 蘇軾詩草木意象之託寓內涵 95 第一節 寓寄高尚志節 95 一、憐民惜傷 96 二、閒適隱逸 99 第二節 託寫曠放情懷 103 一、隨緣盡歡 103 二、懷古思昔 107 第三節 起興出處嗟嘆 111 一、寥落不遇 112 二、羈旅思歸 116 第四節 藉抒悲愁意緒 120 一、別離相思 121 二、悼亡傷逝 129 第五節 小結 136 第五章 蘇軾詩草木意象之表現手法 139 第一節 意象之組合 139 一、並置式 140 二、跳躍式 144 三、對比式 148 四、疊加式 151 五、輻合式 155 第二節 意象之修辭 160 一、用典 161 二、轉化 167 三、譬喻 169 四、摹寫 173 五、誇飾 178 六、借代 180 第三節 小結 184 第六章 蘇軾詩草木意象之美感效果 185 第一節 蘇軾詩草木意象之審美特徵 185 一、情景交融 186 二、比興寄託 190 三、形神兼備 195 四、自然而工 198 第二節 蘇軾詩草木意象所展現之詩風 201 一、豪放壯闊 202 二、平淡質樸 205 三、閒逸恬適 209 四、諧曠豁達 212 第三節 小結 216 第七章 結論 219 附錄:蘇軾詩草木意象一覽表 223 參考書目 289

    參考書目舉要
    一、古籍文獻(依經史子集順序排列)
    《尚書》 《十三經古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76年4月
    《周禮》 《十三經古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76年4月
    《禮記》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
    《大戴禮記》 西漢.戴德 收於《孔子文化大全》 山東:山東友誼書社 1991年12月
    《禮記正義》 東漢.鄭玄 臺北:廣文書局 1971年10
    《周禮正義》 東漢.鄭玄 臺北:廣文書局 1972年1月
    《毛詩鄭箋》 東漢.鄭玄 臺北:學海出版社 2001年9月
    《說文解字注》 東漢.許慎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9年9月
    《周易王韓注》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 臺北:中華書局 1985年3月
    《四書集註》 宋.朱熹 臺北:學海出版社,1982年3月
    《詩經集注》 宋.朱熹 臺北:群玉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0月
    《史記》 西漢.司馬遷‪ 收於《四部備要》 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漢書》 東漢.班固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12月
    《三國志》 西晉.陳壽 收於《四部備要》 臺北:中華書局 1965年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 臺北:中華書局 1997年
    《唐國史補》 唐.李肇 臺北:世界書局 1962年
    《晉書》 唐太宗御撰 收於《四庫備要》 臺北:中華書局 1965年
    《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收於《四庫備要》 臺北:中華書局 1965年
    《宋史》 元.脫脫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出版
    《續資治通鑑》 清.畢沅編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5月
    《史記會注考證》 瀧川龜太郎著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3年8月
    《神農本草經》 魏.吳普等述 收於《叢書集成簡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年12月
    《孔子家語》 魏.王肅 收於《新編諸子集成》 臺北:世界書局 1972年10月
    《齊民要術》魏.賈思勰 收於《四部叢刊正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
    《老子王弼注》 魏‧王弼 高雄:復文出版社,1981年10月
    《水經注》 魏.酈道元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華陽國志》 東晉.常璩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9年12月
    《竹譜》 東晉.戴凱之 收於《叢書集成簡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年12月
    《南方草木狀》 西晉.嵇含 收於《叢書集成簡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年12月。
    《莊子集釋》 西晉.郭象 收於《新編諸子集成》 臺北:世界書局 1972年10月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西晉.陸機著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59年
    《洛陽伽藍記校箋》 北魏.楊衍之 臺北:正文書局 1982年9月
    《藝文類聚》 唐.歐陽詢撰 臺北:新興出版社 1969年7月
    《菊譜》 宋.范成大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臺北:商務印書館 1939年12月
    《曲洧舊聞》 宋.朱弁 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商務印書館
    《西征道裏記》 宋.鄭剛中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爾雅翼》 宋.羅願撰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南部新書》 宋.錢易 北京:中華書局 2002年6月
    《廣群芳譜》 明.王象晉 收於《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6月
    《五雜俎》 明.陳留、謝肇淛 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 1977年4月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收於《萬有文庫》 上海:商務印書館
    《莊子集解》 清.王先謙撰 臺北:世界書局 1962年4月
    《花鏡》 清.陳溟子 北京:農業出版社 1985年
    《植物名實圖考》 清.吳其濬 收於《萬有書庫薈要》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博物彙編草木典》 收於《古今圖書集成》 臺北:鼎文書局 1977年4月
    《楚辭章句補注》 楊家駱主編 臺北:世界書局 1962年4月
    《論衡》 東漢.王充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
    《宋本花間集》 後蜀.趙崇祚著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69年8月
    《曹操集》 魏.曹操 臺北:河洛出版社 1975年
    《曹植集校注》 魏.曹植集 臺北:明文書局 1985年4月
    《箋註陶淵明集》 東晉.陶潛撰 宋.李公煥箋註 臺北:中央圖書館,1991年2月
    《文心雕龍註》 梁 劉勰 香港:商務印書館 1960年6月
    《詩品集注》 梁.鍾嶸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10月
    《白居易集》 唐.白居易著、顧學額校點 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撰 收於《歷代詩話》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5月
    《文選》 唐.李善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3年
    《歐陽修全集》 宋.歐陽修 臺北:華正書局 1975年4月
    《豫章黃先生文集》 宋.黃庭堅 臺北:商務印書館 1965年
    《老學庵筆記》 宋.陸游 收於《叢書集成簡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年3月
    《容齋隨筆》 宋.洪邁 收於《國學基本叢書》 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
    《曾鞏集》 宋.曾鞏 北京:中華書局 1984年11月
    《周官新義》 宋.王安石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
    《嘉祐集》 宋.蘇洵 收於《四庫備要》 臺北:中華書局 1965年
    《蘇軾詩集》 宋.蘇軾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83年1月
    《蘇軾文集》 宋.蘇軾 北京:中華書局 1986年3月
    《欒城集》 宋.蘇轍 臺北:河洛出版社 1975年10月
    《後山詩話》 宋.陳師道撰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7月
    《風月堂詩話》 宋.朱弁 臺北:廣文書局 1973年9月
    《畫史》 宋.米芾 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3年5月
    《詩人玉屑》 宋.魏慶之 臺北:佩文書社 1960年5月
    《畫繼》 宋.鄧椿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1963年8月
    《竹坡詩話》宋.周紫芝 收於《歷代詩話》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1年2月
    《後村詩話》宋.劉克莊 收於《古今詩話叢編》 臺北:廣文書局 1971年9月
    《朱文公文集》 宋.朱熹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0年10月
    《歲寒堂詩話》 宋.張戒 收於《續歷代詩話》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83年6月
    《滄浪詩話校釋》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年
    《埤雅》 宋.陸佃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對床夜語》 宋.范晞文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白石道人詩說》 宋.姜夔 收於《歷代詩話》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5月
    《樂府詩集》 宋.郭茂倩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1月
    《韻語陽秋》 宋.葛立方著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曲洧舊聞》 宋.葉紹翁撰  《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年 
    《瀛奎律髓》 元.方回撰 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瓶史》 明.袁宏道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9年12月
    《箋注隨園詩話》 明.袁枚 臺北:鼎文書局 1974年10月
    《袁中郎集箋校》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7月
    《薛文清公讀書錄》 明.薛瑄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年12月
    《麓堂詩話》 明.李東陽 收於《續歷代詩話》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83年6月
    《四溟詩話》 明.謝榛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唐詩鏡》 明.陸時雍 收於《四庫全書珍本》 臺北:商務印書館出版
    《漫堂說詩》 清.宋犖 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9年12月
    《昭昧詹言》 清.方東樹 臺北:廣文書局 1962年8月
    《藝概》 清.劉熙載撰 臺北:廣文書局 1964年3月
    《論詞隨筆》 清.沈祥龍 收於《詞話叢編》 臺北:廣文書局 1967年5月
    《詞說》 清.蔣兆蘭 收於《詞話叢編》 臺北:廣文書局 1967年5月 
    《角山樓蘇詩評注彙鈔》 清.趙克宜 臺北:新興書局 1967年9月
    《甌北詩話》 清.趙翼 臺北:廣文書局 1971年9月
    《原詩》 清.葉燮 收於《清詩話》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1年10月
    《說詩晬語》 清.沈德潛 收於《清詩話》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1年10月
    《御定歷代賦彙》 清.陳元龍等編 京都:中文出版社 1974年
    《閒情偶寄》 清.李漁著 臺北:廣文書局 1977年1月
    《白雨齋詞話》 清.陳廷焯著 臺北:河洛出版社 1978年1月
    ‪《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 清.王文誥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91年9月
    《鄭板橋全集》 清.鄭燮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91年11月
    《人間詞話》 清.王國維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古文觀止正續全編》 清.吳楚材、吳調侯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1999年6月
    《荊州記九種》 清.陳運溶、王仁俊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養一齋詩話》清.潘德輿著 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歷代賦彙》 清.陳元龍編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4年6月
    《全唐詩》 清.聖組御定 北京:中華書局 1960年4月
    《全宋詞》 臺北:古新書局 1975年1月
    《全宋詩》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1年7月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筆記小說大觀》 歷代學人 臺北:新興書局 1975年。
    二、近人專著(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迦陵談詩》 葉嘉瑩 臺北:三民書局 1970年4月
    《儋縣志》 彭元藻、王國憲 臺北:成文出版社 1974年 
    《宋詞研究.唐五代北宋篇》 村上哲見 東京都:創文社 1976年
    《中國五千年文學史》 古城貞吉 臺北:廣文書局 1976年3月
    《中國詩學.設計篇》 黃永武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76年6月
    《中國詩學.鑑賞篇》 黃永武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76年10月
    《蘇東坡傳》 林語堂 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77年10月
    《掌上雨》 余光中 臺北:大林出版社 1978年5 月
    《荀子集釋》 李滌生 臺北:學生書局 1979年2月
    《古典詩詞藝術探幽》 艾治平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80年1月
    《東坡詞編年校注及其研究》曹銘校 臺北:華正書局 1980年9月
    《山海經校注》 袁珂 臺北:里仁書局 1981年7月
    《詩的詮釋》 李瑞騰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1982年。
    《中國的花神與節氣》 殷登國 臺北:聯經出版社 1983年6月
    《先秦漢魏南北朝詩》 逯欽立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84年5月
    《論中國庭園花木》 程兆熊 臺北:明文書局 1984年5月
    《詩與美》 黃永武 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84年12月
    《迦陵談詩二集》 葉嘉瑩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5年2月
    《文心雕龍綜論》 中國古典研究會主編 臺北:學生書局 1988年5月
    《蘇軾》 葉嘉瑩 臺北:大安出版社 1988年12月
    《花草情趣》 余彥文、喻滿生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89年1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袁行霈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1989 年5 月
    《美的歷程》 李澤厚 臺北:文物出版社 1989年8月
    《宋詩選註》錢鍾書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年9月
    《古典文藝美學論稿》 張少康著:臺北:淑馨出版社 1989年11月
    《詩歌意象論》 陳植鍔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年8月
    《修辭學》 沈謙 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 1991年4月
    《浪迹東坡路》 史良昭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1年5月 
    《中國詩學.思想篇》 黃永武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91年5月
    《鍾嶸詩品箋證稿》 王叔岷箋證 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992年
    《修辭學》 黃慶萱 臺北:三民書局 1992年9月
    〈蘇軾逝世九百周年祭〉 曾棗莊 收於《宋代文化研究》 北京:線裝書局 1992
    《蘇軾》 王水照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3年1月
    《蘇軾詩歌研究》 王洪 北京:朝華出版社  1993年5月
    《東坡樂府編年箋注》 石聲淮、唐玲玲箋注 臺北:華正書局  1993年8月 
    《蘇東坡新傳》 洪亮 臺北:國際村文庫書店 1993年12月
    《花落又關情》 陳啟祐著 臺北:月房子出版社 1994年7月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 王立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7月
    《歷代曲選注》 朱自力、呂凱、李崇遠選注 臺北:里仁書局 1994年9月
    《蘇軾論稿》 王水照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4年12月
    《談美》 朱光潛 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5年4月
    《蘇軾禪詩研究》 朴永煥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年11月 
    《中國詩詞風格研究》 楊成鑒 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1995年12月
    《詩的技巧》 謝文利、曹長青 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1996年7月
    《蘇軾思想研究》 唐玲玲、周偉民 臺北:文史哲出版 1996年8月初
    《山居筆記》 余秋雨 臺北:爾雅出版社 1995年3月
    《新譯列仙傳》 張金嶺 臺北:三民書局 1997年2月
    《中國繪畫理論史》 陳傳席著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7年5月
    《詩歌修辭學》 孫光瑩、古遠清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7年6月
    《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 張少康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7年 6月
    《杜詩意象論》 歐麗娟 臺北:里仁書局 1997 年12月
    《文學時空與生命情調》 王隆升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8年3月
    《蘇詩彙評》 曾棗莊、曾濤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8年5月
    《唐詩的美學詮釋》 李浩 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0年5月
    《蘇軾散文研讀》 王更生 臺北:文史哲圖書 2001年
    《楚辭植物圖鑑》 潘富俊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2002年2月
    《詩經植物圖鑑》 潘富俊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2001年6月
    《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 林淑貞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2年4月
    《蘇軾詞編年校註》 鄒同慶、王宗堂 北京:中華書局 2002年9月
    《詩歌意象的魅力》 嚴雲受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年2月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 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年5月
    《蘇軾詩詞文選評》 王水照、朱剛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1月
    《蘇東坡的創造力與靜坐》 黃俊仁 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6年10月
    三、學位論文(依學位題出時間先後排列)
    《蘇軾、蘇轍兄弟唱和詩研究》 廖志超 國立台灣師大國文系 86年碩士論文
    《詩經草木意象》 陳靜俐 國立台灣師大國文系 86年碩士論文
    《李白詩歌中的草木意象研究》 孫鐵吾 國立台灣師大國文系,87年碩士論文
    《蘇軾杭州詩研究》 楊珮琪 國立台灣師大國文系 88年碩士論文
    《宋代詠茶詞研究》 呂瑞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89年碩士論文
    《與水相關意象之研究》 吳慈敏 私立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 89年碩士論文
    《唐詩中「楊柳」意象之研究》 張雅慧 私立東吳大學中文所,90年碩士論文
    《東坡詞草木意象研究》 黃惠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91碩士論文
    《東坡詞月意象探析》 黃琛雅 國立台灣師大國文系教學 93年碩士論文
    《李賀詩意象研究》 鍾達華 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 93年碩士論文
    《晏殊《珠玉詞》花鳥意象研究》 侯鳳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94年教學碩士論文
    《東坡詞天文意象研究》 陳美芳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 94年碩士論文
    《《六一詞》花鳥意象研究》 鄧絜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95年教學碩士論文
    《阮籍詠懷詩鳥與草木意象之研究》 陳鳳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96年教學碩士論文
    四、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從蘇軾的名篇看蘇軾的一生〉 陳新雄 《孔孟月刊》 第29卷 第11期 1991年7月
    〈論散文鑑賞的方法〉 馮永敏 《北市師院語文學刊》 第2期 1995年5月
    〈柳意象的相思情愛內核及人格化歷程〉 劉衛英、王立 《貴州社會科學》 第6期 1996
    〈詩歌意象組合的幾種主要方式〉 吳晟 《江蘇文學理論研究》第6期 1997年
    〈論蘇軾詩詞中的思鄉、歸隱意韻〉 韋衛妮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第1期 2005年。
    〈蘇軾詩中「歸」意識探析〉 孫桂麗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 第1期 2005年3月
    〈古典詩歌意象組合方式析論〉 張中成《蘇州大學學報》 第6期 2005年11月
    〈詩歌中的意象與意象組合〉 陳樹寶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8卷3期 2006年6月
    〈「意象」說:中國古代第一個系統的詩學理論〉 賀天忠 《襄樊學院學報》 第21卷 第6期。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