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威瑨
論文名稱: 日本江戶時代儒家《易》學研究
I-Ching and Japanese Confucianism in the Edo Period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30
中文關鍵詞: 《周易》儒學日本漢學江戶時代東亞
英文關鍵詞: I-Ching, Confucianism, Japanese Sinology, the Edo Period, East Asi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4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江戶時代儒家《易》學為題進行研究,觀察《周易》於江戶時代的流傳與教育相關情形,並揀選重要之儒者《易》註以及相關具代表性的思想史議題,藉此呈現江戶時代儒學中較少被關注的一個切入點,以及中國儒典在域外開展出不同面貌、深入域外文化史中的一個範例。
    在日本,經過古代經學教育的制度化,以及中世禪僧等階層的努力,為《周易》在江戶時代的傳播打下基礎。而隨著江戶時代文字社會的形成,儒學取得較以前為廣泛的影響幅度,作為儒家經典的《周易》也隨之取得重要性。此時從出版次數、訓點數量、相關教育制度等等角度,都可看出《周易》的地位。
    在江戶時代重要儒家《易》註方面,本文選擇了較為重要的六部著作,透過相關內容分析,指出其中顯示了來自中國的《易》學傳播結果,此外也充份看到他們亟欲將自身放在與中國儒者平行的地位上,來提出己說,並對歷來之中國《易》學論點進行褒貶。以同一部經典為平臺,而構成分屬不同國家的儒者們平等地闡述自身理解的空間,這正是以東亞為視角所看到的儒學史面貌。對於《周易》這部經典而言,其在日本江戶時代儒學中開拓了其可能展現的解釋幅度;而對中國來說,則可從這些域外的對話對象上,得到更多的《易》學探討結果。
    其次,關於江戶時代儒者思想中的《易》學哲學開展方面,本論文選取理氣論觀點、神祕性道德論以及開物學三者加以探討,並認為,對於這些儒者而言,《周易》不僅僅是因為其屬於儒家經典而具備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因為其本身就含有極大的詮釋空間,兼論天道與人道而營造出一個有機聯繫的世界觀,而卦爻象符號系統又因其抽象性,而足以供人根據其思想體系之需要而塑造脈絡。借由此探討,可以看到《周易》確實參與了江戶時代儒學思想的發展,不僅有延續中國思想問題的一面,也有對屬於日本儒者之獨特思考提供養份的一面。
    另外,本文探討了崎門學派內部發生的破門事件,以及反徂徠學思潮,以觀察《周易》與江戶時代儒學論爭的關係。在這過程中可看到《周易》在儒者們手上產生質變,轉化出新內涵,更隨之引發來自不同意見儒者們的批判。同時又因為《周易》所具有的龐大外延空間,而使儒者們可自由地以之為武器,填充自身思想而用以申述其立場並駁斥他人。從中也可以看到《周易》參與江戶時代儒學發展的另一個面向。
    最後本文指出,江戶時代儒家《易》學的特色,有展現出日本學術主體性,以及論述範圍廣闊等兩項特色,而透過此研究,有助於理解日本儒學某些議題的核心,提供與中國《易》學對話的空間,並可探索日本近代以來儒學研究的基礎。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Ching and Japanese Confucianism in the Edo Period (1600-1868). In this dissertation, I investigated the spreading of I-Ching in Japan from 6th century and analyzed the representative explanations of this classic in Edo Period. I also discussed that how the most famous Confucians used I-Ching to establish their philosophy or to criticize their rivals.
    Through this research, I showed the influence of I-ching on Japanese Confucianism in the Edo Period. These Japanese Confucians’ discussion on I-ching was very diverse and we can also see the subjectivity of these Japanese Confucians from their thought on I-Ching.

    提要 1 謝誌 3 附圖 5 第一章 序論 13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3 第二節 文獻探討 16 一、針對個別儒者之研究 17 二、針對時代性的研究 18 第三節 研究進路與架構 22 第二章 江戶時代儒家《易》學之歷史背景 25 第一節 《周易》與江戶時代以前之儒學 25 一、古代 25 二、中世 29 (一)、禪僧的《易》學 30 (二)、博士家的《易》學 34 (三)、金澤文庫與足利學校的《易》學 36 第二節 《周易》在江戶時代儒學環境下的流傳 39 一、江戶時代初期的儒學發展契機 39 二、江戶時代的《周易》流傳 43 三、江戶時代教育機構與《周易》 44 (一)、儒學相關之教育機構 45 (二)、作為儒經之《周易》的學習 48 第三節 小結 54 第三章 江戶時代儒學的《周易》註釋特色比較 55 第一節 伊藤東涯與《周易經翼通解》 55 一、對仁齋之學全面繼承 57 二、對象數研究有所顧及 62 三、對宋學元素予以批判 66 第二節 太宰春臺與《周易反正》 69 一、以經世之用的本質重論古《易》 70 二、以王弼、朱熹的模式解釋辭義 75 三、以時、數、陰陽的要素貫串《周易》 79 第三節 中井履軒與《周易逢原》 85 一、大幅度懷疑前說而疑經改經 87 二、去除神秘性思維而重視經驗 95 三、與朱熹進行對話而批判繼承 99 第四節 皆川淇園與《周易繹解》 105 一、援用聲韻之學的特殊詮釋 107 二、擺脫舊有《易》例的自由解《易》 111 第五節 佐藤一齋與《周易欄外書》 120 一、歷代眾說的廣泛彙整 122 二、良知心學的具體呈現 125 三、象數解《易》的大幅運用 130 第六節 大田錦城與《九經談》 139 一、以折衷為殊勝 140 二、以象數為首出 144 三、以考證為要務 151 第七節 小結 153 第四章 江戶時代儒者思想中的《易》學哲學開展 155 第一節 《易》學開展出之理氣論觀點 156 一、太極、形而上之道與「理」:朱子學者的理氣二元論與《周易》 157 二、「《易》言氣而不言理」:古學派的氣一元論與《周易》 175 三、「理無定準」:荻生徂徠的反理學思想與《周易》 189 第二節 《周易》與陽明學者的神祕性道德論 194 一、中江藤樹的宗教性《易》學 195 二、熊澤蕃山的「心法」與《周易》 205 第三節 皆川淇園獨樹一幟的「開物學」 215 一、「開物學」的原理與架構 215 二、「開物學」的限制與新意 236 第四節 小結 244 第五章 江戶時代儒學論爭議題中的《周易》 247 第一節 崎門弟子破門事件:《文言傳》「敬內義外」詮釋論爭 248 一、程頤與朱熹的「敬內義外」之解 249 二、山崎闇齋的「敬內義外」之解 252 三、佐藤直方、淺見絅齋的「敬內義外」之解及其反對者 255 四、「敬內義外」論爭與神道和排佛思想 266 五、「敬內義外」論爭的意義 274 第二節 「欲斥性理,必自《周易》始焉」:反徂徠與《周易》 276 一、反徂徠學思想概述 277 二、反徂徠《易》學的外在問題:字詞解釋進路 278 三、反徂徠《易》學的內在問題:思想內容進路 284 第三節 小結 304 第六章 結論 307 第一節 研究內容回顧 307 第二節 江戶時代儒家《易》學的研究價值 309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 311 附表 313 參考資料 315

    壹、中國古籍

    一、經部
    1. ﹝魏﹞王弼、﹝晉﹞韓康伯:《周易注》,收入大安出版社編:《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2.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據﹝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3. ﹝魏﹞王弼、﹝晉﹞韓康伯註,﹝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據﹝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一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4. ﹝漢﹞孔安國註,﹝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據﹝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一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5. ﹝漢﹞鄭玄註,﹝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據﹝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五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6. ﹝晉﹞杜預註,﹝唐﹞孔穎達疏:《左傳正義》,據﹝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7.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2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8. ﹝五代﹞《韻鏡》,據王雲五編:《叢書集成初編》,第560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9.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據﹝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0. ﹝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據﹝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1. ﹝宋﹞陳彭年編:《廣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12.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據﹝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3. ﹝宋﹞項安世:《周易玩辭》,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4. ﹝宋﹞朱熹:《易學啟蒙》,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15. ﹝宋﹞朱熹:《周易本義》,收入大安出版社編:《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16.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17. ﹝宋﹞楊簡:《楊氏易傳》,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8. ﹝元﹞吳澄:《易纂言》,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9. ﹝元﹞胡一桂:《易附錄纂註》,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0. ﹝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1. ﹝元﹞董真卿:《周易會通》,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2.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3. ﹝清﹞惠棟:《易漢學》,據王雲五編:《叢書集成初編》,第457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12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4. ﹝清﹞朱彝尊:《經義考》,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5. ﹝清﹞李光地編:《周易折中》,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6. ﹝清﹞毛奇齡:《仲氏易》,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7. ﹝清﹞毛奇齡:《古今通韻》,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8.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5月。

    二、史部
    1. ﹝漢﹞司馬遷:《史記》,據楊家駱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
    2. ﹝漢﹞班固:《漢書》,據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3. ﹝宋﹞周必大:《玉堂雜記》,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4. ﹝元﹞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5. ﹝明﹞楊士奇等編:《歷代名臣奏議》,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3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6. ﹝清﹞邁柱等監修:《湖廣通志》,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7. ﹝清﹞黃遵憲:《日本國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1月。

    三、子部
    1. ﹝唐﹞杜光庭:《太上黃籙齋儀》,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據《正統道藏》第十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2. ﹝宋﹞陳淳:《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
    3.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
    4. ﹝明﹞王陽明:《傳習錄》,據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2月。
    5. ﹝明﹞唐樞:《禮元剩語》,收入王完編:《百陵學山》,據《景明刻本百陵學山》第七冊,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10月。
    6.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7. ﹝清﹞顧炎武:《日知錄》,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8.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0月。
    9.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10.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7月。

    四、集部
    1.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
    2. ﹝宋﹞《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3.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二十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4.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2月。
    5.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6. 戴震研究會、徽州師範專科學校、戴震紀念館編:《戴震全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年4月。

    五、其他
    1.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據王雲五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貳、日本古籍

    一、古代時期
    1. 家永三郎、藤枝晃、早島鏡正、築島裕校注:《聖德太子集》,《日本思想大系》第二卷,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4月。
    2. 太安萬侶編:《古事記》,收入《國史大系》第七卷,東京:經濟雜誌社,1898年8月。
    3. 舍人親王編:《日本書紀》,收入《國史大系》第一卷,東京:經濟雜誌社,1897年2月。
    4. 藤原忠平編:《延喜式》,收入《國史大系》第十三卷,東京:經濟雜誌社,1900年11月。
    5. 清原夏野編:《令義解》,收入《國史大系》第十二卷,東京:經濟雜誌社,1900年9月。

    二、中世時期
    1. 中巖圓月著,入矢義高校注:《中正子》,收入市川白弦、入矢義高、柳田聖山校注:《中世禪家の思想》,《日本思想大系》第十六卷,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11月。
    2. 桃源瑞仙:《百衲襖》,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館藏抄本,1477年。
    3. 《倭姬命世記》,收入大隅和雄校註:《中世神道論》,《日本思想大系》第十九卷,東京:岩波書店,1977年5月。

    三、近世時期
    1. 三宅尚齋:《狼疐錄》,收入《甘雨亭叢書》,安中:板倉氏,1845年。
    2. 三宅尚齋:《默識錄》,收入《日本倫理彙編七 朱子學派之部上》,東京:臨川書店,1970年3月。
    3. 上月專庵:《徂徠學則辨》,《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4. 大田錦城:《九經談》,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六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5. 大田錦城:《春草堂集》,據京都大學人間環境學研究科總合人間學部圖書館所藏,東京:育德財團複製之抄本,1938年5月。
    6. 大田錦城:《梧窗漫筆三編》,收入有朋堂文庫編:《名家隨筆集》上,東京:有朋堂書店,1914年8月。
    7. 山田方谷:《集義和書類抄》,收入山田準編:《山田方谷全集》第二冊,岡山:山田方谷全集刊行會,1951年6月。
    8. 山田思叔:《闇齋先生年譜》,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三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9. 山崎闇齋:〈敬齋箴序〉,據《續山崎闇齋全集》下卷,東京:日本古典學會,1937年6月。
    10. 山崎闇齋:《朱易衍義》,收入日本古典學會編:《續山崎闇齋全集》中卷,東京:日本古典學會,1937年5月。
    11. 山崎闇齋:《垂加草》卷十四,收入日本古典學會編:《山崎闇齋全集》上、中卷,東京:日本古典學會,1936年12月至1937年5月。
    12. 山崎闇齋:《神代卷講義》,據日本古典學會編:《續山崎闇齋全集》下卷,東京:日本古典學會,1937年6月。
    13. 山崎闇齋:《闢異》,據《續山崎闇齋全集》中卷,東京:日本古典學會,1937年5月。
    14. 山鹿素行:《聖教要錄》上,收入田原嗣郎、守本順一郎校注:《山鹿素行》,《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二卷,東京:岩波書店,1970年8月。
    15. 中井竹山:《閑距餘筆》,《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16. 中井履軒:《中庸逢原》,收入《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 學庸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4年1月。
    17. 中井履軒:《周易逢原》,收入大阪大学懐徳堂文庫復刻刊行会編:《周易雕題》,東京:吉川弘文館,1997年3月。
    18. 五井蘭洲著,大阪大学懐徳堂文庫復刻刊行会監修:《非物篇》,東京:吉川弘文館,1989年2月。
    19. 友部安崇:《敬義內外考》,收入《日本儒林叢書》第六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20. 太宰春台:《辨道書》,收入井上哲次郎、蟹江義丸編:《日本倫理彙編六 古學派下》,東京:臨川書店,1970年3月。
    21. 太宰春臺:《周易反正》,據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抄本,未著抄手及年代。
    22. 太宰春臺:《易道撥亂》,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23. 太宰春臺:《紫芝園漫筆》,據崇文院編:《崇文叢書》第四十五輯,東京:崇文院,1926年12月。
    24. 太宰春臺:《經濟錄》,收入頼惟勤校注:《徂徠學派》,《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七卷,東京:岩波書店,1972年4月。
    25. 木山楓谿:《語孟字義辨》,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六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26. 平瑜:《非物氏》,《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27. 石川香山:《讀書正誤》,《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28. 石川麟洲:《辨道解蔽》,《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29. 伊藤仁齋:《大象解》,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30. 伊藤仁齋:《易經古義》,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31. 伊藤仁齋:《童子問》,收入家永三郎、清水茂、大久保正、小高敏郎、石濱純太郎、尾藤正英校注:《近世思想家文集》,《日本古典文學大系》第九十七卷,東京:岩波書店,1966年6月。
    32. 伊藤仁齋著,三宅正彥編:《古學先生詩文集》,《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一卷,東京:ペリカン社,1985年9月。
    33. 伊藤仁齋著,清水茂校注:《語孟字義》,收入吉川幸次郎、清水茂校注:《伊藤仁齋 伊藤東涯》,《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三卷,東京:岩波書店,1971年10月。
    34. 伊藤東涯:《太極圖說十論》,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35. 伊藤東涯:《太極圖說管見》,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36. 伊藤東涯:《古學指要》,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37. 伊藤東涯:《周易經翼通解》,據服部宇之吉編:《漢文大系》第十六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年。
    38. 伊藤東涯:《讀易私說》,據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抄本,1764年。
    39. 伊藤東涯著,三宅正彥編:《紹述先生文集》,《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四卷,東京:ペリカン社,1988年11月。
    40. 伊藤東涯著,清水茂校注:《古今學變》,收入吉川幸次郎、清水茂校注:《伊藤仁齋 伊藤東涯》,《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三卷,東京:岩波書店,1971年10月。
    41. 吉川惟足:〈土金之祕決〉,收入平重道、阿部秋生校註:《近世神道論‧前期國學》,《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九卷,東京:岩波書店,1972年7月。
    42. 成島司直:《德川實紀》,東京:經濟雜誌社,1903年5月。
    43. 佐藤一齋:《言志錄》、《言志後錄》、《言志晚錄》、《言志耋錄》,收入相良亨、溝口雄三、福永光司校注:《佐藤一斎‧大塩中斎》,《日本思想大系》第四十六卷,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8月。
    44. 佐藤一齋:《周易欄外書》,據京都大學文學部圖書館所藏抄本,未著抄手及年代。
    45. 佐藤一齋:《辨道薙無》,據岡田武彥監修:《佐藤一齋全集》第一卷,東京:明徳出版社,1990年10月。
    46. 佐藤一齋著,田中佩刀譯:〈周易進講手記〉,岡田武彥監修:《佐藤一齋全集》第八卷,東京:明徳出版社,1996年2月。
    47. 佐藤一齋著,田中佩刀譯:〈周易欄外書〉,岡田武彥監修:《佐藤一齋全集》第九卷,東京:明徳出版社,2002年4月。
    48. 佐藤一齋著,荻生茂博編:《愛日樓全集》,《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十六卷,東京:ぺりかん社,1999年3月。
    49. 佐藤直方:《學談雜錄》,收入《日本倫理彙編七 朱子學派之部上》,東京:臨川書店,1970年3月。
    50. 谷口元淡:〈再寄物徂徠書〉,《徂徠學則附錄問答》,《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51. 谷口元淡:〈寄物徂徠書〉,收入《徂徠學則附錄問答》,《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52. 貝原益軒:《大和本草》,據《益軒全集》第六卷,東京:益軒全集刊行會,1910年3月。
    53. 貝原益軒:《大疑錄》,收入荒木見悟、井上忠校注:《貝原益軒‧室鳩巢》,《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四卷,東京:岩波書店,1970年11月。
    54. 貝原益軒:《和俗童子訓》,據益軒會編:《益軒全集》第三卷,東京:益軒全集刊行會,1910年3月。
    55. 並河天民:《天民遺言》,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56. 京都史蹟会編:《林羅山文集》,東京:ペリカン社,1979年9月。
    57. 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編:《藤原惺窩集》,京都:思文閣出版,1978年3月。
    58. 東條一堂:《繫辭答問》,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59. 板倉勝明:〈剛齋佐藤先生傳〉,收入《蘊藏錄》,板倉勝明編:《甘雨亭叢書》,安中:板倉氏,1845年。
    60. 林羅山:《三德抄》,收入《藤原惺窩‧林羅山》,《日本思想大系》第二十八卷。
    61. 雨森芳洲:《橘窓茶話》,收入井上哲次郎、蟹江義丸編:《日本倫理彙編七 朱子學派之部上》,東京:臨川書店,1970年3月。
    62. 室鳩巢:《駿臺雜話》,收入《日本倫理彙編七 朱子學派之部上》,東京:臨川書店,1970年3月。
    63. 皆川淇園:《名疇》,京都:京都書肆,1788年11月。
    64. 皆川淇園:《周易繹解》,據公益財団法人禅文化研究所所藏抄本,未著抄手及年代。
    65. 皆川淇園:《周易繹解》,據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抄本,未著抄手及年代。
    66. 皆川淇園:《易原》,據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刊本,未著刊行者及年代。
    67. 皆川淇園:《易學開物》,據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抄本,未著抄手及年代。
    68. 相良亨編:《絅齋先生文集》,《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二卷,東京:ペリカン社,1987年11月。
    69. 原念齋:《先哲叢談》,東京:有朋堂書店,1929年6月。
    70. 海保漁村:《經學字義古訓》,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六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71. 高志泉溟:《時學鍼焫》,《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72. 淺見絅齋:《敬義內外說》,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六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73. 淺見絅齋:《劄錄》,收入西順藏、阿部隆一、丸山真男校註:《山崎闇齋學派》,《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一卷,東京:岩波書店,1980年3月。
    74. 荻生徂徠:〈復谷元淡書〉,《徂徠學則附錄問答》,《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75. 荻生徂徠:《論語徵》,收入今中寬司、奈良本辰也編:《荻生徂徠全集》第二卷,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77年7月。
    76. 荻生徂徠:《學則附錄》,《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77. 荻生徂徠:《辨名》,收入吉川幸次郎、丸山真男、西田太一郎、辻達也校注:《荻生徂徠》,《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六卷,東京:岩波書店,1973年4月。
    78. 荻生徂徠:《辨道》,收入吉川幸次郎、丸山真男、西田太一郎、辻達也校注:《荻生徂徠》,《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六卷,東京:岩波書店,1973年4月。
    79. 荻生徂徠:《譯文筌蹄》,收入今中寬司、奈良本辰也編:《荻生徂徠全集》第五卷,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77年1月。
    80. 森東郭:《易道撥亂辨》,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81. 森東郭:《非辨道辨名》,《日本儒林叢書》第八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82. 熊澤蕃山:《孝經小解》,收入早稻田大學編輯部編:《漢籍國字解全書》第一冊,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10年11月。
    83. 熊澤蕃山:《集義和書》,收入後藤陽一、友枝龍太郎校注:《熊澤蕃山》,《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卷,東京:岩波書店,1971年7月。
    84. 廣瀨淡窗:《儒林評》,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三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85. 龜井昭陽:《家學小言》,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六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86. 龜井昭陽:《讀辨道》,《日本儒林叢書》第四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87. 藤樹書院編:《藤樹先生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40年11月。
    88. 蟹養齋:《辯復古》,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八冊,東京:鳳出版,1978年4月。

    參、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一)、中文
    1. 木宮泰彥著,胡錫年譯:《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4月。
    2. 王中田:《江戶時代日本儒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3. 王家驊:《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臺北:淑馨出版社,1994年1月。
    4.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5. 朱謙之:《日本的古學及陽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6.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據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編:《牟宗三先生全集》第五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7.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據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編:《牟宗三先生全集》第二十一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8. 辻本雅史著,張崑將、田世民譯:《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與媒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6月。
    9. 何群雄:《漢字在日本》,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年4月。
    10. 吳偉明:《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11.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收入《屈萬里先生全集》第八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
    12.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12月。
    13. 孫歌:《把握進入歷史的瞬間》,臺北:人間出版社,2010年12月。
    14.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
    15. 張君勱:《比較中日陽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2月。
    16. 張崑將:《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8月。
    17. 張崑將:《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
    18. 張崑將:《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月。
    19. 張寶三、徐興慶編:《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8月。
    20.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
    21. 陳新雄:《等韻述要》,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7月。
    22.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2月。
    23.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據里仁書局編:《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24. 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8月。
    25.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1月。
    26.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4月。
    27.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
    28. 鄭吉雄、林永勝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月。
    29. 戴瑞坤:《陽明學說對日本之影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1年11月。
    (二)、日文
    1. アンヌ‧チャン(程艾藍,Anne Cheng)著,志野好伸、中島隆博、廣瀨玲子譯:《中国思想史》,東京:知泉書館,2010年6月。
    2. テツオ‧ナジタ著,子安宣邦譯:《懐徳堂─一八世紀日本の「徳」の諸相》,東京:岩波書店,1998年9月。
    3.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6月。
    4. 久須本文雄:《日本中世禅林の儒学》,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2年6月。
    5. 子安宣邦:《江戶思想史講義》,東京:岩波書店,2010年2月。
    6. 子安宣邦:《事件としての徂徠学》,東京:青土社,1990年4月。
    7. 子安宣邦:《鬼神論─神と祭祀のディスクール》,東京:白澤社,2002年11月。
    8. 小島康敬:《徂徠学と反徂徠》,東京:ペリカン社,1994年7月。
    9. 小堀一正、山中浩之、加地伸行、井上明大:《中井竹山‧中井履軒》,《叢書‧日本の思想家》第二十四冊,東京:明徳出版社,1997年2月。
    10. 小堀一正:《近世大坂と知識人社会》,大阪:清文堂株式会社,1996年8月。
    11. 川上正光譯:《言志四録全訳注》,東京:講談社,1978年8月。
    12. 中村春作、櫻井進、岸田知子、滝野邦雄、塩出雅、加地伸行:《皆川淇園‧大田錦城》,《叢書‧日本の思想家》第二十六冊,東京:明徳出版社,1986年10月。
    13. 中村春作、櫻井進、岸田知子、滝野邦雄、塩出雅、加地伸行:《皆川淇園‧大田錦城》,《叢書‧日本の思想家》第二十六冊,東京:明徳出版社,1986年10月。
    14. 井上哲次郎:《日本古學派之哲學》,東京:富山房,1913年2月。
    15. 井上哲次郎:《日本朱子學派之哲學》,東京:富山房,1915年6月。
    16. 內山克巳、熊谷忠泰、增田史郎亮:《近世日本教育文化史》,東京:学芸図書株式会社,1982年10月。
    17. 文部省總務局編:《日本教育史資料》,東京:文部省總務局,1890年7月至1892年9月。
    18. 日野龍夫:《江戸の儒学》,《日野龍夫著作集第一卷》,東京:ペリカン社,2005年3月。
    19. 木村光德、牛尾春夫:《中江藤樹‧熊沢蕃山》,《叢書‧日本の思想家》第四冊,東京:明徳出版社,1978年5月。
    20. 加地伸行編:《易の世界》,東京:中央公論社,1994年4月。
    21. 加藤徹:《漢文の素養─誰が日本文化をつくったのか?》,東京:光文社,2006年11月。
    22. 古田東朔、築島裕:《国語学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72年11月。
    23. 史跡足利学校事務所、足利市立美術館編:《足利学校》,足利:足利市教育委員会,2004年。
    24. 市川本太郎:《日本儒教史》,東京:東亜学術研究会,1989-1995年。
    25. 平重道:《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年10月。
    26. 田尻祐一郎:《山崎闇齋の世界》,東京:ペリカン社,2006年7月。
    27. 田尻祐一郎:《江戸の思想史》,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11年2月。
    28. 石川松太郎等:《日本教育史》,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87年9月。
    29. 石川謙:《日本学校史の研究》,東京:小学館,1960年5月。
    30. 石川謙:《日本庶民教育史》,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8年6月。
    31. 吉田公平:《日本における陽明学》,東京:ペリカン社,1999年12月。
    32. 吉田健舟、海老田輝巳:《佐藤直方‧三宅尚齋》,《叢書‧日本の思想家》第十二冊,東京:明徳出版社,1990年10月。
    33. 安井小太郎:《日本儒學史》,東京:富山房,1939年4月。
    34. 西村天囚:《日本宋學史》,大阪:杉本梁江堂,1909年9月。
    35. 佐久間正:《徳川日本の思想形成と儒教》,東京:ペリカン社,2007年8月。
    36. 佐佐木清之介:《漢学塾を中心とする江戸時代の教育》,東京:大空社,1998年12月。
    37. 佐藤弘夫編:《概說日本思想史》,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0年4月。
    38. 村野豪:《日本イデオロギーの完成》,大阪:出版樹々,2001年3月。
    39. 足利衍述:《鎌倉室町時代之儒教》,東京:日本古典全集刊行會,1932年12月。
    40. 和辻哲郎:《日本倫理思想史》第一至第四冊,東京:岩波書店,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
    41. 和島芳男:《中世の儒学》,東京:吉川弘文館,1996年7月。
    42. 岡田武彥:《江戸期の儒学》,東京:木耳社,1982年11月。
    43. 松本三之介:《明治精神の構造》,東京:岩波書店,2012年1月。
    44. 武內義雄:《易と中庸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44年4月。
    45. 武田勘治:《近世日本学習方法の研究》,東京:講談社,1969年2月。
    46. 芳賀幸四郎:《中世禪林の学問および文学に関する研究》,東京:日本学術振興会,1956年3月。
    47. 近藤啟吾:《山崎闇斎の研究》,京都:神道史学会,1986年7月。
    48. 近藤啟吾:《淺見絅齋研究》,京都:神道史学会,1970年6月。
    49. 金谷治:《易の話》,東京:株式会社講談社,2008年4月。
    50. 阿部吉雄:《日本朱子学と朝鮮》,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78年9月。
    51. 前田勉:《江戸の読書会──会読の思想史》,東京:平凡社,2012年10月。
    52. 前田勉:《近世日本の儒学と兵学》,東京:ペリカン社,1996年5月。
    53. 津田左右吉:《シナ思想と日本》,《津田左右吉全集》第二十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
    54. 相良亨:《日本の儒教I》,《相良亨著作集1》,東京:ペリカン社,1992年1月。
    55. 相良亨:《日本の儒教II》,《相良亨著作集2》,東京:ペリカン社,1996年6月。
    56. 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東京:岩波書店,2011年6月。
    57. 馬淵和夫:《韻鏡校本と廣韻索引》,東京:日本学術振興会,1954年3月。
    58. 高島元洋:《山崎闇斎 日本朱子学と垂加神道》,東京:ペリカン社,1992年2月。
    59. 高瀨代次郎:《佐藤一齋と其門人》,東京:南陽堂本店,1922年11月。
    60. 笠井助治:《近世藩校に於ける学統学派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94年12月。
    61. 笠井助治:《近世藩校の綜合的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2年1月。
    62. 野口武彥:《江戸思想史の地形》,東京:ペリカン社,1993年9月。
    63. 陶德民:《懐徳堂朱子学の研究》,吹田:大阪大学出版会,1994年3月。
    64. 渡邊浩:《近世日本社会と宋学》,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0年2月。
    65. 湯淺邦弘編:《概說中国思想史》,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0年10月。
    66. 湯淺邦弘編:《懐徳堂事典》,吹田:大阪大学出版会,2001年12月。
    67. 閑谷学校史編さん委員会編:《閑谷学校史》,岡山:閑谷学校史刊行会,1971年12月。
    68. 黑住真:《近世日本社会と儒教》,東京:ペリカン社,2003年4月。
    69. 源了圓編:《江戸の儒学──『大学』受容の歴史》,京都:思文閣出版,1988年9月。
    70. 鈴木博雄:《近世藩校に関する研究》,東京:振学出版,1995年3月。
    71. 鈴木博雄編:《日本教育史研究》,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93年3月。
    72. 養老孟司:《日本人の身体観の歴史》,京都:法藏館,2006年7月。
    73. 懐徳堂記念會編:《懐徳堂知識人の学問と生─生きることと知ること》,大阪:和泉書院,2004年9月。

    二、單篇論文
    (一)、中文
    1.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日本祭政一致的國家理念與其成立過程──以《易‧觀‧彖辭》「聖人以神道設教」為主的討論〉,《清華學報》第33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365-376。
    2.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三分,1998年9月,頁557-587。
    3. 杜保瑞:〈朱熹形上思想的創造意義與當代爭議的解消〉,《臺大哲學論評》第三十三期,2007年3月,頁15-89。
    4. 林永勝:〈二重的道論:以南朝重玄學派的道論為線索〉,《清華學報》新42卷第2期,2012年6月,頁233-260。
    5. 金谷治著,連清吉譯:〈日本考證學派的成立──以大田錦城為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二卷第一期,2002年3月,頁15-52。
    6. 周芳敏:〈王弼「體用」義詮定〉,《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六卷第一期,2009年6月,頁161-201。
    7. 陳秋萍:〈江戶初期日本式儒佛會通初探〉,華梵大學主辦,「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2005年3月5日。
    8. 陳威瑨:〈佐藤一齋《言志四錄》的「天」思想及其意義〉,《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三期秋季號,2011年9月,頁67-100。
    9. 陳麗桂:〈先秦儒學的聖、智之德──從孔子到子思學派〉,《漢學研究》第三十卷第一期,2012年3月,頁1-25。
    10. 賀廣如:〈心學《易》流別之始──《童溪易傳》定位商榷〉,《漢學研究》第二十九卷第三期,2011年9月,頁267-302。
    11. 賀廣如:〈心學《易》中的陰陽與卜筮──以季本為核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七十六期,2012年5月,頁29-66。
    12.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的朱子學詮釋之反省〉,《鵝湖學誌》第四十九期,2012年12月,頁185-209。
    13. 楊儒賓:〈一陽來復──《易經‧復卦》與理學家先天氣的追求〉,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頁103-159。
    14. 楊儒賓:〈悟與理學的動靜難題〉,《國文學報》第五十二期,2012年12月,頁1-32。
    15. 潘光哲:〈吳汝綸訪日考察與日本知識人的往來互動———以根本通明為中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四海斯文自一家:東亞使節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9月4日。
    16. 劉述先:〈朱熹的思想究竟是一元論或是二元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1991年3月,頁181-198。
    17. 藤井倫明:〈『誠』在日本的變貌─由朱子之『誠』與山鹿素行之『誠』談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5卷第2期,2008年12月,頁13-34。
    18. 藤井倫明:〈格物到覺知─崎門朱子學者三宅尚齋之「格物致知」論探析〉,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主辦,「朱子經學及其東亞的流傳與發展」國際研討會,2012年5月7日。
    19. 藍弘岳:〈「武國」的儒學──「文」在江戶前期的形象變化與其發展〉,《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頁239-269。
    (二)、日文
    1. 大塚光信:〈史記抄について〉,收入岡見正雄、大塚光信編:《抄物資料集成》,大阪:清文堂,1976年12月。
    2. 山下龍二:〈中国思想と藤樹〉,收入《中江藤樹》,《日本思想大系》第二十九卷,頁356-407。
    3. 牛尾春夫:〈知の性格について─蕃山学の場合─〉,《広島大学教育学部紀要》第二部第二十三期,1974年12月,頁13-23。
    4. 加地伸行:〈『孝経啟蒙』の諸問題〉,收入山井湧、山下龍二、加地伸行、尾藤正英校注:《中江藤樹》,《日本思想大系》第二十九卷,東京:岩波書店,1974年7月,頁408-462。
    5. 田中佩刀:〈「周易」四徳に関する佐藤一斎の解釈〉,《大倉山論集》第33、36集,1993年3月、1994年12月,頁1-25、47-70。
    6. 田中佩刀:〈一斎学の系譜〉,《陽明学》第三號(1991年3月),頁82-99。
    7. 田中佩刀:〈解說〉,岡田武彥監修:《佐藤一齋全集》第九卷,東京:明徳出版社,2002年4月。
    8. 石田一良:〈前期幕藩体制のイデオロギーと朱子学派の思想〉,收入《藤原惺窩‧林羅山》,《日本思想大系》第二十八卷。
    9. 伊東倫厚:〈伊藤東涯の『周易』十翼批判〉,《日本中國學會報》第55集,2003年,頁276-287。
    10. 宇野田尚哉:〈板行儒書の普及と近世儒学〉,《江戸の思想》第五號,1996年12月。
    11. 佐田智明:〈皆川淇園の九籌說について〉,《熊本大学教育学部紀要‧人文科学》第38號,1989年9月,頁314-324。
    12. 佐田智明:〈皆川淇園の語分析の方法─「易学開物」を中心に─〉,《福岡大学人文論叢》第24卷第2號,1992年10月,頁409-461。
    13. 村上雅孝:〈近世易学受容史における鵞峰点易經本義の意義〉,《文芸研究》第100集,1982年5月,頁79-88。
    14. 肱岡泰典:〈皆川淇園の開物学〉,大阪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研究室編:《中国研究集刊》寒18,1996年5月,頁1538-1572。
    15. 近藤正則:〈佐藤一斎学の基調「心之霊光」をめぐって〉,《岐阜女子大学紀要》第37號(2008年3月),頁103-112。
    16. 金谷治:〈藤原惺窩の儒学思想〉,收入石田一良、金谷治校注:《藤原惺窩‧林羅山》,《日本思想大系》第二十八卷,東京:岩波書店,1975年9月。
    17. 前田勉:〈仁斎学の継承―伊藤東涯の「易」解釈〉,《文芸研究》第108集,1985年1月,頁28-38。
    18. 荒木見悟:〈貝原益軒の思想〉,收入《貝原益軒‧室鳩巢》,《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四卷,頁467-491。
    19. 濱久雄:〈太宰春台の易学思想〉,《東洋研究》第175集,2010年1月,頁1-22。
    20. 濱久雄:〈伊藤東涯の易学〉,《東洋研究》第90集(1989年1月),頁1-31。
    21. 濱久雄:〈荻生徂徠の易学思想〉,《東洋研究》第161集,2006年11月,頁53-79。
    22. 濱田秀:〈皆川淇園論─「九籌」概念を中心に─〉,《山辺道》第44、46集,2000年3月、2002年3月,頁1-15、25-51。
    23. 藤塚鄰:〈物徂徠の論語徵と清朝の經師〉,收入斯文會編:《支那學研究》第四編,東京:斯文會,1935年2月,頁65-129。

    三、學位論文
    1. 王奕然:《朱熹門人考述及其思想研究-以黃榦、陳淳及蔡氏父子為論述核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2. 王鑫:《日本近世易學研究》,吹田:關西大學文化交涉學教育研究中心博士論文,2012年。

    肆、網路資料

    1. 信夫恕軒:《恕軒漫筆》,據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線上資料庫「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該書網址: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8512
    2.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網站:http://opac.ndl.go.jp/
    3. 張文朝:〈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8)儒學各派創始者思想述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儒學中心電子報》第十六、十七期:http://mail.tmue.edu.tw/~confucianism/post/016/new_page_1.htm
    http://mail.tmue.edu.tw/~confucianism/post/017/new_page_1.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