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瑾如
He, Jin-Ru
論文名稱: 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A Study on Female Images in ChenRuoxi's Novels
指導教授: 林淑慧
Lin, Shu-Hui
口試委員: 林淑慧
Lin, Shu-Hui
陳龍廷
Chen, Long-Ting
許秀霞
Xu, Xiu-Xia
口試日期: 2022/07/1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女性烏托邦遷徙知識分子陳若曦
英文關鍵詞: Chen Ruoxi, intellectuals, migration, utopia, women
研究方法: 文本細讀對比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03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陳若曦的人生發展歷程為背景,以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為研究重點,運用認同理論、創傷記憶等理論,以及新批評、文本細讀等研究方法來梳理她的小說,重視陳若曦所擁有和追求的知識分子擔當,探索其心靈世界。研究她筆下那些身處於家國、族群、歷史風雲之中的女性形象。
    在本論文的緒論部分,主要概述的是作家陳若曦的小說創作旅程、一些研究者對於她的相關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與研究空間。陳若曦,是少數建起了國際聲譽的華人女作家之一。儘管目前許多學者們對於陳若曦小說的研究已經可謂是成果豐富,但是筆者認為,在對於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處境研究這一方面上,還是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空間的。本文會在這仍值得進一步推進的研究領域上,對這位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一直都在追尋著“烏托邦”理想的女作家的作品進行梳理,研究她的人生之旅與她所創造的小說世界裏的女性形象之間的關聯,探索她們與她一直所努力追求的烏托邦理想之間的關係。

    This paper takes Chen Ruoxi's life development as the background, focuses on the women in Chen Ruoxi's novels, uses theories such as identity theory, traumatic memory,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new criticism and text reading to sort out her novels, and pays attention to Chen Ruoxi's own and Pursuing intellectual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and explore their spiritual world. She studies the female images in her country, ethnic group and historical situation.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of this paper, it mainly outlines the writer Chen Ruoxi's novel writing journey, some researchers' related achievements about her,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space of this paper. Chen Ruoxi is one of the few Chinese female writers who has built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lthough many scholars' research on Chen Ruoxi's novels has been fruitful,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women in Chen Ruoxi's novels. This article will sort out the works of this socially responsible female writer who has been pursuing the ideal of "Utopia" in this research field that is still worthy of further advancement, and study her life journey and the novels she create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female figures in the world, exploring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utopian ideals she has always striven for.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相關研究成果的檢討 1 第三節、研究方法 10 第貳章 陳若曦生平及其創作 11 第叁章 早期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16 第一節、知識女性的鄉土經驗 16 第二節、夢幻與憂傷 19 第三節、鄉間的迷信迷霧 25 第四節 封建家長的壓迫 29 第五節、被衝擊的鄉土經濟 34 第六節、知識女性的鄉土回望 37 (一)、慈悲之心 37 (二)、批判與抗爭之意 44 第七節、總結 48 第肆章 文革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50 第一節、理想與現實 50 (一)、紅色烏托邦的憧憬 50 (二)、紅色烏托邦的踐履 51 (三)烏托邦追尋與「反烏托邦」書寫 52 第二節 知識分子的苦痛掙扎 53 (一)、回歸、疏離、幻滅、質疑 53 (二)、順從、承受、屈服、倖存 58 (三)、 施難的女人和受難的女人 63 第三節、總結 71 第伍章 海外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73 第一節 自我放逐、情系故土 73 第二節 雙重文化背景下的知識分子群像 75 (一)、傾情奉獻的「家庭天使」 78 (二)摸索道路的「覺醒者」 83 (三)、自立自強的獨立女性 86 第三節、總結 93 第陸章 佛教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98 第一節 尋找桃花源 99 (一)、佛國中的女性 99 1、道場林立下的女性 99 2、神棍橫行局面下的女性 101 3、積習彌漫之下的女性 102 第二節、何處是「女兒」家? 105 (一)、 出家:尋找桃花源? 105 (二)、對於佛教與政治的態度 114 第三節、總結 115 第柒章、結論 115 表格 118 參考文獻 119

    參考文獻:
    一、引用古籍

    晉,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北京:中華書局,2010。
    晉,鳩摩羅什譯、《大藏經》,吳江注釋,遼寧:萬卷出版公司,2011。
    南北朝,竺佛念、佛陀耶舍譯,《長阿含經》,北京:華文出版社,2013。

    二、專著

    丁帆,《中國大陸與臺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
    王萌、梵洛平,《海峽兩岸女性小說的歷史流脈與創作比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王德威,〈海外華人的悲歡紀事——評陳若〈走出細雨濛濛〉及其他〉,《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2001。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上海:三聯書店,1998。
    王德威,《當代小說二十家》,上海:三聯書店,2006。
    王德威,《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出版,2005。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述》,臺北:麥田出版,2011。
    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3。
    公仲主編,《世界華文文學概要》,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
    方忠,《臺灣通俗文學論稿》,北京:華僑出版社,2000。
    古華,《芙蓉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古遠清,《臺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
    古遠清:〈餘光中對“文革文學”的評論和研究〉,海口,《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1989。
    古繼堂,《臺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
    平路:《行道天涯》,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年。
    白先勇,〈〈現代文學〉創立的時代背景及其精神風貌〉,《現文因緣》,臺北:現文出版社,1991。
    白先勇,〈烏托邦的追尋與幻滅〉,《尹縣長》(臺北:九歌出版社,1976),頁15。
    吉錚:《拾鄉》,臺北:皇冠出版社,1967年。
    朱立立,《身份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8。
    朱立立,《知識人的精神私史:臺灣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上海:三聯書店,2004。
    朱秀娟,《女強人》,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85。
    朱棟霖等,《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朱雙一,《近二十臺灣文學流脈》,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
    朱雙一、張羽,《海峽兩岸新文學思潮的淵源和比較》,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江寶欽、陳若曦,〈回歸,到哪里去?〉,《想像的壯遊——市場臺灣當代小說的心靈盛宴》,臺南:臺灣文學館,2007。
    祁志祥,《佛學與中國文化》,上海:學林書店,2000。
    李志,《漂泊的家園——新馬戰前華文小說研究(1919年——1924年)》,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1。
    李昂,《殺夫》,雲南:雲南出版社,1987。
    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臺北:九歌出版社,2010年。
    肖薇,《異質文化語境下的女性書寫——海外華人女性寫作比較研究》,成都:巴蜀出版集團,2005。
    呂正惠,〈徘徊回歸線——陳若曦小說中的政治三角關係〉,《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臺北:人間出版社,2002。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
    呂若涵,《反諷與渴望》,長沙:嶽麓書社,2012。
    吳達芸,〈自主與成全一論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惹識〉,載於《陳若曦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3。
    吳達芸,《女性閱讀與小說評論》,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
    邱貴芬,〈女性的“鄉土想像”,臺灣當代鄉土小說初探〉,《臺灣文學二十集1978——1998,評論二十家》,臺北:九歌出版社,1999。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1997。
    汪文頂,《現代散文史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汪毅夫,《臺灣文學史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
    沈從文,《邊城》,湖北:武漢出版社,2013。
    林承璜,〈試探陳若曦小說創作之得失〉,載於《陳若曦中短篇小說選》,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5。
    林海音,《金鯉魚的百襇裙》,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
    林海音,《燭》,《臺灣小說選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
    林淑慧, 《再現文化:臺灣近現代移動意象與論述》,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7。
    林淑慧,《臺灣小說的時空想像》,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22。
    金耀基, 《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
    周英雄、劉紀蕙,《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出版,2000。
    周穎菁,《近三十中國大陸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寫作》,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荒林、正光明,《兩性對話》,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
    胡錦媛,〈遠足離家——迷途回家〉,《臺灣當代旅行文選》,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柯慶明,〈“現代化”與文藝思潮〉,載於《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香港:縱橫出版社,1979。
    洪子誠,《問題與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袁行霈等,《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袁勇麟,《當代漢語散文流變論》,上海:三聯書店,2002。
    袁瓊瓊:《自己的天空》,臺灣:洪範出版社,1981年。
    夏志清,〈陳若曦的小說〉,《陳若曦自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夏志清,〈臺灣小說裏的兩個世界〉,載於《印象的組合》,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1980。
    夏志清,《陳若曦自選·序》,上海:聯經出版公司,1976。
    徐坤,《女媧》,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徐賁,《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長春:吉林出版責任有限公司,2008。
    徐賁,《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徐學,《當代臺灣散文綜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
    高鴻,《跨文化的中國敘事》,上海:三聯書店,2006。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簡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
    陳芳明,〈迷人的六十年代小說〉,《深山夜讀》,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07。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07。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06。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出版,2004。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07。
    陳思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陳思和,《第九個寡婦·跋語》,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陳曉蘭,《女性主義批評與文學詮釋》,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
    孫紹振,《文學創作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9。
    第三屆全國臺灣與海外華文文學學術討論會大會學術組選編,《臺灣香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選》,福州: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88。
    許子東,《呐喊與流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許子東,《重讀“文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
    梁若梅,《陳若曦創作論》,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2。
    尉天聰,〈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文學〉,載於《民族與鄉土》,香港:縱橫出版社,1979。
    尉天聰,〈西化的文學〉,載於《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香港:縱橫出版社,1979。
    尉天聰,〈僅止於情趣嗎?〉,載於《民族與鄉土》,香港:縱橫出版社,1979。
    張小虹,《性帝國主義》,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張志揚,《創傷記憶——中國現代哲學的門》,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9。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10。
    張京緩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張愛玲,《半生緣》,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
    張愛玲,《金鎖記》,黑龍江:哈爾濱出版社,2005。
    張愛玲,《傾城之戀》,黑龍江:哈爾濱出版社,2005。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琦君,《橘子紅了》,北京:現代出版社,2019。
    黃華,《權利,身體與自我——福柯與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葉石濤,〈從憧憬、幻滅到彷徨——談陳若曦創作的三個階段〉,《陳若曦自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臺北:春暉出版社,2000。
    葉浩生等,《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葉舒憲,〈知識全球化時代的地方性知識與再闡釋〉,載於《全球化與文化:西方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葉維廉,〈陳若曦的旅程〉,《尹縣長·序一》,臺北:遠景出版社,1985。
    葉維廉,《尹縣長·序》,臺北:遠景出版社,1976。
    辜也平著,《沉重而感傷的文學旅程》,上海:三聯書店,2008。
    遊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和發展》,臺北:群學出版社,2009。
    湯淑敏,《陳若曦:自願背十字架的人》,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楊匡漢主編,《中國文化中的臺灣文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2。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楊瀾,《楊瀾訪談錄(2008 II)》,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8。
    楊瀾,《楊瀾訪談錄(2008 II)》,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8。
    趙淑俠,《我們的歌》,北京:華文出版社,1991。
    趙稀方,《小說香港》,北京:三聯書店,2003。
    趙遐秋,《生命的思索與呐喊:陳映真的小說氣象》,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趙園,《論小說十家》,北京:三聯書店,2011。
    趙毅衡編,《“新批評”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廖輝英,《不歸路》,廣州:花城出版社,1991。
    廖輝英:《不歸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鄭永孝,〈迷信與命運——論陳若曦早期小說的主題〉,《陳若曦的世界》,臺北:書林出版社,1985。
    鄭永孝,《陳若曦的世界》,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5。
    鄭永孝,《陳若曦的世界》,臺北:書林出版社,1985。
    樊洛平,《當代臺灣女性小說史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樊洛平,《臺灣女性文學史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黎湘萍,《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黎湘萍,《臺灣的憂鬱:論陳映真的寫作與臺灣的文學精神》,北京:三聯書店,1994。
    劉小新,《闡釋臺灣的焦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劉俊,《從臺港到海外》,廣州:花城出版社,2004。
    劉俊,《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
    劉登窟,《雙重經驗的跨越書寫:20世紀美華文學史論》,上海:三聯書店,2007。
    劉登翰,〈特殊心態的呈示和文學經驗的互補——從當代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看臺灣文學〉,載於《臺灣香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選》,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 。
    劉登翰、莊明萱午編,《臺灣文學史》,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07。
    劉輝,《認同理論》,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7。
    蕭紅,《生死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
    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
    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桂林:灕江出版社,1987。
    閻連科,《堅硬如水》,湖北:長江出版社,2004。
    鞠玉梅,《肯尼斯·伯克修辭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學出版社,2017。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羅鋼、劉象愚,《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覺繼、學愚主編,《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2007。
    鐘言新,〈訪談王拓〉,載於《臺灣作家創作談》,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5。
    饒苀子,《世界華文文學的新視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鐵凝,《玫瑰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
    龔鵬程:《臺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6。

    [德]托馬斯·曼(Thomas Mann),《威尼斯之死》,徐建萍譯,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奧地利]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審判》,韓瑞祥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
    [法]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第二性》,楊美惠譯,臺北:志文出版社,1992。
    [挪威]陶麗·莫依(Toril Moi)著,《性與文本的政治》,林建法、趙拓譯,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2。
    [法]加繆(Albert Camus),《異鄉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法]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褚孝泉譯.《拉康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蘇聯]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列寧(Vladimir Ilich Lenin),〈列·尼·托爾斯泰和現代工人運動〉 ,載於《列寧論文學與藝術》,曹葆華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法]弗朗茨·奧馬·法農(Frantz Omar Fanon)著,《黑皮膚,白麵具》,萬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
    [美]W.考夫曼(W.kaufmann)編著,陳鼓應等譯,《存在主義--從陀斯妥也夫斯基到沙特》,上海:商務印書館,1987。
    [法]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著,《從蘇聯歸來》,鄭超麟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
    [德]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莫斯科日記》,潘小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美]艾倫·G·詹森(Allan G. Johnson)著,《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成令方等譯,臺北:群學出版社,2008。
    [德]卡爾·海因裏希·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德]弗裏德裏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著,《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共中央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美]凱特·米莉特(Kate Millett)著,宋文偉譯,《性政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英]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荒原》,趙蘿蕤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
    [法]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愛彌兒》,李平漚譯,臺灣:臺海出版社,2016年。
    [美]雷納·韋勒克(René Wellek)、[美]奧斯汀·沃倫(Austin Warren)著,《文學理論》,劉象愚等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德]瞿提(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著,〈詩與真〉,梁宗岱譯,載於《西方文論選》,伍蠡甫(主編),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都柏林人》,王逢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英]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載於《文化研究讀本》,羅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法]莫裏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論集體記憶》,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傑佛瑞·寇特勒(Jeffrey A. Kottler)著,《旅行,重新打造自己》,黎雅麗譯,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8
    [英]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兒子與情人》,江蘇:譯林出版社,2018。
    [法]古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包法利夫人》,江蘇:譯林出版社,2019。
    [美]莫裏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張寧、陳銘康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美]愛利克·埃裏克森(Erik Erikson)著,《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孫名之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美]伊迪絲·庫茲韋爾(Edite Kurzweil)著,《結構主義時代》,尹大貽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美] 愛德華·W·薩義德(Edward Waefie Said)著,王宇根譯,《東方學》,北京:三聯書店,1999。
    [美]愛德華·W·薩義德(Edward Wadie Said)著,《東方學》,單德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美]愛德華·W·薩義德(Edward Wadie Said)著,《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北京:三聯書店,2002。
    [美]愛德華·W·薩義德(Edward Wadie Said)著,《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書店,2002。
    [英]達芙妮·杜穆裏埃(Dame Daphne du Maurier),《蝴蝶夢》,上海:文匯出版社,2019。
    [德]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著,《西方的沒落》,齊世榮等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95。

    三、期刊論文:

    王玉霞,〈機會成本:最有經濟學味道的概念之一〉,《東北之窗》,(05)2021,頁76。
    王夢瀟,〈析〈暗戀桃花源〉經典生成的必然性〉,《戲劇之家》第26期(2020)。
    王靜,〈人生的三種書寫——讀陳若曦早期作品〉,《臺灣研究集刊》第1期(2003)。
    王靜,〈突圍與回歸——陳若曦的小說創作階段及其主題分析〉,《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1)。
    王靜,〈陳若曦的傷痕記憶〉,《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6期(2003)。
    王靜,〈傳統婦德的認同——陳若移民小說中的女性關注〉,《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7期(2005)。
    王韜,〈尋夢與夢魘一評陳若曦小說集〈尹縣長〉〉,《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4期(1999)。
    牛霄霖、夏麗紅:〈比較視域中的“烏托邦”精神—〈桃花源記〉與《暗戀桃花源》比較解讀情致,穿越在雙重文化氛圍中〉,《語文教學通訊》第17期(2019)。
    李江,〈困境與突圍——陳若曦婚戀小說代表研究〉,《山花》(下半月)第9期(2011年)。
    李倩,〈淺析陳若曦移民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第10期(2010年)。
    李歐梵,〈現代主義文學的追求——外文系求學讀書記〉,《新華文摘》第15期(2009)。
    李歐梵,〈臺灣文學中的“現代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研究動態》第3期(1984)。
    李檢林,〈論陳若曦小說創作的現代派藝術〉,《唐山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期(2002)。
    李鴻瓊,〈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卷4期(1997)。
    呂雅清,〈女性問題的初步探討——陳若曦早期婚戀小說研究〉,《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
    呂雅清,〈性別角色的文化反思——海外華文女作家陳若曦婚戀小說簡論〉,《當代評論》第8期(2005)。
    呂雅清,〈陳若曦小說的女性意識〉,《華章》第12期(2007)。
    呂雅清,〈陳若曦後期婚戀小說創作論〉,《世紀橋》第9期(2006)。
    呂雅清,〈尷尬的處境一對陳若曦<紙婚>的一種理解〉,《巢湖學院學報》第1期(2002)。
    呂雅清、鞠秋雲,〈女性的存在和價值-陳若曦長篇婚戀小說〉,《啄木鳥》第3期(2008)。
    邑正惠,〈〈最後夜戲〉與陳若曦的小說〉,《臺灣文學》第37期(2001)。
    何與懷,〈陳若曦,堅持信念,一生無悔——從她的力作尹縣長談起〉,《華文文學》第4期(2011)。
    林宋瑜,〈永恆的定義〈遠見〉、〈二胡〉、〈紙婚〉中的情愛主題〉,《華文文學》第4期(2000)。
    林宋瑜,《永恆的定義——〈遠見〉〈二胡〉〈紙婚〉中的情愛主題》,《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第4期(2000)。
    夏培文,〈微妙香潔的寶蓮花——讀陳若曦小說〈慧心蓮〉〉,《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2期(2002)。
    殷國明,〈情致,穿越在雙重文化氛圍中〉,《小說評論》第1期(1987)。
    陸士清,〈略論<現代文學>雜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
    陳歆,《試論拉康的鏡像理論》,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9(03)(2008)。
    陳劍暉,〈陳若小說論〉,《浙江學刊》第3期(1993)。
    梁若梅,〈在彷徨中探索一一評陳若曦早期創作的兩篇小說〉,《廣東社會科學》(1988)。
    梁若梅,〈論陳若曦早期世界觀的形成及其特點〉,《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9)。
    張立國,〈中西文化碰撞傳統現代交融一試論陳若曦<遠見>的文化意蘊〉,《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5)。
    張默芸,〈論陳若曦的創作藝術〉,《東南學術》第3期(1989)。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 著, 徐苔玲、王志弘譯, 《性別、認同與地方, 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教育脈動》第9期(2017)。
    黃菲,〈家國桃花源—一記臺灣女作家陳若曦〉,《文學與人生》第4期(2007)。
    葉石濤,〈從憧憬、幻滅到彷徨——談陳若曦文學的三個階段〉,《文學界》第14期(1985)。
    馮雪梅,〈陳若曦小說創作中的“大書寫”和“小敘事——以<耿爾在北京>和<遠見>為例〉,《語文知識》第4期(2010)。
    楊航,〈中國傳統文化轉型的有益探索——略論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及他方淨土思想〉,《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5)。
    趙淑俠,〈從留學生文藝到海外知識分子〉,《文訊》第13期(1984)。
    廖炳惠,〈女性主義與女性批評〉,《當代》第5期(1986)。
    齊雪梅,〈<紙婚>中的異國形象和中國感覺〉,《名作欣賞》(鑒賞版)第4期(2000)。
    鄭永孝,〈迷信與命運一一論陳若曦早期小說的主題〉,《中外文學七》(1978)。
    鄧全明,〈個人化寫作與代言人寫作——陳若曦小說創作的雙重品格〉,《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3期(1998)。
    潘亞墩,〈陳若曦小說論〉,《臺灣研究集刊》第1期(1987)。
    潘亞墩,〈陳若曦的長篇新作<二胡>〉,《當代文壇》第5期(1986)。
    錢虹,〈從"不幸的夏娃”到“自覺地信女”——論中國臺灣女作家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南開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0)。
    錢虹,〈從“不幸的夏娃”到“自覺的信女”——論中國臺灣女作家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臺灣研究集刊》第3期(1998)。
    錢虹,〈從〈灰眼黑貓〉到〈第三者〉——論陳若曦短篇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4期(1995)。
    羅曼莉,〈不合格的參與者——,論陳若曦文革書寫中的知識分子形象〉,《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2)。

    四、雜誌中的文章

    郝譽翔,〈筆,是她的劍,閱讀陳若曦〉,《幼獅文藝》第10期,1999年10月第86卷。
    華方田,變革中的近現代中國佛教,《佛教文化》第10期,2004年。
    張 夢,《淺議“桃花源”之於“暗戀”的作用—以〈暗戀桃花源〉為例文》,《明日風尚》第14期,2020年7月15日。
    盧佳音,〈走近陳若曦〉,《社會觀察》第5期,2005年。

    五、報紙報導

    連甫,〈越洋電話訪問陳若曦——縱談社會文學和生活〉,《聯合報》,1977年11月4日。
    夏志清,〈陳若曦的小說〉,《聯合報》,1976年4月14日-4月16日。
    葉維廉,〈陳若曦的旅程〉,《聯合報》,1977年11月7日-11月10日。
    葉維廉,〈陳若曦的旅程〉,《聯合報》副刊,1977年11月7日-11日。

    六、會議论文

    林承瑣,〈論陳若曦的“三通文學”〉,載於《臺灣香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選》第三屆“全國“臺灣與海外華文文學學術討論會,1986。

    七、学位論文:

    王靜,《陳若曦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20045月。
    王勳鴻,《君臨之側,閨怨之外——五六十代臺灣女性文學研究》,博士論文,山東大學,2009
    尤作勇,《“現代文學”的歧路,白先勇陳若曦小說創作比較研究》,博士論文,四川大學,2009
    田敏,《孤獨者的悲劇化生存》,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2006
    朱玉芳,《論陳若曦小說中的文化認同》,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
    向憶秋,《想像美國,旅美華人文學的美國形象》,博士論文,山東大學,2009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 從一個女性主題出發》,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4。
    呂雅清,《性別角色的文化反思——陳若曦的婚戀小說簡論》,碩士論文,華僑大學,2002。
    周聚群,《“紅色”中國的“雜色”呈現——論海外華文/華人小說中的“文革”書寫》,博士論文,蘇州大學,2009
    紀姿菩, 《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一以歐陽子、妓庭、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碩士論文,東華大學中文所,2007。
    馬一萍,《知識女性的烏托邦追尋——陳若曦小說研究》,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2014
    郭翼飛,《為人生而藝術》,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哲學系,2013。
    陳建芳,《新的審美經驗的誕生》,博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2013
    許君如,《一九六零代臺灣學院派本省籍女作家成長小說研究一以陳若曦、歐陽子、施叔青、李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1。
    葉玲君,《多重觀照下的人生旅次——陳若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11。
    楊志強,《蘇偉貞小說的時空意識》,博士論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
    楊菲,《論陳若曦的佛教小說》,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大學,2003。
    楊靜,《論知識分子審美視域下的20世紀鄉土文學》,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2011。
    寧敏,《多重視角觀照下的“文革”記憶——從陳若曦、嚴歌等、李碧華看海外女作家的“文革”書寫》,碩士論文,鄭州大學,2006。
    劉紫薇,《肯尼斯·伯克認同論指導下的外宣翻譯研究》, 碩士論文,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2019。
    賴一郎,《鐘簽政小說創作論》,博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2013
    錢密林,《陳若曦文革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錢密林,《陳若曦文革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北京師範大學,2008
    顏柯潔,《張愛玲、王安憶、施叔青小說中的女性世界》,碩士論文,蘇州大學,2009
    羅小明,《試論海外華文文學中的“文革”記憶書寫——以陳若曦、嚴歌筌、李碧華的文革小說為例》,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2009。

    八、電子資源

    新華社记者,〈披宗教外衣行邪教勾當——起底假“活佛”王興夫〉,https://mr.mbd.baidu.com/r/JZ6C6CvWF2?f=cp&u=d68606a8eaeb6610,2022年7月26日下載。
    CelioHsu:〈為什麼部分職業女性看不慣全職太太呢〉,https://www.zhihu.com/answer/640400285,2022年4月20日下載。
    KnowYourself:〈女生怎麼樣做到精神獨立〉,https://www.zhihu.com/answer/1289756571,2022年4月20日下載。

    九、陳若曦所著書籍

    陳若曦,《陳若曦自選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陳若曦,《尹縣長》,臺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
    陳若曦,《老人》,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陳若曦,《歸》,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陳若曦,《文革雜憶》,臺北:洪範出版社,1979年。
    陳若曦,《城裏城外》,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1年
    陳若曦,《生活隨筆》,臺北:時報出版社,1981年。
    陳若曦,《城裏城外·序言》,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1。
    陳若曦,《陳若曦小說選》,北京:廣播出版社,1983年
    陳若曦,《突圍》,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3年
    陳若曦,《無聊才讀書》,香港:天地附書公司,1983年。
    陳若曦,《遠見》,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5年
    陳若曦,《陳若曦中短篇小說選》,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5年
    陳若曦,《遠見》,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5年。
    陳若曦,《陳若曦傳記資料》,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陳若曦,《天然生出的花枝》,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年。
    陳若曦,《紙婚》,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年
    陳若曦,《二胡》,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年
    陳若曦,《妙雲集(下編之一)佛在人間》,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
    陳若曦,《紙婚》,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年。
    陳若曦,《貴州女人》,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陳若曦,《陳若曦集》,臺灣:前衛出版社,1993年
    陳若曦,《走出細雨濛濛》,香港:勤十緣出版社,1993年
    陳若曦,《王左的悲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陳若曦,《慈濟人間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陳若曦,《我們那一代臺大人》,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陳若曦,《女兒的家》,臺北:探索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陳若曦,《清水嬸回家》,臺北:駱駝出版社,1999年。
    陳若曦,《歸去來》,臺北:探索文化創業公司,1999年。
    陳若曦,《生命的軌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若曦,《完美丈夫的秘密》,臺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陳若曦,《慧心蓮》,臺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
    陳若曦,《重返桃花源》,臺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陳若曦,《堅持無悔——陳若曦七十自述》,臺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

    十、陳若曦發表於刊物的作品

    陳若曦,〈欽之舅舅〉,《文學雜誌》,1958年第4卷第1期。
    陳若曦,〈灰眼黑貓〉,《文學雜誌》,1959年第6卷第1期。
    陳若曦,〈收魂〉,《現代文學》,1960年第3期。
    陳若曦,〈辛莊〉,《現代文學》,1960年第5期。
    陳若曦,〈百元〉,《聯合報》副刊, 1961年12月19日。
    陳若曦,〈喬琪〉,《現代文學》,1961年第7期。
    陳若曦,〈燃燒的夜〉,《現代文學》,1961年第8期。
    陳若曦,〈邀晤〉,《聯合報》副刊,1961年10月25日。
    陳若曦,〈最後夜戲〉,《現代文學》,1961年第10期。
    陳若曦,〈婦人桃花〉,《現代文學》,1962年第14期。
    陳若曦,〈女性意識〉,《星期天週刊》(香港)1995年3月19日。
    陳若曦,〈我的惡夢〉,《皇冠》雜誌(臺北)1995年1月號。
    陳若曦,〈重振雄風〉,《星期天週刊》(香港)1995年1月15日。
    陳若曦,〈我的海外華文生涯〉,《文訊雜誌》,2000年2月第172期。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