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晏琦 Hsu, Yen-Chi |
---|---|
論文名稱: |
淡江大學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及其與相關因素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n Learning Outcomes and Correlation Factors of Student Clubs Course in Tamkang University |
指導教授: |
張雪梅
Chang, Hsueh-M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6 |
中文關鍵詞: | 社團課程 、社團投入 、高等教育 、學習成果 |
英文關鍵詞: | student clubs course, learning engagement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EL.025.2018.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7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淡江大學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及其與相關因素,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編製「淡江大學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及其與相關因素關係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以淡江大學106學年度修習通過社團學習與實作課程(以下簡稱社團課程,包含入門課程、活動參與、活動執行任何一部分)之大學部學生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問卷回收1,005份,有效問卷987份,有效回收率83.75%;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斯皮爾曼相關分析及階層迴歸法進行量化分析,本研究發現茲分述如下:
一、大學生社團課程參與有中高積極程度,其中以活動執行參與情形積極程度最高、活動參與參與情形次之、入門課程參與情形最低。
二、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投入有中度以上學習投入程度,其中以社團課程表現投入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社團課程情感投入、社團課程技巧投入、社團課程互動投入、社團課程態度投入。
三、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成果有中度以上學習成果,其中以團隊合作學習成果最高,其次為獨立思考學習成果,最低為樂活健康學習成果。
四、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家長對社團支持度、每週參與活動時間、社團屬性、社團職位、社團參與年資、高中社團參與情況、社團課程認同度)與不同社團課程參與(入門課程參與情形、活動參與參與情形、活動執行參與情形)在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投入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家長對社團支持度、每週參與活動時間、社團屬性、社團職位、社團參與年資、高中社團參與經驗、社團課程認同度)與不同社團課程參與(入門課程參與情形、活動參與參與情形、活動執行參與情形)在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成果有顯著差異。
六、大學生社團課程學習投入與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具有正向相關。
七、大學生個人背景因素、社團課程參與及社團課程學習投入等三區組階層迴歸模式,在淡江大學社團課程學習成果其解釋力依序為21.7%、15%、26.5%,其聯合解釋力為63.2%。
八、最後,本研究針對淡江大學修習社團課程學生、社團組織、課程授課教師、學校輔導單位及教育主管單位,以及未來研究等五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outcomes and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the student clubs course in Tamkang University. The study used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students of Tamkang University who has qualified in this Learning and Practice of Student Clubs course (hereinafter called student clubs course) during 2017 (Any part of this course will be counted including Introduction Course,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and Execution of Activitie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the “The Questionnaire of Learning Outcomes and Correlation Factors of Student Clubs Course in Tamkang University.”
Totally, 1,005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and among them 987 were vali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83.75%. Reliability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 way ANOVA, and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finding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College students have mid-high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is, in descending order of scores, Execution of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and Introduction Course.
2.College students have mid-high level of learning engagement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their learning engagement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are, in descending order of scores, behavior engagement, emotion engagement, skill engagement, interaction engagement and attitude engagement.
3.College students have middle level of learning outcomes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their learning outcomes are, in descending order of scores, A Spirit of Teamwork and Dedication,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A Cheerful Attitude and Healthy Lifestyle.
4.Background of individual students(gender, support from parents, average time spending per week in activities, club category, position in club, seniority club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High school, sense of student clubs course identity)and different parts of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clubs course(Introduction Course,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and Execution of Activities)contribute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5.Background of individual students(gender, support from parents, average time spending per week in activities, club category, position in club, seniority club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High school, sense of student clubs course identity)and different parts of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clubs course(Introduction Course,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and Execution of Activities)contribute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6.There is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the student clubs course.
7.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of “background of individuals”,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in relation to “learning outcomes in student clubs course” is 21.7%, 15% and 26.5% respectively. These three explained 72.12% of total variance.
8.Based on the findings,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students who are going to take this course in Tamkang University, student clubs, teachers, counseling units, education management units, and future studies.
中文部分
丁芳敏、潘正德、楊慶麟(2008)。大學生全人教育目標知覺、校園參與經驗及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以中原大學為例。通識教育學刊,1,97-124。
王大成(2015)。大學生專題導向學習之學習成果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秀敏(2012)。臺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如意(2015)。淡江大學碩士班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聖葶(2013)。網路學習者之學習自我效能、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投入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朱惠敏(2011)。北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朝煌(2011)。大學生領導力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2011)。我國高等教育革新的重要課題與未來發展之分析。長庚人文社會學報,4(2),241-280。
吳清基、蘇進棻、朱永裕、鄭廉鐙、周淑卿、高新建、黃譯瑩、林育瑋(2001)。新世紀的教育展望。研習資訊,18(2),1-5。
吳舒靜(2014)。臺灣大專校院學生學習投入對學習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呂木琳、許添明、李振清、葉連祺、詹志禹、符碧真、郭為藩、彭森明、張雪梅、張武昌(2008)。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臺北:國立臺臺灣師範大學。
呂雅燕(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威廉(2008)。美國大學生學習成果評鑑模式分析。評鑑雙月刊,15,17-19。
李育齊(2014)。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關係之研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育齊、劉若蘭(2016)。投入社區的翻轉學習: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融入聯課活動之實施品質、學生投入及學習成果模式研究。課程與教學,19(4),61-91。
李坤崇(2011)。大學課程發展與學習成效評量。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美蘭(2004)。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社團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麗君(2014)。我國大學推動學習成果本位評量的現況與挑戰。高教評鑑與發展,8(1),41-71。
周子敬(2008)。臺灣地區大專院校學生課程投入量表之探討。智慧科技與應用統計學報,6(2),173-188。
周甘逢(1988)。實用主義變化實體論對大專院校社團活動的啟示。載於社團理念(3-28)。高雄:復文書局。
周甘逢、蔡武志、羅志明(1988)。社團理念。高雄市:復文。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3,79-128。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載於曾建元主編,社團學初論:大學、社團、人(113-130)。臺北:東吳大學。
林至善(2000)。信念與執著--關於東吳大學社團叢書。取自http://www.scu.edu.tw/extracur/teacher/new_page_7.htm
林至善(2003)。由定向輔導概念淺論大一新生高中職時代社團經驗之調查與回應。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484-506)。臺北:東吳大學。
林妙貞(2007)。國小學童創意自我效能、目標導向、依附關係與創意活動投入及創意表現之關係-以科展團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淑貞(2006)。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任務初探—以虎尾科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之經驗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5(3),57-66。
林淑惠、黃韞臻(2012)。「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9(3),373-396。
林耀堂(2013)。文藻外語3L人才培養理念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1(1),1-27。
許雅雯(2008)。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瑩(2011)。以學生學習成效為評量重點的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評鑑雙月刊,30,27-34。
邱美智(2017)。臺灣大專校院視光科系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邱雅芳(2009)。大學生到底在忙什麼。載於張雪梅、彭森明(主編),臺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210-237)。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邱皓政(201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1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九版)。臺北市:五南。
施孟君(2015)。教師工作投入與奉獻對大學生學習投入之影響─以教師風格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耿慧玲(2013)。學術與學藝。止善,14,3-20。
郝俠遂(1987)。泛論社團活動。載於王惠芬主編,踏石集-營隊活動的概念與分析(6-17)。新北:淡江大學。
臺灣通識推廣中心(2018)。通識課程基本資料庫-社團。取自http://get.aca.ntu.edu.tw/getcdb/ge-cou/search?fdc%5B0%5D=dc.title%3D%25u793E%25u571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2018)。社團人專業領導培力學分學程。取自http://iweb.ntnu.edu.tw/dsa/cp/course.php。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8)。社團經營實習(一)。取自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OpenCourse/index.jsp
國立臺灣大學「領導學程」設置辦法(2012年6月8日)。
國立交通大學領袖人才培育學分學程實施辦法(2018年5月11日)。
國立成功大學通識教育生活實踐課程認證要點(2015年10月28日)。
國立成功大學(2018)。學生領導力中心。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nckuleadership/purpose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學生五育護照施行要點(2010年10月27日)。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非正式課程實施要點(2011年4月11日)。
靜宜大學(2018)。人文素養學習。取自http://www.cge.pu.edu.tw/app/news.php?Sn=26
中國文化大學全人學習護照實施辦法(2013年5月29日)。
臺灣首府大學促進全方位發展學習課程實施辦法(2016年9月7日)。
元智大學(2016)。五育成績單介紹。取自https://www.yzu.edu.tw/admin/st/index.php/tw/2016-03-24-02-16-35/2016-03-24-04-00-27/564-2016-03-23-05-42-52
南華大學生命涵養課程學生社團學門實施要點(2017年4月11日)。
玄奘大學(2018)。社團經營與發展。取自http://affair.hcu.edu.tw/index.html#/course/coursestrategy
東海大學(2018)。點亮東海α僕人領袖培育計畫。取自http://freshmen.thu.edu.tw/donation_1.html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學生社團輔導辦法(2013年9月12日)。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積分認證與獎勵作業要點 (2016年4月29日)。
張同廟(2007)。個人特質與領導能力之關係初探--以南部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幹部為例。臺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6,165-194。
張同廟(2009)。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動機對社團凝聚力之影響-以組識承諾為中介變項。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1),1-32。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証研究。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3)。介入或放手─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問題與輔導策略。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350-366)。臺北: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8)。大學生的核心能力及其對學習成果的影響。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257-28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張雪梅(2015)。大三學生學校社團參與經驗及參與效益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3(4),25-45。
張凱婷(2011)。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鈿富(2012)。大學生學習投入理論與評量實務之探討。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41-62。doi:10.6197/EHE.2012.S.02
張鈿富、林松柏、周文菁(2012)。高中學生學習投入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4,23-57。
教育部(2000)。一九九九年全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實錄。
淡江大學(2010)。淡江大學中英文簡介。取自網址:http://www.tku.edu.tw/doc/2010TKU.pdf
淡江大學社團學習與實作課程實施要點(2016年10月26日)。
淡江大學課外活動與團隊發展學門【會議記錄】,106學年度學門課程委員會(2018年3月19日)。
臺教學(二)字第1030149832號(2014年10月30日)。
推動校園社團發展方案(1998年2月19日)。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姜淑華(2003)。臺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
陳幼慧(2013)。通識最前線:博雅與書院教育人才培育圖象。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陈琼琼(2009)。大学生参与度评价:高教质量评估的新视角-美国「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解析。高教發展與評估,25(1),24-30。
陳仲才(2015)。越南大學生學習投入及其關聯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昭雄、溫春福、張立安(2003)。全國私立技職大學院校學生社團活動發展問題探討。弘光學報,42,71-77。
陳茂祥(2001)。社團活動通識學分化之初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293-318)。臺北:東吳大學。
陳瑞娥(2016)。方案設計參考範例:課程類。社團經營與輔導,2,23-33。
陳婉玉(2010)。國小英語分組與能力高低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之調節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杏枝、游家政(2014)。全人教育作為通識教育的理念:臺灣14所公私立綜合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和課程規畫之研究。通識教育學刊,14,23-43。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載於曾建元主編,社團學初論:大學、社團、人(95-111)。臺北:東吳大學。。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公民訓育學報,9,265-284。
曾建元(2015年6月1日)。臺灣大學生的社團參與經驗。民報。取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f48383fb-293c-49e9-bc4d-5c155fcce5e8
曾培祐(2011)。大學社團負責人領導經驗與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湯雅婷(2012)。社會工作系學士班學生實習結構、學習投入與專業認同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基礎-臺灣大學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政傑、李隆盛(1996)。國民小學教育評鑑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世雄(2010)。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路徑模式之研究─以「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秋微、劉麗薇、徐志輝(2011)。從正式與非正式課程探討大學生能力之養成:以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為例。止善,11,47-72。
彭森明(2010)。大學校院如何推展學生學習成果評量。評鑑雙月刊,24,28-34。
彭森明(2010)。大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理論、實務與應用。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孫慕亞(2015)。淡江大學「社團經營與實作課程」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柯慧貞、林美芳、廖聆岑、蘇鈴茱、林旻沛、丁建谷、朱朝煌、劉秀霞、陳孟莉、傅木龍、何進財(2004)。南區大專校院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程度及其與社會支持、壓力因應型態、憂鬱、自殺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43-66。
楊致慧(2013)。科技大學英文教師教學風格、師生互動、學生學習投入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致慧、吳明隆、周冰冰(2014)。科技大學學生英文學習投入量表之編制。美和學報,33(1),1-16。
楊淑娥(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游淑燕(2000)。非正式課程。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7年5月30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130/?index=1
鄭世仁(2000)。課程。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7年5月30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029/?index=3
葉日承(2014)。大學生社團參與與學習投入關係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詹志禹(2010)。活動課程可否計入通識教育學分。通識在線,29,49-51。
紐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廖俞晴(2008)。淡江大學學生課外活動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曼君(2018)。建構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學與評量。評鑑雙月刊,72,49-51。
劉若蘭(2009)。大學教育品質與學生學習發展之因果模式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2(3),99-124。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若蘭、林大森(2012)。家中第一代大學生的就學經驗、學習成果與畢業流向:與非第一代相比。教育實踐與研究,25(2),97-130。
劉麗娜(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社團幹部組織承諾相關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振維(2004)。通識教育本質芻議。朝陽學報,9,367-392。
蘇錦麗(2009)。「大學校院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相關內涵分析。評鑑雙月刊,21,58-62。
蘇家瑩(2001)。大學女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易倫(2011)。淡江大學大一新生定向輔導學習成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蔡志賢(2012)。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志賢(2015)。從「知識」份子到「知事」份子:談大學學生社團發展困境與解決之道。學生事務與輔導,53(4),6-16。
蔡志賢(2016)。學生社團經營與輔導理論、實務與應用。臺北:東吳大學。
盧宥廷(2017)。大學生覺知教師班級經營類型、大學生學習投入與其學業應得權益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蕭詠琴(2004)。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相關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大學學生社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玉真(2011)。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淺談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評鑑雙月刊,31,6-6。
蕭鈺慈(2014)。生命意義體驗學習之學習動機、學習投入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生命衝擊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戴佳蓉(2013)。大學生參與社團之個人因素、社團滿意度與課外學習核心能力之關係研究─以大同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海平、龔充文、黃世琤(1992)。我國大學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現況之探討。訓育研究,31(3),39-56。
顏妙桂(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31-33。
羅中展(2002)。課外活動與全人教育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387-400)。臺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西文部分
Administrators (ACPA & NASPA) (2004). Learning reconsidered: 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author.
Astin, A. (1973). Measurement and determinants of the output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L. Solmon & P. Taubman(Eds.) , Does college matter? Some evidences on the impacts of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stin, A. W. (1985). 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stin, A. W. (1991). What really matters in general education: Provocative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tudy of student outcomes. 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of General and liberal Studies Meeting, Seattle.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rr, M.J., Keating, L. A., & associates (1985). Developing effective student services program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Chapman, E. (2003).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student engagement rates.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13(8), 1-7.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CAS) (2009). CA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7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Ewell, P. (1987). Establishing a campus-based assessment program. In D. Halpern, (ed.). Student outcomes assessment:What institution stand to gain.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No. 59, Fall.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redricks, J. A., Blumenfeld, P. C., & Paris, A. H. (2004).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1), 59-109.
Handelsman, M. M., Briggs, W. L., Sullivan, N., & Towler, A. (2005). A measure of college student course engag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8, 184-192.
Krause, K. L. (2005).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student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learning communities.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cshe.unimelb.edu.au/resources_teach/teaching_in_practice/docs/Stud_eng.pdf
Kuh, G. D. (1993). In their own words: What students learn outside the classroom,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30(2), 277-307.
Kuh, G. D. (2003). What we’re learning about student engagement from NSSE. Change, 35(2), 24-32.
Kuh, G. D.(2009).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009(141), 5-20.
Lenning. O. (1977). Previous attempts to structure educational outcomes and outcome-related concepts: A compilati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oulder, Colo.: 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Lenning. O. (1989).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U. Delworth, G. Hanson,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allette, B., & Cabrera, A. (1991). Determinants of withdrawal behavior: An exploratory study.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2, 179-194.
Mentkowski, M., & Doherty, A. (1983). Careering after college: Establishing the validity of abilities learned in college for later careering and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Final report to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Overview and Summary). Milwaukee, WI: Alverno College, Office of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ace, C. (1979). Measuring outcomes of college:Fifty years of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ogers, G. (2003), Assessment for quality assuran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abet.org/Linked%20Documents-UPDATE/Assessment/QualAssurance_Corrected_May2004.ppsr.
Spady, W. G. (1981). Outcome-based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pady, W.G. (1994).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 Arlington, V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Watson, L. W. (1996).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student learning:A model for administr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Planning and changing: A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Journal , 27(3/4), 165-179.
Yazzie-Mintz, E. (2010). Charting the path form engagement to achievement: A report on the 2009 high schoo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Bloomington, IN: Center for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