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曼儀
論文名稱: 生態登山培訓課程之歷程研究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Eco-mountaineering Training Course
指導教授: 張子超
Chang, Tzu-Cha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登山教育生態登山土地倫理環境教育
英文關鍵詞: Mountaineering Education, Eco-mountaineering, Land Ethic,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1下載:8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於幫助研究者瞭解環境教育融入登山活動的可行性,透過參與生態登山培訓課程的規劃與操作,得知課程對於學員造成的影響,是否有助於『生態登山』與『土地倫理』概念的增進。因此,本研究企圖瞭解學員參與課程的動機與影響,課程對於學員生態登山態度的影響,以及課程對於學員土地倫理價值觀的影響。
    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為生態登山培訓課程對學員的影響,研究對象為26位參與課程的學員。針對學員的學習狀況透過質性研究的方式來呈現動態的歷程研究,並以參與式觀察、訪談、文件分析作為主要資料來源。
    研究最後提出以下結論:學員參與動機主要為個人興趣,以及為了自我增能;透過自然體驗課程的引導,具體經驗可幫助學員理解抽象概念。在『生態登山』方面的影響:學員態度部分明顯增進,但行為上的改變需要長時間努力。探討Leave No Trace實際執行上的兩難,將有助於學員態度的改變;另外,先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Leave No Trace才會產生意義。在『土地倫理』價值觀的影響:生態層面-超越以金錢衡量土地價值,體認到土地生命體的概念;情感層面-發現登山是追尋「個人」與「自然」情感上的連結;社會層面-理解人與自然共同演化的緊密關係。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id the resear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fus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to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By engaging in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executing eco-mountaineering courses, the study therefore aimed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 that such courses have on participants. Based on this objectiv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nswer the motivations of and effects on course participants. What impact do the courses have on participants’ attitude toward eco-mountaineering? How do the courses influence participants’ land ethic and value system?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conducting Eco-mountaineering Training Courses. Twenty-six course participants were chosen as study targets.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on participants’ learning status to show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is research. Field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are the primary sources of information us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made in this study: Personal interest and personal capacity building were the participants’ main 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courses. Concrete experience gained during nature experiential courses was shown to aid participants’ understanding of abstract environmental concepts. However a longer period of exposure to the concepts presented in the course is deemed necessary in order to elicit behavioral changes.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dilemmas presented in putting “Leave No Trace”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 facilitated changes in student behavior. Moreover, it was found that “Leave No Trace” concepts were more meaningful after first establish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nature. As for the courses’ influence on participants’ “Land Ethic” and value system, on an ecological level, participants learned firsthand the concept of a living land that transcends economic value systems. On an emotional level, participants discovered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nature. Finally, on a social level, participants gain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throughout their co-evolu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我的山林故事 …………………………………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9 第四節 名詞界定 …………………………………………………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六節 論文章節架構 ……………………………………………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登山教育 ………………………………………………… 13 第二節 Leave No Trace的發展與教學探討 ………………… 25 第三節 土地倫理 ………………………………………………… 32 第四節 小結 ………………………………………………………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1 第三節 研究收集與分析…………………………………………… 53 第四節 研究效度處理……………………………………………… 59 第五節 研究者定位………………………………………………… 61 第四章 上山下山研究歷程 第一節 尋找路線-研究的流轉 …………………………………… 62 第二節 行前規劃-課程發展歷程 ………………………………… 68 第三節 走入山林-課程執行歷程 ………………………………… 75 第四節 山旅歸來-研究者心路歷程 ……………………………… 84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登山教育初體驗-從相見歡到期末攀登 ………………… 87 第二節 生態登山-善待自然即是善待自己 ………………………106 第三節 最真誠的回應土地-來自心底的呼喚 ……………………127 第四節 小結 ……………………………………………………13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者的歸來與反思 ……………………………………145 第二節 建議…………………………………………………………151 附 錄 附錄一 期初面談逐字稿 ………………………………………………153 附錄二 期中問卷與整理 ………………………………………………157 附錄三 期末訪談大綱與重要句 ………………………………………162 附錄四 2005年生態登山學校輔導員培訓課程表 ………………… 170 附錄五 台灣生態登山學校輔導員報名表 ……………………………172 附錄六 本土登山學開放性的暫時架構綱目 ……………………176 附錄七 自然平權宣言 ………………………………………………178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戶外教學(周儒,呂建政譯)(2003)。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4年)
    米高‧奎因‧巴頓(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臺北縣: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汪注賢(2003)。台灣登山教育之回顧與展望。汪注賢(主持人),登山教育。2003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太魯閣國家公園。
    阿爾多‧李奧帕德(1998)。沙郡年記。(吳美真譯)。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66)
    邵定國(2001)。台灣登山教育之探討。梁明本(主持人),登山素養與登山學校。2001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太魯閣國家公園。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林政翰(2003)。登山隊伍(者)對環境生態的職責。梁明本(主持人),山岳管理。2003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太魯閣國家公園。
    林玉清(2003)。UIAA山岳環境管理規範。梁明本(主持人),山岳管理。2003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太魯閣國家公園。
    林玫君(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登山活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吳孟娟(2002)。步道衝擊預測模式與遊憩容許量評定之研究。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亞榮隆.撒可努(2002)。走風的人。臺北縣,思想生活屋。
    段淑華(1999)。國民中學教師環境倫理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康永忠(2004)。兒童「空間建構」學習營隊企劃與執行之研究 -以人本基金會兒童「築巢」梯隊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未出版,中壢市。
    陳永龍(2003)。從「登山學校」到「山是一所學校」-台灣登山教育之現況與未來展望。汪注賢(主持人),登山教育。2003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太魯閣國家公園。
    陳永龍(2004)。朝向山的守護者-由神聖空間保護省思山林變遷與登山教育。汪注賢(主持人),登山教育。2004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玉山國家公園。
    陳淑樺(2004)。社區大學學員參與親職教育課程之學習歷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陳玉峰(1999)。從臺灣山林境遇談土地倫理。「定根臺灣,看顧大地」跨世紀土地倫理國際研討會,中華民國生態關懷者協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陳慈美(1999)。土地倫理與臺灣文化處境之對遇。「定根臺灣,看顧大地」跨世紀土地倫理國際研討會,中華民國生態關懷者協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陳建一(1999)。初探臺灣〈土地倫理〉的構成。「定根臺灣,看顧大地」跨世紀土地倫理國際研討會,中華民國生態關懷者協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許世璋 (2004)。環境行動者與對環境冷漠者的重要生命經驗之比較研究。2004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學院。
    莊慶信(2002)。中西環境哲學-ㄧ個整合的進路。臺北市:五南。
    游雲吉(2001)。以土地倫理觀點探討九二一地震重建區之社區總體營造--以南投縣中寮鄉和興村為例。國立臺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連志展(2003)。重新看見登山鞋腳下的世界-生態登山在台灣的理論與實踐。汪注賢(主持人),登山教育。2003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太魯閣國家公園。
    黃武雄(2004)。學校在窗外。臺北市:左岸文化。
    張蕙芳(2000)。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張淑燕(2005)。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終身學習之研究─以UNESCO學習四大支柱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未出版,臺北市。
    張子超(1995)。環保教師對新環境典範態度分析。環境教育季刊,26,37-45。
    黃忠賢(2005)。花蓮縣推動社區警政之成效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花蓮縣。
    郭育任(2005)。Leave No Trace的生態永續理念與實務。九十四年度國家步道研討會。林務局。
    曾建平(2004)。自然之思:西方生態倫理思想探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達依理(2001)。山是一所學校。台灣山岳,36,44-45。
    楊冠政(1986)。環境教育。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5)。尊重自然-泰勒的環境倫理學說及其應用。環境教育季刊,25,1-18。
    楊冠政(1996a)。環境倫理學說概述(一)-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環境教育季刊,28,7-20。
    楊冠政(1996b)。環境倫理學說概述(二)-人類中心倫理。環境教育季刊,28,33-49。
    楊冠政(1996c)。環境倫理學說概述(三)-生命中心倫理。環境教育季刊,29,17-30。
    楊冠政(1996d)。環境倫理學說概述(四)-生態中心倫理。環境教育季刊,30,15-30。
    楊冠政(2001)。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兩岸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
    鄭廷斌(2004)。從土地倫理與生態談生態登山的觀念與實施。汪注賢(主持人),登山教育。2004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玉山國家公園。
    鄭朝雄(2005)。登山者環境態度之調查研究-以雪霸國家公園雪山東峰線為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劉明全(2003)。登山者對高山登山風險認知之研究-以休閒教育之觀點。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劉曼儀,張子超(2004)。探討生態登山培訓課程參與者之學習。黃文卿(主持人),登山學校與山野教育。2005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雪霸國家公園。
    歐陽台生、薛銘卿、林政翰、程遠正(2002)。合歡山登山學校設置及經營管理之規劃。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研究報告。未出版。
    羅斯頓(1988)。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王瑞香譯。臺北:國立編譯館。
    蕭雅方(1998)。登山嚮導環境態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貳、英文部分
    Adams, W.M. 2001. “Countercurrent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reen Development. 2ed. London:Routledge.
    Andrew G. Bentley(2002). Leave No Trace Teaching Methodology.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2 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N: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
    Clacherty, A.J.(1988)Toward 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the training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 unpublished MSc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Cape Town, South Africa.
    Ferreira, Gherda.(1998).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rough Hiking: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2),117-185.
    Irmelie E. Palmberg & Jari Kuru(2000). Outdoor Activities as a Basic for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1(4), 32-36.
    Matt Sanger(1977).Sense of Place and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9(1). 4-9.
    J. Baird Callicott(1988).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the Land Ethic. In Michale E. Zimmerman(E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pp.101-123),NJ:Prentice Hall.
    Jackson, E.L.(1986). Outdoor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and attitude to the environment, Leisure Studies, 5, 1-23.
    Knapp, Clifford(1999). In accord with nature: helping stidents from an environmental ethic using outdoor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West Virginia: Appalachia Educational Laboratory, Inc.
    Leopold, Aldo(1966).A Sand Country Almana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givney, Annette(1998).Leave No Trace-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New Wilderness Ethic.Seattle: The Mountaineers.
    Mcrae, Keith (Ed).(1990). Outdoor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ustralia: The Macmillan Company
    Nash, R. F. (1989). The right of nature: 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Madison, WI: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Meyer, Kathleen(1994). How to shit in the wood: an environmentally sound approach to a lost art. Berkeley, California: Ten Speed Press.
    Van Matre, Steve(1999). Earth Education-A New Beginning. West Virginia: The Institute of Earth Educati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