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魯迅起,《儒林外史》即被公認為第一部諷刺小說。小說中的人事正是作者當下所感知的,吳敬梓以士人之姿寫士人之事,深刻豐富之餘,尤見其反省、憂思與孤獨。而讀懂士人便能讀懂時代,讀懂一個偉大作家的用心。
因此,筆者將視角聚焦於士人樣貌,意在由此體會時代所產生的影響,和藉著研究獲得相關啟發。本論文即以士人的個性與行為作主要檢視方向,並採取心理學上的人格、行為、動機等概念,作研究理論之基礎,旨在分析士人們的人格特質、個體行為之表現與集體行為之運作,再歸納士人的人格特質與行為模式的屬性,論述士人人格特質與行為模式所代表的意涵,進一步體察他們的精神趨向與價值取向。
全文共分五章,其研究架構概述如下。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儒林外史》中的士人及其所處時代背景〉,釐清認識士人的概念及類型,並掌握清朝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等時空背景。第三章為〈士人之人格特質與精神趨向〉,以心理學的觀點剖析士人的人格特質,並因此延伸觀察其精神趨向。第四章為〈士人之行為模式與價值取向〉,同樣植基心理學的理論,解讀士人的個體與集體行為表現,接著討論其行為的價值取向。第五章為〈結論〉,針對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作一整理,並提出未足之處,作為研究之展望。
排列說明:一、專書古籍部分,依著書朝代先後次序而列
二、同一朝代者,再依作者姓氏筆畫簡繁而列
三、今人著作方面,依作者姓氏筆畫由簡而繁排列
四、同一作者時,依出版時間由古而今排列
五、作者姓氏筆畫相同時,依出版時間由古而今排列
一、專著
(一)古籍
1.單著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戰國)韓非撰,張素貞校注:《新編韓非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年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
(清)吳敬梓撰,繆天華校注:《儒林外史》,臺北:三民書局,2006 年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清)李塨:《平書訂》,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席裕福撰:《皇朝政典類纂》,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陳確撰:《陳確集一》,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清)嵇璜、清高宗敕傳:《清朝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清)慶桂監修:《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清)鄭燮:《鄭板橋集》,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
(清)劉鶚:《老殘遊記》,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清)蔣良騏:《東華錄》,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清)戴震撰:《戴震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清)戴兆佳:《天臺治略》卷六,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12月
(清)鍾錂:《顏習齋先生言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顏元:《習齋記餘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冊一、冊二,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2.叢書
《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史稿校註》第一、四、五冊,臺北:國史館,1986年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第四冊儒家類),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二)今著
于天池:《明清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王俊年:《吳敬梓與《儒林外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78年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文崇一、蕭新煌:《中國人:觀念與行為》,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王凱符:《八股文概說》,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王戎笙主編:《清代全史》第四卷,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
王日根:《中國科舉考試與社會影響》,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
史松、林鐵鈞編寫:《清史編年》第一卷(順治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
朱一玄、劉毓忱編:《《儒林外史》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李漢秋編:《儒林外史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李漢秋主編:《儒林外史鑑賞辭典》,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2年
李漢秋:《《儒林外史》的文化意蘊》,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吳淳邦:《清代長篇諷刺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盾:《中國古代小說演進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何滿子:《何滿子學術論文集》上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辰冬:《李辰冬古典小說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吳帆:《集體理性下的個體社會行為模式分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年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
孟樊:《論文寫作方法與格式》,新北市: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金石、鄭伊主編:《中國的清官與貪官》,瀋陽:瀋陽出版社,1991年
金鑫榮:《明清諷刺小說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周作人:《藝術與生活》,收錄於《周作人先生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周榮德:《中國社會的階層與流動—一個社區中士紳身份的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
胡適:《胡適文存》(第三集五、六卷)臺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一、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年
胡益民、周月亮:《《儒林外史》與中國士文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年
韋慶遠:《禍由筆墨生——明清文字獄》,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韋慶遠、葉顯恩主編:《清代全史》第五卷,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
侯玉波:《社會心理學》(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席長安:《人性的分析》,臺北:清流出版社,1977年
高玉祥:《個性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夏志清:《人的文學》,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會交往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張健:《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3年
張春興:《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張國風:《《儒林外史》及其時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國風:《《儒林外史》試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陳飛:《歷史的苦澀》,臺北:雲龍出版社,1993年
陳美林:《新批《儒林外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
陳美林:《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陳美林:《《儒林外史》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陳美林:《吳敬梓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美林:《《儒林外史》人物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陳美林:《吳敬梓研究》(上中下冊),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文新:《解讀儒林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
莊耀嘉編譯:《馬斯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郭松義主編:《清代全史》第三卷,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
費孝通、吳晗:《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1949年,上海書店據觀察社出版影印
普汶原著,鄭慧玲編譯:《人格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程如恒:《吳敬梓傳》臺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年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畢寶魁:《中國歷代士人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3年
楊昌年:《書生現形記《儒林外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1年
楊昌年:《古典小說名著析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楊紹旦:《清代考選制度》,臺北:考選部,1991年
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下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局,2006年
趙聰:《中國五大小說之研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寧宗一:《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綦曉芹:《科舉》,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
樂蘅軍、康來新編:《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鄭明娳:《《儒林外史》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鄭明娳:《古典小說藝術新探》,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四、五、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歐陽健:《明清小說采正》,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9年
錢靜方:《小說叢考》,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
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臺北:書林出版有公司,1988年
嘯馬:《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審美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7年
蕭一山:《清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8年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魏泉:《士林交游與風氣變遷:十九世紀宣南的文人群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羅愛萍主編:《百子全書》第十冊(管子上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顧俊:《清朝史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顧鳴塘:《《儒林外史》與江南士紳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二、單篇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菊豔、周斌:〈從杜少卿的形象看《儒林外史》對儒家理想人格的思考〉《黑龍江社會科學》第4期總第43期,1997年,頁71-73。
王偉康:〈《儒林外史》與揚州文士〉《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9卷第3期,1998年9月,頁34-39。
王健:〈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士子人格的沉淪〉《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9年,頁38-40。
王忠麗:〈《儒林外史》中避世人物的分析〉《職大學報》第3期,2005年,頁64-65
王樂:〈士人、士紳、士大夫異同辨〉《東岳論叢》,2006年3月,第27卷第2期,頁198-199。
文雪平:〈《世說新語》到《儒林外史》——從士人心理看〉《安徽文學》第11期,2006年,頁10。
王偉:〈末代狂歌——試論《儒林外史》的狂人形象〉《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第1期,2008年,頁36-37。
朱建華:〈入世與出世:吳敬梓的兩難抉擇——論《儒林外史》中仕與隱的矛盾〉《哈爾濱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5年1月,頁73-76轉頁91。
江桂杏:〈從《儒林外史》看封建科舉制度下知識分子的人生選擇及命運〉《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第11期,2006年,頁27-28。
吳波:〈《儒林外史》的理想人物與理想人格〉《懷化師專學報》第13卷第2期,1994年4月,頁73-76。
吳廣義:〈《儒林外史》:一部知識分子的悲劇史〉《陰山學刊》(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4年,頁9-12。
吳光正:〈《儒林外史》的宗教敘事與士風描寫〉《黑龍江社會科學》第5期,2007年,頁94-98。
李寧豔:〈淺議明清文化專制〉,《法制與社會》第4期,2008年2月,頁283-284。
李玉潔:〈儒學與明朝的專制皇權〉《黃河科技大學學報》,第12卷第2期,2010 年3月,頁71。
祁永芳:〈《圍城》文人多卑偽 儒林名士少真儒——談《圍城》、《儒林外史》中 知識分子的劣根性〉《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2005年5月,頁38-40。
周凌雲、卜愛菊:〈試論《儒林外史》對知識份子出路的探索與反思〉《安徽文學》第9期,2006年,頁17-19。
周勇:〈論吳敬梓的文化選擇〉《石家莊學院學報》第11卷第1期,2009年1月,頁65-68轉頁80。
秦川:〈《儒林外史》中的名士〉《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4年,頁64- 66轉頁78。
馬亮寬:〈略論士人知識群體的形成及社會屬性〉,《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41-43。
徐梓:〈科舉制度與士人心態〉,《尋根》,2005年第三期,頁7-10。
徐林、楊琪:〈士商相混蠅聚一膻——明代中後期江南商人與士人社會交互動〉,《江蘇商論》,2005年第三期,頁161-162。
陳美林:〈「竟以稗說傳」的作家 探索士人出路的作品——紀念吳敬梓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史知識》第11期,1994年,頁8-14。
陳美林:〈論《儒林外史》中的師生關係——吳敬梓筆下的士人性格與命運探索系列〉《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4年11月,頁103-108。
張維娜:〈從飲酒方式觀照《儒林外史》中的文人心理狀態〉《語文學刊》第6期,1998年,頁4-5。
陳文新、魯小俊:〈《儒林外史》與傳統人文精神——論吳敬梓筆下的賢人及其人格追求〉《江漢論壇》第9期,1998年,頁53-57。
曹長德:〈《儒林外史》中的人才觀及其當代意義〉《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2003年5月,頁68-71。
陳尚敏:〈《儒林外史》與科舉:誤解及其他〉,《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叢刊》第六輯,2008年2期,頁172-182。
黃娟:〈小人物中的大主題——從嚴氏兄弟比較探《儒林外史》〉《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2卷第2期,2005年3月,頁77-78。
黃凱:〈《儒林外史》中正面人物形象人格美的美學意義〉《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2008年,頁120-122。
葛馨:〈淺談《儒林外史》中沙龍文人形象〉《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第21卷第5期,2008年9月,頁159-160。
趙伯陶:〈明清八股取士與文學及士人心態〉,《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9年1月,頁97-106。
劉曙:〈試論《儒林外史》中文士的說謊現象〉《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3年6月,頁106-108。
鄭潤培:〈從《儒林外史》看明朝士人的謀生模式〉《樹仁學報》第4期,2008年4月,頁166-178。
蕭相愷:〈抨擊日下世風,探索士子人格建構的書——也談《儒林外史》的主題〉《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期,2000年,頁166-176。
鍾繼剛、張麗:〈《儒林外史》的賢人與奇人〉《科技風》第9期,2008年,頁 227。
謝建英:〈《儒林外史》所反映的明清士人眾生相〉《文史雜誌》,第3期總第141期,2009年,頁46-49。
(二)學位論文
鄭明娳:《《儒林外史》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76年
簡春月:《《儒林外史》文人世界之探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2月
邵芊芸:《《儒林外史》中的士人心態》,輔仁大學中文所碩論,2003年6月
王麗珍:《士人形象與文化追尋——以《儒林外史》、《孽海花》、《圍城》為例》,安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陳麗惠:《《儒林外史》人物心理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