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程湘芸
Cheng, Hsiang-Yun
論文名稱: 不同社經背景母親與子女親子互動探討—以課後活動為例
Mother-child interactions in families of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status:In the context of afterschool activities
指導教授: 賴文鳳
Lai, Wen-F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養育實作親子關係學齡前幼兒社經背景差異
英文關鍵詞: child rearing practice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reschool children,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課後活動中,高社經地位與低社經地位家庭之母親與孩子親子互動內涵。研究者以參與觀察的方式在課後時間進入兩個家庭,並以觀察紀錄的方式蒐集資料,試圖在家庭場域的自然脈絡中,瞭解不同背景親子互動之內涵。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在高社經家庭中,親子互動的特色為:一、以孩子為優先考量。二、視孩子為有能力個體。三、威嚴與親密關係並存。四、正向理性的教養策略。在低社經家庭中,親子互動的特色為:一、媽媽對孩子的付出。二、類平輩的親子關係。三、講求效率的教養策略。此外,本研究也發現高社經家庭和低社經家庭的父親角色、社會網絡及父母為孩子安排活動的差異。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未來相關研究建議及現場教師之輔導建議。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of mothers with high and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e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as adopted as the data collection method in targeting two families during afterschool hours, thus enabling the implications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be examined in a family context. The study show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In a family with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 features of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volve (a) prioritizing children’s needs, (b) perceiving children as competent individuals, (c) sustaining both an authoritative and an intimat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d) administering positive and rational parenting strategies. In a family with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 features of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comprise (a) a mother’s devotion for her children, (b) a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which the two entities treat each other equally, and (c) parenting strategies emphasizing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is study confirmed that the families with high and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es exhibited dissimilar paternal roles, social networks, and parent-arranged child activities.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subsequent studies and teachers providing guidance to their stud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親子互動內涵 6 第二節 家庭社經地位與親子互動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質性研究的選用 2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25 第三節 資料蒐集 32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3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6 第一節 描繪樂樂和柔柔的家庭 46 第二節 高社經家庭—樂樂家的親子互動 52 第三節 低社經家庭—柔柔家的親子互動 65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72 第一節 討論 72 第二節 研究貢獻、限制與建議 80 參考文獻 84 附錄 90 [附錄一]家長參與研究同意書 90 [附錄二] 觀察記錄格式 91 [附錄三] 研究者的觀察紀錄時間、地點、對象、活動簡述 9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Alison I. Griffith, Dorothy E. Smith.(2007)。母職任務與學校教育的拔河(呂明 蓁、 林津如、唐文慧譯)。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吳芝儀、廖梅花譯)。嘉義市:濤石文化。
    Hennie Boeije.(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張可婷譯)。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Lareau, A.(2010)。不平等的童年:階級、種族與家庭生活(張旭譯)。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3)
    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主譯)。嘉義市:濤石文化。
    王婕芸(2012)。低社經幼兒生活經驗敘說所呈現之生活樣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麗雪(2008)。低社經家長參與學校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吳欣璇、金瑞芝(2011)。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越南出生與柬埔寨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111-148。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做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得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439-476。
    周新富(2006)。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在台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14(4),1-28。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做為分析架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俊瑩、楊長杰(2010)。造成不同出生背景與社經地位的學前幼兒家長參與與學校教育行為差異之因果機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1,1-29。
    林淑玲(2003)。家庭教育學。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林惠雅(2007)。父母教養信念之探討:以台北地區中上教育程度者為例。輔仁民生學誌,13,63-81。
    林惠雅(2007)。學齡前兒童之父母的共親職與親職感受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27,177-229。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3。
    姜義雯(1995)。影響台灣階層化因素、生活機會與五個貧窮家庭比較研究。靜宜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市。
    胡幼慧(1996)。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巨流圖書公司:台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公司:台北市。
    孫碧蓮(199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嘉蔚(2006)。階級與國小生的學校學習:從生存心態來探討(未出版碩士論 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建成、陳珊華(2006)。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的階級差異:兼論家庭與學校文化的連續性。教育研究集刊,52(2),129-161。
    許崇憲(2002)。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台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1(2),25-62。
    陳文君(2007)。工人階級不做工?台灣工人家庭的階級經驗與階級複製。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如涵(2011)。台灣勞工階級的孩童照顧安排與養育風格(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陳珊華(2004)。小學生文化資本支累積與作用(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曾智豐(2013)。家庭社經背景對子女教養行為的影響—以個人價值觀與教育目的認知為中介變項。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1,85-118。
    黃光雄(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黃春枝(1987)。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83-140。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
    黃意舒(2008)。兒童行為觀察及省思。台北市:心理。
    黃意舒(2012)。兒童行為觀察。台北市:心理。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論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台東師院學報,8,1-26。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良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7-28。
    楊肅棟(2001)。學校、教師、家長與學生特質對原和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台東縣國小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09-247。
    葉光輝(1995)。社會化歷程中的父母教化方式與子女的行為發展。中華心理學刊,37(2),149-167。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2,81-119。
    齊力、林本炫(2006)。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劉昌和(2009)。台灣勞工教養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劉慈惠(1992)。個人社會網絡和專家學者知識對大學教育程度幼兒母親教養信念的影響。新竹師院學報,15,383-427。
    劉慈惠(2000)。社經地位與教養相關文獻的評析與再思。新竹師院學報,13,359-374。
    蔡春美、洪福財、邱瓊慧、盧以敏、張明傑(2008)。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台 北市:五南。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鄭淵全(1998)。社經地位、能力、學校教育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之探究。新竹師院學報,11,421-448。
    瞿海源(1991)。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
    羅國英(1996)。青少年前期的同儕關係:與親子關係的延續、競爭或彌補。東吳 大學社會工作學報,4,35-78。

    西文部分
    Baumrind. D (2005). Effects of authoritative parental control on child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37, 887-907.
    Baumrind. D (2005).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and adolescent authority.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08, 61-69.
    Chao, R. K. (1994). Beyond parental control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 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 through the cultural notion of training. Child Development, 65, 1111-1119.
    Lamb, M. E., Pleck, J. H., Charnov, E. L., & Levine, J. A. (1987). A biosocial perspective on parental behavior and involvement. In J. Lancaster, J. Altmann, A. Rossi & L. Sherrod (Eds.), Parenting across lifespan: Biosocial dimensions (pp20-25).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McBride, B. A., & Mills, G. (1993). A comparison of mother and father involvement with their preschool age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8, 457-477.
    Shih, Yi-Ping. (2010). Raising an international child: Parenting, class and social boundaries in Taiwan. Ph. D.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