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嘉鳳
Hsu, Chia-Feng
論文名稱: 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族群意識-集體記憶框架的分析及其對成人教育的啟示
指導教授: 李瑛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戰後嬰兒潮世代族群意識集體記憶成人教育框架
英文關鍵詞: postwar baby boomers, ethnic consciousness, collective memory, adult education, fram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ACE.001.2019.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8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族群議題在台灣常常是社會動盪的主因,而族群議題可回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證這個時代變遷的便是戰後嬰兒潮世代。本研究聚焦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族群意識及集體記憶,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探討戰後嬰兒潮的世代特性,因為這個世代經歷戰後台灣的社會、經濟、政治及文化變遷,參與其中的他們在外在環境的變化中形塑了屬於這個世代獨特的特質。而本研究的重要主軸則聚焦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族群意識及族群相關集體記憶。基於上述,本研究採用質性典範的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法為主,從相關的文獻中蒐集與族群議題有關的集體記憶,輔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訪談台灣四個主要的族群:原住民、閩南、客家及外省族群,以深入理解族群意識的內涵及集體記憶的詮釋框架,探究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間相互辯證的動態歷程;並從中分析對未來成人教育的啟示。
    就研究發現分述如下:
    一、 戰後嬰兒潮世代的特性
      從世代差異來看,展現在教育機會、政治參與、職業與經濟狀況及教養方式。從族群差異來看,則主要在於外省族群與其他三個族群的差異,且展現在教育及職業方面。
    二、 族群意識的內涵
      原住民族群在族群意識的差異認知、不平等認知及集體行動必要性認知這三個層次中都有明顯的感受,在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中感受到不平等認知最為強烈;閩南族群則從歷史經驗上凸顯外省族群與其他三個族群的不同,進而強調不平等認知並展現自身族群集體行動的必要性認知;客家族群著重於與閩南族群的差異認知,不平等認知與集體行動必要性認知都相對較少著墨;外省族群亦在歷史經驗上呈現與其他族群的差異,其不平等認知則是著重於在政黨政治下的影響,而其集體行動必要性認知亦是針對不同政黨對其既有權益的威脅。
    三、 集體記憶詮釋框架
      族群意識中較著重於不平等認知或弱勢族群意識較為強烈者,其詮釋框架越傾向「解剖者」的觀點,著重於外在環境權力結構的分析。本研究中閩南族群受訪者在以「外省族群」為主的國民黨政權下,強調本省族群(包含閩南、客家及原住民族群)與外省族群間的不平等。而原住民族群展現在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中,自身族群文化及歷史受到歧視及忽視,除了「解剖者」的觀點亦展現了「拯救者」的觀點。
    四、 集體記憶詮釋框架中的限制與問題
      戰後嬰兒潮世代由於過去社會氛圍及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對於台灣政黨政治及選舉等敏感議題,為避免被特定意識形態所標籤,多半不願意主動公開談論;且在資訊選擇及交流上傾向選擇與自身立場一致的內團體訊息流通;不同世代間,由於社會氛圍及學校教育內容的改變,為避免世代間意見相左而爭執,也選擇不在家中談論政黨或與其相關之敏感的社會議題。
    五、 對成人教育的啟示
      由於台灣族群議題受到政治的操作,族群意識為政黨刻意傳遞的虛假意識,因此在成人教育的實踐上,強調個人對於主流意識形態的批判,並省思及體記憶及族群議題建構過程中的虛假性,以達成個人的意識覺醒。而在教學實踐場域中,著重對話教學有利於不同族群相互溝通、理解並展開理性對話;透過敘事學習的方式促進不同族群間相互理解及平等對話;對於歧異的集體記憶,則強調在真實多元史料基礎上,並加強媒體素養的訓練,批判並分析不同媒體背後的意識形態,以跳脫特定意識形態的綑綁。在成人教育領域的研究上,則應更關注族群議題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積極展開跨領域的對話,並從不同的成人教育理論中建構適用於台灣社會的理論觀點。

    The ethnic issues are the main reason of social instability in Taiwan. The ethnic issues in Taiwan can be traced back to World War Ⅱ, and the post-war baby boomers are the witness of this period. Therefore,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and collective memory related to the ethnic groups of the post-war baby boomers. The research methods employed are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ethnic groups and the interview information from four main ethnic groups in Taiwan: the Taiwanese aborigines, the Holos, the Hakkanese and the mainland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se informations, we want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ethnic consciousness in Taiwa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 of collective memories. Besides, we also make some suggestions to adult education. The results as follows: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t-war baby boomers
    The postwar baby boomers show the uniqueness in educational chanc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ccupation, economic status and parenting style. From the differences of ethnic groups, the mainland Chinese has more differences with the other ethnic groups.
    2. The meaning of ethnic consciousness
    (1) The Taiwanese aborigines show three levels of ethnic consciousness and they feel unequal in the “Han” society.
    (2) The Holos shows more unequal cognition.
    (3) The Hakkanese shows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Holos.
    (4) The mainland Chinese shows more differences with the other ethnic groups in historical experiences.
    3.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 of collective memories
    According to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the more one ethnic group feel unequal, their interpretation frame of collective memory would tend to the view of “dissector”, like the Holos in the research. The Taiwanese aborigines’ interpretation frame shows the view both of the “dissector” and the “saviour”.
    4. The limits and problems of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 of collective memories
    The postwar baby boomers tend to avoid discuss some social issues related to politics. In addition, they tend to share their opinion with their “in-group”.
    5. The suggestions to adult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conscientização, we emphasize the criticism to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the importance of dialogue to ethnic reconciliation.

    目錄 中文摘要 Ⅲ 英文摘要 Ⅳ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取徑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台灣戰後嬰兒潮世代及其時代背景 11 第二節 族群及族群意識之相關論述 21 第三節 集體記憶及其相關論述 29 第四節 從成人教育看族群議題 37 第五節 小結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研究方法 4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7 第三節 研究的實施 49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可信賴度 5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5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背景-戰後嬰兒潮世代 55 第二節 族群意識的分析 69 第三節 族群意識的集體記憶框架分析 110 第四節 族群集體記憶及族群意識的探究對成人教育的啟示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32 參考文獻 137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49 附錄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151

    內政部戶政司(2015)。臺灣地區1947年至1964年出生數按性別及粗出生率【原始數據】。取自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內政部戶政司(2016)。人口政策資料彙集。取自http://www.ris.gov.tw/zh_TW/web/guest/282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宏仁(1999)。一九五0年代的台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1-35。
    王甫昌(1990)。省籍融合或隔離?:台灣企業經理人員的省籍組成,1978-1988。中國社會學刊,14,117-152。
    王甫昌(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群研究所季刊,77,1-34。
    王甫昌(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1,129-210。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甫昌(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9,59-117。
    王甫昌(2013a)。由「族群分類」到「理想族群關係」:台灣「族群」概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周報,1448,3-6。
    王甫昌(2013b)。台灣弱勢族群意識發展之歷史過程考察。台灣文學研究,4,59-79。
    王甫昌(2015)。由「文化身份」到「族群認同」:論台灣客家族群意識之源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週五論壇」報告大綱,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會社會科學館南棟。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2,6-19。
    王明珂(1994)。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載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249-274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3。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秋絨(1990)。弗雷勒批判的成人教學模式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彥程(2010)。台灣不同族群政黨認同之區域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1-116。
    王雅萍(1994)。姓名與民族認同---以台灣原住民改姓名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王榮霖(2012)。五二0農民運動。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00549
    王健壯(1994)。政黨問題報導與新聞倫理。台大新聞論壇,1(1),26-37。
    王興中(2012)。書寫台灣人權運動史:普世人權的本土歷程。台灣人權學刊,1(3),205-219。
    王叢桂、羅國英(2013)。嬰兒潮世代退休時期的心理需求與價值:關係主義取向。本土心理學研究,39,3-63。
    丘昌泰(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5,1-35。
    江宜樺(2003)。公共領域中理性溝通的可能性。載於許紀霖(編),公共性與公共知識份子(頁171-191)。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江宜樺(2005)。西方「政治」概念之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2,1-57。
    朱迺欣、曾思瑜、劉豊志、駱紳(2012)。創齡。新北市:立緒文化。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原作者:Michele, L. C.)。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夷將∙拔路兒(1994)。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4,22-38。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與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初探。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27-51頁)。新北市:業強出版。
    吳乃德(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基礎。台灣政治學刊,1,5-39。
    吳乃德(2002a)。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4,75-118。
    吳乃德(2002b)。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9(2),5-39。
    吳乃德(2008)。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月刊,8,39-70。
    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台灣社會學,9,119-163。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6)。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Patton, M. Q.)。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吳尚德(2012)。「創齡」-銀色風暴席捲全球。台灣老年學論壇,16,1-11。
    李丁讚(2003年11月)。公共領域中的親密對話:試談族群對話的一種可能性。「全球客家文化會議」發表之論文,高雄圓山大飯店。
    李泳龍、楊永和(2005)。公共事務資訊傳播之個案研究-媒體與民眾之認知偏誤。公共事務評論,6(2),59-76。
    李奉儒(2003)。P.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9(3),1-30。
    李美枝、李怡青(2003)。我群與他群的分化:從生物層次到人的層次。本土心理學研究,20,3-38。
    李晏甄(2011)。台灣南北對立想像的興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李珮宜(2011)。社區積極公民如何可能?以第三部門雲林故事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
    李瑛(2006)。面對新社會的成人教育教師。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中冊)(71-92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瑛(2018)。成人學習理論的發展。載於李瑛、何青蓉、方顥璇、方雅慧、徐秀菊(編著),成人學習與教學(91-114頁)。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瑞金、盧羿廷(2005)。戰後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初探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0,111-127。
    李瑞金(2010年7月)。嬰兒潮世代經濟生活安全準備-老年安養信託。「2010年兩岸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李廣均(2004a)。內外想像與族群關係:評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灣社會學刊,33,249-261。
    李廣均(2004b)。文化適應與象徵鬥爭---「名字/命名」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學富文化。
    李錦旭(2008)。積極公民如何可能?使教育社會學動起來。「第四屆社會理論與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屏東教育大學。
    杜正勝(2004)。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書局。
    何青蓉(2011)。建構我國學習社會之回顧和展望。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32,29-39。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Language and Linguistics,10(2),1-45。
    阮俊達(201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軌跡變遷(1983-2014)(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
    阮俊達、尤儷・芨娃思、黃傑、李品涵(2014)。青年參與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歷程與省思。台灣人權學刊,2(3),143-157。
    宋惠中(2010)。從土著化與內地化至多元文化論述:由《歷史的台灣》觀察台灣移民史論述的一個側面。載於宋惠中、劉萬青(主編),國族・想像・離散・認同:從電影文本再現移民社會(27-48頁)。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汪宏倫(2014)。台灣的「歷史認識問題」初探:史觀、戰爭、框架。21世紀東アジア社会学,6,取自http://www.japan-china-sociology.org/?p=648
    林邦文(2003)。弗雷勒(Paulo Freire)理論思想初探。醒吾學報,29,185-200。
    林欣穎(2007)。從「福爾摩莎事件簿」看媒體如何重構記憶。取自http://www.cyberangel.org.tw/tw/study。
    林秋綿(2001)。台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2,23-40。
    林柏維(2014)。米糧為中心的農村復興。南台通識電子報,46,9-13。
    林振中(2006)。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研究---同化教育政策之批判與啟示。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6,109-128。
    林清芬(2001)。一九八0年代初期臺灣黨外政論雜誌查禁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5,253-325。
    林桶法(2009)。1949的迷思與意義。思想,13,97-114。
    林淑惠(2012)。日本殖民台灣時其統治政策之演變。正修通識教育學報,9,85-102。
    林進益(2007)。解讀雜誌廣告中的老人迷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媽利(2010)。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台灣各族群身世之謎。台北:前衛。
    林瑤棋(2009)。台灣閩客族群的血緣與修譜新觀念。台灣學研究通訊,2,102-112。
    林鶴玲、李香潔(1999)。台灣閩、客、外省族群家庭中之性別資源配置。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4),475-528。
    邱于芳(2012)。族群、女性與科學-原住民女性科學菁英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天助(2006)。嬰兒潮開路 重新定義退休。遠見雜誌,239。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2045.html
    邱天助(2007)。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老年生活紀事的敘事分析。東亞研究,38(2),46-84。
    邱澎生(譯)(199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原作者: Lewis A. Coser)。當代,91,20-39。
    周婉窈(1995)。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6(2),113-161。
    周惠民(2008)。我國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的發展與現況。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1-8-1~15。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邵宗海、唐玉禮(2004年4月)。台灣地區的族群差異意識與政治參與。「傳承與創新:紀念孫中山演講三民主義八十週年,第七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國父紀念館。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2006)。台灣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翰蘆。
    施正鋒(2007)。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台灣民主季刊,4(4),1-26。
    施正鋒(2008)。「原住民族自治區定位之研究」政策建議書。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施正鋒(2013)。民進黨執政八年族群政策回顧與展望。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4,85-120。
    施正鋒(2014年4月)。歷史教育、轉型正義、及民族認同。「歷史記憶與國家認同---各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區教育大樓。
    施宜煌(2015)。Paulo Freire意識覺醒理念及其對教師教學理念的啟示。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2(2),1-34。
    施宜煌(2015)。Paulo Freire意識覺醒歷程觀的回應---發展學生批判意識的教學方法。教育實踐與研究,28(2),149-180。
    祖力亞提・司馬義(譯)(2007)。族群社會學(原作者Marger, N. Martin)。中國北京:華夏出版。
    胡台麗(1990)。芋仔與番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群研究所集刊,69,107-132。
    胡正光(2007)。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147-201。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胡家欣(2014)。外省族群後裔的身分認同、形成與轉變—以70年代及80年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柯景棋(2015)。1980年代台灣的社會反省---以《人間》雜誌為分析場域(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馬曉蘭(2010)。「我們」打從眷村來:眷村生活史的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范光忠、許永河(2010)。台灣人口高齡化的社經衝擊。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5(3),149-168。
    洪泉湖、劉若蘭、陳慧萍、陳昭宇、古慧貞(2005)。族群與多元文化。載於洪泉湖(等著),台灣的多元文化(17-85頁)。臺北:五南圖書。
    洪泉湖(2006)。台灣公民教育的省思與展望。「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香港: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演講廳。
    姚巧梅(譯)(2008)。後五十歲的選擇(原作者:大前研一)。台北:天下雜誌。
    侯坤宏(2007)。戰後台灣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12,139-203。
    紀駿傑(1999),族群關係。載於王振寰與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156-182頁)。臺北:巨流。
    姜添輝(2010)。批判教學論的要點及其對師生互動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5,1-26。
    徐火炎(2003)。台灣政黨版圖的重劃:民進黨、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民基」比較。東吳政治學報,14,83-134。
    徐正光(1994)。台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載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381-399頁)。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茂炫、黃敏星(2009年2月)。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1897-2006。「台灣的語言方言分布與族群遷徙」工作坊發表之論文,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大樓706會議室。
    徐富珍、陳信富(2004年4月)。番薯+芋頭=臺灣土豆?--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政治大學。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117-149。
    高德義(2014)。邁向有效的政治參與:原住民族選舉制度回顧與批判。台灣原住民族論叢,16,1-32。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市:聯合文學。
    唐龍(2011年3月)。戒嚴統治的前後景觀。開放雜誌,291。取自http://www.open.com.hk/old_version/0708p47.html)。
    唐儀庭(2013)。從眷村女性觀點看族群認同之傳承與變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教育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文芳印刷公司。
    梅家玲(2010)。戰後初期臺灣的國語運動與語文教育-以魏建功嶼臺灣大學的國語文教育為中心。臺灣文學研究集刊,7,125-160。
    許文傑(2000)。公共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許倬雲(1993)。台灣研究的幾個特點,載於宋光宇(主編),台灣經驗-歷史經濟篇。台北:東大。
    許志嘉(2003)。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發展。全球政治評論,2,84-112。
    許癸鎣(1994)。臺灣地區的族群居住隔離-以1956、1966、1980及1990年四次戶口普查報告資料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張茂桂(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載於施正鋒(主編),族群政治與政策(37-71頁)。台北:前衛。
    張茂桂(1998)。近代台灣的族群關係:從「二二八」紀念日談起。載於台北市文獻(彙編),八十七年冬令台灣史蹟研習會講義彙編(227-262頁)。台北:台北市文獻會。
    張茂桂(2006)台灣族群和解的坎坷路。載於施正鋒(主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43-82頁)。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張茂桂(2009)。台灣「多元文化」政治與運動。載於若林正丈(主編),ポスト民主化期 の台湾政治 ― 陳水扁政権の8年(123-167頁)。東京:アシア經濟研究所。
    張炎憲(2013)。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yanxian1947/lun-wen/baisekongbuyuzhuanxingzhengyi
    張耐(2006)。戰後嬰兒潮-夾縫中的困境,三明治世代。兒童福利,62,7-11。
    張家銘、鄭得興(2011年3月)。全球化下年輕世代的歷史意識與集體記憶:台灣、捷克及斯洛伐克之比較。黃秀端(主持人),知識、權力與社會實踐。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第28屆系際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
    張培倫(2007)。原住民族教育優惠待遇之探討。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47-64。
    張靖姿(2008)。退休生活型態與退休者幸福感理論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綺鈺(2013)。嬰兒潮世代的退休與養老想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台北市。
    張德永(2002)。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的觀察與省思。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5)。多元文化的理論與議題。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227-238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學謙(2013)。台灣語言政策變遷分析:語言人權的觀點。台東大學人文學報,3(1),45-82。
    陳世昌(2015)。戰後70年臺灣史。台北市:時報。
    陳光興(2001)。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41-11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怡璇(2011)。戰後嬰兒潮男性對於活躍老化學習重要性認知及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信傑(2000)。民主進步黨的創黨過程:外省菁英份子所扮演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啟民(2000)。國民黨對外省族群的統治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翠蓮(2016)。台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臺大歷史學報,58,195-248。
    梁世武(2009)。台灣族群通婚與族群認同之研究。問題與研究,48(3),33-62。
    梁明義、王文音(2002)。台灣半世紀以來快速經濟發展的回顧與省思。載於林建甫(主編),金融投資與經濟發展:紀念梁國樹教授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6頁)。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
    常宝(2010)。“民族”、“族群”概念研究及理論維度。世界民族,3,17-23。
    曹睿哲(2011)。台灣嬰兒潮世代退休生活未來意象之探討-以獨立自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黃文傑(2014年2月20日)。孫大川:台灣史建構過程一直忽略原住民。台灣中評網。取自http://www.crntt.tw/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93&kindid=8110&docid=103031563
    黃光國(1991)。儒家思想與現代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載於高尚仁、楊中芳(主編),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149-192頁)。台北:遠流。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聿芝(2008)。P. Freire批判教育學對於教師角色的啟示。東海教育評論,1,1-16。
    黃秀端(2008)。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臺灣民主季刊,5(4),129-180。
    黃英哲(2005)。魏建功與戰後台灣「國語運動」(1946-1948)。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79-107。
    黃俊傑(2006)。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黃宣範(2008)。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
    黃淑賢(2013)。戰後嬰兒潮世代跨越老化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惠萍(2003)。媒介框架之預設判準效應與閱聽人的政策評估-以核四案為例。新聞學研究,77,67-105。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鈴華(200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湯仁燕(2006)。P. Freire:跨越差異的對話教育實踐者。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196-202頁)。台北市:高等教育。
    華然、郭金華(譯)(2002)。论集体记忆(原作者:Maurice Halbwachs)。上海:人民出版社。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2007)。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與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保障。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141-168。
    傅仰止(1994)。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央研究院民族群研究所集刊,77,35-87。
    曾華源、李仰慈(2010)。族群和諧與社會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0,17-33。
    彭鳳貞(2012)。台灣客家族群政策建構研究-國際視野下之發展策略(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台北:正中書局。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9-53頁)。嘉義:南華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楊方婷(2009)。積極公民概念架構的建構。載於吳根明(主編),南台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8頁)。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楊淑閔(2010)。懷舊戲劇與集體記憶之關係探討-以外省人第二代收視《光陰的故事》為例。取自:http://www.cyberangel.org.tw/tw/study
    楊瑩(2012)。職業與技術教育制度。台灣大百科全書。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00428
    葉啟承(2017)。從建構論探討兩蔣時代政治統治正當性的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葉嘉楠(2005)。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與原住民自治。「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新竹市中華大學。
    臧國仁、鍾蔚文(1997)。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析。廣告學研究,9,99-130。
    趙慶華(2013)。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與敘事認同(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蔡明賢(2009)。戰後台灣的語言政策(1945-2008)---從國語運動到母語運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台北市。
    蔡尚謙(2013)。台灣轉型正義之演變與省思---間論族群和解與民主鞏固。取自http://www.nylon.org.tw/mai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47:2013-07-05-02-24-49&catid=34:2013-07-05-01-36-28&Itemid=91。
    蔡青龍、黃登興(2014年5月)。台灣人口變遷的特徵及其產業發展意涵。「于宗先院士公共政策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蔡敏玲(1995)。在文化脈絡中創塑意義:從維高斯基的理論思考「文化刺激」的議題。教育資料與研究,4,20-24。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原作者:L. S.Vygosky)。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78)
    蔡淑鈴(2004)。高等教育的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7,47-8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駱芬美(2014)。被混淆的台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台北市:時報。
    劉阿榮(2000)。公民教育與公民社會:以台灣的威權轉型為指涉。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主編),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5-162頁)。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劉阿榮(主編)(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台北:揚智。
    劉阿榮(2007年11月),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教育大學國際會議廳與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
    劉美芳(2011)。退休再就業需求與職業選擇傾向之研究-以嬰兒潮世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台北市。
    蔣朱美姬(2015)。「情境」與「認知」形塑的自我:原漢雙族裔的族群認同試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蔣烟雨(2014)。嬰兒潮世代金融業女性退休後在成功老化上之自我認知與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鄭袁建中(2015)。原漢通婚第二代之族群身分抉擇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盧羿廷(2004)。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汙名。台北市:自立晚報。
    謝雨生、陳怡蒨(2009)。跨族群婚之代間影響與變遷。臺灣社會學刊,42,1-53。
    謝若蘭(2008)。二二八口述歷史看台灣族群關係---兼談台灣研究方法。台灣學研究,5,16-31。
    薛化元(2010)。戰後台灣歷史閱覽。台北:五南圖書。
    薛化元(2015)。高中課綱爭議的歷程及教科書問題---以高中歷史為中心。新世紀智庫論壇,69,72-75。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247-296。
    蕭阿勤(2006)。台灣戰後歷史的軸心時期與軸心世代:1970年代的政治、文化變遷與回歸現實世代。中央研究院週報,1063。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政治文化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藍博洲(1993)。白色恐怖。台北:揚智文化。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7(45),113-137。
    蘇鈺楠(2014)。Freire對話行動理論的主體觀點及五個規準。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2),89-109。
    蘇國賢、喻維欣(2007)。台灣族群不平等的再探討。解釋本省/外省族群差異的縮減。台灣社會學刊,39,1-63。
    顧忠華(2001)。社區力量的躍升從在地學習開始。載於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第三屆社區大學研討會手冊: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耕(7-9頁)。台北市: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顧桓湛(2014)。主體缺席的書寫---戰後初期「山胞論述」之歷史初探(1945~1955)。台灣學誌,9,83-109。
    顧淑馨(譯)(2012)。逆齡社會(原作者:Catherine Mayer)。台北:天下雜誌。
    Cooper, T. (1991). An ethics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Jersey, NJ: Prentice Hall.
    Coser, L. (1992). “Introduction: Maurice Halbwachs 1877-1945,” in M. Halbwachs, On collective memory (pp.1-3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eire, P. (1973).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M. B. Romos, Trans.) New York, NY: Seabur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9)
    Freire, P. (1978). Pedagogy in process: The letters to Guinea-Bissau. New York, NY: Seabury.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Halbwachs, M. (1966). The collective mem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Misher, E. G. (1986). The analysis of interview-narratives. In T. R. Sarbin(Ed.),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pp.233-255). New York: Praeger.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California, CA: Sage Publications.
    Tajfel, H. (1971). 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change: Studies in inter-group behavior. London, England: Academic.
    Turner, J. C.(1987).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Oxford, England: Basil Blackwell.
    Zelizer, B. (1995). Reading the past against the grain: the shape of memory studies. Critical Study in Mass communication, 12, 214-239.
    Zhang, T., & Schwartz, B.(1997). Confuciu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study in collective mem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11(2), 189-2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