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樂
Chen, Le
論文名稱: 潛意識台灣——以台灣一九七〇後小説家吳明益、甘耀明、童偉格、伊格言為研究核心
Subconscious Taiwan - Basic on the core research of post-1970s novelists such as Wu Ming-yi, Gan Yao-ming, Yi Ge-yen, and Tong Wei-ge
指導教授: 胡衍南
Hu, Yan-Nan
口試委員: 胡衍南
Hu, Yan-Nan
郝譽翔
Hao, Yu-Xiang
蘇敏逸
Su, Min-Yi
徐國能
Xu, Guo-Neng
須文蔚
Su, Wen-Wei
口試日期: 2024/06/07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26
中文關鍵詞: 潛意識夢境神話原型
英文關鍵詞: Subconscious, Dreams, Myths, Archetypes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比較研究敘事分析文本細讀法文本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19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體對象是七〇後出生作家的小說作品,採用的方法為深層心理學相關理論和文本分析法。
    首先,緒論部分對七〇後作家群像進行描繪,指出其寫作上的共同點及面臨的挑戰與困境。其次,在此基礎上選取七〇後作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吳明益、甘耀明、童偉格、伊格言並對其創作歷程和作品審美特色進行泛述。這些作家最初都從書寫鄉土開始,他們以都市人的想像與感受書寫鄉土世界並將現代主義中主體對自身的追尋、孤獨、異化感等個體心理體驗嫁接到鄉土中,這些心理體驗具體表現為在小說中大量使用夢境、神話、原型意象等代表個體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的心理活動呈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夢境展現了個體潛意識的變形,夢境對個體心靈起到滿足欲望、彌補匱乏、放飛夢想、探索自我甚至精神控制的作用,夢境既與個人經歷相關,也可以表現人類集體無意識,從個體潛意識之夢到具有原型意味的夢,都對人格發展起補償作用,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
    神話是人類對世界的集體想像與理解世界的方式。作家通過對神話的重新敘述,對神話進行變形、借用或重寫,從而發揮了反抗壓迫、療癒心靈、凸顯神聖時間等作用,神話有時也代表虛假謊言,如科技或政治的神話往往被證明是虛妄,也傷害了個體生活。在此基礎上審視神話及其價值,探討爲何人們對神話的需要,失去神話的現代社會又對人的精神有何影響。
    作家還在不同作品反復書寫相似情節、主題、特定的意象、人物形象、人物關係模式,這並非簡單重複或靈感枯竭的表現,而是作家有不得不書寫的心理情結需要通過反復書寫某個故事、人物、情緒、本能來實現寫作目標,其所形成的原型是集體潛意識的反復展現。本部分對此進行總結並指出原型書寫意味著作家一再回到某些難解的問題、情緒與心結,正是人類心理無意識的表象。
    在對小説作品中夢境、神話、原型等寫作表象進行分析以後,在結論部分進一步將七〇後作家與「新南方寫作」思潮進行對照,審視其寫作上的共鳴。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novels of writers born in the 1970s, employing theories from depth psychology and text analysis methods. Firstly, the introduction portrays the collective image of post-70s writers, highlighting their commonalities in writing and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Next, the study selects four representative authors from this cohort—Wu Ming-Yi, Gan Yao-Ming, Tong Wei-Ge, and Yi Ge-Yan—and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ir creative journeys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se authors initially began with writing about rural themes, infusing their urban imagination and feelings into the rural world, and integrating modernist themes of self-pursuit, loneliness, and alienation into their works. Thes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s are specifically manifested through the extensive use of dreams, myths, and archetypal imagery in their novels, re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mental worlds through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subconscious activities.
    Dreams reveal the deformation of the individual subconscious, serving functions such as satisfying desires, compensating for deficiencies, releasing dreams, exploring the self, and even mental control. Dreams are related to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can also express collective human unconsciousness. From individual subconscious dreams to archetypal dreams, they play a compensatory role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problem-solving insights.
    Myths represent humanity's collective imag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hrough retelling, reshaping, borrowing, or rewriting myths, authors achieve functions such as resisting oppression, healing the soul, and highlighting sacred times. Myths can sometimes represent falsehoods, as seen with technological or political myths that often prove to be fallacious and harm individual lives. This study examines myths and their values, exploring why people need myths and how modern society's loss of myths impacts individuals' mental states.
    Authors repeatedly write similar plots, themes, specific images, character portraits, and relationship patterns in different works. This repetition is not a sign of simple redundancy or creative exhaustion but rather a manifest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mplexes that necessitate revisiting certain stories, characters, emotions, and instincts to achieve their writing goals. The formed archetypes represent the recurring expression of collective subconsciousness. This section summarizes these points, indicating that archetypal writing means writers continually return to unresolved issues, emotions, and complexes, reflecting the unconscious human psyche.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dreams, myths, and archetypes in the novels, the conclusion further contrasts post-70s writers with the "New Southern Writing" trend, examining their literary resonanc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二節、文獻回顧與探討 10 一、專書 10 二、期刊論文 17 三、學位論文 19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疇 24 一、研究對象 24 二、研究範疇 32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34 一、研究方法 34 二、研究步驟 40 三、論文架構說明 40 第二章 個人潛意識:夢境書寫 43 第一節 作爲隱疾的夢:吳明益小說中的夢境書寫 47 一、作爲疾病的夢 47 二、作爲預言的夢 58 三、作爲超自然表現的夢 66 四、追尋真實自我之夢 73 第二節 作爲願望的夢:甘耀明小說中的夢境書寫 97 一、奇思妙想的童夢 97 二、成長焦慮的童夢 107 第三節 作爲技術的夢:伊格言小說中的夢境書寫 114 一、消弭現實與幻象的夢境 115 二、作爲控制技術的夢 118 三、作爲集體無意識的夢 128 第三章 深層意識的探求:神話書寫 141 第一節 以神話反抗壓迫:吳明益小說中的神話書寫 142 一、民間神話、宗教神話與政治壓迫 142 二、以原住民神話反抗現代化壓迫 155 第二節 以神話療癒心靈:甘耀明小說中的神話書寫 190 一、民間故事對心靈的治癒 190 二、現代童話對心靈的治癒 208 三、神話對心靈的治癒 220 第三節 當代神話的製造與破滅:伊格言小說中的神話書寫 227 一、醫療神話 230 二、科技神話 237 第四節 在神聖與世俗之間:童偉格小說中的神話書寫 250 一、作爲神聖的民間信仰 251 二、神聖時間:時間的逆轉與循環 264 三、世俗時間:加速社會與人的廢棄 283 第四章 深層無意識模式:原型書寫 303 第一節 吳明益小說中的原型書寫 303 一、樹的原型與崇拜 303 二、從小黑人神話到複眼人的原型 320 第二節 甘耀明小說中的原型書寫 344 一、兒童的原型 347 二、少年、老人、動物形象的原型 351 第三節 伊格言小說中的原型書寫 360 一、作爲原型之源的愛 360 二、愛欲的純粹化:精神之愛 363 三、愛欲的粗鄙化:色情泛濫 367 四、愛欲的消失:愛無能的現代人 372 第四節 童偉格小說中的原型書寫 379 一、衰敗大母神的土地原型 379 二、母子關係的原型 382 三、負面母親的意象 386 第五章 結論 39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400 一、個人潛意識:夢境書寫 400 二、集體潛意識:神話書寫 402 三、深層無意識的故事模式:原型書寫 403 第二節 未來展望 405 參考書目 413

    一、小說文本
    (一)吳明益作品
    吳明益:《本日公休》,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吳明益:《虎爺》,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臺北:二魚文化,2007年)。
    吳明益:《家離水邊那麼近》,臺北:二魚文化,2007年)。
    吳明益:《蝶道》,臺北:二魚文化,2010年)。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新北:夏日出版,2011年)。
    吳明益:《複眼人》,臺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1年)。
    吳明益:《浮光》,臺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4年)。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臺北:麥田出版,2015年)。
    吳明益:《苦雨之地》,臺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9年)。
    (二)甘耀明作品
    甘耀明:《神秘列車》,臺北:寶瓶文化,2003年)。
    甘耀明:《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臺北:寶瓶文化,2005年)。
    甘耀明:《殺鬼》,臺北:寶瓶文化,2009年)。
    甘耀明:《喪禮上的故事》,臺北:寶瓶文化,2010年)。
    甘耀明:《邦查女孩》,臺北:寶瓶文化,2015年)。
    甘耀明:《冬將軍來的夏天》,臺北:寶瓶文化,2017年)。
    甘耀明:《成爲真正的人》,臺北:寶瓶文化,2021年)。
    (三)童偉格作品
    童偉格:《王考》,臺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童偉格,《無傷時代》,臺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童偉格:《西北雨》,臺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童偉格:《童話故事》,臺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四)伊格言作品
    伊格言:《甕中人》,臺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伊格言:《噬夢人》,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0年)。
    伊格言:《拜訪糖果阿姨》,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3年)。
    伊格言:《零地點》,臺北:麥田出版,2013年)。
    伊格言:《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新北:木馬文化出版,2014年)。
    伊格言:《零度分離》,臺北:麥田出版,2021年)。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賈福水譯:《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日)河合隼雄著,林暉鈞譯:《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3年。
    (日)河合隼雄著,河合俊雄編,王熙威譯:《青春就是夢和遊戲》,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年。
    (日)河合隼雄著,杜藍譯:《貓魂》,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年。
    (日)河合隼雄著,武靜甜譯:《故事與神奇》,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
    (日)河合隼雄著,李靜譯:《河合隼雄的讀書人生:通往深層意識之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8年。
    (日)河合隼雄著,范作申譯:《民間傳說與日本人的心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日)河合隼雄著,王華譯:《神話與日本人的心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日)河合隼雄著,(日)河合俊雄編,林詠純譯:《神話心理學》,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8年。
    (日)河合隼雄著,李靜譯:《情結》,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9年。
    (日)河合隼雄著,(日)河合俊雄編,渠昭(Joanne Qu)譯:《生與死的接點》,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0年。
    (日)河合隼雄著,(日)河合俊雄編,李靜譯:《榮格心理學入門》,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0年。
    (日)柳田國男著,姚奕崴、張琦譯:《女性的靈力》,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其他的世界:科幻小說與人類想像》,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
    (加)達科.蘇恩文著,郝琳、李慶濤、程佳等譯:《科幻小說面面觀》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年。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著,蔡希苑、吳厚平譯:《在其他的世界:科幻小說與人類想像》,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
    (美)阿瑟.科爾曼、莉比.科爾曼著,劉文成、王軍譯:《父親:神話與角色的變換》,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美)艾倫.奇南著,劉幼怡譯:《秋空爽朗:童話故事與人的後半生》,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美)艾倫伯格(Henri F.Ellenberger)著,劉絮愷、鄧惠文、吳佳旋、廖定烈譯:《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演進:第一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美)艾倫伯格(Henri F.Ellenberger)著,劉絮愷、鄧惠文、吳佳旋、廖定烈譯:《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演進:第二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美)艾倫伯格(Henri F.Ellenberger)著,劉絮愷、鄧惠文、吳佳旋、廖定烈譯:《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演進:第三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美)艾倫伯格(Henri F.Ellenberger)著,劉絮愷、鄧惠文、吳佳旋、廖定烈譯:《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演進:第四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美)阿蘭.鄧迪斯編,朝戈金譯:《西方神話學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安德魯.所羅門著,李鳳翔譯:《憂鬱》,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年。
    (美)埃里克.H.埃裡克森著,孫名之譯:《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
    (美)阿琳.克萊默.理查兹(Arlene Kramer Richards)著,劉文婷、王曉彥、童俊譯:《女性的力量:精神分析取向》,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7年。
    (美)埃利希.諾伊曼(Erich Neumann)編著,胡清瑩譯:《原型女性與母權意識》,北京: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2017年。
    (美)伊萬.斯特倫斯基,李創同等譯:《二十世紀的四種神話理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美)約瑟夫.坎貝爾、比爾.莫耶斯著,朱侃如譯:《神話的力量:在諸神與英雄的世界中發現自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美)約瑟夫.坎貝爾著,黃鈺蘋譯:《千面英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
    (美)約瑟夫.坎貝爾著,朱侃如譯:《追隨直覺之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
    (美)約瑟夫.坎貝爾著,黃鈺蘋譯:《英雄之旅:約瑟夫.坎貝爾親述他的生活與工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
    原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2019年。
    (美)伊恩.弗格森(Iain Ferguson)著,宋治德譯:《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美) 詹姆斯.霍爾(Jams A.Hall. M.D)著,廖婉如譯:《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6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鄭廣懷、張敏、何江穗譯:《弱者的武器》江蘇:凰出版傳媒集團,2011年。
    (美)詹姆斯.希爾曼(James Hiliman)著,王浩威、康琇喬、陳世勛、陳俊霖、鄭惠如譯:《夢與幽冥世界:神話、意象、靈魂》,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9年。
    (美)布魯諾.貝特爾海姆著,舒偉,丁素萍,樊高月譯:《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與價值》,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美)貝塞爾.範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 M.D.)著,劉思潔譯:《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新北:遠足文化發行,2017年。
    (美)大衛.J.莫里斯(David J.Morris)著,吳張彰譯:《凝視創傷》臺北: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美)福利德克.詹姆遜著,吳靜譯:《未來考古學:烏托邦欲望和其他科幻小說》,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年。
    (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黃立志譯:《我們的後人類未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美)C.S.霍爾、V.J.諾德貝著,馮川譯:《榮格心理學入門》,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87年。
    (美)霍布森(Hobson.J.A.)著,韓芳譯:《夢的新解》,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美)塞.諾.克雷默等著,魏慶征譯:《世界古代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美)斯圖爾特.羅素著,張羿譯:《AI新生:破解人機共存密碼——人類最後一個大問題》,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年。
    (美)托多羅夫著,方芳譯:《奇幻文學導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美)唐納.卡爾謝(Donald Kalsched)著,彭玲嫺、康琇喬、連芯、魏宏晉譯:《創傷的內在世界: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心靈如何回應》,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8年。
    (美)凱博文著,郭金華譯:《苦痛和疾病的社會根源——現代中國的抑鬱、神經衰弱和病痛》,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美)克拉克.勞勒著,崔敏譯:《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年。
    (美)凱瑟琳.海勒著,劉宇清譯:《我們何以成爲後人類:文學、信息科學和控制論中的虛擬身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美)凱博文著,方筱麗譯:《疾痛的故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
    (美)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著,梁本彬、王社國譯:《烏托邦的故事:半部人類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美)劉新憲著:《哀傷療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年。
    (美)默里.斯坦因著,喻陽譯:《日性良知與月性良知:論道德、合法性和正義感的心理基礎》,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王建光譯:《神聖與世俗》,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美)米恰爾.伊利亞德著(Mircea Eliade),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譯:《永恆回歸的神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22年。
    (美)邁克爾.倫諾克斯著,王雯秋譯:《夢境釋義》,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
    (美)米恰爾.伊利亞德著(Mircea Eliade),王偉譯:《熔爐與坩堝:煉金術的起源和結構》,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9年。
    (美)彼得.萊文(Peter A.Levine)著,曾旻譯:《創傷與記憶:身體體驗療法如何重塑創傷記憶》,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年。
    (美)橋本明子著,李鵬程譯:《漫長的戰敗:日本的文化創傷、記憶與認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9年。
    (法)居伊.德波著,張新木譯:《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法)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
    (法)米歇爾.福柯著,王楊譯:《精神疾病與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年。
    (英)愛德華.泰勒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英)艾麗斯.羅布(Alice Robb)著,王爾笙譯:《夢的力量:夢境中的認知洞察與心理治癒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
    (英)芭芭拉.漢娜、(美)迪安.L.弗蘭茂編,劉國彬譯:《貓、狗、馬》,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英)大衛.豐塔納,梁冠男譯:《1000種夢的解析》,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6年。
    (英)大衛.方特那著,宋易譯:《夢的心理學:你是自己的解夢人》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9年。
    (英)卡爾.波普爾著,傅季重,紀樹立,周昌忠,蔣弋為譯:《猜想與反駁》,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
    (英)莉茨.格林,朱麗葉.沙曼著,李斯譯:《神話之旅:再鑄心靈的神諭和寓言》,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英)羅伯特.伯頓著,馮環譯注:《憂鬱的解剖(增譯本)》,北京:金城出版社,2018年。
    (英)羅伯特.A.西格爾編,陳金星主譯,胡建升校譯:《心理學與神話》,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9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著,李安宅譯:《巫術、科學與宗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英)溫尼科特(Winnicott)著,盧林,湯海鵬譯:《遊戲與現實》,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9年。
    (英)西格爾(Segal.R.A.)著,劉象愚譯:《神話理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荷)杜威.德拉埃斯馬著,柳溪譯:《夢境調查報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年。
    (義)羅西.布拉伊多著,宋根成譯:《後人類》,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著,《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譯:《圖解夢的解析》,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
    (奧)佛洛伊德著,文良文化譯:《圖騰與禁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
    (奧)佛洛伊德著,方厚升譯:《夢的解析》,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
    (奧)弗洛伊斯(Freud.S.)著,高適編譯:《弗洛伊德說夢境與意識》,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徐德林譯:《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瑞士)瑪麗.露薏絲.馮.法蘭兹(Marie-Louise von Franz)著,黃壁蕙譯:《童話中的女性: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8年。
    (瑞士)瑪麗.露薏絲.馮.法蘭兹(Marie-Louise von Franz)著,吳菲菲譯:《公主變成貓: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8年。
    (瑞士)瑪麗.露薏絲.馮.法蘭兹(Marie-Louise von Franz)著,徐碧貞譯:《永恆少年:我們爲何拒絕長大?》,北京:臺海出版社,2019年。
    (瑞士)C.G榮格著,趙翔譯:《自我與自性》,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年。
    (瑞士)C.G榮格著,高嵐主編:《榮格文集1:分析心理學》,長春:長春出版社,2014年。
    (瑞士)C.G榮格著,李更生譯:《榮格自傳:回憶.夢.思考》,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
    (瑞士)C.G榮格著,莊仲黎譯:《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臺北:商周出版,2019年。
    (瑞士)C.G榮格著,高適編譯:《榮格說潛意識與生存》,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年。
    (瑞士)C.G榮格著,(美)威廉.麥圭爾(Wlliam McGuire),(英)索努.沙姆達薩尼(SonuShamdasani)編,周黨偉、溫絢譯:《榮格分析心理學導論》,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年。
    (瑞士)維雷娜.卡斯特 著,林敏雅譯:《童話的心理分析》,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愛爾蘭)瑪麗.艾肯,門群譯:《網絡心理學:隱藏在現象背後的行爲設計真相》,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
    (德)埃利希.諾伊曼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德)埃利希.諾伊曼著,高憲田、黃水乞譯:《深度心理學與新道德》,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德)埃利希.諾伊曼著,楊惠譯:《意識的起源》,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21年。
    (德)哈爾特穆特.羅薩(Hartmut Rosa)著,董路譯:《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德)哈特穆特.羅薩著,鄭作彧譯:《新異化的誕生——社會加速批判理論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著,范進等譯:《國家的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德)亞歷山大.米切利希(Alexander Mischerlich)、瑪格麗特.米切利希(Margarete Mischerlich)著,楊惠、韓魏譯:《無力悲傷:集體行爲的王甲輝,過偉《台灣民間文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年。
    (羅)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沈珂譯:《形象與象徵》,南京:譯林出版社,2022年。
    王國安:《小說新力:台灣一九七O後新世代小說論》,臺北:秀威經典,2016年。
    王文基、巫毓荃主編:《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巴蘇亞.博伊哲怒(浦忠成):《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臺北:台原出版社,1999年。
    安麗霞:《現代性的憂鬱:從頹廢到碎片的靈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1988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1992年。
    吳承紘:《厭時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新北:月熊出版,2017年。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年。
    林建光、李育霖主編:《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新北:華藝學術,2013年。
    波波夫:《倦怠:爲何我們不想工作》,北京:東方出版社,2020年。
    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臺北:麥田,2007年。
    范姜灴欽:《台灣客家民間傳說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茅盾:《中國神話研究初探》,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侯作珍:《個人主體性的追尋:現代主義與台灣當代小說》,臺北: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4年。
    馬昌儀:《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孫藝玨編:《尋找台灣民間故事箇中滋味(臺灣民間故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2013。
    郝譽翔:《大虛構時代——當代臺灣文學光譜》,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年。
    連心豪,鄭志明主編:《閩南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建憲:《神話解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臺北:生活人文出版,2007年。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臺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新北:聯經,2011年。
    陸嘉寧著:《黑色記憶——戰爭創傷影像雜談》,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年。
    郭星:《符號的魅影:二十世紀英國奇幻小說的文化邏輯》,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年。
    過偉:《台灣少數民族民間文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
    甯應斌、何春蕤編著:《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臺北:台灣社會研究雜志社,2012年。
    黃啓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6年。
    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韶剛:《神秘的榮格》,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
    葉舒憲、陳器文主編:《寶島諸神:台灣的神話歷史古層》,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年。
    葉舒憲,彭兆榮,納日碧力戈:《人類學關鍵詞》,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8年。
    劉勇強:《中國神話與小說》,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候式閱讀》,新北:立緒文化,2000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劉亮雅:《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8年。
    劉玉:《創傷小說的記憶書寫》,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年。
    劉建梅:《帕特.巴克戰爭小說的創傷敘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
    潛明兹:《神話學的歷程》,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9年。
    潛明兹:《中國神話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蕭星寒:《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說簡史》,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11年。
    蕭兵:《神話學引論》,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9年。
    鍾文榛:《孤獨與疏離:從台灣現代小說透視時代心靈的變遷》,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年。
    譚雪芳:《虛擬異托邦:關於新媒體動漫、網絡傳播和青年亞文化的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譚佳:《神話與古史:中國現代學術的建構與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嚴泉、陸紅梅:《臺灣的中產階級》,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
    三、期刊論文
    徐禎苓:〈現代.儀典.在地感——鄉土敘事之轉變:以王文興〈海濱聖母節〉與吳明益〈虎爺〉為例〉,《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七期,2011年7月,頁 29-48。
    陳惠齡:〈空間圖式化的隱喻性-台灣「新鄉土」小說中的地域書寫美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九期,2009年10月,頁129-161。
    陳惠齡:〈從「生產鄉土」到「科幻鄉土」──台灣新世代鄉土小說書寫類型的承繼與衍異〉,《國文學報》第五十五期,2014年6月,頁259-296。
    陳芷凡:〈戰爭與集體暴力——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十六期,2018年4月,頁157-184。
    黃逸民:〈吳明益〈複眼人〉的後人類生態想像〉,《鄱陽湖學刊》2015年01期,頁108-115。
    黃宗潔〈遠方的戰爭:論《睡眠的航線》中的生態、夢境與記憶〉,《東華漢學》第13期,2011年6月,頁173-194。
    劉亮雅:〈重返1940年代台灣—甘耀明《殺鬼》中的歷史傳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十六期,2018年4月,頁221-250。
    顧正萍:〈以魔幻展現鄉土與自我困惑——童偉格〈王考〉釋詮〉,《輔仁國文學報》第三十八期,2014年4月頁177-186。
    四、學位論文
    王璇:《解嚴後小說中的日據歷史書寫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位論文,2016年。
    石曉曉:《台灣新世纪鄉土小說的敘事倫理》,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丘圭麗:《吳明益小說中的記憶與書寫空間——以〈睡眠的航線〉、〈天橋上的魔術師〉、〈複眼人〉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朱立雯:《後鄉土小說的歷史記憶:以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及甘耀明〈殺鬼〉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師碩士在職研究班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吳鵾:《台灣後鄉土文學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
    何京津:《從「鄉土」到「在地」——論90年代以降新世代鄉土文學》,高雄: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李先達:《童偉格小說研究——敍事學進路》,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余友良:《空間、文化、情感——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鄉書寫》,臺北:國立臺北文化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9年。
    林洋毅:《吳明益小說研究》,高雄:國立成功大學現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林宗瀚:《吳明益小說中的幻夢與戰爭——以《睡眠的航線》和《單車失竊記》為例》,花蓮: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林瑞晗:《解殖三重奏——立基草根的路徑》,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林運鴻:《台灣文學史論述中的三個故事:本土論、國家敘事與現代性》,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洪碩鴻:《論台灣小說的廢人敘事》,桃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4年。
    徐緯:《解嚴後小說中的當代日本》,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馬立軒:《台灣奇幻小說之探源與發展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許以勤:《科技的異化,科幻的真實:從科學怪人到商品化複製人》,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陳國偉:《解嚴以來(1987~)台灣現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陳建芳:《新的審美經驗的誕生——論台灣新鄉土小說》,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陳韻清:《邦查女孩》的宗教意象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陳秀珍:《甘耀明小說〈殺鬼〉的鄉土、歷史與美學風格》,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郭怡均:《愛如何可能?——伊格言小说研究》,高雄: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黃健富:《傷、廢與書寫:童偉格小說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黃美惠:《甘耀明〈殺鬼〉中的台灣原住民小說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2015年。
    黃偉誌:《當代台灣小說中的科技敘事(2000-20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楊雅儒:《身世認知與宗教修辭:新世紀台灣小說的終極關懷》,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廖偉翔:《吳明益《單車失竊記》中的動物書寫、戰爭傷痕與敘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劉智濬:《認同.書寫.他者:1980年代以來漢人原住民書寫》,高雄: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劉琳:《甘耀明新鄉土小說的鬼魅研究》,贛州:贛南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劉昭延:《甘耀明小說的歷史與鄉土書寫》,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中國文學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賴清波:《蝴蝶.水文.戰爭——吳明益作品中的歷史記憶和自然關懷》,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簡毓恩:《創傷記憶——吳明益小說〈睡眠的航線〉與〈複眼人〉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羅慧娟:《甘耀明小說研究——以2011年前的作品為探討範圍》,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饒展彰:《甘耀明新鄉土小說中的死亡書寫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12/3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