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馮靖惠 |
---|---|
論文名稱: |
圖騰樂團音樂實作的美學與真誠性 |
指導教授: | 何東洪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 |
中文關鍵詞: | 世代 、流行音樂 、真誠性 、族群性 、認同(身份) |
英文關鍵詞: | generation, pop music, authentic, ethnicity,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8 下載:4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我們共同享有的,與音樂的關係開始帶入主題—音樂-認同-美學-政治,透過一年來的田野參與,跑了大大小小的表演,一路探詢圖騰樂團五名成員音樂與身體實踐所顯露的社會、文化和個人之間的動態關係。透過多重場域(multi-sited)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及音樂文本分析,描述他們所知覺的音樂體驗及生活體驗。除了團員本身的主體決斷外,亦有媒體、唱片公司、政治勢力、族群意識等等不同的權力關係交織影響著。
本研究試圖將圖騰樂團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樂手本身的創作環境、音樂作品的文本討論放置在90年代「原住民意識」崛起的特定時空脈絡下,與台灣流行音樂工業的發展脈絡的交織裡,解釋在歷史的非線性、斷裂中,「原住民性」的當下意義,及其音樂實作中的美學與真誠性(authentic)。在圖騰的音樂場域中,原住民/非原住民這套主體身份之族群「真誠性」(authentic)的策略,亦成為團員與商業VS.藝術之間的音樂真誠性(authentic)之兩個不斷拉扯、衝撞的個體政治。此外,亦突顯出圖騰的音樂不只反映出某種「原住民性」,音樂作品本身透過團員的各式身份、真誠性(authentic)的展演,也同時成為一種媒介(media),得以用來建構或建構何謂「原住民」意義。身處流行音樂場域中的圖騰使用了流行文化及日常生活的記憶和故事,拒絕直接挑戰一般意識型態,透過軟性基調的認同與美學想像,藉由音樂創作將其新世代的原住民青年所認定的「族群性」(ethnicity)以另類、詼諧的路徑加以展演。
研究發現,在創作過程中,身為能動者的團員會不斷調整自身創作位置,進行主體的不斷重構,逐漸改變或臣服於外在環境。圖騰始終在市場/獨立、傳統/創新之間遊走,其唱片公司「彎的音樂」多半是靠一種打游擊戰的方式維持自主機動性與對音樂的堅持,以此呈顯「創作音樂」與「製作唱片」兩種邏輯並非絕對相斥,唱片的產生往往是兩者妥協下的產物。圖騰的音樂實作與資本主義環境是彼此共生和互助。
圖騰樂團的音樂實踐打開了不同音樂與文化「之間」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空間,這個空間的形成,乃是建立在一種對於歷史和文化抱持批判性理解的態度上,他們並不刻意去尋找某種神秘性的永恆或失落的過往,將生活經驗化約為一均質的類型,而是將其拆解為分裂的碎片,加以改造和重組。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1. 丁寶山(1999)。《台灣流行音樂的全球化歷程與本土性轉變》。國立中正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方巧如(1994)。《國內熱門搖滾樂團所建構之夢幻世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方巧如(1996)。〈民國70年代台灣的國語搖滾樂團所建構的夢想世界及其限制〉。《中外文學》,290:82-108。
4. 方永泉(2005)。(從次文化研究到後次文化研究:談西方次文化研究的演變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56(5): 24-47。
5. 王杏慶(1982)於《中國論壇》舉辦的<邁向理性的社會:年輕一代辨正「地域觀念問題」>座談會中所發表的看法。收錄於《中國論壇》第十三卷第十二期。
6. 王英裕(1999)。《全球整編與本土共謀:台灣流行音樂工業轉變之政經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7. 王崇名(1995)。(從「階級態度」到「個人品味」的轉換:伊莉亞斯與布狄厄論西方日常生活特質之比較),《思與言》,33:4,171-192。
8. 朱元鴻(2001)。〈聽不清的切分音Inaudibly Syncopated〉,《文化研究月報》,10期。
9. 朱夢慈(2001)。《台北創作樂團之音樂實踐與美學-以「閃靈」樂團為例》。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江文瑜(1996-a)。〈「台灣流行歌」專輯言〉,《中外文學》,290:5。
11. 江文瑜(1996-b)。〈從「抓狂」到「笑魁」-流行歌曲的選擇之社會語言學分析〉,《中外文學》,290:60-81。
12. 江國豪(2004)。《非主流音樂之台灣意識研究:以1980年代後之歌曲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何東洪(2000)。〈「搖滾樂精神」的靈魂〉,《搖滾客》,復刊號第一期:6-7。
14. 何東洪(2000)。〈原住民歌謠真能反璞歸真嗎?〉,《山海文化》,台北,頁 87-9。
15. 何東洪(2004a)。流行音樂消費的地方性意義:以「地下社會」pub為例
16. 何東洪(2004b)。(「搖滾樂文化的靠攏:「地社掛」的音樂場景(scene)考察」)。文化研究年會,台北,台灣,東吳大學,2004b年1月。
17. 何東洪(2004c),「Music is coming home, but whose home? 從Enigma 與台灣阿美族歌手郭英男夫婦「飲酒歌」的國際官司論全球化迷思」,兩岸民族、文化交流研討會,雲南昆明市,中國,中國雲南昆明市雲南民族大學,2004年7月。
18. 何東洪(2005)。〈「通俗音樂研究」的反思〉,「台灣社會學會年會論文」。
19. 何東洪、張釗維(2000)。〈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台灣產業研究》,第三期:149-224。
20. 何春蕤(2001a)。(自我培力與專業操演:與台灣性工作者的對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1-52。
21. 何春蕤(2001b)。(反思與現代親密關係。刊於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Anthony Giddens 著,周素鳳譯,頁iii-xvii。臺北:巨流。
22. 何穎怡(1997)。《女人在唱歌:部落與流行音樂裡的女性生命史》。台北:萬象。
23.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和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期,137-167。
24. 吳秀瑾(2001)。《文化品味與庸俗批判:布爾迪厄文化思想論判》。東吳哲學學報。台北:東吳大學,第六期。
25. 吳秀瑾,2002,<傅柯和布爾迪厄身體觀之比較>。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2002 年會論文集
26. 吳佳珍(2003)。(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價值鏈的轉變:去中心、創作與消費意識的抬頭),「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27.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擎松。
28. 李宏夫(2001a)原住民舞蹈。美育,124:16-21。
29. 李宏夫(2001b)阿美族儀式身體動作意涵:以豐濱鄉阿美族港口村豐年祭為例。刊於 2001年台東南島文化結學術演講合輯,台東縣政府編印,頁208-213。
30.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認同),《媒介擬想,No.2》,頁42-73。台北:遠流。
31. 李靜怡(2005)。〈台灣青少年嘻哈文化的認同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周倩漪(1996)。(解讀流行音樂會性別政治─以江蕙和陳淑樺為例),《中外文學》。
33. 周倩漪(1998)。(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搏成〉,《新聞學研究》,56 期。
34. 林谷芳。〈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119期(18-19),1995.9。
35. 林怡伶(1995)。《臺灣民眾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36. 林怡伶(1996)。〈複製或原真-主流與非主流音樂之事實與迷思〉,《中外文學》,290:10-30。
37. 林怡瑄(2003)。《台灣獨立唱片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林建廷(2005)。(台客電子舞曲的文化政治意涵—以「閃亮三姊妹」為例),《文化研究月報》,47期。
39. 邱天助(2004)。《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40. 邱仕弘(2005)。〈反思客家論述:從交工樂隊的社會實踐談起〉,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楓惠(2006)。《從90年代地下搖滾樂看台灣另翼搖滾主體性的指涉》,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邱貴芬(2002)。(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論文初稿宣讀於「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會議,成功大學主辦,2002年11月22至24日。
42. 施正鋒。2004。〈多元族群與民族國家的建構──多元文化主義、共和主義、以及憲政主義〉發表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8月14-15日。
43. 孫大川(1996)。〈Vuvu之歌――重現原住民文化的感染力〉。《山海文化雙月刊》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13:4。
44. 孫大川(1996)。〈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山海文化雙月刊》,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12:100。
45. 孫大川(1999)。〈徘徊於部落的心情〉,陳佩周著,《變臉中的「印第安人」》,頁 12-19。台北:麥田。
46.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47. 孫大川(2004)。(台灣原住民海洋神話傳說與日常生活─以阿美族為例)。《海的記憶:臺灣原住民海洋文化與藝術》,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
48. 孫立群(1999)。《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49. 孫治本(2001)。(生活風格社會結構的研究),《東吳社會學報》,11,79-111。
50. 翁嘉銘(1992)。《從羅大佑到崔健:當代流行音樂的軌跡》。台北:時報。
51. 翁嘉銘(1996)。《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
52.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29:4。
53.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臺北:五南。
54.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臺北:揚智文化。
55. 張育章(1996)。〈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第25卷第二期,p109-129。
56. 張南生(1991)。〈民歌沒落了!--從中國現代民歌看七0年代台灣知識分子與流行文化的關係〉,《聯合文學》,7(10):112-114。
57. 張茂桂,吳忻怡(2002)。〈關於民族與族群論述中的認同與情緒:尊重與承認的問題〉,《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
58. 張容瑛,周志龍(2003)。(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網絡群聚與創作氛圍),「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
59. 張容瑛、周志龍(2006)。〈音樂產業全球化、流動著床與生產模式的重塑——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為例〉。《台灣土地研究》。第9卷第1期,民95,p33-61
60. 張釗維(1992)。《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論述語表現形式的形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61. 張釗維(2000)。〈在獨立之外—獨立音樂的社會運動空間〉,《搖滾客》,復刊號第一期:84-92。
62. 張維元(2003)。《解析流行音樂夢工廠—一個實踐形構視角下的個案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63. 張錦華 (1994a)。《傳播批判理論》。臺北:黎明文化。
64. 張錦華 (1994b)。〈新聞的真實與再現:以李瑞環事件相關報導為例〉,《新聞學與術的對話》,臧國仁主編,政大新聞研究所,1-24。
65. 張錦華 (2001)。(從Pierre Bourdieu 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質性研究),《傳播文化》,9,61-106。
66. 張錦華 (2004a)。(「他們」是危險一族嗎),上網日期:2005年6月1日,取自http://blog.yam.com/SoundsandFury/archives/93564.html。
67. 張錦華 (2004b)。(體型歧視違反多元文化),上網日期:2005年6月1日,取自http://blog.yam.com/SoundsandFury/archives/93564.html。
68. 張鐵志(2000)。〈搖滾客風雲再起,臺灣音樂雜誌當真美景可期﹖〉。《新新聞》,no.708, p.119~121
69. 張鐵志(2004)。《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商周。
70.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71.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72.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頁73-140。
73. 陳光興(1997)。(青少年文化研究:回應林益民)。《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頁227-231。
74.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2002。
75. 陳明凱(2005)。《當代台灣嘻哈音樂錄影帶之視覺意涵研究—以西元2000-2004年為例》。元智大學研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76. 陳柏偉(1997)。《唱工人的歌―台灣自主工運抗爭歌曲與抗爭空間之形構》。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
77. 陳培真(1998)。《外顯式溝通中說者與聽者之間的關係:以豬頭皮的饒舌歌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78.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臺北:揚智。
79. 麥偉豪(2000)。〈搖滾樂與人權〉,《黃火月訊》,31。
80. 麥偉豪(2001年12月10日)。〈從龐克革命說起⋯⋯〉,《星洲日報》。
81. 曾慧佳(1997)。《由流行歌曲的歌詞演變來看台灣的社會變遷:1945-1995》。台北:五南。
82.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臺北:文鶴。
83. 舞賽‧古拉斯、馬躍‧比吼(2006)。(拒絕當小丑 原住民應該唱自己的歌)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52
84. 蔡宜剛(2001)。《搖滾樂在台灣之可能與不可能》。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5. 蔡珮 (2005)。〈從污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82:133-170。
86. 鄭君仲(2001)。《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87. 鄭凱同(2004)。《主流與獨立的再思考:文化價值、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的思辨與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88. 魯貴顯 (2002)。〈社會不平等及社會結構研究中的特體主義:系統理論對「結構/個體」的超越〉,《東吳社會學報》,13,1-25。
89.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 —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90.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 —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黃秀蘭(2000)。〈郭英男國際侵權訴訟案始末—從歡樂飲酒歌談起〉,《山海文化》。台北,頁 81-86。
91. 謝光萍(2005)。《誰在那裡聽自己的歌─ 台北live house 樂迷與音樂場景》。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92.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93.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94. 簡妙如(2003a)。〈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與真誠性的解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95. 簡妙如(2003b)。〈審美現代性的轉向:兼論80 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現代性寓言〉,「文化研究學會年會」論文。
96. 簡妙如(2005a)。〈晚近客家及原住民創作音樂中的原鄉想像與族群認同〉,論文發表於《打造健康台灣-文學藝術創作中的原鄉想像與國族認同》研討會。台中:中國醫藥大學。
97. 簡妙如(2006):〈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的慾望監控、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論文發表於2005 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桃園:中壢。
外文中譯專書:
1. Baldwin, Elaine et al.(2004)[2003] 文化研究導論(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revised first edition),陶東風等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Barker, Chris (2004)[2000]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羅世宏譯。臺北:五南。
3. Booth, Eric(2003)藝術,其實是個動詞(The Everyday Work of Art: How Artistic Experience Can Transform Your Life),謝靜如、陳嫻修譯。臺北:布波。
4. Bourdieu, Pierre(1993) [1989] 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王志弘譯。刊於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王志弘編譯,頁429-450。台北:明文書局。
5. Denzin, Norman K.1999[1989] 解釋性互動論(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張君玫譯。台北:弘智文化。
6. Entwistle, Joanne2005[2000] 時髦的身體: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The Fashioned Body: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郜元寶等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7. Frith, S.等著,蔡佩君、張志宇譯(2005)。《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樂讀本》。台北:商周。
8. Garofalo, Reedee(1994)。〈自主性是如何相對的?〉,張釗維譯。《島嶼邊緣》,11:28-48。
9. Grossberg, Lawrance(1994)。〈「我寧可痛苦也不願麻木不仁」(上)〉,張育章譯。《島嶼邊緣》,11:86- 97。
10. Hebdige, Dick(2005)[2003] 次文化:風格的意義(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蔡宜剛譯。台北市:巨流。
11. Herzfeld, Michael(2005)[2001] 邊界、交點與分類群體。刊於什麼是人類學常識:社會與文化領域中的人類學理論實踐(Anthropology: Theoretical Practice inCulture and Society),劉珩、石毅、李昌銀譯,頁150-171。北京:華夏出版社。
12. Jones, A.F.著,宋偉航譯(2004)。(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台北:商務。Frith, S.(1994)。(邁向民眾音樂美學),張釗維譯。《島嶼邊緣》,11:11-27。
13. Marcus, George E. and Michael M. Fischer.(2004)[1986]文化批判人類學: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Anthropology as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林徐達譯。台北:桂冠。
14. Redhead, Steve、John Street(1994)。〈我有權利嗎?民歌政治策略中的正當性,原真性與社群〉,張釗維譯。《島嶼邊緣》,11:59-69。
15. Shilling, Chris2004[1997] 身體與差異。刊於身體與認同:同一與差異,Woodward, Kathryn編,林文琪譯,頁89-169。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16. Tomlinson, john2003[1999] 文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鄭棨元、陳慧慈譯。台北:韋伯文化。
17. Williams, Raymond(2003)[1976] 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劉建基譯。台北:巨流。
18. 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頁193。
19. 何穎怡譯(2002)。《嘻哈美國》,台北:商周。(原書 Nelson George〔2000〕. Hip Hop America.)。
何穎怡譯(2006)。《搖滾神話學:性、神祇、搖滾樂》。 台北:商周。(原書Padel,Ruth [2000]. I'm a Man: Sex, Gods, and Rock 'n' Roll. Boston: Faber and Faber)。
20. 吳錫德譯(2003)。《文化全球化》,台北:麥田。(原書Mosco〔1996〕.La mondialisation de la culture.)。
21. 林文琪譯(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臺北:韋伯。
22. 金蕾譯(2001)。貝爾.霍克斯(bell hooks)著,〈熱愛黑色作為政治反抗〉,收錄於《社會性別.族裔.社區發展》,北京:中國書籍出版,2001年4月,頁61。
23. 郭政倫譯(2000)。Peter Wicke著。《搖滾樂的再思考》。台北:揚智。
24. 夏鑄九等譯(2002)。《認同的力量—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二卷)》,台北:唐山。
25. 孫智綺(2002)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Patrice [1997]. Premieres Lecon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Paris: Ellipses.)。
26.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原書Bennett,A.[2001].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7.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28. 張儒林譯(1997)。《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台北:駱駝。
29.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J.[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Hyman.)。
30. 陳光興、唐維敏編譯(1998)。《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台北︰元尊文化。
31. 陳其邁譯(2001)。《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原書Giddens,Anthony [1999].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New York: Routledge)。
32. 陳芸芸譯(2004)。《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 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書Lull, J. [2000].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aoch.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3. 陸揚譯(2001)。(大眾文化與“轉向葛蘭西”〉,《大眾文化研究》,陸揚和王毅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34. 彭倩文譯(1994)。《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原書Frith, Simon [1978]. The sociology of rock. UK: Constable & Co. Ltd)。
35.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
36.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原書Tomlinson, John. [1991].Cultural Imperialism. London: Pinter.)。
37. 黃非虹譯。Staurt Hall,「最小的自我」,島嶼邊緣第2 卷第四期,P.25。
38. Frantz Fanon,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台北:心靈工坊,2005 [1971])。
39. Bourdieu, P. & Wacquant, Loic J. D.,李猛、李康譯,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40. Bakhtin(1998a),白春仁等譯。《文本 對話與人文》,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英文書目:
1. Adorno, Theodor W. (1990) On Popular Music. Simon Frith and Andrew Goodwin (Eds.) On Record. pp. 301-14. New York: Pantheon.
2. Barthes, Roland. (1977). Image, Music, Text. London: Fontana Press.
3. Bennett, Andy(1999) Subcultures or Neo-Tribes? 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th,Style and Musical Taste. Sociology 33(3):599-617.
4. Blackman, Shane(2005) Youth Subcultural Theory: A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Concept, itsOrigins and Politics, from the Chicago School to Postmodernism.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8(1):1-20.
5. Born, G. and Hesmondhalgh, D. (2000) ‘Introduction: on difference, representation, and appropriation in music’, in G. Born and D. Hesmondhalgh (eds), Western Music and its Others: Difference, Representation, and Appropriation in Mus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58.
6.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7. Bourdieu, P. (1996) ‘Understanding’,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3: 17-37.
8.
9. Bronislaw Malinowski(1987[1929]). 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in North-Western Melanesia. Boston:Beacon.
10. Bucholtz, Mary(2002).Youth and Cultural Practic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1:525-552.
11. Butler, Judith(1993).Bodies that Matter: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New York:Routledge.
12. Clarke, J., S. Hall, T. Jefferson and Roberts, B. (1975) ‘Subculture, cultures and class: a theoretical overview’, in S. Hall and T. Jefferson (eds),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 Routledge, pp. 9-74.
13. Couldry, Nick(2003) Passing Ethnographies: Rethinking the Sites of Agency and Reflexivity in a Mediated Word. In Global Media Studies: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s. PD.Murphy and M Kraidy, eds. Pp. 40-56. London: Routledge.
14. Crossley, Nick(2001)The Phenomenological Habitus and Its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Society30: 81-120.
15. DeCurtis, Anthony.(1992).Rolling Ston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Rock and Roll. (Ed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6. Feld, S.(2000) “ A Sweet Lullaby for World Music.’ Public Culture, 12(1): 145-171.
17. Blacking, J.(1995).Music, Culture and Experience. In Reginald Byron (ed.). Music, Culture and Experience: Selected Papers of John Black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8. Frith, S. (1978). The sociology of rock .London: Constable.
19. Frith, S. (1986).Art versus technology: The strange case of popular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8:263-79.
20. Frith, S. (1987) ‘Towards an Aesthetic of Popular Music’, in R. Leppert and S. McClary (eds), Music and Society: The Politics of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and Recep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33-149.
21. Frith, S. (1996). Music and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22. Frith, S./Andrew Goodwin (ed.)(1990).On Record:Rock, Pop, and the Written Word, New York/London: Pantheon/Routledge,pp.419-24.
23. Frith,S.(1996). Performing Rites: On the Value of Popular Mus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 Frith,S., Goodwin, A. & Grossberg, L.(eds.)(1993).Sound and Vision: The Music Video Reader,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5. Geertz, Clifford.(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26. Geertz, Clifford.(1983)“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On the Nature of Anthropological Understanding.” Local Knowledge. New York: Basic Books.
27. Gilroy, P. (1994). 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 London: Verso.
28. Hall, S(1996)“When was ‘the post-colonial’? Thinking at the Limit” in Chamber, Iain and Lidia Curti. London ed. The Post-Colonial Ques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p. 242-260.
29.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222-237).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 Paul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30. Hall, S.(1996a).“ Who Needs Identity?" in Questions of Identity , Hall, S. and P. de Gay eds., pp. 1-17. London: Sage.
31. Lull,J.(1992).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In In J. Lull(ed.),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2nd ed. London: Sage.pp.1-32. Venda Children's Songs, Blacking, Joh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32. Marcus, George E.1995 Ethnography in/of the World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Multisited Ethnograph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4(1): 95-117.
33. Margaret Mead(1928) Coming of Age in Samoa: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Primitive Youth for Western Civilisation. New York: Morrow.
34. Middleton, R. (1990). Studying popular music.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35. Osborne, Peter and Lynne Segal(1994).Gender as Performance: An Interview with Judith Butler. Radical Philosophy. 67:32-39.
36. Shank, B.(1994).Dissonant Identities: The Rock’n Roll Scene in Austin, Texas, Hanover, NH: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37. Stokes, Martin.(1994) Introduction: 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 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 The Music Construction of Place , ed., pp.1-28. Oxford: Berg.
38. Straw, W. (1991) ‘Systems of articulation, logics of change: communities and scenes in popular music’, Cultural Studies, 5: 368-388.
39. Taylor, J., & Laing, D. (1979). Disco-pleasure-discourse. Screen Education, 31, 40-52.
40. Ward, Ed, et al. (1986) Rock of Ages: the Rolling Stone History. (Eds.)New York: Rolling Stone.
41. Wicke, P.(1990).Rock Music: Culture,Aesthetics and Soci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2. Williams, R,(1981/1995). Sociology of Cultur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43. Young, Iris Marion(1990).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