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宜靜
Chang, Yi-Ching
論文名稱: 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適應歷程之研究
Study on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 Teachers’ Adjustment Process
指導教授: 楊洲松
Yang, Chou Sung
許殷宏
Hsu, Yin Hung
口試委員: 黃柏叡 鄭英傑
口試日期: 2021/07/2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適應歷程因應策略
英文關鍵詞: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 teachers, adjustment process, coping strategie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05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適應歷程,主要目的有三:一、瞭解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之初始參與觀點;二、探究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面臨之困境;三、探討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的因應策略。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運用訪談為主、觀察為輔等方式,選取臺北市一所雙語實驗課程學校,再從中挑選七位雙語教師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訪談結果,可歸納出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的初始觀點主要受個人因素影響,以過往學習英語經驗影響最鉅。另外,教學熱忱與早期重要他人的經驗分享,則影響雙語教師適應態度轉化為行動之過程。
    二、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之適應困境包含個人、行政、人際與教學四大類型,多源自無所參照的角色期待,且困境間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更使得雙語教師適應困境較一般教師複雜且壓力更大。
    三、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因應策略初始多採影響型,後期多選保護型策略。前者以成為雙語教師為目的,後者出現在權衡後,以不惹麻煩為目標。另外,重新定位身分後,雙語教師的因應策略中更出現轉移對象之特徵。
    四、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適應歷程不斷受到制度與個人間推拉關係影響。因為涉及雙語教師專業權威建立,因素間關係和諧或矛盾,不但造成後來的角色調和或衝突,更進而改變適應態度。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djustment process of teachers in bilingual experimental schools. The main purposes are as follows: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views and attitudes of teachers involved in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s; Second,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se teachers of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s; Third, to explore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teachers in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 purposes,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using interview as the main method and observation as the auxiliary method, and selects seven teachers from a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 in Taipei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 result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initial views of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 teacher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personal factors, and the past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In addition, the teaching enthusiasm and the experience of early significant others also affect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se teachers' adaptive attitude into action.
    2. The adaptive difficulties of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 teachers consist of four types: personal, administrative, interpersonal and teaching, and most of them are derived from the role expectations without reference, and the difficulties are relevant, which makes the adaptive difficulties of these teachers more complex and more stressful than that of ordinary teachers.
    3. As for the coping strategies,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 teachers' adopt more influence strategies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more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the later one. The former aims at becoming a bilingual teacher, while the latter appears after balancing, and is for the purpose of not getting into trouble. In addition, these teachers appear the approach of transferring object after reorientation.
    4.The process of teachers' adaptation in bilingual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chool is constantly affected by the push-pul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Because it involves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fessional authority of these teach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s is harmonious or contradictory, which leads to the later role harmony or conflict and changes the attitude of adapt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臺灣雙語教育的發展與困境 9 第二節 教師社會化與適應策略 23 第三節 雙語學校教師適應歷程之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3 第二節 研究場域及研究參與者 46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 50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編碼 53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54 第六節 研究省思與倫理 55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59 第一節 參與雙語實驗課程之初始觀點與態度 59 第二節 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適應歷程面臨之困境 67 第三節 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面臨困境之因應策略 94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133 第二節 建議 136 參考文獻 139 附 錄 157

    中文部分
    丁文祺(2001)。外籍教師之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以高雄市國民中學英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文庭澍 (2005)。淺談大陸英語教科書的沿革。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101728/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五南。
    王守恆(2011)。教師社會學導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王姳媁(2020)。新北市以CLIL教學推動雙語實驗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王秋絨(1987)。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師大書苑。
    王秋絨(1991)。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第二版)。師大書苑。
    王郁雯(2017)。從九年一貫課程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師專業認同變化。課程研究,12,37-59。
    王淑儀(2008)。從EFL 到ESL-淺談英語教學模式的轉換與教材銜接。http://www.cavesbooks.com.tw/e_magazine/e_magazine_article
    王斌華(2003)。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中外比較。教育研究月刊,116,97-105。
    王蓓菁(2020)。以CLIL雙語教育模式實施國小低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王錦珍(1994)。國中實習教師社會化之俗民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白清平(2000)。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向郁芬(2019)。CLIL教學對不同英語能力的小五學童的健康學科知識學習成就和英語字彙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江月姻(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江莉蓁(2006)。當東方遇上西方--中外師英語協同教學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行政院(2005)。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總結報告。作者。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9)。提升國人英語力建設計畫。作者。
    西湖國小(2004)。西湖國小雙語班介紹。https://www.hhups.tp.edu.tw/about/bilingual
    何雲光、吳百祿、王瑞賢(1995)。國中實習教師專業社會化過程之問題調查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4),16-34。
    吳炎鈴(2018)。以全英語溝通教學提升國民小學四年級學童英語口說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吳俊憲、吳錦惠、蔡幸芬(2015)。十二年國教及少子女化-家長選擇子女就讀私立中學與私校經營之研究。靜宜人文社會學報,9(1),187-222。
    吳信鳳(2005)。臺灣的幼兒英語教學-可行性與實施原則。外國語文研究,2,119-140。
    吳英成(2010)。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臺灣語文研究,5(2),63-80。
    呂佩樺(2006)。生活化英語教學的迷思:臺北縣市兒童全英語補習班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新北市。
    李秀錦(2014)。全英語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屏東縣。
    李坤崇(1996)。國小教師心理需求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和理論模式驗證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昆翰(2003)。教師之學生分類架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采洪、林亞偉(2003,4月)。小菁英投資戰。商業週刊,804。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chive/Article?StrId=16238
    李俐穎(2008)。駐足的過客-國小代理教師社會化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思儀(2003)。國民中學特殊教育組長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縣。
    杜岱倫(2011)。沉浸式教學法對英語學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應用英語學系,臺北市。
    私立學校法(2004)。
    周中天(2004)。亞洲教學大不同-韓國的英語教學。師德會訊,26,1-4。
    周中天(2005a)。中國大陸的英語教學(上)。https://www.cet-taiwan.com/drcet/detail.asp?serno=177
    周中天(2005b)。中國大陸的英語教學(下)。http://www.cet-taiwan.com/drcet/detail.asp?serno=176
    周中天(2005c)。英語教育在日本。取自http://www.cet-taiwan.com/drcet/detail.asp?serno=178。
    周玉霜(2009)。臺灣地區雙語學校辦學效能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周美瑜(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英語協同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周新富(2015)。教育社會學。五南。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天祐(2004)。教育政治學。心理。
    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復文。
    林君齡(2001)。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孟洵(2014)。高工英文教師使用英語授課困難與對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臺中市。
    林怡謹﹙2001﹚。外籍教師擔任新竹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林金池(2011,1月)。國小外籍生教育班臺灣生搶進。中時新聞網。https://tw.news.yahoo.com/%E5%9C%8B%E5%B0%8F%E5%A4%96%E7%B1%8D%E7%94%9F%E6%95%99%E8%82%B2%E7%8F%AD-%E5%8F%B0%E7%81%A3%E7%94%9F%E6%90%B6%E9%80%B2-20110111-113207-672.html
    林彥志(2011)。國民小學校長經營學校公共關係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林禹臻(2020)。CLIL教學法應用於國小三年級數學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林清江(1987)。教育社會學。五南。
    林清江(2002)。教育社會學新論。五南。
    林照真(2004)。英語焦慮症蔓延全臺灣。天下雜誌,311,106-112。
    林照真(2006)。對不起,我錯了!—張湘君的英語教學省思。中時新聞網。https://blog.xuite.net/somebody749/twblog/139939558
    林瑩欣(2016)。雙語與雙文化課室之語碼轉換研究-以國際學校雙語小學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市。
    林麗玉、喻文玟、鄭惠仁(2020,12月)。雙語有助招生 教師卻陷英語焦慮。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6885/5106517
    邵自婷(2020)。國小教師對於CLIL教學法之觀點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臺北市。
    金孝柏(2004)。世界貿易組織法雙語教學的若干問題。https://www.pkulaw.com/specialtopic/0edf80b5578c1728b7f15b645baa5ec8bdfb.html
    姜瑾(2004)。雙語教育面面觀。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11(1),48-52。
    胡士琳(2003)。學校行政體系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胡石明(2004)。國民中學教職員運用微關政治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夏心妤(2020)。國中專家教師與新手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碩士在職專班,嘉義縣。
    徐心浦(2004)。社區大學成人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徐朝愷(2006)。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翁芳怡(2012)。國中初任代理教師社會化之微觀政治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高雄市。
    翁桓盛(2004)。國中實施雙語教學之分析研究-以彰泰國中為例。學校行政,32,79-90。
    高強華(1988)。從教師社會化論師資培育的興革。國立編譯館館刊,17(7),283-298。
    高雄市教育局(2019)。高雄市推動雙語教育計畫。教育局。
    高雄市教育局(2020)。高雄市109學年度教育局雙語特色學校實施計畫。教育局
    高櫻芳(2011)。為何進入雙語班---雙語班家長教育期望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國民教育法(2004)。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2011)。南科實中沿革。https://hs.nnkieh.tn.ed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行政院。
    張玉雪(2007)。私立幼托園所實施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因應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臺中市。
    張育瑄(2015)。大學教師進行全英語授課之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新北市。
    張武昌(2006)。臺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129-144。
    張武昌(2014)。臺灣英語教育的「變」與「不變」:面對挑戰,提升英語力。中等教育,65(3),6-17。
    張芬芬(1988)。實習教師專業化之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19,351-384。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學富。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東華。
    張湘君(2002)。透視臺灣幼兒英語教育。成長幼教季刊,1(49),18-19。
    張湘君、張鑑如、林葉真(2002)。我國幼稚園實施英語教學之現況與問題調查研究,國民教育,42(5),37-42。
    張葶葶、洪蘭、李俊仁(2005)。從認知神經科學觀點談雙語學習。應用心理研究,28,105-118。
    張靖筠(2006)。從跨文化傳播看兒童雙語教育---以文化價值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碧蘭(2002)。國小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張瀞文(2014,3月)。英語教學 外師授課為基本配備。親子天下,24。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7348
    教育基本法(1999)。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教育部(2017)。國中小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參考原則。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英語文)課程綱要草案。教育部。
    教師法(2019)
    曹學仁(1997)。高級中學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粘惠雅(2001)。幼稚園實施英語教學現況之研究-以臺灣北區一個雙語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莊正平(2015)。體育代理教師社會化歷程之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莊雅君(2016)。代理等於不專業?─國民小學代理教師專業社會化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許家菁(2020)。CLIL取向雙語實驗課程發展與實施歷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許菱玲(2013)。探討臺灣幼兒中文及英語雙語教育之民俗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臺中市。
    許錦雲(2007)。臺北市立幼稚園英語學習活動實施現況與意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新北市。
    連姿婷(2020)。桃園市公立國民小學雙語教育實施現況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復文。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量化、質性與混合研究方法。臺中市:精華。
    陳木金、邱馨儀、陳宏彰(2006)。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生涯發展進階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2,17-32。
    陳幼君(2007)。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雙語教育班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伯璋(1989)。教育研究的新取向。五南。
    陳佩英(2009)。一起學習,一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0(3),68-88。
    陳幸仁(2007)。微觀政治學-一個學校行政的新興研究領域。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3,67-86。
    陳幸榕(2007)。雙語小學學生外語焦慮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臺中市。
    陳奎憙(2007)。教育社會學(增訂三版)。三民。
    陳美玉(2000)。生活史分析在新任教師專業發展上意義之探討。研習資訊,17(2),1-7。
    陳美瑩(2005)。臺灣的母語和國語雙語教育:選擇性浸潤雙向交融雙語教學。教師之友,46(4),82-106。
    陳香君(2019)。三年級CLIL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英語和自然的邂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國英(2016)。全英語教學對EFL國小六年級學生聽力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陳添球(1999)。教育社會學—知識使用取向。復文。
    陳惠萍(2009)。五位國小教師在中外籍教師英語協同教學方案中之角色知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嘉義縣。
    陶以哲(2021)。雙語教育可以美麗、不哀愁且務實:從北市12個雙語體育教師缺額談起。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07/article/10797
    彭若梅(2005)。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的衝擊與因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黃子庭(2020)。外籍教師協同雙語授課學生學習成果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黃子純(2019)。華語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課程設計與教材編寫:「臺灣社會議題」課程之個案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臺北市。
    黃自來(1993),英語教學拓新與深化。文鶴。
    黃孟如(2009)。臺灣私立雙語小學學校行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文鶴。
    黃彥超(2010)。校長與教師權力運用策略之微觀政治分析。教育行政論壇,2(1),119-145。
    黃政傑(2013)。中小學教改新方向。冠學文化。
    黃哲豪(2013)。私立雙語小學家長選校考量因素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中市某私立雙語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中市。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心理。
    黃鈺雯(2018)。CLIL協同教學課程設計與實施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瑾瑜(2002)。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現況及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新北市教育局(2016a)。2016-2018「卓越人才LEADING未來」三年計畫。教育局。
    新北市教育局(2016b)。新北市105學年度國小CLIL教師增能研習實施計畫。教育局。
    新北市教育局(2017)。新北市106年度雙語實驗課程發展及設計工作坊計畫。教育局。
    新北市教育局(2018)。新北市107-109學年度國民小學雙語實驗課程實施計畫。教育局。
    楊清雄(2004)。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以澎湖地區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南市。
    楊智先(2000)。教師工作動機、選擇壓力、社會互動與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葉德明(2002)。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師大書苑。
    葛翰雅(2017)。臺北地區家長選擇私立雙語小學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新北市。
    臺北市教育局(2017)。臺北市106學年度公立國中小試辦英語融入領域教學實驗計畫。教育局。
    臺北市教育局(2018)。臺北市107學年度國中小英語融入領域教學實驗計畫。教育局。
    臺北市教育局(2019)。「臺北市雙語教育」概況介紹。教育局。
    臺北市教育局(2020a)。臺北市109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初試報名人數及試場。https://www.easywin.com.tw/AD/101/0423/images/109/109-2b.pdf
    臺北市教育局(2020b)。臺北市109學年度公立國民中小學雙語教師甄選(代理教師專班)簡章。https://www.do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9FD270235C89E007&s=0F241433A6BA8C17
    臺北市教育局(2020c,6月)。臺北市109學年度28所雙語學校穩健上路。臺北市教育局新聞稿。https://www.do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0F560782595DACFC&sms=72544237BBE4C5F6&s=90CD54C91B86270C
    臺南市政府(2015)。臺南市政府第二官方語言行動計畫。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2020)。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中程施政計畫。市政府。
    趙淑君(2007)。國小英語教師對小一英語課程與教學銜接看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嘉義市。
    劉郁伶(2013)。臺中市中外師英語課協同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雲林縣。
    劉聖德(2017)。高中實施國際文憑大學預科(IBDP)語文研:語言與文學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劉靜鈴(2007)。學士後國小師資班教師專業社會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高教。
    蔡文輝(2004)。社會學。三民。
    蔡文輝、陳紹榮(1981)。社會學概要。五南。
    蔡立婷(2005)。宜蘭縣中外籍英語教師協同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蔡孟珍(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蔡美儀(2005)。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教師評鑑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蔡培村、孫國華(1996)。我國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之實徵分析。載於蔡培村主編,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頁191)。麗文文化。
    鄭世仁(2015)。教育社會學導論。五南。
    鄭進丁(1991)。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權力策略、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鄭照順(1988)。國中教師專業社會化之研究。復文。
    賴怡安(2020)。中外籍教師跨領域協同教學之研究-以一所桃園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賴瑞涵(2001)。行政機關新進成員工作適應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臺北市。
    謝金青、侯世昌、趙靜苑(2003)。國民中學家長教育期望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6,89-115。
    謝茂水(2003)。國中教師對教育改革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謝國平(1993)。從語言規劃看雙語教育。教師天地,67,16-21 。
    鍾啟泉(2003)。現代課程論(新版)。上海教育。
    鍾啟泉(2006)。班級經營。五南。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教育文粹,18,18-29。
    韓玉芬(2004)。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簡雅亭(2012)。不同的沉浸式教學課程及學習長度對以英語為外國語言的臺灣國小學童在聽力和閱讀能力上所扮演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應用英語學系,臺北市。
    羅為聰(2013)。國小代理代課教師社會化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羅家鸞(2007)。探討CLIL實施於小學英語教育的初階發展可行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羅梅英(2019,9月)。只要推了CLIL雙語課程,幾乎馬上變成滿額學校!。風傳媒。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672167?page=4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學富。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二版)。五南。
    龔如菲、陳姣伶、王翠鳳、趙詩瑄(2000)。學前機構實施美語教學之現況探討。德育學報,16,215-223。

    英文部分
    Acker, S. (1999). The realities of teachers’ work: Never a dull moment. Cassell.
    Andersson, T., & Boyer, M. (1970). Bilingual 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Apple, M.W., & Weis, L. (1983). Ideology and practice in schooling: A political and conceptual introduction.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McGraw Hill.
    Baker, C. (2011).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Multilingual Matters.
    Baker, C. L. (1968). Indirect questions in Englis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Ball, S. (1987). The micro-politics of the school: Towards a theory of school organization. Routledge.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Doubleday.
    Berliner, D. C.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for Teacher Education.
    Blase, J. (1989). The micropolitics of the school: The everyday political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toward open school principa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Quarterly, 25(4), 377-407.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Prentice-Hall.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2nd ed.). Allyn & Bacon.
    Burden, P. R. (1982). Implications of teacher career development: New roles for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and professors.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4(3-4), 21-26.
    Cazden, C. B. (2001).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Heinemann.
    Clark, R. W. (1988). Who decides? The basic policy issue. Critical issues in curriculum. Eighty-seven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Cohen, L. (1973). The impact of college course. In R. E. Lomay (Ed), The education of teaching in Britain (pp. 401-410). John Willey & Sons.
    Coleman, J. S., & Hoffer, T. (1987). Public and private high schools: The impact of communities. Basic Books.
    Coyle, D., Hood, P., & Marsh, D. (2010).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ystal, D. (2006).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mmins, J. (1984). Bilingualism and special education: Issues in assessment and pedagogy. Multilingual Matters.
    Dale, L., & Tanner, R. (2012). CLIL activities with CD-ROM: A resource for subject and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lamont, S. (1983).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Routledge.
    Denscombe, M. (1980). Pupil strategies and the open classroom. In P. Woods (Ed.), Pupil strategies (pp. 50-73). Croom Helm.
    Durkheim, E. (1956).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Free Press.
    Eldridge, J. (1996). Code-switching in a Turkish secondary school. ELT Journal, 50(4), 303-311.
    Escobar Urmeneta, C. (2013). Learning to become a CLIL teacher: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6(3), 334-353.
    Fairholm, G. W. (2009). Organizational power politics: Tactics i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2nd ed.). Praeger.
    Fessler, R. (1992).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llyn and Bacon.
    Flanders, N. (1970). Analyzing teaching behavior. Addison Wesley.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coping. Springer.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and emo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6(3), 309-317.
    Fuller, F. F., & Brown, O. H. (1975). Becoming a teacher. In K. Ryan (Ed.), Teacher education (pp. 25-51).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rdner, R. C., & Lambert, W. E.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Getzels, J. W., & Thelen, H. A. (1972).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the classroom group as a social system. In A. Morrison & D. Mclntyre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aching (pp. 32). Penguin.
    Goffman, E. (1961). 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 and other inmates. Anchor Books.
    Goodman, N. (1992).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Gregorc, A. F. (1973), Developing plan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NASSP Bulletin, 57, 1-8.
    Hammersley, M. (1976). The mobilization of pupils attention.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pp. 104-115).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ammersley, M. (1984).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macro-micro problem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Sociological Review, 32, 316-24.
    Hansen, D. T. (1998). The importance of the person in the role of teacher.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15(5), 391-405.
    Hargreaves, D. H. (1980). The occupational culture of teachers. In P. Woods (Ed.), Teacher strategies (pp. 125-148). Croom Helm.
    Hoy, W., & Rees, R. (1977). The bureaucratic socialization of student teacher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8(1), 23-26.
    Hsu, J. H. (1980).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American way. The Crane.
    Huberman, M. (1995). Working with life-history narratives. In H. McEwan & K. Egan (Eds.), Narrative in teach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 (pp. 127-165).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urajová, L., & Luprichová, J. (2015). Being a CLIL teacher. In S. Pokrivcakova et al. (Eds.), CLIL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E-textbook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pp. 7-16). Constantine the Philosopher University
    Klimova, B. F. (2012). CLIL and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7, 572-576.
    Kneller, G. F. (1984). Movements of thought in modern education. John Wiley & Sons.
    Lacey, C. (1977). The socialization of teachers. Methuen.
    Lawson, H. A. (1983). Toward a model of teacher socializ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Entry into schools, teacher’s role orientations, and longevity in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5, 107-116.
    Lenneberg, E. H. (1967). 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Hospital Practice, 2(12), 59-67.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Sage.
    Lin, L. C. (2017). Using informational picture books to integrate English learning and curricular content: CLIL pedagogical framework and activities for EFL primary schools.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Education (EaGLE) Journal, 3(2), 25-44.
    Lortie, D. C. (1975). School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len, B. (1995). The 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 Mapping multiple dimensions of powerrelations in school polities. In J. Scribner & D. H. Layton (Eds.),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politics (pp. 147-167). Falmer Press.
    Marsh, D. (1994). Bilingual education &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Lingua), University of Sorbonne.
    Marsh, D., Mehisto, P., Frigols, M. J., & Wolff, D. (2012). European framework for CLIL teacher education. European Centre for Modern Languages.
    Mehisto, P., Marsh, D., & Frigols, M. J. (2008). Uncovering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in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Macmillan Education.
    Moss, R. H. (1992). Stress and coping theory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Review, 16(5), 534-553.
    Nias, J. (1986). Teacher socialisation: The individual in the system.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Novotná, J., Hadj-Moussová, Z., & Hofmannová, M. (2001). Teacher training for CLIL–Competences of a CLIL teacher. Proceedings SEMT, 1, 122-126.
    Parsons, T. (1959).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Havard Educational Review, 29, 297-318.
    Pearlin, L., & Schooler, C. (1978). The structure of cop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1), 2-21.
    Pollard, A. (1985). The social world of the primary school. Holt, Rinehart & Winston.
    Raymond, L. G. (1958).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s. Social Forces, 36(3), 217–223,
    Rehman, N. U., Khan, J., Tariq, M., & Tasleem, S. (2010). Determinants of parents’ choice in selection of private schools for their children in District Peshawar of Khyber Pakhunkhwa provi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44(2), 177-187.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Sage.
    Scarth, J. (1987). Teacher strategies: A review and critiqu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3), 245-262.
    Snow, M., Met, M., & Genesee, F. (1989).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in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TESOL Quarterly, 23(2), 201-217.
    Unruh, A., & Turner, H. E. (1970). Supervision for change and innovation. Houghton Mifflin.
    Vonk, J. H. C. (1989). Becoming a teacher, brave yourself. A report of a research program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beginning teachers and consequences of its resul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rvice training. Vrije University.
    Walker, R., & Adelman, C. (1975). Interaction analysis in informal classrooms: A critical comment on the Flanders’ system.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5(1), 73-76.
    Waller, W. (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John Wiley & Sons.
    Werner, O., & Schoepfle, G. M. (1987). Systematic fieldwork (Vol. 1). Sage.
    Woods, P. (1990). Teacher skills and strategies. Falmer Press.
    Yang, W. (2015).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next in Asia: Evidence of learners’ achievement in CLIL education from a Taiwan tertiary degree program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8(4), 361-382.
    Yang, W. (2016). 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efficacy,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and improvements in tertiary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programmes in Taiwan: A survey of stakeholder perspectives. 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Content &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9(1), 64-109.
    Yukl, G. A. (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3rd ed.). Prentice-Hall.
    Zeichner, K., & Gore, J. (1989). Teacher socializ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