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余哲安
Yu, Zhe-An
論文名稱: 攝影推廣在地文化之功能研究
A Study on the Function of Photography Promotion in Local Culture
指導教授: 劉立行
Liu, Li-Hsing
口試委員: 劉立行
Liu, Li-Hsing
杜聖聰
Du, Sheng-Tsung
張晏榕
Chang, Yen-Jung
口試日期: 2023/07/2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2
中文關鍵詞: 攝影攝影功能在地文化
英文關鍵詞: Photography, Photographic Functions, Local Culture
研究方法: 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93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1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研究的目的是探討攝影與在地文化的連結,並分析攝影如何促進在地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研究方法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對象為攝影專業人士和在地文化推廣者,透過訪談內容,歸納出攝影的功能和在地文化的特色,並提出攝影如何幫助在地文化的保存和推廣。透過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目前本國在地文化推廣的方式非常多元,例如舉辦展覽、節慶、體驗活動等等,但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和其他因素,因此我們必須更注重對在地文化的認同感。
    因此透過攝影,我們可以將在地文化的特色和故事保存成影像資產,並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分享和推廣。例如,我們可以舉辦攝影展,展示在地文化的風貌和歷史;我們也可以將攝影教育納入文化課程,讓學生學習如何用攝影來記錄和表達文化;我們更可以親身參與文化活動,用攝影來捕捉文化的精神和情感。這些都是利用攝影來推動在地文化的方法,但我們必須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價值,才能讓攝影成為一個有效的工具。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hotography and local culture, and to analyze how photography can contribute to the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Through the interviews, we summarize the functions of photograph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and propose how photography can contribute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promotion of local culture. Through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ways to promote local culture in our country, such as holding exhibitions, festivals, and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etc.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 and other factors,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local culture.
    Therefore, through photography, we can pre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ories of local culture as image assets, and share and promote them in different ways. For example, we can organize photography exhibitions to showcase the landscape and history of local culture; we can also incorporate photography education into the cultural curriculum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how to use photography to record and express culture; we can even participate in cultural activities in person to capture the spirit and emotion of culture through photography. These are all ways to use photography to promote local culture, but we must respect the diversity and value of culture in order to make photography an effective tool.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3 第五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攝影發展和功能 5 第二節 在地文化的形成及核心價值 8 第三節 在地文化保存和推廣 10 第四節 總結 1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1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18 附件一 訪談題目 19 第五節 研究實施 20 第六節 資料分析和處理 2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2 第一節 從零開始的攝影 22 第二節 台灣的在地文化 26 第三節 攝影功能和在地文化的結合 29 第四節 可能遇到之問題和困境 3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35 第一節 常用的在地文化攝影方式和功能 35 第二節 攝影如何增加在地文化的認知 36 第三節 攝影為在地文化的推廣 37 第四節 攝影推廣和在地文化的相關問題 38 第五節 研究建議 39 參考文獻 41 附件 43 附件二 訪談逐字稿一 43 附件三 訪談逐字稿二 55 附件四 訪談逐字稿三 60 附件五 訪談逐字稿四 67

    Duchemin, D.(2010)。攝影眼 :觀點.構圖.氛圍掌控 (沈昶甫譯)。碁峯資訊。(原著出版於2010)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221
    https://doi.org/10.30165/JHSS.200812.0004
    Kapuściński, R.(2009)。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 (黃建功譯)。允晨文化。(原著出版於200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3)文化資產概述。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cultureOverview
    白適銘 (2014)。 記憶,被記憶與再記憶化的視覺形構—臺灣近現代攝影的歷史物質性與影像敘事。雕塑研究,12,53-84。
    吳守從、鄭雅文(2008)。民俗技藝活動參與對文化認同之影響。人文與社會學報,2(3),119-150。
    李安娜、梁雅雯(2021)。歷史老街旅遊區遊客商業化知覺形成因素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13(4),31-46。
    林志善 (2016)。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之實踐。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2),58-71.
    林岢融、陳新福、鄭健源、林新龍(2018)。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與節慶活動結合現況之探討。屏東大學體育學報,(4),77-88。
    林淑馨(2013)。台灣社會企業的現況與困境:以公益創投型社會企業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43,68-77。
    姚村雄、李建德(2015)。校園環境之在地文化元素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為例。藝術與設計學報,(2),1-38。doi:10.6307/JAD.2015.2.01
    胡育賢、林芮羽、羅意晴、李哲豪、鞠文瀞. (2013)。大學生不同學院學習攝影與否對攝影作品審美判斷之差異-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134-14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3)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設計翻轉、地方創生」示範計畫。國家發展委員。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4A000EF83D724A25
    黃光男 (2017)。文化資產中的教育。台灣教育,(706),2-11.
    黃昭勇 (2019) 。什麼是社會企業?一次搞懂社會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天下雜誌。
    溫志維(2021)。紀實攝影的源流與演變初探。商業設計學報, (25),32-47。
    廖世璋,、錢學陶. (2002)。古蹟保存的文化認同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都市與計劃,29(3)。471-489。
    綜合報導.(2014)。花蓮正值豐年祭 遊客參加應尊重勿犯禁忌。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058138
    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1997)。阮義忠攝影展 :回顧。臺灣省立美術館。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Winton, A. (2016). Using Photography as a Creativ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Tool. The Qualitative Report, 21(2), 428-449.
    https://www.proquest.com.opac.lib.ntnu.edu.tw/scholarlyjournals/usingphotographyascreativecollaborative/docview/1776156767/se

    下載圖示
    QR CODE